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经络学养生.ppt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0301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e.png)
动静结合,全面养生法
适量运动
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选择合适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 、瑜伽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和
身体健康。
静坐冥想
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调整呼吸 和心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
饮食调养
遵循中医饮食原则,合理搭配 食物以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 如多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 等天然食品。
起居有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 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
质的睡眠质量。
05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Chapter
中西医结合养生的优势与特色
优势互补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现代医学强调实证和微观分析, 两者结合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养生效果。
防治未病
中医养生注重“治未病”,现代医学重视预防医学,两者在预防 疾病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
养生的目的
追求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 。
中医养生的历史与传承
01
02
03
中医养生的起源
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通 过实践逐渐积累了养生经 验。
中医养生的发展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 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 论体系和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的传承
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 等方式,将中医养生理念 和方法不断传承至今。
根据个人的饮食、起居、运动等 生活习惯,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 养生计划。
体质辨识 年龄性别 地域环境 生活习惯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理论,辨识个 体体质类型,为制定个性化养生 方案提供依据。
考虑地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如南方湿热、北方干寒等,调 整养生方案。
顺应自然,四季养生法
春季养肝
春季万物复苏,肝气升发,应注 重养肝护肝,如保持心情愉悦、 增加户外活动、饮食清淡等。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文)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39432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1.png)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 文)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医养生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医养生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c14c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c.png)
情志致病特点
02
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
情志与疾病关系
03
不同情志变化对脏腑影响不同,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忧伤肺、恐伤肾等。
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分享
情志相胜法
根据五行相克理论,采用一种情志去纠正或克制另一种过激情志 的方法,如悲胜怒、恐胜喜等。
移情易性法
通过改变生活环境和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达到排遣情思、改 变心志的目的。
节气变化和日常保健提醒
顺应四时变化
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特点,调整 作息和饮食,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注意保暖与散热
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夏天注意防晒 和散热,冬天则要注意保暖。
日常保健小贴士
多喝水、保持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良好心 态等都是日常保健的重要方面。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脏腑与经络养生
五脏六腑功能及相互关系
五脏功能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水藏精。
六腑功能
胆主决断、胃主受纳、小肠主吸收、 大肠主传导、膀胱主排泄、三焦主 气化。
五脏六腑相互关系
五脏与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连接,构 成人体内部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 藏精而不泻,六腑传化而不藏,共 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免损伤脾胃阳气。
特殊人群饮食宜忌及注意事项
孕妇饮食宜忌 孕妇在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和食品安全。宜食富含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和 有毒有害的食物。
老年人饮食宜忌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应多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忌食过硬、过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注重饮食的 多样性和适量性。
八段锦
中医养生常识PPT课件
![中医养生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cd12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f.png)
在饮食调养中应用
根据药食同源的理念,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具有药 用价值的食物,如山药、枸杞、红枣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不同体质人群饮食宜忌指导
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饮食宜均衡,多样化, 忌偏食。
宜食温阳之品,如羊肉、 韭菜等;忌食生冷寒凉
食物。
宜食滋阴润燥之品,如 鸭肉、百合等;忌食辛
食物归经是指食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 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 作用。
通过了解食物的性味归经,可以选择适合自身 体质的食物,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滋补 身体的目的。
药食同源理念在饮食调养中应用
药食同源概念
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 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 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理智制约法
用理智和意志控制不良情绪, 如自我暗示、深呼吸等。
情感升华法
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 如化悲痛为力量、化愤怒为动
力等。
培养良好心态和乐观情绪途径探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丰富生活内容,增加生活乐趣,缓解压力。
学会自我调节
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技巧,如冥想、瑜伽等,保持内心平静。
评估身体状况
在制定运动计划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 全面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
等方面。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明确运动锻炼的目 标,如减肥、增肌、提高心肺功能等。
明确运动目标
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 动方式,可以是传统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等,
根据药食同源的理念,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具有药 用价值的食物,如山药、枸杞、红枣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不同体质人群饮食宜忌指导
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饮食宜均衡,多样化, 忌偏食。
宜食温阳之品,如羊肉、 韭菜等;忌食生冷寒凉
食物。
宜食滋阴润燥之品,如 鸭肉、百合等;忌食辛
食物归经是指食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 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 作用。
通过了解食物的性味归经,可以选择适合自身 体质的食物,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滋补 身体的目的。
药食同源理念在饮食调养中应用
药食同源概念
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 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 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理智制约法
用理智和意志控制不良情绪, 如自我暗示、深呼吸等。
情感升华法
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 如化悲痛为力量、化愤怒为动
力等。
培养良好心态和乐观情绪途径探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丰富生活内容,增加生活乐趣,缓解压力。
学会自我调节
