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a1ebbf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3.png)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定位>读书笔记摘抄》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叫《定位》。
这书里讲的东西啊,真是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书里提到,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
说白了,就是要在顾客的脑子里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比如说,一提到可乐,咱们马上就想到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一提到汉堡,麦当劳和肯德基就蹦出来了。
这就是它们在咱们心里成功定位的表现。
就拿可口可乐来说吧。
它早早就把自己定位成了“正宗可乐”。
这可太厉害了!不管后来出现多少种可乐,大家心里正宗的那个位置还是留给了可口可乐。
想象一下,大热天的,你又热又渴,这时候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是不是那瓶红色包装、带着独特味道的可口可乐?它已经深深扎根在咱们的心智中啦。
还有苹果这个品牌,它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创新和时尚。
每次新产品发布,都能引起一阵热潮。
大家为啥愿意花大价钱买苹果的产品呢?还不就是因为在心里觉得,苹果代表着最新、最酷的科技。
书里还说,要想成功定位,得先搞清楚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了啥位置,然后再想办法找到一个空位钻进去。
比如说,在汽车市场上,豪车有宝马、奔驰,经济型车有丰田、本田。
那特斯拉就聪明地给自己定位成了电动汽车的领导者。
这一下子就找到了一个新的空位,而且还发展得越来越好。
再比如说,在牙膏市场上,有的牙膏主打防蛀,有的主打美白。
那云南白药牙膏就另辟蹊径,定位成了能解决牙龈出血问题的牙膏。
这就找到了一个竞争对手还没占住的位置,从而赢得了市场。
咱们普通人在生活中其实也能用到定位的理念。
就拿找工作来说吧,你得先了解清楚目标岗位需要啥样的人,然后把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跟这个岗位匹配起来,让面试官觉得你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
比如说,一个公司要招一个销售,那你就得展现出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对市场的敏感度。
你得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能给公司带来业绩的销售高手,而不是一个啥都能干但啥都不精的“万金油”。
还有谈恋爱也是一样。
你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然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在对方的心里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047ce2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8.png)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定位》这本书由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所著,被公认为是营销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笔记摘抄及感悟。
“定位”的概念并非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改变人们头脑里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已存在的联系重新连接到一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心智空间有限,要想让自己的品牌、产品或服务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书中提到,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人们往往对第一印象深刻,并且更倾向于记住第一名。
例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大多数人很难想起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
这启示我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努力争取成为某个领域的先行者,抢先占据消费者的心智。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比如可口可乐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着经典的碳酸饮料,那么其他品牌若想与之竞争,就不能简单地模仿,而需要寻找独特的定位。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
这意味着企业不能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是要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名字对于品牌的定位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名字能够迅速传达品牌的核心特点或价值。
比如“宝马”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高性能、豪华的汽车。
而一个糟糕的名字则可能给品牌的传播和推广带来巨大的障碍。
心智一旦形成,几乎不可能改变。
因此,企业在进行定位时,要顺应消费者已有的心智认知,而不是试图去挑战或改变它们。
如果消费者认为某个品牌是低价的,那么企业很难将其定位为高端品牌。
定位需要简化信息。
在传播过程中,要将复杂的信息简化为一个清晰、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概念。
例如,沃尔沃汽车一直强调“安全”这个定位,使其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了牢固的形象。
成功的定位需要坚持。
一旦确定了定位,企业就要长期坚持,不断强化这个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印象。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bdfb1f4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9.png)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定位》这本书,真的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啊,对于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我从来没有深入想过,觉得卖东西嘛,质量好、价格合适,总会有人买的。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书里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它说:“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
”这就好比,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喜欢你做的蛋糕,你得先搞清楚是小孩喜欢吃,还是老人喜欢吃,是喜欢巧克力味的,还是喜欢水果味的。
