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及法律规范的历程
透析中国证券交易所发展变迁
透析中国证券交易所发展变迁透析中国证券交易所发展变迁近几十年来,中国证券交易所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迁。
从破碎的早期市场到现代化的金融交易平台,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道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历史回顾,分析其发展阶段以及经历过的问题、改革和进步,以透视中国证券交易所发展的变迁。
一、起步阶段:创立与初期发展中国证券交易所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
1984年,在国务院的支持下,中国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官方交易所。
在1980年代初期,证券交易所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和机制可依靠,面临着诸多挑战。
早期的证券交易所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交易,交易规模和市场深度都十分有限。
市场运行缺乏透明度,信息披露不完善,投资者保护措施也十分薄弱。
此外,股权制度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证券交易所的发展。
尽管如此,中国证券交易所在整个80年代拿到的成交额逐年增长,证券市场的基础也逐渐打牢。
二、发展阶段:改革与创新进入90年代,中国证券交易所面临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时,中国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证券市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990年,中国证券交易所开始了电子交易系统的试点,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取代人工操作,为市场运行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
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使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市场规模和交易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此外,在监管机制方面,中国证券交易所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实施了诸多新兴产品和交易制度的创新,如股票期权市场、创业板等。
这些改革和创新为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使得中国证券交易所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一员。
三、挑战与改革:应对市场波动与风险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遭遇过多次市场波动和风险,如1992年的大规模股市崩盘、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
这些风险挑战使得中国证券交易所不得不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和调整。
中国场外市场体系的建立及其制度创新
场外市场体系 的建立 ( 一 )全 国性场 外市场的建立 全 国性场外 市场 的建立先后经历了 “ 两 网”系统 ( 即 S T A Q 系统和 N E T 系统 )阶段 ( 1 9 9 2 . 7 - 1 9 9 9 . 9 ) 、“ 旧三板 ”( 即 “ 证券 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 阶段 ( 2 0 0 1 . 5 - 2 0 0 6 . 1 0 ) 、 “ 新三板” ( 即 “中关 村 非 上 市 股 份 有 限 公 司股 份 报 价 转 让 系 统 ” )阶 段 ( 2 0 0 6 . 1 0 — 2 0 1 2 . 8 )和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 2 0 1 2 . 8 - )四个阶段。2 0 1 2年 9月 2 0日, 证监会核准 成立 了全 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2 0 1 3年 1月 1 6日,全 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这宣 告 “ 全 国性场外市场 ”正式 成立。2 0 1 3年 2月 2日,中国证监会 公布 《 全 国中小企业股份转 让系统有 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称 《 管理暂行办法 》 ) , 《 管理暂行办法》确立 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全 国中小 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 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地位 , 即全国中小企业股 份转让系统是经 国务 院批准设立 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 全国股 份 转让系统公司则是 负责组织和监督挂牌公司 的股票转让及 相 关活动 ,并实行 自律管理 的组织。2 0 1 3年 2月 8日,全 国股份转 让系统公司发布 了 《 业务规则 ( 试行)》等相 关业务规则和细则 。 这些交易组织的成立和交易制度 的确立 , 标志着 我国统一监管的 全 国性场外证券市场 已基本建立 。
层 次分 明、功 能互补 的场外 市场 体系有助于拓宽资本市场 服 务面 ,有利于缓解交 易所市场 的发行上 市压 力,稳定市场预 期 ,有 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的发展 。近 年来,随着证券 创 新的不断深入 ,我 国场外市场 体系 建设和相 应的制度都取得
我国外汇市场历史演变历程
我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变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发展阶段、开放与改革阶段以及现代发展阶段。
早期发展阶段(1949-1978):在这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外汇市场受到了严格的国家管制。
国家实行了外汇管制制度,限制了人民对外汇的拥有和使用权限。
此时的外汇市场基本没有形成交易体系,外汇的兑换只能通过国家授权的金融机构进行。
这种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
开放与改革阶段(1979-1993):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外汇制度改革,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个人和企业持有外汇。
1980年,中国设立了第一个外汇交易所,使得外汇交易活动开始规范化和市场化。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外汇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外汇留成制度的实施,即创汇企业在出口创汇后被强制结汇,除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外,企业和居民的经常账户所得的外汇收入必须售给指定银行,企业按一定的比例留存外汇,其余外汇归属国家。
