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

合集下载

服装设计款式结构的变化规律

服装设计款式结构的变化规律

3、后腰围线提高
将后腰围线升 高1—2cm。 这时后腰节加 长,腋下省相 对变小。 适合服装:轻 度驼背体、肩 胛骨高体和中 老年体型
二、前后侧缝差的处理
处理原因:因为腰围线不呈直线形,所以在原型应 用时不论哪种腰围对位方式,都会出现前侧缝比后 侧缝长的现象。即使在前后袖窿深点做纵向变化之 后,仍然存在如何解决侧缝差数问题。 解决方法:1、收腋下省 2、转移胸省 3、袖窿开深与底摆起翘 4、减少前袖窿的长度
1、袖窿深点的横向变化
增加袖窿深点横向的量 ↓ 加大胸围 ↓ 加宽袖窿宽 ↓ 加宽背、胸宽
2、袖窿深点的纵向变化
纵向变浅:袖窿纵 向变浅是有限。 纵向变深:前袖窿 深的变化以后袖窿 深为准 (多加深 0~2cm) 。 上衣;AC/CB=1/0.8 大衣:AC/CB=1/1.2
四、领口变化规律
领口开宽开深的依据:原型中的领宽、领深,以及 各个结构点所构成的领口曲线,是符合人体颈根部 的基本结构。在绘制各种领型结构图时,应以领口 曲线为基准,以领型立体效果为依据,来决定领口 的开宽量及开深量,再绘制出领口曲线。 领口开宽开深的方法: 1. 领口开宽:以原型侧颈点为参考点,一般采用前 后开宽量相同的方法。 2. 领口开深:后领深比较稳定,一般领型多为0.5— 2.5cm;前领深变化大,应根据具体领型确定。
可在原型的基础上使肩端点上提 或下移,改变落肩尺寸。一般除 了针织衫适当下移外,多数以肩 端点升高为主。 升高量与垫肩厚度和肩部造型有 关。通常款式后肩端点上提1— 2cm,前肩端点上提高0.5— 1.5cm。 肩端点与侧颈点的位置确定后要 重新画顺肩线。肩线有直线和前 凸后凹形两种。
方法一
后衣片收肩背 省、(或移于 后领省,或移 于肩背的分割 线中)

服装设计·基础篇第二章 廓形

服装设计·基础篇第二章 廓形
廓型:受中东式长裙和伊斯兰裙的影响,波烈 创造出蹒跚裙。尽管这种裙子比紧身胸衣 容易穿着,但是它的底摆非常窄,给行走 带来困难。后来,底摆升高1~2英寸,由蹒 跚型变为可穿性更强的喇叭型,其中一些 还打褶或者层层叠叠,与柔软圆润的肩部 相协调。
配件:服装搭配很大的宽边圆顶帽,共同构成 这一时期的廓形。
形 态 变 化
服装廓型变化的关键部位——围度
服装围度变化对服 装外轮廓型的影响 最关键,围度设置 是服装与人体之间 横向空间量的问题。
裙子廓形变化的规律
裙子廓形变化的规律
裙子廓形变化的规律
1.紧身裙
紧身裙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腰部和臀部比较合体, 二是裙摆围度较小。
其结构基本上是在原型裙子的 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上的设计, 为穿脱方便在裙子的上端设计 拉链,为行走方便裙子下摆设 计开衩或褶。
造型元素在廓型设计中的应用
A、相接法 将两个廓形边缘相接但不 交叉,就会产生一个两形相互连接的组 合形。在相接的方式中,相接的两个造 型元素处于同一空间平面,形与形各自 独立互不渗透,相接的部分只起连接作 用,所以新外形仍保留了造型元素原有 的形态。
B、结合法 结合法是指将两个不同或 相同的形部分重合,但两形在重合时不 产生透叠效果,于是两个形除去重叠部 分的其他部分相联合就会产生新的形。 在结合法中,两形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任何—形都将损失部分轮廓。在服装廓 形设计中这也是一个经常用的方法。
配件:装饰性及夸张的头饰;小脚很流行, 女性故意穿上小几号的鞋子,甚至有 些对时尚狂热的人把脚趾骨切除,使 脚显得更娇小。
装饰性的头 饰物
带臀垫的 紧身胸衣
1910年代的服装廓型
时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十年 发生了巨变。动力机车的发明,女权运动, 越来越多的女性外出工作,越来越强烈的 社会经济独立意识,这些都意味着束缚身 体的紧身胸衣已经不再适合新的生活方式。 战争也促使人们少些浮华度日。