不然,你做出来的蛋糕谁都不觉得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那怎么可能卖得好呢?比如说,有个卖手机的品牌,一开始啥功能都想做,拍照要好,游戏性能要强,电池续航要长,结果呢,成本高得吓人,价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后来,他们重新定位,专门针对喜欢拍照的人群,把摄像头做得超级厉害,其他方面只要够用就行。
嘿,你猜怎么着?一下子就吸引了好多爱拍照的人,销量蹭蹭往上涨。
还有个例子,是一家小咖啡店。
刚开始的时候,它啥咖啡都卖,美式、拿铁、卡布奇诺,甚至还有各种花哨的特调咖啡。
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老板读了《定位》之后,决定只做精品手冲咖啡,而且主打来自某个特定产地的咖啡豆。
他把店里的装修也改成了那种很有格调的风格,还请了专业的咖啡师给客人讲解咖啡知识。
慢慢地,这家咖啡店在咖啡爱好者中出了名,大家都觉得这里是品尝正宗手冲咖啡的好地方。
再想想我们平时买衣服,那些大商场里的品牌多如牛毛。
但有些品牌就是能一下子抓住你的眼球,为啥?因为它们定位清晰啊!有的专门做职业装,款式简洁大方,面料舒适;有的主打休闲风,颜色鲜艳,款式时尚。
它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客户是谁,所以能精准地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另外,书里还强调了“成为第一”的重要性。
人们往往只记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第二个、第三个就没那么出名了。
在市场上也是一样,如果能成为某个品类的开创者或者领导者,那优势可太大了。
比如说,可口可乐,它就是可乐这个品类的老大,一提到可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25cc7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6.png)
定位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定位”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有了新的转变。
书里讲的“定位”概念,一开始我还觉得挺抽象的。
但仔细琢磨之后,发现它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就拿我前段时间找房子的事儿来说吧。
那阵子,因为工作变动,我不得不重新找个住的地方。
这可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先是在网上各种搜索租房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
一会儿觉得这个房子装修不错,一会儿又觉得那个房子价格合适。
但总也拿不定主意。
后来我想,不能这么盲目地找啊,得给自己的需求先“定位”一下。
我就拿出一张纸,开始罗列我对房子的要求。
首先,距离公司不能太远,最好能在半小时的通勤范围内,这样早上我能多睡会儿懒觉,嘿嘿。
其次,周边得有超市、菜市场这些生活设施,不然买个菜还得跑老远,太不方便了。
然后,租金得在我的预算之内,毕竟工资就那么多,可不能因为租房把自己搞得吃土。
最后,房子的环境要安静,我可不想晚上被各种吵闹声打扰得睡不着觉。
有了这些明确的“定位”之后,我再去筛选那些租房信息,一下子就清晰多了。
可即便如此,看房的过程也不轻松。
记得有一次,我去看了一套房子。
从网上的照片来看,感觉还不错。
到了地方一看,妈呀,那小区环境简直糟糕透了。
垃圾随处可见,楼道里的灯也是坏的,一闪一闪的,怪吓人的。
进了屋子,一股潮湿的味道扑鼻而来,墙壁上还有大片的霉斑。
我当时就想,就算租金再便宜,我也不能住这样的地方啊,这得多影响心情和健康。
还有一次,看了一套房子,各方面条件都挺符合我的要求的。
可跟房东一聊,才发现房东是个特别苛刻的人。
这不行那不行的,规定一大堆,感觉住进去之后会被各种束缚,一点自由都没有。
我可不想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一不小心就违反了房东的规定。
就这样,看了一处又一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
我都开始有点灰心丧气了,甚至想随便找个差不多的就住进去得了。
但一想到自己之前定下的“定位”,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2023年《定位》读书笔记
![2023年《定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ced6d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1.png)
2023年《定位》读书笔记2023年《定位》读书笔记1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两人提出的“定位”理论,对美国的营销观念影响巨大,也引起了全行业的轰动。
之后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点话题,也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
首先,作者介绍了什么是定位:由于在社会的传播过度、头脑的过分简单,那些传播方法变得效率低下,而我们何不把注意力放在预期客户身上,而不是产品身上,简化选择过程,还要学会那些有助于大幅提高传播效率的原则和概念。
公司必须在于其客户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她不仅反映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有时和劣势。
定位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观念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观念,以达到你所希望的境地。
对于美国这个传播过度的国家,大量传播的信息,只有小部分才是真正有用的,大量的信息反而阻塞了流通通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对我们的大脑一次次地进攻,我们的大脑备受骚扰,我们现在也能切身地感受到,周围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应接不暇,所以有时我们就要学会过滤,从而了解最突出的信息和最好的产品。
就像书中所说:为了应付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人们学会了在头脑中的小阶梯上给产品打分排级,例如,在租车行业,大多数人把赫兹公司放在第一层,把艾维斯公司放在第二层,把全美公司放在第三层。
你在对任何东西进行定位之前,必须知道他在头脑子小梯的哪一层上。
对于后起步的公司来说,他们想宣传自己,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知道自己是哪一层的,其次还要学会改进与创新,有着具有很好影响的形象代言,有自己独特的销售主张,还有质量优异的产品。
在“你不能由此及彼”的那一章中,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文中所举出的RCA与当时的龙头老大IBM的竞争,明显RCA并没有明确定位自己,在盲目的竞争中,去追求根本无法达到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导致了RCA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巨额债务,所以我们有时并不能很直接的由此及彼,也许可以另辟一条蹊径,然后静待时机的到来。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394b416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6.png)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在阅读《定位》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的观点和案例一次次冲击着我的思维,让我对“定位”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定位的重要性,它不是围绕产品进行,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展开。
