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搭支架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c4e1f6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4.png)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搭支架》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材以现实生活中的支架为导入,引导学生探究支架的原理和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搭建支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他们在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支架的原理和作用,学会搭建简单的支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支架的原理和作用,搭建支架的方法。
2.教学难点:支架的搭建技巧,如何在搭建过程中保证支架的稳定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支架图片,引发学生对支架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支架原理: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支架的构成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搭建支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成果展示:各组展示搭建的支架,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支架搭建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七. 说板书设计1.支架的原理2.支架的作用3.搭建支架的方法4.支架的稳定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够主动思考、提问。
2.学生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如支架搭建的准确性、速度等。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搭支架》完整ppt课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搭支架》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69a87f0029bd64793e2c9c.png)
可编辑版课件
1
可编辑版课件
2
可编辑版课件
3
可编辑版课件
4
可编辑版课件
5
可编辑版课件
6
可编辑版课件
7
上面,我们都 可以看到三角
形的身影
可编辑版课件
8
生活中的好多 东西为什么要 做成三角形呢?
可编辑版课件
9
三角形最具稳定 性,不易变形
可编辑版课件
10
以下图形,你认为哪种最稳 固,最结实?
可编辑版课件
11
• 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 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 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 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可编辑版课件
12
要让此结构的支架稳固,可 通过架梁的办法?
可编辑版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搭支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搭支架](https://img.taocdn.com/s3/m/32e4b827aeaad1f347933f04.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三角形 三角形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 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知识拓展
观察身边常见的建筑物支架结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防护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2搭支 架(共2 1张PPT )
选择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0de8a327284b73f3425007.png)
搭支架一、教材分析《搭支架》一课原本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指导学生使用吸管和胶带搭建支架。
基于我校STEM食品主题单元的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和即将颁布的2017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笔者对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材料等进行了一些更改,选择食品意大利面和棉花糖作为依托,并且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
更加突出“工程技术”理念,着力于让儿童学会“工程设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三角形最稳固的科学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如何将科学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问题,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充满兴趣。
通过建立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基于真实的为学校风向标建立标志性建筑物的任务,设计工程图纸,优化方案,搭建模型,交流展示,再优化方案的过程,亲身经历真实的工程实践,深入体会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科学知识三角形最稳固和形状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于科学探究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而,学习新的工程理念对孩子来说,既是新的研究,又是新的挑战。
因而,本课为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降低陌生感,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食品作为工程设计与建模的材料。
三、教学目标1、计算搭建支架的成本,实现成本最优化。
2、知道三角形最稳固。
3、根据设计方案图,动手尝试搭建支架,并且通过测试提出优化的方案。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方案,动手尝试搭建支架。
难点:通过测试,提出优化的方案。
五、教学准备师:棉花糖、意大利面、直尺、PPT生:支架设计图、湿巾纸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吗是的,上节课我们仅仅完成了第一步:建筑物的设计2、提问:咱们班8个小组的同学纷纷出谋划策,设计图各有特色。
哪一组愿意上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下面的同学听,你会给他们提供什么建议呢把你们组的设计图拿上来,两幅设计图,你们更加赞同哪一幅为什么你们也赞同们吗为什么是的,在建筑中三角形最稳固(板书)。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搭支架|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662cba783e0912a3162a28.png)
《搭支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性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关系的兴趣,提高学生选择合适材料、掌握连接方法、自己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过近三年的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老师引导。
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五、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吸管、大头针等。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2、搭支架
三角形结构最稳固用材少。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acddb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f.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教案《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19页~20页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认识这个建筑物吗?(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②学生活动: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汇报(此处注意多鼓励学生)4、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三、全课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第二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2 搭支架8-苏教版小小设计师——做架子一、教材简析本课是基于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第2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内容,以及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再结合我校开设3D打印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尝试。
二、学情分析上课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进行了BYOD(自带设备)的数字化学习试点,学生使用平板学习已经常态化。
小学科学22搭支架教案
