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马鞍山城市发展战略的状态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加速发展马鞍山市现代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

加速发展马鞍山市现代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

加速发展马鞍山市现代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马鞍山市是中国一座重要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马鞍山市实现全面协调、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新优势,已经成为当前研究者和政府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是健全政策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马鞍山市应该制定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服务业政策,积极参与政府经济改革,持续优化宏观经济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的稳定发展。

另外,在优化税收政策,完善宏观调控,增强马鞍山市服务业投资环境,以及推动服务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加大政府物质投入,提高人民群众服务业投资意愿。

二是拓展金融渠道,加快服务业融资。

马鞍山市应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持,针对特定的行业领域,发放金融补贴,完善贷款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此外,加强社会资本的联合投资,推动城市发展全面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服务链,更好地推动现代服务业融资。

三是深化技术创新,促进服务业升级。

马鞍山市要建立一套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服务业的抓手位置,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入先进技术,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服务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马鞍山市应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积极引入资源,完善科研支持,更好满足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四是建立全省服务业网络,拓宽服务业市场。

马鞍山市应该建立现代服务业网络,实现服务业在全省范围内的联系、支撑和共享,如信息、投资、人才、技术、服务等,以达到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拓宽服务业经营范围的目的。

同时,应该加强与国外服务提供者的合作,拓宽国际服务业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是优化人才培养,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马鞍山市要加强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建立服务业培训机制,搭建专业人才培养框架,完善就业保障政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拓展就业市场,增加服务业人才就业可能性,使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马鞍山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说明

马鞍山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说明

马鞍山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说明马鞍山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该地区的经济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马鞍山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马鞍山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马鞍山是中国主要的钢铁产区之一,拥有许多大型钢铁企业,如马鞍山钢铁集团。

这些企业为马鞍山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马鞍山钢铁集团为例,该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进行了现代化技术改造,并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除了钢铁产业,马鞍山也在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陆续成立,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入驻。

同时,马鞍山还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推动金融、物流、商贸等领域的发展。

这些举措为马鞍山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马鞍山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作为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马鞍山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沪宁杭经济带交汇处,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

通过长江航道和铁路、公路的连接,马鞍山能够快速将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

另外,马鞍山还临近上海等一线城市,可以借助这些城市的资源和市场,促进马鞍山经济的发展。

在未来,马鞍山的经济发展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马鞍山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虽然马鞍山在钢铁产业中具有很强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过剩产能和环境压力的问题。

马鞍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马鞍山也需要以改革开放的思路,积极打造开放型经济。

通过引进外资、加强国际合作,马鞍山可以吸收外来的技术和资金,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马鞍山还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马鞍山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更多的研发人员和创业者。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措施,马鞍山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才优势,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乘良好开局之势谋加快发展之策马鞍山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乘良好开局之势谋加快发展之策马鞍山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第44期(总424期)内部资料2011年12月26日乘良好开局之势乘良好开局之势 谋加快发展之策谋加快发展之策 ——马鞍山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马鞍山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居马鞍山“十二五”实施六大战略第一位——“工业主导战略”全面启动并加速推进的一年。

这一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导,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克难奋进,破浪前行,集中精力在发展中加速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全市工业经济不仅取得了超预期的发展成果,同时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MSB马鞍山市统计局马鞍山市统计局 Maanshan Statistical BureauMaterial Of StatisticalAnalysis 统计分析资料 第44期(总424期) 内部资料 2011年12月26日一、工业工业转型发展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成效喜人成效喜人工业是马鞍山经济发展的主体,马鞍山的转型首先是工业的转型,工业转型对全市整体转型具有核心价值和决定作用。

为此,马鞍山变压力为动力,率先吹响“工业转型发展”集结号,阔步踏上由“传统工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强市”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当前,“做大、做新、做多”已成为这个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词。

(所谓“做大”,就是做大工业总量;“做新”,就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多”,就是扩展规上工业企业数量。

