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合集下载

学案3:第18课 三国鼎立

学案3: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8课三国鼎立【认定目标】1.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原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及历史作用,三国建立的时间、任务及都城;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3. 激情参与、大胆展示。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课前准备:双色笔、课本、配套练、导学案【自主预习】曹操统一北方(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百姓。

(2)条件:政治上:,招贤纳士经济上:实行军事上:200年,打败,取得了的胜利。

时间:(3)官渡之战双方:结果:作用:1.三国鼎立时间:赤壁之战双方:结果:作用:魏,年,人物:,定都三国鼎立蜀,年,人物:,定都吴,年,人物:,定都263年,魏国。

266年,魏国权臣称帝,改国号为,以为都城,史称。

280年,,统一全国。

【共同探究】(1)曹操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负的原因是什么?(2)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汉朝的奸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运用历史的观点来表述自己的见解。

【课堂检测】1.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是()A、光武帝B、汉武帝C、汉明帝D、汉献帝2.官渡之战中袁绍大败与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天意为之B、骄傲轻敌C、借助东风D、不习水战3.发生在东汉末三国时的历史成语故事如“三顾茅庐”、“初出茅庐”、“七擒七纵”、“鞠躬尽瘁”等都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诸葛亮4.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A在官渡击败袁绍 B实行屯田 C基本统一北方 D称帝建魏5.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是()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诸葛亮6.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均发生在()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 D南北朝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的是()A刘备 B张飞 C诸葛亮 D关羽8.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这其中最为准确的是()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18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赤壁之战(∨)2、三国鼎立的形成(∨)【知识梳理】1、官渡之战交战双方:结果:2、赤壁之战时间、经过、结果年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与在长江沿岸的一带和曹军对峙。

周瑜指挥联军用的办法,大败军。

3、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名建立时间国号建立者都城魏年蜀年吴年(今天的)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某某与内地的联系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某某的联系。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 统一天下B. 消灭袁绍C. 废汉称帝D. 建立魏国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

”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A.曹操 B.X备 C.周瑜 D.诸葛亮3.下列事件与某某有关的是A.丝织业兴旺B.修建水利工程 C.船队到达夷洲D.大兴屯田4、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5、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三顾茅庐”有关的是()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拓展视野】1.(08某某内江卷)著名的典故“三顾茅庐”出自于东汉末年。

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A.曹操 B.X备 C.孙权 D.诸葛亮2.(某某某某卷)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第18课三国鼎立【知识梳理】1.曹军和袁军曹军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208年赤壁火攻曹3.220 魏曹丕某某221 汉 X备某某222 吴孙权建业【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A 2.B 3.C 4.C 5.B 【拓展视野】D A。

学案4:第18课 三国鼎立

学案4: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8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

2、了解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4、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朝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特点、影响。

)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2、三国建国年表:3、公元263年,魏国灭()。

公元266年,魏国权臣()废魏帝自立,定国号为(),仍以洛阳为都,史称( )。

公元280年,西晋灭( ),统一全国。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二)检查交流“预习导学”(三)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师板书)1、为什么是曹操而不是其他军阀最终统一北方?答:2、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获胜而在占据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反而失败呢?答: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答:(四)当堂练习,掌握新知: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A 项羽B 诸葛亮C 刘备D 曹操2、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阀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 挟持汉献帝,“挟(xié)天子以令诸侯”B 实行屯田制,保证军粮供应C 奖励农耕,得到农民的支持D 官渡之战打败劲敌袁绍3、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A 淝水之战B 赤壁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4、在下图所指的古代战争中,来自北方的军队战败的原因不包括()A 北方军队不习水战B 北方军队以寡敌众C 北方军队流行疾疫D 南方军队战术得当5、关于赤壁之战的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B 发生在三国鼎立形成前的东汉时期C 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D 赤壁位于长江边上6、三国时,吴国位于东南,其京都建业就是今天的()A 洛阳B 长沙C 广州D 南京7、三国之前是()A 东汉B 西汉C 东晋D 西晋8、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是()A 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B 民族融合得到加强C 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D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对()的评价A 刘备B 孙权C 曹操D 诸葛亮10、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A 220年B 221年C 222年D 230年11、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12、促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著名战役是()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巨鹿之战D 淝水之战13、三国时期,派人到夷洲的是()A 曹操B 曹丕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1. D2. A3. D4. B5. A6. D7. A8.A9.D 10. C 11. A 12. A 13. C。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学案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学案

