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推荐文档
中考常考《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
中考常考《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一、注音:隔篁(huáng)竹水尤清洌(liè)参差(cēn)(cī) 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hù)往来翕忽(xī)犬牙差(cī) 互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suì)二、重点词语解释:(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2)下见小潭: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4)潭西南而望:向西南。
(5)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
(6)蛇行:像蛇(爬行)那样。
(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8)日光下彻:向下(9)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10)心乐之:以……为乐,喜欢。
(11)近岸:靠近四、重要句子翻译:(1)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4)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依托)也没有。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6)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五、阅读理解:1.请根据文章脉络,结合提示,用四字短语概述各段内容。
(大意对即可)发现小潭——潭中游鱼——小潭源流——凄凉氛围2.请你根据选文第①②段的描述,说说“小石潭”的特点。
1)水尤清洌——潭水非常清澈(或:水声清脆);2)全石为底——潭底和潭边都是石头的。
3)四面竹树环合——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
如第②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1.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被成为“柳柳州”他与唐朝另一位著名文学家韩愈并成“韩柳”,倡导了古文运动他在被贬期间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2.选自:《柳河东集》
3.记: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这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报复,阐述作者的某种观点
二、文章内容
1.分段: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第三段:写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
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交待同游者
2.中心思想: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凄清幽美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曲折反应政治上受打击,怀才不遇的愤恨不平
3.写作特色:
1)按观察角度的变化,刻画景物,动静结合,由近及远,巧用比喻,正面侧面相结合
2)寓情于景,情随景变,情景交融
3)语言生动、形象、简练
三、要点
1.作者站在小石潭的东北岸观赏景物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2.文中描写鱼儿静态游姿的句子是“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静态游姿的句子是“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小石潭记复习正式
4从 5清 6乐
7环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闻水声 向西。名作状
2、心乐之 以……为乐 3、下见小潭 在下面 4、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5、日光下澈 向下 6、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7、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牙那样
8、凄神寒骨
使……凄凉 使……寒冷
四、特殊句式:
省略+倒装 原句:全石以为底 正确语序:(小石潭)以全石为底。 翻译: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二、一词多义:
1、以:①全石以为底 (介词,把) ②卷石底以出 (承接,而) ③以其境过清 (介词,因为) 2、为:①全石以为底 (动词,作为)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动词,成为)
一词多义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副词,大约) 不可久居 (可以,能够) 不可知其源 (可以,能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由,自) 隶而从者 (跟随)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心乐之 (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嬉戏)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玉环,玉质装饰品) 如鸣珮环
下垂
随风飘荡的 样子
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 蒙 络 摇缀 , 参差披拂 缠绕 摇动 长短 高低 不齐
。
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 头,皆空游无所 依 。日光下澈, 表示约数,来 依靠, 凭借
佁然 不动; 俶尔 远逝,往来 影布石上, 翕忽 。 映在 呆呆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 的样子 似 与游者相 乐 。 好像 动词,逗乐,娱乐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 头在哪里。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 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25)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知识点
《小石潭记》知识梳理柳宗元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因他是河东人,世称他为柳河东,又因他官终柳州刺史,又称为柳柳州。
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为《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第四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
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表现作者发现小石潭过程的句子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写小石潭全貌的诗句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体现小石潭“怪”(潭的结构)的诗句是:全石以为底。
4.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的一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
5.本文借鱼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写出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对游鱼作静态描写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作动态描写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8.文中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借游鱼实写水清,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也使用了相同的描写方法的一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用拟人化手法写鱼,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溪身的曲折蜿蜒的句子是:斗折蛇行。
12.描写小石潭岸上植物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3.请写出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一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4.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问答题1.概括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答:①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移步换景)②写潭水和游鱼,突出水清鱼乐。
(侧面描写、动静结合)③写潭水源流,即作者探究潭源。
小石潭记复习稿