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技巧,如冥想、瑜伽等,保持内心平静。
评估身体状况
在制定运动计划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 全面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
等方面。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明确运动锻炼的目 标,如减肥、增肌、提高心肺功能等。
明确运动目标
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 动方式,可以是传统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等,
中医养生ppt课件【39页】
![中医养生ppt课件【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28a02a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3.png)
3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概述 ◎方法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 道。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 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 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 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 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 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 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
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 饮酒,会使心肌 变性,失去正常 的弹力,加重心 脏的负担。同时, 老人多饮酒,还 易导致肝硬化。
不贪咸
老年人摄入的 钠盐量太多, 容易引发高血 压、中风、心 脏病及肾脏衰 弱。
不贪甜
老人过多食甜 食,会造成功 能紊乱,引起 肥胖症、糖尿 病、脱发等, 不利于身心保 健。
不贪迟
不贪热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 生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 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 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
中医 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养生中医养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中医
Title Text Here
中 章
二
医 养 生 文 字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二
文本一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文字 内容
文本三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PPT课件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fcf4f9dd36a32d7275811e.png)
异常情况预防和处理
1、晕针:精神疲惫、恶心呕吐,面色、唇色苍白
( 1 )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 扶持患者平 卧,注意保暖。(2)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 复(3)如未能缓解者,亦可加刺人中,灸百会、 足三里,揉按内关等
2、滞针:局部肌肉强烈挛缩,针难以提插、捻转
嘱患者消除紧张, ( e g : 聊 天 ) 放松局部肌肉 (eg:循、按、弹等);因单向捻针致滞针者, 可以反向将针捻回。
大椎放血——治疗青春痘。
神阙(肚脐)——固本培元。
肩颈、腰背酸痛
与体虚、劳伤、风寒湿邪及筋骨损伤有关。 肩颈:肩井、风池、列缺 肩井通调气血,经期、孕
期忌强烈刺激。 腰背:天宗、委中、手三里
脾胃虚
消瘦则为胃不受纳,而肥胖者多痰湿,痰 湿则多为脾不运化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下之三里)
三阴交:归属足太阴脾经, 是足三阴经之会穴,故可以 滋补三阴。
腧穴定位:以体表标志为主要依据,或两标志之间折合成一定比例寸,利用骨 度分寸或者同身寸进行定位。
同身寸
常用腧穴
百会、太阳、迎香、人中、安眠、风池、大椎、肩井、天宗 少商、合谷、列缺、养老、内关、支沟、手三里 涌泉、太冲、三阴交、丰隆、足三里、委中 神阙、天枢、中脘、气海、关元
常见疾病有什么?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
定 位 : 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处。
合谷穴被称为“万用穴”,可以治 疗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眼 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 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 、 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 , 咽 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 便秘,经闭,滞产等很多疾病。
4、其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不宜针刺。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9950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2.png)
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阳呢? 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 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 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 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 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 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 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
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
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
有好处。
35
36
10
中医的养生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
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 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 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 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 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 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 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 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 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 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34
❖ 2.吞津
❖ 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 “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
9
中医养生观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 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 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 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 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 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 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的养生 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更佳。其中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
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即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
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
有好处。
35
36
10
中医的养生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
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 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 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 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 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 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 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 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 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 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34
❖ 2.吞津
❖ 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 “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
9
