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当涂县高铁站前广场地块可行性研判与建议报告(2011-7-28)
关于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模板及概述说明
关于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高铁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变革,拥有众多高铁站的城市成为旅游和商务活动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与此同时,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当前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改进情况。
1.2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出行时间和舒适度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人选择乘坐高铁。
然而,在旅客抵达目的地后,他们经常面临着缺乏便捷、安全和完善的周边配套设施等问题。
这不仅给旅客带来不便,也限制了高铁站周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前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具体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改善。
我们将分析现有情况、讨论影响因素,并分享国内外成功案例提供借鉴之处。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当前问题与改进方向,并展望未来高铁站周边设施的发展趋势。
以上是文章“1. 引言”的内容。
2. 当前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现状分析2.1 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概况当前许多城市建设了高铁站,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高铁站的周边配套设施应具备便利性、安全性和完善性。
一般来说,高铁站周边的配套设施包括公共交通接驳服务、商业和餐饮设施、停车场和便利店等。
这些设施的存在对于提升出行体验、满足旅客需求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当前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公共交通接驳服务不够完善,旅客从高铁站到达市区或其他目的地时,缺乏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接驳,导致出行效率低下。
其次是商业和餐饮配套设施不足,很多高铁站附近缺乏各类商场、超市以及品种丰富的餐饮选择,给旅客带来不便。
另外,停车场不足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当旅客自驾前往高铁站时,因为停车位有限,常常出现难以找到停车位的情况。
2.3 影响因素分析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地理环境和土地资源限制对于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
《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Vol.16No.4July 2018城市交通二○一八年第十六卷第四期对《意见》基本原则的认识刘武君(原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指挥部)《意见》既是对过去10年高铁车站周边区域规划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指明了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
《意见》的基本原则有四点:1)规划协调,布局合理;2)量力而行,有序建设;3)站城一体,综合配套;4)市场运作,防范风险。
1),3)聚焦一体化问题,包括①车站周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②车站及其周边区域与综合交通网络发展的一体化;③车站与其周边区域中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④车站及其周边区域中所有交通运行信息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一体化;⑤车站及其周边区域中各种交通方式运营管理的一体化;⑥车站及其周边区域安全保障的一体化;⑦车站及其周边区域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一体化。
2),4)聚焦可持续问题。
车站周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尊重市场、敬畏规律、节能环保、追求效益、和谐发展”。
可持续理念应该渗透到车站及其周边区域规划的各个领域,并贯穿于规划建设的不同阶段。
当然,脱离市场需求、过度追求门面和政绩的项目一定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亏损的项目公司也是不可持续的。
要做到一体化、可持续,需要在三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改进规划。
要从项目策划入手,引进“交通要素规划”这一新方法,对交通综合体进行更加详细的权属区分(例如分楼层区分)和规划控制。
二是大胆创新交通枢纽的投融资体制,建立适合公共交通设施实施市场化运作的治理结构。
三是车站及其周边区域是城市的门户,要以突出其公益性特征为前提,在充分满足旅客和市民出行便捷的同时,发挥临铁区域的优势,集聚现代服务业,提高商务效率。
一体化是起点,也是终点。
可持续是目标,也是底线。
一体化、可持续就是高铁车站及其周边区域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
《意见》要点及实施展望孙永海(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机构改革之后,新部委首次联合出台《意见》,一方面反映出国家对高铁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视;另一方面,尽管文件中的相关用词仍然没有改变,但其内在逻辑已经发生一些变化,很多亮点值得期待。
某高速铁路站站前广场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高速铁路站站前广场设计可行性研究报
告
介绍
某高速铁路站计划建设新的站前广场。
本报告是对该站前广场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旨在为铁路站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
设计方案
该广场设计方案包括以下要素:
- 休息座椅
- 公共厕所
- 垃圾桶
- 绿化带
- 餐厅
设计方案是根据站前交通流量调研和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所设计。
