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X线诊断PPT

合集下载

2024呼吸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2024呼吸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诊断
X线检查、CT检查、结核菌素 试验等。
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 利福平等,需遵循早期、联合 、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
则。
肺气肿
病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 化学物质等。
症状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乏力 等。
诊断
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治疗
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吸入,药物治疗 如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严 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肺癌
01
02
03
04
病因
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 遗传等。
症状
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发热等。
诊断
X线检查、CT检查、PET-CT 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等 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和患者身 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策略与措施
控制传染源
如感冒、喉炎、支气管炎等,多由病毒或细菌感 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哮喘
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 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ABC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多与长期吸烟有关 ,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
肺癌
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与吸 烟、环境污染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氧疗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给予合适的氧疗措施,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 氧等,并监测氧疗效果。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咳药、平喘药等,并注意观 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效果评价
定期评价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包括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呼吸功能恢 复情况、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等。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PPT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PPT

慢性支气管炎(图)
CR 片 : 两 肺 条 索 状 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纹理紊乱
慢支、肺气肿
慢支肺心病
慢 支 、 局 限 性 气 肿
病例分析
两下肺纹理增粗、模糊、排列紊乱 蜂窝状阴影、类圆形透光区。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
病理特征
1、先天性:支气管弹力纤维不足或软骨发育 不全。 2、后天性:肺炎、结核、肿瘤、淋巴结的压 迫使之感染、牵引、阻塞而引起
发病机制
①慢性感染引 起支气管壁组 织的破坏
这三个因素可 互为因果并 加剧支气管 扩张
②支气管内分 泌物淤积及长 期剧烈咳嗽, 引起支气管内 压增高
③肺不张及肺纤维 化对支气管产生的 外在性牵引。
支气管扩张(示意图)
形态学分类
囊状 柱状 混合性。
临床特征 咳嗽、咯痰(脓、分层、特臭 )、咯血。
气管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活瓣性作用(图)
吸气相
呼气相
右支气管异物
右中间支气管异物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
1. 增多、紊乱、扭曲及变形。 2. 肺气肿 3. 肺部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
是指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 一种多病因的呼吸道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 临床的诊断标准为慢性进行性咳嗽连续两年以上。每年 连续咳嗽、咳痰至少3个月,并除外全身性或肺部其他 疾病。临床常简称为“慢支”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痛及发热等。 包虫囊肿破入胸腔引起气胸和胸腔积液, 破入支气管时咳出大量囊液
X线表现
• 边缘光滑清楚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囊状密度增高 影
• 新月形透亮影(外囊破裂)
• 囊性气液平面(内外囊同时破裂,并与支气管相通)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课件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X线诊断课件
高; 小儿患者以弥漫性肺气肿
为主。
ppt课件.
6.肺脓肿 急性化脓性炎症期: 边界不清的厚壁空洞,边
缘模糊的大片均匀致密影; 慢性肺脓肿: 内外界限清楚的厚壁脓腔,
周围见索条状及斑片状影; 共性 并发脓胸、支气管扩张。 可见胸腔积液、纤维化等。
45
7、肺结核
致病菌
• 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
可见虫蚀样空洞及沿支气管播散的小片 浸润灶。
ppt课件.
70


酪 性 肺 炎 ) X 线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ppt课件.
71
( 干 酪 性浸 肺润 炎型 )肺 X结 线核 表 现
ppt课件.
72
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
X线、CT表现
ppt课件.
73
7、肺结核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X线表现: 锁骨上下区多发纤维厚壁空洞及广泛的纤
ppt课件.
48
7、肺结核
病理转归: 愈合: ①吸收; ②纤维化及结核球; ③钙化; ④空洞瘫痕性愈合; ⑤空洞净化。
ppt课件.
49
7、肺结核
(1)原发型肺结核
X线表现:
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及其周围炎性反应,结核性淋巴 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三者结合称原发综 合征。
ppt课件.
50
期原 示发 意综 图合
痰。
ppt课件.
8
2、支气管扩张
发病因素: ①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
②支气管内分泌物郁积及长期剧烈咳嗽, 引起支气管内压增加;
③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产生的外在 性牵引。
ppt课件.
9
2、支气管扩张

