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512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512灾后重建工作总结自从512地震发生以来,灾区的重建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国家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512灾后重建工作进行总结,展示灾区重建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灾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修复和重建。
在地震发生后,许多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
但是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修复和重建,为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灾区的住房得到了有效的重建。
地震导致了大量房屋的倒塌,许多灾民失去了住所。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筹集资金和物资,对灾区的住房进行了全面修缮和重建。
如今,灾区的居民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住房条件,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此外,灾区的产业和经济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发展。
地震对当地的农业、工业等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许多企业和农民受到了重大损失。
但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灾区的产业和经济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支持。
最后,灾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发展。
地震给当地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许多文化设施和社会机构受到了严重破坏。
但是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灾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支持。
总的来说,512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团结合作和积极进取。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灾区的重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继续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为灾区的重建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总结
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总结近年来,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房屋进行排查,可以及时发现房屋的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需要高度重视。
地震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在地震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房屋排查工作,制定详细的排查方案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一处受损房屋都能得到及时排查和修复。
其次,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参与。
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不一,有些房屋可能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需要专业的建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排查。
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排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判断房屋的安全状况。
再次,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需要做好信息公开和沟通。
在排查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排查结果,告知受灾群众有关房屋安全的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还需要与受灾群众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需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和防灾意识。
总之,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做好相关准备和规划。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汶川地震灾害评估及灾区重建分析报告
结 构 的 高 次 超 静 定 等 特 性 ,均 表 现 出 良好 的 抗 震 性
能 ,能 最 大 可 能 地 避 免 社 会 和 人 员 的 生 命 财 产 遭 受
巨大 损失 。
轻 型 木 结 构 建 筑 具 有 突 出 的 技 术 特 点 ,产 品 、 构 件 工 业 化 程 度 高 、规 格 系 列 齐 全 , 施 工 技 术 简 单 、施 工 质 量 易 于 控 制 、现 场 干 法 施 工 、建 造 速 度 快 ,结 构 整 体 性 好 ,抗 震 优 良 , 建 筑 造 型 容 易 实 施 ,使 建 筑 效 果 更 加 丰 富 多 样 ,新 西 兰 居 民 的住 房 大 部分 是木 结 构 的。 另 外 ,预 制 预 应 力 砼 结 构 在 新 西 兰 建 筑 业 得 到
上 ) 。
f 在 2 都 0万 人 以
根据
《 国环 境 统 计 年 鉴 2 o ) 相 关 资 料 我 中 o 7)
的 2 4 % .7
( 接 1 页) 上 6
了 普 遍 使 用 ,预 制 预 应 力 砼 结 构 最 大 优 点 是 能 在 构 件 选 择 的部 位 在 地 震 作 用 时 发 生 屈 服 ,产 生 塑性 铰 ,提 高 整 个 结 构 的 延 性 和 耗 能 能 力 而 避 免 损 坏 ,
维普资讯
汶川地震灾害 评估及灾 区重建分析报告
胡 鞍 冈 ({ , : 匕京 1o o ) o o o
地 震 等 特 大 自然 灾 害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属 于 一 种 外 部 冲击 ,会 导 致 经 济 系 统 和 重 要 经 济 变 量 偏 离 原 有 的 或 正 常 的 发 展 轨 迹 。 它 属 于 不 确 定 性 、随 机 性 外 部 冲击 。
2023年地震后住建部门房屋安全等级排查鉴定汇报
2023年地震后住建部门房屋安全等级排查鉴定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代表住建部门,就2023年地震后房屋安全等级排查鉴定工作向您汇报。
一、背景2023年,我地区发生了地震,给当地房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了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迅速组织开展了房屋安全等级排查鉴定工作。
二、排查鉴定过程1. 组织专业队伍:我们组织了一支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业队伍,确保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现场排查:专家队伍对地震影响范围内的房屋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了房屋的结构安全性、使用状况和抗震性能等方面。
3. 鉴定评级:根据排查结果,对每栋房屋进行了安全等级鉴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
