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合集下载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高职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实习效果、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在确定实习的具体岗位之前,学校需要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实习单位的需求以及要求。

学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岗位的相关培训,提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要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

在实习期间,学校需要派出专职老师或专业实习指导员进行实习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他们需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还可以邀请实习单位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要加强实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习成果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的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

学校还应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实习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实习工作做好准备。

要重视实习后的总结与分享。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实习经验进行总结,分享实习心得和体会。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实习工作的认识,还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实习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实习成果展示会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学生在实习中所取得的成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加强实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以及重视实习后的总结与分享,可以提高实习的效果,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多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研

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研

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研【摘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何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规范管理是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顶岗实习的意义及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效果的对策,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至少要有半年时间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山东省教育厅也发文要求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积极探索顶岗实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教育部文件精神和山东省教育厅文件规定为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给予了政策支持和提出了指导性工作意见。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企业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与企业接触,顶岗实习正是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途径。

一、顶岗实习的内涵(一)高等职业教育本质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把高等职业教育界定为第三级教育层次,并且把高等教育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其中5A(普通高等教育)强调有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5B(高等职业教育)则强调有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最高层次。

目前,我国各类高职院校采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顶岗实习的内涵所谓顶岗实习就是以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为前提,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以学校和企业以签订“顶岗实习合作协议”,学生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工作协议”形式,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建“利益共同体”。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线”管理措施的探讨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线”管理措施的探讨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线”管理措施的探讨1 目前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规定带证上岗后,学校对顶岗实习越来越重视,但是在顶岗实习的实施中却面临着很多问题。

(1)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岗位类型不定,且实习的岗位多与学生专业不对口。

(2)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困难,特别是很多学校及企业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造成很多学生消极工作学习。

(3)顶岗实习的时间多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之时,学生忙于找工作,思想浮躁,多忽视顶岗实习。

(4)顶岗实习本身在管理上存在缺陷。

学校与企业互相推脱责任,校企双方在管理体制及管理关系上不能达成一致,管理混乱。

2 顶岗实习双线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为了解决上述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更好发挥顶岗实习模式的作用,我院在顶岗实习上实行双线管理的模式,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满意成效。

2.1 双线管理的具体方式及内涵首先在实习实践的安排上,我们采取“实践—调查总结—改进调理—再实践”的模式,与实习单位协调,将学生的实习时间分为两部分,在学期的第二个学年安排一次见习过程,最后在学生毕业的前夕安排实习。

这样学生在见习的过程,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就有充足的时间回到学校充电补充。

其次在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上,分两条管理线具体管理。

一条管理线是由学校管理,学校安排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分别负责实习内容和学生思想等方面的管理;另一条管理线由企业管理,企业安排顶岗实习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思想、纪律、行为、实习进行管理,不断进行思想教育、企业文化渗透、岗位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操作技能等进行培养。

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检验,如我们有顶岗实习登记表、鉴定表、检查记录表、实习周记等,通过这些了解学生的实际实习状况,并根据这些解决学生在实习中的难题。

2.2 双线管理的效果及讨论2.2.1 双线管理的效果就我院来说,我院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每年有200多名毕业生,这些学生有一部分自己找顶岗实习单位,目的是为了就业。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并明晰了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举措。

顶岗实习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此,职业院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细化顶岗实习管理,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一批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实习管理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陆续印发,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 20 条),又一次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了顶层设计,对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教学是突出职教特色、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家就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出台了相关政策,一是要求“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习实训”1。

二是要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2,“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三是要求职业院校加强实习实训管理,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习内容应与所学专业密切结合,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岗位技能训练水平。

四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接收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生产1国务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EB/OL].实习的相关制度。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摘要】高职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分析了当前实习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各种实习管理模式和经验分享,同时也提出了实习管理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结合实践经验,文章建议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完善实习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水平等。

文章最后强调了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管理、实践探索、现状分析、管理模式、实践经验分享、挑战与对策、建议与展望、重要性、实践意义、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虽然高职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实习管理不规范、实习单位资源不足、学生实习质量参差不齐等,都影响了高职顶岗实习的效果和实践意义。

