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七章内外平衡理论

IB
国内支出
IB曲线代表国内支出和汇率 的各种组合下的内部平衡曲 线。其斜率为负,因为本币 升值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 增加,为维持内部平衡,必 须增加国内支出。
三、米德冲突
在宏观经济运行的某些特定区间(如繁荣-顺 差、萧条-逆差),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货币 政策和财政政策)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 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情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 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 货币政策
情况:失业;国际收支逆差 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 货币政策
外部平衡
情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 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 货币政策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
由此整政策(旨在调节 总需求的水平,如财政、货币政策)和支出转换政 策(旨在调节总需求的方向,如汇率政策) 。
第三节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论”
蒙代尔(1962):“政策配合论” 财政政策——内部均衡 货币政策——外部均衡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内外平衡的不同影响
紧缩性
本币升值
紧缩性
本币贬值
直
接
标 价 失业 法 顺差
下
的
汇 率
二、斯旺图示
通胀 顺差
E
EB
通胀 逆差
EB曲线代表国内支出和汇率 的各种组合下的外部平衡曲 线。其斜率为正,是因为扩 张性支出调整政策使得国内 支出增加,从而进口增加, 为维持外部平衡,需要本币 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A
失业 逆差
一、米德的政策搭配理论
❖ 假定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物价水平保持不变,同时 贸易收支代表整个国际收支,不考虑资本流动的影响。则 可以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配合来实现内、 外平衡目标。
13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 米德冲突
非均衡状态 政策组合 政策结果 衰退,逆差 扩张财政、 内部失业缓解, 货币政策 但外部逆差增加 衰退,顺差 扩张 内部失业、外部 顺着均有所缓解 通胀,逆差 紧缩 内部通胀、外部 逆差均有所缓解 通胀,顺差 紧缩 内部通胀缓解, 但顺差增加 内外政策 冲突 一致 一致
冲突
二、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原因
• 封闭经济下政府三大目标:经济增长、充 分就业、物价稳定,开放经济增加了国际 收支平衡,目标增加了,手段并未增加。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 政策效应分析
• 一、 开放小国的含义
• 二、固定汇率下小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 析(以扩张为例)
一、 开放小国的含义
• 经济学意义上的小国是指生产能力相对较小,该国 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的变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 • 在固定汇率,资本流动(部分或完全流动)情形下, 如果央行不实行冲销政策,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 策效应放大,且资本流动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产 出效应越突出。 • IS: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时产出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 LM: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时产出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 BP:反映国际收支均衡时产出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
• 如IS、LM相交于A点,但在BP线左侧,则意味着内部均衡,但 外部失衡且为顺差;
– 可以通过升值的方法使BP线左移,从而实现外部均衡并国民收入不变(IS、 LM不变,BP左移)。 – 也可以通过扩张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总支出,使国收入上升并保持国 际收支平衡(BP不变,IS或LM右移)。
• 如IS、LM相交于A点,但在BP线右侧,则意味着内部均衡,但 外部失衡且为逆差。
• 当流动程度较高时,同等幅度利率的提高将导致较多资本流入, 提高国内产出水平的效果较好。 – 资本完全流动时, BP线完全富于弹性,平行于水平轴。
《开放经济》课件

促进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投 资的发展,扩大市场规模,提高 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 经济增长。
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放经济能够增进国家或地区之 间的文化交流、技术转移和人才 交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家 或地区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 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
推动全球化进程
开放经济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推动着世界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全球经济 的繁荣和发展。
02 开放经济的理论 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
定义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David Ricardo提出的,它指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那些其生产 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以换取那些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产
04 开放经济下的国 际合作与竞争
自由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协定(FTA)
自由贸易协定的挑战