这就好比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特别的人,不是我们自己有多优秀,而是要在对方的心里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比如说,可口可乐在人们的心智中代表着“正宗的可乐”,这就是它成功的定位。
谈到抢占心智资源,书中提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沃尔沃。
沃尔沃没有像其他汽车品牌那样强调速度、外观或者豪华,而是坚定地把“安全”作为自己的定位。
他们在广告中不断强化这一点,让消费者一想到安全的汽车,首先就会想到沃尔沃。
这就像是在消费者的脑海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并且不断浇水施肥,让这颗“安全”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关于品牌延伸。
很多企业都觉得自己的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想把这个品牌用到新的产品上。
但书中指出,这往往是一个陷阱。
就像施乐,原本在复印机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当它试图把品牌延伸到电脑领域时,却遭遇了滑铁卢。
因为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施乐就是复印机的代名词,而不是电脑。
在书里,作者还提到了名字的重要性。
一个简单、易记、有意义的名字,能够帮助品牌更好地进入消费者的心智。
比如说“宝马”这个名字,一听就给人一种速度与豪华的感觉。
而一个复杂、晦涩的名字,可能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书中有个关于王老吉的案例,特别有意思。
最初,王老吉只是在广东地区被当作一种药饮,销量有限。
后来,通过重新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一下子打开了全国市场。
这个定位的转变,让王老吉从一个小众的产品变成了大众喜爱的饮品。
想想看,在炎热的夏天,吃着火锅,来一罐王老吉,心里就觉得能降火,多爽啊!再说说我们生活中的例子。
就拿手机来说,苹果手机一直以来都以“创新、高端”为定位,每次推出新产品,都能引起一阵热潮。
《定位》读书笔记(14篇)
![《定位》读书笔记(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1d87c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1.png)
《定位》读书笔记(14篇)《定位》读书笔记1有人说:“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首选《定位》。
”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总序1.三次生产力革命:(1)特勒“科学管理”——“更聪明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生产力。
(2)德鲁克“管理”——通过管理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3)特劳特“定位”——通过“定位”这一新的生产工具,大幅提升品牌生产力。
2.定位四步法(1)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过多的选择、有限的心智,决定了经营方式已从顾客导向转向了竞争导向。
)(2)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的蕴含的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3)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4)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3.品牌成主体、夺取“心智资源”、定位激发品牌生产力、定位提升运营绩效、定位客观存在、所有组织都需要定位。
引言1.沟通本身就是问题。
2.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
这一观念如此简单,以致人们很难了解其功效之强大。
3.定位的最新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心智中与众不同。
第一章到底何为定位1.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2.就创造而言,去创造某张未存在于心中的事物,即使是有可能,也一定是日益困难的。
3.我们还不明白“太多”的真正含义。
比如一家中型超市如今已拥有四万个存货单位(SKU)。
4.传播过度的社会。
人均200美元是基于广义的广告概念得出的。
如果你只计算“传媒开支”的话,1972年的实际数字是人均110美元左右。
而今天,这一数字已达到880美元。
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而且没有情况好转的迹象。
5.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
定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选5篇)
![定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236ac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d.png)
定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选5篇)定位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1读完之后,觉得这确实是一本好书,所以写点读后感,也推荐给你。
合上书,开始有点意识流起来。
最快闪现的就只有两个字:定位!因为这两个字无数次在书中提到,我觉得这本书的命名和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定位”案例。
然后便想到:定位即自知,自知者明。
又想起了《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攻》中其实也蕴含了定位的思想,当面对一场挑战或一场竞争,正确分析敌我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这样获得胜利的概率就大些。
所以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定位,这是每个组织机构,个人都需要的,在扩大说万事万物都需要定位。
定位其实就是定义的近义词。
自然哲学中对万物做了定义,才可以让我们更系统和科学地探究自然万物;企业对产品有了好的定位,这样才可以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政府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执行职能;个人也学要定位,在生活中不要信誓旦旦好高骛远,先定位再努力寻求下一个定位。
这是一本营销类书籍,书中传授了许多技巧,比如:如何产品命名,如何抢占消费者心智,如何建立品牌和品牌外延……但我想记得这些技巧是没有什么用处,书中也介绍了不少的案例,归纳到一起就是:定位成功了,它成功了;定位失败了,它失败了。
这样的案例分析似乎太千篇一律和片面化了。
看完之后,总结了一个公式:营销=心理+沟通+销售。
