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名画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名画创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名画创作导读: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创作、想象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让幼儿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创造美。
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欣赏名画创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本篇文章中,将介绍横滨美术馆陈列的洛可可艺术品,并结合教学实践分享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名画创作教案。
一、横滨美术馆的洛可可艺术品横滨美术馆是日本著名的美术馆之一,成立于1989年,美术馆馆内有很多艺术珍品和名画。
其中,洛可可艺术品集中展示了欧洲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家具、银器、陶艺、瓷器等多种形式,呈现了洛可可艺术精髓和创意。
二、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名画创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欣赏艺术作品,体验艺术之美。
2.提高绘画技能,培养艺术素养和创意。
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准备洛可可艺术品相关图片和书籍。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设置美术角落,清理整理教室环境。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老师带领幼儿看图片,欣赏洛可可艺术品,并简单介绍一下艺术品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征。
引起幼儿对洛可可艺术的好奇和兴趣。
2.欣赏和分析艺术品老师带领幼儿仔细观察艺术品,分析艺术品的细节和造型,并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
3.创作艺术作品老师带领幼儿使用画笔和绘画板等工具,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可以根据欣赏的艺术品来创作,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
4.合作交流分享心得在完成艺术作品后,老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体会,并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幼儿彼此欣赏和赞美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总结通过欣赏名画创作,幼儿可以探究艺术的本质和美的内涵,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意能力。
同时,幼儿也可以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幼儿能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艺术的灵感,创造自己的美好世界。
总结: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欣赏名画创作是一种高效而且有趣的教学方式。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名画欣赏》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名画欣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大班美术活动《名画欣赏》,旨在通过欣赏世界著名画作,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情趣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欣赏与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了解画家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体验到绘画的乐趣,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世界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和特点,知道名画的基本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世界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和特点,知道名画的基本知识。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名画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本次活动,讲述一名画家的创作经历,激发幼儿对画家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欣赏名画:展示PPT中的名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画家的名字、绘画风格和特点。
3. 讨论:引导幼儿就名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4. 创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模仿画家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画作。
5. 展示与评价:将幼儿的画作进行展示,让他们相互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世界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名画的欣赏和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创作环节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也有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困难,如对名画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较弱,创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等。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

学具:每人一份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梵高的《向日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激发兴趣。
2.赏析:详细讲解《向日葵》的画面内容、色彩搭配、艺术特点等。
3.实践:引导幼儿运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体验绘画的乐趣。
a.教师示范绘画步骤和技巧。
作业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下细节需要关注:
a.作业题目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b.答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
c.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六、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课后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反思中,教师应关注以下细节:
3.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环节中,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绘画进展,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5.课后反思是否深入、全面,对今后的教学有哪些改进和启示?
6.拓展延伸环节的实际应用,是否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1.作业题目:请幼儿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回家后为家人画一幅《向日葵》。
2.答案:参考课堂示范,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幼儿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
2.拓展延伸:鼓励幼儿欣赏其他名画,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b.幼儿自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c.互相欣赏、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4.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梵高《向日葵》的艺术特点。
六、板书设计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拾穗者》幼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拾穗者》幼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欣赏米勒作品《拾穗者》, 从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着手让幼儿感受画面中温馨朴实的自然美。