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取消或 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协议,以促 进贸易自由化。
可能导致国内产业受到冲击,需要政 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和支持。
自由贸易协定的优势
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 品和服务流动,增加贸易机会,提高 经济效益。
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02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
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03
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结构调整的
阵痛、环境保护的制约等,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改革力度。
THANKS
开放经济通过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等方 式,实现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互利共赢,促 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放经济能够增进国家或地区之 间的文化交流、技术转移和人才 交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家 或地区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 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
推动全球化进程
开放经济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推动着世界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全球经济 的繁荣和发展。
02 开放经济的理论 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
定义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David Ricardo提出的,它指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那些其生产 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以换取那些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产
04 开放经济下的国 际合作与竞争
自由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协定(FTA)
自由贸易协定的挑战
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取消或 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协议,以促 进贸易自由化。
可能导致国内产业受到冲击,需要政 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和支持。
自由贸易协定的优势
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 品和服务流动,增加贸易机会,提高 经济效益。
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02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
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03
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结构调整的
阵痛、环境保护的制约等,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改革力度。
THANKS
开放经济通过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等方 式,实现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互利共赢,促 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PPT课件

O
Y
NM NM
NM2
NM1
O
Y1
Y2
Y
i
BP
i2 E″
E●
i1
●
E′
O Y1
Y2
Y
NM NM=NF
45
O
NF1
NF2
NF
i
NF
O
NF1 NF2
NF
BP曲线的三种形状
i
O
Y
2、BP的移动
价格水平 汇率 外贸政策
(三)内外部均衡
i
LM BP
●E
IS
O
Y
二、宏观政策手段
(一)支出-调整政策 通过直接影响总需求或总支出来调节内
IS
O
Y0 Y1
Y
2、资本相对不流动情形下
i
BP LM′
LM
i2
E2
i1
E1
i0
E0
IS′
IS
O
Y0 Y2 Y1
Y
3、资本相对流动情形下
i
LM
i1
E1
LM′
BP
i2 i0
E2 E0
IS′
IS
O
Y0 Y1 Y2
Y
4、资本完全流动情形下
i
LM
E1
LM′
i1
i0
BP E0
IS′
IS
O
Y0 Y1 Y2
部均衡。 同时,总需求或总支出的变动又通过边
际进口倾向和利率机制来影响外部均衡。
(二)支出-转换政策
在改变总需求方向的基础上,调节 总支出中国内外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比例, 即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内外经济。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PPT模板

— 14 —
国际金融与一国的宏观经济
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金融,都是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来影响国内生产总值 和国际收支的。
各国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汇 率变动对一国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进
出口贸易。
国际资本的流动也会影响一国宏观经济。利率不 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从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而 且还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并通过资本流动影响国
各国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大体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
国家的大小
一般来说,大国对小国的影响 大,小国对大国的影响小。
开放程度
各国边际进口 倾向的大小
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对别国的影 响和受别国的影响都大。反之 则小。
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越高,对 别国的影响和受别国的影响越 大。反之则小。
