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

合集下载

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

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

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你是否曾好奇为什么有些人在恋爱中总是显得安全可靠,而另一些人则时常陷入焦虑和不安?恐怕依恋理论可以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在心理学领域中,依恋理论是一个备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它不仅解释了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也逐渐延伸到成人关系领域,揭示了人们对爱与依赖的深层需要。

什么是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最初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斯提出,他们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寻求安全和依赖的需要,这种需要始于婴儿时期,通过与主要看护者(通常是母亲)的亲密互动建立起来。

根据依恋理论,婴儿在与主要看护者的互动中形成了内部的“工作模型”,决定了他们将来在成年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

依恋类型与成人关系根据依恋理论,人们可以被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三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的人通常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信心,能够平衡亲密关系中的亲密性和独立性;焦虑型的人倾向于过度依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对关系的稳定性感到不安;而回避型的人则更倾向于保持独立,避免与他人过度亲近。

在成人关系中,依恋类型对于关系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一位安全型的伴侣通常能够创造出稳定而健康的亲密关系,而焦虑型和回避型的伴侣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了解自己和伴侣的依恋类型,有助于双方更好地沟通、建立信任和应对关系中的困难。

如何改善成人关系?尽管每个人的依恋类型是根植于早期亲密关系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要受其限制。

通过自我认知和情感成长,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态度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改善成人关系的建议:自我反思与沟通: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认识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行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伴侣沟通。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自己在处理关系问题时遇到困难,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的帮助有助于解决根深蒂固的问题。

建立安全的亲密关系:在关系中,建立信任、承诺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互相尊重对方的需求,共同努力维护关系的稳定性。

依恋理论详解 ppt课件

依恋理论详解 ppt课件

人类天生有依附的需要
依恋具有 本能性
依恋具有 遗传性
婴儿需要被保护、养育才能生存
成年人类需要保护和养育婴儿 才能延续基因
可爱,亲近行为 爬向母亲,哭喊,搜寻
接触产生愉悦
接触
铁丝
软布
奶瓶
柔软提供 安全感
接触带来 愉悦
依恋差异分类
安全型 65%
回避型21%
焦虑矛盾型 14%
混乱型 4%
依恋行为系统
高:忧虑于伴侣是否可亲近、 及时响应、关注自己,忧虑分离
痴迷型:对有损亲密关系的
任何威胁都不安和警惕,感 情中“贪婪”“妒忌”。渴望亲密
接触但害怕被拒绝
低:更乐意与 别人亲密、 在依赖别人和 让别人依赖自 己时更有安全 感 亲密关系中感 到舒心和轻松
安全型:对亲密关 系和相互依赖安心 并且积极寻求,乐
对人际关系怀着混合的情感, 这就使人处于爱、恨、怀疑、 拿不起、放不下的冲突情感之 中,导致不稳定和矛盾的心理 状态。
担心恋人并不真正爱自己,或 者会离开自己。 一方面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极 为亲近,另一方面又对恋人是 否可靠和可信满腹猜疑。
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 的,
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 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 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 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而 一旦建立了亲密关系,又往往 会过度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 整天提心吊胆。有时想到与伴 侣亲密相处时他们就会感到恐 惧。
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 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他们 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相信自 己能自力更生,不在乎他人是 否喜欢自己。关注替代选择, 会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爱情选 择,更容易被新结识的人所吸 引。
希望将来的伴侣不给他们提供 帮助,因为他们不打算反过来 做任何报答。

依恋理论详解课件

依恋理论详解课件
社会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能塑造不同的 依恋模式,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 文化环境对其依恋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因素
社交互 动
个体在社交互动中获得的经验,如与同伴的关系、学校环境等,对依恋关系的 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生活事件
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父母离异、搬家等,可能对个体依恋关系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将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行为主 义等其他心理学理论进行整合,深入 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机 制。
依恋理论在新的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结词
应用研究将依恋理论拓展到新的领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详细描述
例如,将依恋理论应用于教育、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等领域,探究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个体心理健 康等问题。
依恋与亲密关系的质量
总结词
研究表明,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满意度与他们 在童年时期建立的依恋模式有关。
详细描述
依恋理论也适用于解释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 研究表明,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满意度与他们在 童年时期建立的依恋模式有关。安全依恋的人在成年后 的亲密关系中更容易建立信任、沟通良好的关系,而焦 虑或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表现出过度依赖或疏离的行为, 这可能影响关系的稳定性和质量。了解个体的依恋模式 有助于理解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并提供有针对性 的支持和干预。
03 依恋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基因遗传
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对依恋关系 有一定影响,基因编码的性格特 质和行为模式可能影响个体与他 人的互动方式。
生理机制
某些生理特征,如激素水平、神 经系统敏感性等,也可能影响依 恋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互动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互动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互动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一种解释和描述。