![小学科学22搭支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288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b.png)
小学科学22搭支架教案搭支架,是小学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搭建支架,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小学科学22搭支架的教案,帮助您有效教授该知识点。
教学目标:1. 了解支架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搭建支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1. 小木条或竹签(数量根据学生人数而定)。
2. 高度不同的物体,例如书本、玩具等。
3. 纸张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对支架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您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支架吗?支架有什么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使用了支架的物体?”Step 2: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支架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支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您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支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支架的形态。
Step 3:示范搭建支架(15分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支架示意图,并逐步讲解如何搭建支架的步骤。
首先,您可以选择一个小木条或竹签,分别在两端打一个小洞。
然后,将两个小木条或竹签通过洞口相连,形成一个小型的支架。
最后,演示如何将物体放在支架上,保持平衡。
Step 4:小组活动(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相同数量的小木条或竹签。
让学生根据示例图,尝试自己搭建支架,并将不同高度的物体放在上面,观察是否能保持平衡。
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最佳搭建方法。
Step 5:整理回顾(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搭建的支架,同时分享他们在搭建过程中的体会和困惑。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讨论如何改进自己的支架设计。
Step 6:巩固练习(15分钟)发给学生一张纸和铅笔,让他们在纸上绘制自己搭建的支架图,并标明物体放置的位置。
在绘图过程中,学生可以复习并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新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搭支架》教案教学设计
![新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搭支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5cf9f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72.png)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搭支架)教案教学设计由桂馥兰香于 2022-3-24 11:15 编辑〔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课程标准:了解猜测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了解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 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1.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觉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估计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开展层次1: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层次2: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
层次3:了解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了解三角形结构不简单变形,并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层次2: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层次3:能够比拟不同结构的稳固性,并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教学材料:吸管、大头针、剪刀、透明胶、细线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一、集中话题1. 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2. 分组商量,汇报想法,相互评议。
3.揭题:〔板书课题〕二、探究和调查1.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拟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2.学生答复。
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
3.学生动手搭支架。
4.汇报研究成果。
5.提问:你能使这些简单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6.学生活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件_搭支架-_第一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课件_搭支架-_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a1b0191be1e650e52ea99ef.png)
三角形最具稳定 性,不易变形。
想一想:
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 形的支架变得稳定、牢固?
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 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 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 稳定。
五边形 六边形
三角形
思考:
你能举例说一说三角形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吗?
巴西语:Obrigada(欧布哩嘎 搭)
在上面的这些实物中,我们 都可以看到哪种图形的身影啊?
上面,我们 都可以看到三 角形的身影。
生活中的好多 东西为什么要 做成三角形呢?
三角形是不是确实具 有稳定性,不易变形呢?
下面小组同学用细绳将吸管或 小棒分别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 边形、六边形支架,研究哪种支架 不易变形、最稳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搭支架|苏教版4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搭支架|苏教版4](https://img.taocdn.com/s3/m/401640a731b765ce050814e0.png)
重点
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难点
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具
PPT、吸管、大头针、剪刀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1.展示图片:这个建筑模型你们认识吗?
2.提问:记忆中这座铁塔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很高:在当时,世界上没有哪座塔的高度能超过200米,而埃菲尔铁塔竟高达325米。)
(很大:知道吗埃菲尔铁塔总共用了7000多吨的钢铁呢)
19、展示学生的高塔:总结;看来啊不论是平面支架还是我们的立体高塔支架我们都需要通过三角形支架使她更稳定、更结实。
20、埃菲尔为你们的聪明点赞,其实我们的建筑师们也是发现了这样的秘密来建造我们大高塔的,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这座塔:埃菲尔铁塔有三层,用到最多的支架形状是三角形支架,那么你们知道了埃菲尔铁塔100多年来不倒的原因了吗除了埃菲尔铁塔外,生活当中有哪些建造也使用了这些原理呢
9、讲述:所以,我们说的不算,要去真的动手试看看才能有了解,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搭支架的比赛。看看哪个支架最稳固
10、讲述:要实验我们需要实验材料,若是让你搭支架你会选择使用什么材料来搭建这些材料都可以,这一节课我们使用塑料吸管和大头针来实验,更简便。
11、提醒: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大头针时要注意不要弄伤自己的手,2.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同学各搭一个支架。
16、提问: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埃菲尔设计的一个小秘密找到了稳固之王用料少,又稳定的三角形支架,和容易变形的四变形埃菲尔铁塔中也有四边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变稳固利用你们的智慧,试着在实验单上画下你们的想法,越多越好。
17、看来大家都很有想法,请你们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认为更稳定的加固方式进行加固。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2.2 搭支架7-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2.2 搭支架7-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3591c65f0e7cd1842536f3.png)
A、薄壳 B、框架 C、实心 D、都不是
谢谢
2 搭支架
什么是支架? 什么是支架?