— 18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 21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调节的困难
目标关系组合的情况
⑨ 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 实现了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不用进行任何调节,是最优状
态。
— 22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开放条件下的最优政策搭配
在国内外需要不同调节政策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政策应使其中一种政策的积极作用超过另一 种政策的消极作用。
一国国内总需求与国内生产 总值的增加会影响对国外产 品的需求,从而使与之有贸 易关系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 值也增加
溢出效应
回波效应
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 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 增加使最初发生“溢出效应”的国 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
— 17 —
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的调节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内外均衡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 IB曲线和EB曲线的交点O表示内外均衡同时实现,这 是一国的理想状态。
表12—4列出了在各个区间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 换政策实现内外均衡的搭配组合。
表12—4
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区间
经济状况
支出变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ⅰ
通胀/逆差
紧缩
ⅱ
失业/逆差
扩张
ⅲ
失业/顺差
扩张
ⅳ
通胀/顺差
紧缩
贬值 贬值 升值 升值
• EB曲线表示外部均衡,是经常账户收支均衡时实际 汇率与国内支出水平的结合。EB曲线的斜率为正, 因为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常项 目顺差,要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扩大支出进而增加进 口。
• 在EB曲线的左边,经常项目顺差,因为国内支出水 平低于实现外部均衡所需的国内支出;同理,在EB 曲线的右边,经常项目逆差,因为国内支出的水平 高于实现外部均衡所需的国内支出。
张、预算增加;向左表示财政政策紧缩、预算减少。 • 纵轴表示货币政策,以货币供给为代表,向上表示货币政策扩张、
放松银根;向下表示货币政策紧缩、收紧银根。
▪
利率
▪
(货币扩张)
▪ C′
▪
B′
▪1 ▪A
▪B
▪2 ▪D
▪C
▪O
▪F ▪4
• 图12—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EB ▪E
▪3 ▪ IB
▪ 预算增加
• 可见,斯旺图形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 要实现内外均衡的双重目标,只有依赖政策搭配才行,单一的政
策工具是无法实现的。 • 但是,由于斯旺图形没有考虑到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因此并不
能完全解决米德冲突的问题。
12.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 短期效应分析
表12—4列出了在各个区间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 换政策实现内外均衡的搭配组合。
表12—4
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区间
经济状况
支出变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ⅰ
通胀/逆差
紧缩
ⅱ
失业/逆差
扩张
ⅲ
失业/顺差
扩张
ⅳ
通胀/顺差
紧缩
贬值 贬值 升值 升值
• EB曲线表示外部均衡,是经常账户收支均衡时实际 汇率与国内支出水平的结合。EB曲线的斜率为正, 因为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常项 目顺差,要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扩大支出进而增加进 口。
• 在EB曲线的左边,经常项目顺差,因为国内支出水 平低于实现外部均衡所需的国内支出;同理,在EB 曲线的右边,经常项目逆差,因为国内支出的水平 高于实现外部均衡所需的国内支出。
张、预算增加;向左表示财政政策紧缩、预算减少。 • 纵轴表示货币政策,以货币供给为代表,向上表示货币政策扩张、
放松银根;向下表示货币政策紧缩、收紧银根。
▪
利率
▪
(货币扩张)
▪ C′
▪
B′
▪1 ▪A
▪B
▪2 ▪D
▪C
▪O
▪F ▪4
• 图12—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EB ▪E
▪3 ▪ IB
▪ 预算增加
• 可见,斯旺图形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 要实现内外均衡的双重目标,只有依赖政策搭配才行,单一的政
策工具是无法实现的。 • 但是,由于斯旺图形没有考虑到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因此并不
能完全解决米德冲突的问题。
12.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 短期效应分析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矛盾
外部失衡 内部失衡
逆差
顺差
失业
支出紧缩 支出扩张
支出扩张
通货膨胀
支出紧缩
支出扩张 支出紧缩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
经济衰退、失业增 国际收支顺差 加
经济衰退、失业增 国际收支逆差 加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下的政策组合
r
货 币
Ⅰ
政
策
(
利
B
率 B'
)
A
Ⅳ
IB
Ⅱ
EB
E C
Ⅲ
0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 G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区间
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Ⅰ
失业/顺差
扩张
Ⅱ
通胀/顺差
紧缩
Ⅲ
通胀/逆差
紧缩
Ⅳ
失业/逆差
扩张
货币政策 扩张 扩张 紧缩 紧缩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蒙代尔提出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 原 则,弥补了丁伯根原则的不足 。蒙代尔认为,在许 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 策者手中,倘若决策者不能密切协调而只是独立进 行决策,就不能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如果每一种 政策工具都被合理地指派给其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目 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 则分散决策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开放经济的政策工具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矛盾