对于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现状的分析、探索不同模式下的管理方法、分享实践经验、应对挑战并提出建议和展望,可以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高职顶岗实习作为学生接触实际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技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习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实习单位选择、实习任务安排、实习指导等方面的不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分析,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分享实践经验,解决挑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提升实习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提升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2. 正文2.1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分析高职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贯彻实施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是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高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近 年来 , 着 高职 教 育的 跨 越 式 发 展 , 岗 实 习 已 经 成 为 继 公 共 基 础 随 顶 第 一 , 全 面 地 了解 行 业 企 业 的 基 本 概 况 、 业 组 织 结 构 、 产 、 务 较 企 生 服
课、 专业必修课程 以及职 业能 力拓展课 程之后 的实践性教 学环节 , 高职 管理过程 。第二 , 是 较深入地 了解行业企 业各相 关岗位 的职 责要求 、 业技 专
实 习 教 学任 务 。
协议 , 并期待与学校进行更深层次 的合作 。学生普遍认 为工作经验 和社会 经验更加丰富 , 实际工作 能力有所提高 , 对将来从事 ( 下转第 14页) 6
( 学生通过顶 岗实习 , 3 J 主要 完成 以下任务 :
1 0 32 1 5 0 / 01
时, 要从工作 的全局性出发 , 观察并 了解实 习单位各相 关岗位的工作规律 、 企业文化 、 管理原则 、 -C态及对单位 的忠诚度 , 强社会 适应能力。第 员q'" 增
2 顶岗实 习教学管理模式的 内涵 .
教学 管 理 模 式 的 内 涵是 从 管 理 学 的术 语 “ 理 模 式 ” 内 涵 转 换 而 来 。 三 . 研究者” 管 的 以“ 身份实 习, 拟定 实习报告题 目及 核心 内容。要 求学 生在实
( ) 三 结合 自 主研 发 的 练 习
能 力 才是 真 正 的 检 验 和评 价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 笔 者 所 在 的 学 院 在 《 算 机 基 础 》 程 计 课
采 取 以学 生 为 主体 的任 务 驱 动 教 学 法 , 学 习 过 程 中 , 创 性 地 设 计 考 核 评价 中 , 在 原 已经 进 行 了 五 年 的 改 革 与探 索 , 立 了 一 套 严 格 的 考 核 评 价 建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高职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文章通过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整合重构,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计划准备、组织实施、过程控制、成绩评定、材料归档等环节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为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一、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课程整合重构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入岗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①。

毕业设计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顶岗实习及毕业、就业等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多数学校把顶岗实习的时间确定在最后学期,这对毕业设计指导又提出了新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两门课程进行了分解和重新构建,形成了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实习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就是毕业设计项目、设计方案和结果接受现场检验、一线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管理特点。

这种一体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的有效性、选题的目的性与科学性、设计资料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这种模式还能使学校教师得到实战锻炼,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②。

二、加强对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过程可分解成计划准备、组织实施、考核评定、资料归档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成若干过程。

1.计划准备阶段。

计划准备阶段在整个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能否顺利实施。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三) 学生角色定位不准, 容 易滋 生 负 面 情 绪
的管 理体 系 , 通过 班级Q Q群、 飞信 、 实习管 理 系统 、 微博 等方 式实 现即 时的互
动与 交 流。
( 三) 蜕 变 期 的 学生 管理 工作
蜕变期是 指顶 岗实 习学生经历 了接触 期之 后 , 开始熟悉 工作 所需 的技能 。 学生 必须学会 解决他在 接触期所 遇到 的问题 , 要 适应扮演 新的社 会角色并力 求 适应 团体 的价值 观 , 当学生觉 得 能愉快 地适应 企业 及工 作时 , 蜕 变就 已完 成 。 1 . 提高 顶 岗实 习学 生 的专业 承诺度 在蜕变 期 , 学 生管理 工作 的重点应 放在 提高学 生专业认 同度 , 鼓 励学生 积 极 参与 专业领 域的技术 与技 能学 习 , 以专业认 证提 升个人 专业 承诺 。 而在个 人
管理 粗放和 “ 放羊 ” 现象 。 其次, 参 加顶 岗实习的学 生正处“ 后青春 期” , 容易受 到
党 团工作建设 的力 度 , 有利于 进一 步加强 学生思 想政 治教育 。 当学 生进 入企业
顶 岗实 习时 , 应成 立相 应的党 团组 织 , 负责顶 岗实 习学 合的 不断深入 , 许 多高校 已开展 “ 双 主体 ” 育 人 模式 。 该 人才培 养模 式 , 既符合 高职 院校的 实际 , 也符 合教育 部提 出的关于 “ 高 职院 校要 大力推 行工学结 合 , 突出实践 能力培 养 , 改革 人才培 养模式 , 探索工学 交替 、 顶 岗实习 等有 利于增 强 学生 能力 的教学 模 式 的 要求 。 高职学 生顶 岗实 习存 在的 问曩 ( 一) 思政教育功能弱化 , 学 生 管理 难 度 增 加
针 对9 0 后学生 网络化 的交流 习惯 , 应 建立 网络信 息化管理 系统 , 对 学生个 人信息 进一步完 善 , 建 立起一套 以学生 为主体 , 包含学 校导师 、 企业导 师等在 内

“双主体”模式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研究

“双主体”模式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研究

“双主体”模式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双主体”模式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创新研究。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阐述研究意义。