(1)“心理”就是分析针对消费群体和相关群体的心理分析,需要了解“产品接收者”的需求和行为心理,然后是有目的合理的定位;(2)“沟通”即信息传播,不同的媒介去告诉潜在的客户群体我的产品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这是个“一对多”的信息传递过程,需要树立的是一种公信力;(3)“销售”是一个“一对一”的信息传递,意味着离成功不远了,这个过程更多的是一些谈判技巧,合作模式等等上的事情。
……营销技巧很多,4P、4C 应该是比较有名的,不过,这也只是技巧,一种思维的框图。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17dcb6d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定位》这本书由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所著,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摘抄和思考。
“定位”的定义: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
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
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
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人们的心智成为了极度稀缺的资源。
消费者的心智空间有限,只能记住少数几个品牌。
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在大多数领域,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往往能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可口可乐是全球第一款可乐饮料,至今仍然是可乐市场的领导者。
成为第一,能够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先入为主的优势,后续的竞争对手很难超越。
“领导者的定位”:一旦确立了领导者的地位,企业就应该不断强化这一地位。
通过不断重复自己是领导者的信息,让消费者深刻记住。
同时,要及时封杀竞争对手的进攻,保持警惕,防止市场份额被侵蚀。
“跟随者的定位”:对于跟随者来说,不能模仿领导者,而是要寻找空位。
可以是尺寸上的空位、价格上的空位、性别上的空位等等。
比如,在汽车市场,宝马强调驾驶性能,奔驰强调舒适豪华,沃尔沃则占据了安全的空位。
“重新定位竞争对手”:有时候,通过揭示竞争对手的弱点,重新定义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可以为自己创造机会。
但要注意,这种攻击必须要客观、有理有据,否则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名字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名字对于品牌的成功至关重要。
名字要简单、易记、易于传播。
避免使用生僻、复杂或者容易引起误解的名字。
比如,“苹果”这个名字就简单直观,容易让人记住和联想。
“品牌延伸的陷阱”:很多企业认为,利用已有的知名品牌推出新产品可以节省推广成本,但往往事与愿违。
《定位》读书笔记简书
![《定位》读书笔记简书](https://img.taocdn.com/s3/m/28b7025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6.png)
《定位》读书笔记简介《定位》是一本由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合著的市场营销经典之作,首次面世于1981年。
这本书以独特而深入的市场定位理论,指导了无数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第一章:市场定位的重要性本章介绍了市场定位的概念和重要性。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通过确定自己在目标市场上的定位,以及与竞争者的区别来实现竞争优势。
作者们强调,市场定位不仅仅是广告和宣传的问题,而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核心战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通过明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章:定位策略的选择本章讲解了选择定位策略的重要性和相应的方法。
作者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定位策略:全面领先定位、优势定位和低成本定位。
全面领先定位是指通过在多个方面超越竞争对手来进行定位。
企业通过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营销活动等方面与竞争对手不同,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优势定位是指通过在某一特定领域卓越,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定位策略。
企业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市场,识别出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低成本定位是指通过提供价格更低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企业通过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
选择定位策略需要考虑市场环境、企业资源以及竞争对手等多个因素。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定位策略,并不断调整和优化。
第三章:差异化定位的实施本章探讨了如何实施差异化定位策略。
差异化定位是指通过在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度。
作者们提出了两个关键的实施步骤:确定差异化因素和沟通差异化。
确定差异化因素是指找到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特点,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反馈等方式来获取。
沟通差异化是指将差异化因素传达给目标消费者,使其认可和接受。
在实施差异化定位策略时,企业需要确保差异化因素是有竞争优势的,并有能力将其有效传达给消费者。
《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7a925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1.png)
《定位》读书笔记《定位》读书笔记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定位》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定位》读书笔记1感谢《定位》这本书,让我对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而是要你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
定位就是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实现差异化。
问自己一个问题就能知道这个产品在定位上有没有差错:它是什么?如新浪是新闻,百度是搜索引擎,微信是聊天工具。
在广告、媒体爆炸的今天,谁能够在客户大脑里占有一个位置,谁就能赢得市场。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产品在客户头脑里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那就要倒霉了。
想想苹果的牛顿机,它既是传真机,又是传呼机,又是日程表,又是手写式电脑,太复杂了。