)(一)工业转型工业转型之之“做大篇做大篇””———— 马鞍山马鞍山工业工业工业经济经济总量不断总量不断壮大壮大壮大 今年以来,马鞍山工业经济在逆境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总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提升。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举突破500亿元大关,达506.19亿元,不仅超过了去年的全年总量,而且还提前超额完成了今年的全年确保目标任务;工业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仅次于合肥市和芜湖市,保持全省排行榜前三甲;同比增长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速,为14.9%。

业务推介--马鞍山

业务推介--马鞍山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马鞍山市 正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和环保, 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马鞍山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重点产业介绍
1 2
制造业
马鞍山市的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一批优秀的 制造业企业,涉及领域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 息、汽车制造等。
采矿业
马鞍山市的采矿业发展较为成熟,拥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涉及领域包括煤炭、金属矿产等。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竞争压力的增加,马鞍山市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合作机会及投资前景展望
合作机会
马鞍山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投资者 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
投资前景展望
随着马鞍山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投资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领域,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潜力。
历史背景
历史渊源
马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曾是六朝古都,因山得 名,因水而兴。
现代化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马鞍山成为了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以钢铁、机械、汽车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被誉为“钢 城”。
02
马鞍山经济发展现状及趋 势
经济发展现状
GDP增长稳定
01
近年来,马鞍山市的GDP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良好的经济发
气候条件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 照充足。
行政区划
现辖花山区、雨山区、博 望区、含山县、和县、当 涂县,共3县3区。
地理位置
交通便捷
马鞍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宁安城际铁路、沪宁 高速公路、205国道等交通干线,是皖江流域最大的城市之一。

马鞍山发展前景

马鞍山发展前景

马鞍山发展前景马鞍山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中游的淮河流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近年来,马鞍山市经济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广阔。

下面我将从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马鞍山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马鞍山市在城市规划上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宜居宜业的理念。

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如“南大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江新城等,这些都为马鞍山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马鞍山市的城市管理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市容市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这些都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持续流入。

其次,马鞍山市的产业发展也是其发展前景的一大亮点。

马鞍山市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规模庞大的钢铁企业,并且具备完备的钢铁产业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

此外,马鞍山市也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布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崛起,马鞍山市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最后,马鞍山市的生态环境也是其发展前景的重要保证。

作为长江中游的一个城市,马鞍山市以淮河为母亲河,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马鞍山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金寨冲景区、鳌太湖湿地公园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市政府也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综上所述,马鞍山市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和逐渐崛起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理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信在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下,马鞍山市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马鞍山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政策和做法

马鞍山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政策和做法

一、马鞍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1.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马鞍山市政府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提高数字化水平。

1.2 制定专项资金支持计划政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包括资助数字化转型项目、研发经费补贴等。

1.3 政策激励引导针对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政府采取税收减免、贷款支持、优惠政策等形式,激励更多企业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发展。

二、马鞍山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做法2.1 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马鞍山市政府积极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集聚、配套、服务等一系列支持,搭建数字经济企业互动交流的评台。

2.2 促进数字化技术创新马鞍山市加强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

2.3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设立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并为数字经济企业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4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政府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引导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三、马鞍山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1 目前的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经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努力发展,马鞍山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数字经济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

3.2 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未来马鞍山数字经济发展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经济产业将成为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结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资源型城市,马鞍山市一直秉承“创新引领、数字赋能”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响应,为马鞍山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马鞍山数字经济将迎来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马鞍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1)

马鞍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1)

