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优势
二分急救八分康复,说说中风的中医治疗--访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医师、副教授张晖
专家访谈接受了来访,张主任首先介绍说:中医提倡整体观,注重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和平衡,中医对中风的治疗康复有独特优势。
在治疗中风的同时,还注重身体其他器官机能的调理,而身体器官机能调理平衡后,又可促进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好些中风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往往会惊喜地发现不仅中风得到临床治愈或者各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不知不觉中身体器官其他方面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近几年有许多研究表明:中医和现代康复技术的结合,能够更有效改善中风病情,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
2018年出台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专家共识》纳入了一段“中医中药治疗”的论述,这在中国急诊疾病共识中尚属首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现状,以及中医药在这个领域具有独到疗效这一事实。
目前,中医院脑病科对中风的治疗基本遵循“一突出、二介入、四结合”的原则。
“一突出”:突出中医特色;“二介入”:中风早期康复介入、脑血管造影与支架成形术介入检查治疗;“四结合”:针灸与中药相结合、急救与康复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相结合。
一个急性中风病人从急诊接诊到快速完善相应检查到送入病房进行救治,从医院相关科室层面建立一个完善而全面的绿色通道,最大化地抢时间救治病人。
张主任告诉我们,中风康复强调3个原则:早期、持续、正确。
“早期”即只要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正常)平稳在48小时以上,经综合评估无禁忌后,就应立即进行康复治疗。
发病后的1~3个月,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
“持续”是指患者对康复治疗要有毅力和耐心。
原则上三个月以内为最佳时间,半年以内可恢复。
但是医学没有绝对化,总会有个体差异,临床上经常会有超过半年以上的病人坚持康复,症状还或多或少的得到改善。
所以只要坚持长期康复治疗,总会有奇迹出现。
“正确”是指康复并不是简单的伸伸胳膊踢踢腿,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器械锻中风发生后,前期抢救很重要,首先要让人活下来。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要点
·281·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要点雷 鹏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脑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随着现在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受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因此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从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脑血管病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该病病因相对比较复杂,与一系列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有密切联系,而当前脑中风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中风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对于脑中风患者而言该病对其生活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各种脑中风后遗症,由于脑中风会导致患者部分脑组织血供受到影响,即使患者接受了妥善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后仍会存在一系列由神经系统受损而出现的功能障碍,这一类功能障碍统称为脑中风后遗症。
目前来看脑中风后遗症对于脑中风患者健康影响非常大,往往成为影响脑中风患者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医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拥有一系列相应的治疗康复手段,相较于西药康复治疗,中医相应治疗手段具有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接受度高等一系列优势,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相关内容,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脑中风后遗症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偏枯范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下肢行动功能受限、上肢活动功能受限、语言不清、认知功能障碍等,而从中医理论来看,中风后遗症属于虚实夹杂之症,虚症主要是指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而存在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虚症,而标实则是指患者存在脑髓失养、痰瘀阻痹等实症。
目前来看,多数脑中风患者在入院接受紧急治疗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中风后遗症,而当患者出院回家调养时,多数患者家属又认为患者需要安静休养,慢慢恢复,因此在出院后没有给予患者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导致患者出院后相当一部分可以得到恢复的功能,长时间无法恢复,这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引发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作为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风患者不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特点,而且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这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从中风后遗症类型来看,其不仅包含了语言障碍、行动不便,而且涉及口眼歪斜等多种情况,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较大负担。
临床实践中,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使得中医治疗手段的应用逐渐增多。
目前,针灸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的那些事。
1、中风后遗症的基本情况中风又被人们成为脑卒中,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中风不仅会造成患者伤残,而且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病例高达150~200万,患者死亡率高达58~142/10万人。
目前我国幸存的中分患者近700万,其中超过75%的患者存在伤残问题。
这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国家的发展较大阻碍。