接着阐述了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

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双主体模式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对实习管理的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结论部分总结了双主体模式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启示,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实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主体模式、顶岗实习、管理创新、影响、困境、挑战、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内容与专业不匹配、实习环境不规范等,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引入“双主体”模式进行顶岗实习管理。

“双主体”模式是指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实习管理,并共同承担实习生的培养责任。

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学校规划实习内容和监督实习过程。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要求。

目前对于“双主体”模式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

本研究将探讨“双主体”模式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创新实践,以期为提升实习质量和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管理模式单一、实习内容不够贴近实际工作、学校和企业沟通不畅等。

研究如何在双主体模式下进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创新,对于提升实习管理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探析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业前,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享受相应的劳动报酬。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扩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际岗位能力、提高毕业生实际职业水平的重要实践环节。

本文拟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进行探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一、管理机制的制定与建立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需要建立在以学校为主导、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基础上。

学校应当明确实习的目标和任务,为学生顶岗实习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方式等具体事宜,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监督指导和评估考核工作,确保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实习信息系统,及时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方便后续的管理和评估。

二、实习招聘与分配为了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顺利进行,学校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实习招聘与分配制度。

在实习招聘方面,学校应当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招聘。

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审核,确保实习单位的资质和条件符合实习要求。

在实习分配方面,学校应当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实际能力,合理分配实习岗位,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顶岗实习,并为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

三、导师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学生顶岗实习的成功与否,与实习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密切相关。

学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导师制度,分配专业教师或者企业人员担任实习导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实际指导工作。

实习导师应当熟悉学生的实习内容和要求,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还可以设置实习督导小组,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实习过程的规范和质量。

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式探讨[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校企双主体管理” 有利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实习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顶岗实习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式[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困境与对策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XJK011CZJ064)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

”这就要求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要共同组织好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双主体管理。

一、“校企双主体管理”的定义“校企双主体管理”是指学校与企业通过建立有效的实习机制,共同担任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主体,发挥学校和企业顶岗实习“双主体”的作用,相互配合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学生。

处于顶岗实习阶段的高职学生既要受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又要服从企业的管理。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1.国家层面的实习制度不完善,学生顶岗实习落实不到位。

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硬性的法律制度约束企业有接受学生实习的义务和标准,没有一个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

相反,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只对学校进行约束,并没有对企业进行约束或激励。

很多职业院校教授的内容与企业最新的技术标准脱节,导致很多学生到企业后完全无从下手,成为企业的负担,顶岗实习落实不理想。

2.校、企两个主体责任不明确,管理效果不理想。

由于没有整体设计和规范企业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学生实习效果的好坏、实习质量的高低与企业无关,企业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

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沟通不够,企业指导老师认为学生实习的管理主要在校方,不便参与,因此,没有企业为主体的实习管理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贺小凤;耿壮;雷军【摘要】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dual internship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cusing on five aspects: institutional setup, internship supervision, pre-post education, teaching arrangements, and evaluation. It also puts forward ways to improve the model and attempt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internship management.%本文从机构设置、实习指导、岗前教育、教学安排、考核评价等方面,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系为例,论述了顶岗实习双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名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双重管理模式【作者】贺小凤;耿壮;雷军【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深圳51817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深圳51817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深圳5181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1],明确指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中 图 分 类 号 :G7 2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0 7 2 ) - 0 — 1. 0 9 4 6 ( 01 1 2 7 01 0 0 教 育部 于全 面 提高 高 等 职业 教 育 教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 见》 出 : 等 关 指 高 职 业 教 育要 “ 索工 学 交替 、 务驱 动 、 目导 向 、 岗实 习等 有 利于 增 强 探 任 项 顶 学 生 能力 的教 学模 式 ” 高等 职 业 院校 要保 证 在校 生 至少 有半 年 时 间到企 和“ 业 等 用人 单位 顶 岗实 习 。学生 顶 岗实 习 时 间 占到 了三 年制 高职 教 学计 划 的 ” l , /6 可见 顶 岗 实 习是 高 职 人才 “ 工学 结 合 ”培养 计 划 中一 个 重 要 的教 学 环节, 是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 也是 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前知识 、 能力、 素质 的一次全面提升。
工作 标 准( 规 程 和质 量 标 准) 操作 的重 要途 径 , 职 业 教育 “ 践性 、 是 实 开放 性 和职 业 性 ” 必 然要 求 , 培 养 “ 有 良好 职 业 道德 、 的 是 具 科学 创 新 精 神 和熟 练 专业 技能 人 才” 的有 效途 径 , 同时对 提 高学 生职 业 能力 和 职 业素 质也 具 有 非
[】 祝登 义、 张纪生 、陈蓓. 生顶 岗实 习管理 模 式探索 [] 成都航 空 6 学 J.
职 业技术 学 院学报 , 0 , 9) 2 ( . 08
内容 、 方法 建议 , 与 评价 方 式等 。 方 案是 顶 岗实 习 的纲 领性 文 件 , 教学 考核 该
高职 院 校对 学生 顶 岗实 习管理 的探 索 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联动,双师双籍”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校企联动,双师双籍”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
.1I--..; ! - ● ●^
“ 职 业 导 师 ” 度 ( ) 内 职 业 导 师 制 : 内职 业 导 师 双 制 1校 校 协 助 企 业 指 导 教 师 对 学 生 进 行 业 务 指 导 和 组 织 管 理 . 期 与 企 定 业 指 导 教 师 、 生 进 行 沟 通 、 流 , 握 学 生 的 思 想 和 工 作 动 学 交 掌 态 , 心 学 生 的 生 活 和 工 作 . 护 学 生 的利 益 , 时 提 醒 学 生 在 关 维 及 工 作 中 的 注 意 事 项 ,帮 助 学 生 解 决 顶 岗实 习 中 存 在 的 问题 : 指 导 学 生 撰 写 实 习 报 告 并 做 好 学 生 工 作 报 告 的检 查 、 改 、 价 批 评
高 职 学 生 顶 岗实 习存 在 的 问题
制 度 :顶 岗 实 习 的高 职 学 生 作 为 企业的准员工 .
要 服 从 企 业 的 工
作 安 排 和 日常 管 理 .要 有 高 度 的
安 全 防 范 意识 .
簿 一
切 实 做 好 安 全 工
顶 岗实 习 是 高 职 学 生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学 由
217 O1
职教 管理
高 职院校“ 校企联动. 双师双籍” 顶岗 管理 探索 学生 实习 模式

