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南海泡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学 第9章 17
南海泡沫事件中的金融工具创新现象。南 海泡沫事件实际上缘于金融工具创新,它 通过债券兑换股票的方式化解政府的债务 危机。这种金融工具创新如果运用得当, 既可以减缓政府兑付债券的压力,也拓展 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如果运用不当, 企业没有确定的发展前景和业绩支撑,就 会形成泡沫。

投资学 第9章 25

a)
b) c)
优点:
不以盈利为目的,交易费用低; 不会滋长过度投机; 证交所得到政府的支持,没有破产倒闭的可 能。
投资学 第9章
16
金融市场具有非均衡性的特点,只要人们 有足够多的资金,就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 天价,进而导致泡沫的膨胀。泡沫意味着 股票价格并没有反映真实基础,相反,价 格却依旧追随那些与基础因素无关的资讯 而变动。由于人们普遍怀有一种谋取更多 财产的心理,也就很容易为非理性预期所 支配和被谎言所欺骗,从而陷入泡沫的漩 涡里去。这就需要社会和政府起码应做到 信息的充分公开和透明。
投资学 第9章 2
重商主义盛行的时代。政府与私人企业互为对方 提供逐利的机会和便利在当时司空见惯。例如, 政府债务由某个专为此目的组建的公司所承担, 同时政府给该公司以特许权,允许其垄断某个商 业领域而获取巨额利润,当股东买进该公司的全 部股票后,政府便可从其手里贷出大笔现金用于 偿还外债本息。英国政府在1713年以前的战争中 所欠下的许多债务,就是用这种办法由1694年创 建的英格兰银行所承担的。1711年成立的南海公 司也是这样一家公司。
7
3 群众的疯狂
1720年1月,南海公司股价为每股128英镑, 到3月即上升至每股330镑。到4月时,南海 公司的董事们已经以每股高达300镑的价钱 售出225万股股票。到5月,南海股价上扬 至每股500镑,6月升至每股890镑,8月更 上升至每股1,000英镑的价位。尽管每股逾 千镑,但公司董事仍然在这个价位售出500 万股股票。
投资学 第9章 20
“泡沫法案”是英国在公司法律制度方面的首次 尝试,某种程度上挽救了当时的金融危机,但负 作用是严重抑制了股份制的发展,英国公司制度 的成长和股市的发展因此停顿了百余年。19世纪 工业革命开始后,迅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加庞 大的融资能力,公司企业采取股份制的趋势已不 可阻挡。1825年,在商务部大臣哈斯肯的提议下, “泡沫法案”被废除。随后,政府各部门采取积 极行动发展公司法。政府最终找到了自己在公司 制度发展中的真正位置,开始履行应该履行的职 能。
投资学 第9章 13

终于,腐败像汹涌的洪水 淹没一切;贪婪徐徐卷来, 像阴霾的雾霭弥漫,遮蔽日光。 政客和民族斗士纷纷沉溺于股市, 贵族夫人和仆役领班一样分得红利, 法官当上了掮客,主教啃食起庶民, 君主为了几个便士玩弄手中的纸牌; 不列颠帝国陷入钱币的污秽之中。
投资学 第9章 14
投资学 第9章 12
1720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 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 者遭受巨大损失。人们发现,自己毕生的积蓄或刚刚继 承下来的遗产已经化为乌有。 那是令伦敦人至今色变的几个月:整个证券市场笼罩一 片恐慌中,成千上万的股民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有的 甚至连养老金都丧失了,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灾难。皇 家铸币局局长——艾萨克· 牛顿爵士也是“南海泡沫”事 件的受害者。他在第一次进场时买进了7000镑,小赚 7000镑;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大亏2万镑,损失 惨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不禁叹道:我能计算天体运行, 却无法计算人类的疯狂。
南海泡沫