服装廓形款式变化(课堂PPT)

服装廓形款式变化(课堂PPT)

服业: 用上课拼的形状结 合Dior 的历年廓型 变化,画出着装廓 形4个。
41
Thank you
42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3
4
BG H 说说还有哪些字母型表示法? U VW
XY
Z
H O
B
T
Z
Y
5
标一标
6
H型也称长方形廓型,较强调肩部
造型,自上而下不收紧腰部,筒形下 摆。使人有修长、简约的感觉,具有 严谨、庄重的男性化风格特征。上衣 和大衣以不收腰、窄下摆为基本特征。 衣身呈直筒状;裙子和裤子也以上下 等宽的直筒状为特征。
Lanvin
GUCCI
Dior
D&G
7
8
O型上下口线收紧的椭圆,整体造型较为丰
满,呈现出圆润的"O"形观感,可以掩饰身体的 缺陷.充满幽默而时髦的气息。
Jasper Conran
Ashish
Holly Fulton
Stella McCartney
Junko Shimada
9
10
X型稍宽的肩部,紧收的腰部,自然放开的下摆。X型廓型是最能体现女
服装造型与廓形变化
——服装设计与工艺
高二服装3+3
1
这套服装是什么廓形?
2
1




Lanvin


A型从上至下像梯形式逐渐展开贯穿的外形。
上衣和大衣以不收腰、宽下摆,或收腰、宽下 摆为基本特征。上衣一般肩部较窄或裸肩,衣 摆宽松肥大;裙子和裤子均以紧腰阔摆为特征。 给人可爱、活泼而浪漫的感觉。
D&G
Versace
15

西装领的款式变化与结构处理技巧

西装领的款式变化与结构处理技巧
・ 2 6 8・
商品与质量
百 家争鸣
西装领 的 款式变 化与结构处理技巧
卢 慧 娜
(广 东职业 技 术学 院服装 系 ,广 东 佛 山 5 28 0 41)
【 摘
要 】一件优 秀的驳 领服 装 ,其驳 头造型应 当是 线条 流畅 ,平服挺 括 ,给人 以雅致 的造型 美 和精湛 的工 艺美 享受 ,具有较 高的
为设 计 和纸 样变 化 的要 素。 1 、领 子搭 门宽度 领子搭 门宽度与翻折 线止点 的高低 :领子搭 门宽度的大小会 直 接影 响到领子 的外 领线 的长 短 ,因为搭 门的宽窄会 影响翻折 线的斜 度 ,从 而影响外 领线 长度 ( 见图 1 — 6) ;单排扣 搭 门宽根 据服 装 的种类和钮扣 的大 小决定 ,一般 衬衣为 1 . 7 - 2 c m;上衣为 2 — 2 . 5 c m; 大衣 为 3— 4 c m。双排 扣搭 门 由个 人爱好 和款 式来决 定 ,一般 衬 衣为5 — 7 c m;上 衣 为 6 一 ¥ c m ;大 衣 为 8 一l O o m。
艺术性。女西装领的变化更加 多样化 ,但无论 多复杂的领样 ,它的 变化都会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怎样掌握 西装领的款式变化与结构处理技巧呢?
下文通过西装领的结构设计点与处理技 巧了解影响西装领结构设计的关键 因素是领子需要 的外领线的长度 。因此 ,只要能把外领线的长度设计准
确 ,再 合 理 地校 对调 整 ,我 们 就 能 快 速 、 准确 地 完 成 领 样 的 结构 设 计 。
( 图1 — 6) ( 图1 — 7) ( 图1 — 8) 2 、驳头 的结 构设 计 驳 头 的结 构设 计包 括驳 点 、驳 头宽 、领 嘴和 串 口线 4 个 部 分 的设 计。 其通常的设计方 法举例 如图 4所示 。 ① 驳点 的设计 。驳点的高低 是领型设计 的关键 , 变 化也最 多。 翻折 线止点 的高低也会 影响翻折线 的斜度 ,从而影 响外 领线 的长 度 (见 图 1 — 7 ) 。 驳点上下定 位 :理论上可 自由设计 ,一般是 BL至 WL线 以下 8 c m,不 同 的驳点 高低其有不 同的领 型结构 和风格 。一 般一粒 扣西 装驳点在 B L 线下 l O c m左 右, 二粒扣西装驳点在 B L 线附近, 三粒扣西装 驳点在 B L线 上 l O c m左 右 . 腰 围线 以上 至胸围线 以下 2 — 4粒扣 西服粒扣西服 ,胸围线 以上 为4 — 5粒 扣 粒 扣 西 服