中风患者发生后遗症的概率较高。
肢体障碍、语言障碍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类型,此外患者多有口眼歪斜、抑郁、吞咽障碍、尿失禁等问题。
在中医学领域,中风后遗症被归结为“大厥”和“偏枯”范畴,中医指出:脑络瘀滞会造成人体气血逆乱,这使得导致中风患者发生多种后遗症的重要原因。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中,不仅要注意改善患者的气血额,而且要注意通络祛滞。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方法中的常用手段,在中医后遗症治疗中,其能通过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确保患者的气血畅通,这对于提升患者质量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作用。
2、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2.1吞咽功能障碍针灸治疗在中风患者中,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约为22%~65%。
在这些患者中,症状较强的患者有饮水呛咳问题,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补水或鼻饲。
吞咽功能障碍不仅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而且会使得患者水电解质失衡,有的患者还会发生吸入性肺炎、脱水窒息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目前,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吞咽功能障碍时,除醒脑开窍针刺法、通关利窍针刺法外,靳三针、腹针、舌针、头针等都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独到之处
1492018.09中医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独到之处黄 洋1 肖 翠2 谭发林11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300 2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250【摘 要】脑血管疾病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3位,也是导致成人残障最主要的原因。
脑血管疾病一般称为脑中风,中风后所衍生的经济负担及照护问题,对许多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中医对各种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之道,综观住院病人的会诊需求,最需要以中医辅助治疗的问题包括意识障碍、语言不利、肢体无力、吞咽困难等。
兹依临床经验,说明中医如何改善上述中风后症状,提供病患及家属参考。
【关键词】脑中风;后遗症;中医1 意识障碍导致意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肝昏迷、车祸后脑出血昏迷、中风后昏迷、低血糖昏迷等,原因不同,中医采取的辅助治疗方法也不同。
以一位中风昏迷的患者为例:L 先生,65岁,病史为主动脉剥离、缺血性中风、呼吸衰竭,会诊中医时昏迷指数3分,经过中西医1个半月的共同照护,转院时的昏迷指数已达10分,可与家属以摇头点头互动。
1.1 中医观点相较于西方科学的微观角度,中医是以巨观角度来看待人体生理病理机制,因此传统说的五脏六腑讲的多是系统,而不是单指一个器官。
中医认为心这个脏腑很重要,正所谓心主血脉、心主神志,意即心主宰了心脏的稳定度及血管的质量,也主宰了人的意识,而神志是建立在稳定的血脉之上。
也就是说,心血管的稳定有助于意识的恢复。
中风患者大多有心律不整或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类患者在中医角度多有心主血脉的问题,因此如果要改善其意识障碍,必须从心着手,也就是要改善心律不整与改善三高。
1.2 中医治疗模式(1)针灸:大家普遍认为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改善意识,最广为人知的穴道是人中、涌泉、百会等。
此外,要改善意识还可以选择心包经(心主血脉)的内关穴及心经(心主神志)的神门穴。
在2007年的医学期刊Circulation 上一项研究Randomized Trial of Acupuncture to Lower Blood Pressure 选用了内关穴来降血压,2011年的CardiovascElectrophysiol 一项研究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Preven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s After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也用内关穴来降低心房纤维颤动的复发率,可见内关穴有实证医学依据,是一个可靠而有效的穴道。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中风即为西医中的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中风后遗症期(stroke sequela,SS)包括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表现。
常规西医在调脂、稳定斑块、降压等基础治疗上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神经功能。
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阴阳不合、气血逆乱导致的中风发作,由于气血亏损、运化无力导致的气血瘀滞不散而瘀阻经脉,致筋骨无以濡养,造成肢体功能废用。
治疗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引言近年来,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和持续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经常熬夜、缺乏锻炼等),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风后遗症主要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心理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完全失去感觉。
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采用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或抗凝治疗,但费用昂贵,治疗效果有限。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症,平素喜食肥甘厚腻,体力劳动减少,水液不化,日久导致气血逆乱、津血黏稠、瘀滞脑络而发病,治疗中风应以活血化瘀、通络祛滞、扶正补气为基本原则。
1现代医家对于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研究对于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认识。
中医学把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遗留后遗症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都称作中风后遗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
运行于脉络中的气血升降失常,久而不通,则化为瘀血,阻塞于脉络,以致气不能统摄血,血不能载气运行,从而导致脑脉闭阻。
中医有“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