支架:是指起到支撑作用的框架。
搭支架操作要求:
1、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搭小棒、组装、 记录等。
2、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用最短 的时间来完成四种支架,通过拉、推、压 等方式比较谁的稳固性能好,并排序。验 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3、要将结论填到记录表中。
搭建支架的形状
小结:
三角形支架不易变 形,最稳固,用材 料最少。
可怎以样通过提架高梁的支方架法来稳增加固形支架的
应用
应 用
三 角 形
支
架
的
1、结构由( 支架 )构成,( 三角形)最 稳固、最结实、所用材料也( 最少 )。
2、被称为“钢铁巨人”的埃菲尔铁塔在 ( A )。 A、法国 B、意大利 C、澳大利亚 D、美国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2.搭支架》word教案(14)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2.搭支架》word教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d904b9520722192e4536f68c.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搭支架(第一课时)课题搭支架授课日期教学内容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2.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并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搭建平面支架。
教学过程反思与讨论一、导入新课谈话:(出示图片)同学们,这些灯架、折叠椅、人字梯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角形在这些物体的结构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这些物体在结构上都利用了三角形。
二、搭建平面支架谈话: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小棒分别搭建一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学生动手操作。
谈话:请组内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用力往两边拽,研究哪种形状支架不变形、稳固。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
谈话: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请大家想想办法,使它变得稳定、牢固。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本组的方法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于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六边形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等,可以用加横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固性。
三、设计立体支架——高塔谈话: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我们来搭一座高塔好吗?提问:搭高塔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学生讨论并汇报。
小结:如果能够画出设计草图的,可以先画出设计图,也可以用手里的材料一边比画一边设计,一定要弄清楚你们的支架的大致形状、连接方法等。
学生分组设计草图。
各组汇报,其他组帮助完善。
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采用合适的连接方法搭高塔了。
老师建议你们回家把准备工作做好,选用旧报纸卷成纸棒做建高塔的材料,用胶带连接纸棒,下一课我们来搭高塔。
小学科学_搭支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搭支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c9f822c84868762cbaed58e.png)
【教学设计】搭支架_科学_小学_【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会设计立体支架,并画出设计草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难点:会设计立体支架,并画出设计草图。
【教学准备】●教师:图片、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支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1)塑料管或报纸棒(相同长度的18根、不同长度的若干根)(2)大头针若干 (3)剪刀 (4)直尺 (5)铅笔 (6)橡皮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有一个建筑,在它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年,就迎接了超过200万的参观者,时至今日,已有超过二亿人来此参观过。
这是什么建筑?魅力这么大,超过两亿多人次的游客都来参观。
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见识见识?2、出示埃菲尔铁塔。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地标建筑。
问:它美不美?很美:从铁塔的一侧望过去,像个倒写的英文字母“Y”,初到法国的人都想在埃菲尔铁塔前留个影。
它看上去高不高?很高: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没有哪座塔的高度能超过200米,而埃菲尔铁塔竟高达320米,相当于100层楼高。
你知道吗?它还很大。
整个塔身重10000吨呢,光钢铁就用了7000吨!3、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历经百年历史而不倒,它有什么秘诀呢?我们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
二、在活动中取证1、提问:我们来仔细观察埃菲尔铁塔的塔身,它又有什么特点呢?(采用框架结构,利于风穿过;里面有很多三角形结构)2、提问:一根根钢铁搭成了许多什么形状呢?为什么要搭成三角形的架子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三角形和什么比起来比较牢固呢?3、请填写实验记录的前半部分:预测不同性质支架的稳固性,用星号表示稳固性的大小,五颗星最稳固。
小学科学搭支架课件
![小学科学搭支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0c23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a.png)
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
总结词
通过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
详细描述
在课件中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如科学知识问答、科学实验模拟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 游戏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总结词
小组讨论和分享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
小学科学搭支架课件
xx年xx月xx日
• 搭支架的基础知识 • 小学科学搭支架实验 • 搭支架在生活中的应用 • 安全教育在搭支架过程中的重要
性 • 学生互类和用途
固定支架
组合支架
用于固定和支撑物体,如桌子、椅子 等。
由多种支架组合而成,用于复杂结构 的支撑。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课件中设置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评价和总结学生的表现
总结词
评价和总结学生的表现可以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不足之处并加 以改进。
VS
详细描述
在课件中设置评价和总结的环节,对学生 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同时对所学知识 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
其他领域的应用
体育设施
在体育设施中,搭支架被用于支撑和固定看台、座椅和灯光 设备等,确保体育场馆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舞台表演
在舞台表演中,搭支架用于搭建舞台背景、悬挂布景和灯光 设备等,为演出提供了一个美观、安全的舞台环境。
04
安全教育在搭支架过程中 的重要性
安全帽和手套的正确使用
安全帽
选择合适大小的安全帽,戴在头上时 需系紧帽带,确保安全帽稳固地固定 在头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搭支架》课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搭支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e11fb781c758f5f61f6794.png)
编辑版
1
编辑版
2
编辑版
3
编辑版
4
编辑版
5
编辑版
6
编辑版
7
上面,我们都 可以看到三角
形的身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辑版
8
生活中的好多 东西为什么要 做成三角形呢?