服装结构设计(女装篇)第二章衣原型的结构基础与变化

服装结构设计(女装篇)第二章衣原型的结构基础与变化

(二)绘制衣身原型轮廓线,见图2-2
1.绘制前领口弧线:从B点起沿水平线取B/24+3.4cm为前领宽,记为◎,得到SNP点; 再从B点起沿前中心线向下取◎+0.5cm为前领深,然后画出长方形领口;画长方形对角 线,将其进行三等分,以三分之一等分点向下0.5cm作为参考点,最后画顺领口弧线。
2.绘制前肩线:以SNP点为基准点、水平线为基准线,取前肩斜度22°作前肩斜线, 与前胸宽线交汇,后将其顺延1.8cm形成前肩线。
总省量
f
e
d
c
b
a
100%
7%
18%
35%
11%
15%
14%
9
0.63
1.62
3.15
0.99
1.35
1.26
10
0.7
1.8
3.5
1.1
1.5
1.4
11
0.77
1.98
3.85
1.21
1.65
1.54
12
0.84
2.16
4.2
1.32
1.8
1.68
12.5 0.875 2.25 4.375 1.375 1.875 1.75
根据服装的不同部位,可以将原型分为: 1.上半身原型:通常称为衣身原型,通过转移胸省和收腰省的方法以达到衣身合体的效果。上
半身原型使用范围很广,例如可以和多类下半身原型共同组成新的服装款型,连衣裙、连体裤 等服装款式就是综合运用的典例。 2.下半身原型:分为裤原型和裙原型两大类。裤原型一般以经典西裤款式作为基础裤型进行结 构制图;裙原型往往以直筒裙作为基础裙型进行结构制图。 3.袖原型:是人体上肢所用到的衣原型。 (三)按服装不同的宽松程度分类 根据服装造型合体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原型分为合体型原型、紧身型原型、宽松型原型,如日 本新文化原型属于合体型原型。

第二章 服装的造型设计

第二章  服装的造型设计
第二章 服装的造型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服装造型要素与形态 形式美法则与服装 视错及其应用 服装廓形设计 服装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 服装造型方法
第一节 服装造型要素与形态
一、造型要素在服装上的表现形式
造型是指用一定物质材料,按审美要求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 造型是指用一定物质材料,按审美要求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服 装是用面料完成的软雕塑,由三维空间构成,其造型要素主要包括点、 装是用面料完成的软雕塑,由三维空间构成,其造型要素主要包括点、 体四大要素,通过点、 体的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分割、 线、面、体四大要素,通过点、线、面、体的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分割、 排列、积聚等形成形态各异的服装造型。 排列、积聚等形成形态各异的服装造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造型要素与形态
大面积装饰图案的材质、纹样、 大面积装饰图案的材质、纹样、色彩和工艺也可弥补服装面造型的单调 并形成视觉中心( 感,并形成视觉中心(图2-9、图2-10)。 、 )。 服饰品中的丝巾、方巾、披肩等面感也很强, 服饰品中的丝巾、方巾、披肩等面感也很强,创意服装的帽子也具有面 且有极强的装饰效果,是对服装设计的烘托与补充。 感,且有极强的装饰效果,是对服装设计的烘托与补充。服装工艺上对 局部面料的二次造型和在面料上大面积的缝缀也是创意设计的一种手段 (图2-11)。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服装造型要素与形态
(1)面的形态与性格 ) 面有平面和曲面之分。平面中的正方形稳定、宽厚、延展; 面有平面和曲面之分。平面中的正方形稳定、宽厚、延展;三角形中底 边长、高度低时安全、笨重、亲切,底边短、高度高时则时髦、尖锐、 边长、高度低时安全、笨重、亲切,底边短、高度高时则时髦、尖锐、 修长、不安定;三角形倒立时生动、刺激、有张力感;圆有亲和感、 修长、不安定;三角形倒立时生动、刺激、有张力感;圆有亲和感、静 止感;椭圆有变化感、动感。曲面因复杂多变而感觉各异( 止感;椭圆有变化感、动感。曲面因复杂多变而感觉各异(图2-8)。 )。 人体本身就是由曲面构成的,服装设计的宗旨是用面料实施雕塑、 人体本身就是由曲面构成的,服装设计的宗旨是用面料实施雕塑、美化 人体,创造完美。 人体,创造完美。