中风后遗症的病机为瘀血内阻,蒙蔽脉络清窍,故治疗应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结合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后遗症多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相关,并提出“脑髓阳生阴长”学说,治疗上采用温阳活血法,并以此治法创立了验方芪仙通络方,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脑卒中,即中风,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疾病,是由于脑动脉的血供中断导致脑组织缺氧和细胞死亡。
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西医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注重通过手术和药物控制病情,但西医治疗的效果欠佳,且存在副作用。
与此同时,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原理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核心理念是“通则达脑”。
中医认为,脑卒中是由于气血运行阻滞造成的,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可以恢复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功能,从而促进康复。
中药治疗脑卒中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作用,对于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灌注有积极的影响。
二、中医药在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在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药主要应用于血栓溶解和脑保护。
根据中医的理论,脑卒中是由于范围性血栓或栓子形成造成的,利用中药进行溶栓可以迅速恢复脑血液循环。
同时,一些具有镇静、祛痰、抗炎作用的中药如川芎胶囊、青蒿素等可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需氧量,减少脑损伤。
三、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在脑卒中康复期,中医药主要应用于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
通过中医药的应用,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缓解肢体无力、失语等症状。
中医药通过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等方式,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刺激细胞再生,促进神经再生,从而实现康复的目标。
四、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案例研究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一项研究调查了某医院50名脑卒中康复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25名患者采用了传统中医药治疗,25名患者采用了西医治疗。
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康复效果更好。
这表明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中医药在脑卒中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中医治疗中风的案例
中医治疗中风的案例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传统中医对于中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下面介绍一个中医治疗中风的案例。
患者张某,男性,70岁,因突然头晕、口眼歪斜、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到中医医院就诊。
中医师根据张某的症状判断其属于中风后遗症,采用“清热通络”中药治疗。
方剂:当归、川芎、白芍、甘草、黄芩、黄连等。
治疗过程:每日一剂,水煎服,连用七天。
治疗效果:治疗后,张某的头晕、口眼歪斜等症状明显减轻,右侧肢体的力量也逐渐恢复,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基本恢复正常。
以上案例说明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性和特点,中医师通过辨证施治,从根源上治疗疾病,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提示广大患者,在治疗中风时可以尝试中医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1 -。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领域以及疗效评估的方法。
一、中医药在康复治疗的应用领域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和症状的康复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医药在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在糖尿病康复治疗中,中医药能够通过药物调理和针灸疗法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康复中,中医药可通过中药调理和推拿按摩等手段改善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2. 骨伤科康复治疗中医药在骨伤科康复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中药外敷和推拿按摩等手段,中医药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和骨骼的修复。
同时,中医药还可以减轻骨伤病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肢的功能。
3.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中医药可以通过药物调理和针灸疗法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言语和吞咽等功能障碍。
二、中医药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疗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量表评估和客观指标评估。
1. 量表评估在中医药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疾病相关的量表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例如,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可以使用国际常用的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2. 客观指标评估除了量表评估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客观指标来评估中医药康复治疗的疗效。
例如,在骨伤科康复治疗中,可以通过X射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
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中,可以通过心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合理选择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法,并结合科学的疗效评估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