编辑版
9
三角形最具稳定 性,不易变形
编辑版
10
以下图形,你认为哪种最稳 固,最结实?
编辑版
11
• 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 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 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 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编辑版
12
要让此结构的支架稳固,可 通过架梁的办法?
编辑版
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4fe435763231126edb11bb.png)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案例《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
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
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
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课件PPT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搭支架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f2500e700abb68a882fbe6.png)
1、制作这些形状 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这个中国建筑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 稳定。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 稳定。 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2、通过拉扯比较承受力和稳定 支架:起到支撑作用的架子。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2.搭支架
这个中 国建筑还有 中国传统文 化元素
灵感来自竹子的 “节节高升”。象征 力量、生机、茁壮和 锐意进取的精神。
中国银行大厦(香港)
移动城堡
地 点 : 荷 兰
有秩序的排列组合 具有张力 醒目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
支架:起到支撑作用的 架子。
学习内容: 1、知道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定 2、制作一个平面支架 3、能动手设计一个立体支架
生活中的好多东西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2、通过拉扯比较承受力和稳定性
性 2、通过拉扯比较承受力和稳定性
支架:起到支撑作用的架子。 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三角形是不是确实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呢?
3、给这些形状排序
搭支架:
2、通过拉扯比较承受力和稳定性 这个中国建筑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 稳定。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 稳定。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 稳定。 怎样让一个长方形变稳固 灵感来自竹子的“节节高升”。
稳定。 稳定。
生活中的好多 东西为什么要 做成三角形呢?
三角形是不是确实具 有稳定性,不易变形呢?
小学科学_搭支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搭支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c9f822c84868762cbaed58e.png)
【教学设计】搭支架_科学_小学_【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会设计立体支架,并画出设计草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难点:会设计立体支架,并画出设计草图。
【教学准备】●教师:图片、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支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1)塑料管或报纸棒(相同长度的18根、不同长度的若干根)(2)大头针若干 (3)剪刀 (4)直尺 (5)铅笔 (6)橡皮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有一个建筑,在它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年,就迎接了超过200万的参观者,时至今日,已有超过二亿人来此参观过。
这是什么建筑?魅力这么大,超过两亿多人次的游客都来参观。
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见识见识?2、出示埃菲尔铁塔。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地标建筑。
问:它美不美?很美:从铁塔的一侧望过去,像个倒写的英文字母“Y”,初到法国的人都想在埃菲尔铁塔前留个影。
它看上去高不高?很高: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没有哪座塔的高度能超过200米,而埃菲尔铁塔竟高达320米,相当于100层楼高。
你知道吗?它还很大。
整个塔身重10000吨呢,光钢铁就用了7000吨!3、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历经百年历史而不倒,它有什么秘诀呢?我们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
二、在活动中取证1、提问:我们来仔细观察埃菲尔铁塔的塔身,它又有什么特点呢?(采用框架结构,利于风穿过;里面有很多三角形结构)2、提问:一根根钢铁搭成了许多什么形状呢?为什么要搭成三角形的架子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三角形和什么比起来比较牢固呢?3、请填写实验记录的前半部分:预测不同性质支架的稳固性,用星号表示稳固性的大小,五颗星最稳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搭支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能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3.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认识这个建筑物吗?(师手拿上海东方明珠塔的模型)(介绍有关东方明珠塔的知识)看到东方明珠塔你有什么感想?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①老师这里有几个平面支架,请你猜测一下:哪种形状的稳定性最强?
②学生活动:a、小组成员分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不容易变形,省材料。
③汇报看和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小结:三角形最稳固最省材料
2.解决前面开课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东方明珠塔的结构,说一说它如此坚固的秘密吧!
3.加固其它平面支架
你能想办法使其它的支架变得稳固吗?(学生动手实验)
汇报(此处注意多鼓励学生)
4.拓展为后继学习准备
正因为东方明珠塔如此坚固美丽才使众多到上海的游人前往观赏,你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那怎样的高塔才算好呢?(高、稳、省材料)请同学们先在你的小组内设计一份高塔的图纸,咱们下节课进行一场建塔比赛好吗?
三、全课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