它关注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并探讨这种依恋对个体的发展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依恋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

一、依恋理论的相关概念与研究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们通过对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了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依恋对象: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对象指的是个体所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指亲密关系中的家人、朋友或伴侣等。

2. 依恋行为:依恋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不安全或恐惧情境时,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密接触和保护的行为。

3.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个体对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或离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4. 安全基地:安全基地指的是个体对依恋对象的信任和依赖,以及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借助依恋对象来获取支持和安慰的能力。

除了这些概念,鲍尔比和艾恩斯沃斯还提出了依恋类型的分类。

他们认为,个体对依恋对象和分离情境的感受会对依恋类型产生影响,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二、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行为,并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

以下将介绍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

1. 影响亲密关系: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是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重要因素。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稳定和健康的亲密关系,而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更容易出现关系的困扰和紧张。

2. 理解情感困扰:依恋理论还可以帮助解释和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困扰和冲突。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可能会避免亲密关系,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过度依赖和担心失去依恋对象,这些情感困扰在人际互动中显现。

3. 矫正不健康依恋模式:依恋理论的应用还包括了矫正不健康依恋模式。

依恋理论的名词解释

依恋理论的名词解释

依恋理论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依存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联系的深度和质量,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依恋理论就是一套关于人际关系和依存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它提供了对人际依存的解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重要的关系。

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依恋”。

依恋是指一个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和倾向。

我们通常会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自由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和接受支持。

回避依恋则表明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和害怕,倾向于回避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焦虑依恋则描述了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和焦虑,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支持。

依恋理论的核心原理是早期依恋经验对后期的依恋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在婴幼儿期所经历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我们未来与他人建立的亲密关系。

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品质和关注度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早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爱护,他们往往会发展出安全的依恋样式。

相反,如果孩子在早期经历了不安全、不稳定的关系,他们可能会发展出回避或焦虑的依恋样式。

安全依恋的人通常信任他们与之建立起亲密关系的人,相信他们会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支持,并且自由地寻求和接受他们的帮助。

他们往往有较高的自尊和自信,在处理情感问题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

回避依恋的人倾向于独立和自主,不愿意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他们可能对他人的情感需要漠不关心或予以忽视,同时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焦虑依恋的人则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和不安全,经常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确认。

他们往往担心被拒绝或被遗弃,通常表现出对细微变化的过度反应。

人们的依恋样式可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等。

研究表明,安全依恋样式与父母之间的积极关系、父母的情感回应能力和亲近程度有关。

另一方面,回避和焦虑依恋样式则与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忽视或冷漠的父母,甚至是虐待或失去父母的经历相关联。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什么是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和依恋模式。

该理论最初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提出,后来由其他学者不断完善和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于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求,而依恋行为则是个体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所展现的行为。

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依附行为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个体与重要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后,他们会产生一种依附需求,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这种依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寻求安慰、寻求支持、表达爱意、分享喜乐和痛苦等。

依恋风格对亲密关系的影响根据依恋理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依恋风格,包括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等。

这些依恋风格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们信任伴侣、愿意接受亲密,并且能够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冲突。

而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者则可能在亲密关系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来应对问题。

亲密关系中常见的依附行为1. 寻求安慰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个体往往会寻求伴侣的安慰和支持。

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伴侣的信任和依赖,也有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2. 表达爱意通过互相表达爱意和情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和联系。

这种行为会让双方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的情绪满足。

3. 分享喜乐和痛苦在亲密关系中,分享喜乐和痛苦是非常重要的。

当双方能够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与困难时,彼此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如何促进健康的依附行为1. 增强沟通良好的沟通是促进健康依附行为的基础。

双方需要坦诚相待,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并尽力去理解和支持。

2. 建立信任信任是稳固亲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双方能够相互信任并支持对方时,依附行为会更加顺畅和有效。

3. 照顾自己在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之前,个体首先要学会照顾好自己,保持内心平衡和情绪稳定。

