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的第18课,主要内容是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涉及到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以及中日关系的演变。
教材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一重要阶段,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具体事件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于国共两党在这一时期的关系以及中日关系的演变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理解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一重要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与对抗,以及中日关系的演变,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等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与对抗,中日关系的演变。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三册。
2.史料: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的相关史料。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了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这个国耻日。
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1.出示图片:图为日军占领吉林东北军军械厂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单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提示:一是制造借口,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制造九一八事变炮制的借口;二是军事进攻,日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三是事变后日本快速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3.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4.教师归纳: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5.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从两方面讲述。
首先,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其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6.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的呼声,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提示1: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设计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和影响,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历史。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2)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和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和平解决的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历史进程中,总结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片段,提问学生:“这段视频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2、讲授九一八事变(1)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地图和相关图片,讲解事变的经过。
(2)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包括日本的侵略野心、国内矛盾的转移等。
(3)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结果,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 14 年的抗日战争。
(4)探讨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这一事件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讲授西安事变(1)介绍西安事变前的国内形势,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重点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在抗日战争前夕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做出的决策。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历史,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掌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西安事变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西安事变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事件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好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案_1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该以先辈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教材分析】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松花江上》,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吗?看课后自由阅读资料并结合每年九月十八日的防空警报提问: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让我们走进18课《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二、新课讲授(一)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1、出示文字图片,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讲述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教师教师总结:1、日本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3、国民党全力剿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3、教师提问:伪满州国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注意正确性。
4、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抵抗。
提问:中国人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后回答。
(二)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学生回答:日本占领东北后,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策划了“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同时,中国国内各阶层人民纷纷奋起抵抗,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一)教材地位本课上承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的国内局势,下启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的开端,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内容1.九一八事变: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日本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北大营,侵占东北三省。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日本侵略者进一步侵略华北,引发华北危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3.西安事变:讲述了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了解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的情况;知道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学生能够分析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方式,提高历史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观点,提高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解读(1)2011年课程标准内容: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现实变得意义。
(2)课标解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中共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是初中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承上启下,承上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于1931年至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启下指的是这一节课是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主要学习日本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抵抗,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这一节课也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极好内容。
2.教材内容特点及处理本节课分为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三个子目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教材内容比较简练,重点突出;辅助教材有文字、图片等,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阅读教材,学生可轻松获得历史知识,但由于教材简练,学生难于自觉地从教材中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及意义,需补充资料,启发思考,充分讨论,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知识状态: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初步掌握了归纳历史事件要素的方法,养成了查找、收集资料及课前预习的习惯。
认知能力:由于年龄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相对突出,,理性的思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不足。
通过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比较零散、片面,不系统,只有表象的认识,缺乏实质的理解。
教学对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教案_1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
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形势,体会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认识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1、九一八事变2、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设计:
九一八事变。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知道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体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讲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简介残历碑,师生共赏《中国高规格纪念九一八事变》的视频。
(二)教学过程第一篇章国之耻——九一八事件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86、P87页,自主学习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九一八事变,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该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策划者、导火索、结果、意义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方的表现。
思考: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1.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
2.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偏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柳条湖实践只是他发动这场战争的一个借口而已,那他发动这场战争的正真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老师问: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什么?(东北三省沦陷)提问:“东北为什么会迅速沦亡?”(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正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把十几万军队从东北撤到关内,使得东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被它领土面积三分之一的日本占领了。
从此,东三省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三千万同胞从此也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大家知道日本对东三省是进行怎样的殖民统治的吗?1932年,长春。
八年级历史上册《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简短历史分析,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5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的历史时间轴,标注重要事件、人物和影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提高学生的历史梳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又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共享信息,提高合作能力。
4.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事件的具体细节、历史背景及影响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面对历史事件时,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但也可能因年龄和认知特点,对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深层次含义理解不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6.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上册(1)
4、西安事变背景、时间、人物、结果。
思考:哪些史实能够说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呢?
19世纪70年代日本武力侵台,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撤兵
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中国,中国被迫割地赔款。
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课 题
时间与序号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第一课,主要内容有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从地位上看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国共十年对峙及红军长征,下启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随着本节课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整个第六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材料1: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2: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可乘之机。
材料3:“美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日本则保证其在中国东北的行动应限于锦州以北。”
板书设计
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历史填图册和伴你学巩固题。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较多,在课堂容量精简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课程逻辑的同时,也要注重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依据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后中外各方势力的态度如何?
