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

合集下载

国内外生死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国内外生死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国内外生死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生与死历来都是人们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

生命的本质原来就蕴涵着死亡,有生必有死,无人可以幸免,这是生命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是因为这样死亡的问题是与整个生命及生活息息相关的,而生死教育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内容。

然而由于国内外文化的不同与生死观的差异,生死教育的现状在国内外有极大的差异。

1.国外生死教育的现状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它们认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

因此国外的思想家们一直以来就不乏对生与死的思考。

而生死教育(国外称为死亡教育)正式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

只用了10年时间美国开展死亡教育的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构就已经超过2000家。

之后许多国家相继效仿,推行以生死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一直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目前有不少国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生死教育形式。

美国:树立正确生死观念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

死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名为谈“死”,实则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为推广生命教育,美国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并出版了《生死学》等许多科普书籍和杂志。

澳大利亚: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该国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学校注重建立健全的共生伙伴关系,以及家校双方的互动沟通,同时借助流动教室的教学人员、多媒体科技和交互的教学协助,传达生命教育的意义。

日本:余裕教育在日本,“余裕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余裕教育”倡导“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余裕教育”者认为,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热爱其他生命。

为此,日本的学生经常被鼓励到牧场体验生活。

殡葬改革探索生死教育在殡葬行业的应用

殡葬改革探索生死教育在殡葬行业的应用

殡葬改革探索生死教育在殡葬行业的应用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在社会中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殡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殡葬改革不仅要关注仪式的庄重和个人尊严,更应重视对生死教育的探索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生死教育在殡葬行业中的应用,并探索殡葬改革的未来方向。

一、生死教育在殡葬行业中的价值1.1 提高公众对死亡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生死教育可以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和面对死亡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

通过普及生死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感,提高对死亡的接受程度。

1.2 关注人性的尊严和个体的意愿生死教育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和决策自己的殡葬安排。

人们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葬礼形式和方式,生死教育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知情权,尊重每个人在生死问题上的独立权利。

1.3 建立和谐社会关系通过生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共生意识和尊重生命的观念。

在殡葬改革中,重视人文关怀和社会服务,关注家庭和社群的需求,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和融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生死教育的实施方式2.1 学校教育生死教育应从小学开始,通过课程、讲座、实践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生死知识和道德礼仪。

学校可以设立学校附属墓地,供学生亲身参观和体验,以增强他们对生死的认知和理解。

2.2 社区宣传社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宣传可以覆盖更多的居民群体。

社区可以利用公共场所、社区活动和传统节日等机会,向居民宣传殡葬知识,加强生死教育的普及力度。

2.3 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和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利用这些平台,可以推出相关的专题报道、微视频或微电影,提高公众对生死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三、殡葬改革的未来方向3.1 注重生命关怀和心理支持殡葬改革不仅要关注丧葬仪式的改革,更应注重对亲人和逝者的心理支持。

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亲情陪伴等手段,帮助亲人们更好地面对丧亲之痛。

3.2 推动绿色葬礼和资源回收利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葬礼已成为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向。

幼儿园生死之谜:生死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生死之谜:生死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生死教育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教育活动,它的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通过这篇文章,我将会深入探讨幼儿园生死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活动目的在设计幼儿园生死教育活动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活动的目的。

这一环节会包括对幼儿进行生死观念的引导,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死观。

也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生死,减少他们对逝去的恐惧,从而更好地适应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二、活动内容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形式,如故事、游戏、手工制作等,以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其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生死,理解自然规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珍贵;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三、活动实施活动方案实施时,需要注意与幼儿的芳龄特点相适应,避免过于直接和深入的讲解与探讨。

可以借助具体案例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和互动。

四、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活动进行评估,了解幼儿对生死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以及对生死观念的变化。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他们的心声和家长的反馈,来评估活动的效果,并在下一次的设计中做出调整和完善。

五、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生死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应当立足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注重渗透在日常活动中,以引导和培养幼儿积极的生死观念。

活动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参与生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你对于幼儿园生死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施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果。

希望你能够根据这些设计原则,打造出一套更加符合幼儿需要的生死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生死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

