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下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下第7课《大雁归来》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雁迁徙的基本概念、文章结构、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雁迁徙意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尊重自然界的生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观察活动进行得相当顺利。但我注意到,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紧张和不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应该在平时多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如组织课堂演讲、辩论等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更好地展示自己。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大雁迁徙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提问有时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思考方向不明确。今后,我需要更加精准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大雁归来》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大雁迁徙这一自然现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大雁北飞的场景,但感觉这种方式对部分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下次我可以尝试使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雁迁徙的壮观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举例:课文中的“春天,大雁从南方飞来,一行行,一列列,呱呱的叫声响彻云霄。”这句话中,“一行行,一列列”通过反复修辞手法强调了雁群的整齐有序;“呱呱的叫声”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大雁的活泼可爱。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如何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雁归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懂得珍惜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大雁迁徙的原因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雁的了解。

(3)简介课文《大雁归来》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2)讲解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环节:(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大雁,体验迁徙的过程。

(2)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分享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

(3)拓展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保护的认识,培养爱护环境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表扬优秀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 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 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7《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象的散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文章以大雁的迁徙为线索,展现了季节更替中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文中所涉及的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主题,还需教师引导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难点: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音频,以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2.准备相关的大自然图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展示,增加学生对自然的直观感受。

3.准备课文解析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随后,展示大自然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味。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大雁归来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生态观念。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大雁吗?(学生自由回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雁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

今天,我们就跟随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的脚步,一起去探寻大雁归来的奥秘。

(板书课题:大雁归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缄默”“窥探”“狩猎”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3. 思考:文章围绕大雁归来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 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大雁归来的情景?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例如:“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一只燕子的来临和一群大雁的归来进行对比,突出了大雁归来才是春天真正到来的标志。

2. 作者在描写大雁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比如:“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雁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的友好和亲切。

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炼文章关键信息,撰写“科普展板”,掌握科普文科学性的特点。

(重点)2.精读段落,聆听“雁声雁语”,学习科普文的抒情手法。

(重点)3、品读抒情词句,结合助读资料,感悟作者平等关爱自然界生命的情怀。

(难点)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且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过程一、回忆古诗,导入新课大雁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苦。

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传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这么多关于大雁的诗篇,科学家笔下的大雁又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通过古诗导入文章,引导学生回忆大雁身上的意义。

并了解本文的题材,是一篇具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

二、速读课文,科普知识。

(一)我是科普员,大雁习性我来填师引导:今年春天,泰安汶河湿地公园迎来了一群大雁,为了让游客们跟更好地了解大雁,设置了科普展板,请根据课文,填全信息。

科普展板归来时间离开时间喜欢的食物飞行距离飞行特点聚集时间数量特点栖息地叫声特点大雁观念设计意图:为了拉近课文与同学的距离,设置了为湿地公园设置科普展板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梳理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自读速读能力。

(二)作者身影我来探师引导:文中告诉了我们这么多关于大雁的知识,作者是如何得来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呢?40页批注:观察、推测与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师引导:简单的三个词语,但老师相信科学家的付出远不止于此。

下面让我们飞到遥远的沙乡农场去探寻作者科学观察的身影。

请同学们找到作者观察时间和地点的语句,用不同的标记记下来。

11月份南飞的鸟群 从黎明到夜幕降临3月的大雁则不同 1946年 4月 11日记录春雁每天 从早到晚六年之后 在 4月的夜间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 在 5月来到之时......农场 水面 河流 沙滩 沼泽草地 水洼 池塘 山丘 玉米地......师引导:从这些词语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利奥波德?无私奉献、坚韧、热爱科学......师引导:像这样的科学工作者还有很多,我们学过的还有谁?居里夫妇、康拉德·劳伦兹、法布尔......设计意图:感受科学家的不易。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大雁归来》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及要求本单元“品味诗意,传承文化”以张九龄的《大雁归来》为主题,选取了全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阅读、分析、欣赏和评价。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表达和文化素养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

2.对《大雁归来》的主题、艺术形式和情感体验有深刻理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让学生深刻感受诗歌的生命力和人文魅力。

三、教学过程1.了解唐代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学习小传;2.诵读、倾听和感受《大雁归来》的诗歌语言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内心的韵律和音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3.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剖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大雁归来》主题的含义和艺术形式的特色;4.阅读相关的诗歌作品,探究《大雁归来》的文化融合和传承;5.评析师生自己的写作作品,选择好作品在班内进行展示和评选,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和成长。

