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绪论人体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运动生理学是生理学的分支。

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醉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征,称为兴奋性。

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

可兴奋组织有两种基本的生理活动过程:一种是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是兴奋性由弱变强。

另一种是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是兴奋性有强变弱。

,这种活动是郁制活动。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生物体对适应这种环境能力,称为适应性。

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要的养料由细胞外液提供,细胞的代谢产物也排到细胞外液中,通过细胞外液再与外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因此,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径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

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的运输来实现的,因而称为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除了需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各种调节外,各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生物的节律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和超日节律三大类。

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功能可分为三种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断受受控制部分的影响,即受控制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反馈系统。

[正式版]血浆血清全血的区别ppt资料

[正式版]血浆血清全血的区别ppt资料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血浆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ºC时,血浆渗透压约 为5800mmHg,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 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 0.9%NaCl(称为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等 。 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中,由于高渗溶液吸水力 强,红细胞失水发生皱缩,丧失功能。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保持 KHCO3/H2CO3;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动态平衡。 血液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NaHCO3/H2CO3;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意义: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 060之间,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下层:红细胞(暗红色)。
中层:血小板和白细胞 (一薄层的白色物质)。
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红细 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 百分比。
男子约为40%-50%,女 子约为37%-48%。
分血计试管中的血液 分层示意图
血细 胞
(一)血细胞与血浆
血液是一种粘滞的液体,由血细胞 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占全血40%-50%
二、内环境
(一)内环境的概念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人 体 内 环 境 示 意 图
(二)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由于人体内有
多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中理化因素 有人测定运动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
血液不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供给组织细胞进行代谢;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精华整理版)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精华整理版)

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生理学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方法和水平一、生理学的研究任务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水平1、研究方法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某些研究可在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对人体进行试验,也可在人群中进行测量和统计。

2、研究水平在完整的机体情况下,研究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规律,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二、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

*阈强度是指刚能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三、适应性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而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adaptability)。

第三节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1.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和活动的直接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简称内环境。

3.这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态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homeostasis)。

第四节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一、神经调节反射弧分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二、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对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生理过程。

三、自身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对其他调节方式,自身调节范围较小,灵敏度比较差。

四、生物节律五、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1.负反馈是指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朝着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

2.前馈干扰信息通过监测装置对控制部分的直接调控作用称为前馈,条件反射就是前馈调节。

3.非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骨骼肌机能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一、肌纤维的结构¥*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肌细胞,分为肌腱与肌腹,肌腹又可分为肌束和肌外膜,肌束可进一步分为肌束膜和肌纤维(肌纤维可以进一步分为肌原纤维和肌内膜)。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备课素材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备课素材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备课素材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备课素材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备课素材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重难点]心脏的结构(重、难点)重、难点分析:虽然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心脏的知识,如:心脏的大致位置、形状,心率(脉搏),某些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等。

但是学生对心脏的认识和了解是模糊的、肤浅的,并且“心脏瓣膜开闭方向与血流方向的关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突破方案:1.形象作比:把心脏比喻成“泵",相当于学生所熟知的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观察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并理解它们的功能,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心房和心室壁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等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各自的功能.1.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视频)2.心脏和血液循环(视频)3.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视频)4.猪心脏的结构(视频)5.心脏跳动内部(视频)6.心脏的位置(视频)7.心脏解剖图8.心脏工作过程示意图[情境导入]同学们,血液周而复始的产生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它的动力是什么呢?对,是我们的心脏,心脏就像水泵一样能够从深水井中抽出水来一样,现在请同学们把你的右手放在胸前左侧,感受一下心脏的搏动吧,心脏的搏动与心脏的结构有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骨骼肌收缩

骨骼肌收缩

第一章骨骼肌收缩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肌纤维通其他细胞一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

肌浆中除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和脂滴外,还充满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和复杂的肌管系统,这是骨骼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一肌緣纤维和肌节明带和暗带在横向上都位于相同的水平,因而整个肌细胞也呈现明暗交替的横纹。

骨骼肌也叫横纹肌。

暗带中有一块相对较亮的区域,称为H带,其中央有条横向的线称为M线。

第二节骨骼肌细胞的电活动一、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人们把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相反当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细胞水平的电活动主要表现在细胞膜的两侧点位差的改变,因而也称为跨膜电位。

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由于细胞膜内Na+、K+的分布不均匀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静息电位实际上是K+的平衡电位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产生机制一)细胞的动作电位:当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Na+的平衡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动作电位的特征:1双向传平2安全相对不疲劳性,绝缘3不衰减四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二)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当运动神经元兴奋时,冲动沿神经纤维传至轴突末梢,使走图末梢去极化,改变了神经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外液中部分Ca2+进入轴突末梢(接头前膜),引起轴浆中200~300个突触小泡在接头前膜处出胞,释放出乙酰胆碱进入接头间隙。

当乙酰胆碱经接头间隙到达终版膜表面时,立即与中版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相结合,引起膜对Na+、K+的通透性改变而导致去极化,进而触发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沿肌膜传导到整个肌纤维,引起肌纤维收缩。

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肌纤维收缩过程包括:1肌膜电位变化出发肌肉收缩,既兴奋——收缩偶联2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的滑动3肌肉收缩后的舒张。

