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标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中风中风病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致残率高,对人民群众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现就我院多年来收治本病中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为主的60例患者进行小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41例,女19例。
年龄40岁以下者2例,41~60岁者43例,60岁以上者15。
体力劳动者17例,非体力劳动者43例。
主要症状为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患肢肌力在0~4级,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数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3年13例,4~10年17例。
1.2治法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为主。
基本方:黄芪50 g,党参15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丹参15 g,地龙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甘草6 g。
随证加减,头昏目眩者加勾藤、菊花、石决明;便秘者加生大黄;舌质紫暗瘀斑明显者重用化瘀药并加元胡;胸闷、恶心、苔厚腻者加苍术、菖蒲、胆南星、厚朴。
住院期间均在1周后开始针灸治疗。
一半病例用脉络宁注射液40 ml加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个疗程14 d,或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16 ml加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疗程10~14 d。
1.3疗效标准痊愈:偏瘫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肌力提高到3~4级以上。
显效:偏瘫明显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肌力提高2~3级,能自己行走,生活基本自理。
好转:偏瘫部分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肌力提高1~2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
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同或仅有轻微改善,肌力提高不足1级。
2结果本组6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 d,最短11 d,最长为59 d。
经治疗痊愈17例,占28.3 %;显效32例,占53.3 %;好转6例,占10%;无效5例,占8.3 %;总有效率91.7%。
3 典型病例3.1病例1患者,52岁,干部。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
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
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
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
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中风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脑血管意外”,由于脑局部组织出血或缺血性坏死而导致,从而发生神经功能缺失,出现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脑栓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为“中风”,不同之处在与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
其中主要表现为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
之所以会发生中风,可能是因为久病体虚或元气不足,从而导致筋脉不通。
本文主要针对中风发病机制以及中医治疗展开分析。
1.中风的发病机制中风是内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急症,发病机制诸多,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的主要发生因素,同时糖尿病、饮酒过度、抑郁、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吸烟、肥胖等都可能引起中风,同时脑血脉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都是比较多见的致病因素,该病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根据发病类型不同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而中医学者指出“气血并逆、肝阳化风、直冲犯脑”的理论,认为“血”“脑”是中风的基本因素。
1.中医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大部分发生中风的患者都是超过50岁的人群,所以身体各项机能均明显降低,所以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重要病理机制,因为年龄在>50岁以后气虚就不能推动血行,从而导致瘀血,而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扶正之功效,对于中风、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补阳还五汤中是一种理血剂,疏通筋络、活血补气效果很好,主治中风气虚血瘀证,同时临床常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中,其中包含赤芍、当归尾、黄芪、川芎、红花、去土、桃仁等药物,针对气虚严重的患者,可以加上太子参和党参;而上肢偏瘫的患者,加上桂枝;下肢无力瘫软的患者,加上牛膝、桑寄、杜仲、川断;喘息、心悸患者加炙甘草和桂枝;肢体麻木的患者加伸筋草和木瓜;血瘀严重的患者加鸡血藤、水蛭、鬼箭羽。
其中黄芪量最大,因为其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动物实验已经提出,黄芪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提高心肌收缩力的功效较强,同时黄芪中硒的含量较高,而人体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离不开硒,所以黄芪还能使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并将自由基清除。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我们专注中风后遗症纯中医神经衰弱精确对症下药胃病男女科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喁斜等症状。
中医病因病机:通过现代医家的大量实践,已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体质因素:通过对中风病人体质调查显示,阴盛阳虚者多见;2.年龄因素: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风的重要诱因;4.时间气候因素:调查研究发现中风发病多见于春三月,且与气温气压关系密切,表明外风确能引动内风;5.饮食劳倦因素。
中风病机则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
痰: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湿滞酿痰,或因劳倦、忧思,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痰阻经络而发为半身不遂。