259
马鞍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战略
作者: 作者单位: 李永徽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安徽马鞍山,243004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381363.aspx 授权使用:安徽工业大学(ahgydx),授权号:6377ddc5-6c61-497a-bdb9-9e4f016eeda3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为打造“滨江生态旅游城市”创造更好条件! ③己具规模、建设较完善的景区的过多经费应适当转移到发展地学旅游、生态旅游和建滨江城
市中来1
258
5结束语 旅游业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并得到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被誉为世界性的“朝阳工业” 和“无烟工业”。目前世界旅游业产值已达CDP总量的10%,成为当今第一大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欣赏自然美、讲求科学的要求越加迫切,我国的旅游业得 到了蓬勃的发展。 有关经济学家指出,马鞍山市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三个方面:机械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的兴起和努力! 马鞍山是一座“地质兴市”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因此在建设发展旅游的同时,要利川这一 特色,发挥好马鞍山市具有一亿多年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这一地质景观,使马鞍山市旅游在有丰富 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建设得更加完全、丰富、科学,更加适合不同需求、不同年龄、不同层次 的旅游者。 近几年马鞍山旅游经济有很大发展,是在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单位之间 协调合作的必然结果。而进一步重视建设和发展马鞍山地学旅游、生态旅游和建设滨江旅游城市是 马鞍山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市区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市中心雨山湖众山环绕,形成 了“九峰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丽景色,呈现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锦绣的 美丽景观,因此又有人称她为“东方日内瓦”。 马鞍山还有国内外很受欢迎的可作国礼的“洪滨丝画”,同时又是“江南一枝花”美誉的鱼米之

建设全域化马鞍山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建设全域化马鞍山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江东论坛》2010年第三期(总第103期)内容提要:马鞍山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全域化、现代化城市。

从“长三角”到“新长三角”的扩容,已经将马鞍山包括在这一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中。

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则是马鞍山所在的皖江地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机遇。

本文从以上两个视角,结合马鞍山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为什么马鞍山要走全域化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马鞍山,全域化,城市化,皖江城市带,长三角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2009年12月,中共马鞍山市委第七届十二中全会为未来我市的城市发展做出规划,提出将马鞍山建设成全域化、现代化的城市。

这一“与众不同、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是从我市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我市发展潜力,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我市市民愿望的宏伟蓝图。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我市所在的皖江地区第一次纳入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当中;2010年3月26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正式宣布吸纳马鞍山为长三角协调会的新成员。

皖江示范区与加入长三角是是我市自建市以来前所未有的两大历史机遇,为马鞍山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全域化、现代化城市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一、城市化加速发展是马鞍山未来的必然趋势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布赖恩·贝利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按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用一条稍拉平的S型曲线来描述,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在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型发展阶段。

针对我国当前的城市化现状,通俗一点说就是:经济越发展,城市化水平越高。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

规划期为2009年———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马鞍山“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马鞍山“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马鞍山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把马鞍山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

“大”,不仅是指经济数量的扩张、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包括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即:“1255”城市发展战略。

“1255”城市发展战略,由1个主城区、2个副城区、5个中心镇和5个产业功能区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布局体系,力争在五年内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副城区为“两翼”、中心镇为呼应、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的具有马鞍山特色、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

“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全市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是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的重大举措。

本文拟对全市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剖析,并就未来时期如何实施全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一)主城区核心地位凸显马鞍山主城区的范围为:东至马芜高速公路—东部环路—娘娘山山脚,西至长江,南至当涂县县界,北至江苏省省界,总面积为195.3平方公里。

1、城市集聚度高伴随着主城区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放大,经济实力的明显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人口的集聚度不断提高。

到2009年,全市中心城区总人口为63.61万人,人口密度为1871人/平方公里,经济密度为15195万元/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经济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2、经济核心地位显著马鞍山主城区现已形成了钢铁、汽车、电力、食品、化工、机械、建材、纺织等多门类工业经济体系。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城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加速集聚,产业结构特点更加明显。

2009年,主城区二、三产业比例达到99.4%,呈现为“二、三产业共同主导,以二产为主,三产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

马鞍山主城区的这种产业结构体现了“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与加快马鞍山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

3、城市功能完善马鞍山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主城区,使主城区具有显著的人才、科技、研发、教育资源优势,带动和促进了主城区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马鞍山发展变化调研报告

马鞍山发展变化调研报告

马鞍山发展变化调研报告马鞍山发展变化调研报告一、引言:马鞍山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淮河流域的淮河南岸,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和合肥都市圈的副中心位置。

本次调研目的在于了解马鞍山发展的变化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我们通过向马鞍山市居民发放问卷,收集了大量关于马鞍山发展变化的数据。

同时,我们还亲自前往了马鞍山市内,实地考察了一些关键地点,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城市规模扩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马鞍山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城市规模得到了有效扩大。