这一制度是计划经济的手段,是在为扩大我国出口创汇、支持国家集中使用现汇资金、缓解外汇资金短缺困难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现代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随着外汇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1994年,中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同年,推出了外汇交易中心系统,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电子化交易。
此后,中国外汇市场在交易机制、监管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逐步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市场之一。
以上是简要介绍,如需更多信息可以查阅关于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相关资料、文献。
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历程
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逐步完善了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历程。
一、市场体系的建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市场体系相对薄弱。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建立成为迫切需求。
1980年代末,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第一波改革,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了股票交易业务。
随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成立,加强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
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化改革成为主要方向。
1990年代,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引入了外资,并逐步发展了股票、债券、期货等多层次、多品种的市场。
此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效率和竞争力。
三、法律法规的完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2005年,中国证券法正式施行,明确了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和运作规则。
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细则,如《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进一步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中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国有股和流通股之间的划分问题,促进了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增加了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公司治理的改善,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
五、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设立为了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国相继设立了创业板和科创板。
创业板于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为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2019年,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主要面向科技创新企业,为其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利的融资机制。
六、资本市场国际化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沪港通,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交易所买卖A股股票。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
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快速发展,198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随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以规范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也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实行全面开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
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总市值已经超过了人民币50万亿元。
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中国证券市场很快恢复了稳定。
在2014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如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等。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股票、债券、期货等各种金融产品交易活跃。
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将继续加强国际化发展,提升市场的开放度和竞争力,为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简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
简论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摘要:当前,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应立足当前国情,完善我国场外交易监管制度:明确场外交易市场的合法地位;构建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完善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
关键词: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监管模式一、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奠定了其在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其最初由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而来。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立于2001年,主要是为解决原“两网”挂牌公司非流通股的转让问题。