风:素体阴虚,阳亢化风,或因七情过极,极而生风,内风旋转,气血随之上冲,可夹痰夹水,络破血溢,致成中风危候。
火:多为内生之火,或因将息失宜,或因喜怒过度,以致心火亢盛,肝阳暴张,气血上逆,心神昏冒,卒发昏仆。
虚:或因年迈力衰,肾元不固,或形体肥胖,气虚于中,或思虑烦劳,气血亏损。
虚损不足,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原因,以气虚、阴虚最常见。
气虚可生痰,又可因气虚运行无力,而血行阻滞;阴虚则可使肝风动越,心火亢盛,而发生中风之病。
瘀:或因气血上逆于脑,络破血出,瘀积不散,或系气滞血不畅行,气虚运血无力,瘀阻经络、清窍,致肢体器官失养而出现半身不遂,失语诸症。
痰、风、火、虚、瘀,筏疾病演变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
临床上常见痰火互结,风火相煽,瘀痰阻滞等。
中风的中医辨证,各家意见不一,有按病位,有据症候,而从多数临床文献看,以后者多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如舌象调查发现,舌质以瘀者多见,舌苔以黄腻、白腻据多,表明本病多为瘀血、痰热。
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1.1病名沿革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
《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
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
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1)中风病病位在脑《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
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
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于舌而为味。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中风即为西医中的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中风后遗症期(stroke sequela,SS)包括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表现。
常规西医在调脂、稳定斑块、降压等基础治疗上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神经功能。
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阴阳不合、气血逆乱导致的中风发作,由于气血亏损、运化无力导致的气血瘀滞不散而瘀阻经脉,致筋骨无以濡养,造成肢体功能废用。
治疗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引言近年来,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和持续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经常熬夜、缺乏锻炼等),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风后遗症主要有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心理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完全失去感觉。
西医治疗中风后遗症采用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或抗凝治疗,但费用昂贵,治疗效果有限。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症,平素喜食肥甘厚腻,体力劳动减少,水液不化,日久导致气血逆乱、津血黏稠、瘀滞脑络而发病,治疗中风应以活血化瘀、通络祛滞、扶正补气为基本原则。
1现代医家对于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研究对于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认识。
中医学把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遗留后遗症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都称作中风后遗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
运行于脉络中的气血升降失常,久而不通,则化为瘀血,阻塞于脉络,以致气不能统摄血,血不能载气运行,从而导致脑脉闭阻。
中医有“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
中风后遗症的病机为瘀血内阻,蒙蔽脉络清窍,故治疗应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结合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后遗症多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相关,并提出“脑髓阳生阴长”学说,治疗上采用温阳活血法,并以此治法创立了验方芪仙通络方,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从补阳还五汤说太后中风
文/ 胡献国(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的气虚血瘀理论,认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
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
其中,补阳还五汤就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著名方剂,目前在临床上仍广泛使用。
补阳还五汤的由来补阳还五汤方名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清代嘉庆年间,军机大臣卢荫溥中风后半身不遂、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小便失禁。
清帝派太医几经诊治,仍毫无起色。
此时,有人推荐了在北京菜市口一带行医的王清任。
王清任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胸有成竹地准备处方。
这时,卢荫溥问道:“依你之见,以前服用的药方恰当否?”王清任看了太医的药方后说:“当归通经活络,赤芍和川芎利血活血,红花和桃仁活血祛瘀,地龙化瘀通络,诸药合用,的确是活血通络的好方。
”家人忙问:“那为何服药后没有效果?”王清任不慌不忙地回道:“人体五脏依赖气血文/ 郑桂桂(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脑病、老年病、康复科) 景国栋(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卫生院)肠梗阻是最常多因腹部手术后,或因肠道、腹部的病变,或是全身疾患、瘫痪等影响,使肠体麻痹、气机不通所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有些患者因阻塞时间短或梗塞不完全,在早期腹平片检查中难以见到阶梯状气液平面,这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正因为肠梗阻的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质、酸碱平衡失调,年龄较大的患者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西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等。
在中医方面,染等基础治疗;中医辨证为热结腑实证,予以大承气汤保留灌肠(2次/日)配合治疗。
入院第2天,患者诉已有排气。
