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为什么要持续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透析患者常用药品作用、注意事项
常用药品作用、注意事项
1、促红细胞生成素
作用:
促红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值分化。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出现血清铁浓度下降。
如患者血清铁低于20%,应每周补充铁剂。
2、左卡尼汀
作用:
促进脂类代谢是肌肉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主要能量来源,对结合的辅酶A和游离辅酶A的比率有缓冲作用。
不良反应:本品有一过性恶心和呕吐。
3、葡萄糖酸钙
作用:
治疗钙缺乏、急性血钙过低、碱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手足抽搐。
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时如漏出血管外、可致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皮疹和疼痛,并可随后出现脱皮和组织坏死。
若发现药液漏出血管外,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用氯化钠注射作局部冲洗注射,并抬高局部肢体及热敷。
4、蔗糖铁
作用:
蔗糖铁注射液为多核氢氧化铁(Ⅲ)-蔗糖复合溶液。
多糖氢氧化铁核心表面被大量非共价结合的蔗糖分子所包围,从而形
成一个平均分子量为43kDa的复合物。
这种大分子结构可以避免从肾脏被消除。
注意事项:如果本品注射速度太快,会引发低血压。
谨防静脉外渗。
科学用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用药宣教!
科学用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用药宣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进行透析治疗需要进行各种用药辅助,药物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MHD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疾病基础不一,残余肾功能情况差异较大等,在透析治疗过程的用药需要进行精细化的个体化处方设定,以达到最好的用药效果。
本文主要讲述透析患者几种常见用药的相关知识。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透析用药调整应该谨遵主管医师的医疗处方。
——•促红细胞生存素常见剂量3000U,4000U或10000U。
使用方法,常见于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部分透析患者为避免机体注射疼痛会选择下机时通过外循环管路注射(吸收效果有待验证)。
静脉注射给药半衰期为4~12小时,,皮下注射给药半衰期平均为13~28小时。
更推荐皮下注射。
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胃肠道反应,透析通路血栓,高钾血症,过敏反应等。
用药指导:首先,确保充分透析,控制好用药前血压,避免血压(180/100)高限上使用,若是自行注射患者,则需要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过肾友群或其他渠道通知医生,谨慎使用。
其次,保证营养摄入,注意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补充。
其三,每日按时检查内瘘是否通畅,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最后,定期监测血钾、血色素等化验指标,及时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出现感染、炎症、慢性失血等及时有效治疗。
•蔗糖铁(铁剂补充)常见剂量5ml,100㎎/支。
使用方法,5ml药品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或缓慢注射,或直接注射到透析器后段静脉端,不适合肌肉注射或按照患者需要铁剂总量一次性全剂量给药。
滴注输注速度控制在100㎎铁剂至少15min。
静脉注射可不经稀释缓慢注射,推荐速度为1ml/min,最大注射剂量10ml,静脉注射后,伸展胳膊促进吸收。
蔗糖铁使用的不良反应包括罕见过敏反应,偶会出现下列不良反应:金属味、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肝酶升高、痉挛/胃部痉挛,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瘙痒、肺炎、嗜睡等;极少数出现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功能障碍、肌肉痛、发热、风疹、面部潮红、四肢肿胀。
血液透析患者的用药护理
五、 左 卡 尼 汀
慢性肾衰竭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因
肉碱缺乏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状,临床
表现为心肌病、骨骼肌病、心律失常、
低血压和透析中痉挛等,可在透析时注
射 左卡尼汀 预防治疗。
五、 左 卡 尼 汀
原理:
维持透析患者的血清游离左旋肉碱常常较低,左旋肉碱是脂
静脉注射降压药物———硝普钠 使用方法: NS 50ml+硝普钠 50mg 以微泵泵入(速度依BP高低而调)
注意事项:
硝普钠最好应用微量注射泵给药,以便精确调节流速,达到合理的降压效果;
微量泵能够及时、准确的报警提醒,能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
硝普钠应现配现用,注意避光使用;
硝普钠水溶液药性不稳定,遇光容易分解,药液一般使用不超过6小时;
Ca通道阻滞剂 长效:硝苯地平控释片
硝苯地平缓释片
分
左旋氨氯地平片 短效:尼群地平片、卡托普利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 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
类
贝那普利、雷米普利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片、比索洛尔片
α受体阻滞剂 特拉唑嗪
四、降 血 压 药 物
注 意 要 点
应避免血压大起大落,维持血压的平稳与将血压降低到目标值同样重要。因此, 使用长效降压药物取得的长远效益更大
2、追加剂量为5~10mg/h
3、依据凝血状态调整剂量 4、透析结束前30~60min停用 5、需要追加
低分子量肝素:
1、治疗开始前静脉给药 2、选择剂量为60~80u/kg 3、不需要追加
一、抗 凝 药 物
肝素钠液配制方法:
透析病人用药
认识透析常用药12源自34345
6
抗高 血压 药
抗贫 血药
抗肾 性骨 病药
纠正 酸中 毒药
抗凝 药
其他
精品文档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是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80~90%
常用降压药物有六大类
1.钙通道阻滞剂(CCB) ---XX地平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XX普利 3.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xx沙坦 4.β受体阻滞剂(BB) --xx洛尔 5.α受体阻滞剂--xx唑嗪 6. 利尿剂
常用药物:奥美拉唑、莫沙比利、西沙比 利、胶体果胶铋 、胃复安、吗丁啉
精品文档
其他
肾脏病人慎用药物: ➢ 如克感敏、强力银翘片、双氯芬酸钠、
大剂量阿司匹林等 ➢ 因为以上药物均不同程度存在肾脏损害
,会加快残肾功能的损害。残肾功能对 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意义,上个课件已向 大家讲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对无尿的患者无用
精品文档
温馨提示
透析中高血压的处理 卡托普利 25mg 含服 硝苯地平 10mg 含服
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血压下降的患 者,可在透析前将降压药物减量或者停 服降压药
精品文档
抗二贫、血药
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主要由肾脏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红细胞生成,而贫
血就是因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引起的。肾功衰竭 后人体内红细胞生成素明显不足,造成贫血。 目前常用的有济脉欣、益比奥、怡宝等。 治疗目标:
精品文档
抗高血压药
降压药物3-----xx普利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副作用:咳嗽、高血钾、白细胞减少、肝损
害 优点:治疗心力衰竭 降压药物4----- xx洛尔 如: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副作用: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加重心衰
血透患者必备!8大健康宣教知识来了
血透患者必备!8大健康宣教知识来了血液透析就是我们常说的“洗肾”,简单地说,患有尿毒症的人,由于肾脏功能变差或者丧失,无法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水分等排出体外,因此依靠血液透析能够减轻尿毒症患者症状。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
那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血透患者的健康宣教知识。
一、血液透析的定义及适应症什么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也被称作“人工肾”,也有人会将血透称作“洗肾”或“肾透析”。
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尿毒症综合征;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的脑水肿、肺水肿及高血压;尿毒症并神经,精神症状;尿毒症性心包炎;尿毒症性贫血;可逆性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
二、血液透析有哪些并发症呢?血液透析对患者有一定的好处,能够缓解症状,但同时血透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
那么血液透析会带来哪些并发症呢?具体包括低血压、贫血、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胸痛背痛、皮肤瘙痒、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心律失常、溶血、空气栓塞、发热等。
三、血透患者要了解血管通路血管通路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临时性血管通路,这种更适用于紧急透析或短期透析患者,目前双腔导管最常用。
第二种是永久性血管通路,这种情况主要是维持血透患者所用,比如动静脉内瘘、半永久导管等。
那么,动静脉内瘘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护理呢?动静脉内瘘的手应禁做一切治疗,比如打针、量血压、抽血等,患者也尽量不要佩戴饰物,以免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堵塞。
透析患者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对临床心功能的影响
・
22 2 ・
C ieeMe i l o ra o tl ri lId sr , g s 2 0 Vo.9 No4 hn s dc un fMeaugc n uty Au ut 0 2, 11 . aJ l l a
得到确认 。 据 文 献 报 道 , 于 已失 去手 术 机 会 的 晚期 肝 癌 患 对 者 , 脉化疗 有效率 为 1 静 8%- 2 % , - 4 中位 生 存 期 3 ~6 月 。肿 块 缩 小 和 AF P定 量 测 定 是 判 断 疗 效 的 重 要 指 标 。本 组 结 果 显 示 第 1 2 3次 介 入 治 疗 后 肝 动 脉 造 、、 影 肝 内 肿 块 均 缩 小 。血 清 AF 阳 性 者 术 后 A P 均 P F