迅速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 经济发展迅速:马鞍山近年来实现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促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得到迅猛发展。

3. 城市环境优化改善:马鞍山市在城市环境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大力推进绿化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的实施,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4. 交通便利程度提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马鞍山的交通建设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新建的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程度,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 人才吸引力增强:马鞍山市优良的发展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前来发展。

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流入,进一步推动了马鞍山的经济发展,并为城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问题与建议:1. 城市规划与管理仍需加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马鞍山市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对建筑物和房屋的管理,并提升市政设施的建设水平。

2.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马鞍山市可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并提供支持和鼓励优秀科研人员在这里创新创业。

简单叙述当下马鞍山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简单叙述当下马鞍山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简单叙述当下马鞍山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一直致力于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目前,马鞍山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产业结构升级:马鞍山市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 招商引资:马鞍山市将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3. 人才引进:马鞍山市将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专业人才和优秀人才来马鞍山工作和创业。

4. 城市品质提升:马鞍山市将加大城市改造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来马鞍山发展和生活。

总之,马鞍山市将不断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各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全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和生活环境。

- 1 -。

马鞍山市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马鞍山市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马鞍山市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质量综合规定【发布部门】马鞍山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5.13【实施日期】2014.05.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马鞍山市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现将《马鞍山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落实。

2014年5月13日马鞍山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文化、生态建设,依据《安徽省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和《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基础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和《安徽省质量振兴纲要(1997-2010年)》颁布以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完善质量工作体系,建立科学监管机制,强化质量工作基础,质量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建设质量马鞍山打下了良好基础。

--质量工作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制定并实施《马鞍山市质量振兴计划(1999-2010年)》,将“质量强市”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全省较早出台质量强市活动实施意见。

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在全省率先设立市长质量奖,质量工作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以市场准入、安全监督、应急处置等为核心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健全,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逐步加强。

率先在全省开展食品、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全市质量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质量工作基础日益夯实。

投资约8000万元建成国家钢铁及制品质检中心。

投资5000万元,建设安徽省机床及刃模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省铸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省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质检中心为重点、市级检测机构为基础的一体化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安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0

安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0

安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0安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安徽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东地区,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北部与河南相接,北部与山东接壤。

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安徽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安徽省经济实力逐渐增强,GDP持续增长。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安徽省GDP总量达到2.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8%。

安徽省以制造业为主导,特别是钢铁、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

2.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安徽省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合肥、芜湖、蚌埠等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成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安徽省的县级市和乡镇经济也在逐渐壮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缓解。

3. 产业结构调整安徽省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的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安徽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这有助于提高全省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人口流动和城乡差距缩小近年来,安徽省的人口流动现象日益显著。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这促进了安徽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未来趋势分析1. 创新驱动发展未来,安徽省将继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大投入,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全省经济创新能力。

2.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安徽省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省市乃至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安徽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吸引外资,推动对外开放。

这将促进安徽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绿色发展在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安徽省将加大绿色发展的力度。

通过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生态环保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 发展现代农业安徽省将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效益。

浅析“一江两岸”背景下江海联运枢纽建设

浅析“一江两岸”背景下江海联运枢纽建设

浅析“一江两岸”背景下江海联运枢纽建设马鞍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路运输优势。

长江黄金水道、合裕航道、芜申运河在此汇集,岸线资源和港口资源丰富。

马鞍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不仅让本地的货物通江达海,同时吸引皖江城市带、皖南等地区的货物通过马鞍山集散、出口,形成江海联运区域性物流中心。

标签:江海联运;港口;交通;产业1、发展背景1.1城镇发展特征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后,马鞍山市域空间形态由偏江一隅转变为一江两岸格局。

城市发展战略的逐步向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变。

重点体现为:做大环抱长江的主城区、加快含山和博望副城区建设、加速中心镇建设、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等方面。

城市发展战略体现出一个重要理念:马鞍山市由滨江发展向跨江发展转变的理念。

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和县、含山县的交通发展纳入马鞍山市的交通发展中通盘考虑已经成为当前综合交通发展的首要理念。