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考虑以下方面:
1. 地理环境:铁路站所在地气候条件较为良好,适宜绿化带的建设。
2. 交通状况:考虑到广场设计方案在交通状况下的实际运作,建议在设计方案中要加入适当的交通标志,让用户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方向。
3. 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用户最需要的是餐厅和公共厕所,因此需要将这两个设施提前规划。
4. 经济效益:本方案的建设费用相对较低,预计可在5年内收回建设成本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议
综合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方案,我们建议:
1. 在广场中心设置绿化带,增加市民活动场所。
2. 将餐厅和公共厕所放在广场的两侧,方便乘客的使用。
3. 设计方案要考虑到使用者的交通需求,并设有相应的指示标志。
4. 广场建设应严格控制成本,适度规划,不添加过多不必要的设施。
结论
本研究通过可行性分析,对广场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建议。
这些建议将对高速铁路站的发展和改进产生积极影响,并为高速铁路站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高铁站前广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长兴高速铁路站站前广场工程项目(二)承办单位:长兴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三)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长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长兴环太湖开发带概念规划》(2003)3、湖州市建设局《湖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长兴县建设局《长兴高速铁路站站前广场工程设计要求》附规划红线图5、《长兴太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站前区城市设计》6、长兴县建设局《关于长兴高速铁路站站前广场工程设计方案项目规划例会审批意见书》7、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现行有关的建设法规、规范二、项目概况(一)建设要求本项目的进行有利于推动太湖环线的开发建设,依托高铁车站,广场周边地区将建设成为集站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功能、旅游集散功能、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新城区。
(二)建设范围长兴高速铁路站站前广场工程位于长兴县太湖新区,为杭宁高速铁路长兴站的建设用地。
工程南至发展大道,西接站前路,东侧与北侧均为规划城市次干道。
高铁以高架方式南北向穿越地块。
车站站房位于地块中央。
用地总面积为8.98 公顷,其中车站站房占地面积约为7250 平方米(不含高架轨道下设备用房)。
车站站房将用地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部为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车站广场用地,承担着与城市联系的功能;东部为轨道交通设施及配套停车位。
地块周边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三)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分商业街、旅店、广场、市政道路、给排水、景观绿化、水景、夜景照明、停车场、建筑小品等。
(四)建设规模该工程用地总面积为8.98 公顷,其中车站站房占地面积约为7250 平方米(不含高架轨道下设备用房)。
车站站房将用地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部为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车站广场用地,承担着与城市联系的功能;东部为轨道交通设施及配套停车位。
(五)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建设符合长兴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区域内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在规划中都能妥善解决,基本具备项目建设的条件。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2023-10-30CATALOGUE 目录•研究背景和意义•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国内外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研究•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和意义03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高铁站点周边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背景01我国高铁建设快速发展,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成为重要议题。
02土地利用政策对于高铁站点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关键作用。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研究还可以为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探究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政策,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010203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以交通枢纽、商业和居住为主,其中交通用地占据较大比例。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土地利用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需求。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交通用地与商业、住宅用地的比例失衡,导致交通压力过大。
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土地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土地利用存在矛盾。
01020303国内外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政策研究1国内土地利用政策23为高铁建设提供所需的土地资源,政府会采取征收措施。