脑 血 管疾 病 是 危 害 人 类 生 命 与 健 康 的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在世 界范围 内平均发病率 为 ( 4  ̄2 0 1 万 ,患病 率为 1 0 0 )/ 0 ( 0 ~7 0 l 万 ,死 亡 率 为 ( O 10 1 万 ,是 目前 5 0 4 )/ o 5 ~ 0 )/ 0 人 类 疾 病 的三 大 死 亡 原 因 之 一 , 存 活 者 中5 % 7 % 人 遗 O~ 0病 留瘫痪 、失语等严重残疾 …,据W O H 统计 ,我 国脑 卒 中的发 病 率 和 病 死 率 高 居 世 界 首 位 ,给 社 会 和 家 庭 带 来 沉 重 的 负
韦 玲 李 蕾 梁 雪玲 姚爱 娜
太原
胡瑞 峰
山西省针 灸研究所 ,西
000 30 6
【 摘 要 】 目 的 :通 过 总 结 我 院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中风 后 遗 症 的 实 践 经 验 , 客 观 分 析 中 西 医结 合 治疗 中 风 后 遗 症 的 优 势 。结 果 : 中 西 医 结合 多种 方 法 防 治 中 风后 遗 症 具 有 较 好 的临 床 疗 效 。 【 键 词 】 中 风 ; 后遗 症 ; 中西 医 结 合 关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20 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 5 7 ( 0 0 2 0 8 1 0 7 8 1 2 1 )2 — 0 —
泉 、丰隆、血海 、三阴交 、膈俞、脾俞等,均用 补法 。 痰浊 蒙窍 者 ,中药用 半夏 白术天麻 汤或温 胆汤 加减化 裁;针刺 治疗 :梅花 针 中度 手法循 经 叩刺 头部 诸经各 3 —5 遍 。毫 针 选 穴 :百 会 、 四神 聪 、人 中 、丰 隆 、 阴 陵泉 、神 庭
师从颜德馨教授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体会
师从颜德馨教授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体会介绍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运动功能受限、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等。
颜德馨教授是一位中医药界的权威,以其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而闻名。
本文将详细介绍师从颜德馨教授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体会。
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背景中风后遗症的现状•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副作用明显。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膏方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一种形式,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师从颜德馨教授的膏方治疗经验颜德馨教授简介•颜德馨教授是中医药界的知名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多年,尤擅长膏方治疗。
学习体会•师从颜德馨教授,深入领略其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膏方经验。
•颜教授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具体经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1.汇集病史和症状,准确辨证。
2.个体化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和具体症状开方。
3.综合运用多种中药,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常用膏方介绍1.方剂一:补气养血膏方–药物成分:人参、当归、白芍、黄芪等。
–作用:补充体内气血不足,促进新陈代谢,修复受损神经。
–适应症:中风后运动功能受限、疲劳等。
2.方剂二:化瘀通络膏方–药物成分:桃仁、红花、川芎等。
–作用: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
–适应症:中风后肢体麻木、痛感等。
3.方剂三:清热解毒膏方–药物成分:黄连、黄芩、连翘等。
–作用:清热解毒,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
–适应症:中风后口语表达障碍、认知障碍等。
具体应用示例1.临床病例一:中风后右侧偏瘫患者–针对患者症状,采用补气养血膏方。
–通过连续用药,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2.临床病例二:中风后语言障碍患者–针对患者症状,采用清热解毒膏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
结语师从颜德馨教授并学习其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深入了解了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和膏方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与效果研究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中风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使得脑细胞出现缺氧、损伤甚至死亡。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上,中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西医药物和手术,然而,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与效果。
中医学历史悠久,对中风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痰火内蕴”、“血瘀阻滞”等原因导致的。
中医治疗中风主要通过舒肝活血、清热化痰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金匮要略》中提出的桃红四物汤经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
这种中药汤剂由桃仁、红花、川芎和当归等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此外,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中风的治疗中。
然而,中医治疗中风的效果一直备受争议。
有些人认为中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恢复,而其他人则认为中医疗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并不能替代西医的药物和手术。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真正效果,许多研究已经展开。
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合作进行的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该研究选择了130名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接受了针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并辅以西医药物治疗;西医治疗组仅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和中风后遗症改善方面表现出了显著优势。
这一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此外,另一项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进行的研究也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效果。
这项研究选择了150名中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