在设计方案时,教育者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需求以及家长的期望,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章生死教育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生死教育概述-PPT课件
定义三:一门学科,其焦点系针对生命受到威胁的人
提供身体和情绪上的支持性照顾,并对家属的安顿表 现同等的关怀。所提出的则是一种落实照顾的理念 (a philosophy of caregiving),用以增强另类促进 生命品质(quality of life)的方式,引介涉入各种情 绪状态的方法,且在濒死历程以及分离、失落、死别、 悲痛等问题上培养出更为成熟的了解。 ——纽则诚(台湾死亡教育学者)
什么是死亡?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死后会如何?
我该如何安排当下的生活?
2019/3/10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5
谁要是自称面对 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 撒谎。人皆怕死,这是 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规 律,没有这个规律,整 个人类很快就要毁灭。
卢梭
2019/3/10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6
一、人生与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
单音节词:陨、没、徂、澌、卒、崩、亡、故 双音节词:殒命、星坠、殉身、殉职、过世、去世、谢世、
辞世、背世、仙逝、逝世、长逝、登仙、遗世、西去、归西、 弃世、捐躯、牺牲 (口语化的:断气、完蛋) 多音节词:见阎王、与世长辞、溘然长逝、吹灯拔蜡(贬 义)、驾鹤西游 宗教词汇 道教:羽化、蝉蜕、登仙、升仙、升天、上夭、迁神、 恒化、仙游、仙去、跨鹤西归 佛教:坐化、示灭、归真、归寂、灭度、寂灭、示寂、 园寂、成佛
2019/3/10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13
二、什么是死亡教育
定义一:死亡教育是就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而
对人进行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正确地认识 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生死问题,首先是正 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死,同时也正确地认 识和对待他人的生死。
——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 学出版社,2019,414

标题我的生死观及对生死教育意义的认识

标题我的生死观及对生死教育意义的认识

标题我的生死观及对生死教育意义的认识我的生死观及对生死教育意义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死观,也许是因为生命经历、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个性特点等影响。

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死观,也意识到生死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的生死观我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感恩;而死亡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经历。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面对生死,理性地对待它们。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分享和享受美好,而死亡也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无需太过担忧和畏惧。

当然,对于自己或身边亲人朋友的死亡,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悲痛和失落。

但是,我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转化。

我们离别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与他们相聚。

生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依存的。

它们构成了生命的完整和多样性。

生死教育的意义生死教育是指通过课程、活动、经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和死亡、探索人生意义、培养情感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它的目的在于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忽视,增强生命意识和时间观念,提高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能力。

生死教育对个人的意义首先,生死教育有助于个人认识自我和世界。

通过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经历,学生可以了解到生命的价值和脆弱性、死亡的必然和多样性,反思个人生命意义和发掘未来方向。

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不同个体和文化对生死的理解和表达方式,避免将自己的生死观强加于他人。

其次,生死教育有助于个人情感成长和应对挫折。

通过课程中的情感体验、亲子沟通、心理辅导等方式,学生可以学会与人相处、表达情感、应对痛苦等生活技能。

在面对亲人朋友的死亡、失败和挫折时,也可以有更成熟和适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

生死教育对社会的意义生死教育不仅对个人有意义,也对社会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多元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观念和习俗的人都需要被平等尊重。

生死教育可以促进这种尊重和理解,减少文化冲突和偏见,形成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氛围。

对生死观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对生死观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生死观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死观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生死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生死观教育的意义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当下,努力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通过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死观教育强调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使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生死观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死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生死观教育的实践1. 教材建设教材是生死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以下方面:(1)以生命教育为核心,贯穿教材始终;(2)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注重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生死观等问题;(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生死观教育主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殡仪馆、养老院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死,增强教育效果。

3. 校园文化建设(1)举办生死观教育主题活动,如生命教育讲座、生命故事分享会等;(2)开展生命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氛围。

三、生死观教育的挑战与应对1. 挑战(1)社会观念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等观念,这对生死观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教育资源的不足:生死观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3)教育方法单一: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死亡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命运,然而社会对于死亡的态度却各不相同。

有些社会将死亡视作一种自然的过程,而有些社会则将死亡视作一种禁忌甚至恐怖的存在。

这种社会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反映了其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的水平。

死亡文化是指人类对于死亡的理解和看待方式,是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所展示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死亡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

在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死亡被视作一种禁忌,不愿意谈论甚至思考。

人们普遍认为死亡是不好的、可怕的,甚至是厄运的象征。

因此,他们害怕谈论死亡,不愿意讨论死亡事宜,尤其是在家庭和学校中。

这种社会对死亡的逃避和回避,使得人们对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来临和丧亲之痛缺乏深入思考和认识。

然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死亡被视作一种自然的过程,人们更加开放地接受和面对死亡。

在这些社会中,人们鼓励谈论死亡,甚至丧失亲人后还会举行一系列的丧仪和悼念活动。

他们认为通过谈论死亡和参与悼念活动,可以更好地面对死亡、缓解丧亲之痛,并启发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思。

死亡文化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生死教育水平。

生死教育是指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所接受的教育和培训,包括知识的传授、心理的疏导和道德的引导。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缺乏对生死的系统教育和引导。

在教育体系中,很少有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课程,学校很少讨论死亡相关的话题。

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很多人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偏狭隘,缺乏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对丧失亲人的适应能力。

同时,缺乏生死教育也给了一些商业利益者机会,他们大肆宣传各种“长生不老”的药物和偏门治疗方法,误导了人们对于生死的看法。

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国家的生死教育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学校中有系统的生命教育和生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生老病死的常识,并接受心理疏导,培养正确的死亡观和丧亲适应能力。