其中,A级为安全可居住,D级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4. 建立档案:为每栋房屋建立了安全鉴定档案,记录房屋的基本信息、排查结果和鉴定评级等内容。
三、鉴定结果经过排查鉴定,共鉴定出安全等级A级房屋XX栋,B级房屋XX栋,C级房屋XX栋,D级房屋XX栋。
其中,D级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或拆除。
四、后续措施1. 对D级房屋采取加固或拆除措施,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对C级房屋进行重点关注,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对B级房屋进行必要的维修加固,提高其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4. 对A级房屋保持日常监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居住。
五、总结与建议本次地震后房屋安全等级排查鉴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进一步提高我地区房屋安全水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力度,提高新建房屋的抗震性能。
2. 加大对老旧房屋的维修加固投入,提高其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3. 加强居民的房屋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 建立健全的房屋安全监管体系,实现房屋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地区的房屋安全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汶川抗震总结报告书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现将汶川抗震救灾工作总结如下。
二、抗震救灾工作概述(一)地震灾情汶川地震震级高、震源浅、烈度大,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二)抗震救灾工作部署1.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启动国家一级地震应急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全面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2. 全力抢救被困人员:采取空中、地面、水下等多种救援手段,全力搜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3. 全力救治伤员: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全力救治伤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全力保障灾区生活:组织物资供应,确保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5. 全力维护灾区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确保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三、抗震救灾工作成效(一)人员伤亡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紧急救援和后续救治,汶川地震人员伤亡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二)灾区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通过物资供应、生活安置等措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三)灾区秩序得到维护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灾区社会秩序得到维护,确保了灾区社会稳定。
四、抗震救灾工作经验(一)党的领导是抗震救灾工作的根本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二)以人为本是抗震救灾工作的根本原则抗震救灾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三)军民团结是抗震救灾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强大的抗震救灾合力。
受灾房屋排查工作总结汇报
受灾房屋排查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将就受灾房屋排查工作进行总结汇报,以供参考。
1. 工作背景和目标:在面临自然灾害后,受灾房屋的安全和稳定性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 排查受灾房屋的结构安全状况;- 评估受灾房屋的承重能力;- 确定受灾房屋维修的优先级;- 制定受灾房屋维修方案和预算。
2. 工作内容和方法: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我们采取了多种工作内容和方法:- 收集受灾房屋资料:我们调查了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搜集了受灾房屋的相关资料,包括户主信息、建筑结构信息等。
- 实地勘查:我们组织了专业的工作人员,深入受灾地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房屋的现状、损坏情况和承重能力。
- 结构检测:我们使用了一些先进的结构检测设备,比如激光扫描仪、摄像头等,对受灾房屋的结构进行详细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 维修方案制定:根据受灾房屋的情况和实地勘查的结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维修方案,包括修复损坏部位、加固结构等,并对维修预算进行了合理的估计。
3. 工作成果和效果:我们完成了受灾房屋排查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效果:- 准确的受灾房屋数据库:通过收集资料、实地勘查和结构检测,我们建立了准确的受灾房屋数据库,包括受灾程度、损坏情况等信息。
- 安全隐患发现和处理:通过排查工作,我们及时发现了受灾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裂缝、损坏结构等,并制定了相应的维修方案。
- 维修工作有序进行:我们根据维修优先级,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并按计划完成了部分房屋的维修工作。
- 维修预算合理控制:通过对受灾房屋进行详细检测和维修方案制定,我们对维修预算进行了合理的估计和控制,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4. 工作亮点和不足:在受灾房屋排查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如上所述的一些亮点和成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工作时间紧迫:受灾房屋排查工作需要尽快完成,来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2009-4-23)
“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2009-4-23)编者按:“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
灾害发生后,房屋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值此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本报受“5·12”汶川地震房屋震害研究专家组委托,权威发布《“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
地震发生后,在国家住房和严重的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四川省建设系统和地震系统迅速组织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前后共计2500余人,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深入灾区开展地震震害调查、房屋安全应急评估、专项房屋结构技术鉴定和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房屋震害第一手资料。