只有健康独立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和问题,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稳定健康的依附关系。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依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研究领域,它着重研究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类型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理论中的依恋类型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

一、依恋理论简介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经验对个体的依恋类型产生重要影响。

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不同的依恋类型能够预测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二、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一种健康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能够体验到稳定的照顾和关注,他们对他人的信任感较强,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表现出稳定的人际关系,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和冲突,寻求支持和共享情感。

安全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更好的沟通与解决冲突能力:由于安全型依恋者对于他人的信任感较强,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冲突,避免争吵和紧张局面的发生。

2. 更高的自尊与自信: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得到良好的关爱与支持,他们往往对自己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较高的认知,这种积极的自我感受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3. 更多的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者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定而亲密的关系,他们通常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并且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

三、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缺乏稳定的照顾和情感支持,他们通常倾向于避免与他人建立过度的亲密关系,对他人的依赖性较低,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出冷漠和疏离。

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难以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者对于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他们往往避免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无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

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多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超脱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而恐惧型的人则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依恋理论有时被称为依附理论,只是翻译的不同,有时候称之为依附,有时候称之为依恋。

我觉得依附要合适一些,特别当我们将...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探询成人的依附模式,反推其幼年亲子关系中的依附模式。

如通过面谈,或问卷。

背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尔照顾和保护。

鲍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由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它探讨了人类在早期发展阶段与主要照料者之间形成的情感纽带。

该理论认为这种情感纽带对个体的一生影响深远,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依恋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亲密关系的质量及稳定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依恋理论在亲密关系中的应用与影响。

依恋理论概述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依恋”,它指的是个体与其主要照料者之间建立的一种情感联系。

鲍尔比认为,这种依恋关系在婴儿早期与母亲或其他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是为了确保婴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

随着个体成长,这种早期的依恋模式会在他们日后的情感关系中反映出来。

研究表明,依恋风格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拥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和对他人信任、依赖能力,能够建立稳固和健康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倾向于抵抗亲密关系,通常表现出对他人过度独立,难以寻求和接受帮助。

焦虑型:对亲密关系的渴望非常强烈,但由于对被拒绝的恐惧,而过于依赖他人。

混乱型:在情感上表现出混乱和矛盾,对亲密的渴望与恐惧交织,通常源于童年经历的不稳定。

这些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对个体在成人后的情感关系中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他们如何处理与伴侣的互动以及如何应对冲突。

依附行为的表现形式在亲密关系中,依附行为是指个体为了维持与伴侣的情感联系而采取的一系列主动或被动的行动。

这些行为可以包括:寻求支持:当面临压力或困扰时,个体可能会主动寻求伴侣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行为常见于安全型依恋的人,他们信任伴侣并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

分享情感:个体会向伴侣坦诚自己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

这种开放和分享构成了情感连接,并强化了双方的信任。

保持距离: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在遭遇冲突时倾向于退缩、避免沟通或者保持情感距离。

他们通常不愿意显露脆弱,以避免被他人看穿。

夸大需求: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会不断寻求确认和关注,以抵消内心的不安。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一、含义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的方面。

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二、产生与发展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1944年他进行了一项关于 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发了他研究母子关系的兴趣。

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和/或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

1969年,Bowlby的关于依恋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问世,它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该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自 20 世纪 60 年代 Bowlby 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 6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 70 年代中叶至 80 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

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 80 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如开展婴儿期以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

(完整版)依恋理论

(完整版)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从:四点声明B:创始人:约翰•鲍比C:依恋学说的演变D:依恋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一、依恋;二、非语言沟通;三、自我对体验的态度。

E、依恋关系JohnBowlbyF、非语言沟通MaryMainG:如何改变心理的依恋(自我对于依恋的态度)H:内心体验的模式I:怎样达成依恋关系呢?J:依恋关系塑造自我K:表征性自我:L:父母情感镜映的品质决定依恋类型:M:合作性沟通:沟通形式——合作性沟通从:四点声明:第一点:依恋是第三次冲出离精神分析更远的学说。

依恋理论超越了精神分析,超越了心理学。

依恋学说很重要,它把内在的机理说的很清晰。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学,学院派的心理学只是把它作为人格心理学的一种流派。