同时,社会也鼓励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关怀老人和丧亲者,以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社会的关怀。

青少年生死教育PPT课件

青少年生死教育PPT课件

生死教育的特点
• 立足人生的终点(死亡)反观人生 • 不回避探讨死亡、自杀、失落的悲伤
指引学生思考生命 与死亡的讯息并发 展相关的价值观、 处理能力与技巧
认识及感受生命的极限、 珍惜及善用生命、学习处 理个人的哀伤及沮丧、尊 重及关怀他人的生命
• • • • • • • •
「「辩阅班体课学
跳生论读会验堂科
跃命比计/式讨渗
生的赛划周服论融
命花
会务
」絮

嘉」

年艺
华能
会比

• 课堂探讨97次 • 周会分享10次 • 辩论比赛2次 • 阅读计划8间 • 体验式服务18次 • 生死教育展板展示20次
• 青少年生死教育手册
• 生死教育展板
• 影音教材公播权-用脚飞翔的女孩(VCD)

பைடு நூலகம்
-如果还有明天(音带)
• 生命勇者特辑(尚在进行)
01-02年度体验式服务成效
1增进你对末期病人的认识
93 %同意
2减低你对末期病人的恐惧
99 %同意
3增加你对生命有限性的警觉
90 %同意
4加强你珍惜生命的决心
92 %同意
5更令你重视与家人和朋友的关係
91 %同意
* 如果再有机会,100 %愿意再服务末期病人
(188同學/18间中學)
现象:
自杀风气影响 青少年自伤伤人行为 传媒对死亡事件报导 正规教育缺乏探讨
• 不觉得生命有意义、 缺乏人生方向
• 对生命的有限、
生命的无常及死亡
的「不可逆转性」 意识颇低
生死哲言
• 孔子曰:「 未知生 ,焉知死」 • 田立克: 「人若不能够死亡 ,又怎能够

生死教育的核心议题与临终照顾(讲义版)

生死教育的核心议题与临终照顾(讲义版)

46
安樂死:
為了「問題」而「解決人」
安寧療護:
為了「人」而「解決問題」
47
十、臨終關懷 與安寧療護
48
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Hospice Palliative Care) 所下的定義為:「對治癒性治療已無反應 及利益的末期病患之整體積極的照顧。此 時給予病人疼痛控制及其他症狀的緩解, 再加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及靈性層面之 照顧更為重要。安寧療護的目標是協助病 患及其家屬獲得最佳的生活品質。安寧療 護的某些方式甚至在病患罹病的早期也可 適用。例如抗癌治療與症狀緩解治療同時 進行。」 (WHO, 2002) 49
醫療團隊協助病患緩解 身體上痛苦的症狀,同時提 供病人及家屬心理及靈性上 的支持照顧,使病患達到最 佳生活品質,並使 家屬順利渡過哀傷 期(WHO, 2002)。
50
全人照顧 全家照顧 全程照顧 全隊照顧
藉著妥善照顧而使生死兩 無憾、無悔。但哀傷卻是人之 常情。
51
身體平安
心理平安
思想平安
52
生死教育核心議題 與 臨終照顧
趙可式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1
生死教育核心議題
教育目標:學生在學習此門課程後能夠 1. 認知成熟的死亡概念 2. 從各文化及宗教的生死觀之認識中形成自我的 死亡信念 3. 認知善生與善終之連續性關係,因而調整人生 觀 4. 體會「他死→你死→我死」的情意改變,並悟 出生死大事對整體生命的影響 5. 學習初步陪伴臨終病患及其家屬的技術 6. 學習初步哀傷輔導的技術
40
3.生命的尊嚴與意義
Dr. Victor Frankl的觀點
a. 人為意義而活,也為意義而死 b. 人不能問「生命的意義為何?」 人是被自己的生命所詢問的對象 c. 苦難是生命中之必頇,因此必然有 其意義。雖然憑自己小小的理智有 時無法理解

生死教育应从幼儿抓起

生死教育应从幼儿抓起

生死教育应从幼儿抓起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个被人刻意淡忘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事实上“死亡教育”并没有年龄的限制。

不要小看幼儿,他们的经验虽然不多,思维却不受限制。

人对死亡的认识,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应从幼儿开始就培养孩子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

幼儿对生命死亡概念的理解有利于他们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等方面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对幼儿开展生死观教育是弥补我国当今教育盲点的需要,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对幼儿全面发展尤其是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一、幼儿生死教育的意义很多时候学校和家长,在幼儿遇到与生死有关的事件时,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使幼儿心灵得到满足和安抚,还可能造成错误的理解。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两岁幼儿的奶奶去世了,妈妈告诉他:“奶奶去世了。

