《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估算》教学反思1“新课标”中,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和估算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无论是在学习哪种运算时,教材中都失分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估算中,除法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
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知道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学会正视别人的观点,并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进步的过程。
,本课时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如何去估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师教学时应该把怎样进行除法的估算看作是教学的重点,而除法的估算不同于加法、减法、乘法的估算,被除数与除数在估算中不仅要选择接近整十、整百数,而且二者还得是倍数关系,这样才能估计出大概结果。
所以在这节课的练习时,教师应该在让学生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估算除法的一般方法:除数不变,吧被除数看成几百几十的数来计算,从而得出结果。
《估算》教学反思2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出问题,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有了问题就必须解决,从而,每个同学都积极动脑筯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探究新课环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分析得出各种口算方法,强化了学过的动脑、动口能力。
适时引导学生总结两个因数末尾有0的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撑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13篇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13篇《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1《乘法估算》四年级上册内容,我在按规划上完这一节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胜利的关健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采纳了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后每一个环节,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从而体验到教学学习的欢乐,仔细反思,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素材源于生活,让学生产生估算的需求。
做算每天要用,估算日日存在。
可当我们教学估算时却发觉,有时学生根本不去估算,或者是先算一个精确结唱歌再写出近似数。
消失这样问题的缘由之一是教师交给学生的素材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学生面对这样的信息,情感上没有引起共鸣,没有估算的需求,干脆算个精确结果完事。
而这节课的主要三组素材都来自于身边或社会生活实际。
例如:①估人数选择活动场地,参与活动人数没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活动场地的座位也没有一个一个地数的必要,那就依据阅历估算。
②写作文时,通过规定的字数确定要写的面数,一般不会一格一格地去数和准确计算,而只需要依据每面行数和每行格数估算。
这样,估算在学生眼中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需求,而不是遥不行及的数学学问,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了数学应用意识。
同时,这样的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进展观看、猜想、探究和沟通等数学活动。
2、同题源自学生,让学生把握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要以看到,把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虽然不是这节课的惟一目标,但仍旧是一个重要目标,传统教学中常见有些教师给出封闭的,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然后进展机械的记忆与重复地训练。
而本节课,我给出了一些来自于生活实际的信息,主要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质疑、相互沟通。
在各自观点的交汇处,让我们看到了柳暗花明的胜利喜悦,乘法估算的根本方法自然是水到渠成。
尽管有的学生在沟通中想法还不够成熟,但这一过程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仆人,方法的总结也有自己的功绩,满意了学生自尊、沟通、胜利等方法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它们始终都积级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小学数学《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估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了学生在估算时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策略的能力。
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本课教学对于估算的方法学生们马上就能找到,培养了学生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学生有个难点就是:在解决问题当中,有很多学生不明白什么时候用估算解决什么时候用准确计算解决。
从现在学生们的情况来看,他们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意识很淡薄,对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还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不太习惯”。
具体表现在:估算方法的运用不灵活,要求估算结果却进行精确计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弄清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
但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练习与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经常的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景与机会,作为估算的起始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与价值。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估算教学反思1本节估算课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各个能投身于探索知识宝库的活动中。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学会了估算,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估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一开始,我便出示相关的情境图,为学生呈现了许多信息,使他们从中体会解决生活中估算的乐趣,迸发出了合作的欲望。
例如:由科技馆引入,先让生看图后搜集一些信息,我便问:"你认为这样分配才能使每批进去的人数较为合理呢?"从而引发了估算的需要。
2、自主探索,学习估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放手让学生探究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尝试估算→小组合作→展示估算→比较估算,这样孩子们经历了估算的过程,还增强了估算意识,提高了估算能力。
例如:574÷3该怎样估算呢?生合作后会有许多的估算方法:①574÷3≈190②574÷3≈200……接下来学生对前两种估算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再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的估算思路更加清晰。
3、运用估算体现“生活化”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我都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揭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
例如运用雷老师分书、估算捉田鼠的只数等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到了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估算教学反思2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育。
这一节的内容是同学学习乘法估算的开头,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育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于估算意识在前,方法在后。
教完这节课,有以下的反思:1、一节好的课,不仅应追求近期的学问力量目标,更应追求高远的育人目标。
在上“乘法的估算”这节课前,查阅了不少资料,了解到了别人已经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而我觉得又是应当做的,比如:大家都做到了将估算与生活紧密联系,而缺乏通过估算来培育同学的问题意识,于是围绕这个目标我开头进行课的设计,把估算力量的培育与同学生活问题的思索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同学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而且通过估算还要学会思索问题,常常保持对四周事物有关数据的敏锐性。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1《乘法的估算》是口算乘法的第2课时,我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把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让学生驾驭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做为这节课的重点,而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敏捷的估算,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在上课的时候,感觉学生的驾驭还是可以的,但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发觉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反思如下:估算的教学在数学课本中的出现没有一个系统的编排过程,感觉以前学生学过的一些关于估算的学问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而在课堂上,当我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目为什么须要估算?学生的回答是看到了够不够和大约这样的字眼,这还是比较好的学生的反馈。