2.鼓励幼儿大胆欣赏和评价, 发展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评断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让幼儿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 并将自己在劳动中的情绪体验表现在美术创作中。
活动准备:PPT、人手一套绘画工具, 包括纸、笔、颜料等, 优美抒情的钢琴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欣赏秋收麦田图片, 激发活动兴趣。
1.出示秋收季节的麦田图片, 提问:这是哪里?是什么季节?你想到了什么?2.如果此时你在金黄色的麦田上, 你会做些什么?二、欣赏名画《拾穗者》, 欣赏感受画面中温馨朴实的自然美。
1.简单介绍米勒:法国有一个大画家, 他的名字叫做米勒。
我们可以叫他米勒爷爷。
他画了一幅很有名的油画, 一起来欣赏一下。
2.初步了解作品内容。
(1)这是在哪里?画面中有谁, 她们在干什么?(2)你在画面中还看到了什么?3.从美术角度欣赏作品。
(1)你们觉得这幅画好不好看?哪里好看, 为什么?(2)画面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 是柔和的还是很生硬的?(3)画面整体是什么颜色?三个农妇的头巾以及身上的围裙是什么颜色?这三种颜色在画面中给你什么感觉?(4)画面近处有什么?远处又有什么?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区别?(5)小结:整幅画看上去很真实, 就像照片一样, 这就是写实主义画法, 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 画出来就是什么样子。
4.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1)她们为什么要捡地上的麦穗?(2)她们是怎么捡的, 用什么姿势?手和身体都是怎么做的?谁愿意来学学她们的动作?你感觉怎么样, 是不是很累?(3)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很艰苦的, 她们勤劳节约, 不浪费每一份粮食。
看了米勒爷爷的这幅作品, 你明白了什么?5.了解作品名称。
(1)如果让你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 你会取什么?(2)米勒爷爷个这幅画取名叫做《拾穗者》。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名画欣赏》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名画欣赏》教学背景及基本情况该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园美术课程,在课时为60分钟的情况下,以《名画欣赏》为主题进行教学。
学生年龄在4-5岁之间,每班人数为30人左右,没有特别优秀或特别差的学生。
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2.学习区分不同的艺术风格,并理解风格表达的涵义;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不同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名画欣赏》。
名画欣赏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仅涵盖了绘画创作技巧,更包括了文化、艺术史、审美、哲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素养。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经典的名画,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广泛、更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绘画创作技巧的介绍和演示;2.观察和分析比较不同的绘画作品;3.在绘画作品中寻找文化、艺术史、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元素。
教学步骤第一部分:引入1.教师用一张干净的板书,写下今天的主题:《名画欣赏》;2.带着学生观察4-5幅不同的名画,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3.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表现,给予反馈和鼓励。
第二部分:讲解1.教师介绍一些专业术语和知识:如绘画技巧(画家运用不同的手法、材料和色彩等等)和绘画风格(不同的时代、地域、技巧和主题,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等等;2.运用幻灯片和视频展示经典的名画,并有相应的解说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1.给孩子一些合适的素材(如纸张、水彩颜料、颜笔等等),让他们在指导下自由绘画;2.教师介绍和演示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并提供绘画的常用素材和介质;3.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并尝试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四部分: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带领绘画作品,用一些专业性词汇和语言,共同分享和赏析学生们刚刚创作的作品;2.用一些简单的绘画游戏或绘画竞赛,让学生在放松和愉悦的氛围中,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反思整堂课的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学生们在课堂中表现得非常积极热情。
幼儿园教案大班美术活动名画欣赏《梦》

大班美术活动:名画欣赏《梦》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
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BR><P></P>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
三、启发幼儿作画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调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试试看,等会儿,我让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吗?<BR><P></P>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幼儿名画人物欣赏教案

幼儿名画人物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一些著名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 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并欣赏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 著名画家的作品图片或图片书籍。
2.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老师拿出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图片,向幼儿展示并讲解这些画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导幼儿了解艺术家的故事和作品。
2. 学习环节。
(1)让幼儿观看著名画家的作品图片,引导他们描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背景故事。
(2)让幼儿模仿画家的作品,使用绘画工具在画纸上进行绘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创作。
(3)老师指导幼儿观察和分析自己的作品,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绘画感受和想法。
3. 拓展环节。
(1)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画展,让他们近距离欣赏一些著名画家的真迹。
(2)邀请专业画家或美术老师来幼儿园进行绘画指导,让幼儿学习更多的绘画技巧和知识。
4. 结束环节。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和评价,鼓励幼儿进行艺术创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一些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幼儿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
下一步可以通过增加艺术鉴赏的课程时间和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水平。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含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2.感受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4.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创造力二、教学准备1.名画欣赏PPT2.广播音乐《蓝色多瑙河》3.布告栏、彩笔、颜料等三、教学流程1. 导入1.教师收放红、绿、蓝色板书笔,让学生用心绘制自由图画,开启艺术之旅。