即,跨江联动发展的交通理念已然取代了滨江发展的交通理念,成为新形势下马鞍山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核心理念。

1.2产业发展特征分析目前,马鞍山正着力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谋求产业升级转型。

“6653”产业体系即做大做强钢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6大主导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6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造纸印刷、金属制品、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5大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面向农村的服务业等3大现代服务业。

在“6653”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的指导下,马鞍山市各开发园区和新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明确各自功能定位,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着力推动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园区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格局。

2、江海联运枢纽2.1江海联运的含义江海联运(River—sea combined Transportation)是根据货物运输物流的需求,在内河和海洋两个不同航道采用专用船舶运输实现统一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以实现江海物流一体化、批量化、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物流系统。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

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简稿
( 2009修改 )
2009.10
一、城市概况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中 下游南岸,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推进 东向发展战略的重要门户城市。
现辖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和 当涂县,市域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 中市区总面积340平方公里。
2008年: 市域总人口:149.7万人,城镇化水 平:63.7%; GDP:636.3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 人均GDP:7118美元,全省率先突破 70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 三次产业结构:3.8:68.0:28.2 , 为“二、三、一”结构。
3、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但是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和城市发展战略新要求下,现行总体规划 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 (2)行政区划调整产生新需求 (3)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产生新影响
(1)上级政府对马鞍山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调整、马鞍山设立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
22.32 10.6 29.3 2.41 3.1 13.07 2.4 16.69 1.5 103.8
23.16 11.0 30.4 2.5 3.2 13.56 2.5 17.32 1.5 100
五、城市综合交通设施规划 六、市政设施规划
这两方面的规划修改,主要涉及: 1、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区拓展至全市域,加强道路、 市政基础设施在全市域的配置; 2、因区域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变动而进行的相应修改; 3、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修改相匹配,加强了中心镇所在地区的道路、 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引导。
滨江带状发展 主城区:主要向南发展,适当向
东发展; 副城区:主要向北发展,适当向
东、向西发展。

马鞍山市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探讨

马鞍山市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探讨

马鞍山市城市空间演变及发展探讨刘占亭【摘要】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其功能和空间不断生长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城市本身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历史文化积淀等因素,同时也受到城市外部区域自然生态、资源等因素的影响.马鞍山市作为一个因钢建市的新兴城市,也和其他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其内部进行着激烈的变革.由于多次的行政区划调整与经济的飞速增长,而带来的城市快速扩张给城市的结构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文章尝试对马鞍山市城市空间发展进行探索,为马鞍山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和合理布局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页(P217-218)【关键词】城市;空间演变;马鞍山【作者】刘占亭【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 城市概况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横跨长江、东临南京、西接合肥、毗邻长三角,是安徽的东大门、南京的后花园。

它跨江近海、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马鞍山市域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下辖含山、和县、当涂三县和花山、雨山、博望三区,共三区、三县、35 个乡镇,至2014年,市域人口约23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约80.9万人;市区面积7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6.19平方千米。

2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2.1 城市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1956-1986):因钢立市,国家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马鞍山市是一座因钢立市的新兴城市,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马鞍山市,1957年3月9日宣布建设。

当时全市总人口8.38万人,市区人口5.65万人。

建成区仅1平方公里。

当时城市主要以“马钢+金家庄镇+矿区”为原型,主要特征是企业办社会,城市各类配套设施主要依靠马钢内部配套。

至1985年底,城市建成区达到24.88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6.7万人,非农人口25.9万人。

马鞍山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马鞍山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马鞍山项目市场分析报告马鞍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城市。

本文将对马鞍山的市场进行分析并提供详细的报告,以便读者对该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市场概况马鞍山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以钢铁、机械、化工和建材等行业为主,并且近年来也逐渐发展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该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网络,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市场规模马鞍山市的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的GDP达到了1000亿元,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市场对于建材、房地产、机械、化工等行业的需求量大,并且市场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三、市场竞争分析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我们将对马鞍山市市场上的竞争进行分析:1. 竞争对手目前,马鞍山市的竞争对手主要来自于周边城市和其他省份。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价格、营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具有一定的压力。