那么中等和差一些的学生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了。
可见,在学生的思维中,估算的意识是特别淡薄的,对于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大量运用几乎没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所以,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须要不断加强的。
同时,我也感觉的学生在估算方面思维模式单一,不敏捷,比如,当和实际的解决问题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就表现出茫然,为什么估算的结果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有的学生就比较的胆怯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又有一部分的学生感觉的在估算时,比如324可以估算成320,又可以估算成300,而假如乘以9的话,有的学生就又把9估算成10,这样以来就有了4种结果,所以,给学生又造成了一种模糊的感觉,怎么估随意估都行,所以许多原来就似是而非的学生就有些发蒙了。
所以,我认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老师应当赐予学生一个基本的方法,即四舍五入的估算法则和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敏捷深化思索的习惯,加上日常课堂练习中不断的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估算与实际生活联系特别紧密,学生就不会感觉到估算离自己很遥远,也就能够逐步的加强对估算的学习实力。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2今日上的是《乘法估算》,从三年级起先,始终觉得最难上的便是估算课,没有标准的答案可言。
有些学生甚至先算出标准答案然后再进行估算,我不知道对这些学生说什么好。
三年级到现在,几乎每个学期的都有乘法估算。
估算的教学反思
估算的教学反思估算的教学反思1学习了有关估算教学的有关问题,触动很大。
教学中应敬重每一位学生的特征,允许不同的角度熟悉问题,采纳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角度熟悉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了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展估算。
1、教师要重视估算,并将估算意识培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只有我们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去领悟估算在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价值,我们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当中,很好地去培育学生的这种估算的意识。
2、要选好题,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即设计一个表达估算价值的情境。
3、鼓舞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的习惯,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一种好方法。
计算前进展估算,可以估量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精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展估算,能推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缘由,准时订正。
4、引导孩子在问题情境的比照中,体会估算与准确计算。
我们要搜集或者捕获一些好的素材,在详细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哪些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肯定要算出准确值。
估算的教学反思2小学数学比拟重视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力量。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再估算)在此根底上学习本单元的估算乘法比拟简洁。
运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沟通,总结方法,表达以下特点。
1. 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估算的需求。
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课始,出示学生郊游的画面,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提出问题:应当预备多少钱买票?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引导大家能否估算?赐予充分的时间,学生独立思索,小组沟通后汇报,消失了多种方法。
在练习中设计了打字的题目,一篇文章16000个字,每分钟打83个字,20分钟能否打完?还有依据商店三天的销售量,估量一个月的销售量等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
2. 表达估算方法多样,促进学生共性进展。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3篇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3篇《乘法估算》教学反思1今天我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乘法估算》。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感觉。
纵观这部分知识,教材的编写意图是:(1)通过让学生估算需要准备多少钱购票的具体问题,教学乘法估算。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2)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并明确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就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而《数学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学段的估算也明确要求: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它的着眼点在“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给予以上观点我在设计教学时选取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让解决方案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碰撞中明晰,通过“为什么要这样估?”“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适?”“哪种方案更合理,更符合实际?”等问题,让学生逐渐建构起估算的方法。
学会遇到问题要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策略,进而解决问题这一思考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感觉不到数学课中练习的枯燥,乏味,我将练习置于游戏的情境当中,通过设置“幸运闯关”游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巩固练习的环节当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课中估算时,大多数学生都采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
⑴把49看成50,104看成100,50×100=5000(元),应该准备5000元。
也有学生运用进一法估算的,出现两种估算策略⑵把49看成50,104看成110,50×110=5500元,应该准备5500元。
⑶也许是受笔算乘法训练的影响,个别学生采用了直接用笔算出结果——准确值。
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时,也经常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估算》优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估算》优秀教案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同学估算能力,让同学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教、学具准备:课件、同学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随同着金黄的落叶,秋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红星小学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公园秋游,但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你们来解决,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图片第60页例5的主题图)(这里由秋游中遇到的买门票与车票的问题直接引入本课。
是因为“秋游”是同学所熟知和喜爱的活动,能为同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同学解决问题的愿望。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自身的方法算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板书:49×104二、探究新知1探究把因数估计得大些的情况。
(1)同学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并介绍一下自身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
(前面同学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同学也有一定的实际购物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同学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在全班汇总,研讨各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同学尝试,培养同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介绍:用笔算算出的,这样的结果很准确。
)应该准备5000元。
(介绍: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个因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应该准备5500元。
(介绍: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是大一点的整十数,再将它们相乘,得到估算结果)…………(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假如你是带队的老师,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教师充沛地尊重同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同学通过在小组中的讨论,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同学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乘法估算,认识乘法估算的应用价值。