2.播放广播音乐《蓝色多瑙河》,让学生听取后发表个人感受。
2. 名画欣赏1.利用名画欣赏PPT,对学生逐一呈现著名艺术作品,例如《蒙娜丽莎》、《夜巡》等。
请学生自主描述画面中的色彩、构图、笔法等元素,使其了解不同的画派及其特色。
2.在欣赏完每幅画后,针对提示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画面表现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例如:–这幅画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或场景?–这幅画中采用了怎样的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主题?–你觉得这幅画的特点是什么?这幅画对你有什么启示?3. 汇报1.让学生分组汇报每一幅作品的作者、流派、分析等。
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2.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并感觉深刻的画作,或自主创作一幅画作,并站在布告栏前向大家做一些讲解。
4. 反思1.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反思,省思今日的艺术欣赏活动,讨论课堂中何种成果需要延续、何种局限值得克服。
旨在展示学生和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促进教育教学的司空见惯,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启示,进步。
四、教学效果1.学生认识到了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进一步培养了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2.学生对不同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艺术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通过自主创作,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创造力和审美水平。
在汇报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在反思中,学生懂得了如何批判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同时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和需求,为教学提供了优化的方向和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背景在大班美术教学中,“名画欣赏”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欣赏名画,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背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色彩、形态、空间等美术元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本文介绍一节大班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1.了解到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名画及其艺术风格;2.能够通过名画欣赏提高对色彩、形态、空间等美术元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3.能够通过欣赏名画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待欣赏的名画:荷兰画家凡·高《向日葵》等三张;2.教学PPT;3.班级照片。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出示全班照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同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名画欣赏,告诉学生将要看到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名画,鼓励他们多发挥想象力,多提出问题。
2. 名画欣赏•展示《向日葵》等三张名画,并分别介绍它们的作者、所属时期和国家,让学生了解到名画的背景和文化氛围;•谈论名画中的色彩、形态、空间等美术元素,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比较;•向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如“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哪些颜色比较鲜明?”3. 学生操作•教师提供纸张、水彩笔等美术工具,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印象中的名画,自由创作,体验“以画会友”的快乐;•教师帮助学生规范绘画技巧,如如何画线条、如何涂色等。
4. 教学总结•教师感受到孩子们的兴趣与创造力,通过对话,了解到学生对名画的认识和理解,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五、教学反思1. 优点•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和尝试,让孩子们在乐趣中获得学习的效果;•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既有直观的演示,又有引导思考的提问,还有操作实践,助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和欣赏名画的艺术价值。
2. 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活动将以“名画欣赏”为主题,主要欣赏梵高的《星夜》和莫奈的《睡莲》两幅名画。
教学准备:
1. 准备《星夜》和《睡莲》的高清图片或复制品。
2. 准备相关的艺术知识资料和故事背景。
3. 准备绘画材料,如颜料、画笔、画纸等,以便幼儿在欣赏后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以故事的方式引入两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欣赏:展示《星夜》和《睡莲》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让他们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3.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讨论画家可能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 创作: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尝试模仿或创新创作一幅类似的画作。
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留意和欣赏身边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
2. 安排参观美术馆或者艺术展览的活动,让幼儿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
教学总结:
回顾本次教学活动,强调欣赏艺术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欣赏艺术。
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欣赏和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对名画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3.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幼儿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反思《名画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反思《名画欣赏》1. 背景介绍本次美术欣赏课是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开展的,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名画欣赏》。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美术欣赏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及视觉形象能力,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喜欢艺术。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学习3-4幅名画,了解画家及作品的背景知识,了解画作中所呈现出来的主题,培养兴趣和对艺术的敏感度。
2.教育幼儿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韵律性、色彩感及空间感上手的体验,来对所学到的美学知识进行贯彻和应用。
3.培养幼儿的基本绘画技能,在喜欢艺术的同时提高其绘画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展示版画软件,在课堂上使用,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画作。
•图书馆中的名画资源,提前查找并整理好,便于孩子们参考。
•活动室内的绘画材料,如画笔、颜料、画板和纸张等。
3.2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画家亨利·马蒂斯和《夜晚的温暖》本节课主要介绍亨利·马蒂斯这位法国画家,然后针对他的一幅代表作品《夜晚的温暖》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上课内容:•介绍亨利·马蒂斯这位画家的主要作品和生平经历,提高孩子对画家的认知度。