心理学并没有明确承认它是心理学,但在整个体系中它的分量不多。

人、经典精神分析B、动力学C、依恋理论(有精神分析的根,有许多行为主义优点的东西。

理论推论不多,实验观察很多。

)第二点:求证。

不以人际为评估。

来访者一般是人际为求访。

依恋学说告诉我们,所有问题是由于早期对母亲、或者对第一对象情感依附的受阻。

这种受阻出现问题,就产生了问题。

这种观点很偏激——任何问题都是母亲的问题——家里有个精神病,一定有一个精神病的妈妈。

重要的是婴儿与妈妈真实的母婴关系,而不是幻想的母婴关系——这是一种救出苦海的理论。

第三点:6-18个月的关键期。

依恋理论说:依恋受阻说人在早年要与人发生关系。

这是人际的模版,6-18个月的关键期。

第四点:依恋的发展大量涵盖行为认知理论,加入了元认知的理论。

这种理论与主体问题论都在系统之中。

(这是比较难的)B:创始人:约翰•鲍比好的父母与治疗师是一样的。

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是塑造我们的基础,而非内在驱动力下的对关系的幻想。

督导:通过语言找到非语言。

非语言层面的交流能唤起非语言相应的情感。

两人情感的激活就能呈现当年的事件,这就展现了当年的具身。

具身:a两个人男与女T父女关系(唤起)b女T正在于爸爸的人,男T正在于女儿般的人,活动(活现)两个人的关系(主体的)c最终两个人的关系就产生了(具身)两人双方的活现就具身了,是在一瞬之间完成的。

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依恋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起的情感纽带和亲密关系。

在心理学中,依恋被认为是人类最根本的情感需要之一,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与父母、伴侣、朋友等人的亲密关系,人们能够获得情感安全感,并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斯普林于1969年提出。

他们的研究发现,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对其健康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此后,依恋理论逐渐被扩展应用于不同年龄段和亲密关系类型的研究中。

根据依恋理论,人们的依恋风格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对他人持有积极的期待,能够信任他人并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回避型依恋者则常常对他人保持距离,避免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焦虑型依恋者则对别人的接纳和关心持有强烈的渴求,并经常担心被他人拒绝。

依恋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个体童年时期与照顾者的关系影响。

在幼儿时期,父母的照料质量会对儿童的依恋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对婴儿的关怀和回应程度与婴儿的依恋类型密切相关。

父母的温暖和关爱能够培养出安全型依恋,而冷漠和忽视则容易导致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

依恋不仅在儿童时期形成并影响个体,成年后的依恋关系同样重要。

伴侣关系是人们成年后最密切的依恋对象之一。

研究发现,成年人的依恋质量与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有着密切联系。

安全型依恋者更倾向于建立健康稳定的伴侣关系,而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者则面临更多伴侣关系问题和不满意。

依恋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大意义。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拥有较高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相反,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者常常伴随着自我怀疑、焦虑和情绪困扰。

这些心理困扰可能对其人际关系、工作表现和生活满意度带来负面影响。

幸运的是,依恋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和治疗得以改善。

心理治疗师常常通过情绪焦点疗法、认知重建和沟通技巧的学习来帮助个体改善其依恋风格。

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

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

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最初主要用于研究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家们发现依恋模式不仅影响婴儿与父母的关系,还对成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依恋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人际关系的框架,帮助我们认识到人们如何在伴侣关系中建立情感联结、应对冲突以及处理分离等各种问题。

本文将探讨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的重要性,从依恋风格的分类及其如何影响成人亲密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如何通过理解和改变自己的依恋风格来改善人际关系。

依恋理论基础知识依恋风格的分类根据依恋理论,成人的依恋风格通常被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表现出自信和舒适。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界限,并倾向于开放地表达情感。

他们容易信任他人,并愿意与伴侣分享内心世界。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附者常常对伴侣表现出过度的需要和对分离的强烈恐惧。

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伴侣的反应,表现出占有欲和不安。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在关系中感到不够安全。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附者倾向于保持距离和情感上的独立。

他们可能会在面对亲密时感到不舒服,避免表露情感。

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抵触,宁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自我。

混乱型依恋:混乱型依附者往往经历诸多情感上的动荡,表现出矛盾行为。

他们可能在渴望亲密和害怕亲密之间摇摆不定,对伴侣的信任不稳定。

依恋风格形成原因个体的依恋风格通常与其早期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密切相关。

儿童时期经历的不安全感、忽视、或过度保护都可能对成人后的亲密关系产生影响。

此外,性别、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也都会对个体的依恋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依恋理论在成人关系中的影响安全型依恋与健康关系安全型依赖者通常在成人关系中拥有较高的满意度。