后来逐步接纳主板退市的股份转让,形成了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俗称“老三板”。
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非上市公司纳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标志着“新三板”的成立。
2012年证监会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新增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使市场运作平台由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转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有挂牌公司已达212家,总股本达58.19亿股。
但要看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离真正的场外交易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
首先,规模较小,挂牌企业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的加入以及试点范围的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规模增大,但要扩展到全国范围的高新区企业尚待有关部门批准,目前开展业务范围有限。
同时,原系统接纳了原两网系统挂牌公司和退市公司,其中部分挂牌公司资质较差,其直接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导致系统内有相当部分挂牌企业素质参差不齐,有待加强整顿。
其次,该系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约,几乎不受《证券法》制约,监管缺位现象严重,导致一些过度投机迹象的存在。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大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场外交易市场的多种功能。
产权交易市场主要以未上市国有独资、控股、持股公司产权、股权挂牌转让为主,部分机构进行未上市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托管及转让,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招投标以及网络竞价等方式进行交易。
我国合规发展历程
我国合规发展历程我国合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然而,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缺乏有效的合规机制,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逐渐意识到合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于是,我国开始加强合规建设,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声誉。
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中国合规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并逐步消除贸易壁垒。
为此,中国开始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
中国积极应对危机,及时调整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国内经济稳定。
此时,合规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中国加强了金融监管,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
这一倡议要求参与国家按照国际规则进行合作,并承诺将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
为了确保倡议的顺利推进,中国加强了对企业的合规管理,提升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防控能力。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加强了法治建设与合规发展的关系。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同时,中国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大对腐败和不合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了市场纪律。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在合规发展中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例如,建立了在线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合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总的来说,中国合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全面建设的过程。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国际合作、提升企业自律能力和应用科技手段,中国不断完善合规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逐步走上了合规化发展的道路。
未来,随着国际合规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需求的变化,我国合规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场外期权市场是指除了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化期权之外,由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直接订立的非标准化合约交易市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场外期权市场也逐渐壮大起来。
在这个市场上,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期权合约,灵活地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
目前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存在着监管不足、信息不对称、交易风险高等问题。
监管制度相对滞后,监管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风险管理不到位。