第三节呼吸正常X线表现

第三节呼吸正常X线表现

6.次级肺小叶、腺泡 7.肺实质和肺间质
B.换气部分
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肺段以下可分成不同级别肺单元
1.小叶 (Miller次级小叶) 是肺的解剖 单元 有小叶间隔 内有静脉及淋巴管
2.腺泡 大小 6~8mm 为肺机能单元 ler初级小叶 一个肺泡管所属组织 4.肺泡 多面形有开口
两侧肺叶、段支气管名称
气道的级别与肺的划分
级别 平均直径 名称
0 1.3~2.2 气管
1 1.0
主支气管
2 0.7
叶支气管
3 0.5
段支气管
4 0.4
段支气管分支
5~10 0.4~0.1 小叶支气管
11~13 0.1~0.05 细支气管
14~15 0.05 终末细支气管
16~18 0.05 呼吸性支气管
为内、中、外带,从第二和第四肋骨与
肋软骨交界处下缘各划一水平横线将肺
野分成上、中、下三野。
肺野的划分
正常肺野与肺纹理
外中 内
上野 中野
下野
第二前肋 第4前肋
2. 肺门
构成 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 淋巴组织
位置 中野内带
2~4前肋间 左比右高 正位 右八字 左逗点
右肺门角 侧位 大部重迭
右靠前 左靠后 密度 无衡定标准
19~20 0.05 肺泡管
23 0.4
肺泡囊
23 0.4
肺泡
主、叶支气管分支特征
右主支气管 长 1~4cm 角度20~30 60~85 粗短 陡直 中间段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5~7cm 40~55 细长,倾斜
段支气管分支特征
右上叶: I型—B1 B2 B3 独立(40%) II型—B1+B3 B2(24%)

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讲座ppt课件

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讲座ppt课件

肺内占位性病变: 错构瘤
肺Ca
泡细 癌支
气 管 肺
瘤转 移
循环系统 (心脏)
丹崖瑞雪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量心 胸 比 测
左心室增大X线表现
左心室主要向后、向左、向下增大
➢ 心尖向下延伸;相反搏动点上移;左心室段延 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 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 间隙消失
➢ 左心室段向后向下突出;室间沟向前下移位
麻痹性肠梗阻
X线表现:卧位可见小肠结肠弥 漫性充气扩张,充气扩张的胃 肠道如蜂窝状,立位可见扩张 的大肠、小肠及胃内宽窄不等 的液平,透视下液平活动少。
肠套叠
肠套叠
消化道穿孔所致气腹
消化道造影检查
1、传统造影方法 概念: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后,使其充盈,从而
在屏幕或胶片上获得隆起(充盈缺损)或凹陷 (突出龛影)所铸成的剪影图象,可称之为 “铸型”或“剪影式检查”。 2、双对比造影检查 概念:指器官被气体充盈膨胀后在X线上形成 负性背景,少量高质量、高浓度钡剂勾画出囊 腔器官形态,又称为“全景式”检查。
临床分型:
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胸膜炎(Ⅴ型)
原发型肺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 “三不均
浸润型肺结核: 属继发性,多发生于 两肺尖及锁骨上下区
结核空洞性病变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一个肺野或两个肺野 广泛的纤维索条 病变同侧或对侧可见斑片状 及结节状病灶 纵隔向患侧移位 无病变区呈代偿性肺气肿 合并肺心病
确定肠梗阻部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纯性肠梗阻: 阶梯状液平 透视下见:“沸腾征”

呼吸系统X线诊断

呼吸系统X线诊断

X线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X线与CT
X线和CT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但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 三维成像能力,对于某些呼吸系
统疾病的诊断更加敏感。
X线与MRI
MRI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 肺部肿瘤、炎症等疾病的诊断有 一定优势,但X线检查操作简便、
费用较低。
X线与超声
超声检查无辐射、实时动态,对 于某些肺部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 助,但X线在显示肺部结构方面
吸气后摄影
观察肺部气体充盈状态,有助 于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
X线造影检查
02
01
03
支气管造影
通过向支气管内注入造影剂,观察支气管形态和病变 。
血管造影
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观察血管形态和病变。
胃肠道造影
通过口服或灌入造影剂,观察胃肠道形态和病变。
X线CT检查
螺旋CT
通过连续旋转扫描,获 取高分辨率的图像。
目的
通过X线影像观察呼吸系统的结构,发现异常病变,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依据。
X线诊断的原理
X线是一种电磁辐射,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被记录在 胶片或数字成像设备上。
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导致在胶片或数字 成像设备上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像。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影像,医生可以判断呼吸系统 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数字化技术
AI辅助诊断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X线诊断将 更加精确和高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降低辐射剂量。
人工智能技术在X线诊断中的应用将 逐渐普及,通过AI辅助分析X线图像, 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
未来X线诊断将与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结合使用,形成多 模态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全面性 和准确性。

