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相关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外科学基础知识点

外科学基础知识点

外科学基础知识点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表面及浅部器官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

外科医生通过手术等方法帮助病人解决各种器官的问题,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外科学的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一、解剖学基础知识点1. 人体结构:人体分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各部位有不同的器官和组织结构。

2. 重要器官:心脏、肺部、肝脏、肾脏、胃肠道等是外科医生常见的治疗对象,了解其位置、形态和功能对进行手术有重要意义。

3. 血管和神经:血管和神经是人体重要的组织结构,外科手术常需要处理这些组织,因此对其结构和走向有深入了解至关重要。

二、生理学基础知识点1. 循环系统:了解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血液的循环路径以及血压的控制对外科手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了解呼吸机制和肺部解剖生理对处理呼吸系统问题至关重要。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途径,了解消化器官的解剖生理和功能异常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三、病理学基础知识点1. 病理生理学:了解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和病变特点对外科手术的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有重要作用。

2. 肿瘤学基础:肿瘤是外科医生常见的手术对象,了解肿瘤的生长特点、浸润程度和转移规律对外科治疗至关重要。

3. 伤口愈合:了解不同类型的伤口、伤口愈合的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对手术术后创面管理和护理至关重要。

四、手术学基础知识点1. 手术技术:了解不同类型手术的操作步骤、相关器械的应用和术中处理技巧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手术风险有重要意义。

2. 无创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了解微创手术的优势、操作要点和风险对外科医生至关重要。

3. 术后护理:了解术后患者的护理需求、常见并发症和护理重点对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结语外科学基础知识点是外科医生必备的知识储备,只有深入理解人体结构、生理机制、病理特点和手术技术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正确决策和有效干预。

外科学主治基础知识

外科学主治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第 1题:B型题(本题1分)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高镁血症E.低镁血症可表现为神经、肌肉系统功能亢进的是(?)【正确答案】:E第 2题:B型题(本题1分)A.限制水、钠摄入B.5%碳酸氢钠溶液滴注C.保持水、电解质平衡D.静滴10%葡萄糖溶液E.行透析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肾衰竭少尿期治疗:早期用利尿剂,限制水分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预防和治疗高血钾,纠正酸中毒,预防和控制感染,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血液净化多尿期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预防和控制感染,注意合并症发生 第 3题:A1型题(本题1分)下列监测可发现气管导管插入食管的是(?)A.脉压B.呼气末二氧化碳C.心电图检查D.中心静脉压E.血氧饱和度【正确答案】:B第 4题:B型题(本题1分)A.环磷酰胺B.5-氟尿嘧啶C.丝裂霉素D.长春新碱E.卡铂化疗药中,属于杂类的是(?)【正确答案】:E第 5题:B型题(本题1分)A.限制水、钠摄入B.5%碳酸氢钠溶液滴注C.保持水、电解质平衡D.静滴10%葡萄糖溶液E.行透析严重酸中毒治疗的最佳方案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肾衰竭少尿期治疗:早期用利尿剂,限制水分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预防和治疗高血钾,纠正酸中毒,预防和控制感染,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血液净化多尿期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预防和控制感染,注意合并症发生 第 6题:A3/A4型题(本题1分)男性青年被人用刀捅伤胸部流血,3小时后到医院就诊。

体检,一般情况可诉口渴,皮肤苍白,脉搏110次/分,收缩压90~70mmHg,表浅静脉塌陷,少尿。

请结合病情,估计此患者大约失血量(?)A.约20%B.约50%C.约40%D.20%~40%E.小于20%【正确答案】:D第 7题:A1型题(本题1分)患者,癌症手术后行化疗治疗,静脉注射丝裂霉素时发现穿刺部位肿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立即停止用药,拔除针头B.立即停止用药,局部注射碳酸氢钠C.立即停止用药,接注射器回抽,再局部注射硫代硫酸钠D.立即停止用药,接注射器回抽,再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E.立即停止用药,接注射器回抽,再局部注射碳酸氢钠【正确答案】:D第 8题:A1型题(本题1分)Cushing溃疡是指(?)A.重度烧伤后继发胃、十二指肠溃疡B.脑外伤后继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外科学知识点