胡克伟 蔡 智 军 刘凤 波 田晓玲
( 宁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辽 宁 营 l 10 9 辽 z 50 ) r 1
摘要 : 岗 实 习是 高 职教 育 非 常重 要 的一个 教 学环 节 , 顶 但易 受 多重 因素 的影 响 。本 文 以辽宁 农业 职 业技 术学 院食 品加 工 技 术专 业 的顶 岗实 习为 例 , 出 了具 有高 职 特 色 的“ 企联 动 , 师双 籍 ” 生 顶 岗实 习管 理模 式 , 探讨 了该 提 校 双 学 并 模 式 的含 义 、 构成 及 实施 保 障措 施 。 关 键 词 : 职 院 校 ; 企 联 动 : 师双 籍 ; 岗 实 习 i 理 模 式 高 校 双 顶 管生 三 方 共 同参 与 , 有 管 理 主 体 多 元 化 、 习 地 点 企 学 具 实 分 散 化 、 习 内容 多样 化 等 特 点 。近 年 来 。 个 高职 院校 通 过 加 实 各 大 校 企 合 作 力 度 、 展 实 习 基 地 、 强 学 生 管 理 等 办 法 . 岗 实 拓 加 顶 习 取 得 了一 定 的 效 果 。但 实 践 证 明 . 于 深 层 次 的 校 企 合 作 机 由 制 尚 未 完 全 建 立 。 响 了顶 岗 实 习 的 效果 。通 过 调 研 得 知 . 习 影 实 管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方 面 学 校 管 理 功 能 弱 化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在 顶 岗 实 习 期 间 离 开 学 校 在 实 习单 位 进 行 工 作 与 学 习 . 理 位 置 的 分 散 性 导 致 学 校 地 固有 的 管 理 制 度 、 管理 手 段 的权 威 作 用 被 削弱

顶岗实习中校企“双教双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顶岗实习中校企“双教双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摘要]顶岗实习是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关键性磨合期,也往往是学校管理的真空期和企业管理的髙压期,由于学校和企业双方对接管理不善,造成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

以校企合作的“订单班”模式为个案,总结“绿城物业管理订单班”“苏宁连锁经营订单班”等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其在文化管理、职业规划管理、教师跟进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等环节的管理方式,以期探索顶岗过程中校企“双教双管”模式,提高顶岗实习的成效。

[关键词]顶岗实习双教双管订单班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1-0080-02顶岗实习中校企“双教双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钱叶莹(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1603)[收稿时间]2014-07-12[基金项目]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校企深度合作下的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研究》(编号2014jky23);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立项课题《校企“互兼互聘”教学团队运作模式的实证性研究》(编号BCB14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钱叶莹(1978-),女,安徽枞阳人,讲师,安徽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在读研究生,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高校教育管理。

2015年1月January,2015University Education就业问题是高校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顶岗实习是通过校企合作来突围就业问题的捷径。

目前,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期,往往是学校管理的真空期和企业管理的髙压期,由于学校和企业双方对接管理不善,造成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

