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水试验(计算公式已设置好-自动计算)

合集下载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0.034943 (m) 34.94335 (mm)
2)异形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3)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 = 0.0046Di 式中 q-允许渗水量(m3/24h·km) Di-管道内径(mm) 4)由P182页中得到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 q = W/(T·L) 式中 q-实测渗水量(L/min·m)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W-补水量(L) T-检测恒定时间(一般大于等于30min)
试验依据:GB 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P166-P168页中规定: 1)钢筋砼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下表中规定: 允许渗水量 管道内径 3 Di(mm) {m /(24h·km)}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17.60 21.62 25.00 27.95 30.60 33.00 35.35 37.50 39.52 41.45 43.30 45.00 46.70 48.40 50.00 51.50 53.00 54.48 55.90
换算单位为(L/min·m):
0.027444 ×30(min) 61.75
此结果代表:该井段闭水试验中每30分钟最大补水量不得大于 计算步骤3:“最大允许水位下降量” 该步骤应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 = = 再由理论公式得知:体积/面积=高度 = = = =
(1500(mm)/2)2·π 1.767146 (m2) 61.75 0.06175 / / 1.767146 1.767146
0.003417 (m) 3.416526 (mm)

管道闭水试验(自动计算)

管道闭水试验(自动计算)

0.0197 L/(min·m)=
28.41 m³/(24h·km)
根据GB50268-2008标准,经检测该段闭水试验符合要求。
审核:
签 发:
日期:
1.管道允许渗水量按下表要求填写(蓝色标注单元格),平均实测≤允许; 2.本表已设置了自动计算,只需要输入试验长度、恒压时间、平均实测渗水
(红色标注单元格)
54.48
(蓝色标注单元格),平均实测≤允许; 算,只需要输入试验长度、恒压时间、平均实测渗水量
(红色标注单元格)
试验 室名 称:
工程名称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报告
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部位及桩号
雨水管线K1+000-K1+500(右侧)
管道内径(mm)
管道种类
300
钢带波纹管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m)
试验水头(m)
1.5
1.5
取样见证人
接口种类
试验长度(m)
焊接
50.00
允许渗水量[m³/(24h·km)]
21.62
次数
管道内径(mm)
允许渗水量[m3/ (24h · km)]
200
17.6
300
21.62
400
25
500
27.95
600
30.6
700
33
800
35.35
900 1000
37.5 39.52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43.3 45 46.7 48.4 50 51.5 53

水 量1

定2

闭水试验-自动计算表格-

闭水试验-自动计算表格-

施工单位
邀请单位
管道闭水试验记录表
பைடு நூலகம்
工程名称
实验日期
年月日
桩号及地段
管道内径 (mm)
号井至
管材种类
接口种类
号井段,带
号井
试验段长度 (m)
DN 500
钢筋混凝土管
平接口
20.0
试验段上游 设计水头 (m)
试验水头(m)
允许渗水量(m³/24h·km)
2.0
27.95
渗 水
次数
观测起始 观测结束 恒压时间t 时间t1 时间t2 (min)
恒压时间内补入 的水量W(L)
实测渗水量 q
(L/(min·m)

1
30
9.12
0.0152


2
30
8.88
0.0148
记 录
3
30
8.64
0.0144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
21.3
(m³/24h·km)
外观记录
管外表、接缝外表无明显渗水迹象
鉴定意见
该段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合格
参加单位 及人员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闭水试验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壤的渗透性的实验方法。

在闭水试验中,通过将土壤样品放置在封闭的容器中,施加一定的水压力,并记录下一定时间内渗入和渗出的水量,来估计土壤的渗透性。

Q=KiA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渗透流量,K是土壤的渗透系数,i是土壤的水头梯度,A是土壤的截面积。

在闭水试验中,我们可以假设容器内的水头梯度是恒定的,并且容器的底部被称为出口,顶部是入口。

那么,用于计算允许渗水量的公式为:W = (Qin - Qout) / A其中,W表示允许渗水量,Qin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渗入流量,Qout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渗出流量,A表示土壤的截面积。

在闭水试验中,测量渗入和渗出的水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准备工作:选择适当大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封闭的容器中。

确保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出口和顶部有一个入口。

2.设置实验条件:确保容器内的水头梯度恒定,并记录下这个水头梯度。

3.开始实验:测量容器顶部的水位,并记录下时间t1、然后打开容器的入口,并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容器内的水位稳定下来。