外科学知识点

外科学知识点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外科手术以及外科治疗各种疾病的知识和技术。

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掌握各种外科手术技术,以及对术后护理和康复的关注。

下面将介绍一些外科学的基本知识点。

1. 解剖学知识解剖学是外科医生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外科手术离不开对人体解剖结构的准确认识。

外科医生需要深入学习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血管分布、神经支配等解剖特点,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生理学知识生理学是外科医生必须了解的学科,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病人的生理状态进行调整和干预。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掌握生理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生理变化。

3. 病理学知识病理学是外科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外科手术前需要明确病变的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外科医生需要熟悉各种疾病的病理特点,了解病变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进行治疗。

4. 外科手术技术外科手术技术是外科医生的核心能力,不同的手术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

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开刀、缝合、止血、取材等手术技术,保证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术后护理和康复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是病人能否尽快康复的关键。

外科医生需要制定合理的术后护理方案,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疼痛感受和并发症情况,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在外科学领域,医学知识更新换代,外科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外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希望以上外科学知识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综合外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综合外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综合外科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解剖学知识1. 人体器官的位置和结构:掌握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位置、结构,包括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等部位的解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 血管和神经的走行:了解人体的血管和神经走向及其分布,这对外科手术操作非常重要。

二、生理学知识1. 循环系统的生理:了解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2. 呼吸系统的生理: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系统的生理机制。

3. 消化系统的生理:了解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

三、病理学知识1.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各种外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外伤、肿瘤、感染等。

2.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掌握各种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方法,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四、外科手术知识1. 手术操作技巧:了解各种外科手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等。

2. 术前术后护理:了解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中的护理需要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

五、外科器械和设备知识1. 外科手术器械:了解各种外科手术器械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包括刀、钳、剪、吻合器等。

2. 外科手术设备:了解各种外科手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手术台、手术灯、吸引器等。

六、创伤救治知识1. 创伤的种类和危害:了解各种创伤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包括外伤、烧伤、挤压伤等。

2. 创伤的急救措施:了解各种创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包括止血、包扎、休克处理等。

以上就是外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医生们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希望医生们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科业务培训内容

外科业务培训内容

外科业务培训内容一、概述外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各种手术和治疗方法,旨在治愈或改善患者的病情。

外科业务培训旨在培养医生的外科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外科手术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基础知识培训1. 解剖学: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位置,为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基础。

2. 生理学: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了解手术对机体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3. 病理学:学习各种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为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 药理学: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原则,确保手术过程中的药物使用安全和有效。

三、技术操作培训1. 切口缝合:学习各种切口缝合技术,包括皮肤、肌肉和深部组织的缝合,使切口愈合美观和牢固。

2. 手术准备:掌握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器械的准备、消毒和摆放,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手术操作:熟悉各种外科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包括开放手术和腔镜手术等,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4. 切除与重建:学习各种器官或组织的切除和重建技术,如肿瘤切除术、器官移植术等,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改善。

5. 出血控制:掌握各种出血控制技术,包括电凝、缝线结扎等,确保手术过程中血管的安全和止血效果。

6. 术后护理:了解术后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护理、感染预防和并发症处理等,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四、团队协作培训1. 多学科协作:培养与其他医学专科合作的能力,如与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协同工作,提高手术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2. 沟通与协调:学习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与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协调合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五、专业知识培训1. 外科学前沿:了解外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2. 临床案例讨论:通过讨论和分析临床案例,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的掌握,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外科学基础知识

外科学基础知识

外科学基础知识外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许多与手术操作和外科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

了解外科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外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外科手术的分类、手术室的准备和手术操作的基本步骤。

一、外科手术的分类外科手术可以根据目的和操作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目的来说,外科手术可以分为治疗性手术和诊断性手术。

治疗性手术是为了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而进行的手术,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诊断性手术则主要用于确定疾病的诊断结果和病变的程度。

根据操作方式来说,外科手术可以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通常需要进行较大的切口,通过手术刀等工具进行操作。