小石潭记(柳宗元)中考复习手册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原文: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原文: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原文: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文: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原文: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译文: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原文: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原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原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原文: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原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原文: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原文: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译文:坐在小石潭上,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原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原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原文: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译文: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原文: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书下注释】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1]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小石潭记》资料整理一、《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垒,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同游的人有:我的朋友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二、理解性默写及简答题1、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直接写水清的句子是:水尤清冽间接写水清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写小石潭全貌(小石潭名字的由来或水清的原因)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重点知识点归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石潭记重点知识点归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小石潭记是《红楼梦》中的一篇插曲,是贾政的女儿贾迎春在大观园游玩时的所见所闻。
这篇插曲以小石潭为主题,通过对小石潭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幽静而美丽、充满诗意的景点。
小石潭位于大观园内,地理位置优越。
它呈现出一个水清石现、花繁草密的景象。
潭水清澈见底,水中的小鱼小虾嬉戏玩耍。
四周山石环绕,树木葱茏,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尽管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潭水,却因其独特的美景而备受赞誉。
小石潭的历史背景也是其引人注目之处。
据传,潭水中的一块巨石曾被贾政选中,放到了大观园中心的石桥上。
这块巨石形状特殊,造型独特,给人以难以忽视的视觉冲击。
可见,小石潭不仅在景观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历史和文化上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除此之外,小石潭的自然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
小石潭周围的花草树木繁多,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呈现。
春天,潭畔百花盛开,花香扑鼻;夏天,树荫蔽日,阴凉宜人;秋天,红叶飘零,铺满潭水;冬天,潭水冰封,犹如一幅静谧的图画。
小石潭就像栖息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小小仙境,净化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快乐。
综上所述,小石潭是大观园内一处自然景观,其独特之处在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背景丰富以及自然景观美丽。
无论是游客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小石潭情有独钟。
小石潭记通过对小石潭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了对这片景色的向往和追求。
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插曲,也是《红楼梦》中的一颗瑰宝。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介绍小石潭的相关知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对小石潭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介绍其基本情况和特点。
接着,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结构,明确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组织。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小石潭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这一地方的了解,并促进其保护和合理利用。
第10课《小石潭记》知识梳理
《小石潭记》知识梳理【基础归纳】一、文学常识1.文章选自《柳河东全集》。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人称“柳河东”“柳柳州”。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二、解释词语1、重点词语:`(1)水尤清冽。
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
见: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5)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
居:停留。
(7)隶而从者。
隶: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10)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记之而去。
去:离开。
2、古今异义①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②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③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④影布石上(布,古义:映照;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
)⑤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3、词类活用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③日光下澈。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④斗折蛇行。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4、一词多义乐:心乐之(以……为乐)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似与游者相乐(逗乐)不可久居(能)清:水尤清洌(清凉)以其境过清(凄清)三、理解性填空1、侧面写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四字短语:伐竹取道。
小石潭记考点归纳
小石潭记考点归纳《小石潭记》是清代文学家周汝昌创作的一篇散文,以描写小石潭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题。
本文将对《小石潭记》的主要考点进行归纳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篇文章。
1. 文章的整体结构《小石潭记》分为序、二三四四节,每节都有特定的内容安排。
序言主要介绍小石潭的自然景观及其吸引力,第一节描绘了小石潭的美景和卓绝的水质,第二节向读者展示了小石潭的自然与人文之美,第三节则以自然健康为主题,呼吁人们珍爱自然之美。
整篇文章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和节奏感,将读者带入了小石潭独特的自然风光中。
2. 描写手法与修辞手段《小石潭记》以写景为主,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
首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清澈见底的湖水与壮丽的石峰群,陶醉于这纯净而美丽的景象。
其次,通过反复使用对比描写,如描绘植物的坚韧与石峰的刚毅,突出了小石潭给人的独特感受。
再次,作者借用寓言描写的手法,将小石潭比作人们的心灵净土,以此寄托了他对人们内心追求纯净和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期望。