第二章 血液与运动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第二章  血液与运动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或红细胞数量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水平的一 种暂时性现象。 ▪ Hb的亚理想值(诊断标准):男子140 g/L
女子130 g/L ▪ 正常人贫血诊断标准:男子120 g/L,女子110 g/L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 安静状态下,运动员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其分类 计数和非运动员无明显区别
▪ 运动后,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和B 淋巴细胞为主),增加幅度与运动强度有关,与 运动持续时间关系较小。
与运动量呈正相关;运动后1~2h恢复正常 ▪ 2) 适应:长期系统训练:安静时,红细胞数量与
一般人相近或略低于;红细胞变形的影响
▪ 2. Hb与运动 ▪ Hb与运动机能状态:Hb是决定运动员最大摄氧
量的主要因素。 ▪ 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Hb浓度和/
(应对排汗、降低血液黏滞性和外周阻力,有利 于体温调节和物质运输)。
(二)运动对血脂和血糖的影响
▪ 1. 运动对血脂的影响 ▪ 随着有氧运动时间延长,血中自由脂肪酸增多;
运动可降低餐后血脂水平。 ▪ 长期运动可降低血脂(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LDL-C),提高HDL-C。 ▪ 2. 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 短时间运动,血糖先升高后回落;1~2小时,血
多。
小结
▪ 名词:红细胞比容、缓冲体系 ▪ 问题: ▪ 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三条途径 ▪ 知识点: ▪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 体内最主要的缓冲体系:NaHCO3 / H2CO3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第六章 血液与运动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一、运动对血浆的影响
▪ (一)运动对血浆容量的影响 ▪ 反应: ▪ 1. 运动时,贮存血量释放使循环血量增加(运动
员和耐力运动者显著) ▪ 2. 运动时,汗液流失导致血浆中水分和电介质的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五).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1、红细胞流变性 定义: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 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即被动 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液的阻 力。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细胞的流变性。 红细胞的流变性是影响血液流动的重要因素,也 是影响体内红细胞寿命和微循环有效灌注的重要因素。 2、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运动时流变性依据强度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和 训练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别。
四.血小板与运动 四.血小板与运动
1、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下来 的小块细胞质。血小板在止血、凝血及纤溶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 2、血小板的功能和生理特性主要表现有黏着, 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这些特性与血小板的止 血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3、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以及一般不参加体育 活动的健康大学生,一次性剧烈运动后即刻血小板 数量、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加,血小板活性增强循环 血中血小板聚集趋势也增加。 4、血小板数的增加只在大强度运动下发生,增 加的幅度与负荷强度呈高度正相关。
(四).酸碱度
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 体生命活动所能承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为6.9~7.8. 2、血浆PH值经常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他是个缓冲 溶液。 3、血液中含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物质,称为缓 冲对,统称缓冲体系。 4、缓冲体系中每一个缓冲对是由一种弱酸与该种弱 酸的盐组成的。 5、血液酸碱度的相对恒定,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 义。如果PH值的正常范围,就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从 而引起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及各种生理机能的 絮乱,甚至会出现酸或碱中毒现象。
三.血液的功能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运输 (三).调节

习题集 第四章

习题集 第四章

第四章血液学习要求掌握:1、体液与内环境;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血液的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量及正常值;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3、三种血细胞的主要功能及正常值。

4、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纤溶的基本过程。

5、血型和红细胞凝集;ABO血型分型依据。

熟悉:1、血浆蛋白功能。

2、三种血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3、生理性止血;血清与血浆的区别;4、血型鉴定及输血原则。

了解:1、运动对白细胞、血小板的影响。

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血液凝固的控制;3、运动对血凝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4、Rh血型系统、内容精要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的组成(一)体液与内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总称为体液。

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具体环境。

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血液的组成血液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压积)。

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2.血浆二、血液的功能(一)运输功能(二)维持内环境稳定(三)防御和保护功能(四)调节体温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二)血液的粘度全血的粘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血浆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

当血流速度小于一定限度时,血液粘度与流速成反变关系。

(三)血浆渗透压1.渗透现象和渗透压2.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对于调节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如0.85﹪的NaCI溶液(又称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

红细胞在高渗溶液将发生皱缩,在低渗溶液中膨胀甚至破裂而发生溶血。

运动生理学简答

运动生理学简答
3、 每根粗肌丝周围被六根细肌丝包围
4、 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是:粗蛋白质肌丝(肌球蛋白或肌凝蛋白),细蛋白质肌丝(肌动蛋白或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第二节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 动作电位(Na离子平衡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2、 静息电位(K离子平衡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又称跨膜电位,膜电位。
第四节 骨骼肌特性
1、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1伸展性,○2弹性,○3粘滞性
2、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2收缩性
3、 骨骼肌的兴奋条件:①刺激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②刺激的作用时间,③刺激强度变化率。
第五节 骨骼肌的收缩
1、 收缩形式,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等动收缩。
②肌电:在等速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时,在负荷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的肌肉张力较向心收缩低。
③代谢:在输出功率相同情况下,离心收缩耗能低于向心收缩,而且耗氧量也低于向心收缩,其他生理指标也低于向心收缩。
○4肌肉酸痛:大负荷肌肉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引起肌肉酸疼
7、 根据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12、碱储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通常以100ml血浆中的NaHCO3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1、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 。
2、 血量分为循环血量(大部分都在血管中流动)和贮存血量(一部分血量在肝、肺、腹腔静脉以下以及下静脉丛,流动缓慢,血浆较少,红细胞较多)
7、 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和血粘度可以作为评定耐力运动员机能的参考指标。