尤其是订单班的学生离职率高、“落地生根率”极低的问题日益凸显。

有报道称,40多人的订单班,毕业后两年时间,最后只剩下1人,流失率超过97%。

[1]顶岗实习后的“人才存活率”,直接影响到校企双方的合作办学的积极性。

在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已有近10年的发展历程,由订单模式输入企业近万名毕业生。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法. 明确 职业教育 的重要法律 地位 . 明晰职业 教育投入 的
072
顶 岗实习企业 , 确保 学生顶 岗实习有 岗可顶 , 岗有项 目 顶 可做 , 正达到顶 岗实习 的 目的。 真
5 对顶 岗实习管理 的基本要求 .
规 定 , 要明确企 业接受顶 岗实习是企 业的责任 。 更 同时也 要 出台相应 的税收减免 、实习耗损 补贴和顶 岗实 习指 导 教 师课程补 贴等政 策性 文件 。充分调动行业 企业接 受学 生 顶 岗实 习的积极性 .让高职 院校具有遴选 顶 岗实 习企
蚕 重

高职 院校顶 岗实习管理水平 是影 响人才培养 质量 的
学生 的知识 、技能和素 质要求 ,融 入到在校 的学 习课 程 中, 缩短学生 顶岗实 习的适 应期 , 尽快上 手。
4 对顶 岗实习 目标 的基本要求 .
重要 因素 . 何遵 循高 职教育教学 规律 、 如 行业企业 的生产
配、 生产 成本等 问题 给予相应 的补偿 . 而且要 超前把企业
学生 实习守则 等管理制度 , 但是这 些制度还 不够完善 。 还 没有 从顶 岗实 习企业 遴选 、 岗位确 定 、 目设 计 、 织准 项 组
呈呈
蚕 詈


高职 学 生顶 岗 实 习的 基 本 标 准 , 结 顶 岗 实 习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索 顶 岗 实 习的 有 效 途 径 和 方 法 , 出 总 探 提
顶 岗 实 习的 对 策 建 议 . 高职 院 校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是


工 Z
要强化校 企双重管 理 ,学生在企 业顶 岗实 习期间具 有双重身份 , 以应 该实行 双重管理 。 所 学生应 自觉遵守 企 业 规章 制度 , 循企业 文化 , 行企 业理念 , 遵 践 接受 企业 各 种管理要求 , 做好 角色转换 和心理适应 准备 , 不仅要顶 岗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的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的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的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机构,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改进育人模式,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特点1. 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顶岗实习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2. 产教融合的需求驱动产教融合是由市场需求驱动的产物,产学合作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通过产教融合,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提前适应市场的变化,增加就业竞争力。

3. 多元协同育人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形式。

在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下,学校、企业、社会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服务。

1.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应根据顶岗实习的特点,科学地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的实习安排、实习考核、实习报告等内容,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安全、有序、规范地完成实习任务。

2. 教师管理教师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重要指导者和管理者,需要对教师进行科学的管理。

教师管理包括教师实习指导能力的培训、教师实习指导方案的制定、对教师实习指导过程的监督等,确保教师在实习指导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强 劳动 观 念 、 位 意识 、 律 意 识 和 职 业 素 质 。在 《 岗 纪 高

五 步 骤 — — 科 学 规 划 。 步 实 施 分
( ) 一 宣传 动 员
顶 岗 实 习 能 否 顺 利 地 落 实 到 位 , 键 之 一 在 于 关 学 生 是 否 树 立 了 正 确 的 顶 岗 实 习 观 念 , 成 了 正 确 形 的顶 岗实 习态 度 。为此 , 须在 顶 岗 实 习 工 作 方 案 进 行 宣 讲 , 点讲 解 顶 岗实习 的规划 、 理 、 务 与考 评办 重 管 任
法 。 让 学 生 了解 顶 岗 实 习 工 作 的 整 体 部 署 和 管 理 措
施 , 确 顶 岗 实 习各 方 责 任 、 务 和 权 利 , 确 实 习 明 义 明 的 任 务 及 实 习成 绩 的 考 评 办 法 ,侧 重 于 操 作 层 面 的
模式 。