微创手术则利用微小的切口或穿刺来进行操作,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辅助进行手术操作。

微创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采用。

二、手术室的准备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前,手术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手术室的消毒和清洁。

手术室必须保持高度的洁净度,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其次是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外科手术通常需要使用手术刀、缝合针、止血钳等工具,以及抗生素、镇痛药等药物。

此外,手术团队也需要进行个人防护,如戴手套、口罩和帽子等。

三、手术操作的基本步骤外科手术的操作一般包括手术准备、切口、操作和缝合四个基本步骤。

首先是手术准备,包括患者的体格检查、术前禁食等。

接下来是切口,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患者体表做切口,并进一步扩大切口以暴露手术部位。

然后是操作,外科医生根据手术的目的,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技术进行操作。

最后是缝合,完成手术后,外科医生会用缝合线将切口缝合起来,并采取其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敷药等。

以上是对外科学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

外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外科学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对外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外科基础知识点总结

外科基础知识点总结

外科基础知识点总结本文将主要介绍外科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一、解剖学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形态的科学,包括人体各个部位的器官、组织、血管、神经等结构。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外科医生能够准确地了解人体构造,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解剖基础。

2. 人体的各个系统人体包括多个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以便在手术治疗中准确地定位和处理病变部位。

3. 人体器官的解剖特点不同的器官有着不同的解剖特点,比如心脏、肝脏、肺部等器官的解剖结构、形态、血管、神经的分布等。

外科医生需要深入了解各个器官的解剖特点,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解剖基础。

4. 人体的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等。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便在手术治疗中避免损伤神经组织。

5. 人体的血管系统人体的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外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血管的分布、走向、供应部位等,以便在手术治疗中避免损伤血管组织。

二、生理学1. 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循环、消化、代谢等多个方面。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以便在手术治疗中保证患者的生理功能正常。

2.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外科医生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便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进行手术治疗。

3.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外科医生需要了解这些系统的生理功能,以便在手术治疗中保证患者的调节功能正常。

4. 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同的器官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如心脏的泵血功能、肺部的呼吸功能等。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以便在手术治疗中保证患者的器官功能正常。

三、病理学1. 病变的形态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和组织学变化的科学,外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疾病的病变形态学特点,以便在手术治疗中准确地判断和处理病变组织。

2024外科学中级基础知识讲义

2024外科学中级基础知识讲义

2024外科学中级基础知识讲义
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对外科手术和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2024年的外科学中级基础知识讲义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解剖学基础,包括人体各器官的解剖结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解剖学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

2. 生理学基础,涉及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以及这些生理功能在外科手术中的影响和应用。

3. 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介绍外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涵盖各种外科疾病,如创伤、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

4. 外科手术技术,包括常见外科手术的操作步骤、手术器械的使用、术前术后护理等内容。

5. 伦理与法律,介绍外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遵守的伦理规
范和法律法规,包括患者权利保护、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6. 外科医学的最新进展,介绍外科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技术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帮助学生了解外科医学领域的前沿动态。

以上是可能包括在2024年外科学中级基础知识讲义中的内容,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外科学的全面理解,为将来的临床实
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科学基础知识简介

外科学基础知识简介
感谢观看
并发症处理方法
手术后出血
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如加压包 扎、应用止血药物或再次手术止血等。
切口感染
拆除部分缝线,敞开切口引流脓液,加强换 药和抗生素治疗等。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翻身拍背和雾化吸入 等护理措施,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尿路感染
更换导尿管或拔除导尿管,根据细菌培养和 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换药
指手术后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 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换药时应 遵循无菌原则,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及时处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手术后出血
手术操作不当、止血不彻底或患者凝血功能 障碍等原因导致。
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或误吸等 原因导致。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外科学与其他学科如内科学、影像学等联系日益紧密,跨学科合作与 交流成为重要趋势。
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挑战
随着医疗环境的变化,医疗质量与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加强医疗 质量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工作。
THANK YOU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外科学的 治疗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等新型手术 方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02
外科疾病分类与特点
常见外科疾病类型
01
02
03
04
创伤
包括各种机械性损伤,如切割 伤、刺伤、挫伤、骨折等。
感染
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 外科感染,如疖、痈、丹毒、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可显示器官内 部结构,发现病变部位和范围。