•展示《夜晚的温暖》这幅画作,结合绘画技巧和色彩表现等方面,让孩子感受画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
•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进行自由创作,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分享孩子们的作品,让孩子们学习、借鉴其他同学的艺术作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二节课:画家文森特·梵高和他的《向日葵》本节课主要介绍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讲述他的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品《向日葵》。
上课内容:•展示《向日葵》这幅画作,让孩子们了解画家崇尚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通过自然图像对人的亲和力等情感的表现。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名画欣赏》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名画欣赏》教学背景在大班课程中,美术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科目之一。
但是,对于一些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了解美术的含义以及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帮助孩子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等。
2.培养孩子们的美术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3.通过欣赏名画,使孩子们了解艺术、文化和历史,并能在其中寻找到美的滋味。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名画欣赏》,主要让孩子们认识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学习其中的颜色、形状、线条等元素,以及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在欣赏中提高孩子们的眼力和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的是课前准备、小组探究、展示交流和独立创作四个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在课前,教师会准备一些名画的图片,并向孩子们介绍画作的基本信息和背景。
此环节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接着,孩子们将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名画的颜色、形状、线条、情感和意义等方面。
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名画所表达的意思、表现的情感。
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与同伴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在分享的环节,小组将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名画,讨论出各自组的分析方法和感受,让孩子们进行交流,并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孩子们话语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4.最后,孩子们将自主选择一幅喜欢的名画,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在纸上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效果比较满意,孩子们听课认真、表现积极。
通过小组合作、分享和独立创作四个环节,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美术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合作、交流和创作。
但是,在教学中也面临了一些困难,比如有些孩子不愿意合作,有些孩子对某些名画不感兴趣等。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好的掌握教学方法,进一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拾穗者》幼师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拾穗者》幼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米勒的油画作品《拾穗者》为例,让幼儿欣赏这幅作品,了解画面的内容、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画风特点。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幼儿感受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拾穗者》的画面内容,认识画面的主要元素,如人物、场景等。
2. 帮助幼儿了解作者米勒的创作背景,知道他是印象派画家。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拾穗者》的画面内容,认识画面的主要元素。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作者米勒的创作背景,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图片、视频、画册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农民劳作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农民,让他们说一说农民在做什么,以及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拾穗者》。
2. 作品欣赏(10分钟)教师展示《拾穗者》的图片和画册,让幼儿观察画面,引导他们说一说画中的场景和人物。
在此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米勒的创作背景,如他的绘画风格、所属流派等。
3. 分析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画面中的三位妇女在做什么?她们的神情和动作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画面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4. 实践环节(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画笔和水彩颜料,引导幼儿尝试模仿米勒的画风,创作一幅以农民劳作为主题的画作。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拾穗者》板书设计:米勒印象派三位妇女辛勤劳作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农民劳作的图片或视频,让家长帮助他们讲述图片或视频中的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含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含反思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学生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写生中的一些技巧,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想法与感受,可参与鼓励幼儿乐于可以参与绘画活动,新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名画欣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的: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中会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能。
3、鼓励幼儿绘画乐于参与写生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性的上色。
活动准备: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1) 你在画中才看到了什么?(2) 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了表演一下?(3) 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4) 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十天中的什么时候?(5) 视觉效果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6) 油画家画这幅画家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能是怎样视觉效果安排的?(7) 画家是怎么交回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当更清楚些?为什么?)(8) 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真名。