外部失衡 内部失衡
逆差
顺差
失业
支出紧缩 支出扩张
支出扩张
通货膨胀
支出紧缩
支出扩张 支出紧缩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
经济衰退、失业增 国际收支顺差 加
经济衰退、失业增 国际收支逆差 加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下的政策组合
r
货 币
Ⅰ
政
策
(
利
B
率 B'
)
A
Ⅳ
IB
Ⅱ
EB
E C
Ⅲ
0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 G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区间
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Ⅰ
失业/顺差
扩张
Ⅱ
通胀/顺差
紧缩
Ⅲ
通胀/逆差
紧缩
Ⅳ
失业/逆差
扩张
货币政策 扩张 扩张 紧缩 紧缩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蒙代尔提出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 原 则,弥补了丁伯根原则的不足 。蒙代尔认为,在许 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 策者手中,倘若决策者不能密切协调而只是独立进 行决策,就不能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如果每一种 政策工具都被合理地指派给其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目 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 则分散决策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政策课件
开放经济的政策工具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1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
米德冲突(Meada Conflict),在开放的经济环境
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 货,还须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 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固定汇 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 常常存在冲突。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 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财 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经济学上称之为米德 冲突。
“三元悖论”的政策含义
汇率稳定、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 动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其中两个目标, 而放弃另一个目标,即:
货币政策独立性
汇率稳定
资本自由流动
三、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协调的基本原则
(一)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 丁伯根(J. Tinbergen)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 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他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 政策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该模型认为, 若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 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换句话说,一种 政策工具如果用来实现两种独立的政策目标,则 两种目标都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因此,要实 现N种目标,就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政策工具。这 一原则被称为“丁伯根原则”。
Y-A﹦X-M
斯旺曲线
-EB曲线为外部平衡曲线
R 贬 值
Ⅲ:顺差 失业
-IB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
Ⅳ:顺差 通货膨胀
EB
B
Ⅰ:逆差 通货膨胀
-Ⅰ区存在逆差和通胀
-Ⅱ区存在逆差和失业
-Ⅲ区存在顺差和失业 -Ⅳ区存在顺差和通胀
E
升 值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Y
O
i
Y*
i*
IS
IS曲线移动: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i1
Y1
A
B
C
D
A、扩张——右移
B、紧缩——左移
A、本币贬值——右移
B、本币升值——左移
1、IS模型: 商品市场均衡
非均衡点C点:I<S有超额产品需求; D点:I>S有超额产品供给;
IS曲线特征: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利率水平越低,投资规模就越大,从而收入水平越高。
2.其他条件不变,扩张的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增加,国内利率上升;紧缩的财政政策相反。
3.其他条件不变,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增加,国内利率下降。
IS-LM模型
3、BP曲线的推导
BP曲线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国际收支平衡线国际收支平衡: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与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之和为零
4.经济冲击与稳定政策的选择
固定汇率制度下
浮动汇率制度下
5.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问题
一、主要的宏观政策分析工具
IS曲线——分析商品市场的工具
LM曲线——分析货币市场的工具
BP曲线——分析国际收支的工具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问题,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先依次分析每个问题的解决工具:
Y
O
i
Y0
i0
LM
E
BP
IS
LM’
i’
Y’