神经外科学基础知识

神经外科学基础知识

THANKS
通过一系列神经心理学测 试,评估患者的记忆、思 维、判断等认知功能。
05
手术治疗策略与技巧探讨
手术入路选择依据和注意事项
病变部位和性质
根据病变所在部位(如颅内、椎管 内等)及病变性质(如肿瘤、血管 病变等)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
充分暴露病变并减少损伤。
解剖结构和功能
熟悉相关解剖结构,避免损伤重要 神经、血管等结构,同时考虑功能
放射治疗在神经外科中应用
放射治疗原理
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适应症分析
适用于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等神经外科疾病。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 治疗,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率。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介绍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作 用于人体,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 修复,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等症
状。
康复治疗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和评估,帮助 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和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提供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 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和生活质量。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显示颅内血管的详细结构,用于诊断血管畸形、 动脉瘤等。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脑脊液检查
脑电图(EEG)
通过分析脑脊液成分,辅助诊断颅内 感染、炎症等疾病。
记录大脑电活动,用于诊断癫痫等脑 功能异常疾病。
血液检查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感染、炎症 、肿瘤等。

外科知识点总结分章节

外科知识点总结分章节

外科知识点总结分章节第一章:外科常见病例与疾病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并治疗人体表面器官和肢体等部位的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外科医生常见到各种各样的病例和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创伤、肿瘤、炎症、先天畸形等。

外科医生需要对这些常见病例及疾病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治疗患者。

常见创伤病例创伤是外科医学中最为常见的病例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外伤、骨折、刀伤、烧伤等。

外科医生需要熟悉各种类型的创伤以及相应的救治方法,特别是在急救和手术处理方面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肿瘤疾病肿瘤是外科医生治疗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外科医生需要熟悉各种肿瘤的生长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以便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炎症性疾病炎症性疾病是外科医生常见的病例之一,包括但不限于阑尾炎、胆囊炎、炎性肠病等。

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便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先天畸形先天畸形是指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异常或缺陷,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先天畸形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案。

第二章:外科常用诊断技术外科医生在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借助各种诊断技术,了解病情及病变部位。

以下是外科常用的诊断技术: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外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技术,包括X线、CT、MRI、超声波等。

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器官结构和组织病变,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外科医生获取患者生化指标、炎症标志物等重要信息的途径。

血液检查、尿液分析、病理检查等都是外科医生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外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器官内部的病变情况。

腹腔镜、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检查生物检查是外科医生获取患者组织、细胞等信息的途径,包括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生物检查可以直接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和细胞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外科学基础知识点.doc

外科学基础知识点.doc
III类污染切口: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切口,如阑尾穿孔 切除术、肠梗阻肠坏死手术等。
••切口愈合:
甲级: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
乙级: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丙级: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拆线:
头面颈4-5天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重度等渗缺水以等渗盐水来补充丧失量可导致高氫性酸注
• •等渗性缺水常见于外科病人(注:消化液、体液丧失)
••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o常见原因为“进少出多,移入胞内”,有: ①长期进食不足;②应用咲塞米等利尿剂,急性肾衰多尿期;③补液病人 钾盐补充不足;④肾外流失:呕吐、持续胃肠减压、肠痿等;⑤钾向组织 内转移:如大量输注葡萄糖和朕岛素,碱屮毒等。
临床表现:
主要体征:肌无力(四肢9躯干T呼吸肌),可有呼吸困难,肠麻痹等; 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心电图表现: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 长,U波;
• •高血钾的心电图表现: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岀现QRS增 宽,PR间期缩短。
(高血钾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危险的是可致心搏骤停)
4.骨折引起瘫痪、失语等功能障碍或局限性癫痫者。
脑损伤:
••加速性损伤:相对静止的头部突然遭受外力打击,头部沿外力作用方向
呈加速运动而造成的损伤。此方式造成的损伤主要发生在着力部位。
••减速性损伤:运动着的头部突然撞于静止的物体所引起的损伤。如坠落
或跌倒吋头部着地。这种损伤不仅发生于着力部位,也常发生着力部位 对侧,即对冲伤。