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合作,成为当前场外期权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监管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监管合作,完善市场规则,以期为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在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过程中,监管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市场监管不够严格、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足、市场规则不够完善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场外期权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风险管控不足、交易主体信用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合作、规范市场秩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监管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推动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市场规则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健全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改善我国场外期权市场的发展环境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研究我国场外期权市场发展及其监管制度的完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政策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组织形式选择及法律规制
●
种财 产权加 以设 置 的,这是 商号权 别与 般 民辔 主体 姓名权 的 最显 著特征 。姓 名权 足一种 人格 权 , 人格 权最 突 出的特 点足不 而 得用金 钱商 按评估 其价 值 ,不得转 让 。商 号权 不符 合 人格权最 基 本最 突 出的属性 ,所 以不能 认为其 实一 种人 格权 。至 r双重 属性 这种说法 , 者 认为是一 种妥协 的说法 , 不能够 很好 的突 出商号 笔 它 权 的实质和特 点 ,容易 使 人们对 商号权 的理 解变得 模棱 两可 。 因 此. 笔者 支持 商 号权 是一 种 产权 这 一说法 。 四、 法律 制度 的构建 设 想 由于我 国 尚未建 赢 完善 的商 弓制度 , 商 号的定义 小明确 , 对 相 关法律 规定极 其零 散 , 乏 可操 作忭 , 缺 造成我 剐 目 商号权 纠纷 难 前 以解 决的尴尬局 面 , 丰要表 现为 以 1各种冲 突: 权 与商 号权 的 商 冲突 、 商号权 与商 标权 的冲突 、 号权 与域名 权 的冲突等 。现实 小 商 订很 多典型 案例如 冠生 园棠 、 张小 泉案等 , 此不做 详细 剜述 , 在 仪 从理论 E 一下 完善制 度 的设想 谈
பைடு நூலகம்
场外 交 易市场模 式 比较及 我 国应采 取 的模 式 ( ) 外 交易 市场组 织模 式的制度 设 计 出发点 一 场 长期 以来 中国的场 外交 易市 场主要 南各个政府 部 门 办 ,市 场 定位 明确, 分 合 , 缺乏统 一 则且 结构 层次 一, 有 规 还 待进 ‘ 步规范 。1笔者认 为应 当基 于以下二个 核心 点 ;发进行 考 【] . { _ j 虑并 以此 为基 础构 建相应 的 制度舰 范 , 、 1 市场 组织 形式及 相应 的 制 度 设计是否 有利 丁促进 券 f场 交易 的便捷 和效 率 2 足 否有 利 n 、 于维护所 涉及 的参 与主 体之 闯利益 的平 衡 与保障 。 、 否有利 于 3是 保 证风 险的摔 制与 监管 。 ( ) 二 典型 场外 交 易市场组 织模 式概 述 美 国的场 外交 易市场 体系 从 高到底依 次 为N D Q市场 、 AS A 电 f公 告市场 ( c B 、 红单 市场 、 三、 市场 以及 各地 方性场 OT B )粉 第 外 交易 市场组 成 。 2N D Q 市场 在 1 7 年 启动之 时把 5 0多 【 AS A ] 91 0 个做 商的交 易终端 和数 据 中心连接 起 来,形成统 一场 外 交易 数 据 交换 网络 , 为伞 性 高端场 外交 易市 场 。 T B 成 O C B市场 是根据 S C于 {9 E 90年颁 布 的《 低价股 票 改革法 案》 的规 定 , 由NA D为那 S 些 到不 到存 N S A 股票 市场 上市 标准 的其 他柜 台交易 股票 升 A D Q 设 的 电子报 价 系统 。 红 单市场 作 为 【美 围 国家 报价 局 ( O ) 粉 f { N B 设 立 的最早 的美 国统一场 外交 易市 场 , 阶段 主要 为从 N S A 现 A D Q或 O C B 市场退 } 的证 券进 行报 价与 O C B 市场共 同构成 了 TB _ } { TB 覆
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
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外汇交易完全由政府垄断。
1954年,中国成立了外汇管理局,负责监管和调控外汇市场。
此后的几十年,中国积极推行进口替代政策,限制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外汇市场非常封闭,且处于小规模、低效率、低技术含量的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外汇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80年,中国首次引入了外国银行在国内设立外币账户,这开始了真正的外汇市场运作。
1994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成立了外汇交易中心,启动了现代化外汇市场的建设。
1996年,中国宣布开始进行现代化外汇管理系统的建设。
同年,中国加入了国际清算银行,并逐步推出外汇开放政策,开始放宽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
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开始面向市场,逐步放弃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逐步转变为间接干预和监管的角色。
2002年,中国宣布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浮动汇率。
此后,外汇市场逐步成熟,交易规模逐年扩大。
2004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各类跨国公司逐渐涌入中国市场,外汇交易逐步发展成为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金融市场。
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之一,国际支付结算业务交易量居全球第二,成为全球外汇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外汇市场将继续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开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外汇市场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促进金融业的国际化。
同时,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跨境金融服务,扩大全球影响力,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
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现状和发展的路径探讨——基于美国市场的发展经验
一
、
问题 的提 出
广 义 的场外 交 易 市 场 ( O v e r — t h e — c o u n t e r Ma r k e t ) 是 泛 指非 交 易 所 交 易市 场 , 即没 有 集 中 交易 场 所 的
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按交易标的物品不 同, 可以分为各种专业的交易市场 。 本文所探讨 的场外股权 交易市场 ( 或“ 场外市场 ” ) , 主要是非本国证券监督机构按证券类法律批准成立 的股权交 易场所 。 在我