E’
(2)资本有限流动A:对利率反应不是很灵敏
Y
O
i
Y0
i0
LM
E
BP
IS
LM’
i’
第十八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图17-2
三、国际收支平衡线—BP曲线的推导
图17-3
图17-4
图17-5
四、IS-LM-BP模型
图 17-6
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一、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一)货币政策
图 17-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践 演变
二、开放条件下LM曲线的推导
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有国内货币 供给与汇率。例如,国内货币供给增加,LM曲 线将右移,这是因为对应于既定的利率水平, 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过剩的货币余额 被吸收(用于交易目的);本币贬值将导致LM 曲线右移,因为贬值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会抬 高国内整体物价水平,从而增加国内居民对货 币的需求,那么对应于既定的利率水平,只有 实际国名收入的下降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开放条件下IS曲线的推导
S+M=I+G+X S=Sa+sY M=Ma+mY
I=I(i),dI/di>0
(17.1) (17.2) (17.3) (17.4)
图17-1
凡是影响“漏出”与“注入”的因素都会影响到IS曲 线的位置。例如,储蓄或进口自发部分的下降,都会导致 IS曲线向右移动。这是因为对应于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 只有当国民收入增加才能保证有更多的储蓄与进口,以抵 消自发下降部分,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 若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或出口增加,将导致IS曲线右移, 这是因为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注入”的任何增加要求 国民收入也必须增加,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储蓄与进口的 增加,以维持“漏出”与“注入”之间的平衡。另外,汇 率的变化也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例如,在马歇尔-勒纳 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本币贬值将导致IS曲线右移,因为贬 值后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所以“注入”超过“漏出”, 这样只有国民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漏出”与“注入”之 间的平衡。
国际经济学《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课件

LM
E1
BP(e1)
IS’(e1) IS(e1,e2)
Y1
Y
结论:在浮动汇率下,当资本流动完全时,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只会引起的本币升值,对提高一国国民收入 水平完全无效。
浮动汇率制下财政及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的一般性结论
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货币供给量不再受国际收支 的影响,故货币政策在增加一国收入方面总是有效 的;财政政策对一国收入的影响在无资本流动和资 本有限流动两种情况下较有效,当资本完全流动时, 财政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不产生任何影响,政策完 全失效。
(2)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 LM
扩张性财政导致IS(e1)
i
移至IS’(e1)
i2
效应A:Y上升
i3
→进口增加→ 经常帐户逆差
i1
E2 E3 E1
BP(e2) BP(e1)
IS’(e1)
效应B: i上升, 资本流入→资 本帐户顺差
若效应B>效应A(如右图) →BP顺差→本币升值→进 口增加,出口减少→IS曲 线和BP曲线左移。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一、开放条件下的模型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1、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无资本流动的情况 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 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
(1)无资本流动的情况
扩张性货币政策导 i
致LM移至LM’ → i
下降→ 投资增加,
Y上升,但Y上升→
进口增加→国际收 支出现逆差→本币
经常帐户逆差
i1
LM LM’
E2
BP
E3 E1
效应B: i上升, 资本流入→资 本帐户顺差
若效应B>效应A(如右图) →BP顺差,本币面临升值 压力,为维持固定汇率→ 货币供给量增加→LM移至 L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显然,新的均衡点使不稳定的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如何使新的均衡点稳定?
• 必须在实施扩张性国内经济政策的同时,配合以货币贬值(或其 他减少逆差的措施,如贸易保护)
• 当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IS(LM)曲线向右上(下)方移 动时,配合以货币贬值,使BP曲线同样右移,最终的新的均衡点 保证了三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极端情况
• 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国内利率恰好等于国外利率, 则BP曲线水平
• 即当资本完全流动时,有一个(也只有一个)利率水平可以保证 在任何收入水平下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完全取决于利率和资本帐户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极端情况
• 如资本完全不能自由流动,则BP曲线垂直 • 国际收支平衡只取决于Y的值 • 有一个唯一的Y可以保证使任意利率水平下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最终影响取决于综合的结果: 扩张性政策对经常帐户产生负面影响;对资本帐户产生正面影响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当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即资本流动性较高 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示为:
r
IS IS’
LM LM’ B
BP
A
C
Y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上图的解说