征收的土地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等。
土地征收在高铁建设过程中,对于已经出让或划拨的土地,政府会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整合,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土地流转政府会预先储备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备将来高铁建设之需。
这些土地可能来自于征收、购买或其他途径。
土地储备国外土地利用政策土地征收与流转与国内相似,国外政府也会采取土地征收和流转的方式为高铁建设提供土地资源。
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
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
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是指针对火车站或地铁站前广场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一些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涉及广场的布局、交通组织、景观设计、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广场的使用便利性、安全性和舒适度,提升城市形象和交通效率。
具体来说,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增加绿化和景观:通过种植绿化、设置景观雕塑和灯光等手段,美化广场
环境,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等候和休闲空间。
2.优化交通组织:合理规划人行道、车行道和停车场,提高广场的交通效率,
确保人流和车流的顺畅通行。
3.完善公共设施:增设座椅、垃圾桶、照明、指示牌等公共设施,方便乘客
使用,提升广场的便利性和人性化设计。
4.加强安全监管: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力度,确保广场的安全秩序,预
防和减少治安事件的发生。
5.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如电子导航、信息发布等,提高
广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示例:对某火车站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包括优化交通组织,将部分车行道改为人行道,提高步行通行的安全性;增加座椅和照明设施,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等候环境;加强安全监管,增设监控设备,确保广场的安全秩序。
综上所述,对站前广场基础设施的建议是指针对火车站或地铁站前广场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一些改进或优化的建议,旨在提升广场的使用便利性、安全性和舒适度。
2011年马鞍山市采石河南侧项目前期市场提报a
做大做强六大优势主导产业
培育壮大六大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优势产业
加速发展三大现代服务业
马鞍山城市规划:
规划期限 近期:2019-2019年 中期:2019-2020年 远景:2050年左右
城市规模
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以加快融入长三角为目标,以向东发展为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充分发挥安徽“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力争把马鞍山市建设 成为全省无缝对接长三角的第一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导区,与长三角 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城市,成为长江三角经 济圈的重要一员和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大城市之一。
图7: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增幅
(元)
(%)
10000
27.6
9332
9000
25
8000 7000
7947
15.1
18.4 6145
7238 17.8
17.4 20
6000 5000 4000
7.0 5.6
13.2
4511 3985
5191
15
9.8 10
2765 3000
3122 2919
5
3.1
2000
湖 东 路
经济开发区 北片区基本成型
超山路在修
节庆广场 沿采石河景观带
本案
马鞍山大桥在建
马鞍山汽车城 地块北侧在建小区 采石河景观 湖东路及大桥
马鞍山大桥 宁安城际
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大桥的积极新建 打造“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改变城市格局。
宁
超山路
安
本案
马鞍山长江大桥
城
际
效果图
中小型高铁站前广场规模适宜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研究——以京沪线、武广线中小型城市站点为例
中小型高铁站前广场规模适宜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研究——以京沪线、武广线中小型城市站点为例
倪康;徐晓燕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为揭示高速度铁站前广场规模与哪些影响因素相关以及相关性高低,在对京沪线、武广线沿途高铁站前广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站前广场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经济规模、城市产业结构、高铁站站点规模、高铁站运力规模、高铁站点区位等素的相关性研究,得出了影响高铁站前广场规模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站前广场规模的相关现象和规律,为以后的站前广场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
【总页数】3页(P364-366)
【作者】倪康;徐晓燕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铁站区位对周边地区开发的影响研究——基于京沪线和武广线的实证分析 [J], 赵倩;陈国伟
2.浅谈山地小型高铁站前广场设计策略——以贵州关岭站站前广场为例 [J], 严广乐
3.由城市地域特色润生而出的情怀设计r——以南广高铁桂平站站前广场工程设计
为例 [J], 李嘉
4.由城市地域特色润生而出的情怀设计——以南广高铁桂平站站前广场工程设计为例 [J], 李嘉;