与常规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恢复期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程度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改善。
这一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疗效。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中风,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往往给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如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一、中风后遗症的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中风后遗症则是指中风发病后遗留下来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恢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心理障碍等。
这些后遗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二、中医康复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目的。
例如,补阳还五汤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天麻钩藤饮则适用于肝阳上亢型患者,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曲池、风池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电针、艾灸等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针灸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的肢体和穴位,以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
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疲劳感。
4、中医功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功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促进气血运行,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西医康复治疗方法1、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西医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中风后遗症良药治疗方案
一、前言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中风后遗症是指患者在发病后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
目前,中风后遗症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针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中风后遗症良药治疗方案,旨在为广大中风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中医理论概述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后遗症的发生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
治疗中风后遗症,应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
三、中风后遗症良药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基本原则:调和阴阳,活血化瘀,补益肝肾。
(2)方剂组成:①基础方: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地龙、牛膝、地黄。
②加减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如肢体瘫痪者,加桑枝、桂枝;言语不清者,加石菖蒲、远志;认知障碍者,加益智仁、石菖蒲;头晕目眩者,加天麻、钩藤;便秘者,加枳实、大黄。
(3)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2. 针灸治疗(1)基本原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穴位选择:①主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②配穴: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如肢体瘫痪者,加阳陵泉、环跳;言语不清者,加廉泉、通里;认知障碍者,加神门、太冲;头晕目眩者,加风池、太冲;便秘者,加天枢、大肠俞。
(3)操作方法:采用针刺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 推拿治疗(1)基本原则: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2)手法:揉、按、捏、拿、擦、摇等。
(3)操作方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4. 食疗(1)基本原则:补益肝肾,养血活血。
(2)食物选择:①肝肾阴虚者:枸杞子、菊花、桑椹、黑芝麻等。
②气血两虚者:红枣、桂圆、山药、核桃等。
③活血化瘀者:山楂、桃仁、红花、丹参等。
(3)用法:将食物煮汤或做成药膳,每日1剂。
针灸为何对中风后遗症疗效好——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8治感冒:取荸荠适量,洗干净,去皮,捣烂后,裹在纱布中绞挤汁液。
喝汁。
偏方验方专家访谈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10月24日签署了一项法案,其中有要求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对“针灸”和“保健按摩”等缓解疼痛的“服务”进行“价格与疗效”评估的内容,以决定是否可以纳入美国的基本医保。
很多人都知道,西方对于中医有偏见,对中医一直不太认可,但对中医的针灸、拔罐治疗却比较热衷,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五科副主任金弘博士。
金弘是针灸学博士、中医药学博士后,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会委员、黑龙江民族医药学会理事、黑龙江民族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针刺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疑难症、危重病的治疗有很深造诣。
据金弘博士介绍,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针灸疗法就已经在美国遍地开花,并得到多个州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1500万美国成年人使用过针灸疗法。
美国学界、医疗机构和军队系统等早已对针灸替代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表示认同。
美国国家补充和综合健康中心官网称,针灸可能有助减轻腰痛、颈痛和骨关节炎疼痛,也有可能帮助降低紧张性头痛的发生频率并预防偏头痛。
据了解,针刺除了对疼痛性疾病有效果以外,对中风、偏瘫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很多面瘫患者都是在西医治疗无效或效果不理想以后寻求中医针灸治疗的,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有一位48岁的肖先生,原本身体不错,身强体壮,身高体胖,能喝酒、能吃肉,可有一天突然脑中风了,口吐白沫栽倒在地上!家人大惊失色,赶紧把他送往三级甲等医院抢救。