中医养生观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 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 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 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 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 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 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的养生 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
![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9ec1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6.png)
经络学说
阐述人体经络分布、生理功能及与脏腑 关系,指导针灸、按摩等养生方法。
气血津液理论
01
02
03
气
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具有推动、温煦、防御等 作用,养生需注重培补元 气。
血
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 色液态物质,具有营养和 滋润作用,养生需注重补 血养血。
津液
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具有滋润濡养作用,养生 需注重保津护液。
02
目的
03
预防疾病
04
延缓衰老
05
提高生命质量
06
实现身心和谐与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的历史与传承
古代养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历代医家对养生理论的补充和完 善
针灸、按摩、气功等传统养生方 法的继承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 的理论基础
中医养生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科技手段在中医养生中的应 用与创新
养生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06
中医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家庭常用中医养生方法介绍
饮食养生
根据季节、体质等因素,合理搭 配食材,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
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等。
运动养生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中医传统运动,以调和气血、增 强体质。
按摩养生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如足三里、 三阴交等,以疏通经络、缓解疲 劳。
健康意识。
企业合作医疗机构
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 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养生服
务。
社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与措施
社区宣传栏
在社区宣传栏定期张贴中医养生知识海报或 传单,提高居民认知度。
健康讲座与义诊
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 动,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
阐述人体经络分布、生理功能及与脏腑 关系,指导针灸、按摩等养生方法。
气血津液理论
01
02
03
气
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具有推动、温煦、防御等 作用,养生需注重培补元 气。
血
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 色液态物质,具有营养和 滋润作用,养生需注重补 血养血。
津液
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具有滋润濡养作用,养生 需注重保津护液。
02
目的
03
预防疾病
04
延缓衰老
05
提高生命质量
06
实现身心和谐与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的历史与传承
古代养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历代医家对养生理论的补充和完 善
针灸、按摩、气功等传统养生方 法的继承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 的理论基础
中医养生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科技手段在中医养生中的应 用与创新
养生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06
中医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家庭常用中医养生方法介绍
饮食养生
根据季节、体质等因素,合理搭 配食材,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
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等。
运动养生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中医传统运动,以调和气血、增 强体质。
按摩养生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如足三里、 三阴交等,以疏通经络、缓解疲 劳。
健康意识。
企业合作医疗机构
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 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养生服
务。
社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与措施
社区宣传栏
在社区宣传栏定期张贴中医养生知识海报或 传单,提高居民认知度。
健康讲座与义诊
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 动,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22a32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2.png)
证实:其科研小组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苹
果中的有用成分——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
的增殖。
弘前大学的三浦富智讲师等使用老鼠
做为实验,对比了在被移植癌细胞后食用
苹果多酚水溶液和蒸馏水的效果。他们得
出的结论是,在生存率实验和癌细胞增殖
实验这两方面,苹果多酚都显示了有比较
好的抗癌功效。
2024/10/5
养生
28
相关报道
❖ 《养生方》是一部以养生为主的方书; ❖ 《却谷食气》、《十问》也介绍了一些养生理论和
技艺。
2024/10/5
养生
18
佛家养生思想的渗入
❖ 如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 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作用的。
❖ 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成为中 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
吃苹果预防高血脂症 日本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苹果能够减少人体
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含量,有益身体健康。 吃苹果还能够增加血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减
少肠内的不良细菌数量而帮助有益细菌繁殖。 每天吃苹果可以大大改善肠内的细菌菌丛状况, 从而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
2024/10/5
养生
29
相关报道
可显著增加肺活量 实验结果果发现,每周至少吃5个甚至更
❖ 荀子——“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
2024/10/5
养生
9
道家养生说 —老子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 老子言“虚其心”,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 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
❖ 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 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
5、 常喝水、 少饮酒、不抽烟、利身体。
经络养生PPT课件
![经络养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f46157b90d6c85ed3ac64e.png)
4
曲池——曲池屈肘横纹头
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 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的中点。
功效:此穴是大肠经的合穴 ,具有清热散风,解毒,调理 肠胃的功能,主治半身不遂, 手臂肿痛,腹疼,还有降血压 、降血糖的作用,还可以用来 治疗鼻炎。
5
手三里——人体的强壮穴
池下二寸手三里
位置:曲肘取穴,在肘横纹头下两寸 。
7
第二部分 节气养生
寒露养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 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 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 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露珠寒光四射,“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养生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 八日至九日交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 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 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 理(阴阳)平衡。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
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 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 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 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 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 等。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 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 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节气:天气寒冷防秋燥
