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造力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创新创造力的培养居于核心地位,创新创造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社会、企业、教育对创新创造力的要求,需要对在职业院校实施创新创造力教学的具体思路和培养途径加以研究。

关键词创新创造力;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从教育实践上看,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当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本文拟就职业院校教育中创新创造力的培育进行研究,并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探讨在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造力教育的途径。

在职业院校推进创新

创造力培养的迫切性

“两创”能力培养是历史和社会赋予职业院校的使命首先,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角度看,必须尽力改变受教育者在前期教育中所产生的思维障碍,激发思维活力,主动投入到职业训练中,完成相应的职业训练,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其次,必须遵循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能力要求培养受教育者。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将员工的“两创”能力作为企业的灵魂与发展的动力,特别强调企业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创新与工作方法创新,因此,使受教育者融入企业创新氛围,为今后进入岗位工作奠定基础,是学校立足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再次,职业能力培养必须遵循科学的发展观,主动推进“两创”教学,要避免在创新的时期继续沿袭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形式,避免用陈旧的知识与理念应对未来的挑战。因此,“两创”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贯穿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活、人生发展的主线,成为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期间整体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

要建立相应的学科,实现主题化引导尽管国内不少职业院校都认为“两创”是一种必要的学习内容,并且将其纳入素质培养工程,但是,“两创”教育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从教育的本质上看,对于“两创”的理念认识上没有疑义,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它不同于传统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同于单纯的技术业务课,在学科的划分中又不能归属于文化基础类或专业类学科,所以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指导方案中,尚未将其纳入其中。实际上,“两创”所体现的思维、意识、技术、业务、应用的交融性使其本身具有突破学科设置的创新性,这一点在国际教育界已有共识。尽管在教育界有不少关于“两创”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但由于学科不明、普及不广,目前在国内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浅层阶段。就教育自身来讲,“两创”多体现为授课的组织方法变化、内容的选择变化等,在一些专著、论文的介绍中甚至出现针对一些做法套用“两创”概念的现象。这说明在国内的教育研究上,还缺乏对“两创”理论体系的归纳,缺乏相应的学科定性,从而缺乏对“两创”教育的有效引导。目前,不少职业院校的“两创”教育多属于业余活动,原因就在于此。笔者认为,应从职业教育这一与社会实践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别中尽快开发出“两创”教育教学体系,形成相应的教材、训练体系和相应的指导方案,纳入必修课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两创”能力。

搞好“两创”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在“两创”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应用、理解创新方法,从局部课程与课题中引发学生思考,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然而,由于教师队伍缺乏“两创”教育的实践经验,在多种学科中自发的、个性的、个别的创新教学

过程给受教育者的印象是支离破碎的,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两创”只是一种口号、一种活动,是一种提高学生兴趣的选修课,是增加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举措,没有本质上的改变。由于衔接体系缺乏有效性,使得“两创”这一核心能力培养成为辅助教育内容,未能体现出其重要性。因此,建立主线,实现有效衔接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两创”能力与职业要求的对接性学校实施“两创”培养的目的应该针对性很强。其一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其二是实现与职业要求的顺利对接,具体要看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是否能适应企业岗位工作的要求,是否能满足社会竞争的需要。作为培养企业一线应用型员工的职业院校,必须充分注意到在能力培养中的核心能力训练,使学生较早地融入企业氛围,建立较强烈的“两创”意识,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在职业院校进行创新

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两创”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开发性的思与做训练,而训练的实践性、可视化、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知识点层面上应易学、易懂、易表述。所以,“两创”的重点在于通过训练形成能力与习惯。但从目前不少职业院校“两创”实践来看,知识与实践、能力与应用之间结合的有效性还有待于加强,成功创新的比例不大。考虑到“两创”能力与企业、与就业的对接需求,笔者认为,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力。

“两创”独立的教学体系要与各学科的培养有机结合首先,“两创”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完成新思维的训练、新技法的传授、内在潜力的开发,以此建立比较完整的“两创”能力意识,形成习惯,学会有效地处理典型问题的方法。在独立教育与训练中,可以通过指导教师重点开展“两创”能力人格的培育,包括从教授、模仿、记忆知识到探索、创新、想象力的开发,从学生前期出现的失望、失信、失败到激发兴趣、产生自信、激励成功的转变。可以通过重点训练,抛弃传统的、固化的制约思维发展的意识与习惯,接受有利于脑力活跃、智力开发、建立自信、可应用“两创”思维与技法的开发性命题。其次,其他教学科目的指导教师也必须掌握“两创”的共性概念,结合课程教学,设计好“两创”与教学的本质性的结合点,应用“两创”的相关思维方法来解决项目命题。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是关键,而不是找到答案再套用“两创”原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体现非常强的创新应变能力,使“两创”能够与学习结合并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两创”的项目化专题培养应与过程培养有机结合项目专题培养的目标性强,通常可以包括项目设计中的活动方案设计、课程学习设计、专业性的应用化设计等多种主题明确的项目。同时,项目的选题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应易于指导和获得成功。在“两创”推广的初期,作为活动化开展和示范性开展比较有利。项目专题培养有时间的阶段性,作为“两创”的推广目标,应当面对全体学生,实现教育全程化的普及性培养,使“两创”成为职业院校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职业院校的特色。为使专题培养与过程培养有机结合,“两创”应纳入职业院校总体培养目标中,以保证培养过程不断线。笔者建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前期“两创”教育的起点非常重要,应从学生入学初期开始实施培养,让学生尽快摆脱传统教育带来的阴影,以全新的理念和视野看待职业教育,建立“两创”的习惯,形成“两创”的学习意识和氛围,以此推动职业能力的培育。中期“两创”教育要保持各教学科目的“两创”过程及学校创新活动的延续、深入、有效,突出“两创”内容的广泛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