颅内病变所致的颅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部分脑组织移位, 通过一些孔隙,被挤至压力较低的部位,即为脑疝。是颅脑损伤发展过

普通外科学 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普通外科学 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普通外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下列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减少引起的A.是由体内[HCO3B.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变慢.变浅C.呼气中可有酮味D.血清pH降低E.症状较轻者,一般不需应用碱剂治疗2.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不应出现A. QRS 波变宽B.出现U波C.Q-T间期延长D. P-R间期延长E.高而尖的T波3.低钾性碱中毒可能出现于下列哪种情况A.尿毒症B.胃手术后C.术后少尿D.严重创伤E.大量输血4.导致低钙血症的外科疾病中,不包括下述哪一种A.急性重症胰腺炎B.骨转移性癌C.甲状旁腺功能低下D.小肠瘘E.急性肾功能衰竭5.容易并发代谢性碱中毒的是A.便秘B.高位小肠梗阻C.低位小肠梗阻D.结肠套叠E.幽门梗阻6.幽门梗阻所致反复呕吐可引起A.低氯低钾性酸中毒B.低氯低钠性酸中毒C.低氯高钠性碱中毒D.低氯低钾性碱中毒E.低钠低氯性酸中毒7.下列关于休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10%时即出现休克B.失血性休克时,应首先快速输入10% -50%葡萄糖溶液,继之大量输血C.损伤性休克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D.感染性休克多是革兰阴性杆菌所释放的内毒素引起的内毒素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首先控制感染8.出现全脊髓麻醉时的处理要点是A.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B.经鼻管给氧吸入C.静脉注射镇痛镇静剂D.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E.立即人工呼吸与支持循环9.术前准备,不恰当的是A.练习床上排便、排尿B.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C.练习正确的咳嗽、咳痰方式D.提前 2 周戒烟E.提前3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0.如考虑输血过程中出现细菌污染反应,最简单而快速的诊断方法是A.病人血做直接涂片B.抗菌药物治疗性诊断C.所输血做细菌培养D.病人血做细菌培养E.所输血做直接涂片11.休克时快速5-10分钟静滴生理盐水250ml,如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A.心功能不全B.血容量过多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D.血容量不足E.以上都不对12.决定休克病人补液量较可靠的依据是A.神经状态B.尿量C.血压D.中心静脉压E.脉率13.休克代偿期的典型临床表现为A.脉细速,收缩压低,脉压显著缩小B.脉正常或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C.脉细速,血压正常,脉压无变化D.脉细速,血压低,脉压轻度缩小E.脉细速,脉压无变化14.影响中心静脉压最主要的因素是A.有效循环血量B.动脉压C.回心血量和右心室排血量之间的动态关系D.胸内压E.静脉血管阻力15.判断患者休克微循环效能较可靠的依据是A.尿量B.神智C.脉搏D.血压E.呼吸16.关于气管内插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气管内插管插入过深时,极易插入左支气管B.昏迷病人经气管内插管,一般以维持24-48小时为限,超过此限应行气管切开C.婴幼儿一般不用带套囊的导管D.下颌发育不全的病人,通常经口腔明视插管,操作是困难的E.口腔内手术,经鼻腔插管手术方便17.对芬太尼描述不正确的是A.镇痛强度为吗啡的75~125 倍B.作用持续时间半小时C.注射过快可致胸腹壁肌肉僵硬D.不抑制心肌收缩力E.抑制呼吸18.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疾病中,不包括A.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B.慢性胆囊炎C.烧伤D.休克E.绞窄性肠梗阻19.下述哪项,不作为透析疗法的指征A.水中毒B.COCP为 15mmol/L2C.BUN每日升高>30mmol/LD.血肌酐>442μmol/LE.血钾>6.5mmol/L20.手术后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一般原则是A.术前不用,术后应用至伤口拆线B.术前应用 1 天,术后继续用 2 周C.术前和术中各用一次,术后继续用 1~2 天D.术前不用,术后应用 2 天E.术前应用 4 天,术后继续用 4 天21.下列各项与发生伤口裂开有关的因素中不应包括A.老年患者合并重度营养不良B.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未能控制C.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D.长期应用细胞毒性化疗药E.手术未选择粗缝线22.中心静脉插管后感染的最多见的致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厌氧革兰染色阳性梭状芽胞杆菌C.链球菌D.需氧革兰阴性杆菌E.白色念珠菌23.关于肠外营养并发症,下列正确的是A.易导致胆囊结石B.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菌血症C.胸导管损伤是技术性损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D.常造成患者发生低血糖E.不影响肝功能24.急性肾衰,无尿期或少尿期发生水中毒的常见原因是A.低蛋白血症B.内生水过多C.抗利尿激素增加D.钠潴留E.不适当输入过多水分25.关于脓性指头炎的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局部热敷,理疗B.抬高患肢,给止痛剂C.应用磺胺类药或抗生素D.必须在局部出现波动时方可切开引流E.疼痛剧烈,指腹张力显著增高时,马上切开减压26.痈的好发部位是A.颈项部B.头面部C.胸腹部D.双下肢E.臀部27.进行肠外营养时,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定期检测肝、肾功能B.每1-2天检测电解质C.记录24小时出入量D.控制好输入速度E.用此输液管抽血化验28.关于破伤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早出现颈部肌肉收缩B.只有上肢肌肉抽搐C.可出现尿潴留D.意识模糊、神志不清E.不会发生骨折29.急性蜂窝织炎是一种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下列临床特点中,不正确的是A.致病菌主要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B.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C.临床以表浅多见,深在的表现为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