用户根本分不清它到底是个啥东西,其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而简单得多的iPhone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使你的产品进入客户的大脑,并占据一席之地呢?捷径就是争当第一。
你不妨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叫什么名字?当然是杨利伟了。
那第二个人是谁?世界最高峰叫什么?珠穆朗玛峰呀。
没错。
但世界第二高峰叫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先入为主。
能够在同类产品中第一个进入客户大脑的品牌,往往能够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定位法则一)。
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头脑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两倍、第三个品牌的三倍。
如果你不是第一个进入预期客户头脑的产品,那就得搞出一个能使你成为第一份的名堂来(定位法则二)。
而不是与竞争对手直接抗衡。
还拿山峰举例,日本的富士山虽然在全球山峰中排不上名次。
但却不妨碍它以日本第一高峰的定位扎根到客户的头脑里,并成为日本的象征。
在考虑定位时,一定不要试图改变客户头脑里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定位法则三)。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4482817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f.png)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定位>读书笔记摘抄》最近读了《定位》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吧,对于很多事情的认知都比较模糊,不知道怎么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但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给我照亮了好多以前没想明白的角落。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它强调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一个独特的定位有多么重要。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实实在在能决定一个产品、一个品牌甚至一个人的成败的关键。
就拿我们平常买东西来说吧,超市里的洗发水那叫一个琳琅满目,各种品牌、各种功效的都有。
有的主打去屑,有的强调柔顺,还有的说是能滋养头皮。
这时候,如果一个品牌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比如说它既想说自己去屑厉害,又想说能让头发柔顺,还想说能滋养头皮,结果可能就是消费者根本记不住它到底有啥特别的,最后也不会选择它。
还有啊,书里说定位不是从自身出发,而是要从消费者的心智出发。
这让我想到了手机市场。
苹果手机,一提到它,大家就会想到高端、时尚、系统流畅;而某些主打性价比的手机品牌,大家想到的就是价格实惠、配置不错。
这就是它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如果一个新的手机品牌想要进入市场,就得先想好自己在消费者心里要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再比如说,书里提到了品牌延伸的问题。
有些品牌觉得自己有名气了,就啥都想做,结果往往是新推出的产品不但没成功,还可能影响了原来品牌的形象。
就像有的服装品牌,本来在时尚女装领域做得挺好的,看到童装市场不错,就去做童装,结果风格不搭,质量也没保证,反而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好感度下降了。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特意把一些重要的观点和例子都摘抄了下来,就怕自己以后忘了。
其中有一段讲,要想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清晰的定位,就得学会聚焦。
别试图面面俱到,而是要把一个点做到极致。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附近的一家小吃店。
这家店啊,就专门卖煎饼果子。
一开始,周围的人都觉得,光卖煎饼果子能行吗?这品种也太单一了。
可人家老板就一门心思把煎饼果子做好。
定位的读书笔记
![定位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48c464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d.png)
定位的读书笔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定位”这一概念变得愈发重要。
读完《定位》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如何在人们的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开篇就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
信息爆炸使得人们的心智备受干扰,能被记住的信息寥寥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产品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找到一个空位,并成功占据它。
这并非易事,因为人们的心智就像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对于新的信息往往具有防御机制。
定位的核心在于“第一”。
成为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优势。
比如可口可乐,它是全球第一款可乐饮料,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提到可乐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可口可乐。
这就是“第一”的力量。
要成为“第一”,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行动力。
在竞争尚未激烈之时,抢先进入并占据那个关键的定位。
然而,“第一”并非唯一的出路。
如果无法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那么可以通过细分市场来创造一个独特的定位。
例如,在汽车市场中,已经有了众多知名品牌,但特斯拉通过专注于电动汽车领域,并强调其高科技和环保的特点,成功地在市场中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告诉我们,不要试图在已经拥挤的市场中与强大的对手正面竞争,而是要寻找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细分市场,为自己创造独特的价值。
定位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和品牌,也适用于个人。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优势。
比如,一个擅长数据分析的人,可以将自己定位为“数据洞察专家”,并通过不断提升相关技能和经验,在这个领域树立自己的声誉。
这样,当有相关需求时,人们就会首先想到他。
书中还强调了要保持简单。
在传达定位信息时,越简单、越清晰越好。
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复杂的概念和信息。
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位陈述,能够迅速进入人们的心智并被记住。
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语,简单直接地传达了王老吉的定位——预防上火的饮品。