经过医生多日的抢救治疗,肖先生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捡回一条命。
可从此左半边身子不怎么听使唤了,行走困难。
还不到“知天命”之年,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肖先生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
在朋友的推荐下,肖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找到金弘博士。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我国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而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用药方法经验。
特别是近十余年,通过对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及后遗症的系统研究,国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风病的证治理论,在继承前人经验,发掘古方综合各类手段的基础上,遴选出众多的治疗方药和方法,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与手段,提高了治愈率。
脑中风后遗症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后仍存在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吞咽困难、精神及智力的异常、一侧肢体麻木萎软(动则乏力、久卧在床)或痉挛(常见的上臂“挎筐”、下足“内翻”)或肢体无力(走路画圈)等。
中医称本病为“痿病”“偏枯””偏风“ ”身偏不用”,概因其“气血不足,脑髓失养,痰瘀阻络,半身不遂”,主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深浅不一,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临床上这一类的病人很多,大多数人一是缺乏脑中风后续康复治疗的概念;二是觉得急性期治疗之后,多在家卧床休养;三是经济条件达不到而无法更好的得到调理和康复治疗。
其实,度过急性期之后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才是重点。
中药调理中风后遗症病位在脑,病机为气血逆乱、脉络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因此使用中药调理时,要注重益气活血通络,平衡脏腑气血,以及对应出现的病症做出相应的调理。
清代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名方补阳还五汤,方中大量使用生黄芪以补益正气,气行则血运,逐五脏间恶血,同时还能承载其他药物运行周身;中药不同部位就有不同的作用,方中应用当归尾破血而不伤血,专治积滞肿痛;此病病位在脑,而川芎具有活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之用,引药上行于头脑;地龙是生活中之常见动物药材蚯蚓,具有活络通经、周行一身之血的作用,现在临床主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余者桃仁、红花、赤芍均有通血逐瘀之效。
方7味药君臣佐使,攻补兼施,共奏补气活血之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出现兼有其他症状,如出现失语,中药采用“凉血通瘀”法,有学者认为瘀热阻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针对病因采用天麻、半夏、胆南星、陈皮、地龙、僵蚕、全蝎等药物,以及采用补血益气法,加用人参、五味子、石菖蒲、鹿角’等药物治疗。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摘要:一、中医对中风的定义与分类二、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1.辨证论治2.针灸疗法3.中药疗法三、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分析1.缺血性中风2.出血性中风四、中医治疗中风的疗效与优势五、中医在防治中风方面的现代研究及应用六、结论正文:中医学是一种传统医学,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对许多疾病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中风是中医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中医治疗中风注重辨证论治,采用针灸、中药等多种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一、中医对中风的定义与分类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急性脑功能损伤。
中医将中风归为“中风”、“卒中”等范畴,主要分为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和出血性中风(脑出血)。
二、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1.辨证论治中医治疗中风首先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中风的病因、病机、病位,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的证型有: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等。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
3.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通过组方、调剂,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中药治疗中风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易于调整等优点。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赤芍、地龙等。
三、中医治疗中风的医案分析1.缺血性中风患者,男,57 岁,因急性脑梗死就诊。
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
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能够自理。
2.出血性中风患者,女,65 岁,因脑出血就诊。
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
给予羚羊角汤加减,针灸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能够自理。
四、中医治疗中风的疗效与优势中医治疗中风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易于调整等优势。
特别是对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中风患者,中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中医在防治中风方面的现代研究及应用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医在防治中风方面的现代研究逐渐深入。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
中医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还体现在特定病种的诊疗方案中。
本文就介绍中医在不同病种中的优势和诊疗方案。
一、消化系统疾病1. 胃炎和胃溃疡:中医认为,胃炎和胃溃疡是由于胃失和导致的。
中医的诊治思路是调理胃脉和治疗胃气虚弱。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汤剂和推拿等。
例如,对于脾胃气虚引起的胃痛和消化不良,可以使用四君子汤加减或六君子汤来调理脾胃气血,增强胃脉功能。
2. 肝炎:中医认为,肝炎是由于肝火上炎或肝阴亏损导致的。