Vo 1 . 4 0 N o . 4
第4 0 卷 第 4期
我 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现状和发展 的路径探讨
— —
基 于 美 国 市场 的发 展 经验
邹 辉 霞 ,王
聪
(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 摘 要 ]在分 析我 国场 外股权 交易 市场 的现 况和 问题 , 并借 鉴 美 国场外 市场 的发展 经验后 发现 : ( 1 ) 在
进 行 研 究 的分 析 , 主要 研 究 对 象 为美 国 、 英 国、 日本 和 我 国 台湾 地 区 的多 层 次 资本 市 场 , 其 中 提及 我 国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框架。 虽然 , 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案 , 但总体归纳为以上海 、
深证交易所主板为顶层 ; 以深交所中小板及创业板为第二层 ; 其他场外市场作为底层的结构设计…I 『 2 ] 。 第 二类是在第一类研究 的基础上 , 聚焦于 国外场外市场发展 的研究 。 马达在对美 国场外市场发展研究 中 提 出, 场外市场发展 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体系的发展过程。 按上市条件 、 交易机制和市场辐射范 围不同 , 在 场外市场中也可以分层_ 3 _ 。 付丽艳和牟莉莉将美 国和 日 本 的场外市场监督体系进行 了对 比, 虽然两 国发
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立法现状及监管制度研究
本文 中的场外交易市场谓指我 国大陆除上海 、 圳证券交 深 易所 以外的各种证券市场的总称 。
( 在摸索 中前行的我 国证券场外 交易市场 建设 一) 自 19 99年上半年 , 曾经在我 国证券市 场起 步中扮演 了重要 角色 的柜 台交 易市场 ( 型 的场 外 交易 市 场—— 典
主, 对容量 巨大的场 外市场的立法基本上处于“ 空白” 态, 状 这不符 合党 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通 过的《 完善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 的决定》 中关于建立多层次资本 市场体 系的精神 , 不利于我 国证 券市场的健康 且
发展 , 因此进 行证 券 场 外 市 场 立 法 的理 论 探 索 , 我 国证 券 场 外 市场 不 至 于 长 期 游 离 于 我 国 证 券 法 制 之 外 是 使
多层次资本市场 , 又能有 效控 制风险 , 是伴 随 中国资本市 场转型的重大命题 。而这一命题 的完成 , 资本市场转 型的 成功实现 , 始终无法离开为战略转型提供基本在 我 国证 券场 外交 易市
场 的立法和监管制 度上 ,0 5 证券 法》 3 20 《 第 9条虽然 没有
20 0 8年 l 2月
高等函授 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笔者注) 出历史舞台后 。20 退 03年 1 0月 1 4日, 中共中央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 过 《 善社 会 主义市 场经济体 制若干 完
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 ( 决定》 中明确提 出建立 多层次 )
资本市场体系 的 目标 。《 决定 》 我 国重启 、 为 建设 场外 交 易市场奠 定 了政 策基 础 。以股 票 市 场为 例 , 实 , 在 其 早 20 年 6月 2 01 9日, 国证 券 业 协 会 经证 监 会批 准发 布 中 《 证券公 司代办 股份 转让 服务业 务试 点办 法》 为解决 原 ,
对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
对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三板”市场现状的分析,分析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功能缺陷,并提出对策。
我国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非上市公众公司发行、流通与交易问题,而其核心却是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透明的场外交易市场,并促进场外交易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场外交易市场;产权交易;证券市场一、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现状我国目前的场外交易市场从广义来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原代办转让系统俗称“老三板”,主要是“两网”和“退市”企业的报价系统。
从发展趋势来看,境内股票市场将由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五个层次组成。
其中,前三个层次安排在交易所市场,后两个层次安排在场外交易市场;第二层次是在地方各级产权交易中心。
(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中国目前的“三板市场”,它起源于2001年,当时,为解决STAQ和NET“两网”系统历史遗留问题公司的股份流通问题而设,从2002年开始,退市公司的股份转让也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目前代办系统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的技术系统运行,由证券公司代理买卖挂牌公司股份,目前是264家。
除了承接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和退市公司,三板市场一直也在谋求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2006年1月16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也称之为“新三板”,“新三板”试点企业初具规模,总体运行平稳,秩序良好,吸引了一批优质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参与试点。
目前,全国性场外市场(下称“新三板”)2013年将着力于进一步扩大试点。
目前,可以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仅限于北京、天津、上海和武汉四地的国家级科技园区,业界希望一方面更多城市能够加入试点,另一方面挂牌企业不再局限于园区,此外,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准备了充足的后备企业资源。
规范和发展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场 内市 场( 上交 所和 深 交所)
不仅 有利 于拓 展 我国 高新 技术 中小 企 业 的融 资渠 道 , 而且
能够满足那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 较强风险识别和承受能 力、 追求高额投资回报的投资者的特定需求, 实现创业投资 和高新技术企业良l 生互动、 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 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 将出现一个企业兼并重组的高 潮时期, 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能够提供 比场 内交易市场更为 便捷、 高效的股权交易和流转平台。 2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奠定了巨 .
