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基本病理过程课件
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d8aa7e48d7c1c708a145d1.png)
基本病理过程:(basic pathological prodess)只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成套的功能,代谢,结构的变化。
疾病(disease):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因机制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脑死亡(brain death):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失钠>失水,血清钠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的低钠血症,也称低渗性脱水。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失水>失钠,血清钠浓度>l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 mOsm/L。
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失水=失钠,血钠浓度仍维持在130~150 mmol/L,渗透压仍保持在280~310 mOsm/L,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水肿(Edema):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过多的液体在体腔内积聚又称为积水(hydrops)有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脱水(Dehydration):指体液的明显减少(体液丢失量>体重的2%以上),并出现一系列机能和代谢变化的一种病理过程。
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当皮下组织有过多液体集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变差,皱纹变浅,用手按压有明显凹痕。
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全身性水肿病人再出现凹陷前就有明显组织液的增加,并可多大原体重的10%。
缺氧((hypoxia):因供养减少或利用氧障碍而引起细胞代谢,功能,结构功能的异常变化病理过程。
发绀(cyanosis):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肠源性发绀(enterogenous cyanosis):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吸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呈棕褐色,患者因此显紫绀。
7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7常见基本病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b060c59ec3d5bbfd0a74bc.png)
也可分为内分泌性增生和再生性增生。
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增生 中毒性肝炎后肝细胞的再生
7
⑶化生
•是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由于细胞生活环境改变或理化因素刺激 •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 成 •一般只能转变为性质相似的细胞。如支气管黏膜的柱状
上皮组织长期受刺激变为鳞状上皮组织。
• 根据起始原因非为病理性萎缩和生理性萎缩,生理性常 见于胸腺的青春期萎缩和生殖系统中卵巢,子宫及睾 丸的更年期后萎缩等,病理性萎缩一般有: ①营养不良性萎缩: ②压迫性萎缩: ③废用性萎缩:器官长时间功能和代谢下降所致。例如, 骨折后,久卧不动的肌肉因代谢减慢可逐渐发生萎缩。 ④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者轴突损害引起效应 器萎缩。例如,小儿麻痹症的肌肉萎缩 。 ⑤内分泌性萎缩:由于内分泌腺功能下降引起靶器官细 胞萎缩。例如,绝经后子宫的萎缩。
34
慢性肺淤血
肺泡腔内吞噬大量含铁血黄素的心衰细胞
35
病毒性肝炎(胆色素沉积)
36
皮内痣 真皮内巢状分布的痣细胞,浆内含有黑色素
37
⑥病理性钙化 除牙齿及骨以外组织中有固体钙盐沉着。 ⅰ营养不良性钙化: 局部变性,坏死组织和异物的 异常钙盐沉积。 常见于结核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寄生虫 虫体、虫卵和某些异物、坏死组织 ⅱ转移性钙化: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和血 磷增高引起的钙盐沉积。
常见于间叶组织肿瘤、急性风湿时的心血管壁及甲 状腺功能低下时的皮下组织。
28
黏液样变性
29
5)淀粉样变性 细胞间质,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出现的淀粉样蛋白质-黏 多糖复合物沉淀。 常规苏木精-伊红(H.E) 染色,镜下细胞外间质呈淡红 色的均质状。因与淀粉遇碘反应相似故得名。 特点为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及组织中而引起多 种病变,主要累及心、肾、肝、脾、胃肠、关节肌肉 及皮肤等器官及组织。 原因尚不明确,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有关炎症介 质,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蛋白沉积主要发生在细胞 外,造成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22572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8.png)
1.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主要是指多种疾病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障碍等。
2.健康: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3.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有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4.病因:又称致病因素。
制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5.诱因(precioitating factor):指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6.brain death(脑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性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7.低渗性脱水(hypovolemic hyponatremia):其特点是失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8.高渗性脱水(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9.水中毒(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其特点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是由于过多的水分在体内潴留造成细胞内、外液量都增多,并引起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0.脱水热:是指机体(尤其是小儿)在严重脱水后,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是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
11.水肿: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12.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常见基本病理变化
![常见基本病理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7cd91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8.png)
区别:肥大是体积增大,增生是数 量增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增生:细胞、组织和器官数量增多, 功能基本不变