制 发 生 率 1 . % ( / 8 , 著 低 于 全 身 化 疗 ; 后 发 5 3 6 3 )显 术
透 析 患 者 加 用 促 红 细 胞 生 成 素 治 疗 后 对 临 床 心 功 能 的 影 响
黄 晓 云
三 冶 医 院 内科
( 宁鞍 山 1 4 3 ) 辽 10 4
慢 性 肾 功 衰 竭 ( RF 患 者 , 透 析 前 大 多 数 伴 有 C ) 在 心 肌 损 害 而 造 成 心 功 能 不 全 , 重 威 胁 患 者 生 存 。本 严
热 较 普 遍 , 能 与 局 部 高 浓 度 化 疗 药 物 刺 激 、 化 油 可 碘 引起 的药 物 性 发 热 、 瘤 组 织 坏 死 吸 收 等 因 素 有 关 , 肿
一
般不 须 处 理 , 2~3天 后 自然 降 至 正 常 ; 分 体 温 较 部
高且 持 续 不 退 者 可 静 脉 给 予 地 塞 米 松 5~ 1 0mg静 脉 推 注 , 时 给 予 抗 生 素 预 防 感 染 ; 别 是 同 时 进 行 同 特 脾 动 脉 部 分 栓 塞 者 , 早 期 使 用 抗 生 素 。本 组 3例 栓 应 塞 后 发 生 上 腹 剧 痛 伴 消 化 道 出 血 , 能 与 碘 化 油 返 流 可 或 经 过 侧 枝 循 环 造 成 异 位 栓 塞 有 关 。 治 疗 过 程 中 有 1例 发 生 一 过 性 黄疸 , 保 肝 、 胆 及 对 症 治 疗 , 疸 经 利 黄 于 6天 后 消 退 ; 3例 伴 肝 外 转 移 , 生 率 与 文 献 报 道 发
·临床论着·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
万方数据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有血液系统的原发性疾病或有活动性出血情况;有慢性感染。
2.方法:治疗组应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商品名:雪达升,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4000U/次,2次,周,皮下注射,当红细胞压积(Hct)≥0.33时减少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用量。
对照组不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贫血严重时给予输血对症处理。
两组均辅以口服铁剂和叶酸,所有患者给予正规血液透析(每周2—3次)、降压药等综合治疗,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
3.观察指标:入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人体学指标测量:身高、体重、非内瘘上肢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俺F)等。
血液生化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的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
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并且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部位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
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两组治疗后营养状况比较:见表l。
表1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前后Hb、ALB、TSF变化(互±s)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o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he<0.05;lib:血红蛋白;ALB:自蛋白;TSF:肱三头肌皮下脂肪厚度2.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s)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O.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bp<O.05;LVM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EF:左室射血分数;F_JA: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讨论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当(GFR)为15—29ml/min时,44%的患者发生贫血Ⅲ;贫血与患者机体营养不良又相互影响,即食欲下降,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可进一步加重贫血,同时贫血也被认为是影响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常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如改善患者膳食结构、降低体内蛋白质分解、降低血中瘦素水平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素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素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摘要】目的探索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素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均给予促红素干预,并且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过程中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患者贫血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素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很有必要,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的效果,缓解患者的尿毒症的症状,预防高血压、内瘘堵塞和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血液透析;促红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血液透析是改善尿毒症症状和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有效方式,但是在长期透析的过程中会导致肾脏功能的衰退,导致促红细胞的生成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患者贫血[1]。
而促红素是改善肾性贫血最为有效的途径,一般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但是持续间断用药也给患者带来许多的痛苦。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素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促红素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2.32±3.98)岁,其中糖尿病肾病23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肾病综合征6例,红斑性狼疮性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7例。
所有患者均使用德国贝朗透析机及聚砜膜F6透析器,透析液为国产血液透析浓缩液,疗程为5个月-8年,透析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透析3.5-4小时。
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的贫血症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58g/L,其中8例甚至已经低至30g/L,红细胞压积均值只有20%。
1.2治疗方法每次透析结束后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初始剂量为每次150U/kg,每周2-3次。
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至98g/L左右,待红细胞压积升高至30%左右,改为每周注射1次。
2、综合护理干预措施2.1一般护理2.1.1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副作用[2]。
促红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的靶目标
靶目标应依据患者年龄,种族,性别, 靶目标应依据患者年龄,种族,性别,生理需 求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伴有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 伴有缺血性心脏病, 疾病的患者不推荐Hb 12g/dl; Hb> 疾病的患者不推荐Hb>12g/dl; 糖尿病的患者, 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并发末梢血管病变的患 需在监测下谨慎增加Hb水平至 水平至12g/dl; 者,需在监测下谨慎增加Hb水平至12g/dl; 合并慢性缺氧性肺疾病患者推荐维持较高的Hb 合并慢性缺氧性肺疾病患者推荐维持较高的Hb 水平。 水平。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
使用时机 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若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两次Hb检测值均 若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两次Hb检测值均 低于11g/dl, 低于11g/dl,并除外铁缺乏等其他贫血因 素,应还是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 疗
贫血检查内容
贫血检查应包括: 贫血检查应包括: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指标(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指标(红 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 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 血红蛋白量, 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 等),网织红细胞计数(有条件提倡检测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铁参数(血清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铁参数( ),铁参数 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 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 铁蛋白),大便隐血等。 ),大便隐血等 铁蛋白),大便隐血等。
肾脏移植后贫血的原因
移植肾脏功能 缺铁 急性排斥反应 药物 免疫抑制药物 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 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霉酚酸 酯和来氟米特 免疫抑制剂OKT3 免疫抑制剂OKT3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西罗莫司与环孢素A 西罗莫司与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合用 抗病毒和抗细菌药物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和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ARB
透析病人血色素为什么上不去?