1 背景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于18世纪初。英国领导欧 洲诸国发动反法战争,最终于1713年成功签署了 《乌德勒支和约》。英国从该和约受益颇多,比 如,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战略要地,并获得西 班牙美洲殖民地专卖黑奴的权利,从法国取得纽 芬兰、阿卡迪亚和哈德逊湾等北美属地,保住了 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 战后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 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 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
投资学 第9章 10
几乎与英国南海泡沫同时发生,同样作为政府特许的法 国公司,也在利用证券市场的投机特性哄抬股价,进行 金融诈骗,最终导致股市暴跌、千百万人破产,这就是 与“南海泡沫事件”齐名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法国的教训迅速引起英国公众的警觉,同样的事会不会 在我们这里发生?所以当政府指出那些民间公司的骗局 时,大家也对历来“牛逼哄哄”的南海公司产生了怀疑, 股东们不再相信南海公司能对每股1000镑的股票付出他 们应得的红利。一些里外消息灵的“内幕交易者”(主 要是那些获得暴利的政府官员)悄悄卖掉所持的股票, 据说财政大臣约翰· 艾思拉比一下子就赚了90万镑。这种 不同寻常的抛售活动使得已如惊弓之鸟的人们幡然猛醒。 紧接着,就是南海泡沫被无情地刺穿。
投资学 第9章 19
在南海泡沫事件中,如果英国政府和议会 的高官显贵们没有直接参与南海公司股票 的投机活动,如果英国政府还能够对金融 市场保持一定的监督和管理的话,南海泡 沫未必就会闹到这个程度。因此,和法国 密西西比泡沫的教训一样,保持一个与政 府行政部门相对独立的金融机构,防止金 融部门的腐败,时刻保持对金融体制的有 效的监督和管理,是避免发生泡沫经济的 必要条件。
投资学 第9章 9
4 泡沫破灭
为了维护南海公司的垄断利润,英国议会在1720 年6月通过了被民间称为“泡沫法案”的《反金 融诈骗和投机法》,禁止“在未经议会或国王授 权的情况下,成立像公司实体那样的联合体,并 使其份额可转移和让渡” 。表面上看,此举似乎 是政府想要为公司热降温,实际上,法案是由议 会成员提出的,而许多议员恰恰是南海公司的董 事和股东。他们之所以通过该法案,目的不过是 为了让投资者抛弃其他公司,都转向南海公司。 但是,令人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南海公司的好 日子一下子走到了头。
投资学 第9章 5
为了取得更多的现金和融通债务,南海公司分别于1720 年4月14日、4月29日、6月17日分三次向公众提供股票预 约认购,总共发行了87500股。南海公司还承诺所有持有 国债的人都可以把尚未兑换的国债年金转换为南海公司 的股票。对于持有英国国债的人来说,与其按照国债的 面值领取固定的年金,还不如转换成南海公司价格不断 飞涨的股票,结果有52%的短期年金和64%的长期年金被 转换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这些举动给南海公司的股票 投机大开了方便之门,使其轻而易举地从中筹集到了一 大笔资金。而其支配这笔钱的第一个用途,就是兑现自 己的诺言,向与此事有关的贵族、议员和官员们提供了 大约200万英镑的贿金。
投资学 第9章
23
2. 证券交易所。
① 交易所内进行的证券交易是有组织的交易,
它与场外交易(柜台或路边交易)的区别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建立确定的、严格的交易规则。比如,只有交易
所的会员才能在交易所的交易场地执行交易单, 对证券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也有严格的限定。 b. 在固定的场所进行交易。 c. 交易通过一个双向拍卖过程实现。
南海事件之后,英国民众不敢再问津股票 之事,闻股份公司而色变。整整一个世纪 间,英国竟没有发行过一张股票。一切还 是按“老规矩”进行:商业企业继续为个 人或合伙人所有,他们只能借助自身经营 产生的利润来扩大企业规模,充分的市场 竞争受到阻碍 。
投资学 第9章
15
5 启示
一个可以用强制力去敛财的公司,将无可 避免地丧失市场竞争力,更严重的是,它 们还会成为市场的破坏者和政府的财政包 袱。因此,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政 府与企业必须保持必要的距离。
投资学 第9章 21
一.证券市场概述
1.
世界证券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由放任阶段 法制建设阶段 迅速发展阶段
投资学 第9章
22
二.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
1.