2. 市场份额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马鞍山市在一些特定的行业领域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例如,该市的钢铁行业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能够满足国内外的需求。

3. 市场需求与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马鞍山市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对环保、高效、创新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这为马鞍山市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四、市场机遇和挑战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1. 机遇马鞍山市作为安徽省主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

这使得该市有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进入,促进市场的发展。

2. 挑战市场的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马鞍山市的企业需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推出高品质的产品,同时还要面对成本上升、资源限制等挑战。

五、市场发展策略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市场发展策略的建议:1. 创新产品和服务企业应该不断创新,推出环保、高效、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

2. 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并加强售后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

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现状分析及功能区划分

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现状分析及功能区划分

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现状分析及功能区划分作者:焦其昌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摘要介绍了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客观评价了马鞍山市森林资源、城市绿地的建设现状和主要特征,分析了全市可增森林覆盖率潜力,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生态控制线,对马鞍山市森林城市建设功能区划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家森林城市;现状;特征;马鞍山市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14-0112-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4.030AbstractW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forest city in Ma’anshan,objectively evalua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urban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in Ma’anshan, and analyzed the potential of increasing forest coverage in the city, combined with the ecological control line defined in the city master pla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un ctional division of forest city construction in Ma’anshan,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other Chuangsen cities.Key wordsNational forest city;Pres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Ma’anshan City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城市林业进入崭新的时代,森林城市建设上升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层面[1]。

资源型城市马鞍山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型城市马鞍山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型城市马鞍山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面对世纪之交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的新态势,其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资源型城市面临缺乏总体布局、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困扰,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因此,必须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理顺管理体制,注重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等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以马鞍山市为例,分析近年来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对前述理论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马鞍山市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马鞍山市重工业转型ABSTRACTThe resources city with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fore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rise up, and with the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s a leading industry city. The resources city in my kingdom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Face the century resource shortage further aggravate the new situation,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not only is confronted with new challenges. Due to the lack of resources city facing the general layout,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problems with the resource exhaustion, etc, an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under the restricted badly. Therefore, we must through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deas, speed up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mak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s cultivating the mean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goal, to promote the resources city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ansh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maanshan status and orientation of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 reversal of the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e maansh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licy Suggestions.Keywords:Resource Based Cities economic structure Ma'anshan heavy industry transition目录一、马鞍山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及面临的问题 (1)(一)马鞍山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1)(二)马鞍山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1)1、马鞍山经济发展现状 (1)2、马鞍山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二、钢铁资源型城市马鞍山转型发展的契机 (5)(一)新一轮结构转移为资源型城市马鞍山结构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 (5)(二)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带来的机遇。

安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城市未来发展目标

安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城市未来发展目标

安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城市未来发展目标(1) [安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大局已定!安徽定位各大城市发展,我大马鞍山未来竟然是。

在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李锦斌同志在代表九届省委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提出要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马鞍山的城市定位是这样的!摄影林寒马鞍山、芜湖将组建城市群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支持合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支持芜湖加快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支持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支持安庆打造成皖西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阜阳打造成皖西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黄山打造成皖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亳州、宿州、六安、滁州、宣城打造成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芜湖马鞍山、宿淮(北)、安池铜组建城市群支持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其实早在2013年3月25日,安徽省住建厅就发布了《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规划》范围包括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的全部行政辖区,其中芜湖市包括市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马鞍山市包括市区、当涂县、和县、含山县。

规划到2030年,芜马城市组群常住总人口为8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2%,城镇人口为705万人。

芜马城市组群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以及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区域内资源丰富、要素密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芜马城市组群旨在统筹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环境资源共同保护,加快芜马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向更高水平发展。

芜马城市组群不但将加速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分工体系,而且能创造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走出城乡一体、城乡联动的新路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马鞍山城市发展战略的状态分析和思考马鞍山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把马鞍山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

“大”,不仅是指经济数量的扩张、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包括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即:“1255”城市发展战略。