• 最初的均衡点为A点 •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与LM曲线交于B点 • 因B点位于BP曲线之上,因此存在国际收支顺差 • 顺差使基础货币增加,导致LM曲线右移 • 直到LM右移到LM’,此时三线共点于C,顺差消除,再次实现内
• BP曲线的简要推导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假设有一点(Y0和i0)已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当Y> Y0时,进口增加,经常帐户收支出现
逆差 • 为保持整个国际收支的平衡,要求资本帐
户出现更多的资本流入(盈余),则国内 利率i必须上升 • 因此,BP曲线斜率为正 • 进口倾向越大,则经常帐户出现的逆差越 大,相应要求资本帐户的盈余要越大,则i 的上升越大 • 因此,进口倾向越大,则BP曲线越陡峭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LM
IS
R
LM
BP
IS
R
BP
E
E
Yf
Y
Yf
Y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在上图中,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 支市场中任何一条均衡曲线发生移动,要 保持均衡,都必须其他两条曲线中的一条 发生移动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汇率变化的影响
• 以固定汇率制度展开分析 • 当本币贬值时,BP曲线将向下移动 • 同时因贬值将导致出口增加,使IS曲线也向右上方移动 • 新的IS曲线与原有的LM曲线相交于B点,但此时国际收支未实现
引入净出口后模型的变化
Y C IG X M
C cY
I I (r)
G G
X X
M mY
Y
1 [I (r) G X ]
1 c m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对IS曲线的影响
• 由上式可见,当引入净出口后,IS曲线的表达式与封闭经济条件 下的IS曲线发生一定改变
• 1、当国内需求不变时,由于增加了出口,使IS曲线右移 • 2、由于增加了边际进口倾向m,使斜率的绝对值减小,IS曲线更
• 由于新的均衡点收入水平增加,因此进出口规模均上升,意味着 本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对其他国家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的增加产生正面影响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从上节可见,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将导致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
• 由于实施固定汇率,因此汇率不会发生变化 • 但由于存在顺差或逆差,因此基础货币投放将发生变化(此时未
平衡——存在国际收支顺差 • 为实现新的均衡,要求LM曲线也发生移动 • 由于出现顺差,因此基础货币扩张,货币供给增加,利率水平下
降,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直至顺差消除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进一步考察贬值的重要作用
• 为简化分析,不考虑资本流动 • 此时,BP曲线垂直 • 如最初实现了均衡,均衡点为A,但该点未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 此时,单纯采用扩张性财政或货币政策,则收入水平扩大到Yf,
部和外部同时均衡 • 恢复均衡,且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收入水平提高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当BP曲线比LM曲线陡峭(即资本流动性较低 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示为:
BP LM’ LM
r
IS IS’
C
B A
Y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上图的解说
• 最初的均衡点为A点 •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与L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交于B点 • 因B点位于BP曲线之下,因此存在国际收支逆差 • 逆差使基础货币减少,导致LM曲线左移 • 直到LM右移到LM’,此时三线共点于C,顺差消除,再次实现内
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第一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对IS-LM模型的扩展 • 将研究范畴从封闭经济扩展到开放经济 •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方面重要的扩展 • 1、将净出口需求作为总需求的一个组成 • 2、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外引入对外收支市场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加陡峭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对LM曲线的影响
• 假定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需求与供给不会有直接变化 • 因此LM曲线形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一致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引入对外收支市场后 模型的变化
•
BPCAKA(p, pw,e,Y,Yw;i,iw,ee) 简化得:
• 将e视为既定,BP当BhP(e=,Y0,i,) 即国际收支平衡时,即可得国际收支平 衡时的Y与i的组合线——BP曲线
部和外部同时均衡 • 恢复均衡,且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收入水平提高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二、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时
• 在封闭经济中 • 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经济扩张 • 在开放经济中 • 利率的下降只能是暂时的 • 原因有两个: • 利率下降使资本帐户收支恶化 • 投资增加使收入增加,使经常帐户收支恶化
考虑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的对冲)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一、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
• 两个方面的传导机制 • 1、国内产品市场的传导:由于收入增加——进口增加——经常
帐户收支恶化 • 2、国际资本市场的传导:货币政策不变——货币供给不增加—
—收入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资本帐户收支得到改善
• 原因:M=L1(Y)+L2(r)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如何使新的均衡点稳定?