”孩子问:“什么是‘去世’?”妈妈说:“就是不在了。

”有一天,孩子杯子里的牛奶喝完了,他对妈妈说:“妈妈,妈妈,牛奶‘去世’了。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笑话,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幼儿自幼年开始即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如果得不到父母、教师的教导,他们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只有通过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童话故事书等,略窥死亡面貌,但因无法获知真相,容易受到或夸大、或不实、或扭曲、或神秘的报道影响,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影响其对死亡的态度,产生恐惧、害怕、疑惑等负面的情绪,影响其日后的生活。

因此,笔者认为生死教育应从幼儿开始。

二、幼儿生死教育的内容及方式1.日常教育,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死亡认知日常教育是幼儿生死教育的重点,在于进行预防性教育,通过轻松自然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在面对来临的灾难事件或亲人死亡时,能以健康的心态看待与接受。

例如家里饲养的宠物生病死了,孩子可能会因此非常伤心,父母在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宠物因为生病,心脏停止了工作,死了,不能再回来了,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回忆照顾宠物的过程和宠物给家人带来的欢乐,让孩子知道过去宠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给宠物举行一个简单的葬礼,让孩子了解葬礼的过程,并让孩子亲自埋葬宠物,让他们真正接受宠物已经不在的事实。

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

学教育里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病人的死亡教育:有下列四项要点:
(2)生命的三幅度
生命有不同幅度,第一个幅度是生理生命,这不言而喻。第二个幅度是内涵
生命,这个内涵生命由贫乏到丰富,能有极大的差异,端视人如何选择及如何充实自己的内涵生命。第三个幅度是超越生命,由腐化到不朽,也是人能自由选择的生命方式。就因为生命有限,人终有生理生命的死亡,才能突显它的价值,更加充实内涵生命而使超越生命之不朽。
六、不同群体的死亡教育
现今绝大部份的临终过程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中间,已经不像古代大部份是发
生在家里。民间习俗要在家里断气,不然会变成孤魂野鬼。因此常在剩最后一口气时,压着呼吸球回家,在家里把管子拔掉。前面所有的临终过程却在医院,所以绝大部份医护人员都会接触到死亡。
(一).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有下列五项要点:
(1)领悟医学的极限:
医学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死亡也并非医学的失败。
(2)从自身的参考架构来领悟死亡:
学生写遗嘱,希望他们从自身的参考架构,领悟死亡,反省死亡,从他死、
你死到我死的经验反省生命,领悟死亡。
(3)认知如何照顾临终病人与家属:
(4)未了心愿的遗憾及对人生过程的悔恨,来不及补救之恐惧:因为人们不做死亡准备,不预立遗嘱,一旦死亡发生则发现许多未了心愿的遗憾已来不及弥补了。
四、生死教育
国人大部份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以上所述,吾人认为死亡教育就是一个生命的
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放在由未知变已知,从不甘心到甘心、放心。而生死教育核心可由以下四点来阐述:
(1)将「未知」变为「已知」:
生死的奥秘及死后世界是属于宗教领域的,培养坚定深厚的正确信仰,将可
减除对死亡未知的恐惧。

幼儿园情感抚慰:生死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情感抚慰:生死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情感抚慰:生死教育活动方案在幼儿教育中,生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也是他们形成人格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生死教育活动,对于孩子们的情感抚慰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情感抚慰以及生死教育的活动方案:一、认识生死教育生死教育是指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起源、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生死与心灵的关系。

通过生死教育,孩子们可以逐渐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增强心理调适和情感抒发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故和困难。

二、情感抚慰在生死教育中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孩子形成情感和认知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情感抚慰在生死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注重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将生死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接受生命的不可逆转性。

三、幼儿园生死教育的活动方案1. 温馨绘本阅读:通过绘本故事,向幼儿传递生死的关爱与理解,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2. 制作生死主题手工:鼓励幼儿用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3. 观察大自然与季节更替: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四季更替、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引导他们对生命和时间的认识。

4. 制定亲子生死话题教育活动: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深幼儿对生死的理解,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其中,共同构建积极阳光的家庭氛围。

总结生死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抚慰是实施生死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温馨的绘本阅读、手工制作、观察大自然与季节更替以及亲子生死话题教育活动,幼儿园可以有效地开展生死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增强他们的情感抚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应该注重生死教育,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和人格养成至关重要。

而情感抚慰作为生死教育的重要一环,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让孩子们在情感上得到抚慰,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生命的起起落落,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护理 生死教育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护理 生死教育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护理生死教育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生死教育是一门重要的教育领域,在护理领域中尤为关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生死教育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护理生死教育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生的终极问题,提供关怀和支持给那些处于生命边缘的患者和其家人。

生死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命题,而护士作为护理队伍的核心成员,承担着照顾病患的责任。

他们经常面对着生命的极限和死亡的真相,需要具备相应的教育来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挑战。

在护理生死教育中,不仅要关注个体的身体护理,更要注重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关怀与支持。

通过护理生死教育的学习,护士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尊严,更能够获得处理生死问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他们将学习如何与患者和家人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合适的安慰和支持,以减轻他们在面对困难决策和情绪困扰时的负担。