四、课外拓展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有关唐代文化艺术的信息,拓宽视野和知识面;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文化名著和优秀作品,锻炼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3.组织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化自信。

五、教学效果本单元以《大雁归来》为载体,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创作特点,提高了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和表达水平,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

学生不仅从诗歌中汲取了生命的营养和智慧,更培养了文化胸怀和人文情怀,对诗歌和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本单元以张九龄的诗歌名篇《大雁归来》为引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生命力和人文魅力,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大雁南飞北归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寓意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分析一些简单的文学作品。

但对于课文中所表达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命敬畏之情可能还较难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难点:课文中所表达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命敬畏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

2.图片: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想象。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课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如:展示一些关于大雁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大雁的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如:课文描绘了大雁的哪些生活习性?作者是如何表现大雁的这些习性的?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优秀11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优秀11篇】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优秀11篇】《大雁归来》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知识: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四.教学安排: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每当萧枫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二.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提问: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

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三.课堂讨论:提问: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明确: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四。

品读赏析: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

感受浓郁的思想感情。

师点拔: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评定。

(1)探究知识性:明确: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大雁归来》故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向学生展示大雁的生活场景。

讲述《大雁归来》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3 教学活动:展示大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大雁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讲述故事《大雁归来》,引导学生关注大雁的迁徙和归来。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大雁归来的意义。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章:故事讨论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的意义,讨论大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讨人类活动对大雁迁徙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雁归来的意义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提出保护大雁和环境的建议。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雁归来的感受。

鼓励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4.3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写作等。

分享创意成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大雁归来和环境保护的看法。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态度。

5.2 教学内容:回顾《大雁归来》的故事情节和讨论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理解程度。

5.3 教学活动:学生自我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和自己的表现。

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大雁归来》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大雁归来》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我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
建立进一步独立、 合作学习和思考 的平台。让学生真 正懂得保护野生 动物的意义,自觉 保护野生动物的 习惯。
本文运用 手法,描写了大
课堂 雁的 、 、 、 等 思考完成:
小结 〔2
活动,说明了大雁是对人类有 拟人;鸣叫、觅食、群 课件 6
益无害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 居、飞行;喜爱 ; 和
了大雁有哪些特点?
叫,十一月一声不响,
爱觅食玉米粒,列队
飞……
培养学生概括内 容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感
受深情:
学生精读课文,勾画精
找出文中作者观察大雁的行动
巧句,品味,合作探究,
和对大雁活动描写的语句,想
思考交流。
想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
课件 4
〔师生共同总结:拟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人、比喻;喜爱、赞叹、
教学过程构造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 (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的运用
播放大雁迁徙视频,导入新课。
学生倾听,思考,发言 播放大雁 设 计 一 个 特 定 的
导入 小时候昂望苍穹总是羡慕排成
迁徙视频 环境,激发学生的
新课 人字形或一字形的大雁。今天 (5 分 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 7 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授课时数Biblioteka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描写了南飞的大雁、冬季的雁归的情 景、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孤雁、四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等内容。这些内容既介绍了 大雁的生活习性、特点,又抒发了作者的爱鸟情怀。从写作上来说,形象性、知识性、 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作者以一个“爱〞字贯 穿全文,意在让我们了解大雁特点,培养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品质,从而养成保护野生 动物、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一、《大雁归来》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是以人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的“关爱自然”单元,这单元是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而本文向读者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与规律及大雁和人类的关系,使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大雁这种美丽、可爱、聪明的鸟,含蓄地谴责人类对鸟类的伤害,呼吁人类珍惜保护鸟类,让它们与我们共同享有美丽的大自然。

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即不失时机地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

二、这节语文课,全面渗透了新课改理念,又充分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可以说体现了语文教学应有的价值,认真阅读课文后,我发现,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跃然纸上,从内容上讲,课文既介绍了有关大雁的知识,有用大量的笔墨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而细致研读后就会发现,作者的侧重点不在知识而在抒发情怀,所以我把教育的重点定在把握作者的情怀上,但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呢?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否可以从此入手,仔细斟酌后,我决定以探究“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内容,环环深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试着使用先学后教、当堂反馈等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设计呈板块状,合理而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突出基本能力培养、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又强化双基训练,重视知识积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在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文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本单元提示的第二段曾这样写道:“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第7课《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7课《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7课《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内容,了解大雁生活习性,体会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大雁形象。