透析病人血色素为什么上不去?我们有许多病友在透析过程虽然也使用了促红素,但是血色素仍然上不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也就是说有那些因素可以造成血色素上不去?那就让我们从红细胞的生成、生长、死亡的过程来一个一个的分析吧:一:首先是透析不充分、不规律。
透析不充分、不规律。
我们身体特别是血液中的毒素高,使红细胞生长的环境恶化,它这样就使红细胞消耗过多和消耗速度过快。
这样它的生命周期就自然短。
充分和规律的透析就保证了身体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样红细胞就可以按照它自己正常的生命周期正常运转。
二:促红素用量问题。
由于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我们自身的肾脏已经或者基本不产生促红素了。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借助药物的促红功能来完成活维持生红作用。
一般情况下40~50U/KG体重/每次透析。
即:100~200U/周.KG体重(开始冲击量还应再大些,在60U/KG/每次)当然因人而宜,视血色素和红细胞压积判定。
要定期检查化验,严格检测血压。
以确定和调整EPO用量。
现在国产的促红素品种很多。
病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适宜性、经济条件选用。
三:血液造血出来是需要一定造血原料,它主要有:铁、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等。
因而在透析后注射促红素,最好在透后即服用铁、叶酸、多种维生素。
特别是静脉给药,由于药效快,最好在下机前30分或下机后很快就用“造血原料”药为最佳。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营养补充。
从饮食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造血原料。
在这里还有一个铁吸收的问题。
有些病人由于脾功能和甲旁抗的影响使口服铁的吸收障碍,使铁补充不足。
这是可以用液体铁,用静脉给药的办法。
四:在透析过程以及在透前、透后都会有一些血液的自然损失。
如果这时候我们身体有出血,例如潜在性出血、较明显出血等。
由于长期透析使用肝素,一般病人的血液都不同程度的肝素化。
加上血压问题,经常会引起不同部位的出血或内部器官、血管的出血。
特别是手术、外伤等出血。
本来我们的血液就很宝贵,如果再丢失一些,那么血色素怎么会上去呢?这也是血色素上不去的一个原因。
促血红细胞生长素
促血红细胞生长素【适用症】: 促血红细胞生长素用于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贫血症。
治疗最初1~3周观察到血细胞比容增加,且与剂量成比例,在4~6周中血细胞比容水平在不同研究中可达30%~40%之间不等,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包括体力耐受、情绪、起居方式和性功能的提高。
对慢性肾衰不需要透析的贫血患者的研究表明,使用促血红细胞生长素也是有利的。
【注意事项】: 常见有血压升高、心悸。
偶见瘙痒感、皮疹、痤疮、GOT或GPT值升高、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发热、血钾升高等。
血液透析不能控制动脉血压升高的患者,白血病、铅中毒及感染患者禁用,有药物过敏者、变态反应体质者慎用。
应及时对用促血红细胞生长素治疗者的血压进行监测,必要时给抗高血压药物。
应注意血管栓塞情况,有时需增加肝素的剂量。
必要时补铁,使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维持在20%以上。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开始应用较低剂量50~100IU/kg,每周3次,如果在4周内,网状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增加,促血红细胞生长素的剂量可递增,如果在任何2周中血细胞比容的增加大于4%以上,促血红细胞生长素的剂量应减少,建议以血细胞比容达30%~33%或血红蛋白水平达100~120g/L为指标,调节维持剂量,同时应个别测定最佳血细胞比容的水平。
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通常在每一次透析过程结束时给予促血红细胞生长素。
皮下给药剂量与静注相同。
腹膜内给药剂量等于或大于静注剂量。
【包装】: 注射剂2000IU/支、3000IU/支、4000IU/支、10000IU/支。
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怡泼津)
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怡泼津)【药理与适用症】: 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作用在于与红系祖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促进红系细胞生长和分化,生成增多,促进红母细胞成熟,增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膜抗氧化酶功能。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后,红细胞压积增加,使止血加速。
在慢性肾衰的患者,一次静脉注射后,tl/2为4―13小时;在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一次静脉注射后,t1/2为8―12小时,如重复用药,t 1/2可缩短为6小时。
皮下注射后8―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有效浓度可维持12―16小时。
生物利用度仅20%,大部分在肝代谢。
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用于慢性肾衰性贫血,也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及骨癌引的贫血。
对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所致的贫血,也有效。
对出血性贫血、红细胞减少症及铝中毒贫血无效。
【注意事项】、1.主要不良反应是血压升高,偶可诱发脑血管意外或癫痫发作。
其他不良反应较小,如痞痒,发热,恶心,头痛,关节痛、血栓等。
2.血液透析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某些白血病、铅中毒患者及孕妇禁用。
对红细胞生成素过敏者禁用。
癫痫患者、脑血栓形成者慎用。
应用期间严格监测血压、血栓情况及血清铁含量。
【用法与用量】: 可静注或皮下注射,剂量应个体化,一般开始剂量50―150单位/kg,每周3次。
治疗过程中需视红细胞压积或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或调节维持量。
【成分】: 红细胞生成素是含唾液酸的酸性糖蛋白,由165个氨基酸组成,它主要来源于肾脏(少量来源于肝),临床应用的由重组DNA技术合成,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与天然内源性者相似,其不同点是基因位点在7号染色体为糖蛋白。
【包装】: 注射剂:每支2000单位(1ml)、4000单位(1ml)、10000单位(1ml)。
需冷藏2℃一8℃,不可结冻或振荡。
避免光线照射。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贫血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
一、促进红细胞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在人体内,肾脏是主要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器官。
当身体缺氧时,肾脏会释放出大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中干细胞向成熟的红细胞分化。
因此,当人体缺氧时,通过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从而改善贫血等相关问题。
二、调节免疫系统除了促进红细胞生成外,促红细胞生成素还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在免疫系统中,白血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白血球可以通过产生一些化学物质来调节其他白血球的活动,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刺激白血球产生这些化学物质,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促进骨骼生长除了对红细胞和免疫系统的作用外,促红细胞生成素还能够促进骨骼生长。
在人体内,骨髓是产生造血干细胞的主要部位。
而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刺激骨髓中干细胞向成熟的骨细胞分化,从而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四、改善贫血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因此它也被广泛应用于贫血治疗中。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注射一定剂量的人工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来提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此外,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以用于治疗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贫血。
五、其他作用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作用外,促红细胞生成素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生长,并对心脏和肺部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向成熟的白细胞分化。
总结: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贫血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刺激骨髓中干细胞向成熟的红细胞分化,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从而改善贫血等相关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贫血有哪些症状及危害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贫血有哪些症状及危害