外科期末重点总结

外科期末重点总结

外科期末重点总结外科学是一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临床学科,研究人体各种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断、治疗方法。

外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外科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手术技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期末复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复习。

1. 外科基础知识外科基础知识包括外科常用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解剖学是外科学习的基础,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位置和相互关系对于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生理学和病理学则是了解人体器官功能和病变机制的基础,对于术前及术后的病人管理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而影像学则是外科病变的检查手段,包括X线、CT、MRI等各种影像学技术,对于病变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外科手术技巧外科手术技巧是外科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各种手术操作的技巧对于手术的安全和成功至关重要。

外科手术包括开放手术和镜下手术两大类,开放手术是通过切开进行手术操作,而镜下手术则是通过镜子引导下的操作。

在手术操作中,我们需要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手术切口的选择和缝合技巧、内窥镜的使用方法等,这些都是外科手术技巧的基本内容。

此外,还需要掌握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以及手术后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方法。

3. 外科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外科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在外科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改变等,以便准确地诊断和鉴别疾病。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等。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疗效和并发症等。

4. 术前及术后管理和护理在手术前后的管理和护理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全面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在术前管理中,我们需要进行患者的详细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和各种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泌外科学基础知识点

泌外科学基础知识点

泌外科学基础知识点泌尿外科,是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泌尿外科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对泌尿外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1. 肾脏: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

肾脏是排泄有害物质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

2.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将尿液从肾脏输送至膀胱。

3. 膀胱: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器官,位于骨盆腔。

4. 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的管道,负责排泄尿液。

二、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 肾结石:肾结石是由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形成的固体物质,常导致肾绞痛等症状。

2.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常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

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尿痛、尿频等症状。

4.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尿液排泄的症状,可能与神经、肌肉等因素有关。

三、泌尿外科常规检查1. 尿常规检查:通过检查尿液颜色、透明度、PH值、蛋白质、白细胞等指标,了解泌尿系统功能状态。

2. B超检查:B超检查是泌尿外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泌尿系统结构。

3.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评估肾脏功能状况。

四、泌尿外科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泌尿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如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

2. 手术治疗:对于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碎石术、TURP等。

3. 尿道置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置管保持尿液排泄通畅。

五、泌尿外科预防建议1. 多饮水: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肾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发生。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的体检,有助于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合理饮食:保持膀胱和前列腺健康,需要注意饮食均衡,减少辛辣刺激。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泌尿外科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泌尿外科疾病常见且多发,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并采取科学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学相关基础知识高渗性脱水【概述】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