第二章 服装流行趋势

第二章 服装流行趋势

八、简洁风格 (一)风格印象
款式:服装线形流畅自然,结构合体,
整体造型简洁利落。零部件较少, 分割较少。
主要消费对象:普通大众
ZARA
不同档次服装比较
档次 高级时装 生产方式 价格 服装类型 前卫、时尚、传统 主要消费群体 全球约2000多人 顶级明星、皇室、 富商
高级成衣
针对个人设 计 低价位:十万以上 立体裁剪 高价位:数百万 专用材料 工艺精致 定制批量面料 几千至几万 立体、平面裁剪 小批量 工艺细致
• 面料:面料以天然纤维为主,常用针织面料,经常强调面料
的肌理效果或者面料经过涂层、亚光处理。 • 装饰:配以尼龙搭扣、抽绳、罗纹、缉线、商标等装饰。 • 色彩:色彩比较明朗单纯,具有流行特征。
(二)代表品牌: 美国的爱使普利(ESPRIT)、意大利的贝纳通(BENETTON)、 法国的瑟琳(CELINE) 、法国的索尼亚· 里基尔(SONIA RYKIEL)、意大利的多尔切与加巴纳(DOLCE&GABBANA)、 美 国的拉尔夫· 劳伦(RALPH LAUREN) 、美国的汤米· 希尔菲格 (TOMMY HILFIGER)等。
五、中性风格
(一)风格印象
弱化女性特征、部分借鉴男装设计元素。
• 款式:线条精炼,直线条运用较多,分割线比较规整,造型棱
角分明,廓型简洁利落。
• 色彩:色彩明度较低,以黑色、白色和灰色等常规色为主,较
少使用鲜艳的色彩。
• 面料 :面料选择范围很广,但是几乎不使用女性味太浓的面料。
(二)代表品牌
标 等装饰。
• 色彩:色彩大多比较鲜明而响亮,白色以及各种不同明度的
红色、黄色、蓝色等在运动风格的服装中经常出现, 有时也使用自然色彩。

服装结构

服装结构

第一章服装结构知识第1节定义款式、结构、工艺是服装现代工业化分流的基本流程。

款式的主要任务是把构思中的服装款式形象化,用效果图的方法表现出来。

在款式、造型、色彩、材料、结构、工艺、穿着、对象、环境、功能性等方面形成一种初步的构思。

它奠定了服装的基础,把握了总体方向和基本调子。

结构既是服装的重心,是将款式效果图具体化,即把立体、空间和艺术性的构思逐步制作成服装平面或立体结构图形。

随着服装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电脑机械自动化同人的智力紧密结合起来。

结构已进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这是当今信息时代国际服装潮流发展的趋势,它是对提高服装质量,保证产品适销对路,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企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第2节服装结构的三大构成人体结构、数学结构和几何图形结构是服装的三大构成。

那么服装结构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假定款式是服装艺术形态构成的话,那么结构是服装技术性真实模型的落成。

假如款式来源于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结构就更有把握将服装真实模型沉浸在艺术性、技术性和社会性所交融的海洋中,这就大大地扩大了服装结构的内容。

结构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服装人体的结构特征,人体测量和服装规格,国家服装号型系列标准,结构制图基础,结构设计,成衣纸样等方面。

第3节人体和结构特征运用数学统计的概念,人们曾经对各类标准人体模型作过同样的实验测绘和计算。

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出服装标准人体的长度、围度的比例数值,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服装人体工程学提供了客观资料。