联系:肥大和增生都是病理变化的 表现,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影响方 式不同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淋巴回流受阻
坏死
坏死的分类
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
坏死的原因
缺血缺氧:组 织长时间缺血 缺氧,导致细
胞死亡
感染: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导致组织
坏死
化学损伤:强 酸、强碱等化 学物质对组织
造成损伤
气体栓塞:静脉损伤时,外界气体可经缺损处进入血流,随后被带到右心室并泵入肺 动脉主干,阻塞血管
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或猝死的分娩并发症
栓塞的后果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 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 观点。
充血
生理性充血
原因:生理性充血是指由于生理刺激引起的器官或组织充血
表现:生理性充血通常表现为器官或组织轻度肿胀、颜色略红
意义:生理性充血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对于维持器官或组织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
注意事项:在生理性充血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引起器官或组织的损伤
炎症性充血
定义:炎症性充血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充盈扩张 原因:炎症介质的作用,如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 表现:皮肤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 意义: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促进炎症的恢复
病理实验二PPT课件
![病理实验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6758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e.png)
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位于细胞中央,其大小、形状 和染色深浅可反映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状态。在病理学实验中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如核增大、核畸形、核分 裂活跃等,可以初步判断细胞的良恶性。
细胞质的观察与识别
总结词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器外的其他成分,包括细胞骨架、细胞内液、细胞器等。
固定液选择
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实验需求,应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有甲醛、乙醇、醋 酸等,它们能够使组织硬化、收缩或保持组织原有的柔软度。
样本的切片制备
切片前的准备
在切片前,需将固定后的组织进 行洗涤、脱水、透明和浸蜡等处 理,以使组织变硬、变薄并具有
一定的韧性,便于切片。
切片方法
切片的方法有手工切片和机械切 片两种。手工切片是通过手持刀 片在组织上划切,而机械切片则 是利用旋转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连
肿瘤病变的识别与诊断
总结词
肿瘤病变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诊断依赖于组织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转归。
详细描述
肿瘤病变是病理学中的重点之一,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组织形态学是诊断 肿瘤病变的基础,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和与周围组织的分界等。此外,肿瘤 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转归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恶性肿瘤,其转移和扩散的能力以
总结词
炎症病变通常表现为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详细描述
炎症病变是常见的病理过程,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或物理化学刺激引起。在显微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损 伤是常见的特征。诊断炎症病变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和炎症指标)。
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069c7b5acfa1c7aa00cc48.png)
nbh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健康(Health)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 ,即: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亚健康(sub-health)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
病因(cause)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s):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但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
疾病转归(prognosis):康复和死亡.主要取决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力量对比,治疗可影响疾病的转归。
康复(rehabilitation)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不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死亡(Death)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
一个过程,包括频死期、临床死亡期与生物学死亡期。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brain death)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钠浓度<130mmol/L,也称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主要是细胞外液的减少,最大的威胁——循环衰竭。
脱水症(Dehydration):因组织间液量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弹性减退、眼窝下陷,婴幼儿囟门凹陷等体征。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f662de87101f69e3195e0.png)
全身反应:
发热、血Rt、HR加快、BP升高、寒战、厌食等
炎症的意义
积极作用:
局限致炎因子,阻止病原微生物蔓延全身; 渗出液可稀释毒素、消灭致炎因子和清除坏死组织; 细胞增生,修复损伤组织,恢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细胞水肿:病毒性肝炎→气球样变 脂肪变 玻璃样变:高BP、DM→细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破裂出血 淀粉样变 黏液样变 病理性色素沉着 病理性钙化
肝细胞水肿
肝细胞气球样变
玻变、钙化
病理性色素
细胞死亡-不可逆性损伤
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主动(自杀性)
坏死: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他杀性) 坏死结局: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淋巴结
淋巴瘤
谢谢
问答题
试述骨的主要组织学结构及其制成组织切 片流程。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括哪些? 肌组织包括哪些?有什么不同? 试述血栓形成过程。 炎症的表现有哪些?