他们能够有效沟通自己的需求,并支持伴侣,同时也能接受伴侣的需求。

在这些健康关系中,双方能够共同面对挑战,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

什么是依恋理论它如何解释成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什么是依恋理论它如何解释成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什么是依恋理论,它如何解释成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共同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主要用来解释人类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从出生开始就会形成依恋关系,并且这种依恋关系会对个体的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据恋理论人依恋关系主要分为安全型、回焦虑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能够自信地探索外部世界,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安慰;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倾向于独立自主,不太愿意依赖他人,甚至可能会拒绝接受他人的帮助;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经常担心他人会离开自己,需要持续地得到他人关注和验证。

依恋理论认为,这些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是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形成的,而且会在成年后继续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比如,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会拥有稳定而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会出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比如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害怕承诺或者过分依赖他人。

在成人关系中,依恋理论也可以解释许多行为模式。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童时期缺乏安全感而在成年后表现出过分依赖他人、害怕被抛弃;另一个人则可能会因为童年时期缺乏父母关注而在成年后表现出回避他人、不愿意接受亲密关系。

这些行为模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个体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

另外,依恋理论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被伤害而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过分焦虑和需求;另一个人则可能会因为害怕失去自由而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回避和疏远。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依恋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恋爱关系中的问题,建立健康而稳定的恋爱关系。

总之,依恋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依恋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建立健康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依恋理论名词解释

依恋理论名词解释

依恋理论名词解释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人或物(主要指父母和其他照顾者)的情感联结,在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特殊的亲密关系。

研究者认为,婴儿在早期阶段与生俱来地拥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身份就是我们所说的“依恋”。

依恋关系对于日后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果缺乏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婴儿将会发展出焦虑、不安、分离性焦虑和敌对行为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作为自恋的一种形式,依恋的形成有赖于婴儿对照顾者持续不断的积极情感反应,这种积极情感反应包括对养育者的情感接纳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对养育者的爱和信任等。

依恋理论形成了以下四大观点:(1)个体在形成和维持健康的依恋方面需要内在和外在的社会支持系统; (2)在形成和维持健康的依恋时,一个重要因素是婴儿对支持性的社会交换系统的高度敏感性;(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婴儿依恋模式; (4)依恋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习得的。

依恋理论对婴儿心理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依恋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它伴随着婴儿与其养育者形成依恋关系而产生。

在这个关系建立的初始阶段,双方是紧密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是相互的,没有条件的,并且在依恋对象遇到危险或被遗弃时仍然存在。

之后,依恋关系建立起来,婴儿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周围其他的人们和事物。

通过这个新世界,他们体验到的是挫折和剥夺。

这种挫折与剥夺带来的痛苦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失败,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怀疑,从而形成依恋关系。

如果幼儿的依恋关系受损,那么他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就容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如沮丧、压抑、孤独、退缩、攻击性等。

依恋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

现代研究证明,虽然婴儿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结构,但他们已经具有基本的依恋关系,甚至可以清晰地辨别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关系。

这样看来,他们不仅可以识别自己的客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客体。

尽管个体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但父母亲在婴儿形成依恋关系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什么是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主要用来解释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早期生命阶段形成的依恋风格将会继续影响他们在成年后与他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

人们通过与他人建立的依恋关系来满足安全、亲密、依赖和尊重的需求。

依恋理论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亲密关系中,依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

根据依恋理论,个体的依恋风格会影响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行为。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能够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

他们能够相信自己和对方,在面对冲突和困难时能够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人倾向于独立性和自我保护,在亲密关系中可能表现出回避亲密、远离情感表达的行为。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担心被抛弃或不被接受,在亲密关系中可能表现出过度依赖、焦虑不安的行为。

依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的体现1. 求助行为在亲密关系中,个体常常会通过寻求对方帮助或支持来满足安全感和依赖需求。

这种求助行为可以是言语上的请求、肢体上的靠近,甚至是直接示弱以引起对方的共鸣和援助。

2. 亲昵行为在依附行为中,亲昵行为是一种常见方式。

包括拥抱、接触、示爱等肢体上或言语上表达出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加强双方之间情感的联系和联结。