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融资者和投资者间 的中介服务机构。


一级市场:证券承销商。协助企业以发行证券的 形式向公众募集资金。赢利形式:佣金。此外, 还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财务咨询等服务。 二级市场:证券经纪商和证券自营商。此外,还 提供证券分析和资产管理服务。
投资学 第9章 11
这场丑恶的金融戏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和愤 怒,纷纷举行公共集会,要求追究南海公司的欺 骗责任,政府则卷入层出不穷的丑闻中。尽管与 南海公司勾结谋取私利的财政大臣约翰· 艾思拉比 被关入伦敦塔,但一切都已于事无补,该发生的 悉数发生。英国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政府的信 用一落千丈。眼见大势已去,为了平息民怨,英 国政府命令南海公司立即进行资产改组,同时没 收了南海公司总管和一些政府官员的家产,总额 高达2401.4万英镑,并出让部分债权给英格兰银 行。下院也成立了一个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
投资学 第9章 18
监督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以一定的 规范与秩序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从而 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前提条件。的确,市 场的活力在创新,但创新只能在一定规范 与秩序下进行,而不能揉进欺骗和诡诈的 成分。南海泡沫事件从表面看直接诱因在 于工具创新,实质上却由于缺乏及时有效 的外部监督所致。
投资学 第9章
24
② 组织形式
a.
会员制交易所
定义:由若干证券公司及企业自愿组成,不以盈 利为目的,实行自律型管理的法人组织(不是企 业)。 其法律地位相当于一般的社会团体。会员大会是 证券交易所的最高权力机构。大会有权选举和罢 免会员、理事。 费用由会员共同承担。 中国的上海和深圳就是会员制交易所
投资学 第9章 8
南海公司制造的神奇效应不免为众多的民间企业眼红, 也跃跃欲试分杯羹。这一年,英国冒出了202家“股份有 限公司”,有专营从西班牙进口翠鸟的,有专营人类头 发买卖的,还有生产“永动机”的,甚至出现了“在适 当的时候才公布营业性质”的公司。这类骗子公司背着 政府偷偷发行的股票也被大脑进水的股民们炒上了天。 那些没能尽早买到南海股票的民众,生怕失去碰到下一 个南海公司的机会,纷纷把大把的血汗钱投进去。 当时坊间流传的一个故事是,一位伦敦的印刷工人登记 了一家“正进行有潜力生意”的公司,虽然没人弄得明 白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这个家伙还是在6小时 之内卖出了2000镑的股票(2000英镑在当时是一笔巨 款),且在成功圈钱后即“下落不明”。
投资学 第9章
6
许多英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大员与南海公司 相互勾结,疯狂牟利。先后有542位议员、 250位贵族卷入了股票交易。议员持有的股 份总额为110万英镑,贵族持有的股份总额 为54.8万英镑。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 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一个快速膨胀 的股市于是形成了。
投资学 第9章
投资学 第9章 3
南海公司成立后不久,邀请持有英国政府债券达900万英 镑的个人将其债券兑换成南海公司的股票。由于这项爱 国服务能回收部分国债,国王授予南海公司代表英国与 南太平洋诸岛和南美洲开展贸易的特权。但事实上,由 于当时统治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西班牙不愿开放其殖民 地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因而这项贸易特许权并没有为南 海公司带来大量赢利。到1718年,南海贸易更因英国和 西班牙关系恶化而中断。 1720年1月,南海公司向政府表示愿意支付750万英镑, 以换取管理3100万英镑国债的特权。南海公司还私下向 国会的主要议员和皇室承诺支付一笔巨额贿款。在成功 获得国债管理特权后,南海公司即开始向公众发行股票。
投资学 第9章源自文库4
2 做局
南海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哈里· 耶尔是个鼓动 能手,他开动宣传机器,不断向市场散布 “英国与西班牙正就允许英国在西班牙的 所有殖民地开展自由贸易的协定进行磋 商”、“在墨西哥、秘鲁一带发现巨大金 银矿藏”、“金银财宝就要源源不断运回 英国”之类的虚假而美妙的信息。甘康普 瓦大街上,各种传言不胫而走,海市蜃楼 般的投资前景终于唤起了民众的投资热情, 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南海公司发行的股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