大黄15g,芒硝10g,姜厚治热结腑实之肠梗阻。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为单选题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中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的中风类型包括气虚血瘀型。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一、气虚血瘀型中风的病理生理机制气虚血瘀型中风是中医学中对中风的一种分类,它主要是由于气虚和血瘀两个因素导致的。
气虚指的是机体气血不足,气机运行失常,而血瘀则是指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凝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或血块。
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中风。
二、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主要体现在舌苔和脉象上。
1.舌苔表现: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舌苔一般为淡白或微黄色,质薄而干燥。
舌苔的厚度较薄,没有明显的湿滑感。
舌苔的形态较薄,常常呈现舌苔薄而裂纹状。
这种舌苔表现反映了气虚血瘀的病理特点,即气血不足和血液循环不畅。
2.脉象表现: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脉象主要表现为脉细弱或脉沉细。
脉细弱指的是脉搏的强度较弱,感觉不明显。
脉沉细则是指脉搏的触感较细,如细如发丝。
这种脉象表现反映了气虚血瘀的病理特点,即气血不足和血液循环不畅。
三、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治疗方法针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中医药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1.补气活血法:针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病理特点,可以采用补气活血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等,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的效果。
2.祛瘀通络法:针对血瘀的病理特点,可以采用祛瘀通络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三七等,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太冲等,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病情。
4.药食同源治疗:在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时,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活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枸杞、红枣等,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辅助治疗。
中风话瘀
阳相失 ,精气不交 ,所 以忽 而昏愦 ,猝然仆倒 ……” ,药用 偏于滋补。清叶天士认为 , 该证系有 “ 精血衰耗 , 水不涵木 , 木少滋荣 ,故肝 阳偏 亢 ,内风时起 ,治以滋液熄风 ,濡养 营 络 ,补 阴潜 阳” ,药用甘寒滋腻 。而尤在泾强调 ,按病期 分
复诊 :少量 咳嗽,痰少 ,无气 急,平 时常感 乏力 ,动则 汗 出 ,胃纳 欠佳 ,舌淡红 ,苔薄 白,脉 细。证属 热病过后 , 肺脾 气虚 ,治宜益 气健脾 ,兼 以止 咳化 痰 。处方 :炒党参 3 0 g,炒 白术 1 5 g,茯苓 1 0 g,五味 子 1 0 g,炙紫菀 6 g,款 冬花 6 g ,炒 自芍 l 0 g,黄芪 3 0 g ,百合 l 0 g, 鸡 内金 l 0 g 。 7付 ,每 日 1付 ,分 2次煎服 。嘱 7天后复诊 。
[ 4 】 王守富 .中医药治疗老年人肺炎 的思 路与方法[ J J . 中医研究 ,
2 0 0 8 ,2 1( 3 ) :l 0 -1 2 .
( 收稿: 2 0 1 3 - 0 8 — 1 5 ) ( 发稿编辑 :白兰芳)
中风话瘀
张 哲 浩 刘 宝 恒
《 医门法律 - 中风论》中,喻嘉言谓:“ 中风一证 ,动关 生死安危 ,病之大 而且 重 ,莫有过于此者 。 ”目前 ,中风之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 志
制半夏 1 0 g,白芥 子 6 g,鱼 腥 草 2 0 g,蒲 公 英 1 5 g,生 军
复诊:症状 基本缓解 ,续前方 ,7付 ,每 日 l付 , 分 2
次煎服 。
参 考 文 献
1 0 g 。7付 ,每 日 1付 ,分 2次煎 服 。 复诊 :服药 3天后 体温正 常 ,气急 较前 缓解 ,痰 黄能 咯出 。查体:体 温正常 ,两肺湿 哕音 减少 ,未闻及哮鸣音 , 心率 9 0次 / 分 ,律齐 。舌红 ,苔 白腻 ,脉滑 。前方去麻黄 、 生军 、生石膏 、射干 ,加炙 紫菀 6 g ,款冬花 6 g, 丹参 1 5 g,
中风内风学说研究
中风内风学说研究中风内风学说是指中风病的内因,主要是由于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使机体内阴阳失调造成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内风学说认为中风的病因包括“风、火、痰、瘀、气虚、阴虚”六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
本文主要分析中风内风学说的发展和研究进展,旨在寻找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以更好地把握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丰富中风病的治疗方法,改善中风病患者预后。
标签:中风;内风;发展;研究进展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病,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
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多与“风”有关,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逐渐考虑内在因素,明清时期,“内风学说”逐渐成熟和完善[1-3]。
通过对中风内风学说的研究,临床上能够更好地把握中风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理论指导[4-5]。
本文通过温习古今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中风内风学说进行如下综述。
1 中风与“风”邪的关系中风是中国四大难证之首,发病骤急,病情复杂,变化较快,因而称之为“中风”。
古代医家命名为“中风”,很明显可以看出其与风邪存在密切关系:(1)《素问·风论》所言:“风者,善变而数变”,可以看出以风邪为主导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病迅速、变幻无常、传变较快等特点,中风的疾病骤急、变化迅速和症见多端等特点与其基本一致[6-7]。
(2)《素问·骨空论》记载:“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记载:“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风邪为他邪致病的先导,热、寒、湿、燥等均依附于风而进一步侵袭人体。
中风病机复杂,绝不限于“风邪”一种,还涵盖其它诸病邪,但是以风邪为先导[8-9]。
(3)头部位于人体的上部,诸阳之会,因而风邪侵袭,容易伤于头。
《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素问·调经论》记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均说明中风病变部位在于头。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气虚血瘀与补气活血法的探讨
本人综合古今 医家 对缺 血性 中风 病
急性期的病因病机 的基础上认为 : 气虚血 瘀为缺血性 中风病急 性期 的 主要病理 基 础, 以气虚为本 ( 因中风急性 期 为虚 中之 重) 。年老体衰 , 肾不 足 , 腑 、 肝 脏 经络 功 能虚损 , 气血 不 足 , 虚血 瘀 。由于气 血 气 不足 , 则脑 中血海 因此供养不足 , 故血脉 、