2.揣摩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培养和激发珍爱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大雁生活习性,体会大雁形象。

2.体会本文浓郁的抒彩。

3.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点句子。

教学步骤预习检测字音字形理解词语导入,体会中国文化中的大雁形象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还的候鸟。

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成语:鸿雁传书)。

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

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咏雁作品。

展示与雁有关的诗句。

大雁:五常俱全(仁、义、礼、智、信)雁之仁:一队雁阵当中,壮年的大雁会照顾老弱病残,不抛弃伤病的大雁。

雁之义:雁一夫一妻,从一而终,失偶的孤雁,往往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情义深深。

雁之礼:雁阵由老雁领头,小雁在中间,互相照应,既有等级差别,又协作有序,有儒家的礼仪风范。

雁之智:大雁警惕性很高,休息时,会派一两只大雁站岗放哨,一有风吹草动,就发出警报。

雁之信:雁是南北迁徙的候鸟,春天北往,秋天南来,顺时迁徙,从不爽期,被古人当做标志性物候。

二、初读课文,体会本文中大雁形象本文中的大雁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从____读出这是一群____________的大雁。

●友好、热情●乐于助人、无私●开朗、活泼、乐观●注重亲情,家庭观念强●具有联合观念三、再读课文,梳理内容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大雁?十一月南飞的大雁(3)三月的大雁(4)大雁归来的情景(5)春雁觅食过程的鸣叫(6)孤雁(7、8)四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9)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大雁。

精读,品味语言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写出了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它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初中语文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雁归来》教材分析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学生往往聚焦于其中的知识内容,注重对文章结构、条理和线索的分析,指向对“说明"这一文本特点的把握,这是必要的。

但过度拘泥文体,仅仅以把握说明性内容为目的的组织教学,容易使得学生对其他方面内容关注不足,如情感价值观。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多方面、多角度解读文本知识,引导学生在把握说明性内容的同时,在情感上受到触动,在思想上得到提升,改变学生的思维,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说明文的知识,在语言赏析方面也有一些积累,对于文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的赏析还是可以的,但对于赏析的步骤还要加强练习。

目标导航1. 通读全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2. 精读段落,欣赏文章的抒情笔法;3. 品读“我们”,感受作者的浪漫情怀。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很多诗句都借助“大雁"这个意象来表达去国怀乡、离家思亲的感情,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但是,在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笔下,大雁却别有情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雁归来》。

二、初读课文,认识大雁1.速读课文,勾画有关“大雁”关键知识的语句,概述“大雁"的习性。

(1)大雁归来的时间:三月。

(2)大雁飞行的特点:路线是笔直的,距离200英里。

(3)大雁的栖息地:池塘、沼泽等。

(4)大雁喜欢的食物:玉米粒。

(5)大雁组队的特点:常以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6)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7)孤雁一般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

2.结合课文旁批4,认真阅读课文7、8段关于“孤雁”的观察研究,同桌合作,分别找出作者观测到的现象、推测分析得出的结论。

旁批4:观察、推测与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大意。

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难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引入大雁归来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大意,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词汇卡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展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2. 教师通过例句或场景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汇。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词汇游戏或练习,巩固学生的词汇掌握。

第三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细节。

教学准备:1. 准备文章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细节。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看法。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大雁归来》的背景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大雁归来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雁归来》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关注大雁归来现象背后的生态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简单介绍《大雁归来》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归来现象背后的意义。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雁归来现象。

第二章: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2.1 教学目标了解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和作用。

探讨大雁归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重要性。

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

利用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4 教学步骤讲解大雁归来的生态意义和作用。

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大雁归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第三章:大雁归来的观察与研究3.1 教学目标学习观察和研究大雁归来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研究中雁归来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如何记录和分析大雁归来的数据。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4 教学步骤介绍观察和研究中雁归来的方法和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学习如何记录和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分享研究成果。

第四章:大雁归来的保护与传承了解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和传承价值。

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和传承价值。

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大雁归来的文化。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

利用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4.4 教学步骤讲解大雁归来的保护意义和传承价值。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7《大雁归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雁归来》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于自读课文,节选自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著作《沙乡年鉴》。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主要谈的是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都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语言上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四篇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与科学。