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22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和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地震局组织成立了“5·12”汶川地震房屋震害研究专家组,在已掌握的资料基础上,针对本次地震中房屋建筑的震害情况,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震害分析(一)对导致房屋破坏的本次特大地震特点研究表明:1.此次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
本次8.0级特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是该断裂带发生的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
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2倍。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四川卧龙地区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9g(地震烈度达到10度),在江油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7g(地震烈度接近10度)。
此次地震所产生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4g(地震烈度为9度)的区域达到350平方公里,震中烈度高达到11度。
建筑物地震后安全评估报告
建筑物地震后安全评估报告建筑物地震后安全评估报告尊敬的业主:经过对您的建筑物进行地震后安全评估,以下是我们的评估报告:1. 结构评估:根据实地观察和资料分析,建筑物整体结构没有明显的破损或塌方迹象。
主要承重墙体、柱子和梁等结构构件均保持相对完好。
建筑物结构经历一个较为强烈的地震后,整体结构处于较稳定状态,没有出现明显的结构破坏或倾斜现象。
但是我们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详细结构检测,以确保其结构安全性。
2. 地基评估:经过对地基的评估,发现地基整体稳定,没有明显的下沉或移动现象。
建筑物基础均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然而,地震可能会对地基产生一定的力学影响,建议进行地基检测和加固,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 室内设施评估:室内部分墙面、天花板和地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裂缝或脱落的情况。
建筑物室内的电线、水管和燃气管道等设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4. 防火安全评估:建筑物火灾应急逃生设备、防火门和消防设施等防火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需要进一步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地震后建筑结构和设施的破损可能导致火灾风险的增加,业主需注意进行火灾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建议您在地震后采取以下措施:1. 进行详细结构检测,确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2. 对地基进行检测和加固,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 对室内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修补开裂和裂缝问题。
4. 检查防火设施的完好性,确保防火安全。
5. 如有必要,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缮和维护工作。
希望以上评估报告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此致,xx地震安全评估中心。
震后建筑评估报告
震后建筑评估报告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提供一种步骤性的思考方法,以便对震后建筑进行评估。
步骤一:安全区域评估在进行建筑物评估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周围地区的安全情况。
这包括检查是否存在土壤液化、山体滑坡等问题。
如果该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建筑物评估可能会受到影响。
步骤二:外观评估外观评估是对建筑物外部进行初步检查的过程。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是否出现明显的倾斜或变形。
2.墙面是否出现裂缝或脱落。
3.屋顶是否有明显破损或塌陷的迹象。
4.楼梯、走廊等结构是否完好。
如果建筑物在外观评估中表现良好,我们可以继续进行内部评估。
步骤三:内部结构评估内部结构评估需要更加细致地检查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和基础是否存在破裂或沉降。
2.柱子、梁等主要承重构件是否存在断裂或变形。
3.楼板是否有裂缝或塌陷。
内部结构评估可以通过目测、敲击、测量等方法进行。
步骤四:功能性评估在完成外观和内部结构评估后,我们需要评估建筑物的功能性,即建筑物是否能继续使用。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供水、通风等设施的正常运行情况。
2.楼梯、电梯等逃生通道的完好程度。
3.墙壁、天花板等是否存在松动物品。
如果建筑物在功能性评估中存在严重问题,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复或加固。
步骤五:建筑物评级根据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对建筑物进行评级。
评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安全可用:建筑物外观和内部结构良好,功能性正常。
2.部分功能受限:建筑物外观或内部结构有轻微问题,功能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不安全:建筑物存在严重的外观或内部结构问题,功能性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评级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例如修复、拆除或加固建筑物等。
结论震后建筑评估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采用步骤性的思考方法,我们可以全面地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5.12汶川地震 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5.12汶川地震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汶川地震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方卫兵魏智辉XX年5月18日,应成都市建委的要求,受中建国际设计公司委派,我们前赴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彭州市进行受灾房屋的安全评估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做如下总结。
1. 基本概况彭州市位于成都的西北部,距成都市区19公里,处于青藏高原断裂带的龙门山腹地。
全市十几个乡镇均不同程度上受灾。
其中北部山区震害较大,房屋受损严重,市区震害相对较轻,房屋受损也相对较小。
因本次受灾面积非常大,居民的安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刻不容缓。
为使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增强信心,解决现阶段的居民安置问题,急需对受灾房屋进行安全性评估。
考虑到此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对受灾房屋进行详细的鉴定,故我们只从整体上对房屋进行安全评估,判断其房屋是否能够入住。
2. 主要工作从5月19号开始到5月24日,我们先后对红岩镇幸福村,丽春镇东风村、跃进村,隆丰镇桃花林村,敖平镇紫泉村的房屋进行了普查,每人每天查看房屋上百栋,共计上千户人家。
5月25日,我们普查彭州市区房屋,先后查看了4个小区和上百户受灾较重的独栋民屋。
3. 震害情况乡镇房屋我们普查的4个乡镇,大部分位于彭州市的北部。