血液

血液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

1.血液:(体重的7%一8%)(1).血浆(全血量的50%一55%):水、血浆蛋白、小分子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2).血细胞(全血量总量的45%一50%):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血量:1.循环血量。

2.贮存血量。

血液组成:(一)血浆1.水和电解质水:血浆总量的9l%~92%,其功能:①维持渗透压;②正常体温的维持;③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运输。

电解质功能:①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②维持酸碱度;③维持组织兴奋性。

2.血浆蛋白(1)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2)组成:其中清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原最少。

(3)功能:①调节水的分布;②维持酸碱平衡;③多种物质的载体;④参与免疫;⑤参与血液凝固。

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1)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尿素、尿酸等(2)血糖:(3)血乳酸:(4)血脂:(二)血细胞1.红细胞(1)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①形态:无核,双凹圆盘状。

②数目: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③血红蛋白: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

④红细胞比容:在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2)功能:①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②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3)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 ABO血型系统①凝集反应。

凝集原(抗原)+凝集素(抗体)→凝集反应②交叉配血实验。

2) Rh系统:Rh因子的抗体不是天生的。

Rh(+)99% 、Rh(-)1%2.白细胞(1)形态:无色。

(2)数目: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数为(4.0~10)×109L-1。

(3)功能: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保护和防御反应。

3.血小板(1)形态:无细胞核,不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

运动生理学---第二章_血液

运动生理学---第二章_血液
葡萄糖分子 水分子 1%葡萄糖溶液 半透膜 5%葡萄糖溶液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


晶体渗透压 NaCl、NaHCO3 、葡萄糖、尿素 分子小、数量多,渗透压大 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球蛋白 防止水分过多渗出
血浆渗透压的意义 血浆渗透压的稳定,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 必需的条件
不同的渗透压对红细胞的影响
二、运动对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自学内容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血红蛋白的功能 携带O2和CO2

Hb+ O2 ←→HbO2 Hb· NH2+ CO2 ←→Hb· NHCOOH
缓冲血液酸碱度 运动员机能评定生理指标

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过低影响氧气运输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过高增加血液的黏滞性,不利于血液循环 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一般男运动员不超过 17g/L,女运动员不超过16g/L;一般不应 低于全年平均水平的80%。 用血红蛋白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
0.6% 膨大 0.4% 破裂
正常 0.9%NaCl
1.5% 皱缩
0.9% 恢复
酸碱度 血浆pH值 正常值:7.35~7.45,平均7.4 最大耐受:6.9~7.8 正常酸碱度的维持因素 缓冲体系 缓冲对

主要缓冲对
血浆中主要缓冲对
NaHCO 3 H2CO3
Na - Pr H - Pr

第五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自学内容

本章到此结束
加 抗 凝 剂
不 加 抗 凝 剂
血清 不含有纤 维蛋白原 血饼
血小板、白细胞 1% 红细胞 ♂40%~50% ♀37%~48% 红细胞压积:红 细胞在全血中所 占容积百分比

血液与运动4资料

血液与运动4资料

血红蛋白(Hb):运输O2,CO2 [Hb]男:120~160g · L-1,平均140 g · L-1 女:110~150 g · L-1,平均130 g · L-1
血型与输血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类型,称血型。
ABO血型系统:RBC膜上有A、B两种抗原(凝集原), 血浆中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凝集素)。
二、血液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一)血容量
研究表明,长期系统训练可使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主要是血浆蛋白总量增多,使 胶体渗透压升高,更多的水分留存血管中参与血液循环,表现出血浆容量增加相对于 红细胞容量增加更显著,所以红细胞压积减小,单位容积中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 量减小,血液相对稀释,粘度下降,血流阻力减小,有利于血液的运输能力。
第三章 血液与运动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血液的组成成分、血液的理化特性和血 液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次性运动对血量、血细 胞的影响,长期运动对血容量、红细胞形态、数量和功能 的影响。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功能
血液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与适应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细胞内液——40% 血浆 ——5% 体重的60% 细胞外液 组织液 ——15%
2.白细胞
安静状态运动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与非运动员无明显差异。运动后外 周血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而淋巴细胞中又以B淋巴细胞增 多为主。研究表明,最大负荷运动后即刻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均出现大幅度增加, 其增加的幅度随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白细胞的增加幅度主要与运动负荷 有关,而与运动负荷的持续时间关系较小。无论运动强度如何,白细胞增多的主要 成分是淋巴细胞。 有研究发现,运动后白细胞数量增加的同时伴有淋巴T细胞百分比的下降,这是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重要标志。运动后所发生的白细胞数量变化能否影响机免疫功 能,主要取决于白细胞变化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如果变化幅度小且变化持续时间短, 不会影响免疫功能,反之,将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深刻影响。 运动后白细胞在 20-120分钟之内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其恢复与运动强度、持续 时间有关,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白细胞的恢复速度越慢。