• 必须在实施扩张性国内经济政策的同时,配合以货币贬值(或其 他减少逆差的措施,如贸易保护)
• 当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IS(LM)曲线向右上(下)方移 动时,配合以货币贬值,使BP曲线同样右移,最终的新的均衡点 保证了三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极端情况
• 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国内利率恰好等于国外利率, 则BP曲线水平
• 即当资本完全流动时,有一个(也只有一个)利率水平可以保证 在任何收入水平下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完全取决于利率和资本帐户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极端情况
• 如资本完全不能自由流动,则BP曲线垂直 • 国际收支平衡只取决于Y的值 • 有一个唯一的Y可以保证使任意利率水平下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最终影响取决于综合的结果: 扩张性政策对经常帐户产生负面影响;对资本帐户产生正面影响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当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即资本流动性较高 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示为:
r
IS IS’
LM LM’ B
BP
A
C
Y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上图的解说
• 最初的均衡点为A点 •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与LM曲线交于B点 • 因B点位于BP曲线之上,因此存在国际收支顺差 • 顺差使基础货币增加,导致LM曲线右移 • 直到LM右移到LM’,此时三线共点于C,顺差消除,再次实现内
• BP曲线的简要推导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假设有一点(Y0和i0)已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当Y> Y0时,进口增加,经常帐户收支出现
逆差 • 为保持整个国际收支的平衡,要求资本帐
户出现更多的资本流入(盈余),则国内 利率i必须上升 • 因此,BP曲线斜率为正 • 进口倾向越大,则经常帐户出现的逆差越 大,相应要求资本帐户的盈余要越大,则i 的上升越大 • 因此,进口倾向越大,则BP曲线越陡峭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LM
IS
R
LM
BP
IS
R
BP
E
E
Yf
Y
Yf
Y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在上图中,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 支市场中任何一条均衡曲线发生移动,要 保持均衡,都必须其他两条曲线中的一条 发生移动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汇率变化的影响
• 以固定汇率制度展开分析 • 当本币贬值时,BP曲线将向下移动 • 同时因贬值将导致出口增加,使IS曲线也向右上方移动 • 新的IS曲线与原有的LM曲线相交于B点,但此时国际收支未实现
引入净出口后模型的变化
Y C IG X M
C cY
I I (r)
G G
X X
M mY
Y
1 [I (r) G X ]
1 c m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对IS曲线的影响
• 由上式可见,当引入净出口后,IS曲线的表达式与封闭经济条件 下的IS曲线发生一定改变
• 1、当国内需求不变时,由于增加了出口,使IS曲线右移 • 2、由于增加了边际进口倾向m,使斜率的绝对值减小,IS曲线更
• 由于新的均衡点收入水平增加,因此进出口规模均上升,意味着 本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对其他国家的就业和收入水平 的增加产生正面影响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 从上节可见,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将导致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
• 由于实施固定汇率,因此汇率不会发生变化 • 但由于存在顺差或逆差,因此基础货币投放将发生变化(此时未
平衡——存在国际收支顺差 • 为实现新的均衡,要求LM曲线也发生移动 • 由于出现顺差,因此基础货币扩张,货币供给增加,利率水平下
降,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直至顺差消除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进一步考察贬值的重要作用
• 为简化分析,不考虑资本流动 • 此时,BP曲线垂直 • 如最初实现了均衡,均衡点为A,但该点未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 此时,单纯采用扩张性财政或货币政策,则收入水平扩大到Yf,
部和外部同时均衡 • 恢复均衡,且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收入水平提高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 当BP曲线比LM曲线陡峭(即资本流动性较低 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示为:
BP LM’ LM
r
IS IS’
C
B A
Y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上图的解说
• 最初的均衡点为A点 •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与L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交于B点 • 因B点位于BP曲线之下,因此存在国际收支逆差 • 逆差使基础货币减少,导致LM曲线左移 • 直到LM右移到LM’,此时三线共点于C,顺差消除,再次实现内
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第一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对IS-LM模型的扩展 • 将研究范畴从封闭经济扩展到开放经济 •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方面重要的扩展 • 1、将净出口需求作为总需求的一个组成 • 2、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外引入对外收支市场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加陡峭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对LM曲线的影响
• 假定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需求与供给不会有直接变化 • 因此LM曲线形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一致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引入对外收支市场后 模型的变化
•
BPCAKA(p, pw,e,Y,Yw;i,iw,ee) 简化得:
• 将e视为既定,BP当BhP(e=,Y0,i,) 即国际收支平衡时,即可得国际收支平 衡时的Y与i的组合线——BP曲线
部和外部同时均衡 • 恢复均衡,且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收入水平提高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二、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时
• 在封闭经济中 • 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经济扩张 • 在开放经济中 • 利率的下降只能是暂时的 • 原因有两个: • 利率下降使资本帐户收支恶化 • 投资增加使收入增加,使经常帐户收支恶化
考虑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的对冲)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一、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
• 两个方面的传导机制 • 1、国内产品市场的传导:由于收入增加——进口增加——经常
帐户收支恶化 • 2、国际资本市场的传导:货币政策不变——货币供给不增加—
—收入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资本帐户收支得到改善
• 原因:M=L1(Y)+L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