运用解剖学的原理,研究真实服装模型各部位的横断面,纵切面的结构特征和形状,并勾通了模拟人体表皮解剖图,为服装人体工程创造成了规范化的条件。

总之,理解了人体的结构特征,才能对服装有所了解,才能创造出完美的结构图形,制作出合适的服装。

1、长度比例(以女子为例)在行业中,一般用人体总体高的百分比值来计算服装长度方法如(图一)。

再按人体比例图所划分的各部位结构,得出各长度的比例值如(表一)。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基本原理(ppt 104页)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衣工艺基本原理(ppt 104页)
返回
第三章 服装制作的人体测量
关于服装制作的人体
人体的部位和体表区分 人体构造 人体的比例 人体运动和服装的关系
服装制作的人体测量
测量时的姿势和着装 测量方法
测量数据和国家号型标准
• 关于服装制作的人体
服装造型离不开人体结构,了解人体外部肌肉组织结构 的起伏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成衣生产
情报收集—商品计划—确定款式—制作样衣样板—做样衣—销售会 议、确定尺寸、数量—确定样板、工业用样板—推挡—排版—辅 料—裁剪—缝制准备—缝制—后整理—熨烫—检验
第二章 服装制作的工具
• 测量工具 • 做记号工具 • 缝制工具 • 人台
作图工具 裁剪工具 整烫工具 其他
作图工具
• 方格定规尺(50cm):用于画平行线,加缝份等 • 不锈钢直尺(100cm):长直线,也可作镇纸用 • “L”形直尺:直角和曲线兼用的尺 • 弯形尺:用于画裙子或裤子的侧缝线、下档的弧线 • “6”字尺:用于画领围、袖笼等弧度大的曲线 • 比例尺(1:4):笔记本或小作业制图 • 量角器 • 圆规 • 制图铅笔 • 滚齿轮:复制纸样或标记用 • 作图用纸:牛皮纸(个人用70~80克,工业用200克以上) • 剪刀 • 粘带
下页
号型系列:
把人体的号和型进行有规则的分档排列即为号型系列。 在标准中规定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和3cm分档;腰围以 4cm 、3cm、2 cm分档,组成5.4系列、5.3系列和5.2系列。 上装一般采用5.4系列 下装一般采用5.4系列和5.2系列 儿童服装号型把身高划分成两段编制,组成系列。一段是 80~130身高的儿童,身高以10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3cm 分档,将上装组成10.4系列,下装组成10.3系列。另一段是135~160 身高的儿童,身高以5cm分档;胸围以4cm分档;腰围3cm分档,将 上装组成5.4系列,下装组成5.3系列。

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全套PPT

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全套PPT
第三节 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
一、服装结构构成
1.体态造型
是指在服装设计的构思过程中,对服装的立体形象进行构思和创造的
过程及结果。
2.结构造型
是指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对服装的立体形象的构成进行计划、裁剪和
缝制的过程及结果。
3.服装造型的结构
是指服装各组成部分组合搭配的形式,即由不同形状的衣片及衣片不 同部位的缝合连接组成的。 4.同样一个造型,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5.服装的接缝 (1)结构缝:在服装造型中不可缺少、体现着服装内在基本结构的衣缝。
(2)装饰缝:是指那些与服装造型结构无关,却对服装的外观起到修饰
美化作用的衣缝。
二、服装的结构变化
1.结构缝变化
(1)侧缝 (2)领口 (3)袖窿 (4)裤腰(裙腰) (5)立裆 2.装饰缝变化
(1)竖线分割 (2)横线分割 (3)斜线分割 (4)曲线分割 3.省缝变化
省缝是把衣片的部分余份缝合,而在衣片表面留下的衣缝。省缝缝合的 过程称为“收省”。 (1)胸省:胸省的变化是以乳点为中心,可以向上下左右构成散射状。胸
2.装饰缝变化
(1)竖线分割 有挺拔感,可吸引人的视线上下移动,使服装显得修长。女装 运用较多,如:公主线的分割,有修长、苗条的感觉。
(2)横线分割 有平静感,可吸引人的视线左右移动,使服装显得安定。男装
运用较多,如:衬衫横向分割的托肩、风衣横向分割的育克 等,均强调男性肩部的宽度,给人以阳刚之美。
(3)斜线分割
有活泼和动感。倾斜角度以45°为宜;倾斜角度小或左右斜线 对称分割,动感减弱、稳定性增强。多用于童装、女装。 (4)曲线分割 有圆润和流动感。女装中运用较多,可以增加服装的女性化特 征。由于制作的难点较大,运用时要尽可能简洁。