运动生理学2

运动生理学2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1)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 (1)一、肌原我纤维和肌小节 (1)二、肌管系统 (1)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1)第二节;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一、静息电位 (1)二、动作电位 (1)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1)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1)五、肌电 (1)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1)一、肌丝滑行学说 (1)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1)三、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藕连 (1)第四节;骨骼肌特性 (1)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1)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兴奋条件 (2)第五节;骨骼肌收缩; (2)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2)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2)三、运动单位的动员 (2)第六节;肌纤维类型与收缩能力 (2)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2)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2)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2)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2)五、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2)第七节;肌电的研究与应用 (2)一、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2)二、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 (2)三、利用肌电评价肌力 (2)四、利用肌电进行动作分析 (2)第二章;血液 (2)第一节;概述 (3)一、血液的组成 (3)二、内环境 (3)三、血液的功能 (3)第二节;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3)第三节;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3)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3)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3)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3)第四节;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3)一、血红蛋白的功能 (3)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 (3)第五节;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3)一、血液凝固和纤溶 (3)二、运动对血凝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3)第三章;循环机能 (3)第一节;心脏的机能 (3)一、心脏的一般结构 (4)二、心脏的生理特性 (4)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4)四、心电图 (4)第二节;血管生理 (4)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4)二、血压 (4)三、动脉脉搏 (4)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血量 (4)五、微循环 (4)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4)一、神经调节 (4)二、体液调节 (4)三、局部血流调节 (4)第四节;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4)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4)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三、测定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意义 (5)四、体育运动与心血管疾病 (5)第四章;呼吸机能 (5)第一节;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机能 (5)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5)二、肺通气技能 (5)三、肺通气机能的指标 (5)第二节;气体交换与运输 (5)一、气体交换 (5)二、气体运输 (5)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5)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 (5)二、呼吸运动的发射性调节 (5)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5)第四节;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5)一、运动时肺通气机能的变化 (5)二、运动时肺换气机能的变化 (5)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6)四、运动时合理呼吸 (6)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6)第一节;物质代谢 (6)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6)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6)第二节;能量代谢 (6)一、基础代谢 (6)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6)第三节;体温 (6)一、正常人体温度 (6)二、体温调节 (6)第六章;肾脏机能 (6)第一节;肾脏的基本结构 (6)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 (6)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6)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 (7)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7)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7)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7)四、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 (7)第三节;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7)一、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7)二、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7)第四节;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7)一、尿量 (7)二、运动向蛋白尿 (7)三、运动性血尿 (7)第七章;内分泌机能 (7)第一节;内分泌概念 (7)一、内分泌与内分泌腺 (7)二、激素 (7)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7)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8)一、下丘脑与垂体 (8)二、甲状腺 (8)三、肾上腺 (8)四、胰岛 (8)五、甲状旁腺 (8)六、性腺 (8)第三节;激素分泌的调控 (8)一、激素分泌的内反馈调控 (8)二、激素分泌的调控功能轴 (8)内分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8)兴奋剂(参考内容) (8)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 (8)第一节;感觉器官 (8)二、视觉器官 (8)三、听觉与位觉 (8)四、本体感觉 (9)第二节;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9)一、神经系统概述 (9)二、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9)三、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作用 (9)四、脑的高级功能 (9)五、睡眠 (9)第九章;运动技能 (10)第一节;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 (10)一、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 (10)二、运动技能的分类 (10)三、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10)第二节;形成运动技能过程及其发展 (10)一、泛化过程 (10)二、分化过程 (10)三、巩固过程 (10)四、动作自动化 (10)第三节;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因素 (10)一、动机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0)二、反馈在运动技能形成及教学训练中的作用 (10)三、训练水平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10)四、大脑皮质机能状态在运动技能形成中作用 (10)五、感觉机能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10)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机能 (10)第一节;概述 (11)一、需氧量和摄氧量 (11)二、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 (11)氧债(参考内容) (11)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 (11)一、最大摄氧量 (11)二、乳酸阈 (11)三、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11)第三节;无氧工作能力 (11)一、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11)二、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11)三、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11)第十一章;身体素质 (11)第一节;力量素质 (11)一、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11)二、肌肉力量的可训练因素 (11)三、功能性肌肉肥大 (11)五、力量训练要素 (12)第二节;速度素质 (12)一、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2)二、速度素质的训练 (12)第三节;耐力素质 (12)一、有氧耐力及其训练 (12)二、无氧耐力及其训练 (12)第四节;灵敏和柔韧素质 (12)一、灵敏素质 (12)二、柔韧素质 (12)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 (12)第一节;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12)一、赛前状态 (12)二、准备活动 (12)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12)一、进入工作状态 (12)二、稳定工作状态 (13)第三节;运动性疲劳 (13)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13)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13)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部位及其特征 (13)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13)第四节;恢复过程 (13)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13)二、机体能源储备的恢复 (13)三、促进恢复的措施 (13)第十三章;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13)第一节;概述 (13)一、运动训练学的生理学本质 (13)二、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 (13)三、运动负荷与训练效果的关系 (13)第二节;超负荷原则生理学分析 (13)一、基本概念与意义 (13)二、生理学分析 (14)三、超负荷原则在训练中的应用 (14)第三节;恢复原则生理学分析 (14)一、基本概念及意义 (14)二、生理学分析 (14)三、恢复原则在训练中的应用 (14)第四节;周期性原则生理分析 (14)一、基本概念及意义 (14)二、生理学分析 (14)第五节;个体化原则生理学分析 (14)一、基本概念与意义 (14)二、生理学分析及应用 (14)第十四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14)第一节;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14)一、高原应激 (14)二、高原服习 (14)三、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14)四、高原训练的要素 (15)第二节;热环境与运动能力 (15)一、热应激与适应 (15)二、热病及其预防 (15)第三节;冷环境与运动能力 (15)一、冷应激与运动 (15)二、冷服习 (15)第四节;水环境与运动能力 (15)一、水环境与运动能力 (15)二、对水环境的适应 (15)第十五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15)第一节;运动训练对机体机能的影响 (15)一、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 (15)二、运动时和恢复期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 (15)第二节;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 (15)一、运动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15)二、遗传因素 (15)三、年龄和性别差异 (16)四、生物节律因素 (16)第三节;人体机能的评定方式 (16)一、横向比较 (16)二、纵向比较 (16)三、不同机能状态的技能水平比较 (16)第四节;人体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 (16)一、身体形态学指标 (16)二、生理学评定指标 (16)三、其他技能评定指标 (16)四、机能评定的一般步骤 (16)第五节;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16)一、生理指标的检查 (16)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与教育学观察 (16)第十六章;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功 (16)第一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6)一、基本概念 (16)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班规律 (17)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7)四、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与青春发育期 (17)第二节;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17)一、骨骼 (17)二、关节 (17)三、肌肉 (17)四、血液循环 (17)五、呼吸系统 (17)六、神经系统 (17)七、内分泌系统 (17)第三节;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17)一、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17)二、儿童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17)第十七章;女子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17)第一节;女性生理特点 (17)一、女性生理阶段划分 (17)二、生理特点 (18)三、运动能力特点 (18)第二节;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能力 (18)一、月经周期及其调节 (18)二、月经周期中运动能力的变化 (18)三、妊娠期运动能力 (18)第十八章;老年人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 (18)第一节;概述 (18)一、日历年龄与生物年龄 (18)二、衰老的概念及老年人划分标准 (18)三、衰老的机制 (18)第二节;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 (18)一、神经系统 (18)二、运动系统 (18)三、心血管系统 (18)四、呼吸系统 (18)五、血液系统 (18)六、免疫系统 (19)七、抗氧化系统 (19)八、体成分和体重 (19)九、血脂代谢 (19)第三节;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 (19)一、适宜运动项目原则 (19)二、循序渐进原则 (19)三、经常性原则 (19)四、个别对待原则 (19)五、自我监督原则 (19)第十九章;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19)第一节;概述 (19)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19)二、运动类型 (19)三、运动强度 (19)四、运动时间 (19)五、运动的时间带 (20)六、运动频度 (20)七、注意事项 (20)第三节;运动处方的制定 (20)一、制定运动处方的步骤 (20)二、运动处方的制定 (20)第四节;运动处方的实施 (20)一、实施过程的阶段性 (20)二、实施过程中的自我监控 (20)第五节;健身运动处方示例 (20)一、健身跑 (20)二、健身跑运动处方 (20)第二十章;生物节律与运动能力 (20)第一节;概述 (20)一、生物时间结构的基本成分 (20)二、生物时间结构的分类 (20)三、生物节律特殊研究方法 (20)第二节;运动员的生物节律特征 (21)一、血气指标和心肺功能的近似昼夜节律特征 (21)二、人体体能的近似昼夜节律特征 (21)三、激素水平的近似昼夜节律特征 (21)四、体温近似昼夜节律特征 (21)第三节;运动员生物节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21)一、运动员生物节律模型的建立的主要步骤 (21)二、运动员生物节律模型的应用 (21)第四节;人体生物节律的调整 (21)一、调整的方向和跨度 (21)二、调整方法 (21)三、标志节律 (21)四、时差调整 (21)第五节;激素变化节律与运动员选材 (21)一、某些激素的昼夜变化特点 (21)二、用激素调节选材的主要指标 (21)三、注意事项 (21)第二十一章;运动生理负荷的监测与调控 (22)第一节;概述 (22)一、基本概念 (22)二、运动生理负荷的基本要素 (22)三、运动生理负荷的决定因素 (22)第二节;运动生理负荷的监测与调控 (22)二、监测的基本内容 (22)三、监测的方法 (22)四、实时调控的方法 (22)第三节;运动生理负荷的实时分析 (22)一、实时分析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22)二、实时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2)第二十二章;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 (22)第一节;免疫系统概述 (22)一、免疫的概念 (22)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23)三、免疫反应 (23)第二节;运动性免疫机能 (23)一、运动负荷与免疫机能 (23)二、运动性免疫模式 (23)第三节;运动性免疫抑制 (23)一、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可能机理 (23)二、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生理意义 (23)三、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 (23)第一章第一章;骨骼肌机能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二、肌管系统三、肌丝的分子组成第二节;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五、肌电第三节;肌纤维的收缩过程一、肌丝滑行学说二、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三、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藕连第四节;骨骼肌特性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兴奋条件第五节;骨骼肌收缩;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二、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三、运动单位的动员第六节;肌纤维类型与收缩能力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三、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五、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第七节;肌电的研究与应用一、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二、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三、利用肌电评价肌力四、利用肌电进行动作分析第二章;血液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的组成二、内环境三、血液的功能第二节;运动对血量的影响第三节;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第四节;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一、血红蛋白的功能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第五节;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一、血液凝固和纤溶二、运动对血凝和纤溶能力的影响第三章;循环机能第一节;心脏的机能一、心脏的一般结构二、心脏的生理特性三、心脏的泵血功能四、心电图第二节;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压三、动脉脉搏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血量五、微循环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局部血流调节第四节;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一、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三、测定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意义四、体育运动与心血管疾病第四章;呼吸机能第一节;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机能一