另外,要改变人们已经形成的心智认知是非常困难的。
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c5ba0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3.png)
定位读书笔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这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捡到了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串起来,变成属于自己的宝贵项链。
最近读的《定位》这本书,真的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它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关于定位的那些事儿说得明明白白。
书里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寻找空位”。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每个摊位都在努力吸引顾客的注意,而你要找到一个还没有人占据的角落,摆上自己独特的商品。
比如说,在汽车市场上,当大家都在追求速度和豪华的时候,沃尔沃选择了主打安全,一下子就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附近的一家小吃店。
这家小吃店刚开始的时候,周围已经有好几家卖各种美食的店铺了,有卖麻辣烫的,有卖烧烤的,还有卖拉面的。
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啊!但是这家小吃店的老板很聪明,他没有跟风去卖那些已经很常见的东西,而是选择了做一种我们这儿很少见的特色小吃——肠粉。
刚开始,大家都对肠粉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
但是老板一点儿也不气馁,他每天都早早地起来准备食材,把肠粉做得又滑又嫩,酱汁调得鲜香可口。
他还在店门口支起了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肠粉的各种好处和特色。
慢慢地,有一些好奇的人开始尝试,一吃就爱上了。
然后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家肠粉店。
老板还特别注重服务。
他总是笑嘻嘻地跟每一个顾客打招呼,问大家吃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建议。
店里的环境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有时候,顾客等得着急了,他还会送上一小碟泡菜或者花生米,让大家先垫垫肚子。
而且啊,这个老板还很会利用社交媒体。
他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肠粉的制作过程,还有顾客吃得津津有味的照片。
还会搞一些小活动,比如集赞送肠粉之类的。
就这样,他的肠粉店生意越来越好,甚至还开了分店。
再回过头来看《定位》这本书,我就明白了,这家小吃店的成功不就是找到了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嘛!它没有和其他的店铺正面竞争,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空位”,然后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优化,把这个“空位”牢牢地占据了。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03a4309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1.png)
《定位》读书笔记摘抄《定位》这本书被誉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由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所著。
书中提出的定位理论,对于企业战略和个人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摘抄和感悟。
“定位”的定义:“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但是,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
也就是说,将产品定位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中。
”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营销从自身产品出发的思维模式,强调了要从消费者的心智认知入手。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
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
”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如果不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第一个进入某个领域的品牌。
比如,世界上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大多数人都能脱口而出,但对于第二高峰,却鲜有人知。
因此,成为行业中的先行者或者开创者,具有巨大的优势。
“如果不能成为第一,就创造一个能成为第一的新品类。
”当在现有品类中难以成为第一时,通过创新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类,并努力成为这个品类的领导者,也是一种有效的定位策略。
“名字就像钩子,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
在定位时代,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营销决策就是给产品起什么名字。
”一个好的名字能够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记住产品的特点和价值。
比如“可口可乐”这个名字,既朗朗上口,又能让人联想到快乐和畅爽的感觉。
“心智一旦形成认知,几乎无法改变。
试图改变心智的努力往往都是徒劳的。
”所以,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和传播时,要顺应消费者已有的心智认知,而不是试图去强行改变。
“应对传播过度的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简化信息。
少就是多。
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
”在广告和宣传中,简洁明了的信息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记住。
定位的读书笔记
![定位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5fcfde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1.png)
定位的读书笔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定位”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读完《定位》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品牌、市场以及个人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定位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心智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充斥,而能够进入心智并被记住的品牌或产品少之又少。