中医的诊治思路是清肝热、滋养肝阴。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等。
例如,对于肝火上炎引起的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来清热解毒,减轻肝脏负担。
二、呼吸道疾病1.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肺失宣降和痰湿阻塞导致的。
中医的诊治思路是调理肺气和祛痰。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和艾灸等。
例如,对于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和痰多,可以使用小青龙汤来宣肺化痰,促进气机畅通。
2. 支气管哮喘: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外感风邪、五脏失调或情志不畅引起的。
中医的诊治思路是祛风、散寒、疏肝和宽胸。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和刮痧等。
例如,对于湿热痰壅引起的气喘和咳嗽,可以使用二陈汤来清热降湿,平喘化痰。
三、心脑血管疾病1. 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气血失调导致的。
中医的诊治思路是调理气血和降压。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拔罐和推拿等。
例如,对于肾阳虚引起的高血压,可以使用左归丸来温肾阳、降血压。
2. 中风后遗症: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是由于气血不畅、痰积阻滞导致的。
中医的诊治思路是活血化瘀、开窍通络。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和艾灸等。
例如,对于痰瘀阻滞引起的言语不清和偏瘫等症状,可以使用通窍活血汤来祛痰活血,恢复脑功能。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疾病,同时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风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会出现中风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会选择中医方法治疗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中风的基本介绍(一)中风的病因和诱因中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由血脂增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中风患者中有70%及以上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脂症。
其次,高血压疾病也是中风的常见发病原因,因为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最后,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心脏病,常见的有心内膜炎疾病,该病可能会导致附壁血栓,如果心动过缓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中风。
另外,糖尿病也与中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风患者中有30%左右都患有糖尿病。
所以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自己身体变化,预防中风。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起病急,但是具体的病理过程却比较缓慢,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可能会加快变化过程,最终诱发中风。
如:情绪突然波动,生气、激动等。
还有过度劳累或者是用力过猛也容易突然诱发中风。
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突然加重,也会加快中风进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证病情稳定。
(二)中风发病的三个时期中风发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发病后的两周内都是急性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快速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控制病情避免恶化。
其次是发病两周后到发病六个月内,这是中风疾病的恢复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如果治疗及时患者的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症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较轻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的优势
发表时间:2011-11-01T10:37:18.8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王建利[导读] 缺血性中风为颅内外的供血动脉一过性或持续性闭塞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的脑血管疾病,同时可能引起脑组织软化或坏死
王建利 (河南平顶山市郏县广天乡卫生院 467100)【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430-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及临床相关问题。
方法将9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脑活素30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注,1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1次/d,脑复康8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 (5%)静注,1次/d,主旨为抗凝、聚集血小板、调节精神、改善微循环;治疗组组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5d,比较神经缺损和临床疗效。
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精神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9.42±1.62 vs 12.48±2.74,P<0.05)且总效率高于对照组(91.8% vs 75.5%,p<0.05)。
结论中医在中风后遗症临床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应在适当时机予以发挥。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中医干预疗效
缺血性中风为颅内外的供血动脉一过性或持续性闭塞而导致脑供血不足的脑血管疾病,同时可能引起脑组织软化或坏死,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世界首位,中风后遗症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在临床治疗中西医通常采取直接、迅速的方法进行调控和改善,因西药本身具有一定副作用和易反复的特点,在治疗的同时采取中医进行合理干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8-2010年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94例,入院时均进行MRI、CT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随机将患者分为中医干预组和西医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
干预组患者49例。