“1255”城市发展战略,由1个主城区、2个副城区、5个中心镇和5个产业功能区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布局体系,力争于五年内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副城区为“俩翼”、中心镇为呼应、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的具有马鞍山特色、城乡壹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

“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全市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是全市推进城乡壹体化,进壹步完善城市体系的重大举措。

本文拟对全市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剖析,且就未来时期如何实施全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壹些见法,仅供参考。

壹、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壹)主城区核心地位凸显马鞍山主城区的范围为:东至马芜高速公路—东部环路—娘娘山山脚,西至长江,南至当涂县县界,北至江苏省省界,总面积为195.3平方km。

1、城市集聚度高伴随着主城区经济总量的进壹步放大,经济实力的明显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人口的集聚度不断提高。

到2009年,全市中心城区总人口为63.61万人,人口密度为1871人/平方km,经济密度为15195万元/平方km,是安徽省经济密度较高的地区之壹。

2、经济核心地位显著马鞍山主城区现已形成了钢铁、汽车、电力、食品、化工、机械、建材、纺织等多门类工业经济体系。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城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加速集聚,产业结构特点更加明显。

2009年,主城区二、三产业比例达到99.4%,呈现为“二、三产业共同主导,以二产为主,三产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

马鞍山主城区的这种产业结构体现了“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和加快马鞍山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壹致的。

3、城市功能完善马鞍山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绝大多数集中于主城区,使主城区具有显著的人才、科技、研发、教育资源优势,带动和促进了主城区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

于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中,主城区起着主导地位。

2009年,主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于全市的比重达76.7%,目前已形成了占主城区为主体的商贸流通发展格局,物流的集聚度和辐射力全面提升。

(二)副城区区域功能突出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大力改造提升当涂县城区域功能,扩大规模体量、提高建设档次、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能力,建设姑孰副城区;打造壹个由丹阳、博望、新市3个镇围合起来的新的丹博副城区。

1、姑孰副城区:人口集聚能力初步显现。

姑孰副城区总面积110平方km,是全市总面积的6.5%;区域总人口13.88万人,占全市比重达10.8%;人口密度达1262人/平方km,城市副中心的人口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姑孰副中心交通便捷,和主城区距离仅十多km,于建的宁安高铁、沪铜铁路、马芜高速、205国道和314省道纵横境内,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

近年来,姑孰副中心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4.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73亿元。

姑孰副城区现拥有企业数达1552户,其中工业企业490户,城市副中心的作用已逐步体现。

2、丹博副城区: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规划中的丹博副城区总面积332.1平方km,占全市总面积的19.7%;区域总人口18.35万人,占全市比重达14.3%;人口密度达552人/平方km。

2009年,丹博副城区实现财政收入3.8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9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2亿元。

丹博副城区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刃模具、机床等为支柱的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且由此延伸带动冶金压延、精密铸造、优质锻造、耐磨材料、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等为主的产业体系。

此外,丹博副城区仍拥有蒙牛万头现代牧场、山河禽业特色农业基地。

丹博副城区现拥有企业数达969户,其中工业企业751户。

工业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就业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三)中心镇辐射能力较强全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太白、向山、石桥、黄池、年陡等五个中心镇。

从现状来见,五个中心镇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位辐射优势较强。

经济是中心镇发展壮大的基础。

2009年,全市五个中心镇共完成财政总收入5.41亿元,占全市乡镇财政收入27%,人均财政收入达2289元。

五个中心镇于布局选择上均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力。

如向山镇作为处于城市扩张发展的前沿,是推进城区城乡壹体化步伐和东部新城建设的重要区域。

石桥镇地处大公圩的几何中心,对大公圩经济发展具有辐射作用。

黄池镇西、南和芜湖相邻,区位条件较好。

太白镇南接芜湖,北和当涂县城相连,有利于加快滨江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年陡乡南和芜湖接壤,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加快年陡开发和对接发展,将大大加快市域南部的开发开放,形成马芜联动推进发展的态势。

2、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集聚能力初步体现。

太白、向山、石桥、黄池、年陡,是建制镇的集中建设地区,是城镇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和人口的重要集聚地,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和农业服务产业。