服装行业:服装设计与打板方案

服装行业:服装设计与打板方案

服装行业:服装设计与打板方案第一章服装设计概述 (2)1.1 设计理念与定位 (2)1.2 设计流程与方法 (3)1.3 设计风格与趋势 (3)第二章服装设计元素 (3)2.1 色彩搭配与应用 (3)2.2 面料选择与特性 (4)2.3 款式设计与结构 (4)第三章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 (5)3.1 人体测量方法 (5)3.2 服装号型标准 (5)3.3 体型分类与适应 (5)第四章服装结构设计 (6)4.1 服装结构原理 (6)4.2 服装部件设计 (6)4.3 结构变化与应用 (7)第五章服装打板技术 (7)5.1 打板基本原理 (7)5.2 打板工具与材料 (8)5.3 打板方法与技巧 (8)第六章服装工艺流程 (9)6.1 缝制工艺 (9)6.1.1 缝制工艺概述 (9)6.1.2 缝制工艺要点 (9)6.2 装饰工艺 (9)6.2.1 装饰工艺概述 (9)6.2.2 装饰工艺要点 (10)6.3 整理与包装 (10)6.3.1 整理与包装概述 (10)6.3.2 整理与包装要点 (10)第七章服装样品制作 (10)7.1 样品制作流程 (10)7.1.1 设计稿确认 (10)7.1.2 材料准备 (10)7.1.3 样板制作 (11)7.1.4 缝制样品 (11)7.1.5 质量检查 (11)7.1.6 修改与完善 (11)7.2 样品质量评价 (11)7.2.1 外观评价 (11)7.2.2 尺寸评价 (11)7.2.3 缝制工艺评价 (11)7.2.4 质量评价 (11)7.3 样品修改与完善 (11)7.3.1 根据质量评价结果,对样品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与完善。

(11)7.3.2 针对外观问题,如颜色、图案等,可调整面料或辅料,以达到预期效果。

(11)7.3.3 针对尺寸问题,可调整样板或缝制工艺,使样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11)7.3.4 针对缝制工艺问题,可改进缝制方式或提高缝制牢固度,提升样品的整体质量。

(完整版)男装结构设计

(完整版)男装结构设计
袖窿开深量=侧缝放量—肩升高量和的1/2+后肩加宽量
例:胸围追加量16cm的变形放量
变形放量的袖子:袖山高=基础袖山-袖窿开深量
两种不同放量的 袖山高与袖窿开深 量的关系
C 相似形缩量
礼服背心、内穿衬衫设计
男装中即使内衣类的放松量也要保持在16cm左右。
围度缩量设计非常有限,其缩量主要集中在前衣身的 基本结构中。 长度缩量只在前肩线基础上向下平移,一般≤2cm
1、经典西装
款式分析:合体,四开身,
平驳领,两粒扣,两片袖
结构平衡:前片设有胸腰省
、前侧缝省,后片设有后侧 缝省,后中线收腰
尺寸分配:原型松量,注意
后中缝追加1cm,同时要在 前侧缝减掉
制图:
在六开身上加腹省——强调 男装结构和造型关系的紧密 性和内在的含蓄性。 腹省使作用于前胸的菱形省 变成剑形省而减少了前身的 S曲线,同时将前身通过做 腹省使前摆收紧又保持了作 用于腹部微妙的曲面造型。 加工工艺上增加了难度,巧 妙的和嵌线口袋工艺合二为 一,是高端西装版型的重要 标志。
1、男女体型差异比较
(正面比较) 男体:肩宽,肩斜度小,胸廓体积大,骨盆窄而薄,整体呈
上宽下窄的倒梯形。
女体:肩窄,胸廓体积小,骨盆宽而厚,整体呈上窄下宽的
正梯形。
(侧面比较) 男体:外形起伏不平,而整体平直呈“筒型”,前腰节比后腰
节短1.5cm左右。
女体:乳房隆起,颈部前伸,肩胛突出,骨盆宽厚使臀大肌高
4、结构的保守性------男装整体风格以静制动。
取决于人体的生理因素。 ①男人的体型起伏小,在结构中余缺处理的量和变化小 ②男装中省缝和断缝完全按照功效和程式化范围设计, 尤其是打褶的应用。 ③由于男装程式化要求,结构变化范围小而稳定,主要 是结构的修正和收放量有一定的尺度范围。

《服装设计基础》第2章.

《服装设计基础》第2章.