3. 恐惧失去行为由于内心对失去对方而产生焦虑和恐惧,个体可能表现出害怕失去对方、担心对方离开或背叛自己等行为。

这种恐惧失去行为是依附行为中比较显著且不健康的表现。

4. 接纳与保护在亲密关系中,接纳与保护是一种重要的依附行为。

个体会倾向于接纳对方并保护对方,以满足彼此之间产生的安全感和亲近感。

何时需要关注依附行为虽然大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会展现一定程度的依附行为,但过度依赖或者不健康的依附行为也可能导致关系问题。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引起重视:频繁产生猜忌、控制或嫉妒情绪。

出现无法容忍离别或分离状况。

依恋理论四种类型

依恋理论四种类型

依恋理论四种类型引言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威尔(John Bowlby)和玛丽·艾恩斯沃斯(Mary Ainsworth)共同发展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用于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依恋关系。

该理论认为,依恋是人类生命早期的基本需求,它与个体的安全感、快乐感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根据依恋理论,人类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合型。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四种类型并讨论其特点和影响。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依恋理论中最健康和稳定的一种类型。

拥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着良好的自我认同和自信,能够建立稳定、互相支持和信任的关系。

他们在过去的依恋经历中很可能得到了持续的关心和爱。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能够寻求并接受支持,而且在与伴侣或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交往模式。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一种相对独立和独立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害怕依赖和依赖别人,倾向于独自处理问题和情感,并试图保持与他人的疏离。

他们可能有过被忽视或被拒绝的依恋经历,导致他们不相信依恋关系,并选择与他人保持距离。

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表现出冷漠、不为他人考虑和难以接近的特点。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是一种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担心被拒绝的依恋类型。

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担心被爱的人抛弃或不爱自己,常常表现出过度关注和依赖,希望通过控制他人的行为来获得安全感。

他们可能有过不稳定和不一致的依恋经历,导致他们对依恋关系保持不安全的信心。

焦虑型依恋的人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关心,并可能在关系中表现出嫉妒、依赖和情绪不稳定。

混合型依恋混合型依恋是指同时具有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特点的人。

这些人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依恋模式,即有时候回避和独立,有时候又非常紧张和依赖。

混合型依恋的人经常在关系中体验到紧张和不安全感,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安全感。

结论依恋理论的四种类型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依恋关系的框架。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健康和稳定的类型,回避型依恋是相对独立和独立的类型,焦虑型依恋是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担心被拒绝的类型,混合型依恋是同时具有回避型和焦虑型特点的类型。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理解依恋与人际关系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理解依恋与人际关系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理解依恋与人际关系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关系。

通过探究人们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依恋模式,依恋理论解释了依恋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将介绍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解析依恋类型的形成,探讨依恋与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后讨论如何应用依恋理论来改善人际关系。

一、依恋理论的概述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后来由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恩斯沃思进一步发展完善。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依恋理论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这三种类型。

二、依恋类型的形成依恋类型的形成主要受到早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安全型依恋中,父母能够建立稳定、关爱的关系,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而回避型依恋则是因为父母可能缺乏情感互动或者不可预测的行为,导致儿童避免依赖他人;焦虑型依恋则是因为父母的关爱是不稳定的,导致儿童过度依赖他人。

三、依恋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依恋类型对于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建立稳定、互助的人际关系,能够信任他人并寻求支持;回避型依恋者常常难以表达情感,避免亲密关系,难以建立信任;焦虑型依恋者则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高度敏感,担心被拒绝,常常产生过度依赖的行为。

四、应用依恋理论改善人际关系依恋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促进更加健康的依恋样式。

首先,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有助于认识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其次,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可以解决依恋样式中的问题,建立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

最后,培养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可以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总结起来,依恋理论为解释依恋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和通过适当的方法改善依恋样式,可以促进更加健康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理解依恋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是非常有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依恋理论
(一)依恋的定义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二)依恋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1、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

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

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B型(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

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

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

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3、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
时又难以被安慰。

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

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

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

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体现在稳定的照看者、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儿童的特点、家庭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1、稳定的照看者
稳定的照看者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必要条件。

通常,这个人是母亲。

母亲在婴儿依恋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照看者不稳定,将对儿童依恋的形成起到破坏性作用。

安娜·弗洛伊徳(A.Freud)曾研究过二战期间欧洲一些孤儿的依恋发展,发现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导致这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
的正常依恋,只能相互抱成团,相依为命,对社会适应造成很大困难。

