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复习资料(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史复习资料( 1 )

填空题

1 古希腊乐器:里拉琴是崇拜阿波罗(理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阿夫洛斯管是崇拜狄俄尼索斯(感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西林克斯是派小磊乐器一般认为是乡间牧人的乐器,由小亚细亚传入。

2 格里高利圣咏:定义: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它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格里高利圣咏最终于8-9 世纪时被固定下来,成为欧洲天主教礼拜音乐中统一的圣咏形式。演唱方式可分为中齐唱、交替对唱和应答轮唱三种。节奏:无重音、无固定节拍,由文字和自然音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旋律风格可分为三种: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谱式:采用四线谱。3.罗马教会的圣咏可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日可是每日必做的宗教功课,米萨市隆重的礼拜仪式。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附有降幅经)和羔羊经。

奥尔加农:奥尔加农是9 世纪至14 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时发展阶段,分为四种。平行奥尔加农: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下方附加一个平行声部,可构成协和音程八度、五度、四度平行进行的两声部圣咏。奥尔加农用圣咏曲调做“定旋律(男高音)”。对位声部一般由训练有素的独唱者担任。自由的或返乡的奥尔加农:盛行于11 世纪,原有的圣咏调作为定旋律,置于低声部,上方附加声部除了与低音声部构成平行进行或斜向进行外,还经常构成音对音的反向进行。花唱式奥尔加农:12 世纪上半叶法国里摩日的圣马提埃尔修道院培育出一种新型的奥尔加农6 种节奏模式奥尔加农和有量奥尔加农:12 世纪末,教会音乐家们参照古希腊诗歌的音部,先后编出6 中节奏模式用以组织音乐织体。

法国游吟诗人:游吟诗人发原于法国东南部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普罗旺斯地区。南部成为“特罗巴杜尔” 北部成为“特罗威尔”。第一个重要的法国南部游吟诗人是阿奎丹公爵威廉九世。

5. 德国的吟游诗人——恋诗歌手,社会背景与法国吟游诗人很相似,多为贵族和骑士,擅长吟诗作曲。

6.1300-1450 念得150 年间,是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度的阶段,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作"新艺术时期"

7. 新艺术时期代表人物。马肖——法国诗人、作曲家、教士和政治家。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圣母弥撒曲》是他唯一的存世的弥撒经文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最早为常规弥撒写作的完整复调配乐之一,也是最早由一位作曲家独立创作的弥撒曲之一。马肖的《圣》将常规弥撒的5 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构思的,并且通篇都有他一个人独立完成,而不是有几个作曲家分头创作再集结而成。

8. 弗兰德乐派是勃垦第乐派的直接继承者。兴起于15 世纪中叶绵延100 多年。佛兰德乐派作曲家的主要创作在宗教领域集中于弥撒曲和经文歌,在这两大体裁中产生的变化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演变的重要标志。弗兰德乐派为尼德兰第二乐派、第三乐派。

9. 奥克冈:佛兰德乐派第一代作曲家代表。弥撒曲14首,经文歌10首和尚松20首奥克冈在作曲上的独具匠心,更多体现在弥撒曲和经文歌中使用的卡农技巧。卡农,在复调音乐个声部之间进行精确或自由模仿的手法。

10。若斯坎.德.普雷是佛兰德乐派和文艺复兴中期最伟大的作曲家,被称为“音乐之父”。18首弥撒曲,100

多首经文歌和70 多首尚松他有别于同时代作曲家最突出的一点是,他着力在音乐中表现情感,使词曲关系更为协调。

11. 拉索:与帕勒斯特里那同属16 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但两人的经历和音乐风格截然不同帕勒斯特里那终身服务于罗马的

教堂,拉索广泛游学旅居服务于好几个贵族。精通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声乐题材和音乐风格,弥撒曲的写法较为传统。

12. 罗马乐派,帕勒斯特里那:16 世纪中叶,以帕的创作为主,形成了一种基于弗兰德乐派复调的,感情抑制安详的音乐风格。他写作的音乐不试图创造新方法,只是将旧有的方法加以提炼,以符合教会对于复调音乐的限制,被后世称为“古风”的代表,他的音乐,是臻于纯熟的文艺复兴复调音乐的典范

13. 威尼斯乐派:威尼斯是意大利的重要城市,处于欧洲与地中海沿岸各东方国家贸易的要冲,活动中心是圣马可大教堂。最杰出的作曲家乔瓦尼.加布里埃利.(威尼斯乐派)创造了真正的“协奏(唱)曲”,被称为“配器法之父”,他是同为威尼斯乐派作曲家安德烈亚. 加布里埃利的侄子和学生。

14. 即兴风格的题材:在巴罗克音乐实践中,这种瞬间爆发正是巴罗克时期狂热气质的体现。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

基于变奏的手法: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幻想曲、众赞歌帕蒂塔。帕萨卡利亚的夏空舞曲。

15 赋格:是一种模仿复调为基础既严谨又灵活的形式;明确的调性布局;灵活生动的节奏。

16 组曲:13 世纪下半叶开始组曲是巴罗克键盘音乐常用的体裁这些曲子大多具有舞曲节奏,织体优美,带有大量装饰音,许多乐曲都加上生动有趣的标题。

1 阿勒曼德:是一种源于德国较慢的舞曲到17 世纪定为一种风格化的器乐形势。

2 库朗特:原始6 世纪意大利和法国一种快速活泼的三拍子。

3 萨拉班德:源于南美后传入西班牙的一种舞曲1618 年后传入西班牙宫廷。

4 基格:源自英国速度较快有连续不断的三连音进行,音乐活跃生动。

17. 交响曲的创作贯穿了海顿的整个创作生涯,海顿的80 余首弦乐四重奏与他的交响曲一样,逐步达到成

熟完善并超越了他的同时代人,是他艺术成就最高的领域。

18.贝多芬《第二交响曲》更接近浪漫主义精神,第三乐章首次在交响曲中用充满活力的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

名词解释

1 巴罗克奏鸣曲:通畅由以小组乐器演奏,属室内乐性质。包括独奏奏鸣曲和三重奏鸣曲两种,常用的独奏乐器是小提琴或小号,通奏低音乐器是低音弦乐器的羽管键琴,三重奏鸣曲是17 世纪最常见的织体,到18 世纪上半叶音乐家们更偏爱独奏奏鸣曲。

2 大协奏曲:将乐队分成两组,强调小组与大组乐器之间的对比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2、4、6 都是大

协奏曲,把三重奏鸣曲的某些段落增加演奏者以充实音量,就扩展成了大协奏曲。

3 独奏协奏曲:突出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对比。

4 博洛尼亚乐派:盛行时期再17 世纪下半叶,属中期巴洛克,风格特征:代表人物柯雷利160

5 ——1713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1666 年到博洛尼亚学习,收到该乐派避免夸张技巧,注意结构平衡和表达明晰优美的风格影响。他从未写过声乐作品,而以5 套奏鸣曲和一套协奏曲对巴洛克的室内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他对意大利小提琴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