2011年11月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十八课三国鼎立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分析曹操在不同战争中胜败的原因;【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挑战脑电波】战争胜负我预测**资料研习**1、《三国志》中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2、赤壁之战前,根据曹操给孙权的劝降书,说是“今治水军80万众(现在我已经训练了水陆大军80万人),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由此衍生出了曹军83万的说法。

3、历史记载:孙权派给周瑜的部队为3万人用于同曹军直接作战。

刘表、刘备军,合计9万多人。

4、曹操占有北土,既未平安,加以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5、曹军“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此指中原来说)所长”,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6、彼时正值“盛寒”,曹军内,马无草料,会成群饿毙。

【历史我评说】评价曹操**资料研习**1、曹操是曹嵩的长子,他“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通古学。

曹操也有过人的武艺。

2、《魏书》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

4、曹操怀疑华佗在给他治病时故意留了一手,所以他的头疼病老也治不好,还不如干脆把华佗杀了,免得麻烦。

就这样,一代神医因曹操疑心病作怪,死在了他的刀下。

后来,曹操的小儿子曹冲生病,曹操悲伤地说:“后悔杀死华佗,看来曹冲是没救了。

”5、曹操误杀吕伯奢,大家都骂他“恩将仇报”,曹操却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6、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五十三岁,写下了著名的乐府诗《龟虽寿》,其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第18课 三国鼎立 导学案

第18课 三国鼎立 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编号:018 班级:姓名:【课题】第18课三国鼎立主备:审核:时间:年月日第周学习目标: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三国经济概况。

2.通过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原因的分析,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懂得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

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学习重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难点:两次战争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学习过程:一、前置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完成填空)(一)官渡之战:1.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

2.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

(二)赤壁之战:1.背景: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基本统一___________。

曹操想要统一南北。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___________,请来了有才能的___________辅佐。

割据江东的__________,统治比较稳固。

2.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

3.结果:以少胜多,打败了。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经济的发展:三国的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

魏国修建许多_____________,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_______业兴旺,吴国__________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船队曾到达_______,加强了内地与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联系。

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提炼归纳)1.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原因有哪些?2.曹操从名扬官渡到兵败赤壁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为什么结果却是天壤之别?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三、展示释疑,拓展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词中的“三国”指哪三国?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著名战役有关?3.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精选7篇)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精选7篇)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精选7篇)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精选7篇)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篇1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影片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

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第18课 学案三国鼎立

第18课  学案三国鼎立
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全军覆没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4、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A消灭袁绍的势力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C南下统一全国D废掉汉献帝
5、208年左右,割据东汉天下的主要军事集团是()
4、影响:赤壁之战后,___________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___________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___________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赤壁之战奠定了___________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二、赤壁之战:
1、背景: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__________。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__________请来了有才能的_________辅佐。割据江东的_____________统治比较稳固。
2、时间:___________年。
3、经过:__________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经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___________一带和曹军对峙。___________指挥联军用火攻的方法,大败曹军。
建立者
都城

___________年
___________
洛阳

221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修建许多____________,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蜀:丝织业兴旺,___________行销三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三国鼎立学案【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情感目标: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找出下列两个故事,自己熟悉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的故事讲得最精彩。

官渡之战温馨提示: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影响2赤壁之战3熟悉三国鼎立形成过程自己独立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做得最好。

国家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魏蜀吴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读一读,想一想材料一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材料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下层的人,它也注意提拔。

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材料三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

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

他决定推行屯田制。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2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3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试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在班级内交流。

四、知识整合一种局面:三国鼎立2两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3三分天下:魏蜀吴4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五、巩固练习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战役B长平之战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2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战役B长平之战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3成语典故“火烧连营”“草船借箭”都出自哪一战役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官渡之战D巨鹿战役4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A刘备B诸葛亮孙权D曹操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废汉献帝D统一北方6、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了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六、中考链接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个军阀?()A.刘备B.袁绍.孙权D.刘禅2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A.200年B.208年.220年D.222年3.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精选2篇)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精选2篇)