否 找 到 数 量 充 裕 、 业 对 口 、 术 含 量 适 宜 的 实 习 岗 专 技 位 , 证 学 生 实 习 的稳 定 性 。 们 重 点 瞄 准 实 习基 地 、 保 我 本 地企业 和经济 发达地 区企业 三类企业 单位 为学生 联 系顶 岗 实 习 岗 位 。首 先 是 实 习基 地 。实 习基 地 是 高 职学 生顶 岗 实 习 与 就 业 、 师 挂 职锻 炼 、 学 合 作 、 教 产 社 会 服务 的重要平 台 , 生在实 习基地顶 岗实 习 , 仅 学 不 可 以 提 高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 新 与 创 业 能 力 , 可 以增 创 还
“ 谓 顶 岗 实 习 就 是 学 生 到 真 实 的 工 作 环 境 中 所 参 加 与一 般 职 业 人 一 样 的 工 作 。”l 岗 实 习 是 实 践 颐 证 明了 的高职 院校 行之 有效 的 教学模 式 之一 , 高 是 职学 生学 习与 工作 结合 的主 要形 式 , 高 职生 就业 是 的过 渡期 和准 备期 , 高职 人 才培养 质 量 的重 要保 是 证 , 高 职 院 校 教 学 的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教 育 部 《 于 是 关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 见 》 确 明 指 出 , 验 、 训 、 习是工 学结 合人 才 培养 模式 改 实 实 实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社会就业竞争力,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带薪实习项目”,与实习单位密切合作,严格控制实习工作的过程管理,强化评价和激励措施,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探索出适合实际发展的顶岗实习管理和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企合作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教育主要是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通过与相关实习单位达成协议,让实习单位提供某些专业岗位,不断整合并优化双方资源,建立一个科学的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这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的学生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1、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

这类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去,通过不断实践和锻炼,加强对专业能力的提高。

但是这都是在长时间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很容易造成“走马观花”的境地,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2、计算机仿真模拟训练。

这样很简单、方便,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少数一些较强的课程可以选择这个,训练场地、训练设施等都会造成限制因素!如会计模拟训练、证券交易模拟训。

3、角色模拟教学。

根据案例中的情境,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扮演不同角色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这个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但是严重脱离实际环境,学生的决策不利于实际操作!为解决传实习造成的学生就业压力大,提升学校竞争力,2009年10月,经多方协商论证,“上海带薪实习项目”开始吸收学院学生参与到实习当中。

“上海带薪实习项目”选拔优秀学生赴上海,参与全家连锁经营管理、活网数码电话营销等企业的实习工作。

这些岗位不仅适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更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符合实践教学要求。