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找到一个空位,并将自己的品牌或产品牢牢地占据在那里。
这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
比如在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用户体验占据了高端市场的心智空位;而小米则凭借高性价比在中低端市场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
这是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也是颠覆了传统营销观念的重要理念。
传统的营销往往侧重于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而忽视了潜在顾客的心智认知。
然而,真正能够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往往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产品所占据的位置。
书中还提到了领导者的定位策略。
作为市场的领导者,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强化自己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地位。
通过不断的创新、扩大市场份额以及及时的防御措施,来抵御竞争对手的攻击。
可口可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碳酸饮料的领导者,它通过不断的广告宣传和产品创新,始终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保持着首选的地位。
对于跟随者来说,寻找空位是关键。
跟随者不能盲目地模仿领导者,而是要在领导者尚未占据的心智空位中寻找机会。
比如,在汽车市场中,当大多数品牌都在追求豪华和高性能时,一些品牌选择专注于经济型和环保型汽车,从而找到了自己的市场空间。
书中关于品牌延伸的观点也让我深思。
很多企业在取得一定成功后,往往会试图通过品牌延伸来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是危险的。
因为品牌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已经有了一个特定的定位,如果进行不恰当的延伸,可能会模糊原有的定位,导致消费者的认知混乱。
例如,娃哈哈从饮料延伸到童装,就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个人发展方面,定位的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定位的读书笔记
![定位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4bb68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4.png)
定位的读书笔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定位”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了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完《定位》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如何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独特的位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定位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而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却琳琅满目。
如果企业不能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一个清晰、独特的位置,就很容易被淹没在竞争的洪流中。
例如,在饮料市场,可口可乐代表着经典的碳酸饮料,而王老吉则占据了凉茶的心智位置。
这种定位使得消费者在有相应需求时,能够迅速联想到特定的品牌。
定位不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而是从消费者的心智出发。
很多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往往只关注自身的产品特点和优势,却忽略了消费者的认知和感受。
但实际上,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才是决定品牌成败的关键。
比如,沃尔沃汽车一直强调其安全性的定位,这一特点深入人心,当消费者考虑购买安全性能高的汽车时,沃尔沃就会成为首选之一。
定位需要简化信息。
消费者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过于复杂的信息很难被记住。
因此,成功的定位往往是简洁明了的。
像“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样简单直接的广告语,能够迅速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理解并记住。
书中还提到了领导者定位和跟随者定位的策略。
作为市场领导者,要不断强化自己的领导地位,通过创新和扩大市场份额来巩固优势。
而跟随者则需要寻找领导者的弱点,采取差异化的定位策略。
比如,百事可乐在面对可口可乐这个强大的领导者时,通过强调“新一代的选择”,吸引了年轻消费者,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外,名字在定位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名字能够让人容易记忆和联想,有助于品牌的传播和推广。
例如,“苹果”这个名字简洁、富有创意,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和好奇。
相反,一个不好的名字可能会给品牌的发展带来阻碍。
定位还需要保持连贯性和持续性。
一旦确定了定位,企业就要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不能轻易改变。
关于《定位》中学生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关于《定位》中学生读书笔记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21283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2.png)
关于《定位》中学生读书笔记范文五篇《定位》是2002年2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定位》中学生读书笔记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定位》中学生读书笔记范文五篇(一)《定位》这本书讲述了什么是定位,并提出定位是广义的成功战略,定位技巧可应用于包括“政治、战争和商业,甚至追求异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定位》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平时耳闻目濡,经常听到各种公司大谈特谈“定位”,但常常听不出所以然。
最近看了艾·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著的《定位》(Positioning)一书,该书是一本改变了传播——营销的书。
它讲述了什么是定位,并提出定位是广义的成功战略,定位技巧可应用于包括“政治、战争和商业,甚至追求异性”。
时代可以分为:产品至上时代、形象至上时代和定位时代。
在产品时代只需拿出“更好的捕鼠器”并且有钱去推销它就行了,但仿效产品毁掉了产品时代。
在形象时代,声誉或者形象比任何一个具体的产品更加重要。
但拾人牙慧的公式同样毁掉了形象时代。