【影像诊断课件】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影像诊断课件】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鼻 •咽 •喉 • 气管 •肺 • 胸膜
这些器官本身在平片上难以 显影,只有呼吸道内有空气作对比 时,才显现其管腔的轮廓。其中鼻 腔已在颅的影像中讲授,本章由咽 开始。
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咽侧位像
• 咽与下颌骨影重叠,上起自颅底,下至食 管。向前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
• 以蝶骨翼突后缘为界,鼻腔与咽腔分开。 • 沿着硬腭影的后方为软腭影(上半为腭帆
图4-1-1 咽喉侧位像 1.翼突 2.茎突 3.软腭 4.咽峡 5.舌 根 6.咽喉壁 7.会厌 8.舌会厌溪(谷) 9.舌骨 10.会 厌前间隙 11.甲状软骨 12.环状软骨 13.咽鼓管咽口 14. 咽隐窝 15.咽鼓管圆枕
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喉侧位像:
会厌
甲状软骨
杓状软骨
环状软骨板
前庭襞
喉室
咽侧位像
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咽腔
蝶骨翼突
软腭
舌根
会厌
舌会厌溪
咽顶
舌骨
咽鼓管 咽口
咽鼓管 圆枕
咽后壁
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咽颏顶位像
• 在颅颏顶位像,主要观察颅底的结构, 也可观察鼻咽、口咽的影像。
• 鼻腔与咽腔的分界:以鼻中隔的后端或 两侧翼突的连线为界,其前方是鼻腔影, 后方为咽腔影。在咽腔透明影中,鼻咽 和口咽重叠,二者之间无明显界限。
有时在侧位片上显现椭圆形透明影,若位置 较高,为左主支气管的起始部;若位置较 低,为左主支气管的下段或右肺上叶支气 管的轴位影。
气管
右主气管
左气管
呼吸系统的X线解剖
肺正位像
肺主要由肺内支气管、肺内 血管和大量的肺泡组织构成,其 表面被覆胸膜。在正常的胸片上, 因肺内充满了气体,透明度很高。 一些大的气管和血管可以显现管 腔影。某些胸膜结构在位置呈轴 位时也能显现线样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肺野(Lung Field)
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 区域。 肺野纵分三等份:内、中、外带。
水平分为:上、中、下野。
17
外带 中带 内带
肺野划分
上 中 下
18
肺门(hilar):是肺动、静脉,支气管及
淋巴组织的总合。
位置:肺中野内带第2-5前肋间,左侧比右
侧高1-2cm。
肺纹理(Lung marking):自肺门向肺野
膜凹陷。
42
肿块
43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五)空洞与空腔阴影(cavity and air containing space) 1.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
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1)厚壁空洞: 壁厚>3mm
X线表现: 空洞形态不规则, 周围有密度高的 实变区,内有液平(急性肺脓肿);空洞内壁凸 凹不平,可有壁结节(癌性空洞),亦可空洞内 规则。干酪性肺炎,空洞腔较小,大片坏死区内 多发不规则透光区。
密度影,形状不一。
50
纤维索状影
钙化影
51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八)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1. 游离积液 2. 局限性积液 包裹性 /肺下积液 /叶间积液 X线能明确积液存在,难以区分液体性质。
52
胸腔积液
病理基础:慢性炎性肉芽肿(TB的增殖灶)、 肿瘤、血管周围炎、小的渗出灶等。 2. 粟粒状结节影: φ < 4 mm,弥散分布粟粒 状、小点状高密度影。常见于粟粒型肺TB, 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转移瘤、肺泡癌等。
40
结节影
41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四)肿块阴影 (mass shadow)
实性或囊性团块。 X线表现:类园形高密度影,单发或多发。 良性:边缘锐利、光滑。 恶性:边缘不锐利、分叶状、短毛刺、胸
肺纹理变细、稀疏;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27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图片
正位
侧位 28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ctasis):
系多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和体 积缩小的改变。 原因:支气管阻塞、肺外压迫、肺内瘢
痕牵拉。
29
X线表现
呼吸系统X线诊断
一、X线检查方法 二、正常胸部X线表现 三、基本病变X线表现 四、常见病的X线诊断
1
一、检查方法 (一)常规X线检查
❖ 透视 ❖ 胸片 ❖ 体层摄影(肺门、病灶) ❖ 高千伏摄影 ❖ 支气管造影
(二)C T检查(平扫、增强) (三)M R检查(平扫、增强)
2
透视
❖方法简单 ❖多体位、 动态观察
一侧肺不张
右下叶肺不张 31
右中叶肺不张
正位
侧位
32
33
右下内基底段肺不张
正位
侧位
34
小叶性肺不张
右下叶外基底段 35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二)肺实变(consolidation)
灶性、肺段、大叶或一侧肺、肺泡内的气 体被渗出物代替而形成肺实变。 多见于急性炎症、肺TB、肺出血、肺水肿。 X线表现:片状淡薄的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严重时可有肺泡壁破坏。 ① 局限性阻塞性肺过度充气 ② 代偿性肺过度充气 ③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26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obstructive emphysema):
系肺组织过度充气而膨胀的一种状态。 由支气管的部分性阻塞产生活塞作用,即空 气能吸入而不能完全呼出。 X线表现:两肺透亮度增加;
呈放射状分布的干树枝状影。由肺动、静脉 及淋巴管组成,主要成分是肺动脉分支。
19
肺门血管
20
气管分支
21Leabharlann 正常肺叶右左