5.我国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广场问题初探 [J], 洪子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铁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铁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高铁片区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高铁片区地背景和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调研结果,探讨了再高铁片区发展地可行性和潜再机会。
结合现有地资源和产业结构,提出了可行地发展策略和建议,以期能够为高铁片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引言高铁片区作为一个重要地发展概念,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地关注。
其独特地交通优势和空间布局为各类产业提供了便利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旨再对高铁片区地可行性进行评估,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第二部分:高铁片区概况高铁片区地地理位置、交通情况、人口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同时,针对高铁片区地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统计,为后续地可行性分析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高铁片区发展现状通过对高铁片区发展现状地分析,了解了高铁片区再不同领域地发展情况和趋势。
重点关注了高铁片区再交通、产业、人才吸引等方面地特点,揭示了高铁片区地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第四部分:高铁片区可行性分析基于对高铁片区概况和发展现状地了解,本报告对高铁片区地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合业内专家地意见和建议,评估了高铁片区再不同产业和领域地发展前景和风险,提出了相应地对策和建议。
第五部分:高铁片区发展策略再探讨了高铁片区地可行性之后,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地发展策略和举措。
从产业升级、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方面出发,为高铁片区末来地发展规划和实施提供了参考意见。
结论高铁片区作为一个新兴地发展模试,俱有广阔地发展前景和潜力。
通过对高铁片区地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高铁片区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利益方和决策者提供有益地参考,推动高铁片区地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铁站前区域阶段性功能分别是:
地 块 一
主导功能:综合交通枢纽
功能扩张:综合型商业商务中心
区域整体定位为当涂重要的交通枢纽及高端商务之地。
地 块 二
5
地块区域目前为毛地,地块上有农作物附着,周边道路体系尚未完成,区域高铁 桩基工程尚未开始,高铁站点也尚未建设;
6
地块位于当涂城东新区,属高铁站前广场区域,直接受高铁利好影响,目前区 域尚未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无。
宁安城际铁路
芜湖
向北往南京约60公里,东南离杭州约350公里,东距上海最短距离350公里, 处于长三角四小时经济圈内; 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和宁马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距南京禄口机场40公里,距湾里军民两用机场20公里 ,航空条件较便利 ; 宁安城际铁路当涂站(当涂县城东2.7公里处),计划2012年底竣工通车,乘高 铁到南京仅为16分钟,芜湖12分钟;
0-800美元 启动期
800-4000美元 快速发展期
4000-8000美元 稳定发展期
8000-20000美元 减缓发展期
√
生存需求 超速发展 单纯数量型
生存、改善需求兼有 快速发展 以数量为主, 数量与质量并重
改善需求为主 平稳发展,以质量为 主,数量与质量并重
改善需求为主 缓慢发展 综合发展型
综合评估后,
项目可操作性较强,可行性较高。
2
项目分析逻辑
项目本体 整体现状 外部环境
未来发展
预期研判
最优化选择
3
目标地块位于当涂县城城东,未来宁安高铁当涂站西侧,属规划中的当涂站前 商贸区,距离当涂县中心约3公里;
205国道 振兴东路 湖东南路 江东大道
314省道
宁 安 高 铁
宁 芜 高 速
县政府
12
当涂地处皖江城市经济带内, 皖江城市经济带是首国内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
“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
“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 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 移的主轴线; “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 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 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63%
数据来源:当涂历年统计公报
0% 2007
2010年当涂第二产业占比63%,继续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占比24%,第一产业比重不断萎缩, 占比13%; 全县构筑了以机械制造业、冶金压延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和医药产业为主的五大产业群;
18
项目所处城市初步研判
当涂属于古城,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厚; 城市处于安徽重要经济发展带上,城市经济较强,发展迅速; 城市支柱产业为工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尚未开发; 当涂未来将成为马鞍山的一个城市副中心,将与马鞍山主城形成功能互补; 近年来当涂城市建设加快,但新城建设尚处初期;
人口总体特征
截止到2010年,当涂常住人口达到62.47万人, 占马鞍山人口比重的45.73%。
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9平方公里,人口增 加到15万人;
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
展阶段; 2010年,当涂GDP为189.4 亿元,增速达到25.9%,房
地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小于4% 萎缩
4-5% 停滞
5-8% 稳定发展
√
高速发展
大于8%
16
当涂老城基本饱和,新城区域面积约为老城的两倍; 新城目前建设覆盖率仅为40%,新城尚处初期建设阶段;
新城区
老城区
数据来源:当涂历年统计公报