(9) 教师配乐朗诵林宏吉,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仿效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这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江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树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为,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见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蓝雨的一首首,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右手后背,臭味我不但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哎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

大班优质美术教案《欣赏星月夜》教案:《欣赏星月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以梵高的名画《星月夜》为欣赏对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欣赏《星月夜》的艺术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星月夜》的创作背景。
2.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欣赏梵高的《星月夜》,了解其绘画风格和创作背景。
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图片、画册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2. 作品欣赏(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星月夜》的画面,让幼儿说一说画中的内容。
如:有哪些星星、月亮、树木等。
3. 作品分析(10分钟)讲解梵高的绘画风格,让幼儿了解梵高是如何运用色彩和笔触表现星空的。
同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梵高要把星星画得那么大?他是怎么做到的?4. 创意表达(1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画笔或彩泥创作一幅星空画。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关注色彩和笔触的运用。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将幼儿的创作成果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同时,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星月夜》1. 梵高的绘画风格2. 创作背景3. 色彩和笔触运用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星月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家长协助幼儿拍摄一幅星空画,第二天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星月夜》的欣赏和创作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在创意表达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但在作品分析环节,部分幼儿对梵高的绘画风格和创作背景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优秀6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优秀6篇】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名画向日葵,并仔细观察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动态。
2.认识梵高,简单了解梵高。
3.引导幼儿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向日葵。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大范例一张,白纸一张,油画棒一盒。
2.幼儿:幼儿用书、油画棒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
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宋老师。
今天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你们想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好,我们一起拍起小手请他出来吧。
(春之声音乐响起,出示梵高图片)这位新朋友是荷兰的大画家梵高叔叔。
让我们一起跟梵高叔叔打个招呼吧。
梵高叔叔好。
小朋友们他是谁呀?小朋友们真聪明。
他是梵高叔叔。
二。
激趣创作梵高叔叔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支小蜡烛,(加示范画)被一个神奇的火柴点着了,高兴地跳着火花舞。
(加火光音乐)它跳呀跳,(老师动作示范)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
小花怎么画呢?(先画一个小圆,再加上半圆形的花瓣)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画了几个小花瓣,一起数数一、二、三、四、五,一共是五个小花瓣。
(加示范画)小蜡烛跳的越来越高兴,又变出一朵美丽的花。
这朵花是这样画的。
先画一个圆,再画上三角形的花瓣,一朵长着三角形花瓣的花画好了。
(加示范画)小朋友们,让我们和小蜡烛一起跳,让它跳的更高兴,看看它还能变出什么花?(小朋友一起做动作)哇,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么画呢?我们先画一个大大的圆,圆里长满了瓜子,还长了好多花瓣,我们一起数数长了几个花瓣呀?一、二、三……一共是十个花瓣,好漂亮的向日葵呀。
(加示范画)小蜡烛还在跳,变成一朵聪明的小花,正低头思考问题呢。
它在这里。
(加示范画)小花还少点什么呢?小叶子还没画呢。
(示范叶子画法)小蜡烛跳着跳着突然听到了一声鸡叫。
鸡叫声在哪?(播放鸡叫音乐并出示教具)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梵高叔叔打开窗户看见了一个小花瓶。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图》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图》
教案:《奔马图》美术欣赏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学习欣赏中国古代名画《奔马图》。
3. 培养幼儿欣赏和表达艺术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奔马图》的图片或海报。
2. 彩色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美术材料。
3. 复制品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幼儿园课堂中的教具,引导幼儿回顾前几次的美术欣赏内容,了解绘画作品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 导入新课
将《奔马图》的图片展示给幼儿,并引导他们看图作品并自由表达,观察图画中的马和人物,了解作品的整体构图和内容。
3. 欣赏绘画作品
共同欣赏《奔马图》,观察马的神态和动态,人物的衣饰和姿态,表现作者所追求的审美和个性。
4. 绘画实践
让幼儿用彩色铅笔在纸上自由绘制马的形象,可以参考《奔马图》作为参考素材。
5. 分享作品
让部分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贴在墙上,让其他幼儿观看并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和意见。
6. 教师评价和总结
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中国古代名画《奔马图》,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作品,增强了幼儿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可以继续拓展课程内容,教授更多中国古代名画,并结合相关的绘画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反思《名画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反思《名画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欣赏名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与表现方式表达对画作的感受;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名画,发现其中的美和艺术元素;3.能够理解画家的创作理念以及画作所表达的意境;4.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展示名画的图片或幻灯片;2.几支颜色鲜艳的彩笔/蜡笔;3.色纸或素描本。
活动1:观察与比较1.教师展示并解说名画,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细节和表现方式;2.分发色纸或素描本,让幼儿在纸上模仿或画出名画中的元素;3.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名画之间的异同之处。
活动2:表达与演绎1.引导幼儿谈论名画所表达的主题和意境;2.让幼儿以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画作,并在纸上用彩笔表现出来;3.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或表演的方式,演绎其中的某个情节或情感。