斯皮茨(R.Spitz)对孤儿院孩子进行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这些孩子都在3~12个月内被母亲抛弃,他们被放在一个大的病房内,至少七八个孩子都由一个护士照看。

和与父母分离前的快乐、外向的行为相比,他们哭泣,对周围环境退缩,体重减少,很难入睡。

如果孩子所见到的照看者无法代替母亲,这种伤心就更加严重。

2、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
首先,照看态度对依恋形成有重要影响。

婴儿与照看者之间互动的方式,决定着依恋形成的性质。

通过对4 000对母子的66项研究表明,母亲对孩子的信号始终能作出合适、积极的回应的,对孩子照顾温柔而细致的,孩子的依恋安全就比较强(De Wolff, &Van Ijzendoorn, 1997)。

因为在此过程中,儿童发展了一个信仰体系,即将父母合并成一个在保护、培养、安慰和安全的方面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同时儿童形成了一个信念,自己能够从别人那儿获得积极的反应。

安斯沃思根据敏感—不敏感、接受—拒绝、合作—干涉和易接受—冷漠四个维度来评定母亲的照看方式,结果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其母亲的照看方式在以上四个维度上的分数都高。

其中,母亲对儿童的敏感性是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关键因素。

敏感的母亲对儿童是易接近的、接受的、合作的。

安斯沃思发现,婴儿出生头三个月中,哺乳过程中敏感性高的母亲,其婴儿在1岁时一般都显示安全型依恋模式。

来自于照看者的关心的、温馨的、适时的抚养,有助于婴儿形成安全
型依恋。

如果母亲取拒绝态度或不敏感,教养行为又不适当,婴儿则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

其次,照看环境。

这里讲的照看环境是指婴儿在家庭中由母亲或亲属单个儿照看还是把婴儿送到托儿所集体照看。

在托儿所,一般采取集体照看,几个保育员轮流照看几个或十几个儿童。

在集体照看条件下,每个儿童得到的关怀要比个别照看少,儿童与照看者相互作用的时间或机会少,但这只是一个量的问题,还不足以影响儿童对母亲依恋的性质,关键是照看者的照看质量,也就是照看者的敏感性、易接近性和合作的态度或行为特点。

我们知道,母亲的照看态度对儿童依恋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通常,儿童在进入托儿机构时,依恋的模式已经形成。

新的照看环境一般不会改变母子依恋的模式。

集体照看和短暂亲子分离也不会中断亲子依恋。

但研究也表明,日托儿童与家庭照看儿童在依恋强度和依恋表达方式有差异。

日托儿童依恋行为少,焦虑水平低,探究频率高,多以接近、注视和有声信号表达依恋。

家庭照看儿童依恋行为多,焦虑水平高,探究频率较低,多以身体接触、接近行为表达依恋。

3、儿童的特点
依恋关系是亲子双方共同构筑的。

因此婴儿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建立这种关系的程度。

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早期儿童的行为特性、活动水平、挫折耐受力与生活的节律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一些儿童容易照料,与母亲关系融洽,容易接受抚慰;一些儿童很难照料,异常活跃,拒
绝母亲的亲近,不易抚慰。

这主要归因于儿童先天特性尤其是气质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气质特点是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引发源之一。

气质在依恋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在于,它是影响儿童行为的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

对于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儿童和敏感—退缩型儿童,其母亲的抚养困难程度,显著高于容易照看型气质的儿童的母亲。

有关缺陷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水平及生理缺陷对依恋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大多数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在与母亲交往中往往消极被动,交往的主动权在于母亲,不像正常儿童那样能够把握主动权。

智力正常的儿童比弱智儿童更爱注视母亲。

而聋童对父母的依恋通常发展缓慢,而且衰减的速度也快,其主要原因在于聋童与父母之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信号反应系统,使他们的交流受阻。

如果父母与聋童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的符号系统,情况就有所改善。

(四)家庭的因素
在儿童的生存条件中,家庭是第一要素。

失业、婚姻的失败、经济困难和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照看的质量,从而破坏儿童的依恋安全。

孩子在养育环境中是否得到关爱,是否被精心抚养,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依恋安全。

有一项研究表明,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会因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而降低依恋安全性。

正常家庭,尤其是婚姻美满、成人之间充满温馨、较少有家庭摩
擦,那么会使儿童的依恋的安全感增强。

相反,如果成人之间充满愤怒的交往,对孩子不适宜的照看,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安全依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