透析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透析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贫血逐渐加重。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红细胞生成减少:健康肾脏可以产生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的物质,它可以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慢性肾功能衰竭时,EPO的产生明显减少是透析病人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尿毒症病人体内堆积的毒素抑制骨髓,引起造血功能障碍;铁和叶酸也是造血的主要原料,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二者摄入不足及利用障碍均可加重贫血。
2.红细胞破坏增多:透析病人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并有破坏增加。
3.红细胞丢失增加:慢性长期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隐性出血,实验室经常抽血化验或透析器中残留血的损失,可加重贫血。
4.甲状旁腺激素PTH有拮抗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可增加红细胞的脆性,缩短红细胞的寿命。
5.铝中毒时铝可以和转铁蛋白结合干扰铁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从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
㊃综述㊃通信作者:查艳,E m a i l :z h a y a n s y@163.c o m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张 娟1,田茂露2,查 艳1(1.遵义医科大学,贵州遵义563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贵州贵阳550002) 摘 要: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是肾性贫血的重要治疗策略,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表现出耐药性,即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或抵抗,微炎症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㊂目前,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为肾性贫血管理带来新的机会,其他药物,如新型口服铁剂㊁铁调素拮抗剂及促炎细胞因子抑制药物等正处于临床各阶段研究,今后有望为慢性肾衰竭并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带来新的管理模式㊂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贫血;贫血,缺铁性;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微炎症中图分类号:R 5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3)10-0949-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3.10.017 贫血是终末期肾脏病(e n d -s t a g e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E S R D )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肾间质细胞受损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 r y t h r o po i e t i n ,E P O )生成不足㊂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e r y t h r o p o i e t i n -s t i m u l a t i n g a g e n t s ,E S A s )是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㊂2022年,美国肾脏病数据库系统(U n i t e dS t a t e sr e n a ld a t as ys t e m ,U S R D S )数据报告显示[1],截至2020年,78.2%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 a i n t e n a n c eh e m o d i a l ys i s ,MH D )患者接受了E S A s,较前有增长趋势,且在种族分布报告中,亚洲人的百分比最高㊂使用E S A s 使肾性贫血患者获益,大部分患者贫血情况得以改善,降低了输血要求,但仍有部分患者表现出对E S A s 的耐药性,即E S A s 低反应性或抵抗(E S A sh y p o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r e s i s t a n c e ),而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㊂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文献,探讨MH D 患者微炎症状态与E S A s 低反应性贫血的最新研究进展㊂1 E S A s 低反应性在临床中的意义临床实践中,对于接受高于通常给定剂量的E S A s 或需增加E S A s 剂量以维持目标血红蛋白(h e m o g l o b i n ,H b )水平,但仍未达标者,应考虑存在E S A s 低反应性的情况㊂E S A s 低反应性的发病率根据人群特征和用于定义E S A s 低反应的标准存在差异㊂目前,E S A s 低反应性的发病率约为5%~20%㊂E S A s 低反应性与不良预后相关,增加E S A s 剂量以实现H b 目标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及血栓形成,甚至是死亡风险㊂2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发生机制2.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 d v a n c e d g l yc a t i o ne nd pr o d u c t s ,A G E s ) A G E s 是慢性肾脏病(c h o r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C K D )尿毒症毒素的一种,肾脏在A G E s 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㊂A G E s 通过肾小球滤过后进入小管摄取和代谢[2],当肾脏清除率下降时,A G E s 在体内堆积㊂A G E s 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 e c e p t o r f o r a d v a n c e d g l yc a t i o ne nd p r o d u c t s ,R A G E )结合,可促发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㊂R A G E 被A G E s 激活后,通过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增加活性氧(r e a c t i v eo x y g e ns pe c i e s ,R O S ),进一步激活核转录因子(n u c l e a rf a c t o r -k a p p aB ,N F -κB )通路,诱导氧化应激(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O S )和炎症,引起大量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i n t e r l e u k i n1,I L -1)㊁I L -6㊁肿瘤坏死因子α(t u m o r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α,T N F -α)的释放[3]㊂P a g e o n 等[4]研究表明,单核细胞谱系的细胞,在A G E s 的存在下,可分化为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样细胞,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导致人体微炎症状态持续㊂由于血液中的大部分A G E s 与白蛋白等高分子量蛋白质结合,因此很难通过血液透析方式清除[5],故E S R D 患者无论是否已进行透析,均存在微炎症状态㊂2.2 O S 及细胞因子激活 O S 及伴随的炎症是C KD 共同特征㊂C K D 中的O S 是由于R O S 产生和抗氧化能力失衡导致㊂O S 反应可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活化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如I L -1㊁I L -6及T N F -α[6]㊂炎症介质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独立和相互依赖的作用,导致高血糖介导的O S 增加㊂O S 增加可能会反向放大炎症,然后通过激活N F -κB 通路机制建㊃949㊃‘临床荟萃“ 2023年10月20日第38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O c t o b e r 20,2023,V o l 38,N o .10立恶性循环[7]㊂因此,炎症与O S相互促进㊂2.3免疫功能障碍 C K D患者的免疫功能障碍是多方面的,涉及细胞水平失调和高细胞因子血症,包括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下降㊁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减少㊁胸腺T细胞输出减少及激活受损㊁T和B细胞凋亡减少等㊂免疫防御减弱导致感染和炎症的易感性[8],而患者接受长期血液净化治疗则成倍加重炎症反应的发展㊂2.4透析相关因素血液透析回路中使用的生物材料的生物不相容性,特别是膜和血液不相容性,导致患者全身炎症,并激活白细胞及血小板致炎症生物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C-R P)㊁I L-6㊁T N F释放[9]㊂此外,透析液中内毒素小片段细菌D N A及内毒素等产物可通过滤过膜反超入血液,激活单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引起炎性反应[10]㊂当选用超纯透析液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证实了这一观点㊂反复穿刺动静脉内瘘及存在血管通路㊁透析不充分㊁透析通路感染等也可诱发炎症反应㊂2.5其他最近,研究[11]表明,肠道微生物失调对肾脏生理和病理生理均有重大影响,包括全身炎症㊁尿毒症毒素的积聚和感染等㊂慢性肾衰竭时,肠道微生物失调及功能变化,细菌代谢产物通过肠道屏障的移位增加将激活先天免疫,促发炎症反应㊂此外,营养不良㊁维生素D缺乏㊁脂代谢异常等也在微炎症中起不同程度的作用㊂3微炎症状态与血液透析患者E S A s低反应性的关系微炎症状态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贫血E