五.常见的服装造型手段
1.填充法 2.缠裹法 3.堆积法 4.折叠法 5.支撑法 6.剪切法 7.镂空法 8系炸法
X型 H型
第二节 廓形分类
O型 T型
第二节 廓形分类
A型 Y型
第二节 廓形分类
二、几何型
第二节 廓形分类
三、物像型
三.决定服装廓形变化的要素
1.肩 2.腰 3.臀 4.底摆 5.围度 6.其他(面料质感,工艺手段等)
四.服装结构线的设计
1.服装结构线的特性 2.服装结构线的种类 (1)省道 (2)剪辑线 (3)褶 垂直剪辑 水平 斜线 曲线 曲线的变化剪辑则是将曲线剪辑与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结合交叉 运用,以达到更为丰富生动的设计效果。 非对称剪辑
第二章 服装设计过程与表现 服装的造型设计
第一节 服装设计过程
一、 设计目标定位 (一)设计需求定位 (二)产品设计定位 二、 确定设计方案 (一)收集资料 (二)设计方案构思 (三)深化设计方案 三、设计表现 四、规格尺寸 五、结构设计 六、制作坯样
七、样衣制作 (一)样衣试制 1.面辅料预处理 2.工艺流程 3.加工手段 (二)试衣 (三)样衣分析 1.材料 2.造型 3.版型 4.尺寸 5.工艺
迪奥“新风貌”
第二节 廓形分类
一、字母型
1.X型 X型线条是最具女性体征的线条,稍宽的肩部,收紧的腰部, 自然地臀型。 2.H型又称布袋型、箱型、矩形。 3.A型 上窄下宽的正三角形,裙摆展开,腰位上升,胸部衣身较小。 4.Y型 5.O型 6.T型 轮廓类型类似倒梯型或倒三角型。
第二节 廓形分类
第一节 服装造型与人体的关系 一.男性人体的特征 二.女性人体的特征 三.人体与服装造型的关系 1.服装造型要符合人体工程学 2.服装造型要符合人体运动机能

服装结构设计讲义

服装结构设计讲义

服装结构设计讲义服装结构设计它将造型设计所确定的立体形态的服装轮廓造型和细部造型分解成平面的衣片,揭示出服装细部的形体、数量吻合关系、整体与细部的组合关系,修正服装造型设计中不可分解的部分,改正费工费料及不合理的结构关系,从而使服装造型更趋于合理与完美,它是服装造型设计的继续与补充,是将服装造型设计的构思及形象思维结果变化成服装平面结构图的整个工作过程。

它即忠实于“原作”,又包含了再创作。

同时,服装结构设计还为服装缝制加工提供了成套的规格齐全、结构合理的系列样版,为部件的吻合提供了数值依据和实物保障,有利于制作出能充分体现设计风格的服装。

因此,服装结构设计既是服装造型设计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服装工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在整个服装设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大家前面学习的服装纸样设计的一个总结,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技术(定量)和艺术(定型)的完美结合,它与体型、面料、设计理念相关,也就是说服装穿在一个人身上是不是与他合适,在结构上我们要综合考虑到体型、面料和设计思想,这样才能是真正的服装与人的合二为一。

你比如说一个胖子你非要给他做一身很紧身的衣服,这样既不美观也会影响到他的基本活动;比如一个悬垂性很好的薄面料就比较适合做缩褶,这样能表现面料的飘柔,相反如果一个很厚重、硬挺的面料就不适合做缩褶了;比如你在设计一个系列的服装时你对这个系列的服装总体款式造型有一个概念,是合体的、宽松的还是半合体的等等,这些概念也是结构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不同款式造型采用不同的松量。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的:1、独立针对某一个个体,能绘制出适合他体型的服装基本型;2、独立完成综合服装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内容,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做到应用自如。

为了体现这个课程的特点,我们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因为前面大家都过相关的课程学习,让大家更多参与到这个课程的教学中来。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服装结构与人体结构关系一、服装结构设计的依据二、人体测量第二章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原型法、比例法、基型法(企业用)、短寸法(服装定制)第三章服装结构设计一、裙装结构设计二、裤装结构设计三、衣身结构设计四、领结构设计五、袖结构设计六、襟、袋、衩的结构设计七、综合结构设计第一章服装结构与人体结构一、服装结构设计的依据1、人体比例与服装构成之间的关系(p40)正常人体是按照一定比例生长,因此我们在结构设计时要注意不同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我们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

服装结构学课件(48课时)

服装结构学课件(48课时)