、肺通气的动力学二、肺通气技能三、肺通气机能的指标第二节;气体交换与运输一、气体交换二、气体运输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系统二、呼吸运动的发射性调节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第四节;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一、运动时肺通气机能的变化二、运动时肺换气机能的变化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四、运动时合理呼吸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第一节;物质代谢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第二节;能量代谢一、基础代谢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第三节;体温一、正常人体温度二、体温调节第六章;肾脏机能第一节;肾脏的基本结构一、肾单位的基本结构二、肾脏的血液循环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四、尿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尿量第三节;肾脏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一、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二、肾脏在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第四节;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一、尿量二、运动性蛋白尿三、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第一节;内分泌概念一、内分泌与内分泌腺二、激素三、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一、下丘脑与垂体二、甲状腺三、肾上腺四、胰岛五、甲状旁腺六、性腺第三节;激素分泌的调控一、激素分泌的内反馈调控二、激素分泌的调控功能轴内分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兴奋剂(参考内容)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第一节;感觉器官一、概述二、视觉器官三、听觉与位觉四、本体感觉第二节;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一、神经系统概述二、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三、神经系统的运动整合作用四、脑的高级功能五、睡眠第九章;运动技能第一节;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一、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二、运动技能的分类三、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第二节;形成运动技能过程及其发展一、泛化过程二、分化过程三、巩固过程四、动作自动化第三节;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因素一、动机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二、反馈在运动技能形成及教学训练中的作用三、训练水平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四、大脑皮质机能状态在运动技能形成中作用五、感觉机能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机能第一节;概述一、需氧量和摄氧量二、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氧债(参考内容)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一、最大摄氧量二、乳酸阈三、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第三节;无氧工作能力一、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二、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三、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第十一章;身体素质第一节;力量素质一、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二、肌肉力量的可训练因素三、功能性肌肉肥大四、力量训练原则五、力量训练要素第二节;速度素质一、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二、速度素质的训练第三节;耐力素质一、有氧耐力及其训练二、无氧耐力及其训练第四节;灵敏和柔韧素质一、灵敏素质二、柔韧素质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第一节;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二、准备活动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一、进入工作状态二、稳定工作状态第三节;运动性疲劳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部位及其特征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第四节;恢复过程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二、机体能源储备的恢复三、促进恢复的措施第十三章;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第一节;概述一、运动训练学的生理学本质二、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三、运动负荷与训练效果的关系第二节;超负荷原则生理学分析一、基本概念与意义二、生理学分析三、超负荷原则在训练中的应用第三节;恢复原则生理学分析一、基本概念及意义二、生理学分析三、恢复原则在训练中的应用第四节;周期性原则生理分析一、基本概念及意义二、生理学分析第五节;个体化原则生理学分析一、基本概念与意义二、生理学分析及应用第十四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第一节;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一、高原应激二、高原服习三、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四、高原训练的要素第二节;热环境与运动能力一、热应激与适应二、热病及其预防第三节;冷环境与运动能力一、冷应激与运动二、冷服习第四节;水环境与运动能力一、水环境与运动能力二、对水环境的适应第十五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第一节;运动训练对机体机能的影响一、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二、运动时和恢复期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第二节;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一、运动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二、遗传因素三、年龄和性别差异四、生物节律因素第三节;人体机能的评定方式一、横向比较二、纵向比较三、不同机能状态的技能水平比较第四节;人体机能评定的常用指标一、身体形态学指标二、生理学评定指标三、其他技能评定指标四、机能评定的一般步骤第五节;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一、生理指标的检查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与教育学观察第十六章;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功第一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基本概念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班规律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四、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划分与青春发育期第二节;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一、骨骼二、关节三、肌肉四、血液循环五、呼吸系统六、神经系统七、内分泌系统第三节;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一、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二、儿童少年主要身体素质发展特点第十七章;女子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第一节;女性生理特点一、女性生理阶段划分二、生理特点三、运动能力特点第二节;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能力一、月经周期及其调节二、月经周期中运动能力的变化三、妊娠期运动能力第十八章;老年人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第一节;概述一、日历年龄与生物年龄二、衰老的概念及老年人划分标准三、衰老的机制第二节;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一、神经系统二、运动系统三、心血管系统四、呼吸系统五、血液系统六、免疫系统七、抗氧化系统八、体成分和体重九、血脂代谢第三节;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一、适宜运动项目原则二、循序渐进原则三、经常性原则四、个别对待原则五、自我监督原则第十九章;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一、运动目的二、运动类型三、运动强度四、运动时间五、运动的时间带六、运动频度七、注意事项第三节;运动处方的制定一、制定运动处方的步骤二、运动处方的制定第四节;运动处方的实施一、实施过程的阶段性二、实施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第五节;健身运动处方示例一、健身跑二、健身跑运动处方第二十章;生物节律与运动能力第一节;概述一、生物时间结构的基本成分二、生物时间结构的分类三、生物节律特殊研究方法第二节;运动员的生物节律特征一、血气指标和心肺功能的近似昼夜节律特征二、人体体能的近似昼夜节律特征三、激素水平的近似昼夜节律特征四、体温近似昼夜节律特征第三节;运动员生物节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一、运动员生物节律模型的建立的主要步骤二、运动员生物节律模型的应用第四节;人体生物节律的调整一、调整的方向和跨度二、调整方法三、标志节律四、时差调整第五节;激素变化节律与运动员选材一、某些激素的昼夜变化特点二、用激素调节选材的主要指标三、注意事项第二十一章;运动生理负荷的监测与调控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二、运动生理负荷的基本要素三、运动生理负荷的决定因素第二节;运动生理负荷的监测与调控一、监测的基本原则二、监测的基本内容三、监测的方法四、实时调控的方法第三节;运动生理负荷的实时分析一、实时分析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二、实时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第二十二章;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第一节;免疫系统概述一、免疫的概念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三、免疫反应第二节;运动性免疫机能一、运动负荷与免疫机能二、运动性免疫模式第三节;运动性免疫抑制一、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可能机理二、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生理意义三、运动性免疫抑制的调理。