然后测量容器底部的水位,并记录下时间t24.计算渗入流量:通过测量容器顶部和底部水位的变化来计算渗入流量。

渗入流量可以表示为:Qin = (h1 - h2) / (t2 - t1) × A其中,Qin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渗入流量,h1是开始实验时容器顶部的水位,h2是结束实验时容器底部的水位,t1是开始实验时的时间,t2是结束实验时的时间,A是土壤样品的截面积。

5.计算渗出流量:通过测量出口流出的水量来计算渗出流量。

渗出流量可以表示为:Qout = Vout / Δt其中,Qout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渗出流量,Vout表示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量,Δt表示单位时间。

6.计算允许渗水量:利用上述公式,将计算得到的渗入流量和渗出流量代入,即可计算允许渗水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条件和样品特性调整公式中的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试验井段:W17-W19 长度:12m 管道内径:400mm检查井直径:1000mm管道材质:HDPE双壁波纹管计算步骤1:“允许渗水量”公式q = 0.0046Di =1.84(m 3/24h·km)= 1.84/ 1440=0.001278计算步骤2:“最大允许补水量”从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中换算“最大允许补水量”由q = W/(T·L)可=W=q×T×L0.001278×30(min)×12=0.460.46升计算步骤3:“最大允许水位下降量”该步骤应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检查井内径(mm)/2)2·π=0.785398(m 2)再由理论公式得知:体积/面积=高度 =0.46/0.78539815 =0.00046/0.78539815=0.000586(m) =0.58569(mm)试验井段:W'19-W'21 长度:75m 管道内径:1000mm检查井直径:1500mm管道材质:钢筋砼管钢筋混凝土管代入公式得到 W =换算单位为(L/min·m):此结果代表:该井段闭水试验中每30分钟最大补水量不得大于计算步骤1:“允许渗水量”差表得知q =39.52(m 3/24h·km)=39.52/ 1440=0.027444计算步骤2:“最大允许补水量”从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中换算“最大允许补水量”由q = W/(T·L)可=W=q×T×L0.027444×30(min)×75 =61.7561.75升计算步骤3:“最大允许水位下降量”该步骤应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1500(mm)/2)2·π=1.767146(m 2)再由理论公式得知:体积/面积=高度 =61.75/ 1.76714584 =0.06175/1.76714584=0.034943(m) =34.94335(mm)此结果代表:该井段闭水试验中每30分钟最大补水量不得大于代入公式得到 W =换算单位为(L/min·m):。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由 q = W/ (T·L)
可= W=q×T×L
代入公式得到 W =
0.027444 ×30(min) ×
=
61.75
此结果代表:该井段闭水试验中每 30分钟最大补水量不得大于
75 61.75 升
计算步骤 3:“最大允许水位下降量”
该步骤应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
=
=
(1500(mm)/2 ) 2·π 1.767146 (m2)
再由理论公式得知:体积 / 面积 =高度 =6175 /
0.034943 (m)
34.94335 (mm)
1.767146 1.767146
化学建材管
试验井段: W17-W19 长度:
70 m
管道内径:
400 mm
检查井直径:
计算步骤 1:“允许渗水量”
公式
q = 0.0046Di =
1000 mm
管道材质: HDPE双壁波纹管
1.84 (m3/24h ·km)
换算单位为( L/min ·m):
=
=
计算步骤 2:“最大允许补水量”
1.84 / 1440 0.001278
从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中换算“最大允许补水量”
由 q = W/ (T·L)
可= W=q×T×L
代入公式得到 W =
0.001278 ×30(min) × 70
=
2.683333
此结果代表:该井段闭水试验中每 30分钟最大补水量不得大于 2.683333 升
计算步骤 3:“最大允许水位下降量”
该步骤应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
试验依据: GB 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P166-P168页中规定: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闭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勘察方法,用于测定地下水渗透性及地下水位的高度。

在进行闭水试验时,我们需要计算允许渗水量,以评估地下水渗透性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计算公式。

在进行闭水试验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参数和概念。

以下是与本文相关的一些术语和符号:1. 允许渗水量(Q):指地下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渗水试验井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