护理生死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患者和家人的关怀上,也对护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生死问题,护士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业使命和责任,并在工作中表现出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护理生死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将详细阐述护士如何通过生死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及如何给予患者和家人更好的支持和关怀。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护理生死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对护士及相关教育机构的建议和期望。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对于护理身份的尊重和重视,推动护理生死教育的深入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提供了本文的组织框架,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布局和内容。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这一部分,将对生死教育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引入文章的主题。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标题和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框架。

1.3 目的本部分将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以便读者明确文章的意图和价值。

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背景人有生老病死,现代社会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关于“生”、“老”、“病”的教育,唯独关于“死”的教育非常缺失。

或许,是我们中国对死亡的忌讳使然吧,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成为中国人回避死亡问题的开端。

正是在这种避谈死亡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青少年死亡意识淡薄,不敢面对死亡,或者漠视生命。

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他人或其他物种的生命:近年来,中小学生以至大学生自杀自残(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他杀,虐杀动物的事件层出不穷。

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件就有:上海复旦大学女研究生自杀事件、马加爵事件、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等等。

可以看出,现在的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到达了何种地步。

由是,生死教育在我国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生死教育现状1.国外生死教育起源以及现状对于国外生死教育现状,由于美国是最早兴起死亡教育的,我在此就以美国为主介绍国外的生死教育。

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死亡教育的起源:死亡教育(deatheducation)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哈布特·约翰发表的一篇对美国丧礼和殡仪馆制度评价的文章,而正式兴起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HermanFeifel于1959年发表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TheMeaningofDeath);而在1963年,Robert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杰·唐纳·华特士,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死亡教育开始逐渐兴起:从幼稚圆小学到中学大学,甚至到医院、社会服务机构都可见死亡教育课程、座谈会、研习会不断的开设举行(直至1973年,美国已有600所大学设有死亡教育课程,1976年已有1 500所中小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此后,国外许多国家相继效仿美国,推行以“生死教育”(LifeanddeathEducation)为主题的教育实践,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生死教育概述》课件

《生死教育概述》课件

心理分析理论
总结词
关注个体内心的情感和欲望,认为生死焦虑是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生死教育 应关注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
详细描述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生死焦虑是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 生死的思考和困惑。生死教育应该帮助个体理解和面对生死焦虑,通过心理疏 导和情感支持来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
国内生死教育的发展
•·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九十了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3*55
《生死教育概述》ppt课件

CONTENCT

• 生死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 生死教育的发展历程 •区 • 区的生死教育起步于20世纪末,最
初是在一些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后 来逐渐扩展到中小学和社区 • 生死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通过讲 座、研讨会、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

CONTENCT

• 生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生死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 生死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 生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社会生死教育的实践
媒体宣传
利用媒体平台宣传生死教育的 重要性,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死 教育的关注度。
社会组织
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生死教育相 关活动,如公益讲座、社区宣 传等。
公共设施
在公共场所设置生死教育宣传 栏、警示标识等,提醒公众关 注生命安全。
09
生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生死教育概述

生死教育概述

生死教育概述大纲一、生死教育的时代背景1.提高现代人生活品质2.走出现行教育的困境二、生死教育思想的历史追寻1.西方生死教育思想的发展2.中国生死教育思想的发展三、生死教育的概念与内涵1.生命教育的概念2.死亡教育的概念3.生死教育的概念知识点汇总概念C01:生死教育原理和观点K01:生死教育日渐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是由于现代人希望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并且克服现行生死教育的局限K02:西方生死教育从古罗马开始,经历了狄尔泰、斯普朗格、马斯洛等人的发展,带有鲜明的个人主义文化取向;中国生死教育可以追溯到儒家、道家的思想,到现代的鲁迅、蔡元培、陶行知等人都非常关注人的生命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发展正文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人们不仅在追求生活的幸福、思考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在探讨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于是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以下简称生死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生死教育的时代背景1.提高现代人生活品质现代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世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幸福感◆心理健康◆压力应对关于这个问题,台湾著名学者杨国枢先生说:“近年来,台湾民众物质生活水准日益提升,多数民众都已远离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桎梏,进而追求精神心理生活的改善。

晋达这种生活境界的人,对人生之意义与存有之本质的理解比较认真,因而会激发探索生死问题的兴趣。

但是当今中国内地企业员工的压力状况情况堪忧:“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全国3000多名企业经营者的调查发现:87.4%的人感到压力很大;《中国企业家》杂志对252位企业家调查,90.6%的人处于“过劳”状态;零点调查集团的报告:41.1%的白领面临较大工作压力,61.4%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北京昌平区对2151名教师调查表明(2007):28.6%的教师压力非常大;49.6%的教师压力比较大;4%的教师觉得没有压力。

在生理方面,57%的教师经常失眠;54.4%的教师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50.9%的教师经常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头晕现象。