最后,作者运用排比句和修辞设问,以及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感官描写等,丰富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3. 主要主题与思想内涵《小石潭记》主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独特之美以及人们应当珍爱自然和呵护环境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小石潭自然景色的描写,激发了读者对美的赞美之情,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向往之情。
其次,通过对小石潭植物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中各个生物均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展现了自然界的百花争艳、生物丰富多样的奇妙景象。
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小石潭的幽静和宁静,暗示人们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寻求人生意义的重要性。
他提醒人们应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宁静,以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作者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倡议,呼吁人们要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和治理,以保持自然的美好和纯净。
综上所述,《小石潭记》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细腻的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美景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一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作者简介、背景及主旨.作者: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2.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3.主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三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唐】柳宗元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卷石底以出( quá n ) 青树翠蔓 ( màn )
为 坻 ( chí ) 为 嵁 ( kān )
蒙络摇缀( měng ) 佁然不动( yǐ )
参差披拂( cēn cī ) 俶尔远逝( chù )
往来翕忽( xī )
犬牙差互( cī hū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的西南望去,小溪的形状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蜿蜒, 有的地方看得见,有的地方看不见。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4、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句子:佁然潭不中动鱼;俶可尔百远许逝头,,往皆来若翕空忽游,无似所与依游。者日相光乐下。澈,影布石上, 理由:这几句明写鱼暗写水,动静结合,写出了鱼的欢快,水的清澈。
(1)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3、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阳光向下直射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 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急速的样子,好像与游人相互逗乐。
像北斗星那样
曲折 像蛇那样
看见
能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指示代词,那 像狗的牙齿一样
译文: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像蛇爬行那 样弯曲,溪身或隐或现,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那岸 的形状像狗的牙齿 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与阅读训练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与阅读训练第一部分知识点归纳【作者与作品】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重点文言词语】1.词类活用①从小丘西行西:向西。
②下见小潭日光下澈下:向下。
③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④俶尔远逝远:向远处⑤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
⑥犬牙:像狗牙那样。
⑦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爬行)那样。
⑧凄神寒骨:凄:使……凄;寒:使……寒冷。
2.古今异义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
也指年轻人。
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角色3.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把)②卷石底以出(而)③以其境过清(因为)【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成为)【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4.实虚词【篁(huáng)竹】竹林。
【佩(pèi)环】玉制装饰物。
【尤】格外。
【清冽】清凉。
冽,寒冷。
【以为】作为。
【卷(quán)】弯曲。
【坻(chí)】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kān)】不平的岩石。
【蒙】覆盖,遮掩。
【络】缠绕。
【缀】连结。
【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
【披拂】随风飘动。
披,开,分散。
拂,摆动。
【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依】依靠。
【澈】通透,有“照”的意思。
【布】散布,铺开。
【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俶(chù)尔】忽然。
【逝】去,离开。
【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
【势】姿态。
【差(cī)互】参差不齐。
【源】源头。
【环合】环绕。
【寂寥】静寂。
【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
【幽邃(suì)】幽静深远。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学习好资料《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___ ,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代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⑵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⑶皆若空游无所依。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⑸其岸势犬牙差互。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斗: __________ 蛇:_________________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凄: __________ 寒:_________________ )2. 一词多义: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E、⑴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⑵……似与游者相乐。
C、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⑵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同游者:吴武陵……(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乐:)(乐:)(可:)(可:)(游:) (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常规词语1、水尤清冽2、全石以.为.底3、卷石底以出4、为坻,为屿,为嵁,为岩5、潭中鱼可百许头6、影布石上7、佁然不动二、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俶尔远逝,往来翕忽.9、悄怆幽邃10、以其境过清11、不可久居.12、乃记之而去1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14、隶而从者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文言文学习宝典:《小石潭记》(知识梳理)(解析版)
专题03 《小石潭记》『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动静结合等多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学习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感悟能力,体会作者内心隐藏的丰富情感。
【文本解读】一、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小石潭”是作者所游览的一个地方,“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题目表明这是一篇游记。
2.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