近年来,通过产业的集聚发展及外来务工人员等人口的增加,中心镇人口快速集聚。

5个中心镇总人口达23.65万人,镇区人口达到6.0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5.5%。

3、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各镇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5个中心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镇区不仅有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仍建有较完善的中小学校、幼儿园、文化站、医院等福利设施,汽车站、电信、自来水供应、公园等公共设施。

集贸市场和农村商业网点大幅度增加,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城镇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4、发展后劲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五个中心镇加快发展势头迅猛,积极招商,取得显著成效,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009年,五个中心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8000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6350元。

(四)产业功能区支撑作用明显全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中,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慈湖港口物流加工区、江心洲生态旅游区、濮塘休闲度假区等5个产业功能区呈星状分布于城市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能起到较好的支撑和辐射作用。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心城区和姑孰副城区之间,规划面积30平方km,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成套设备制造及机械加工、食品生产、服装服饰、电子及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集群,拥有四个国内最大的专业生产基地和二个国家级研究中心。

2009年,开发区完成规模之上工业总产值17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1.21亿元,已成为马鞍山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南部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区,示范区总体规划面积131平方km。

示范区按照“错位发展、对接发展、互促发展、功能互补”的原则,着力打造“231”产业集群,即2个制造业集群,即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战略性2个产业集群;3个服务业集群,即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和商贸服务集群和1个科技研发服务业集群。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全力营造最适合人居创业的高品质环境。

慈湖港口物流加工区:位于城区东北部慈湖经济开发区,现有长江港口、长运物流、龙腾物流、快捷物流等壹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优势物流企业,正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港口物流加工业集群,积极打造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物流集散基地。

江心洲生态旅游区:位于城市西部江心洲。

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以及生态旅游业,包括湿地旅游、观光农业等,使其成为城市新的产业增长极及华东地区的旅游目的地之壹。

濮塘休闲度假区:位于城市东部,以濮塘风景区为核心,总面积58平方km。

将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运动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和高档生态居住区,且最终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目前龙湾水文化度假主题公园已全面动工,盆山体育休闲公园和玉泉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中心年内即将开工建设。

二、发展的思路和建议马鞍山“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按照城乡壹体化的要求,树立了“全域马鞍山”的理念,统筹了四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进壹步明确主城区、副城区和中心镇以及产业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调整完善了空间结构和发展策略,优化了要素资源配置,形成了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市域空间格局。

按照这壹思路,贯彻实施好“1255”城市发展战略,需要强化以下环节:(壹)继续提升主城区核心地位主城区是承担市域中心城市职能的核心地区,我们要按照“提升品位、完善功能”的要求,做大做优主城区。

主城区作为马鞍山市域的综合服务中心,既是全市城市化人口的集聚地,也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

1、抓体量拓空间。

继续做大主城区体量,由中心城区向东部的秀山地区和西部的滨江地区拓展,形成设施更加完备、功能更加完善的100平方km之上的主城区。

加快区街特色经济发展,增强城区综合经济实力。

中心城区范围调整后,以科教、研发、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主要职能的东部片区纳入中心城区,将进壹步提升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职能和辐射能力。

2、抓支柱强工业。

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根本,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产业科学规划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建设,突出做大做强钢铁制造等六大主导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3、抓三产促繁荣。

注重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大城市经济总量。

顺应马鞍山城市建设新形势,立足主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同时,按照“服务城市、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工作定位,抓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于巩固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消费性服务业,增强房地产业带动作用,发展休闲、度假、文化、工业、商务旅游,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逐步把旅游业、房地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二)继续完善副城区功能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的原则,建设好姑孰和丹博俩个副城区。

1、优先规划,明确发展定位。

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

姑孰和丹博俩个副城区的建设要结合各自资源特征和产业基础,明确发展定位,切实做好规划工作。

姑孰副城区应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等产业。

丹博副城区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为导向的高效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以新兴产业为战略重点,着力推进现代制造业升级;以现代服务业为方向,发展商贸商务物流业、创意产业,依托生态资源的近郊旅游休闲产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