(王瑞元版本)运动生理学--课件-3-第三章-血液

(王瑞元版本)运动生理学--课件-3-第三章-血液
>1000 ×109/L,易发生血栓, <50 × 109/L,有出血倾向。
生理特性:
☆粘附: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
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松软血栓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 ☆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 ☆吸附:吸附凝血因子→血液凝固和生理性止血
☆修复:沉积于血管壁并融合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填补血管内皮损伤形成的间隙,
修补血管壁
v 生理功能 ①维持血管内膜的完整性 ②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
(二)运动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 一次性剧烈运动后即刻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加,血小板 活性增强,循环血中血小板聚集趋势也增加。
• 研究表明,血小板数的增加只在大强度运动下发生,其增加的幅度 与负荷强度呈高度正相关(r=0.94),增加幅度最大达18%。这些血小 板多是以脾脏中贮存的那部分“中老年”血小板。
(四)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 • 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运动强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白细胞的恢复速度越慢。
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 (一)生理特点及功能 • 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 (10~30万/mm3)。 • 变异:可有6%~10%的变化:
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 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月经期减少
• 安静时,人体绝大部分的血液心血管系统内快速循环,称为 循环血量。
• 一小部分血液滞留于肝、脾、肺和皮下静脉丛等处,流速相 对缓慢,称为贮存血量。
(血容量)血量:足够的血量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正常 血液供应的必要条件。

血浆血清全血区别幻灯片

血浆血清全血区别幻灯片

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 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意义: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 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 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有人测定运动 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经 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 酸肝酶的活性增强。
• 返回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颜色和比重

动脉血含氧多,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少,呈暗红 色;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液近似鲜红色。血浆和血清 因含胆红质,故呈淡黄色。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约为1.050-1.060之间,主要取 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约为蒸馏水的4-5倍,血浆约为蒸馏水的1.6-2.4倍。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第二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第四节 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第五节 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第一节 概 述
一、血液的组成 二、内环境 三、血液的功能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 、 血 液 的 组 成
一、血液的组成
上层:血浆(淡黄色),约 占全血中的50%-60%, 下层:红细胞(暗红色)。 中层:血小板和白细胞 (一薄层的白色物质)。 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红细 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 百分比。 男子约为40%-50%,女子 约为37%-48%。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血浆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º C时,血浆渗透压约为
5800mmHg,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 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称 为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等 。

三节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三节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四)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
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一)血小板生理特点及功能 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 变异:可有6%~10%的变化:


通常午后较清晨高 冬季较春季高 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 剧烈运动及功能特性: ☆粘着: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 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 成→松软血栓。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长时间耐力性运动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
引起红细胞的溶血,肾脏和消化道也常常 排出少量红细胞,但一般数量极少,对循 环血中红细胞总数影响不大,红细胞不会 发生显著变化。 血容量的改变主要是由血浆水分转移情况 决定,如果血浆中的水分从毛细血管中渗 出到组织间液或排出体外,将引起血浆容 量减少,产生血液浓缩现象。反之,如果 组织间液的水分渗入到毛细血管,血浆容 量增加,则血液稀释。
2.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 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 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大程度上 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的相应指标如红 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 趋势。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高,但红 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
1.红细胞流变性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流动 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即被 动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 血流的阻力。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细胞的流变 性。红细胞流变性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红细胞的轴向集中以及红细胞内的胞浆流动等。