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

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一般可作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a.尿比重高;b.血清钠升高多在150mmol/L以上;c.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轻度增高。

【治疗措施】去除病因,使病人不再失液。

补充已丧失的液体,可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低渗盐水溶液。

估计补充已丧失液体量有两种方法:a.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按体重百分比的丧失来估计。

例如中度缺水的缺水量为体重的4%~6%,补液量约为2.5L~3.0L。

b.根据测得的血Na+浓度来计算。

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血钠正常值(mmol)]×体重(kg)×4。

例如,体重60kg 男性病人血钠浓度为152mmol/L,则补水量=(152-142)×60×4=2.4L。

当日先给补水量的一半,即1.2L,另一半在次日补给,此外,还应补给当日需要量。

补液时需注意,虽血Na+升高,但因缺水,使血液浓缩,实际上,体内总钠量还是减少的,在补水同时应适当补钠,以纠正缺钠。

如同时有缺钾纠正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以免引起血钾过高。

经过补液治疗后,酸中毒仍未得到纠正时可补给碳酸氢钠溶液。

【病因学】主要有:a.摄入水量不足,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病人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b.水丧失过多,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等。

【临床表现】根据症状不同,一般将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轻度缺水:除有口渴外,多无其它症状。

缺水量为体重的2%~4%。

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

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常有烦燥。

缺水量为体重的4%~6%。

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语、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

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

低渗性脱水【概述】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

组织间液进入血液血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少。

面临循环血量的明显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到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容量。

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肾减少排钠,Cl-和水的再吸收增加。

故尿中氯化钠含量明显降低。

血容量下降又会刺激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水再吸收增加,导致少尿。

如血容量下降又会继续减少,上述代偿功能不再能够维持血容量时,将出现休克。

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低钠性休克。

【诊断】根据体液丧失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一般诊断无困难。

可借助下列检查明确诊断。

a. 尿 Na+ 测定,常有明显减少; b. 血清Na+ 测定在 135mmol/L 以下时,表明有低钠血症,并可判定缺钠程度; c. 血浆渗透压降低; d.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及尿素均有增高,而尿比重在 1.010 以下。

【治疗措施】积极治疗病因外,首先要补充血容量,针对缺钠多于缺水的特点,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以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1、轻度和中度缺钠根据临床缺钠程度估计需要补给的液体量。

例如,体重60kg的病人,测定血清钠为135mmol/L,则估计每公斤体重丧失氯化钠0.5g,共缺钠盐30g。

一般可先补给一半,即15g,再加上钠的日需要量4.5g,共19.5g,可通过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约2000ml来完成。

此外,还应给日需要液体量2000ml,并根据缺水程度,再适当增加一些补液量。

其余一半的钠,可在第二日补给。

2、重度缺钠对出现休克者,应先补足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流。

晶体液补充用量也要多,可先给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使水从水肿的细胞内外移。

以后再根据病情继续给高渗盐水或等渗盐水。

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需要补充的钠盐量: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 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例如体重50公斤的女性病人,测得血钠为118,则需补充的钠盐量=(142-118)×50×0.5=600mmol,按17mmol/Na+=1g钠盐计算,则600mmol钠约为35g 氯化钠。

当天应补给需补充钠盐量的一半(17.5 g )和日需要量(4.5g)共计22g,可先输给3%氯化钠溶液约430ml,再补给等渗盐水约1000ml。

然后可测定血清钠再作进一步治疗时的参考。

3、缺钠伴有酸中毒在补充血容量和钠盐后,由于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酸中毒常可得到纠正,一般不需一开始就用碱性药物治疗。

如经血气分析测定,酸中毒仍未完全纠正时,可静脉滴注1.25%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或平衡盐液200ml,以后视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补给。

在尿量达到40ml/h后,应补充钾盐。

【病因学】导致低渗性缺水的原因甚多,外科手术病员常见原因是细胞外液丢失后,只补充了水或盐补充不足,以致相对地体内缺钠甚于缺水。

常见原因: a. 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 b. 大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 c. 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长期使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