主要查看的是农村房屋,结构主要类型为砖混和砖木结构,无框架结构,土坯房屋也较少。
乡村房屋均未按照国家建设法规建造,结构受损严重,以红岩镇幸福村为例,总共查看房屋200户左右,倒塌房屋占10%,严重损坏房屋占85%,只有极少房屋维修后可住,且初步估计维修费用较高。
另该村经济支柱产业木耳也因此次地震造成木耳棚倒塌损失惨重,据当地村民介绍,仅木耳每户至少损失5~6万元。
调查发现,乡镇房屋震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砖木结构一般为红砖墙、木屋架、坡屋面、小青瓦。
此类结构房屋在坡屋面的底部几乎均出现水平裂缝,初步估计为墙体受弯破坏。
现场调查表明,仅因此类裂缝造成整个房屋无法使用的就占50%以上。
破坏形态见图片1所示。
地震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地震灾后重建情况汇报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地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经过数月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地震灾后重建的情况。
首先,我们在灾区进行了全面的灾情调查和评估工作。
我们对受灾地区的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以便更好地制定重建方案。
同时,我们也对灾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灾后重建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部分房屋的修缮和重建工作。
我们对一些受损严重的房屋进行了拆除重建,对一些轻微受损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加固。
同时,我们也在修建新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店等,以便更好地恢复灾区的生活秩序。
除了基础设施的修建,我们也在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地震对灾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组织了心理医生和志愿者前往灾区,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工作,帮助灾民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投入生活。
然而,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资金短缺是一个主要问题。
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我们的资金仍然不足以支撑整个重建工作。
其次,人力资源也是一个瓶颈。
灾区的重建需要大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而目前我们的人手仍然不够,这给重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灾区的资金投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捐助。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调配和培训,以便更好地支持灾区的重建工作。
总的来说,地震灾后重建工作还在进行中,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克服这些困难,将灾区重建得更好。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奋斗,为灾区重建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为灾区的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汶川抗震楼房建设情况汇报
汶川抗震楼房建设情况汇报
汶川抗震楼房建设情况汇报。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汶川县政府一直致力于重建抗震楼房,确保人民安
居乐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汶川抗震楼房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汶川抗震楼房的建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采用了抗震设防烈度
为8度的设计标准,确保了楼房的抗震性能。
在建筑材料选择上,我们严格把关,使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了建筑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其次,汶川抗震楼房的设计理念突出人性化和环保性。
我们注重建筑的舒适性
和实用性,尽量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同时,在建筑过程中,我们也注重节能环保,采用了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再者,汶川抗震楼房建设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严
格执行施工图纸,加强了对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的把关,确保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汶川抗震楼房的建设成果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好评。
居民们纷纷表示,新建的抗震楼房不仅外观美观,而且居住舒适,给他们带来了安心和幸福。
总的来说,汶川抗震楼房建设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们也清醒地
认识到,抗震楼房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建设工作,为汶川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我们将以更加饱
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推进汶川抗震楼房建设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绵阳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绵阳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情况汇报绵阳市政府“5·12”特大地震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抓安民、保稳定、促重建、求发展”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把城乡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止目前,全市永久性农房重建开工率达106%、完工率达99.17%,城镇住房重建开工率达73.46%、完工率达35%,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开工率达95.69%、完工率达80%,均名列全省前列。
一年多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推进城乡统筹规划是龙头、是基础。
我们立足于“在恢复中发展,在重建中提升”,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以聚为主”的原则,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编制城乡住房重建规划,做到以规划引领重建,以规划统筹城乡。
(一)注重选址科学。
城乡住房重建选址,事关安全、事关发展。
在选址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发展作为基础,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科学论证城乡住房选址,力求有效避让地震断层、生态脆弱区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易发区,确保城乡住房重建选址安全。
同时,在选址时,统筹考虑“安居”与“乐业”,切实解决群众长远生计。
比如:北川吉娜羌寨的选址,我们不仅考虑了居住的安全性,还紧密地与当地旅游发展相结合,让这些群众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二)注重布局合理。