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精选2篇)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篇1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缘由、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缘由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缘由。

2、提高对重大历史大事的复述力量。

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缘由的分析,提高同学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力量。

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同学对历史史实的文学创作的辨别力量。

3、熟悉到每一历史大事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殊是符合实际状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熟悉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当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展。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进展的趋势,二是呈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闻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反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难点:如何正确熟悉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

都是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同学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

三、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提问一下同学有关《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人物?大家知道三国鼎立的由来吗?这一阶段发生了哪些战役?2.基础自主探究:①、官渡之战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消失势力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_____和______。

时间:______年,交战双方是______和_____,交战地点是__,交战结果是_____。

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②、赤壁之战背景: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南方长江中下游消失实力比较大的两个集团与之对峙: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______,辅佐他的是_______;一个是割据江东的___,统治比较稳固。

七年级第四单元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

七年级第四单元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

七年级第四单元学案第18课三国鼎立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情感目标: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知识回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司马迁写《史记》,记述黄帝到武帝,编撰使用纪传体,文笔简洁是范例。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水平显神功,艺术群像磅礴势,造型精美又生动。

【自主学习】一、官渡之战 1、背景:(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曹操势力发展壮大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②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屯田 2、时间:公元200年3、作战双方: VS4、结果:以少胜多,大败袁军(1)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2)南方长江中下游出现实力比较大的两个集团与之对峙: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______,辅佐他的是_______;一个是割据江东的___,统治比较稳固。

2、时间::公元208年3、作战双方:曹操VS 联军4、结果:以少胜多,大败曹军5、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背景:(1)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2)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

(3)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1)魏国:修建了许多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2)蜀国:丝织业兴旺,行销三国;(3)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今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唯才是举,广招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还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军事上,200年,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结果;
熟记三国形成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知道三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2、分析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条件。

分析赤壁之战中曹败、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

3、学习周瑜、诸葛亮灵活机动的作战策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学习难点:三国形成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的情况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平台:
1)、官渡之战:时间: ------年,
交战双方:袁绍----------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时间:--------年,
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三国鼎立的形成:
魏 220年称帝洛阳曹丕;
汉 221年称帝成都刘备;
吴 222年称王建业孙权
4)、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联系。

二)、构建知识网络:
三国鼎立
背景:
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破坏。

末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末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形成:
魏:年称帝,定都,三国开始。

蜀:年称帝,定都。

吴:年称帝,定都。

经济发展:魏:
蜀:
吴:。

第18课历史学案

第18课历史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初一历史新授课编写:王翠轻学习目标1.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3(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指导快速认真阅读第一目“官渡之战”和第二目“赤壁之战”1.填写下表平行训练一.单选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A、袁绍B、曹操C、刘备D、孙权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流程二:自学指导快速认真阅读第三目“三国鼎立的形成”,完成下列任务1.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不敢轻易南下.。

孙权在()势力得到巩固。

刘备乘机占领()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2.填表5.三国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的表现:魏国:蜀国:*吴国:平行训练一.单选1、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的评价()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2、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①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②重视农耕③奖励农耕④重视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3、三国建立的顺序()A、蜀吴魏B、吴蜀魏C、魏蜀吴D、魏吴蜀4、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总结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①都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都与曹操有关④都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⑤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⑥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

第18课_三国鼎立_导学案

第18课_三国鼎立_导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三国经济概况。

2、理解三国鼎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过渡;;3、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作品地分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2、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自主学习】(我自信,我学习,我思考,我快乐!)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黄河中下洲的和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2、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

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基本上统一了。

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

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的地盘。

2、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

3、结果:以少胜多,打败了。

2、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兴修,继续实行。

(2)蜀国:以治国,赏罚分明;减轻,兴修,鼓励;对少数民族采取政策,加快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3)吴国:组织农民,推广中原的先进;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现在的台湾),加强了的联系。

【合作探究】(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1、曹操为了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哪些措施(曹操实力迅速壮大的原因)?2说一说官渡之战的过程(列表展3、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二、赤壁之战1、说一说赤壁之战的过程(列表展示)2、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列表展示)2三国鼎立初期,各国经济有什么特点? 3那是哪个国家和台湾有往来?【课堂延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三国鼎立教学案