22
正位断层
左斜位断层23
左支气管造影
右支气管造影
24
三、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5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一)支气管阻塞性表现:
1. 肺过度充气与肺气肿 肺过渡充气:指肺泡过渡膨胀的状态,
肺纹增粗,边缘模糊,支气管管壁 增厚。 可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老慢支、癌性淋 巴管炎、结缔组织病、尘肺、间质性肺水肿等。
49
(七)钙化(calcification)阴影
通常发生于退变或坏死组织内 可见于肺、淋巴结干酪性结核灶,肺错构瘤, 纵隔畸胎瘤,肺寄生虫病等 X线表现:斑点状、块状边缘锐利的高
44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2)薄壁空洞: 壁<3mm
X线表现:边界清晰,内缘光整透明区。
2. 空腔:
肺部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 肺囊肿。
45
空洞表现
虫蚀样空洞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46
厚壁空洞 47
空腔 48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六)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阴影(纤维化)
病理基础:肺间质病变 X线表现:条索状、网状、蜂窝状、点状阴影;
① 一侧肺不张:患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肋间 隙变窄。膈肌升高,纵隔向患侧移位。健侧 代偿性过度充气。
②肺叶不张:肺叶密度均匀增高,体积缩小,叶 间裂向心性移位,邻近代偿性过度充气。
③肺段不张: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 向肺门,肺段缩小。
④ 小叶不张:小斑片状高密度影,与炎症不易 区分。
30
阻塞性肺不张
6
肺门体层摄影
7
高千伏摄影
❖≥120kv、5-7mAs ❖减少胸壁、软组织
及肋骨对肺部病变 的干扰。
8
支气管造影
9
10
11
二、 正常胸片表现及变异
12
正常表现
颈肋 融合肋
叉状肋 胸大肌影
肺尖帽
锁骨皱折 肩胛线 肋软骨钙化
乳头影 乳房影
13
正常男性胸片
14
正常女性胸片
15
正常变异
右 第 三 前 肋 叉 状 畸 形
❖不易发现 细小病变 ❖没有永久 记录
3
摄影
RADIOGRAPHY
正位(P-A位 A-P位) 侧位(左右侧) 前弓位 卧位 点片
4
正位胸片
Frontal view
暗盒
CASSETTE
优点:射线较透视少; 有永久记录,便 于复查。
5
侧位胸片
Lateral view
X-ray
暗盒
CASSETTE
缺点: 不能动态观察
与肺叶或肺段形态一致的高密度 影,边界清楚, 可见支气管气像。
支气管气像(air bronchogram)
在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 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36
肺实变
37
右中叶实变(肺炎) 图片
38
CT:支气管气像
39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三)结节状阴影
1. 腺泡结节影: φ<1 cm呈类园形,花瓣状 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