财 政 金 融
规范和发展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 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 “ 国场外 股权 交易市场 发展模 式研 究”课题 组 我
[ 内容提要] 现阶段迫切需要发展我 国 场外股权 交易 市场, 告指出目 本报 前我国场外交易 市场发展问题 及
障碍在于场外交易市场没有整体设计; 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市场探索无所适从 ; 府放 大了 政 场外市场的风场体系的短板。 下表对我 国场 内和场外市场 进行 了对 比, 可以 发现 :1 内公众公司 (境 ) 中场内市场的上市公司和场外市场的挂牌公司比例严重失 调 。2 () 无论从挂牌公司/ 上市公司数量、 融资总额和市值规
其放任 自 流的迹象 。 并且也未能有后续性的政策支持, 不利
等。 在此 基础上 , 我们 全 面比较 了 外股权 交易市场 两条发展 路 径 的典型代表 中关村代 办系统和 天 交所 的特点 , 场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及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及历程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体系中居重要地位。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从监管缺位到监管逐步完善,从初具规模到发展壮大,证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基本情况如下:1、第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库券开始发行。
1986年9月26日,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办理由其代理发行的延中实业和飞乐音响两家股票的代购、代销业务,这是新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
1990年12月,新中国第一家经批准成立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以沪深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其发展历程。
2、第二阶段: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1992年中国证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
中国证券市场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
1993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此后又陆续出台若干法规和行政规章,初步构建了最基本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
1993年以后,B股、H股发行出台,债券市场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债规模逐年递增。
与此同时,证券中介机构在种类、数量和规模上迅速扩大。
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并在全国设立了派出机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框架,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试验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依法治市和市场结构改革1999年至2004年是证券市场依法治市和规范发展的过渡阶段。
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基本的法律框架,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完善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的法律思考
免发行 ) 发行的股票能否在场外市场中交易也还是没有任何明 确的法律依据. ( 三 ) 场外市场的法律定位不明, 直接影响到市场发展的广 度和深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 成熟的场外市场, 其入市门槛低, 挂牌程 序简便, 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股份制企业, 因而具有了无限广阔的 发展空间.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对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定位模 糊, 2 0 0 1 年我国设立 "旧三板" 的初衷却又仅仅是为了解决原两 个法人股场外交易系统 (NE T 和 STA Q 市场 ) 遗留股份和沪深 主板退市公司股票的转让问题, 其定位实际是场内市场的 "善后 市场" , 不仅居于场内市场的附属地位, 而且从发展阶段上讲也 仅是权宜之计.2 0 0 6 年设立的 "新三板" , 则仅针对北京中关村 科技园区的股份制企业, 本质上还是一个小小的区域性市场. 更 重要的是, 在企业的挂牌条件和程序上, 我国还设置了较高的入 市门槛和严格的审批程序. 这种割裂的市场发展模式, 过高的证 券准入门槛, 不仅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排斥在市场之外, 而且还 作茧自缚地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广度和深度. ( 四 ) 相关具体的法律配套措施不完善, 阻碍了市场效率的 提高. 场外市场上交易的证券, 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 准入门槛 低, 数量庞大, 质量参差不齐, 且交易分散, 证券的流动性较差.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性, 保护投资者利益, 提高场外交易证券的 安全性和流动性,各国一般都对场外交易市场采用双向报价的 做市商制度作为基本的交易制度, 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通过对 做市商的监管, 来保证市场安全性. 与国际上场外交易市场中通行的做市商制度不同, 我国代 办股份转让系统, 实行 "主办券商" 制度.首先, 在证券商的市场 准入门槛方面. 一般而言, 场外交易市场业务利润较场内交易所 市场要低,因此成熟证券市场国家都规定了较低的市场准入标 准, 以鼓励更多中小券商参与其中充当场外市场的做市商. 我国 则与之相反, 对证券商参与场外市场规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如 要获得主办券商的资格, 需要不低于 8 亿元的净资产, 有2 0家 以上布局合理的营业部等.这些条件竟比参与场内交易所交易 的要求还要高许多, 不符合场外市场发展的规律, 也严重挫伤了 证券商参与场外市场建设的积极性. 其次, 与国际上做市商交易制度根本不同的是, 我国规定 证券公司不得自营所代办公司的股份. 换句话说, 主办券商或代 办券商不能对其主办的证券进行做市和双向报价,只能起到开 户和隔离投资者的作用. 在具体的交易制度上, 两个系统又分别 执行不同的交易模式, "旧三板"实行以集合竞价的方式配对撮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
一、概述我国证券市场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演进轨迹和形成过程。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萌芽阶段1842年,我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正式开启了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封辟的大门。
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证券市场逐渐萌芽。