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又工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
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代表作有《渔翁》《捕蛇者说》等。
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使他心情抑郁,于是他常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借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有名,《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4.知识链接记“记”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
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三种。
碑记是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二、基础知识(一)词类活用(二)一词多义。
(三)古今异义(四)重点虚词(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吾)心乐之。
(省略主语)②(向)潭西南而望。
(省略介词)(2)倒装句①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全石为底”)三、主题思想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对小石潭加以描绘,着意渲染了小石潭静穆、幽美的环境,抒发了自己谪居时的悲凉凄怆之情。
《小石潭记》专题复习课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精巧的布局结构
文章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定 点特写的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小 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色。
简练生动的语言
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作者通过对小石潭及其周围景色的描 绘,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 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文章语言简练而生动,用字精准,刻 画入微,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诗、唐文都取得了极高的 成就。
唐代文学还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 疾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 关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唐代文学注重意境的创造和情感的抒 发,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正是唐代文学 中一篇优秀的山水游记,体现了唐代 文学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同学的帮助。
教师总结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教师将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 括《小石潭记》的背景、作者、主题 、艺术特色等。
教师将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小石潭记》的相关知 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
教师将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 应,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THANKS
《小石潭记》专题复 习课件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 历年真题回顾与解析 • 拓展延伸:相关文化常识补充 •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答疑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柳宗元生平与成就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 永州时所写。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整理》
嘿呀,今天咱就来好好整理一下《小石潭记》的那些知识点哈。
先说说作者柳宗元吧,那可是个大文豪呀!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心思可细腻啦。
就说小石潭吧,那水可清得嘞,清到啥程度呢?就好比我那次去山里玩,看到的那眼泉水,真的是清澈见底呀,都能看到水底的小沙石,还有小鱼在那游来游去,就跟《小石潭记》里写的似的。
那周围的环境呢,也是特别幽静,树木郁郁葱葱的,让人感觉特别宁静。
然后说说潭中的鱼,那真的是活灵活现呀,它们好像一点也不怕人,自由自在地游着,还时不时地来个“神龙摆尾”,哈哈。
这让我想起我家鱼缸里的那些鱼,每次我走近,它们就都凑过来,以为我要给它们喂食呢。
还有那岸势,犬牙差互的,特别有特点。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小土坡上,那土坡的形状就有点像犬牙似的,凹凸不平的。
总之呢,《小石潭记》里的这些描写都特别生动形象,让我们好像也能身临其境一样。
咱可得好好记住这些知识点呀,以后说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呢!哈哈。
哎呀,说了这么多,都是关于小石潭记的,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呀,咱下次再接着聊别的知识点哈!。
《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存《柳河东集》。
二、故事背景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牵累,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的十年间,他以山水为寄托,遍游附近的奇山异水,写下了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作品“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日光下澈“澈”通“彻”,穿过,透。
(二)古今异义1.全石以为底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2.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3.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4.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三)一词多义1.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2.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不可久居(能够,动词)3.环:如鸣佩环(玉环,名词)竹树环合(环绕,动词)4.以:全石以为底(把,介词)以其境过清(因为,介词)5.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隶而从者(跟从,动词)6.差: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词)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四)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2.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3.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4.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冷5.心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7.近岸形容词作动词,靠近(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卷石底以出。
(主谓倒装,即“石底卷以出”,意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即“以全石为底”,意为“以整块石头为底”。
)2.省略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省略主语,即“(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六)成语积累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一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作者简介、背景及主旨作者: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2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3主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三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资料整理一、《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垒,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我的朋友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二、理解性默写及简答题1、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直接写水清的句子是:水尤清冽间接写水清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写小石潭全貌(小石潭名字的由来或水清的原因)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写游鱼和潭水特点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5、写潭上景物的句子:①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9、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 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