语文要素是:“科学思考方法”,包含筛选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等。

《大雁归来》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作者看起来是在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而且形象地阐明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道理。

本文的译者侯文蕙是青岛大学的一名教授,长期从事美国史、美国环境史教学与研究。

《沙乡年鉴》的翻译让她成为了最早把西方的环境理论通过翻译著作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目的是为了唤起国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相比较其他人的译文,她的教授苏珊·弗莱德评价说:她在译文中注入了一种对自然的爱,和一种对利奥波德所描述过的许多地方和环境的亲切感,并融入了她从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学中所获得的鉴赏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了事物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已有所了解,本单元两篇教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学习也让学生对事理说明文的学习要点、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学生初读课文后容易将其当成一篇介绍大雁生活习性的事物说明文,而对于传递的“自然共同体"的“大地伦理学”思想往往理解不到,思考还是浮光掠影,只停留在表面。

【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了解大雁的习性,理清文章说明顺序;2.结合具体句子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体会作者的情感;3.通过文章内容和拓展资料,理解作者的思想,树立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

大雁归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大雁归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需要引导深入理解。
-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如何将课文中的自然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培养其生态文明意识。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通过具体例句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并提供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
举例:
-在讲解生字词时,通过例句展示词语的用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词义。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理解作者如何围绕大雁迁徙展开描述。
-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其表达效果,并尝试模仿运用。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和个人展示,指导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大雁迁徙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大雁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等。
大雁归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大雁归来》选自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生字词:熟悉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迁徙”、“陨落”等,并理解其含义。
2.课文内容:学习课文描述的大雁归来、北飞南迁的自然现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3.写作特色:分析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大雁的习性。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讨论大雁迁徙的意义时,能够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计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大雁归来》。

(2)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生能够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体会到大雁归来对作者的重大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大雁归来》的正确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体会到大雁归来对作者的重大意义。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大雁归来的自然现象。

(2)引导学生关注大雁归来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诗歌《大雁归来》。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 诗歌解析(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2)合作探讨,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情感。

四、课堂小结1. 回顾诗歌内容,强调大雁归来对作者的重大意义。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强调关注生态环境,珍惜友情等情感态度。

五、作业布置1. 朗读、背诵诗歌《大雁归来》。

2.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

3.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关注生态环境,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朗读、背诵和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学生讨论交流。
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
嚷着发出邀请。
5.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三)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
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




度 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
与 思想,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1、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
2、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
情,增强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朗读 讨论 合作探究
5、为什么说大雁单调的数字也能激发我的伤
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的能 力,锻炼口 语交际能力
感?


6、挑战自我,选择题号,品味语言。说说你选出

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 作
a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 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培养学生对 语言的感知 能力

b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
动划一。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 添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
二、作者及《沙乡年鉴》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
《沙乡年鉴》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
逝世后出版的著作。它问世于 1949 年。
教 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品味作品语言,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3、感受作者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3、着重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敬畏自然》中说:“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伦理学家,他对大雁,正是这样,他把大雁看做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种种活动情景,他对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走近大雁,走近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1887~1948)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请概括文章内容。

2、读了本文,你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爱寻食玉米粒;常成六只或六只的倍数列队飞行;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三、研读探究
1、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作者对大雁的爱表现在哪里?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

“我们的大雁”“我们刚到的客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或者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质疑。

如:(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这句话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这句话是说,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
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

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

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疑问:
①“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


可以先把句子简化为“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先知的坚定信念。

”先思考:这位先知的“坚定信念”是什么?从上文所说的“春天”可知,这个坚定信念,就是经过迁徙、到达目的地之日,准是春回大地了。

迁徙之前,远在千里之外,而且要把迁徙时间计算在内,它们就能断定目的地的季节,所以称得上“先知”。

那么,这位先知是谁呢?当然这是虚拟之说,意思是大雁的迁徙日期是很神奇的,对季节的判断竟如此准确。

再看“切断了其后路”,意思是大雁不像主教雀或花鼠,它们一旦迁徙“要想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是有进无退的。

②“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呢?
看下文内容可以解读这个句子。

下文说,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③“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可确实少有。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6只,或6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6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或者成了“心碎的寡妇”,或者成为失去子女的父母,原先就这样推断为此而感伤,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

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唐]李益:“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李世民: “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
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

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有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五、布置作业
1、做一件保护动物的事情。

2、预习《喂——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