血栓
平滑肌
形状: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溃疡型、浸润性、
分叶状、囊状
颜色:纤维组织-灰白色;脂肪瘤-黄色;血管瘤-红色;
黑色素瘤-黑色
质地:与肿瘤类型有关
肿瘤命名
良性肿瘤:瘤 恶性肿瘤:
癌:上皮组织 肉瘤:间叶组织
白血病是恶性 瘤病:肿瘤多发 畸胎瘤
皮肤
癌前病变
皮肤鳞癌
食管
食管鳞癌
胃粘膜
胃腺癌
平滑肌
潜在的危害性:
重要器官严重的变性和坏死,eg:病毒性心肌炎 大量炎性渗出物,eg:细菌性脑膜炎 增生性反应,eg:结核性心包炎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诱发肿瘤,eg:溃结、慢性胃溃疡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
![病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f662de87101f69e3195e0.png)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淋巴结
淋巴瘤
谢谢
问答题
试述骨的主要组织学结构及其制成组织切 片流程。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括哪些? 肌组织包括哪些?有什么不同? 试述血栓形成过程。 炎症的表现有哪些?
血栓
平滑肌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化脓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
慢性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
六、肿瘤
定义:细胞异常增殖,常形成肿块 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 有些肿瘤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
肿瘤形态
数目:一般单发,染色体改变(息肉病) 大小:体积差别很大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卵巢囊腺瘤 体积与很大因素有关,如肿瘤的性质、生长时间和发生部位
潜在的危害性:
重要器官严重的变性和坏死,eg:病毒性心肌炎 大量炎性渗出物,eg:细菌性脑膜炎 增生性反应,eg:结核性心包炎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诱发肿瘤,eg:溃结、慢性胃溃疡
炎症分类
依据持续的时间分类 急性炎症: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
浆液性炎:感冒、TB性胸膜炎、风湿性滑膜炎、皮肤 烧伤水疱、关节扭伤水肿等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化脓性胆囊炎、阑尾炎,疖、痈 出血性炎
浅谈病理
主要内容
病理学概述 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损伤的修复 血栓形成与栓塞 炎症 肿瘤
一、病理学概述
内容 研究方法 常用技术
内容
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结局和
转归 总论: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各论: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
临床表现﹢镜下特点﹢IHC ﹢分子病理 病理诊断
研究方法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生理课件PPT课件
![病理生理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794d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b.png)
转化医学与病理生理学
转化医学的研究目标是实现基础 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为 病理生理学提供实际应用的价值。
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可以将病 理生理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 临床实践,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
性和治疗效果。
转化医学还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 和治疗方法,推动病理生理学的
学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体外实验
利用人体或动物的组织、细胞、器官等进行离体实验,研究特定条件 下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细胞培养
将人体或动物的组织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模拟体内环境,研究细胞 生长、分化、代谢等过程。
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研究基因对疾病的影响。
临床研究方法
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 体征,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和患者的生理变化。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
人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 富的病理生理知识,如《黄帝内 经》等古代医书中记载了许多有
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
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病理生理 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 不断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
不断完善和发展。
现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新 兴学科的兴起,病理生理学的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为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和有效的
稳态失衡
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稳态范围,如果这种稳态被打破, 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因突变与表观遗传学改变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以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发疾病。
疾病发生的过程
起始阶段
疾病发生的起始阶段,通常是由 于某种原因导致的细胞或组织损
伤。
进展阶段
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1a282f0722192e4536f613.png)
肾梗死
脾梗死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低倍镜:图右上为正常,抒组织,左下为梗死区,坏死 的肾组织呈粉红色颗粒状(→)。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梗死的影响和结局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决定于发生梗死的器 官和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肾有较大的代偿功能,肾梗死通常只引 腰痛和血尿,但不影响肾功能。四肢的梗死 即坏疽,可引起毒血症,必要时须截肢。肺 梗死有胸膜刺激征和咯血。心肌梗死可影响 心功能,严重者可致心功能不全。脑梗死视 不同定位而有不同症状,梗死灶大者可致死。
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
最常见的栓子是 脱落的血栓,占栓塞 的99%;在少见的情 况下,脂肪、空气、 寄生虫、组织团块、 细菌、羊水也可引起 栓塞。
栓子一般随血流运行。
栓塞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模式图: 图1:微导管进入动脉瘤,开始用微弹簧栓塞。 图2:动脉瘤腔完全被微弹簧填塞。 图3:拔除微导管,栓塞手术成功。
充血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 定义:器官或 组织的血管内 血液含量增多 – 动脉性充血 – 静脉性充血
正常
缺血
动脉性
静脉性
动脉性充血(充血)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充血:器官或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原因和类型:
生理性充血 病理性充血: • 炎性充血 • 刺激性充血:理化因素(温、热、酸碱等) • 减压后充血:腹水、胃肠臌气 • 侧枝性充血
分类: 依据出血的来源: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依据出血的部位:外出血、内出血 依据出血的原因:破裂性出血、渗出性出血。
病变 内出血可发生于体内任何部位 血液积聚于体腔内者称体腔积血,如腹腔积血、心包 积血;体腔内可见血液或凝血块。 发生于组织内的出血,量大时形成血肿,如脑血肿、 皮下血肿等。 皮肤、粘膜、浆膜的少量出血在局部形成瘀点,较大 的出血灶形成瘀斑。
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ebb8f90722192e4436f6de.png)
添加标题
Executive Director
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您的文 字内容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
您的文字内容
添加标题
Project Manager
2021/4/8
9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enim ad minim veniam.