直到19世纪末,我国股份公司逐渐兴起,证券市场逐渐呈现出雏形。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初期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段起伏不定的时期。
195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才逐渐开始复苏。
1984年,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重大的转折点,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架构逐渐完善。
四、我国证券市场的腾飞时期21世纪初,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腾飞的时期。
2007年,A股市场出现了一次高峰,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辉煌的时刻。
此后,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额和市值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态势。
五、重大事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了重大冲击。
我国证券市场的股市指数出现了大幅下跌,许多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复苏。
2. 2015年我国股市大跌2015年6月,我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波动,A股市场指数出现大幅下跌,我国证券市场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危机。
政府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并成功化解了股市危机。
六、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1. 扩大开放引进外资我国证券市场仍然面临着外资参与度不高的局面,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扩大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
以下是中国证券行业的主要发展阶段:
初创期(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成立于上海和深圳。
证券市场在政策和制度方面还相对不完善,交易规模较小。
建设期(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中国政府逐步推出了一系列证券市场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完善证券法律法规、引入外资证券公司等。
证券市场开始逐渐规范化和国际化。
高速发展期(2001年至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高速增长,股市投资热潮盛行。
中国证券市场在国内外投资者中得到广泛关注,股票交易量和市值大幅增加。
调整期(2008年至2012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证券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股市出现大幅波动。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市场,包括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和加强监管等。
创新发展期(2013年至今):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出了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等衍生品工具,并推动了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设立。
同时,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也加强,保护投资者权益成为重要目标。
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改革举措起到了关键作用。
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证券市场仍面临着挑战和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和加强监管,以促进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及法律规范的历程
基金项目:本文为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学术新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z-s2012056)“推进我国场外市场发展的法制构建--以新三板扩容与产权市场整合为背景”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有三类,即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产权交易市场和券商柜台交易市场。
在资本市场发展二十多年期间,各有其不同的发展轨迹,从三种形式的发展历程中探寻法律规范的监管机制,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场外市场的法制构建。
关键词:场外市场;法律规范;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产权市场一、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法律规范历程
(一)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监管
在我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监管方面,证券业协会先后制定了二十多项管理办法和业务规则,所以实质上是以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为主导。
2001年6月1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正式颁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和《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实施办法》,杭州大自然和长白股份开始进行代办转让,标志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正式启动。
两者都采取集合竞价交易制度。
随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又接连出台了《关于改进代办股份工作的通知》和《股份转让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规定,以此来活跃市场和加强信息披露工作。
2006年1月,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
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
价转让试点办法》配套规则、相关协议文本,使中关村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其股票转让采取协商配对的方式进行交易。
012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新三板,首批试点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扩大到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三大高新区。
虽然证券业协会在事实上承担着管理的功能,但对在系统内进行股份转让的公司是否有监管的权力并不明确。
根据《证券法》第7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