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 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 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躁 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 使人健康长寿。
秋躁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 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 是生姜。将少量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 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曲池——曲池屈肘横纹头
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 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的中点。
功效:此穴是大肠经的合穴 ,具有清热散风,解毒,调理 肠胃的功能,主治半身不遂, 手臂肿痛,腹疼,还有降血压 、降血糖的作用,还可以用来 治疗鼻炎。
5
手三里——人体的强壮穴
池下二寸手三里
位置:曲肘取穴,在肘横纹头下两寸 。
7
第二部分 节气养生
寒露养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 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 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 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露珠寒光四射,“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养生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 八日至九日交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 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 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 理(阴阳)平衡。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
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 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 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 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 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 等。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 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 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节气:天气寒冷防秋燥
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 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 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躁 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 使人健康长寿。
秋躁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 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 是生姜。将少量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 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08c1c10722192e4436f603.png)
冬季寒冷,万物潜藏,
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
应较低,因而要依靠
生命的原动力“肾”
来发挥作用,以保证
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
变化。
精选版课件ppt
26
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所谓“春夏养阳”,是 指在春夏之时,由于自 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 机盎然。
所谓“秋冬养阴”,是 指在秋冬之时,由于万 物敛藏,人们应顺应自 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 精,使精气内聚,以润 养五脏,抗病延年。
满 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 道德健康四方面
精选版课件ppt
8
衡量健康的具体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 付日常生活、 学习或工作 的 压力而不感到过份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 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精选版课件ppt
17
19、心情不好时就晕倒,控制不 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 话、看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 搐等。
20、觉得别人都不好,别人都不 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 事过之后能有所察觉,似乎自己 太多事了,钻了牛角尖。
精选版课件ppt
18
(二)中医养生的特点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中医养生知识漫谈
精选版课件ppt
1
前言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
渴望健康,渴望长寿
《内经》“度百年乃去,尽终天年”
精选版课件ppt
2
主要内容:一、 中医养生常识 二、 中医养生原则
精选版课件ppt
3
(一)中医养生的常识
1、养生的定义:
养:护养、保养、调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5
9
养生方法
依据:《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 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
方法:1、顺应自然 2、形神共养 3、扶正为主
2020/4/5
10
养生方法之1:顺应自然
理论依据:“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生方面:如起居生活、饮食调养 最佳养生的年龄:男子五八女子五七 最佳养生的时节:冬至、夏至或二十四节气
我们应该知道的---
什么是养生?为什么需要养生? 怎样科学的养生? 为什么传统医学在养生方面有优势? 中医经络养生的方法是什么?
2020/4/51 Nhomakorabea 健康概念
现代医学的健康标准 传统养生家的健康标准
2020/4/5
2
传统文化对养生的影响
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的研究方法 养生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中西医内脏的区别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中
医的关系及其在养生学中的应用
2020/4/5
7
中医脏腑的内外相应观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内
疏泄 血、神 纳、化 气之主 藏精
有 诸 五味
(后天之本)
(先天之本)
---酸----苦-----甘---辛----咸
2020/4/5
11
养生方法之2:形神共养
形和神的关系:如“病”字的涵义、情绪致病 (过喜伤心、过怒伤肝、悲忧伤肺、过思伤脾 恐惊伤肾)
养形:劳逸结合,小劳为宜(“久视伤血、久立 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养神:“憺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是非审于己、毁誉归于人、得失在于天)
2020/4/5
18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2
足部: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2020/4/5
19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3
胸腹部(任脉):三丹田(膻中、中脘、关元)
2020/4/5
20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4
背腰部(督脉):大椎、命门、百会
2020/4/5
21
2020/4/5
22
2020/4/5
12
养生方法之3:扶正为主
保精护肾 健脾和胃 调养气血
2020/4/5
13
人体经络简况
经络的定义(人体气血的通路。“内 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络的作用(“决死生、处百病、调 虚实,不可不通。”)
经脉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2020/4/5
14
十二经脉
经脉的命名(阴阳、四肢、脏腑)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 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 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2020/4/5
6
中医基本理念
内
五色----青----红-----黄---白----黑
必 形 诸外外
五体
五音----角----徵-----宫---商----羽 ---爪----面-----肉---皮----发
五窍----目—--舌-----唇---鼻—--耳
2020/4/5
8
养生观念:以人为本,合则贵
因人而论 因时而论 因地而论
2020/4/5
15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循行 奇經八脈的作用 人中穴急救之涵义
2020/4/5
16
经络系统十二个经典养生穴
手 部:合谷、养老、内关 足 部: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胸腹部:膻中、中脘、关元 背腰部:大椎、命门、百会
2020/4/5
17
经典的养生穴位之1
手部:合谷、养老、内关
2020/4/5
3
养生目的:以平为齐
中医养生思想:中庸为美 WHO的标准: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
2020/4/5
4
养生原则
未病先防(《黄帝内经》生理规律)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
2020/4/5
5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规律的描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 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 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