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就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感受估算的过程,帮助他们构建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型。
一、创设情景,体会估算的作用在课中我创设去选择自助餐厅的情景,“A自助餐厅48元/人、B自助餐厅99元/人、C自助餐厅102元/人。
我们有8个人,只带了800元,能去哪家自助餐厅吃呢?”让学生体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判断可以去哪里家自助餐厅吃,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可以帮我们简便的解决问题。
从而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估算方法,体验策略由于学生以前只是有加减法估算的经验,对于“≈”真正认识,为了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的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然后进行估算方法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为什么我们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多采用方法1,一位数不变,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
深刻体会到这种方法的优点。
另外教学时,我帮助学生认识“约等号”书写意义。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讨论只有800元,能去B自助餐厅和C自助餐厅哪一家吃。
在小组讨论,并让多个学生说理由99×8≈800(元)把99估成100,是估大了,所以99×8<800。
因此够。
102×8≈800(元)把102估成100,是估小了,所以102×8>800因此不够。
了解估大,估小的意义。
从而得出看来“够不够”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用估算来解决。
而且同学还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估小,估算值也就比精算值要小。
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估大,估算值也就比精算值要大。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在完成书上做一做,再次巩固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法后,我出了3道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1、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3、每本7元,买43本,可身边只有280元了,够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量》教课反省本课侧重培育学生的估量意识及浸透估量的策略。
所以,教课中先是让学生感觉估量的必需性,学习估量的方法。
经过课件的演示,学生理解了要把两位数看作靠近的整十数。
第二部分让学生在校庆摆椅子的情形中估量大概能坐多少人?先稳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量,进而自己概括估量的方法。
再出示问题二: 300 人够坐吗?经过剖析是估小了,估量结果比实质结果小,所以一定够坐。
经过这一环节,让学生领会用估量也能解决、判断够不够坐的问题。
打破学生的思想定势,解决此类问题只好正确计算。
个人领会:发问题最好思虑性强一点。
我在试教时是这样问的:实质能坐的人有没有320 人呢?(有)所以300 人够坐吗?以后把问题改成:320 这不是正确计算的结果,能一定地说 300 人够坐吗?为什么?我想:尽量不把问题问得过细,加强问题的思虑性。
并且本来的问题已经示意了答案,发问时尽可能防止问“是否是”“要不要”这样的词语。
各位以为怎样呢?第三环节直接出示课本例题,让学生依据问题自由选择不一样的算法,能够正确计算,也能够估量。
在此环节中教师只起引领作用 , 如大部分学生用的是求正确数的方法 ,少量人用估量的方法,教师并无一定一种想法 ,而是指引大家再次察看题目中的问题 ,让学生从问题出发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思虑简易方法,领会估量的简易性;又如教师没有由于一个学生答到了估量的方法就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而是指引学生思虑:“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发散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敢说、会说,让学生在解决实质问题中进一步领会不一样的估量策略,进而会运用不一样的估量策略解决实质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根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第四环节是独立达成做一做,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量方法扩展到自己找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量方法,并自我概括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量方法。
最后是应用提升,依据依据问题选择适合的算法 :①正确计算②估量。
4 元 1 份薯条,买 23 份薯条, 80 元够不够?并在此引起学生的思想矛盾,都是估钱,估的结果也和带的钱相等,为何一个说够钱,一个说不够钱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乘法估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乘法估算教案及教学反思课题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第三单元乘法估算作者及工作单位黄振博陕西省旬阳县段家河镇中心学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乘法估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又为进一步学习估算打基础。
本节课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估计算方法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估算方法与算理的经验支撑,又使解决问题能力与估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符合实际的方法进行估算,逐渐养成估算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9-1711:31编辑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创设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
因此,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估算的价值。
真正突出了估算教学的重点,即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
2、加强变式与比较,注重对估算策略的归纳与提升。
《课标》第一学段估算意识培养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估算乘法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能让学生快速、大致地计算出乘法算式的结果。
乘法的估算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舍位法、上下估算法、单位估算法等。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教授和巩固乘法的估算方法,并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在教学中,我首先介绍了乘法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明确乘法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乘法是一种简化计算的方法。
接着,我引入了乘法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估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通过具体的例子,我示范了舍位法、上下估算法和单位估算法的步骤和应用,让学生清楚地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然后,我组织了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让学生运用乘法的估算方法进行实践。
我设计了一些试题,让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计算,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我还设计了一些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估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通过这些练习和活动,学生能够不断地巩固和提升乘法的估算能力。
同时,我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在估算乘法时容易出错,特别是在估算位数较大的乘法时。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数字的大小和数量关系理解不够深刻,或者是计算速度较慢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方面,我加强了对乘法性质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数值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我结合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设计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乘法估算题目,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景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算能力。
其次,有些学生在运用乘法的估算方法时只重视结果的准确性,而忽略了估算过程中的思考和验证。
他们只关注最终的结果是否正确,而对估算的过程和步骤并不重视。
我意识到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取的,于是我鼓励学生在每次估算乘法时,都逐步思考和验证自己的思路。
我提醒他们关注数字的特点和数量关系,通过不同方法估算结果,并比较和验证估算结果的准确性。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最后,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乘法的估算方法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认为估算方法只是一种简便计算的手段,并没有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它们的意义。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新知,注重学生相互交流、启发、探索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勇于动脑,敢于质疑,大胆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大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