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59-74岁,平均63±5.3岁,患者病情:重型15例,中型20例,轻型10例;对照组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4±5.90岁,病情:重型15例,中型19例,轻型11例。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干预组患者上肢瘫痪18例,下肢瘫痪12例;对照组患者上肢瘫痪16例,下肢瘫痪9例。
两组治疗前进行精神损伤评分。
所有患者病程平均4个月-2年。
两组患者数据在发病时间、年龄、精神缺损、合并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脑活素30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注,1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1次/d,脑复康8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5%)静注,1次/d,周期为15d。
中医干预组分为四种不同方子进行干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患者,其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舌苔薄而白腻、脉玄滑;此类患者根据其症状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治疗根本,用半夏、白术、天麻、胆南星、鸡血藤、水蛭等成方,头晕目眩重症者可加石决明和菊花入药,痰多加入全瓜蒌、浙贝母调和。
阳亢风等,淤滞脉络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头痛、面红,观舌:暗红、苔微黄,脉象玄有力;此类患者以平肝为主要目的,同时活血通络,以天麻、钩藤、菊花等,配石决明、夏枯草、川牛膝、地龙等成方进行治疗,患者若肝火盛则入龙胆草、黄芩,痰多加入胆南星、竹茹、天竺黄进行调和。
阴虚风动,瘀血阻络型患者除伴随基本症状外令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心足心发热,观舌:质红,舌苔少或稀脉细玄;针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养阴为主,选用生地黄、玄参、麦冬,配生牡蛎、珍珠母、紫丹参、生白芍、女贞子和地龙等成方进行治疗,并心烦失眠加入莲子心、酸枣仁,稀苔阴虚入龟甲、阿胶加以调和。
最后一类为气虚血瘀,此类病例除基本症状外合并气短乏力、口角流涎、手足肿胀;观舌:色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的主要目的为益气活血、舒筋活络,以生黄芪、当归、红花、地龙、川芎等入方,气虚患者入党参,脾虚入茯苓、白术、焦山楂,同时去当归等。
疗程同对照组15d,两组分别用药期间检测肝功等基本指标。
在用药过程中同时配合针灸刺穴进行治疗,上肢瘫痪患者选取合谷、阳溪、手五里、曲池,下肢瘫痪患者取髀关、伏兔、足三里、内庭、等进行针刺穴位配合治疗
疗效判断:根据“中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判断,观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判定为治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退,部分生活自理,可独立缓慢步行,判定为治疗显效;部分症状和体征消失,可扶持站立,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判定为好转;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出现病情加重、死亡现象,可判定为无效、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采用X-±s比较分析,p<0.05具有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见表2-1,治疗前后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14.19±3.05vs 9.42±1.62, p<0.05),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也具有显著性差异(9.42±1.62 vs 12.48±2.74, P<0.05)。
两组疗效比较详见表2-2,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 vs 75.5%, 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也有所不同,干预组患者气色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缺损程度评价(表2-1)
组别 n 治疗前治疗后
干预组 49 14.19±3.05 9.42±1.62*△
对照组 45 15.04±3.12 12.48±2.74
* 干预组疗效对比p<0.05, △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表2-2)
项目 n 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干预组 49 26 11 8 4 45(91.8%)* 对照组 45 5 11 18 11 34(75.5%) *p<0.05
3 讨论
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中风后遗症属于偏瘫、偏枯等病症,患者常有感觉障碍或视野缺损。
中风后脏腑缺损、失调,临床上以本虚症较明显,气虚、肝虚、心脾阳虚。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在治疗上应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良好预后。
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西医采取控制、调节、抑制为治疗手段,同时营养脑神经细胞和改善循环,主要是针对患者症状支持。
而中医进行干预是针对根本进行干预,在治疗主要病因的基础上兼顾其他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过程,中医具有循环往复、毒副作用少等特点,重在通络调补内脏从根本上治疗和改善体内各器官和脉络的功能。
在观察组和干预组的对比中发现,通过中药干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在治疗过程中肝功等重要指标未见明显变化,也没有出现出血或其他副作用,同时配合针灸刺穴进行治疗。
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自身的优势,其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兼具标本。
但与此同时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同样有自身的药理优点,临床上推荐两者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再结合治疗后合理康复锻炼,将会有效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云涛涛,李拉秀.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施护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J]2008,8(6):1837.
[2]董晓晖.中风后遗症的重要康复105例观察,中国医药指南[J].2008,6(17):425-426.
[3]陈学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52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06,15(19):2628-2629.
[4]常富业,王永炎.中风病毒邪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3-6.
[5]关云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亚太传统医药[J]2011,7(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