【发病机理】细胞外液钠浓度降低,呈低渗状态后,首先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以排出水,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以保钠。

同时,组织间液进入血液循环,部分地补偿血容量,维持循环血量。

如果失盐过多或继续失盐,水从尿中继续排出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则血容量及组织间液均明显降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为低钠性休克。

此时肾血流量及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或无尿。

【临床表现】根据缺钠程度而有不同,常见症状有头晕、视觉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严重者神志不清、肌肉痉挛性疼痛、肌腱反射减弱、昏迷等。

根据缺钠程度,临床将低渗性缺水分为三度:1 、轻度缺钠:患者有疲乏感,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

血清钠在 135mmol/L 以下,尿中钠减少。

2 、中度缺钠: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视力模糊,尿量少。

血清钠在 130mmol/L 以下。

3 、重度缺钠:病人神志不清、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

常发生休克。

血清钠在 120mmol/L 以下。

等渗性脱水【概述】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基本上不改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最初细胞内液并不向细胞外液间隙转移,以代偿细胞外液的减少,故细胞内液量并不发生变化。

但这种液体丧失持续时间较久后,细胞内液将逐渐外移,随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引起细胞缺水。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

要详细询问体液丧失情况,每日的失液量有多少?持续多少时间?失液的性状等。

测定细胞外液量和血清钠,以了解缺水和失钠情况。

血清Na+和Cl-一般无明显降低,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

尿比重增高。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有明显增高,表示血液浓缩。

必要时可作血气分析测定,以判定有否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措施】首先尽可能处理引起等渗性失水的原因,以减少水和钠的丧失。

针对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一般可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尽快补充血容量。

根据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等症状来估计体液丧失量,已达体重的5%者,可快速输入上述液体约3.0L,(按体重60kg计算)。

以恢复血容量,或按血细胞比容来计算需补液体量。

补等渗盐水量(L)= 血细胞比容上升值×体重(kg)×0.25血细胞比容正常值此外,还应补给当日需要量,一般为水 2.0L 和钠 4.5g 。

等渗盐水含Na+ 和Cl- 各 154mmol/L ,而血清Na+ 和Cl- 的含量分别为 142mmol/L 和 103mmol/L 。

两者相比,等渗盐水的Cl- 含量比血清的Cl- 含量高 50mmol/L,在重度缺水或休克状态下,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排氯功能,若从静脉大量输给等渗盐水,有导致血Cl- 过高,引起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

因此,应用等渗盐水治疗缺水尚有一些不足之处。

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缺水更加符合生理,可以避免输入过多的Cl- ,并对酸中毒的纠正有一定帮助。

此外,在纠正缺水后,钾的排泄有所增加, K+ 浓度也会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降低,故应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

一般应在尿量达40ml/h后补充氯化钾。

【病因学】常见的病因有: a.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b.体液体内转移,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感染、肠梗阻、烧伤等,其丧失的体液与细胞外液成分基本相似。

【临床表现】病人不口渴,有尿少、厌食、恶心、乏力、舌干、眼球下陷、皮肤干燥、松弛等表现。

如短期内丧失过多,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以上时,也就是丧失细胞外液的25%时;病人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

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相当丧失细胞外液的30%~35%时;休克已表现非常严重。

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如病人丧失的体液主要为胃液,因有CL-的大量丧失;则可伴有代谢性碱中毒,出现碱中毒的一些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概述】人体钾全靠外界摄入,每日从食物中摄入钾约50-100mmol,90%由小肠吸收。

肾脏是排钾和调节钾平衡的主要器官,肾小球滤液中的钾先在近曲肾小管内被完全吸收,以后远曲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再将过剩的钾分泌出来,从尿排出,使钾在体内维持平衡。

但是,人体摄入钾不足时,肾脏不能明显地减少排钾,使钾保留于体内,故易引起缺钾。

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

通常以血清钾<3.5mmol/L时称低血钾。

但是,血清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的浓度,而全身缺钾时,血清钾不一定降低。

故临床上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判断。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