在定位时代,创新不再是通向成功的关键。
要想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预期的客户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一席之地不仅包括企业的长处和短处,还包括其竞争对手的优点和弱点。
在定位时代,光靠发明或发现新东西是不够的,甚至没它也行,但你必须是第一个打入客户的大脑才行。
人脑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量的防御机制,它能拒绝无法“计算”的信息,只接受与其内部现状相称的新信息,其他东西则一概过滤掉。
政府、企业或产品都需要有正确的定位。
定位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有一个适当的位置。
“缺乏适当定位”至今是许多本土企业及非赢利组织在竞争中的瓶颈,是营销中的突出问题点。
对于个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重要问题呢?做事没有重点,希望人人满意,得到所有人的满意,结果是没有人满意。
《定位》读书笔记(通用14篇)
![《定位》读书笔记(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bedf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a.png)
《定位》读书笔记《定位》读书笔记(通用14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定位》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定位》读书笔记篇1虽然Mike一上来用一句话就概括完《定位》:讲述心理学常识——人由此及彼的偏见。
之后就再也没聊书的内容,但他却以精巧细致的解析,加上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趣闻,完美诠释了“定位”如何应用在当下互联网商业里。
《定位》这本书用大量的案例分析来解释一个道理: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很难改变的,而一开始种下的理念几乎不会主动替换。
成功的新兴公司所能寻找的就是在人们不断变化增长的需求里抢先挖掘占领一片新领土,而不是以同样的发展方式和原来的领先者正面对抗。
即使是老二,而得有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完全照抄第一名基本必死。
当然,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领先者有时也会糊涂,而商业环境变化太快会让整个局势不断逆转——所以书里有不少增补的地方,是作者出来给自己打脸,承认当年的“预测“错了。
但大体上,这个理论还是挺实在的。
这就是商业上的基本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定位就是在解决一个公司作为独立个体所需要思考的哲学问题。
当然,比自然人思考更加实际一点的就是:公司思考这些问题,有个必须的检验指标:生存下去。
自然人可以在忙里偷闲想这些问题打发时间,如果这些问题有答案,那么人就可以容光焕发地打好鸡血应对眼前的苟且;如果没有答案,人也可以萎靡不振地混下去等待诗的远方。
但公司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生存单位,思考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目的:如何在当前的环境里找到生存发展资源。
以前很多公司无论地域还是行业内都是在很小的范围,而互联网所带来的连接/互动/协同(引自Mike的PPT)正在渗透和打破这个“范围“。
在不同的地域或者领域里,波及的速度和进度会不一样,但这个趋势无可避免。
在国内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下,本土互联网商业非常给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位(里斯特劳斯)
四、心智中的小阶梯
“关联”定位法
安飞士在出租车行业只不过是第二,为什么还找我们?因为我们工作更努力。
建立关联地位是一种典型的定位方法
安飞士在出租业、汉堡王在快餐业,霍尼韦尔公司在计算机业都是占据第二的位置。
“非可乐”定位法
悄悄进入由别人占据的梯子“七喜”。
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去寻找。
陷阱:forget what made them successful.
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必须年复一年的坚持下去。
不要盲目宣传自己的心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五、你不能由此及彼
如何与IBM之类的对手抗衡
首先,承认事实
其次,计算机领域中太多的人都想做的事情,你不要去做。
更好的策略:利用它们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已经占据的位置,将其与计算机业中的一个新位置挂上钩。
六、领导者的定位
建立领导地位
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四倍且不会轻易改变。
两个基本策略
老调长谈
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
维护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强化最初的概念,这是评价一切后来者的标准。
押注每一个机会
应该克制自己的傲气。
来自产品的实力
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产品在潜在客户心智中的定位。
迅速回应
领导者只要拦截住对手的行动,就能永远走在前面,无论风往哪个方向吹。
用多品牌拦截对手。
宝洁: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独特的定位,以便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用更宽泛的名称拦截对手
纯粹的拦截行动往往很难在公司内部得到支持。
管理层经常把新产品或新型服务看成是竞争对手,而不是发展机遇。
有时,改一下名字就能弥合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可以起一个更宽泛的名称,从而使公司转变思想。
领导者还可以通过扩大其产品的应用范围而获利。
七、跟随者的定位
寻找空当
找出空当,然后填补上去
要想找到空当,就必须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和别人的想法背道而驰,如果人人都朝东走,那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空当往西走。
尺寸空当
甲壳虫:往小里想。
索尼公司的微型电视机。
高价空当
米狮龙啤酒。
成功的秘诀:你必须是第一个,用有效的品牌故事,在一个顾客能够接受高价的产品类别里建立高价地位。
进一步来说,要在广告你建立高价的定位。
价格只是产品的诸多特点的一个。
广告的真正作用应该是,把你的品牌明确的定位的某个价格档次里。
低价空当
对传真机、录像机之类的新产品来说,低价位空当往往是个好的选择。
购买这类产品的顾客认为自己是在试试运气。
其他有效空当
性别也是一个空当。
时机是关键。
香水。
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香水:露华浓公司的“查理”香水。
年龄是另一个可供运用的定位策略。
“寿星”牌营养液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成功产品的一个正面例子。
一天当中的时段也有可能成为定位目标。
经销方式则可能成为另一种定位战略。
针对大量消费者的定位。
工厂空当
找空当经常犯的错误是填补工厂里的空当,而非人们心智里的空当。
技术陷阱
不要和潜在客户玩文字游戏。
做广告不是愚人辩论,而是勾起人们的兴趣。
潜在客户对精巧的语言逻辑不感兴趣。
“人人满意”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