S A s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且炎症因子水平越高,贫血疗效越差㊂3.1铁调素铁调素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E S A s低反应性的重要介质㊂炎症状态下,通过激活I L-6-S t a t3及B M P-S m a d途径促进肝脏分泌铁调素㊂铁调素与单核细胞吞噬细胞及十二指肠细胞膜上膜铁转运蛋白(f e r r o p o r t i n,F P N)结合,从而促进F P N内化和降解,导致单核巨噬细胞和十二指肠细胞铁吸收障碍[12-14]㊂另外,铁调素还能抑制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 i v a l e n tm e t a l t r a n s p o r t e r1,D MT1)和细胞色素B(c y t o c h r o m eB,c y t B)分泌,从而影响肠道铁吸收[14]㊂上述因素导致血浆铁不足,无法满足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而导致贫血以及E S A s低反应性㊂3.2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发挥多重效应,共同促进贫血㊂红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产生㊂早期祖细胞群体同时有向髓系㊁红系或巨核细胞分化的潜力,分化路径的选择受到2种转录因子相互拮抗相互作用的影响,即有利于髓系分化的P U.1和有利于红系分化的G A T A1,这2种转录因子的相对比例受炎症影响㊂炎症细胞因子,如T N F-α和干扰素-γ(i n t e r f e r o n-γ,I F N-γ),介导骨髓重新编码,其激活转录因子P U.1,以减少红细胞生成为代价促进骨髓细胞和淋巴细胞生成,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 u r s t f o r m i n g u n i t-e r y t h r o i d,B F U-E)分化为红系细胞的能力亦受到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15]㊂其次,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特定受体结合,触发信号转导途径,启动相应效应,调控体内红细胞生成㊂I F N-γ通过刺激亚铁摄取来增强巨噬细胞中D MT1蛋白的表达㊂I L-10抗炎细胞因子调节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增强其与铁相关的摄取㊂T N F-α激活巨噬细胞吞噬并降解衰老的红细胞以进行铁循环,诱导铁蛋白表达并刺激铁在巨噬细胞内的储存和保留㊂综上所述,炎性细胞因子导致循环中铁水平及其对红系细胞的可用性下降[16]㊂此外,T N F-α和I F N-γ还会损害产生E P O的肾间质细胞,抑制肾脏中E P O产生,导致血液中E P O水平过低,直接抑制红细胞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贫血发展[17]㊂炎性细胞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红细胞生成,缩短其寿命㊂3.3 O S O S产生的R O S可损害邻近组织及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并表达各种炎症因子,通过加剧促炎并通过对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引起溶血[18]㊂另外,R O S可能会加重尿毒症性贫血并导致对E S A s 疗法反应不佳,H s u等[19]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O S的研究中发现,经4个月治疗,N-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O S㊂这说明了O S参与E S A s低反应性的调控㊂4微炎症状态下MH D患者贫血和E S A s低反应性的管理4.1铁剂的应用铁缺乏是E S A s低反应性的重要原因㊂微炎症状态下,炎症因子引起的铁代谢紊乱是贫血及E S A s低反应性的原因㊂补铁治疗仍是贫血管理的 基石 ㊂在有全身炎症的疾病中,炎症状态㊁铁调素上调均可抑制铁吸收[15]㊂既往研究[20]表明,静脉补铁在改善贫血疗效方面优于口服补铁,且能减少E S A s的使用剂量,但亦有早期研究[21]发现,过量的游离铁可参与细胞内R O S生成,进而诱导细胞损伤,此外,静脉注射铁剂会产生非转铁蛋白结合的铁,这种铁剂已在动物实验[22]中被证明可促进嗜铁细菌的生长及并使其表现出更强度的毒力,从而加重炎症状态㊂静脉补铁所诱发的微炎症状态与O S损伤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微炎症状态和铁代谢紊乱的进一步加重㊂S h a h等[23]报告了㊃059㊃‘临床荟萃“2023年10月20日第38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20,2023,V o l38,N o.10在162项临床试验中接受静脉铁剂治疗的约40000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与口服补铁或不补铁相比,静脉补铁与H b增加㊁输血需求降低相关,但同时也与感染风险增加相关㊂有回顾性研究[24]纳入了透析时间较长且合并症复杂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静脉补铁的安全分析,其结果亦表明,应用静脉铁剂与死亡率及感染风险增加密切相关㊂新型口服补铁剂的开发可能为静脉补铁提供了可替代方案㊂麦芽酚铁(f e r r i c n e l t o l)是英国S h i e l d T h e r a p e u t i c s公司的新型口服补铁剂,由1个F e3+与3个麦芽酚络合而成,麦芽酚在小肠中处于可溶性状态,穿过细胞膜过程中与F e3+分离,实现F e3+在肠壁的运输,相较其他口服铁剂,其铁元素转移率更高[25]㊂C K D贫血患者Ⅲ期临床试验[26]结果发现,与口服安慰剂比较,麦芽酚铁组在第16及52周时,H b和铁指数均升高,且在长达52周的治疗期间耐受性良好㊂麦芽酚铁的应用有望改变MH D患者补铁治疗模式㊂4.2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自1992年发现E P O基因的缺氧诱导因子(h y p o x i a i n d u c i b l e f a c t o r,H I F)以来,通过H I F-脯氨酰羟化酶途径起作用的药物,如H I F-稳定剂或H I F-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 y p o x i a i n d u c i b l e f a c t o r-p r o l y l h y d r o x y l a s e i n h i b i t o r,H I F-P H I)的开发为肾性贫血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㊂H I F在机体缺氧条件下可稳定表达,通过促进内源性E P O生成,从而调节红细胞生成和铁代谢㊂H I F-P H I可在细胞氧分压正常下稳定体内H I F,调控红细胞生成㊁血管生成及铁代谢等[27]㊂多项研究[28-30]结果表明,罗沙司他通过稳定H I F可上调E P O,降低铁调素水平,促进铁的肠道吸收,因此,其可纠正体内因炎症引起的铁代谢紊乱,但该药临床使用历史较短,且在大多数国家仍未大规模使用,目前仍有不少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担忧㊂一项m e t a分析[31]结果显示,罗沙司他与促红素组在H b增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罗沙司他在提高透析患者H b达标率方面优于促红素组,同时罗沙司他可促进铁的有效利用,改善铁代谢;罗沙司他治疗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㊂在我国,罗沙司他组2项I I I期研究中,发生率>5%的不良反应包括代谢性酸中毒㊁高钾血症㊁上呼吸道感染㊁高血压㊁外周水肿㊁恶心㊁虚弱和转氨酶升高[28-29],另外,有研究表达了对H I F-P H I调控血管生成导致恶性肿瘤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风险的担忧,但在S u等[32]最新研究中却发现,罗沙司他可通过激活H I F-α诱导铁凋亡抑制化学耐药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㊂4.3改善透析相关因素4.3.1改善透析膜生物相容性最近的一项M e t a 分析[33]结果显示,维生素e涂层透析器可在不影响透析充分性的情况下降低O S和炎症状态㊂4.3.2选用超纯透析液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S u s a n t i t a p h o n g等[34]在超纯透析液对炎症标志物㊁O S参数影响的M e t a分析发现,超纯透析液可降低MH D患者C R P及I L-6水平㊂4.3.3改善透析方式 Z h a n g等[35]研究发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更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及炎症因子,改善微炎症状态㊂4.3.4血管通路的选择 M a c d o u g a l l等[36]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铁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与使用动静脉内瘘行透析的患者相比,通过导管透析的患者感染㊁因感染住院或致死性感染发生率更高,提示动静脉内瘘可能是更优的透析通路选择㊂4.4其他治疗纠正非铁营养不良,如补充左旋肉碱㊁纠正维生素D缺乏㊁服用他汀类药物[37]㊁应用抗氧化剂[19]及肠道微生物调节药物[38]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改善微炎症状态,从而改善MH D患者E S A s 低反应性㊂4.5铁调素拮抗剂及促炎细胞因子抑制药物铁调素拮抗剂及促炎细胞因子抑制药物正处于各阶段研究中,被认为在治疗炎症性贫血方面具有潜力㊂铁调素作为一种主要的铁调节剂,是维持全身铁稳态的关键角色㊂C K D患者铁调素升高,被认为是可能的治疗靶点㊂铁调素调控包括s i R N A s㊁抗体㊁化合物和植物提取物等,是铁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39],近年来,针对铁调素㊁铁调素-转铁蛋白轴及铁调素生成通路调控的药物在不同阶段进行了临床试验,如L e x a p t e p i d p e g o l是一种能高度特异结合铁调素并阻断其生物活性的核苷酸㊂体外实验[40]发现, L e x a p t e p i d p e g o l能阻断铁调素导致的转铁蛋白降解,并抑制I L-6诱导铁蛋白及H b下降㊂Ⅰ期临床试验[41]中,与安慰剂组比较,L e x a p t e p i d p e g o l组血清铁明显上升㊂P R S080是人工合成的类载脂蛋白药物,同样能结合铁调素,在健康人群及C K D患者的Ⅰ期试验[42]中,P R S080能抑制铁调素水平㊁升高转铁蛋白浓度及转铁蛋白饱和度,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同时T