1、创设情景,富有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本课一开始就出示秋游活动图片,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由问题背景“应该准备多少钱”引入估算的学习。
2、注意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解决49×104 的估算和计算时,先安排独立计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这样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
在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时,强调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从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事件作教学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2本节课是学生在充分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会灵活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之上的学习任务。
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关注学生应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情境。
所以在课堂上我已学生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铺垫,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我在这节课中充分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新知中估算、用已有的基础试算,算完之后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分析、交流计算过程,交流算理。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估算》教学反思 1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了除法计算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以外,利用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也是本单元的一大特色。
在新修订的教材中,估算已然成为计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从低年级开始对于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一直是大家努力的.方向,但本单元除法的估算和以前的四舍五入的估法有一些区别,以前的估算以乘法为主,借助乘法口诀或者整十整百数的好算的特点,将其中的乘数估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计算,如49×8,将49估成离它最近的整十数50,然后再计算50×8=400。
但是除法的估算不能只考虑离被除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还有整除与否的关系,例如,401÷7,如果按照乘法估算的原则估成接近的整百数,那就得将401估成400,再计算400÷7,可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看,400÷7不能整除,这样估算的结果并不简便,估算的意义也就相应的不大了。
再比如500÷7,500本身就是个整百数,按照以前估算的方法就不用再估了,可是500并不能被7整除,所以要将500估成490,再计算490÷7=70。
因此,在本单元关于除法估算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要比较接近被除数;二是要能够整除,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除法的估算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体现出估算的意义。
《估算》教学反思 2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例2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
在设计和教学本节内容的过程中,我始终是围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一、围绕具体问题的解决开展估算活动。
估算不是抽象的`乘法估算,而是在解决问题的生动情境中因需求而应运而生的。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我从一开始的创设情境就开始进行着辅垫。
乘法的估算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乘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乘法教学效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乘法的估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探讨乘法估算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和策略,提高教师对乘法估算教学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乘法估算的教学方法。
4. 推动我校乘法估算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数学教育专家为教师们讲解乘法估算的理论基础、意义和策略。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乘法估算教学案例,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
3. 课堂研讨:教师针对乘法估算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4. 教学实践:教师根据研讨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乘法估算教学实践。
四、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在活动开始,数学教育专家为教师们详细讲解了乘法估算的理论基础、意义和策略。
专家指出,乘法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师们认真聆听,对乘法估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学观摩随后,教师们观摩了优秀乘法估算教学案例。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对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3. 课堂研讨在课堂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乘法估算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大家认为,在乘法估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估算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3)注重估算与计算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教学实践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们根据研讨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了乘法估算教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乘法估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今天上的是《乘法估算》,从三年级开始,一直觉得最难上的便是估算课,没有标准的答案可言。
有些学生甚至先算出标准答案然后再进行估算,我不知道对这些学生说什么好。
三年级到现在,几乎每个学期的都有乘法估算。
但是教学目标和学生所要达成的知识点却不一。
我找了一些资料,将区别罗列如下: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
重视估算的教学,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因此估算教学不能走过场。
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
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
高。
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
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
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扎扎实实地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估算意识和能力需要逐步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形成估算的意识,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另外,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
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成共同提高的目标。
更要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
感。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大纲要求:
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单元以单列一个例题的方式(例5),组织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
如,例5的教学通过解决购票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将票价和购票的张数适当的估大一些,并把它们分别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才能方便算出足够的钱买票。
另外,教材在练习十中安排了6个需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的简单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在四上估算中,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
一要符合实际,二要方便计算。
课上出现了4种方案:104*49第一种:把104看成100,把49看成50第二种:104看成105,把49看成50第三种:1
04不动,把49看成50第四种:把104看成110,把49看成50。
经过学生间的激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在讨论慢慢发现了第四种方法的优越性。
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因此,教学时要重视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
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
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