第一章生死教育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生死教育概述PPT课件

2018/12/11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2
《红楼梦· 好了歌》注释——甄士隐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 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 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 那知自己归来丧!
(一)死亡委婉语
单音节词:陨、没、徂、澌、卒、崩、亡、故 双音节词:殒命、星坠、殉身、殉职、过世、去世、谢世、
辞世、背世、仙逝、逝世、长逝、登仙、遗世、西去、归西、 弃世、捐躯、牺牲 (口语化的:断气、完蛋) 多音节词:见阎王、与世长辞、溘然长逝、吹灯拔蜡(贬 义)、驾鹤西游 宗教词汇 道教:羽化、蝉蜕、登仙、升仙、升天、上夭、迁神、 恒化、仙游、仙去、跨鹤西归 佛教:坐化、示灭、归真、归寂、灭度、寂灭、示寂、 园寂、成佛
什么是死亡?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死后会如何?
我该如何安排当下的生活?
2018/12/11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5
谁要是自称面对 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 撒谎。人皆怕死,这是 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规 律,没有这个规律,整 个人类很快就要毁灭。
卢梭
2018/12/11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6
一、人生与死亡
2018/12/11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8
一、人生与死亡(续)
(二)人人皆怕死 人为什么会怕死?
2018/12/11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9
人怕死的理由
江城子
日本学者高柳和江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儿童外科医生) 的观点:
第一个缘由是害怕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一、、清醒的自我生命意识1、人要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和基础把保持生命的存在作为人类活动的第一原则;2、要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只是人的存在的基础,而绝非人的最终目的,生命的存在还应该体现出它的社会价值,还应该以其创造性去成就生命本身的价值。

”3、生理意义,社会意义,心灵意义二、合理的生命价值位置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没有任何价值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没有任何单一的价值可以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价值追求的权利;2、要学生认识到,生命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存在,其他价值必须要依据它才能实现,所以其应该和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价值具有同样甚至更高的地位。

3、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生命意识:有生命不一定有一切;但没有生命肯定没有一切;没有什么价值可以代替生命。

三、自觉的生命实践诉求1、部分当代大学生的灾难观、生死观观不切实际2、部分当代大学生的观、秩序观缺乏理性3、当代部分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浓厚,观念、奉献观念淡薄4、部分大学生的个人意识突出,集体社会会意识不足四、丰富的生命过程体验我们应反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努力改善我们的心态,使我们大学生的价值育和培养更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促进我们整个民族和社会克服与现代文应的观念和旧习,使我们的精神文明现文明现代化与物质文明现代化同步。

第二篇: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也是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奇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字:大学生、感恩教育、和谐校园感恩作为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已延续有几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从“卧冰求鲤”的典故到《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床,孝于亲,所当执”的名句;从“孟宗‘哭竹’”的传说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处世信条,其中表达的感恩之情都让我们敬佩至极。

第一章 生死教育概述

第一章   生死教育概述
定义三:一门学科,其焦点系针对生命受到威胁的人
提供身体和情绪上的支持性照顾,并对家属的安顿表 现同等的关怀。所提出的则是一种落实照顾的理念 (a philosophy of caregiving),用以增强另类促进 生命品质(quality of life)的方式,引介涉入各种情 绪状态的方法,且在濒死历程以及分离、失落、死别、 悲痛等问题上培养出更为成熟的了解。 ——纽则诚(台湾死亡教育学者)
2013-7-28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29
我们现在所看 到的的不是地 图式符号,也 是城市中熟悉 的情景:湖岸 大道,军事基 地,飞机跑道, 船坞和博物馆
2013-7-28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30
我们看到城市的 中心地带了,那 里是成千上万人 工作和居住的地 方。这里所展示 的-市区、公园 和港口-对于他 们来说是熟悉不 过的了。1871年 的大火将这城里 的木房子化为灰 烬。虽然铁路和 街道的布局在大 火后仍得以保存, 这里所看到的大 部分都是新的。 而在将来这些路 线布局将比绝大 多数建筑保存得 更为持久。
2013-7-28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14
二、什么是死亡教育(续)
定义二:死亡教育就是向社会大众传达
适切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 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发展过 程。
——美国第一种死亡教育专业期刊《死亡教育》 (1977)
2013-7-28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15
二、什么是死亡教育(续)
2013-7-28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27
一男一女在 公园里享用 野餐。这野 餐是以下每 幅图的中心
2013-7-28
王云岭 山东大学医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人生更加完美~生死教育手册
一、前言
探讨生死教育的内容方面,可由几个步骤来思考;首先,思考死亡其实是思考生命。

因为在生命里离不了死亡,死亡让生命变得有限,因为有限,所以要珍惜。

再者,体会死亡就是体会生命的意义,而接受死亡会让我们承担生命的责任。

藉由对死亡的认识,让我们思考存在的意义。

恐惧死亡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害怕死亡呢?究其原因可有下列四项︰
(1)未知的恐惧︰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的传说及禁忌,人们弄不清死亡是怎么回事,死后的世界如何?连自己的亲人死后也可能变成厉鬼来害人,自然会心存恐惧。