二、“上海带薪实习项目”选拔、管理、评价及激励制度1、选拔。

顶岗实习前,学院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实习动员,向学生认真讲解顶岗实习各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提出顶岗实习任务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另外也可以由项目部队学生进行教育培训。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Vo1 2 . 9 NO. 3
A u s 009 gu t2
高职 学 生顶 岗实 习管 理模 式 的探 索 与 实践
寐 磊
( 州牧 业 工程 高等 专科 学校 教 务 处 , 南 郑 州 4 0 1 ) 郑 河 5 0 1
摘 要 :高 职学 生 顶 岗实 习管 理 是全 面提 高 高 职 人 才 培养 质 量 的保 障 。 本 文 从 学 生 顶 岗 实 习 存 在 问题 分 析 人 手 , 细 阐 详 述 了 我校 以校 企 合作 发展 联 盟 为平 台 , 创新 校 企 合 作 模 式为 基 础 , 建 “ 以 构 五结 合 ” 生顶 岗实 习 管 理模 式 的 具 体实 践 。 学 关 键 词 :高 职 院 校 ; 岗实 习 ;管 理 模 式 顶
生专业 技 能 、 职业道 德 、 职业 能力 与 团队精 神 。
收 稿 日期 : 0 9—0 20 5—2 O
与保 障 , 致使 校 企合作 停 留在一 厢情 愿 , 以真正 融 难
合 L 的 阶段 。 4
1 学 生 顶 岗实 习存 在 的 问题 分 析
1 1 生产 任 务与教 学 要求 之 间的 矛 盾 从 教 学 的 . 角度 出发 , 学校 希 望 学 生顶 岗实 习 涉 及 专业 需 求 的
学生 顶 岗实 习 时间 常 常 安排 在 正 常 教 学 时 间 内 , 但
不 同 的企业 会存 在 季 节 性 生产 特 点 , 样 会 导致 学 这
熟练 等 问题 , 能会 导致 自信 心丧失 , 工作存 在挫 可 对
败感 和无 助 感 ;2 人 际关 系不 适应 。与 企业员 工 或 ()
职 院校顶 岗实 习环 节 过 程 管 理 缺失 , 方 面 学校 与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年 ,教育部下发 了 《 于全面提高高等 学 院计算机应用系在近三年的专业教学设计 中,均 06 关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 教高 [ 06 6 在第5 2 0 ]1 学期集 中安排了3 个月的顶岗实习,探索和实 号) 文件 ,明确指出: 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 践了顶岗实习的双重管理模式 ,使得顶岗实习工作 】 “
顶岗实习促使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好 面 申请 ,在 确认 校 内外 指导 教 师 同意 的前提 下 ,经 高 职 教 育 ,在 “ 管 理 ” 的模 式 中 ,学 校 和企 业 系党政联 席会 批 准后 ,报教 务处 审核 后 才可 实施 。 】 双 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的岗位和任务 ,共 同培养学生的 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可以将顶 岗实习落在实
Dc2 1 e . 01
高职 院校顶 岗实 习双 重管理模 式的探 索和 实践
贺 小凤 ,耿 壮 ,雷军
( 深圳信 息职业技术学 院 交通 与环境学 院 广东 深圳 5 8 7 1 12)
摘 要 :本 文从机 构设置、 实习指导、 岗前教育、教 学安排 、考核评价等 方面,以深圳信 息职业技 术学院计算机
如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系成立了顶 程管理和记录 ,如周实习情况发布 、请假 、调换实
岗实 习工 作领 导小 组 ,以加 强 顶 岗实 习教学 管理 和 习单位 申请等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如及时公布通
质量监控 。各专业也成立了顶 岗实习指导小组 ,对 知 、自由发表意见等 ;顶岗实习考核管理和档案资 各专业 的顶 岗实习教学进行具体组织和管理。
实 习 岗位 。 顶 岗实 习任务
算机应用系在管理中,专门印制 了 《 顶岗实习学生 岗实习的学生购买 了3 个月的意外保险。
校 内指 导教 师在 学 生顶 岗过 程 中 ,对学 生进 行
( 2)校 内指 导 教师 和 企 业兼 职教 师 共 同确 定 手册 》,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的同时还为参加顶
每个 专 业均 确定 了两 个 典型 的 、相对 稳定 的 、能满 识 ,敬业 爱 岗 ,认 真履行 岗位职 责 ,完 成相 应 的 岗
足顶 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顶岗实习 位任务 ,培养独立_作能力 ,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I 二 的重 点企 业 ,企 业 的技术 专 家与专 业共 同确定 顶 岗 和技 能运 用 于生 产 实践 。深 圳信 息职 业技 术 学 院计
务 ,负责检查学生的考勤 ,了解顶 岗单位对学生的 对 口性 。不 断变更 实 习企业 和 岗位 ,也 使 学生 得不 考核 情况 ,负责 学生 相关 总结 或报 告 的批 改与成 绩 到系 统有 序 的专业 技 能训 练 ,无法 保证 顶 岗实 习 的
评定等。
实效 性 。严格 控制 顶 岗实 习 自主联 系企 业 的 比例 ,
业 院校 学 生实 习 的制度 ,加强 学生 的 生产 实 习和社 安 全平 稳 、扎 实有序 、富有成 效地运 行 。
会 实践 ,高等职业 院校要 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 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 岗实习 。’2 0 年3 , ’ 09 月 教育部又发 出 《 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
第4 期
贺小凤 , 壮 ,雷军 :高职院校顶 岗实习双 重管理模式 的探索 和实践 耿
3 9
岗情况 ,指导学生填写相关表格 、撰写相关 总结或报
顶 岗实 习管理 中 ,还可 以充分运用现代 化信
告等。例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系要 息 手段 ,将 网络课 程用 于学 生管 理 。 网络 课 程具有 求校内指导教师要每周填写一次 《 顶岗实习教师指导 资源共享 、信息量大 、媒体多样性 、时间和空间的 生、服务开放性等特点。例如 , 深圳信息职 情况记录表 》,班导师要定期下企业检查本班学生的 非同步l
第9 第4 卷 期
2 1年 1月 0 2 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u n l f h n h n I si t f no mai nT c n l g o r a e z e n t u eo fr t e h o o y oS t I o
V0 . . 1 No4 9
导教师和顶 岗实 习单位兼 职指导教师共 同履行职责 ,
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方面 ,可以形成学校 、企 指导学生完成顶 岗实习工作。指导教师既是学生顶 岗
业 “ 双线 并行 ” 的管 理模 式 ;在顶 岗实 习教学 管 理 实习的指导者 ,又是管理者和组织者,学生顶岗期间
方面,可以形成双重管理模式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 的 日常管理 ,由校 内外 指导教 师共同承担 。
顶 岗实 习单 位兼 职指 导教 师可 以随时对 学 生 的 可 以确保 顶 岗实 习能够 按 照各 专业 选择 的实 习实训
顶 岗实习任务进行具体指导 ,并检查完成的进度和 基 地 和专 业与 企业 共 同设计 的顶 岗实 习教学 内容进 质量情况 。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负责企业生产流程介 行实施 。制止 了企 业偏 重顶 岗劳动 、学 生 欠缺 指导 绍 、岗位 _作任务介绍 、产品服务技术要求介绍 、 r
的现象 p J 。