活动3:创作与展示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与表现力,创作自己心目中的画作;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欣赏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灵感和经验。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针对幼儿园大班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了细致的教学设计,并结合了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通过阶段性的目标设置,让幼儿逐渐掌握画作欣赏和表现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方面,我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如观察、比较、模仿、表达、演绎和创作,以满足幼儿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评价方面,我采取了一对一的评价方式,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创作才能,给予鼓励和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需要采取更多的互动和游戏形式,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其次,幼儿的表达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多次引导和示范,并提供更多绘画素材,增加练手机会和实践经验。
最后,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需要更加充分地充分估计幼儿的完成时间,并合理调整活动顺序和进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和实践方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梦》-大班美术教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梦》-大班美术教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梦》这幅名画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创作时间、风格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和感受。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名画欣赏:《梦》2. 绘画材料:水彩、画纸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梦》这幅名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信息学习:教师讲解《梦》的作者、创作时间、风格等基本信息。
3. 观察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画面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创作实践: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梦》的风格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的梦境。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幼儿的作品,观察幼儿对《梦》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3. 收集幼儿的评价意见,了解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需求。
五、教学资源:1. 《梦》高清图片2. 绘画材料:水彩、画纸3. 教学PPT4. 音乐背景:轻松愉快的音乐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想象力。
2. 在讨论环节,鼓励每个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在评价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4. 教师应积极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准备:1. 收集《梦》的高清图片和相关的美术作品,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准备绘画所需的材料,如水彩、画纸、画笔等。
3. 制作教学PPT,包含《梦》的图片、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等信息。
4. 准备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创作背景。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案名画欣赏
目的:
1、通过欣赏名画,让幼儿感受美,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让幼儿模仿画面的构图、造型,从而掌握绘画中的一些技巧。
准备:名画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回忆画过的人有哪些样子。
2、演示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引导幼儿欣赏:
(1)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这是什么季节?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风光?
(4)从画面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5)画面上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6)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7)画家是怎么安排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样大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些?为什么?)
(8)看完整幅画后,你感觉怎么样?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9)教师配乐朗诵解说词,让幼儿充分感受这幅画的意境。
3、让幼儿模仿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绘画〈〈快乐的秋游〉〉。
附解说词: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大碗岛,这里有绿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兰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静静流淌着,河面上荡漾着几叶小舟;这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们有的坐着轻声交谈,有的躺着休息,有的在河边钓鱼,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软的地毯上,舒服极了;我闭上眼睛,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从树枝上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人们隐隐约约讲话的声音,河面上小船划过水的声音……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我还闻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极了,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远逗留在这里。
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这幅名画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对话也很精彩,特别是在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对比关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显、远的人模糊,明暗的对比,(人物)高矮的对比,多少的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胖瘦对比,直线(地平线)与曲线(河岸线)的对
比,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叹服!
到目前为止,幼儿已进行了六次的名画欣赏活动,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还只停留在对作品某一个细节的注意,有的能较好地描述画面,有的能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儿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
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注意,有的幼儿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积极的互动。
怎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是我在以后的欣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