(2)失落及分离的恐惧︰人死亡是总体的失落,我们在人间拥有的一切都必须分离,我们舍不得人间的人、事、物,皆要舍下。

如果一个人平常就不能处理失落得舍的经验,对于死亡自然会恐惧。

(3)死亡的形貌及死亡过程的恐惧︰古代死亡都是发生在家里,小朋友很自然的看到祖母生病了或阿公生病了,每天放学回家看阿妈,一天比一天弱,一天比一天瘦,死亡是自然现象。

现在都发在医院,小朋友突然看到的就是遗体,参加的是丧礼,人们想象死亡的过程一定是很恐怖,而且身上插满管子,一定很痛苦。

(4)未了心愿的遗憾及对人生过程的悔恨,来不及补救之恐惧︰因为人们不做死亡准备,不预立遗嘱,一旦死亡发生则发现许多未了心愿的遗憾已来不及弥补了。

生死教育
大部分人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以上所述,所以死亡教育就是一个生命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放在由未知变已知,从不甘心到甘心、放心。

而生死教育核心可由以下四点来阐述︰
(1)将「未知」变为「已知」︰
生死的奥秘及死后世界是属于宗教领域的,培养坚定深厚的正确信仰,将可减除对死亡未知的恐惧。

(2)对失落、对人生无法避免的悲剧,如死亡之态度︰
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有许多失落,比如说我想要考到一个理想的学校,如果未达愿望,就是一个生命中的小失落。

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参加学校合唱团,他非常珍惜这个合唱团,因为合唱团这群朋友是他喜爱的同侪团体,他又喜欢唱歌,后来他的声音变粗了不好听,就被合唱团给开除了。

他关在房
里三天三夜,不吃饭、不出来,非常深度的忧郁。

他觉得自己已经死掉了,那么珍爱、那么宝贝能参加这个合唱团,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可是现在被开除,几乎类似小的死亡经验,此时是一个非常好的死亡教育机会,藉此机会父母、师长给孩子一次死亡教育。

我们社会有很多新闻,如︰有一个大学生,他的女朋友对他表示冷漠,他就在热水瓶里下毒,要让女朋友生病,然后照顾她,看她是否能回心转意?差点把女孩子害死。

像这位男学生就是缺乏生死教育,他无法健康地处理及面对生命中无可奈何的失落。

所以生死教育第一个要素不是从哲学、文学、历史著作来着手。

而是从人的生命中间,尤其是对失落,对无法避免的一些情况的态度来着手,是怨天尤人吗?则需从「怨天尤人」慢慢学习成「谢天谢地」;他要从「舍不得放不下」学习到「舍得放下」;他要从「不甘心」到「甘心认」;把这个事情是一个「危机」看成是一个「转机」。

就是要学会人生无法避免的失落态度着手,要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学习。

对于这些小的死亡、小的失落,我们都能「谢天、谢地、舍得、放下、甘心认、转机」。

有了这样的学习,当真正的死亡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可以谢天谢地、可以放下、危机过后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这不是一蹴可及,也不是一步登天,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所以死亡教育并非由理性着手,而是在乎平常每一天的生活中的生活教育。

(3)认识、接受、参透人生的有限性及人的脆弱性︰
实际上生命就是要认识、接受、及参透人生是这样的有限,而且人是脆弱的。

我记得护理系三年级刚刚实习的时候,在急诊室看到一位长得很壮的男性,被脚踏车撞倒下来,太阳穴被石头打到,结果就昏迷,变成植物人,当时我在思考人到底是甚么?人好脆弱,那么强壮的一个人,脚踏车碰一下就没了,变成植物人,人的身体及心灵都是相当脆弱的。

一些青少年「好像无限的生命任你磋跎荒废」,等到能参透人生的有限性,才会「珍惜有限的现在」,这也是生死教育的要素。

(4)认清何为永恒,因而调整价值秩序︰
认清什么东西对生命是重要的。

在生死教育里,其实是要做一个价值观的调整,我建议现在大学开的生死学课程,要从这个角度来着手。

从学生的价值观调整,价值观反省,对生命的脆弱性,有限性的参透领悟作为方向。

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改成「未知死,焉知生」,从死亡来领悟生命是甚么?死亡教育是人格教育整体中的一环。