N F-α单抗和I L-6单抗也能抑制铁调素生成,改善铁代谢㊂上述研究成果将为血液透析患者E S A s低反应性贫血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㊂5小结E S A s低反应与C K D贫血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微炎症在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E S A s低反应中发㊃159㊃‘临床荟萃“2023年10月20日第38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20,2023,V o l38,N o.10挥重要作用㊂H I F-P H I通过适度增加内源性E P O 水平及改善铁动员和吸收,从而升高H b水平,以及改善铁代谢状态,这对C K D贫血患者而言是可行的治疗选择㊂目前,铁调素拮抗剂及促炎细胞因子抑制药物正处于各阶段研究中,有望为肾性贫血患者带来新的福音㊂参考文献:[1] G r i f f i nP.R o d g e r s.U n i t e dS t a t e sR e n a lD a t aS y s t e m.2022U S R D SA n n u a lD a t aR e p o r t: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i n 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N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o fH e a l t h,N a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e o f D i a b e t e s a n d D i g e s t i v e a n d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s,B e t h e s d a,M D,2022[D B/O L].h t t p s://u s r d s-a d r.n i d d k.n i h.g o v/2022/e n d-s t a g e-r e n a l-d i s e a s e/3-c l i n i c a l-i n d i c a t o r s-a n d-p r e v e n t i v e-c a r e.h t m l,2023-03-10.[2] M i y a t a T,U e d a Y,H o r i e K,e ta l.R e n a lc a t a b o l i s m o fa d v a n c e d g l y c a t i o ne n d p r o d u c t s:T h e f a t eo f p e n t o s i d i n e[J].K i d n e y I n t,1998,53(2):416-422.[3] U r i b a r r i J,D e l C a s t i l l o M D,D eL a M a z a M P,e t a l.D i e t a r ya d v a n c e d g l y c a t i o ne n d p r o d u c t sa n dt h e i rr o l e i nh e a l t ha n dd i se a s e[J].A d vN u t r,2015,6(4):461-473.[4] P a g e o nH,Z u c c h iH,R o u s s e tF,e t a l.G l y c a t i o ns t i m u l a t e sc u t a n e o u s m o n o c y t ed i f fe r e n t i a t i o ni n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s k i ni nv i t r o[J].M e c hA g e i n g D e v,2017,162:18-26.[5] O d e t t iP,C o s s o L,P r o n z a t o MA,e ta l.P l a s m aa d v a n c e dg l y c o s y l a t i o n e n d-p r o d u c t s i n m a i n t e n a n c e h a e m o 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J].N e p h r o lD i a lT r a n s p l a n t,1995,10(11):2110-2113.[6]于敏,王姣,史耀勋,等.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98-1500.[7] X uG,L u oK,L i uH,e t a l.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i n f l a mm a t i o n a n d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J].R e nF a i l,2015,37(1):45-49.[8]S y e d-A h m e d M,N a r a y a n a n M.I mm u n ed y s f u n c t i o na n dr i s ko f i n f e c t i o n i n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J].A d vC h r o n i cK i d n e yD i s,2019,26(1):8-15.[9] E k d a h lK N,S o v e r i I,H i l b o r n J,e t a l.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i n h a e m o d i a l y s i s:R o l e o ft h e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i n n a t ei mm u n es y s t e m[J].N a tR e vN e p h r o l,2017,13(5):285-296.[10] B o s s o l a M,S a n g u i n e t t i M,S c r i b a n o D,e ta l.C i r c u l a t i n gb ac t e r i a l-de r i v e dD N Af r ag m e n t s a n dm a r k e r s o f i n f l a mm a t i o ni n c h r o n i c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J].C l i nJA m S o cN e p h r o l,2009,4(2):379-385.[11] W a n g F,Z h a n g P,J i a n g H,e t a l.G u t b a c t e r i a l t r a n s l o c a t i o nc o n t r i b u t e s t o m i c r o i n f l a mm a t i o n i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u r e m i a[J].D i g D i s S c i,2012,57(11):2856-2862.[12] F r a e n k e l P G.A n e m i ao f i n f l a mm a t i o n:A r e v i e w[J].M e dC l i nN o r t hA m,2017,101(2):285-296.[13]S t e i n b i c k e r A U,S a c h i d a n a n d a n C,V o n n e r A J,e t a l.I n h i b i t i o no fb o n e m o r p h o g e n e t i c p r o t e i ns i g n a l i n g a t t e n u a t e sa n e m i a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i n f l a mm a t i o n[J].B l o o d,2011,117(18):4915-4923.[14] Y a nZ,X uG.An o v e l c h o i c e t o c o r r e c t i n f l a mm a t i o n-i n d u c e da n e m i a i n C K D:o r a l h y p o x i a-i n d u c ib l e f ac t o r p r o l y lh y d r o x y l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r o x a d u s t a t[J].F r o n tM e d(L a u s a n n e),2020,6(7):393.[15] G a n zT,L o n g oD L.A n e m i ao f I n f l a mm a t i o n[J].N e w E n g l an d J o u r n a l o fM e d i c i n e,2019,381(12):1148-1157. [16] D eO l i v e i r a,J u n i o rWV,S a b i n oA P,e t a l.I n f l a mm a t i o na n dp o o rr e s p o n s et o t r e a t m e n t w i t h e r y t h r o p o i e t i n i n 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J].JB r a sN e f r o l,2015,37(2):255-263.[17]S o u m aT,Y a m a z a k i S,M o r i g u c h i T,e t a l.P l a s t i c i t y o f r e n a le r y t h r o p o i e t i n-p r o d u c i n g c e l l s g o v e r n sf i b r o s i s[J].JA m S o cN e p h r o l,2013,24(10):1599-1616.[18] F u j i i J,H o mm a T,K o b a y a s h iS,e ta l.E r y t h r o c y t e sa sap r e f e r e n t i a l t a r g e t o f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b l o o d[J].F r e eR a d i cR e s,2021,55(5):562-580.[19] H s uS P,C h i a n g C K,Y a n g S Y,e t a l.N a c e t y l c y s t e i n e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a n e m i aa n d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i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J].N e p h r o n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2010,116(3):c207-c216.