添加标题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enim ad minim veniam.
37
2021/4/8
1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SHOW WORK
添加标题
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您的文字内容
67%
91% 84%
2021/4/8
13
04
此处添加标题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81,342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enim ad minim veniam.
1
2
3
添加标题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enim ad minim veniam.
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3ed45f89eb172ded63b7a9.png)
• 2、血栓形态:肉眼可见的血栓可分为 红色血栓、白色血栓和混合血栓三种。
• 3、血栓的转归:一种是白细胞崩解, 释放蛋白分解酶,使血栓软化再通或 脱落带到其他部位。另一种是机化。
• 4、对机体的影响:引起组织梗死或坏 死。
• (六)栓塞(Embolism):在正常血液中 见不到的非溶性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 血管的过程,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非溶 性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常见的栓 子有血栓、空气、脂肪、瘤细胞、细菌团 块和寄生虫等。
• 5、常见淤血器官的病理变化 (1)肝淤血:体积稍增大,包膜紧张,重量增加,边缘 钝圆,颜色呈暗红色。切面有较多暗红色血液流出。肝小 叶中央淤血较重,呈紫红色,肝小叶周边淤血较轻,肝细 胞发生脂肪变性,呈灰黄色,诸多肝小叶的淤血区和脂变 区相间,使切面构成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纹,称为槟榔肝。
(2)肺淤血: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被膜紧张, 湿润光泽,呈紫红色,质地稍变实,切开时有淡红
• 外出血(External hemorrhage):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 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 内出血(Internal hemorrhage):可分为血肿、积血等。 • 血肿(Hematoma):小血管破裂时,如果流出的血液蓄积
在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被膜下,并压挤周围组织,形成血腔 称为血肿。 • 积血:血液蓄积在天然解剖腔内。如腹腔积血、胸腔积血、 子宫积血等。 • (2)渗出性出血(hemorrhage by diapedesis):血管没 有明显的损伤,红细胞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血管壁漏出血管 之外.
• 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变化的基本形式表现为: • 1、血量、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引起的 充血、贫
血和缺血。 • 2、血管壁的通透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 出血 • 3、血液性状发生改变(血管腔受阻) 血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7
1)细胞水肿(水样变性)
是一种最常见的、较轻的变性,好发于代谢旺盛、线 粒体丰富的器官,如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原因和发生机制: 主要原因:缺氧、感染和中毒。 发生机制: 缺氧、感染或中毒等→线粒体损伤→ ATP生成减少 →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 →细胞膜上的Na+- K+ 泵对电解质的主动转运功能发生
•如尿路梗阻(结石、肿瘤等)时,因肾盂积水压迫肾实
质引起肾萎缩。
•引起这种萎缩的压力无需太大,关键是一定的压力持续
存在。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5
2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细胞和组织 的损伤
可逆性损伤 变性
不可逆性损伤 坏死
细胞水肿
脂肪变性 凝固性坏死 液化样坏死
坏疽
纤维样坏死
玻璃样变性
黏液样变性
② 压迫性萎缩:
③ 废用性萎缩:器官长时间功能和代谢下降所致。例如, 骨折后,久卧不动的肌肉因代谢减慢可逐渐发生萎缩。
④ 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者轴突损害引起效应 器萎缩。例如,小儿麻痹症的肌肉萎缩 。
⑤ 内分泌性萎缩:由于内分泌腺功能下降引起靶器官细 胞萎缩。例如,绝经后子宫的萎缩。
2/22/2021
二、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一)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细胞、组织或器官对各种刺激因素和环境变化, 往往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加以协调从而 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⑴肥大 ⑵增生 ⑶化生 ⑷萎缩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
⑴肥大
• 实质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引起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的体积增大。
病理性色素 沉着
淀粉样变性
病理性钙化
2/22/2021
干酪样坏死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6
(1)可逆性损伤——变性
由于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或细胞间质内的 正常物质显著增多或出现异常物质的现象,通常伴 有功能低下。