第四节 人体体表特征分析
一、人体比例 二、人体部位和体表区分 三、人体体表与服装裁片区分 四、人体特征及男女体型差异
一、人体比例

男性(正常):约七个半至八个头高。头顶—下巴— 胸下—腰节—耻骨(臀下)—大腿中部 —膝下—小腿 下—足(半个头高) 女性(正常):七个至七个半头高。头顶—下巴—乳 点—腰节—耻骨(臀下)—大腿中—膝下—足
驳头:衣身随领子一起向外翻折的部位 串口 :指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线,也叫串口线。 摆缝 :指袖窿下面由前后身衣片连接的合缝。 3、背缝 : 又叫背中缝,是指后身人体中线位置的衣片合缝。 4、臀部 上裆: 又叫直裆或立裆,指腰头上口到横裆间的距离或部位。 烫迹线 :又叫挺缝线或裤中线,指裤腿前后片的中心直线。 翻脚口 :指裤脚口往上外翻的部位。 裤脚口 :指裤腿下口边沿。 横裆 :指上裆下部的最宽处,对应于人体的大腿围度。 侧缝 :在人体侧面,裤子前后身缝合的外侧缝。 中裆 :指人体膝盖附近的部位。 脚口折边:裤脚口处折在里面的连贴边。 下裆缝:指裤子前后身缝合从裆部至裤脚口的内侧缝。
二、人体部位和体表区分
了解人体的水平与垂直断面形 状是了解人体体型的厚度、宽度的 手段,对服装制作至关重要。 正中垂直断面——经前后正中线切 成断面。位于人体正中,有头部无 乳房及臀部突出,无下肢,是制作 裤子时,了解腰以下裤裆形状的厚 度的重要部位。 矢状垂直断面——经前后矢状线切 成断面。无头部形状,乳房及臀部 突出明显,下肢,根据断面位置不 同而形状不同。
式尺寸、图线和符号标注明确。
首页 绪论 制图基础知识 基础结构制图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第一章 服装结构基础
学习服装纸样设计首先要掌握服装结 构制图依据和制图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服装结构构成
1.服装造型 1).体态造型是指在服装设计的构思过程中,对
服装的立体形象进行构思和创造的过程及结果。 它注重的是外观效果,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 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设计思想表现出来。
2).结构造型是指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对服装的 立体形象的构成进行计划、裁剪和缝制的过程 及结果它注重的是结构构成,研究采用什么样 的手段才能把某个造型准确合理地制作出来。
2.服装造型的结构
a.是指服装各组成部分组合搭配的形式。 b.服装造型的结构是由不同形状的衣片及衣
片不同部位的缝合连接组成的。 衣片具体形状的获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依据: 一是依据于人体的体态特征 二是依据服装的造型特征
3.服装的接缝
一类是结构缝,结构 缝是指在服装造型当 中不可或缺的,体现 着服装的内在基本结 构的衣缝。
另一类是装饰缝,装 饰缝是指那些与服装 造型的结构无关,却 对服装的外观起到修 饰美化作用的衣缝。
结构缝的作用: 连接、加量
装饰缝收缩作用 加量作用 夹藏部件
装饰缝的作用
分割作用
拼色作用
装饰作用
增加层次
二、服装的结构变化
1.结构缝变化 (1)侧缝。 (2)领口。 (3)袖窿。 (4)裤腰(裙腰) (5)立裆。
第二章 服装造型设计
第三节 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
复习提问?
一、说明用字母表示服装廓型的方法及特点?
就是以英文字母形态表现服装造型特征的方法。 它具有简单明了、易识易记等特点。
二、说明廓型与款式变化的关系?
1.服装廓型所反映的往往是服装总体形象的基本特征,像 是从远处所看到的服装形象效果。款式是服装构成的具体 组合形式,是服装的细节。 2.在服装构成中,廓型的数量是有限的,而款式的数量是 无限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廓型,可以用无数种款式去 充实。 3.服装的款式变化,有时也并不是仅限于二维空间的思考, 也要考虑层次、厚度、转折以及与造型之间的关系等。
褶裥是对服装上经折叠缝制形成的皱纹的统称, 褶和裥各有不同的含义。
褶是将衣片集缩构成的呈波浪形的蓬松叠合形式; 裥是将衣片折叠后,通过熨烫进行定型的折叠形
式。 前者较蓬松、自由、灵活;后者较平整、规则、
稳定。
4.褶裥变化
褶的变化
裥的变化
三、服装结构设计
2.装饰缝变化
横线分割
竖线分割
斜线分割
曲线分割
3.省缝变化
省缝是把衣片的部分余份缝合,而在 衣片表面留下的衣缝。省缝缝合的过 程称为“收省”。收省是辅助服装造 型极为重要的手段,使衣片形成起伏, 达到符合人体及造型的需要。
4.褶裥变化
褶裥是将衣片按一定形式折叠缝制后所形成的持 久的叠合形式。它的缝制构成称为“打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