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10、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本文按游踪或游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11、文中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四个角度①水声②水的清凉③水中鱼④水之源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水清的特点12、作者怎样表现小石潭水的特点?(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小石潭水清澈的特点。
)13、我们学过许多古诗文写水清,请你写出一处来并赏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水清澈的特点14、“似与游者相乐”一句中的“乐”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写出了作者观赏鱼的(喜悦)心情。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揭示全文主旨,画龙点睛,它虚实相生,有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16、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有哪些特点?(全石以为底水尤清冽岸势曲折(其岸势犬牙差互)四面竹树环合幽静深远幽邃)17、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要想表现怎样的思想?(表现了作者被贬官后愤懑难平的孤凄悲凉之情)18、结合背景和课文说一说作者的情感变换。
(革新失败被贬到偏远的永州,他内心充满愤懑孤凄悲凉之情,想要通过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抑郁愤懑之情,所以心乐之,看到鱼儿与游者相乐,得到暂时的快乐,但一经凄清的环境,孤凄悲凉的感情又流露出来。
)19、请用第4段中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水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
面对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0、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课文写了潭水、树木、石头、游鱼和小潭源流五种景物各自特点是:水清,树密,石多,游鱼活泼闲适、轻快灵敏,源流曲折悠长。
2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特点:幽静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22、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23、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描写心情的句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4、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⑴ 动静相应。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⑵ 恰当映衬。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
⑶ 借景抒情。
“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25、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26、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
27、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28、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①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
②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
③手法高妙。
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29、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30、《三峡》写水、《与朱元思书》写水、《小石潭记》中写水,有何不同?(《三峡》写水从客观上体现水的特点;《与朱元思书》中写水清、急,表现景美,表现作者想要寄情山水的想法;《小石潭记》中写水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31、小石潭开辟成了风景区,请你介绍一下这处风景(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大约百二十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青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送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32、“伐竹取道”说明什么?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
33、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水“清”的特点的?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此有关的古诗文?答:以水底的形貌清晰可见来写水的清澈;借游鱼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时,鱼“影布石上”,都很好地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油鱼细石,直视无碍”。
34、二段写潭中的游鱼生活灵动,情趣盎然,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既表现河水的清澈,更传达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35、作者游览西山,在西山之巅观赏自然景物时曾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体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你认为作者在游小石潭时是否有物我两忘的体验?为什么他在这里匆匆记之而去?答:欣赏潭中游鱼时有过。
想到自己寂寞的处境,渺茫的前途,忍受不了眼前这份空寂,故匆匆记之而去。
36、文中写游鱼,用“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有何作用?又说鱼“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答:衬托水的清澈。
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
37、本文写作特色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心情与游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同?答: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作者产生与鱼同乐,融与自然的愉悦情感,观鱼者坐潭上,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也表达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
38、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小石潭的独特之处并分析作者为它作记的原因。
答:小石潭景色美丽而凄清,这与作者被贬后郁闷而又故作解脱的闲情意趣和谐一致,这正是作者为小石潭作记的原因。
39、文章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你认为妙在何处?与《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的笔法有类似之处吗?(1)没有一笔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就使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各尽其妙的显现出来,意境深,令人拍案叫绝。
(2)有类似之处:写月不着月字,也生动传神地写出乐月光的澄澈透明。
40、小石潭记的比喻句是哪句,表达效果是什么?"如鸣佩环" "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 是比喻句。
表达效果:(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写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的声音来形容,写出小石潭溪水的清澈和悦耳,引人注意,表明作者来到小石潭的欣喜。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石潭溪身和溪水的特点,衬托表现出作者对这里美景的陶醉。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小石潭石头的特点,体现小石潭景物的与众不同。
附:比较阅读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甲文:乙文: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