监督管理”的规定,只有作为法定监管机构的中国证监会才有权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但现实情况却是自律组织性质的中国证券业协会自行制定《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并在该办法中授予自己管理权,从而主管着股份代办转让系统。
然而,如果严格依照《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业协会取得授权必须通过行政法规或规章的形式,所以证券业协会目前行使的监管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证监会立法行政监管
由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产权市场已有的一些规定内容参差不齐、效力层次较低以及执行力不强,缺乏原则性的法律规定作为标准,所以这些规范不可能真正起到一定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2008年3月,证监会成立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主要的职责包括:制定股份公司公开发行不上市股票的规则、信息披露规
则等。
此后又公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标志着从法律角度上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为全国性场外市场和柜台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法规基础。
2013年2月,公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及挂牌公司的法律地位,建立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基本监管框架--中国证监会依法实行统一行政监管,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实行自律监管。
二、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规范历程
(一)产权交易市场出现和发展
产权交易市场产生于80年代中后期,时值我国第一次股份制改革的高潮时期,沪深两个交易所成立后仍不能满足众多企业的需求,且随着沪深两地柜台交易市场的销声匿迹,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柜台市场--区域证券交易市场开始自发地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成都红庙子市场。
1994年国有资产管理局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暂停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和交易机构的活动”。
1998年初,设计拆细交易和股权交易的产权交易市场被视为”场外非法股票交易”明令关闭。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之后,产权市场架构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制度。
许多地方又出现了恢复、重建、规范产权交易市场的大胆探索,如青岛、上海、深圳,特别是一向最为敏感最受指责的业务”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重新得到了肯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中国的产权交易所数量已经具
有相当规模。
截止目前,全国大概有200余家产权交易所,并且主要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京、津、沪、渝联合产权交易所。
他们都是得到了国资委授权开展国企产权交易的交易机构;第二层次是省级产权交易机构;第三层次则是地市级产权交易机构。
[1] (二)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的构建--地方产权交易所的整合的法律规范
2000年后,随着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规范国有资产转让,产权交易市场逐渐兴盛,但也滋生了一些交易场所未经批准违法开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存在严重投机和价格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38号文”,清理整顿的对象包括各种从事权益类交易、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以及其他标准化合约交易的交易场所。
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以期能够更好的把握清理整顿范围,准确适用整顿政策界限,落实和贯彻整顿工作。
根据三层次的场外市场建设思路,规范后的地方交易场所将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场外市场,是作为全国性场外市场的一个补充。
三、券商柜台交易市场法律规范历程
(一)柜台交易市场萌芽及发展
1987年9月,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有组织的柜台交易市场开始出现。
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迅速升温,面对股票市场的暴涨,沪深两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对柜台交易实施限价的措施,出现了不对称的涨跌幅限制,并开始着手打击黑市交易。
深圳
市政府1990年的”5.28”公告宣布了场外交易的终结。
1991年,沪深两大交易所的成立终结了沪深两地的柜台交易,也终结了黑市交易。
1992年,国家体改委批准staq为制定的法人股流通市场。
在staq 运行9个月后, net于1993年4月28日在北京成立。
staq、net 市场是继深沪个人流通股交易市场成立后专门提供法人股转让交
易的二级市场,这两个交易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全国性柜台交易系统,至此形成了我国”两所两网”的资本市场格局。
但是1993年5月,由于两个市场一直下跌,中国证券业协会和证监会向两个系统发出”暂缓审批新的法人股挂牌流通”的通知,此后,staq、net市场事实上步入了漫长的清理整顿时期。
1999年9月,为整合中国证券市场多头管理以及防范亚洲金融危机,关闭了staq和net系统。
(二)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再兴
2012年12月21日,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标志着柜台交易业务试点的启动,首批有7家券商参与试点,柜台交易业务将以协议交易为主,同时尝试开展报价交易或做市商交易机制,其产品定位为私募产品,建设初期配合资产管理业务创新,以销售和转让证券公司理财产品、代销金融产品为主。
2013年1月16日,海通证券正式发布柜台交易产品,标志着券商柜台交易业务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至此,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主体结构基本搭建完毕,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
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完整体系。
[2]
参考文献:
[1]邓路,孙龙建.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从国资流转平台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09,(3).
[2]程培松,钱晓涵.柜台交易快速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主体框架基本成形[n].上海证券报,2013-01-18.
作者简介:吕志强(1987-),男,山东临沂人,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