细胞内的变性是可复性的,细胞间的变性很难恢 复。
2/22/2021
障碍 →细胞内Na+、水增多→细胞肿胀 →代谢产物蓄积,进一步加重细胞水肿。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3
妊娠子宫肥大
内分泌性肥大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4
2/22/2021
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心室肥厚达2.2cm(正常0.9~1.2 cm)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5
⑵增生
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 可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种。
✓因适应生理需要而发生,且其程度未超过正常限度者,称 为生理性增生。 ✓人体一部分组织损害后,其余部分的代偿性增生也属生理 性增生。 ✓由病理原因引起的,超过正常范围的增生称为病理性增生。
上皮组织长期受刺激变为鳞状上皮组织。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7
分类:
1)上皮组织化生
①鳞状上皮化生
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纤毛柱状上皮,在长期吸烟者 或慢性炎症损害时,可转化为鳞状上皮。若其持续存 在,则有可能成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鳞状上 皮化生可增强局部的抵抗力,但同时也失去了原有上 皮的功能。
老年人的喉及支气管软骨可化生为骨。
间叶组织也称间充组织,是动物胚胎期的结缔组织。
间叶组织在胚胎中起着支持、填充及构成新组织和器官 的作用。
在人类和成体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常保留有原始状态的
间叶组织,需要时可分化成新的组织。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9
⑷萎缩
• 因患病或受到其他因素作用,正常发育的细胞、组织、 器官发生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现
• 在性质上,肥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或病理性肥大 两种。
• 在原因上,则可分为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等类型。
• 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脂肪细胞却可以增 生,以维持器官的原有体积,甚至造成器官和组 织的体积增大,此时称为假性肥大。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2
一肾摘除另一肾肥大
代偿性肥大
象。
• 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色泽变 深,细胞器大量退化,胞浆内可出现脂褐素颗粒。
• 萎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功能大多下降,并通过减少细 胞体积与降低的血供,使之在营养、激素、生长因子的
刺激及神经递质的调节之间达成了新的平衡。
• 去除病因后,轻度病理性萎缩的细胞有可能恢复常态, 但持续性萎缩的细胞最终可死亡。
慢性缺血引起,如如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时引起的脑萎缩、因慢性心肌
缺血引起心肌萎缩,再如脑缺血引
起脑组织萎缩。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2
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萎缩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3
营养不良性萎缩:恶病质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4
肾盂积水
2)压迫性萎缩 :组织或器官长时间受压迫所致。
• 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可
以增生,甚至造成器官和组织的体积增大,此时称为假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0
• 根据起始原因非为病理性萎缩和生理性萎缩,生理性常 见于胸腺的青春期萎缩和生殖系统中卵巢,子宫及睾 丸的更年期后萎缩等,病理性萎缩一般有:
① 营养不良性萎缩: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11
1)营养见于长期
饥饿、消化道梗阻、慢性消耗性疾
病及恶性肿瘤等
•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血液等消
耗过多引起全身器官萎缩
•脂肪组织首先发生萎缩,其次是肌
肉,再其次是肝、脾、肾等器官,
而心、脑的萎缩发生最晚。
②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常因局部 冠状动脉硬化→心脏萎缩
②肠上皮化生
常见于胃体和/或胃窦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 疡及胃粘膜糜烂后粘膜再生时,与胃癌的发生可能有 密切关系。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8
2)间叶组织化生
多半由纤维结缔组织化生为骨、软骨或脂肪组织。
如骨化性肌炎时,由于外伤引起肢体近段皮下及 肌肉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发生骨化生。这是由于新生 的结缔组织细胞转化为骨母细胞的结果。
也可分为内分泌性增生和再生性增生。
✓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增生 ✓中毒性肝炎后肝细胞的再生
2/22/2021
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6
⑶化生
•是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由于细胞生活环境改变或理化因素刺激 •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 •一般只能转变为性质相似的细胞。如支气管黏膜的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