运动生理学笔记

运动生理学笔记
测定指标: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悬液黏度、滤过率、压积、电泳率等
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强度、持续时间、训练水平的关系
一次性最大强度、持续时间长、训练水平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持续1小时。
影响因素:红细胞表面积/容积比值、红细胞内部黏度、红细胞膜弹性
红细胞变形能力↓→血液流变性↓→供氧↓心脏负荷↑运动能力↓恢复↓
血清:消耗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液液体成分
2.血液与体液
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液体及溶于其中的各种物质。为体重的60%——70%。
分为:细胞内液(30%——40%):细胞膜内,构成细胞浆。
细胞外液(20%):血浆(15%)、组织间液(5%)、体腔液
二、内环境
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第二章 血液
教学要求:1.使学生对血液的组成、主要特性、主要功能建立基本概念,掌握对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特性、主要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血量的一般概念及运动时的变化,了解运动对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值变化的主要影响。
教学方法:1.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肌动白细胞增多: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
三个时相:淋巴细胞时相:总数增多,始动时或赛前状态出现,贮血库及淋巴结释放增多,淋巴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时相: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大强度或长时间运动时出现。
中毒时相:为无训练者进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时,造血系统机
能下降的表现。
再生阶段白血病总数大大增加,噬酸性细胞消失;
释放:血小板分泌生物活性物质:5——HT、儿茶酚胺、ADP等,促使小血管收缩,止血。
收缩:血小板收缩蛋白产生收缩作用,使血凝块回缩硬化。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运动生理学第三章血液

4、血浆和血清因含胆红质,故呈淡黄色。
全血的比重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
(二).粘滞性
1.定义:血液在血管运行,其液体内部各种物 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摩擦,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粘 滞性。 2.血液的流行性与粘滞性通过血液的粘度来表 示,流行性与粘滞性互成反比关系。 3.血液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 蛋白的含量以及红细胞形状和在血流中的分布特点, 表面结构和内部状态,易变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 用等。 例如:登山运动,长跑运动。
运动生理学
13体教2班 石陈太郎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第三节:运动对血液凝固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第四节:运动员血液 第五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浆 血 液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白细胞
(二):血液与体液
细胞内液
(六).血红蛋白与运动
1、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的评定 由于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存在个体差异,不 能用一个统一的正常值标准来评定运动员血红蛋白 含量,应针对每一个体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 2、血红蛋白指标与运动员选材 理论上可以把运动员血红蛋白分为六个类 型。但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只有四个类型:即偏 高波动小者,正常波动大者,正常波动小者,偏低 波动小者。
3、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相对于运动员来说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 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这种现象在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中较为常见。 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 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 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值、血红蛋白含 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 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不 高,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颗粒白细胞的细胞浆含有颗粒,根据颗粒 染色的不同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 细胞;
• 无颗粒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
总数:4.0~10.0×109/L(4000~10000/mm3)
中性粒细胞占50~70% 淋巴细胞占20~30% 分类: 单核细胞占2~8% 嗜酸性粒细胞占0~7% 嗜碱性粒细胞占0~1%
• 长时间运动时,排汗和不感蒸发的亢进引起血 液浓缩。
• 短时间的静力性或动力性运动中,肌肉持续紧 张收缩使静脉受到压迫,血液流向毛细血管增 多,并贮留在那儿使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浆 中的水分渗出,也使血液出现浓缩。
2.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 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 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 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吸附
(二)运动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 一次性剧烈运动后即刻血小板数量、血小 板平均容积增加,血小板活性增强,循环 血中血小板聚集趋势也增加。
• 研究表明,血小板数的增加只在大强度运 动下发生,其增加的幅度与负荷强度呈高 度正相关(r=0.94),增加幅度最大达18%。 这些血小板多是以脾脏中贮存的那部分 “中老年”血小板。
第三节 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圆而扁,边缘较厚(约2
微米),中央薄(约1微米),直径约6-9微米。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 寿命:平均为120天。 • 数量:成年男子450-550万个/立较大,如: 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 新生儿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 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
娠、分娩WBC数↑。
肌动白细胞增多
• 概念:把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为肌动白 细胞增多
(三)运动时白细胞的变化
• 研究表明,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增加的最大幅 度出现在最大负荷运动停止后即刻。其增加的幅 度随最大负荷运动的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以较 低的强度运动时,无论是短时间(5分钟)还是持续 长时间(30分钟),运动停止后即刻白细胞总数和 淋巴细胞数的增加幅度都显著低于最大负荷运动 后即刻。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总数和淋 巴细胞数的增加幅度反而减少。
• (四)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
运动后白细胞的恢复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白细胞的恢复速 度越慢。
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 (一)血小板生理特点及功能
• 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 • 变异:可有6%~10%的变化:
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 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 • 功能特性: ☆粘着: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 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 成→松软血栓。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 扩大血栓。 ☆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 实血栓。
2.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 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依运动强度不同、运动 持续时间不同和训练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别。
• 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①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 ②红细胞内部粘度; ③红细胞膜的弹性。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一)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 白细胞无色,有核,体积比红细胞大。 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
• 运动时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红 细胞压积的变化。其红细胞压积值的变 化基本与红细胞数的变化相一致。
(四)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1.红细胞流变性 •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
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 变形,即被动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 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流的阻力。红细胞的 这一特性称为细胞的流变性。红细胞流变 性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红细胞 的轴向集中以及红细胞内的胞浆流动等。
• 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 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 量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 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虽然单位体积 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高,但红细胞总数和 血红蛋白总量较高。
(三)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 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年 人为全血标本中0.37-0.5、即37%50%,女子低于男子。
平均为500万个 成年女子380-460万个/立方毫米 平均为420万个。 • 作用: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的 酸碱度。
1.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 进行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 运动红细胞增加得更明显。在同样时间的运动 中,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越多。
• 运动后即刻观察到的红细胞数增多,主要是由 于血液重新分布的变化所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