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控II型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D/A数模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
2.熟悉12位D/A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PC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通过A/D&D/A卡完成12位D/A转换的实验,在这里采用双极性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入范围为:0~4096,模拟量输出范围为:-5V~+5V。转换公式如下:Uo= Vref - 2Vref(211K11+210K10+...+20K0)/ 212
Vref=5.0V
例如:数字量=000110011001 则
K11=1,K10=0,K9=1,K8=0,K7=1,K6=1,K5=0,K4=1,K3=0,K2=0,K1=0,K0=1
模拟量Uo= Vref - 2Vref(211K11+210K10+...+20K0)/ 212=4.0V
四、实验步骤
1.连接A/D、D/A卡的DA输出通道和AD采集通道。A/D、D/A卡的DA1输出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Computerctrl]或在计算机程序组中运行[Computerctrl]软件。
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4.在实验课题下拉菜单中选择实验一[D/A数模转换实验], 鼠标单击该选项弹出实验课题参数窗口。
5.在弹出的参数窗口中填入想要变换的数字量,点击变换,在下面的文字框内将算出变换后的模拟量。
6.点击运行,在显示窗口观测采集到的模拟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五、实验报告
1.画出数字量与模拟量的对应曲线。
2.计算出理论值,将其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六、预习要求
1.熟悉数模转换的原理。
2.学习数模转换的转换方法。
实验二 A/D模数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
2.熟悉10位A/D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PC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通过A/D&D/A卡完成10位D/A转换的实验,在这里采用双极性模拟量输入,模拟
量输入范围为:-5V~+5V,数字量输出范围为:0~1024。转换公式如下:数字量=(Vref-模拟量)/2Vref×210
其中Vref是基准电压为5V。
例如:模拟量=1.0V 则
数字量=(5.0-1.0)/(2×5.0)×210=409(十进制)
四、实验步骤
1.连接A/D、D/A卡的DA输出通道和AD采集通道。A/D、D/A卡的DA1输出接A/D、
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Computerctrl]或在计算机程序组中运行
[Computerctrl]软件。
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
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4.在实验课题下拉菜单中选择实验一[A/D模数转换实验], 鼠标单击该选项弹出
实验课题参数窗口。
5.在弹出的参数窗口中填入想要变换的模拟量,点击变换,在下面的文字框内将
算出变换后的数字量。
五、实验报告
1.画出模拟量与数字量的对应曲线。
2.计算出理论值,将其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六、预习要求
1.熟悉数模转换的原理。
2.学习数模转换的转换方法。
实验三数字PID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PID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研究采样周期T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3.研究I型系统及系统的稳定误差。
二、实验仪器
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PC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系统结构图如3-1图。
图3-1 系统结构图
图中 Gc(s)=Kp(1+Ki/s+Kds)
Gh(s)=(1-e-TS)/s
Gp1(s)=5/((0.5s+1)(0.1s+1))
Gp2(s)=1/(s(0.1s+1))
2.开环系统(被控制对象)的模拟电路图如图3-2和图3-3,其中图3-2对应GP1(s),图3-3对应Gp2(s)。
图3-2 开环系统结构图1 图3-3开环系统结构图2 3.被控对象GP1(s)为“0型”系统,采用PI控制或PID控制,可使系统变为“I型”系统,被控对象Gp2(s)为“I型”系统,采用PI控制或PID控制可使系统变成“II型”系统。
4.当r(t)=1(t)时(实际是方波),研究其过渡过程。
5.PI调节器及PID调节器的增益
Gc(s)=Kp(1+K1/s)
=KpK1((1/k1)s+1) /s
=K(Tis+1)/s
式中 K=KpKi , Ti=(1/K1)
不难看出PI调节器的增益K=KpKi,因此在改变Ki时,同时改变了闭环增益
K,如果不想改变K,则应相应改变Kp。采用PID调节器相同。
6.“II型”系统要注意稳定性。对于Gp2(s),若采用PI调节器控制,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G(s)=Gc(s)·Gp2(s)
=K(Tis+1)/s·1/s(0.1s+1)
为使用环系统稳定,应满足Ti>0.1,即K1<10
7.PID递推算法如果PID调节器输入信号为e(t),其输送信号为u(t),则离散的递推算法如下:
u(k)=u(k-1)+q0e(k)+q1e(k-1)+q2e(k-2)
其中 q0=Kp(1+KiT+(Kd/T))
q1=-Kp(1+(2Kd/T))
q2=Kp(Kd/T)
T--采样周期
四、实验步骤
1.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3-2)。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
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