城乡布局直接决定城乡发展空间,决定城乡发展未来。
我们以“小集中”为标志,把城乡住房建设布局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城镇布局、村落布局、民居布局,坚决打破“夹皮沟”、“军营式”、“火柴盒”等规划布局,力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凸显特色。
比如:对擂鼓镇、晓坝镇、青莲镇、魏城镇等城镇的规划布局,我们分别委托中规院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按照“安全、宜居、特色、繁荣”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特别是在民居建设中我们免费提供了26种民居户型设计供群众选择。
从目前建设效果看,这些城镇的恢复重建充分体现了先进的规划布局理念,提升了城镇建设水平。
地震房屋应急评估情况汇报
地震房屋应急评估情况汇报
根据最近发生的地震情况,我们对地震后房屋的应急评估情况进行了汇报,以
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地震影响地区的房屋进行了初步的评估。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立
即派遣专业人员前往受灾地区进行现场勘察,并对受灾房屋的损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地震对房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墙体开裂、屋顶倒塌、结构变形等情况。
其次,我们对受灾房屋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部分受
灾房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加固或者修复。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房屋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整体结构仍然比较稳固,可以继续居住,但需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检修。
另外,我们还对受灾地区的居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通过与居民的交流,我们
了解到他们对房屋应急评估的需求和意见。
一些居民表示担心房屋的安全问题,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另一些居民则提出了对房屋维修和加固的建议,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最后,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受灾房屋的不同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方案,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受灾地区的支持和援助力度。
同时,我们也呼吁居民在地震后要保持警惕,及时对房屋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综上所述,地震房屋应急评估情况汇报完毕。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受灾地区的
情况,尽最大努力为受灾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确保他们的生活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做出贡献。
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总结
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总结
近期,我市遭遇了一次强烈的地震,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
地震发生后,为了及时了解房屋的安全状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排查工作,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次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的情况。
首先,我们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的排查小组,他们分别负责不同
区域的排查任务。
排查小组根据地震发生的情况,有序地展开工作,对房屋的结构、损坏程度、安全隐患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同时,我们还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对一些难以进入的区域进行了空中排查,确保了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其次,我们对排查出的房屋安全隐患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对于一些轻微的损坏,我们及时进行了维修加固,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坏。
对于一些严重的损坏,我们则采取了封锁和撤离等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还向居民宣传了地震防护知识,提醒他们在地震发生时要及时采取避险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们对这次排查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发现,在排查工作中,人力资源的调配和协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对于一些老旧房屋的安全隐患,我们也需要进行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排查,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这次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我们不仅及时了解了房屋的安全状况,也为今
后的地震防护工作积累了经验。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震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护意识,为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灾后重建房屋工作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房屋工作情况汇报根据上级要求,我对灾后重建房屋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灾害过后,房屋重建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急的任务。
在这次自然灾害中,我单位受灾房屋共计XX间,分布在XX个村庄和社区。
为了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的居住条件,我们立即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能够早日安居乐业。
在重建工作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受灾房屋的勘查和评估工作,对受灾程度和重建难度进行了认真分析。
针对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重建方案,包括房屋结构、材料选择、建筑标准等内容。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沟通和合作,确保重建工作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我们严格执行了建筑标准和规范,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仔细检查和验收。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我们还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做好了安全防护和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了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注重了与受灾群众的沟通和协调。