[20]S h e p s h e l o v i c hD,R o z e n-Z v iB,A v n iT,e ta l.I n t r a v e n o u sV e r s u s O r a l I r o n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A n e m i a i n C K D:A n U p d a t e d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mJK i d n e y D i s,2016,68(5):677-690.[21] D r u e k eT,W i t k o-S a r s a t V,M a s s y Z,e ta l.I r o nt h e r a p y,a d v a n c e d o x i d a t i o n p r o t e i n p r o d u c t s,a n d 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 i n t i m a-m e d i at h i c k n e s si ne n d-s t a g er e n a ld i s e a s e[J].C i r c u l a t i o n, 2002,106(17):2212-2217.[22]S t e f a n o v a D,R a y c h e v A,A r e z e s J,e t a l.E n d o g e n o u sh e p c i d i n a n d i t s a g o n i s t m e d i a t e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s e l e c t e di n f e c t i o n sb y c l e a r i n g n o n-t r a n s f e r r i n-b o u n di r o n[J].B l o o d,2017,130(3):245-257.[23]S h a h A A,D o n o v a n K,S e e l e y C,e ta l.R i s k o fi n f e c t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r o n[J].J AMA,2021,4(11):e2133935.[24] L iX,C o l eS R,K s h i r s a g a r A V,e ta l.S a f e t y o f D y n a m i cI n t r a v e n o u sI r o n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i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J].C l i n i c a lJ o u r n a lo ft h e A m e r i c a n S o c i e t y o fN e p h r o l o g y,2019,14(5):728-737.[25]汤莹,杜光,孙秋雁.缺铁性贫血临床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23:2560-2566.[26] P e r g o l aP E,K o p y tN P.O r a l f e r r i cm a l t o l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i r o n-d e f i c i e n c y a n e m i a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K D:A 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 a n do p e n-l a b e l e x t e n s i o n[J].A mJK i d n e y D i s,2021,78(6):846-856.[27] K a p l a nJ M,S h a r m a N,D i k d a nS.H y p o x i a-i n d u c i b l ef a c t o ra n d i t sr o l ei n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o fa n e m i ai nc h r o n i ck i d n e yd i se a s e[J].I n t JM o l S c i,2018,19(2):389.[28] C h e nN,H a o C,L i u B C,e ta l.R o x a d u s t a tt r e a t m e n tf o ra n e m i a i n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l o n g-t e r md i a l y s i s[J].NE n g l JM e d,2019,381(11):1011-1022.[29] C h e nN,H a oC,P e n g X,e ta l.R o x a d u s t a t f o r A n e m i a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n o t r e c e i v i n g d i a l y s i s[J].NE n g l JM e d,2019,381(11):1001-1010.㊃259㊃‘临床荟萃“2023年10月20日第38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20,2023,V o l38,N o.10[30] B e s a r a b A,P r o v e n z a n o R,H e r t e lJ,e t a l.R a n d o m i z e dp l a c e b o-c o n t r o l l e dd o s e-r a n g i n g a n d p h a r m a c o d y n a m i c ss t u d yo fr o x a d u s t a t(F G-4592)t o t r e a t a n e m i a i n n o n d i a l y s i s-d e p e n d e n t 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N D D-C K D)p a t i e n t s[J].N e p h r o lD i a lT r a n s p l a n t,2015,30(10):1665-1673. [31]周任,陈亚婷,张永.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 e t a分析[J].临床荟萃,2022,37(4):305-310.[32]S uX,X i eY,Z h a n g J,e t a l.H I F-αa c t i v a t i o nb y t h e p r o l y lh y d r o x y l a s ei n h i b i t o r r o x a d u s t a t s u p p r e s s e s c h e m o r e s i s t a n tg l i o b l a s t o m a g r o w t h b y i n d u c i n g f e r r o p t o s i s[J].C e l lD e a t hD i s,2022,13(10):861.[33] D'a r r i g oG,B a g g e t t aR,T r i p e p i G,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v i t a m i n e-c o a t e dv e r s u s c o n v e n t i o n a lm e m b r a n e s i n c h r o n i c h e m o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B l o o dP u r i f,2017,43(1-3):101-122.[34]S u s a n t i t a p h o n g P,R i e l l a C,J a b e r B L.E f f e c to fu l t r a p u r ed i a l y s a te o n m a r k e r s of i n f l a mm a t i o n,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n u t r i t i o n a n d a n e m i a p a r a m e t e r s:A m e t a-a n a l y s i s[J].N e p h r o lD i a lT r a n s p l a n t,2013,28(2):438-446.[35] Z h a n g Y,M e i C L,R o n g S,e t a l.E f f e c t o f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h e m o d i a l y s i s a n d h e m o p e r f u s i o n o n c l e a r i n g a d v a n c e d g l y c a t i o ne n d p r o d u c t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r a n d o m i z e d,t w o-s t a g e c r o s s o v e rt r i a l i n p a t i e n t su n d e r m a i n t e n a n c eh e m o d i a l y s i s[J].B l o o dP u r i f,2015,40(2):127-132.[36] M a c d o u g a l l I C,B h a n d a r i S,W h i t eC,e t a l.I n t r a v e n o u s i r o nd o s i n g a n d i n fe c t i o n r i s k i n p a t i e n t s o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Ap r e s p e c i f i e ds e c o n d a r y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P I V O T A Lt r i a l[J].JA mS o cN e p h r o l,2020,31(5):1118-1127.[37] H a s e g a w a T,Z h a o J,F u l l e r D S,e t a l.E r y t h r o p o i e t i nh y p o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i n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P o s s i b l e r o l e o f s t a t i n s[J].A mJN e p h r o l,2017,46(1):11-17.