五、从人格教育看死亡教育
(1)「电子鸡」的省思
近来小朋友玩电子鸡风气很盛,这是非常负面的人格及死亡教育。

因为小朋友若饲养真正活的宠物,则必须对牠负责任,要喂牠,处理大小便,生病了要看兽医,不可玩厌了就随意弃置,宠物若死亡则会经验到哀伤。

但电子鸡则不同,玩厌了就把他丢到抽屉中;死了再按个钮就会复活。

混淆生死的不可逆性,也误导对生命的无责任感及不尊重。

将无生物与有生物混为一谈,更是最错误的生死教育。

(2)生命的三幅度
生命有不同幅度,第一个幅度是生理生命,这不言而喻。

第二个幅度是内涵生命,这个内涵生命由贫乏到丰富,能有极大的差异,端视人如何选择及如何充实自己的内涵生命。

第三个幅度是超越生命,由腐化到不朽,也是人能自由选择的生命方式。

就因为生命有限,人终有生理生命的死亡,才能突显它的价值,更加充实内涵生命而使超越生命之不朽。

(3)求生愈厚,愈怕死
现代许多人因为从来不想死亡的问题,只想生的问题,如何吃得好,穿得好,高官厚禄,名声权力财富,因此会怕死怕得要死,因为求生愈厚,愈怕死。

生死不能沟通不能互渗,只能生,不能死,就因为如此,我们的社会更趋向现实与功利。

完整的人格教育应注重在生死沟通及生死互渗的观念。

(4)生涯规划
现代人很重视「生涯规划」,可是好像多在规划如何生,却忘了规划生、老、病、死。

一旦老、病、死来临,就慌了,不知如何应对。

我们缺少预立遗嘱的习惯,常见人死后,仍留给家人许多困扰及麻烦。

(5)死后生命之信仰
死后生命是属于宗教领域的问题。

只有具备经典的正信宗教才有一套死后生命完整信仰的理论。

具深度正信宗教信仰不只教人如何生,也教人如何死。

宗教信仰也是人格教育中很重要的部份。

正信宗教与怪力乱神有天壤之别。

六、不同群体的死亡教育
现今绝大部份的临终过程是发生在医疗机构中间,已经不像古代大部份是发生在家里。

民间习俗要在家里断气,不然会变成孤魂野鬼。

因此常在剩最后一口气时,压着呼吸球回家,在家里把管子拔掉。

前面所有的临终过程却在医院,所以绝大部份医护人员都会接触到死亡。

(1)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有下列五项要点︰
1、领悟医学的极限︰医学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死亡也并非医学的失败。

2、从自身的参考架构来领悟死亡︰学生写遗嘱,希望他们从自身的参考架构,领悟死亡,反省死亡,从他死、你死到我死的经验反省生命,领悟死亡。

3、认知如何照顾临终病人与家属︰我们必须增进知识与技术来照顾好临终病患及其家属。

4、澄清面对遗体的态度︰由医护人员面对遗体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对生命、对人及对死亡的态度。

作遗体护理时,我们应该把他当活人看待,跟他讲话,引导家属在旁边跟他告别,讲安慰的话,比如孩子对爸爸说︰爸爸你是一个好爸爸,我们以你为荣,我们永远记得你,永远爱你,你的一生很有意义等等。

因听觉是最后消失的。

有一位肺癌病人,他临终时,因肋膜积水,而插了一条胸管引流积水。

病人去世后拔掉胸管,流出许多水,请住院医师来缝合胸管拔除后的洞口。

医师在缝合时,看到护理长在旁边清洗遗体并跟遗体说︰「伯伯,我帮你脸擦干净,送你上路」。

医生听了好感动,他也就开始说︰「伯伯,我要把你的伤口缝起来,对不起喔!如果你感觉痛的话,忍耐一下,两针就好,现在缝第一针,现在缝第二针…」。

这个病人的太太跟儿子本来在旁边哭,看到他们二个人的态度也就一起跟父亲讲话及告别。

二个礼拜之后,丧事办完了,妈妈带着儿子回来道谢,特别指明感谢护理长和那位住院医师,说他们永远无法忘记,在先生去逝时,旁边的人士怎样对待遗体,这是以前的医学及护理教育里所欠缺的一环,但却是很重要的。

希望医学及护理院校能从对待遗体的态度教育着手,一起来尊重生命。

5、借着认识死亡更重视以「人」为本位的医学︰人是甚么?生命为何?借着认识死亡更重视以人为本位的医学,是我认为医学教育里非常重要的课题。

(2)病人的死亡教育,有下列四项要点︰
1、借着同理心,使病人不至感觉孤独无依,幽谷伴行,陪伴他、关心他、爱他,你才可以教育他,教育并不是「说教式」的,而是借着关怀,陪他成长。

2、借着症状缓解使病人不至痛苦,而可致力于灵性的成长。

如果身体上有痛苦,或整天呕吐、痛,根本没有办法提升到灵性的层面。

他所有的注意力及精神,都放在身体的痛苦上。

所以我们今天的安宁照顾为甚么首先要缓解他的症状,因为若症状不缓解,病人根本没有办法好好准备他的死亡。

缓解痛苦以后,就能慢慢借着各种治疗,像︰意义治疗法、怀旧治疗法、宗教咨询等协助他灵性成长,准备死亡。

3、发现和体验生命的意义︰唯有活得丰富,体会生命意义时,才能坦然迎接死亡。

4、认知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