城市化理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 到50%左右时,城市化进程将呈 2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阶段,当涂 县即将进入此发展阶段;
根据当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日,当 涂全县常住人口624771人,比”五普”人口减少4569人; ”十一五“末当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6%提高到48%,县城建 成区面积拓展到19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5万人;
合肥
当涂 市属
巢湖(二坝)园区 安庆(环石门湖)园区 池州园区 铜山(枞阳)园区
马鞍山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园区
芜湖
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以皖江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总 揽 ,全力构建产城协调、城乡统筹的 示范区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试验区;
2010年当涂正式成为“长三角”成员;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当涂位列其核心地带, 在“一轴”(长江),靠“一核”(芜湖),连“一翼”(宣城);马芜一体化进程加速,“南京都市圈” 合作加快,马鞍山“1255”发展战略等都给当涂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8
项目本体 整体现状 外部环境
未来发展
预期研判
最优化选择
9
当涂县:安徽省东沿,长江下游东岸, 紧倚并隶属于钢城马鞍山的县城,古称姑孰;
马鞍山市辖 ----雨山区、花山区、金家庄区(3个区) ——当涂县(1个县) —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濒长江与巢湖相望 ,南与芜湖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毗连;
15
城市郊区化发展开始显著,城市向外扩张明显加速的阶段; 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扩张效应;
国际通用衡量标准表明,宏观经济增长和人均GDP水平决定了一个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
人均GDP与房地产发展关系
2010年,当涂人均GDP为
29858元,考虑国际上人民
币升值压力,按2010年末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 6.6227)计算,人均GDP为 3900美元;
威胁
目前区域内尚无建设,未来存在不确定 风险; 高铁的出现有可能将加速当涂人口流出; 地块体量较大,如全为商业,则市场难 全部吸纳;
7
项目地块本体初步研判
地块属于高铁站前广场区域,受高铁利好; 地块周边规划有马鞍山城市主干道,自驾出行便捷; 当涂城市靠近马鞍山,通过高铁和主干道,易融入马鞍山; 地块为农地,基本不需拆迁,可快速开发; 目前区域基础设施尚未完成,未来存在一定变数;
当涂县G D P 增幅情况
189.4 25.9% 30.0% 25.0%
1
2 3 4 5
肥西
肥东 无为 当涂 凤台
276
220.4 219.5 189.4 172
20.0% 15.0%
80 60 40 20 0 2007 2008 GDP(亿元) 2009 增幅 2010 0.0% 10.0% 5.0%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2010
年GDP总量达189.4亿元
6
7 8 9 10
长丰
天长 霍邱 怀宁 宁国
164.76
145 142.79 133 128
2 0 0 7 - 2 0 1 0 当涂县人均G D P 增幅
30000 38.9% 22958 19226 23.7% 13837 19.4% 10000 12.5% 10.0% 5000 5.0% 0 2007 2008 人均GDP(元) 2009 增幅 2010 0.0% 25828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县城区建设框架面积26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52%;
全县常住人口62.47万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占全市人口的45.73%,下辖11镇3乡; 2003年起,当涂县连续7年进入安徽经济十强县前列;
10
当涂:皖东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
历史悠久 当涂历史悠久,秦代称丹阳,是全国最早建置县之一,隋初易称当涂,当涂县名源自大禹妻家涂 山古氏国; 人文荟萃 当涂是历代文人墨客揽胜抒怀的绝佳之地,诗仙”李 白七游当涂,终老长眠当涂青山; 此地诞生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 见君,共饮长江水”传唱千年的经典爱情诗歌;
20
当涂人口结构中,非农业人口仅占17.4%,城市化率较低,未来城市人口将逐步增加
当涂县非农业人口和比重图 115000 110000 105000 100000 95000 90000 2006 2007 2008 占比 2009 98088 15.1% 99179 15.3% 112362 17.3% 113065 17.4% 18.0% 17.5% 17.0%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优势 机会
高铁的建设能给当涂带来较大的人流; 当涂距离马鞍山市区较近,极易融入马 鞍山市区; 当涂县目前尚无上档次成规模的商业;
高铁站前区域,直接受高铁利好影响; 地块为农地,基本无拆迁; 地块旁规划中的江东大道为马鞍山主干道;
劣势
地块区域尚未建设,基础设施无; 地块区域当涂老城区较远; 当涂人口较少,商办需求量有限;
19
随着当涂城市经济的发展,当涂城市化率加快,但当涂人口外流现象较为严重,许 多当涂本地人迁往马鞍山市区居住;
当涂人口变化趋势图
655000 650000 645000
中后期
640000 635000
前期
630000 625000 620000 615000 610000 2006 2007 2008 单位:万人 2009 2010
谨呈:永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当涂县 高铁站前广场地块 可行性研判与建议报告
2011.7
前言
本报告主要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给投资者一定的参考,助投资者作出决策;
报告通过分析项目地块自身条件,结合目前当涂县经济环境、城市产业、人口特质、住宅市场、商
业市场,以及与马鞍山的关系,预判未来市场走势; 最后得出结论如下: 项目最大的利润空间在于住宅,项目最大的风险在于自营商业;因此增加住宅的比例,尽量减少自 营商业的比重,将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
当涂对接示范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