[38] Z h uY,T a n g Y,H eH,e t a l.G u tM i c r o b i o t a c o r r e l a t e sw i t hc l i n i c a l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 t o e r y t h r o p o i e t i n i n h e m o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w i t ha n e m i a[J].F r o n tC e l l I n f e c t M i c r o b i o l,2022, 22(12):919352.[39]S a g a rP,A n g m o S,S a n d h i r R,e ta l.E f f e c to f h e p c i d i na n t a g o n i s t so n a n e m i a d u r i n g i n f l a mm a t o r y d i s o r d e r s[J].P h a r m a c o lT h e r,2021,226:107877.[40]S c h w o e b e l F,V a nE i j kL T,Z b o r a l s k i D,e t a l.T h e e f f e c t s o ft h e a n t i-h e p c i d i n S p i e g e l m e r N O X-H94o n i n f l a mm a t i o n-i n d u c e d a n e m i a i n c y n o m o l g u sm o n k e y s[J].B l o o d,2013,121(12):2311-2315.[41] V a nE i j k L T,J o h n A S,S c h w o e b e lF,e ta l.E f f e c to ft h ea n t i h e p c i d i n s p i e g e l m e rl e x a p t e p i d o n i n f l a mm a t i o n-i n d u c e dd e c r e a s e i n s e r u mi r o n i nh u m a n s[J].B l o o d,2014,124(17):2643-2646.[42] R e n d e r sL,B u d d eK,R o s e n b e r g e rC,e ta l.F i r s t-i n-h u m a np h a s e is t u d i e so f p r s-080#22,a h e p c i d i n a n t a g o n i s t,i nh e a l t h y v o l u n t e e r sa n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u n d e r g o i n g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P L o S O n e,2019,14(3): e0212023.收稿日期:2023-04-10编辑:张婷婷㊃359㊃‘临床荟萃“2023年10月20日第38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20,2023,V o l38,N o.10。
血液透析患者为什么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患者为什么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是造成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它会引起心输出量增加、心脏扩大、心室肥厚、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认知能力下降,因此,临床上对于贫血的患者广泛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常见的药物有:济脉欣、益比奥、罗可曼等。
合理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症状,改善患者心脑功能及体力,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EPO,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EPO能够刺激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从而增加红细胞数量,提高血液的输送能力,增强人体的耐力和运动能力。
在医学上,EPO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贫血、肾衰竭等疾病,同时也被滥用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EPO的分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血氧含量、肾脏功能、炎症反应、荷尔蒙水平等。
当人体缺氧时,肾脏会释放更多的EPO,以刺激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血液中氧气的输送量。
此外,EPO还能够促进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从而进一步增加红细胞数量。
在某些疾病中,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EPO分泌不足,从而引发贫血等症状。
EPO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学上,EPO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贫血、肾衰竭等疾病。
对于患有严重贫血的患者,EPO可以通过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EPO还被应用于一些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中,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体育运动中,EPO也被滥用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由于EPO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从而提高氧气输送能力,因此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耐力和运动能力,提高比赛成绩。
然而,由于EPO的滥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被禁止使用。
除了医学和体育运动领域,EPO还被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高原地区,由于缺氧的环境,人们可以通过注射EPO来提高红细胞数量,以适应高原环境。
此外,EPO还被应用于一些研究领域,例如在干细胞治疗、肿瘤治疗等方面。
总的来说,EPO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激素,在人体内起着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体育运动领域,还被应用于其他领域。
然而,由于EPO的滥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谨慎使用,避免滥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析病人为什么要持续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尿毒症病人都会出现贫血,随着进入尿毒症的时间延长,贫血会越来越重,这种情况在慢性透析的患者中也存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长期下去就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慢性透析患者的贫血必须进行治疗。
要治疗贫血,首先要明白尿毒症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肾脏衰竭后不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素是一种糖蛋白,由16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30000道尔顿,大部分由肾脏产生,另有10%—15%由肝脏产生。
正常人血中促红素的浓度约为5pmol/L 。
促红素的作用是促进骨髓中的红系祖细胞生成前驱细胞,使网织红细胞增生,从而转化为红细胞。
引起尿毒症病人贫血的原因还有:尿毒症致使胃肠功能障碍,使营养物质包括铁、叶酸等吸收障碍,造成造血原料缺乏;尿毒素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此外做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透析膜生物相溶性问题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进一步加重贫血。
所以治疗尿毒症患者贫血的重点是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
现在临床上所用的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促红素基因移植到中国田鼠卵巢细胞中大量生产出来,最早于1985年由美国Amgen 公司开发出来。
临床使用时可以皮下或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的半衰期约一天(12—28小时),约为静脉注射的两倍,生血效果也以皮下注射较好。
一般来说,透析患者经过持续注射促红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将血色素提升到正常水平,但是有些患者会问,为什么我一直在注射促红素,血色素提升仍然不理想?这就要分析一下原因,导致促红素疗效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促红素剂量不够。
有些患者由于经济等原因,虽然一直在注射促红素,但剂量不够,有的一周注射一次甚至几周注射一次,这样的剂量远远达不到要求,身体仍然缺乏促红素。
2.铁剂的补充不足。
尿毒症患者本来就缺铁,在促红素治疗时,病人会迅速大量造血,这时需要大量的铁剂,若患者本身的铁储存量不够,或这些铁不能迅速从储存处转运到骨髓(功能性缺铁),这样治疗效果就会很差,所以在进行促红素治疗的时候,应该同时补充足够的铁剂以及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
导致促红素疗效不理想的原因还有:透析不充分,尿毒素清除不够,解决的办法是加强透析;身体有炎症或感染;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铝中毒;身体某些部位如消化道有潜在的出血等。
这些因素都必须予以纠正才有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促红素治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高血压,以及随着治疗后贫血的纠正,血小板功能得到改善及出血时间缩短可能出现血液淤滞和栓塞症状,所以治疗期间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化验,随时调整剂量和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