2. 面积(A):指某一渗水试验井截面的水平断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3. 压水头(H):指地下水位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m)。

4. 渗透系数(k):指地下水渗流的性质参数,单位为米每秒(m/s)。

根据上述参数和概念,我们可以得到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k × A × H其中,Q表示允许渗水量,k表示渗透系数,A表示面积,H表示压水头。

在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准确测量和估算上述参数的数值。

通常情况下,测量和估算的误差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小误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计算公式进行适当的修正和改进。

例如,当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或地下水渗透性不均匀时,可以将井孔分段处理,并对每一段进行单独的计算。

在闭水试验中,通过计算允许渗水量,我们可以对地下水渗透性进行评估。

根据允许渗水量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地下水的渗透性好坏,并进一步分析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计算公式为Q = k × A × H,其中Q表示允许渗水量,k表示渗透系数,A表示面积,H表示压水头。

在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准确测量和估算参数的数值,并根据具体情况修正和改进计算公式,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闭水试验,我们可以评估地下水渗透性,进而分析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和动态变化的趋势,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自动计算记录表(正反算)xhl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自动计算记录表(正反算)xhl
试验依 据钢:筋砼GB管 实测渗水 量应小于 或等于下 表中规 定:
管道内径 允许渗水量
管道内径 允许渗水量
管道内径 允许渗水量
200 17.60 300 21.62 400 25.00 500 27.95 600 30.60 700 33.00 800 35.35
9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换算单位 为 (L/min· m):=
步骤2从 渗水量公 式中换算 “最大允 许补水量 ”
由q = W/ (T·L) 得W=q× T×L
35.35
➗ 1440
= 0.0245486 (L/min· m)
步骤3: 计算“最 大允许水 位下降量 ”
“最大允许补水量”W= 0.0245486 ✖ 60 = 36.822917 (L)
1、水压
1h=60min ;
1km=1000 m;
2、严密性
37.50 39.52 41.45 43.30 45.00 46.70 48.4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50.00 51.50 53.00 54.48 55.90
长度: 25
m
时间: 60
min
检查井内径: 1200
mm
计算步骤 1:
“允许渗 水量”q=
35.35
(m3/24h· km)
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 1200

= 1.44
(m2)
体积/面积=高度 = 36.822917 ➗
= 0.0368229 ➗
= 0.0255715 (m)
= 2.6
(cm)
1200
1.44 1.44
✖ 25

闭水试验(带公式)

闭水试验(带公式)

试验日期
接口类型 承插
试验段长度(m) 120.6 允许渗水量 (m3/(24h.km)) =0.0046*A8
恒压时间内补 入的水量W (L) 2 2.2 3
实测渗水量 q L(min.m) 0.0006 0.0006 0.0008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
0.96 (m3/(24h.km))
外观记录
试验段管壁及井位未见渗漏现象
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
试验表
试验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起止井号 W1~W10号井段 管道内径 (mm) 300 试验段上 游设计水 头(m) 2 次 数 渗 水 量 测 定 记 录 1 2 3 观测起始时间 t1 8:30 9:10 9:50 管材种类 双壁波纹管 试验水头(m) (高于上游管内顶) 至管顶上2M 观测结束时间 t2 9:00 9:40 10:20 恒压时间 t(min) 30 30 30
鉴定意见
符合/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建设单位 参加单位 及源自员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自动计算编程GB 50268-2008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自动计算编程GB 50268-2008
试压公式表GB 50268-2008 公式为:m³/(24h·km)
序号 管道 规格 允许渗 水量 (M³) 时 间 长度 (M) 每小时每 千米允许 渗水量(M³) 每小时每米 每半时每米 允许渗水量(M³) 允许渗水量(M³) 实际 实际长度每半小 规范中 长度 时允许渗水量 水头高 (M) (M³) 度(M) 每米高度 实际水 实际每米高度 井筒换算 允许渗水 头高度 允许渗水量(M 后每CM 量(M³) (M) ³)
0.226805556 2.329237477
2.268055556 23.29237477
0.001597222 0.019410312
0.0014789 0.0014366 0.0013028 0.0182667 0.0167083 0.0166917
2.025 24.800
2.1 21.92
6
2 2
0.006804167 0.00385 0.069877124 0.00385
渗水量计算 注:水的质量与体积比:1Kg水=1L
实际每米每分钟渗水量(L)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允许下 降CM
检查井 每个井允许 个数 下降(CM)
实际长度24小 时允许渗水量 (L)
实际长度每小 时允许渗水量 (L)
长度每10分钟渗水量(L) 第二次 第三次
2.04 20.05
1.85 20.03
实 分钟允许渗水 许渗水量(L) 量(L)
折合平均实 实际长度每10分钟 测渗水量 (m³ )/(24h· 第一次 km)
1.767316 18.1499
2
0.883658 3.0249837
326.6 3354.101966
13.60833333 139.7542486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代入公式得到 W =
0.027444 ×30(min) ×
=
61.75
此结果代表:该井段闭水试验中每30分钟最大补水量不得大于
75 61.75 升
计算步骤3:“最大允许水位下降量”
该步骤应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
= (1500(mm)/2)2·π
=
1.767146 (m2)
再由理论公式得知:体积/面积=高度 = = = =
q=
75 m 1500 mm
管道内径: 1000 mm 管道材质:钢筋砼管
39.52 (m3/24h·km)
换算单位为(L/min·m):
=
=
计算步骤2:“最大允许补水量”
39.52 / 1440 0.027444
从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中换算“最大允许补水量”
由 q = W/(T·L)
可= W=q×T×L
检查井直径:
计算步骤1:“允许渗水量”
公式
q = 0.0046Di =
70 m 1000 mm
管道内径: 400 mm 管道材质:HDPE双壁波纹管
1.84 (m3/24h·km)
换算单位为(L/min·m):