我们尊重受灾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调解决他们在重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向受灾群众传达重建信息,增强了他们对重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经过我们的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了受灾房屋重建工作的80%左右,受灾群众的居住条件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受灾房屋的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发现在重建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针对性地制定重建方案,避免因自然条件导致的重建质量问题。
其次,我们还发现在重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重建工作的开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领导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重建工作的信任和期望。
5.12汶川地震后同济大学技术人员在四川广元房屋应急评估工作概况及体会
5级 以上 的余 震 ; 5月 1 日四人 在 青 川 县 评 估 余 震
20 0 8年 5月 1 2四川汶 川 发 生 8级 强 烈地 震
两人 在 广 元 市 评 估 , 午 1 : 6发 生余 震 , 级 下 40 震
5 4级 , 中在 青 川 县 ; . 震 5月 2 日两 人 在 广 元市 0
Ch n .I hi p r,t e o t ne ft e e au to nd t e sr cu a o d t n ft a g d b id n sa e i a n t spa e h ul s o h v l a in a h t t r lc n ii s o he d ma e u l i g r i u o i to u e n r d c d,a d he t e n t n h da g f au e a d a g r a o s r p i rl a ay e ma e e t r s n d ma e e s n ae rma y n lz d, a d in ly o i n f al s me
o Cv n ier ga T n nvri e toteer q aedmae rao u nT a i a yo t f i l gn e n t o ̄i iesyw n at u k a g dae fG a gu nCt t cr u iE i U t t h h yo r
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总结
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总结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地震发生后,房屋排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房屋的排查,可以及时发现房屋的安全隐患,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以下是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的总结。
首先,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组
织专业人员对受灾地区的房屋进行排查,对受灾程度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排查方式和方法。
对于重灾区,要优先排查,对于轻灾区,也要及时排查,确保每一处受灾房屋都能得到及时的排查和评估。
其次,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需要科学、细致地进行。
排查人员要对房屋的结构、材料、裂缝、倾斜情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标记、记录,并做好隔离和警示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对房屋进行等级评定,对于危险房屋要及时进行拆除或者加固,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
排查工作的结果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于危险房屋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安全房屋要及时通知居民可以入住,确保受灾地区的居民能够及时得到安置和救助。
总之,地震后房屋排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受灾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科学、细致、及时、有效地开展排查工作,为受灾地区的人民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 汶川地震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汶川地震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方卫兵魏智辉
XX年5月18日,应成都市建委的要求,受中建国际设
计公司委派,我们前赴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彭州市进行受灾房屋的安全评估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做如下总结。
1. 基本概况
彭州市位于成都的西北部,距成都市区19 公里,处于青藏高原断裂带的龙门山腹地。
全市十几个乡镇均不同程度上受灾。
其中北部山区震害较大,房屋受损严重,市区震害相对较轻,房屋受损也相对较小。
因本次受灾面积非常大,居民的安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刻不容缓。
为使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增强信心,解决现阶段的居民安置问题,急需对受灾房屋进行安全性评估。
考虑到此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对受灾房屋进行详细的鉴定,故我们只从整体上对房屋进行安全评估,判断其房屋是否能够入住。
2. 主要工作
从 5 月19 号开始到 5 月24 日,我们先后对红岩镇幸福
村,丽春镇东风村、跃进村,隆丰镇桃花林村,敖平镇紫泉村的房屋进行了普查,每人每天查看房屋上百栋,共计上千户人家。
5月25日,我们普查彭州市区房屋,先后查看了4个小区和上百户受灾较重的独栋民屋。
3. 震害情况
乡镇房屋
我们普查的 4 个乡镇,大部分位于彭州市的北部。
主要查看的是农村房屋,结构主要类型为砖混和砖木结构,无框架结构,土坯房屋也较少。
乡村房屋均未按照国家建设法规建造,结构受损严重,以红岩镇幸福村为例,总共查看房屋200 户左右,倒塌房屋占10%,严重损坏房屋占85%,只有极少房屋维修后可住,且初步估计维修费用较高。
另该村经济支柱产业木耳也因此次地震造成木耳棚倒塌损失惨重,据当地村民介绍,仅木耳每户至少损失5〜6万元。
调查发现,乡镇房屋震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砖木结构一般为红砖墙、木屋架、坡屋面、小青瓦。
此类结构房屋在坡屋面的底部几乎均出现水平裂缝,初步估计为墙体受弯
破坏。
现场调查表明,仅因此类裂缝造成整个房屋无法使用的就占50%以上。
破坏形态见图片 1 所示
图 1 :墙体水平裂缝
2)砖混结构一般为红砖墙,预制空心板楼、屋面。
该类结构几乎未设圈梁且均未设构造柱,板缝中未设钢筋,在支座处也没有采用拉结措施。
调查发现,大部分板缝均被震裂开,板与墙体顶部连接处也被震松,出现水平裂缝,严重处板被震落,破坏形态见图片2 所示。
墙体多为典型的交叉裂缝破坏。
破坏形态见图片 3 所示。
上述裂缝是造成该类房屋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
图 2 :板与墙体间水平裂缝图 3 :墙体交叉裂缝
3)农村房屋损害重,城镇房屋损害较轻
4)房屋建造年代越早,损害越严重。
其中XX年以前的房屋基本上都是严重损伤,均需拆除重建。
少数XX 年后的房屋能在简单加固维修后使用。
5)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能有效地减小地震破坏。
例如挨在附近的几户人家,相同年代建造,同样结构类型的房屋设有圈梁比未设圈梁的损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