2加 强管理 ,形成双重管理模式
处 ,避免 在顶 岗实 习 中出现 重管 理 、轻教 学 和指 导 2 1双动 员—— 教 师 、学生 ,双 向动 员 . 为 了加 强 师 生 对 顶 岗实 习 重 要 性 的认 识 ,应 () 1 专业教研室与企业 同时确定顶 岗实习岗 该 分别针 对 教 师和学 生 召开 顶 岗实 习动 员大会 ,明
【 收稿 日期】2 1- — 0 0 1 9 1
【 基金项 即 教指委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 ̄ 2 l年度规划课题 (z5 0 10 5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批教研课题 ( Y 0 13 ) A O1 k j 9 1 17 ), w J 一 8 10 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 介】贺小凤 ( 94 ),女 ( ),河北省山海关人 ,博士后 ,教授 ,E a : ef si cm 16一 汉 m i hx z t 0 一 l @ i _
的 “ 羊式 ”的粗 放 的顶 岗实 习管理 行 为 。在实 践 放 任务安排 、工作指导 、考评等。这样 ,能注重培养 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系严格限制
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与创新精神 ,注重培养学 顶 岗实习自主联系的学生人数 ,每个专业将 自主联
生 良好 的职业道 德 与操守 。 13双确 定—— 岗位 、任务 。同时确 定 . 系学 生 的 比例 限定在 2 %以下 。若 确 实 因 为 岗位 、 0 就 业等 问题 ,学 生 要 自主联 系 实 习单 位 ,须 提 出 书
确顶岗实习期间校内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对学生的要 专 业教 研 室应该 与 顶 岗实 顶 岗实 习期 间是 双重 身份 ,既是 学生 又
岗位 种 类 和数量 、顶 岗的任 务和 内容 、生 产 或工作
的项 目,使顶岗实习岗位 、 任务 、去 向、时间等明 是企 业 准员 工 ;既要 接受 校 内指 导教 师 的管 理 ,又 确具体 ,增强顶 岗实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 要 接受企 业 兼职 教 师 的管理 。 因此 ,要 求学 生严 格 的顶岗实习有 “ 岗”可顶。例如 ,深圳信息职业技 按照企业作息时间进行顶岗实习,遵守实习单位 的 术学 院计 算 机应 用 系为 了 防止 顶 岗实 习流 于形 式 , 考 勤要求 。顶 岗实 习期 间 ,学生 要强 化 职业 道德 意
应 用 系为例 ,论述 了顶 岗实习双重管理模 式的探 索和 实践,并提 出了进一步改进和 完善 的建议 ,以期 对高职院校 顶 岗 实习管理提供 一定的参考借鉴 。 关键词 :高职院校,顶 岗实习,双重管理模 式
中图分类号 :G 1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3 2( 0 0 — 0 7 0 263 2 1 6 1】 4 0 3 — 4
实 习情况 ,系部领导也要定期巡查 。 22双督 导—— 学 校 、系部 ,两 级督导 .
业技术 学院计算机应用系探索 了基 于网络课程 的 管理模式【,利用 网络课程发布顶 岗实习基本教学 7 l
为了使顶岗实习得到有效的实施 ,应建立 和完 文件 ,如 《 顶岗实习指导书》、 《 岗实 习报告 》 顶 善顶岗实习的学校 、系部两级管理机制 ,制订顶 岗 撰写要求等;发布 网络资源,如 岗位操作指导 、考 实习实训教学的管理 、监督 、评价制度与方法。例 证信息 、毕业设计指导 、就业指导等 ;顶 岗实习过
3 8
深圳信息 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第9 卷
校 内指 导 教 师 要 具 体 负责 学 生 顶 岗期 间 的各 岗实习指导书 》,明确顶 岗实习的职业能力 目标 、 项教 学 管理 工作 ,负 责定 期访 查 、协 调解决 学 生 的 知识 目标 、项 目、内容 、进程 、考核 方式 等 ,使 顶
学校和企业应 该共 同对顶 岗实 习进行系统化
的教 学设 计 ,顶 岗实 习校 内指 导 教师 和企 业兼 职指 过程跟踪并定期进行 实习指导和监督 。应通 过各种方
导教师要共同商定学生的实习方案和具体任务 。例 式加强与学生 、顶岗企业之间 的联 系。积极 配合顶 岗
如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系督促各个 单位开展指导工作 ,及时解决学生在顶 岗中的问题 , 专业 的顶 岗实 习指导教师 ,与企业共同编写了 《 顶 争取顶岗企业的支持帮助;及时了解 、掌握学生的顶
1 校企合作 ,形成学校 、企 业 “ 双线并行 " 的管理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的通 知 》[ 2 1 ,进一步提出 11双 机构— — 学校 、企 业齐抓 共 管 . “ 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 顶 岗实 习实 践教 学环 节 的管理 一直 是教 学管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