=
=
计算步骤2:“最大允许补水量”
1.84 / 1440 0.001278
从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中换算“最大允许补水量”
800
35.35
900
37.50
1000
39.52
1100
41.45
1200
43.30
1300
45.00
1400
46.70
1500
48.40
1600
50.00
1700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闭水试验计算公式

0.034943 (m) 34.94335 (mm)
试验依据:GB 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P166-P168页中规定: 1)钢筋砼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下表中规定: 允许渗水量 管道内径 3 Di(mm) {m /(24h·km)}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17.60 21.62 25.00 29.52 41.45 43.30 45.00 46.70 48.40 50.00 51.50 53.00 54.48 55.90
换算单位为(L/min·m):
0.001278 ×30(min) 2.683333
此结果代表:该井段闭水试验中每30分钟最大补水量不得大于 2.683333 升 计算步骤3:“最大允许水位下降量” 该步骤应先计算检查井的面积 = = 再由理论公式得知:体积/面积=高度 = = = = (检查井内径(mm)/2)2·π 0.785398 (m2) 2.683333 0.002683 / / 0.785398 0.785398
化学建材管
试验井段:W17-W19 长度: 70 m 1000 mm 管道内径: 400 mm 检查井直径: 计算步骤1:“允许渗水量” 公式 q = 0.0046Di = 1.84 (m3/24h·km) = = 计算步骤2:“最大允许补水量” 从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中换算“最大允许补水量” 由 q = W/(T·L) 代入公式得到 W = = 可= W=q×T×L × 70 1.84 0.001278 / 1440 管道材质:HDPE双壁波纹管
2)异形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3)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 = 0.0046Di 式中 q-允许渗水量(m3/24h·km) Di-管道内径(mm) 4)由P182页中得到实测渗水量计算公式: q = W/(T·L) 式中 q-实测渗水量(L/min·m)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W-补水量(L) T-检测恒定时间(一般大于等于3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允许渗水量[m3/ຫໍສະໝຸດ 24h·km)] 30.6 恒压时间内补入 的水量W(L) 29.849 实测渗水量 [L/(min· km)] 0.0072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
10.30 [m3/(24h·km)]
外观记录
试验时未见渗漏现象


合 格 试验负责人: 设计单位: 记录员:
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
雨水管道 闭水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坪山新区岭屋路(吉井路创景南路)市政工程 日期: 2016年6月27日
施工单位 桩号及区域 管道内径(mm) 600 试验段上游设计龙头(m) 2 次数 渗 水 量 测 定 记 录 1
广东众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雨水管道YA1-YA6 管材种类 II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 管 试验水头(m) 2 观测起始时 观测结束时间 间 16:30 17:00 恒压时间T (min) 30 接口种类 橡胶圈接口 试验段长度(m) 13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