日本及亲日派主张“讨伐”张学良。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1(word文档良心出品)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能够讲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全过程;知道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迅速沦陷的原因;能列举东北沦陷后中国军民抗争的史实;能够正确分析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和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及意义。
过程和方法: 通过图片展示、文字阅读和视频播放, 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概况, 通过课堂讨论认识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九一八事变带给东北人民的深重灾难;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学习张、杨两位将军和中国共产党不计个人荣辱得失,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局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 西安事变。
难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警报声响起。
教师: 每年的九月十八日, 在我国东北的沈阳、长春等地的城市上空, 都会响起尖利的警报声, 请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答略。
教师: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段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却应该时时铭记的苦难岁月——难忘九一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情景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时代感较强的情景拉近了历史同现实的距离, 实现了历史同现实的对接)(二)新课学习九一八事变1. 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九一八事变”部分。
教师提示: 抓住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历史教学中要教给读书、自主学习的方法。
)2. 视频播放: 柳条湖事件3. 学生思考、讨论: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发言, 略。
教师小结: 为其侵略行为寻找借口。
4. 面对日军的挑衅和进攻, 驻防东北的中国军队纷纷要求还击, 可作为当时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长官的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呢?投影出示: 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视频、史料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历史影像, 拓展了历史学习的空间, 也为学生的分析、讨论提供了素材。
)学生齐读电文后回答: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无礼挑衅, 蒋介石是什么态度?蒋介石不抗日, 他正在忙什么?对此, 我们有什么感受?5.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亲者痛, 仇者快, 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就这样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东北数千万的人民就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开始了悲惨的生活。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参考教案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参考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九一八事变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
东北军不战而溃。
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3.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东北3 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学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结果、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丧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行为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选择,进行爱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松花江上》。
(多媒体播放)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这低沉、忧伤的乐曲中,能听到什么呢?(指出)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东北人民对日寇侵占家乡的愤懑;是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诉说。
请同学们想一想,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新课探究】一、九·一八事变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由日本来参予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优质课导学案_1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侵略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回顾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感情。
模拟采访张学良、蒋介石、普通群众代表、周恩来等对西安事变的立场,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东北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的控诉,以及对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
之后让同学们思考: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以此导入本课,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二、探究新课目标定向教师出示学习目标: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了解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的史实。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一>九一八事变【自主学习环节】1、由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完成对第一目“九一八事变”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包括: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经过——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伪满洲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等。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表格式)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课堂导入】播放经典歌曲《松花江上》。
教师讲述:从如诉如泣的音乐和歌唱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东北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凄惨的景象。
那么,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九一八事变指导学生阅读第86页到87页内容,完成导学单目标导学•的题目。
请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影响。
请学生思考问题:H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教材第86页“相关史事”的内容,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很明显口木要侵占中国,称霸世界:第二,口本想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
第三,国共内战给口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教师强调: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口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
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
我们看几组图片,日本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PPT出示图片)教师提出问题:看了之后,大家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愤恨、愤怒等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当时中国有哪些抗日力量?学生回答:东北人民、中国共产党。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7页两则“相关史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还有一方面抗日力量,即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力量。
教师总结:在抗战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民族英雄,比如中共方面杨靖宇,国民党方面国民党爱国将领马占山、蒋光鼐、蔡廷楷等,他们都是抗日民族英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贡任感。
这是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少年学习的。
目标导学二,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教师讲述: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内容,回答导学单上目标导学二的问题。
6.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1.拓展资源:
-历史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中国近代史》、《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等书籍,深入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
-学术论文: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界关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研究成果,如《九一八事变的根源与影响》、《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等。
-历史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九一八事变纪实》、《西安事变真相》等历史纪录片,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国民党政策调整的内因和外因,如何理解国民党从内战转向抗日的转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于国共两党关系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包括国际关系、国内政治、军事冲突等。
这些难点内容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史料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突破。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国民党的政策调整,特别是对共产党的政策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详细介绍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强调事变背后所反映的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民族矛盾。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之间有何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当时的政治领袖,从不同角度体验和理解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国民党政策、张学良的决定
-国民党政策调整:内战政策、对共产党的政策、抗日态度
-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的行动、蒋介石的反应、和平解决
②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影响与意义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中国的局部抗战、东北地区的损失
-西安事变的意义:国共合作抗日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6.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
”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
材料三: 1929 年--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 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 1930 年 11 月至 1931 年 9 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 “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 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6 单元
第 18 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亲爱的同学,认真是一种态度,努力是一种精神。
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让我们在对历史的共同回望中,更好地珍惜今天,绽放光彩。
【学习目标】
1. 知道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
2. 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学习重点)
3. 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学习难点)
一、东北沦陷局部战
自主学习:
九一八
事变 名称 时间 地点 策划者 经过 结果
合作探究:
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
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和影响?
面对日本的暴行,作为学生,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口号是什么?表达了中国民众什么态度和主张?
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态度如何?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课堂训练
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A、1930 年皇姑屯
B、1931 年沈阳
C、1933 年山海关
D、1931 年长春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A、抵抗
B、不表态
C、片面抗战
D、不抵抗
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ft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4、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5. 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 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D.全面反攻阶段
7、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
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8、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1))当时日本军队在东北有何行动?
(2))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什么态度?造成了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