三国鼎立教学案

三国鼎立教学案第一篇:三国鼎立教学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战争胜败原因。

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2.通过对曹操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学情分析】(一)我所执教的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在这节课里,通过观看录像、学生表演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一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为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教版7年级上册,有三个子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重点难点】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在没有上新课之前,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段歌曲,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知道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音乐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学生回答。

后提问:你知道《三国演义》指的是哪三国吗?(生回答:魏蜀吴)。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拓展延伸1、大陆和某某交通的最早记载时在
什么时期?这一事实说明了什
么?现在在某某像陈水扁之流要
搞“台独”,说某某不是中国的领
土,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历史知识
来告诉人们,某某自古就是中国
的领土吗?
2、由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
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是
倒退?简单谈谈你的理由。

3、历史使人智慧。

前事不忘,后事
之师。

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
么感悟?
鼓励学生:谈收获和认识:
某某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某
某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
行为作斗争。

认识:以史为鉴
师生共同分析小结:东汉末年的军阀割
据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人民渴
望统一,曹操顺应民意,统一北方,进
而想一举统一全国,结果失败,为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鼎立时
期,三国都为完成统一大业而努力发展
经济,增强国力,推动社会进步,从这
段历史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反思完善。

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 二.赤壁之战 • 1.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基本统一________。 ________年曹操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_______请来了有才能的 ______辅佐。割据江东_______,统治比较稳固。 • 2.经过:经过____和____等说服,孙权同意联合 抗曹,双方组成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 的______一带和曹军对持。_______指挥连军用 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 3.意义:赤壁之战奠定了_____局面的形成。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材料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 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战役的还有谁? • 这首诗与我国古代历史上那里著名历史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 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 在这一战役前,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什 么?
• 【合作探究】(集体力量是无穷的,和你的同伴携 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答对小组加分多哦!) • 曹操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采取了哪些措施?(6 分) •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主要的原因是什么?(3分) •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军和孙刘联军取胜的 共同原因(3分) • 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 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3分) •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本课的成语故事(6分)
• 【本科知识体系】 • 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表格,统计我们学过 去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内容包括: 战役名称、作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 意义。 • 【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三国鼎立》学案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通过曹操一胜一败缘故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明确熟悉评判历史人物时,要紧应该看他是不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展。

【课前预习、课内探讨】(我学习,我欢乐;我试探,我收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背景①东汉末年,军阀混战②占据的曹操,实力不断强大③盘踞的袁绍,想消灭曹操①官渡之战后,基本统一北方,还想统一南北②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得到的辅佐③割据江东的,统治比较稳固时间双方战术特点1.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结果影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二、三国鼎立的形成⑴背景:①②③⑵形成:政权建立时间建立者国号都城备注魏国三国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蜀国吴国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⑶三国经济的发展政权措施意义魏国蜀国——吴国①2.三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②【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1.东汉末年,经太长期的军阀混战,彼此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其中在中国北方成立的政权是()A.魏B.蜀汉C.吴D.东晋2.三国时期称帝的是()A.曹操、刘备、孙权B.曹操、诸葛亮、孙策C.曹丕、刘备、孙权D.曹丕、诸葛亮、孙权3.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官渡之战击败袁绍B.大体上统一北方C.指挥赤壁之战D.废汉献帝成立魏国4.在历史课上,同窗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

以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阻碍最大的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5.以下战役按时刻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涿鹿之战②城濮之战③赤壁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6.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域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三国鼎立
班级:姓名:
往史回首:
扬帆起航:
一、航行目标:
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
三国经济概况;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官渡之战VS 赤壁之战
三国的建立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同舟共济:(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你能解释一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吗?
2、评一评,你心目中的曹操和诸葛亮是怎样的历史人物?
精讲点拨:
1、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2、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

3、三国时期,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四、牛刀小试(我达标我快乐)
(一)选择题
1、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
A.211年
B.222年
C. 220年
D. 263年
2、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4、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
A.台湾
B.海南岛C西藏 D. 广州
5、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6、吴国都城建业在今()
A.江苏省境内
B.湖北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D.安徽省境内
(二)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词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3.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
五、深海探索:】(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他们说的对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六、史海拾贝:】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