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 , 造成 脑组 织缺血缺 氧 , 出现 一 系列 的 急性 临床 症
状。以辨证论 治 为核心 的综合 治 疗方 案
贴近临床 实际 , 中风病有积极 的综合 治 对 疗作 用 , 具有独 特优 势 ; 各种评 价 量表 在
《 医学衰 中参 西录》 云 : 三 七, 有 “ 诸
缺 血 性 中风 急性 期 的气 虚 血瘀 与 补气 活 血 法 的探 讨
气虚血瘀证提供 了依据 。因此 , 本人认 为 王志辉 ‘ 邓 琢。 郝 云 气虚血瘀 为缺 血性 中风急性 期 的 1个 主 要病理基础 , 虚血瘀 则脑 脉 闭阻 , 为 气 发 中风。这一病理 基础 为 临床治 疗提 供 了 16 0 3 20吉林省辽源市 中医院 兼顾肝 肾亦 是必 须 的。现 代 中医学 认 为
促 进神经功 能的恢 复 , 提高 生活 质量 , 降 低 致残率 。 补气活血法 在治疗 缺血 性 中风 病急 性期 的确立 : 气虚 血瘀 的产生 , 主要 由气 虚所 引起 , 血瘀 又 可 加 重气 虚 , 张 而 如《 氏医通 ・ 血 门》 云 “ 气 与血 , 诸 有 盖 两相
维附, 气不得血 , 则散 而无 统 , 血不 得 气 ,
则凝而 不流 ” 。而 王 清 任 对 气血 理 论 有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
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1、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入院。
既往2、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
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两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歪斜,两耳听力正常,两软腭上抬有力,悬壅垂居中,吞咽稍发呛,咽反射减弱,转颈、耸肩有力,伸舌稍偏,未见舌肌萎缩及舌肌震颤。
左侧颜面部及上、下肢肢体浅、深感觉较对侧减弱,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上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下肢近端肌力级,远端肌力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
左侧肢体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活跃,右侧肢体腱反射正常,左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及征阳性,右侧肢体病理征未引出。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左上肢级,左手级,左下肢级。
ADL评分:40分。
4、实验室检查:待返。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西医诊断:脑梗塞恢复期四诊摘要:患者性,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
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辨病依据:患者以"左侧肢体乏力"为主诉,无神昏现象,四诊合参,属于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的范畴。
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故证属“气虚血瘀”。
辩证依据:患者年老体弱,体内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正气不足,经络不畅,肢体失养,故见肢体乏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
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
1、气虚血瘀型
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晦涩
调理方向:益气活血
中成药:消栓颗粒、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
2、肝阳上亢型
表现:半生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脉弦或弦涩
调理方向: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中成药:心脑静片、脑血栓片
3、风痰阻络型
症状:肢体麻木,舌强语滞,或伴胸闷多痰,舌苔腻,脉弦滑
调理方向:祛风涤痰
中成药:醒脑再造胶囊、半夏天麻丸
4、肾米青亏损型
表现: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耳鸣,腰膝酸软,舌红或淡
调理方向:滋肾利窍
方剂:地黄饮子汤加减
5,风挟痰火型
表现:其挛急偏枯,口舌强,大便不爽,小便不顺调理方向:养血顺气,消痰清火
方剂:秦艽汤,愈风汤。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内科对中风病的辨证分型非常重要。
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中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特点,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指导治疗和药物选择。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一、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概述中医内科认为中风病主要由于脑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其辨证分型包括气虚血瘀型、痰湿阻络型、热毒内蕴型和肝肾阴亏型等。
每种类型的中风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辨证特点,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是中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人,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象细弱等。
辨证特点是气虚血瘀,需要通过补气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川芎等,同时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如扎血络、刺血等。
三、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是中风病的另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体质肥胖、湿重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口苦、痰多、舌苔厚腻等。
辨证特点是痰湿阻络,需要通过化痰祛湿、通络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半夏、陈皮、赤芍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捏脊、揉腰等。
四、热毒内蕴型热毒内蕴型是中风病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类型。
患者多为年轻人,常见症状有口渴、烦躁、舌红、脉象数等。
辨证特点是热毒内蕴,需要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连翘、金银花、丹参等,同时可以配合艾灸疗法,如艾炷、艾条等。
五、肝肾阴亏型肝肾阴亏型是中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患者多为久病体弱、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辨证特点是肝肾阴亏,需要通过滋阴养血、益肾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首乌藤、熟地、酸枣仁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按揉太冲穴、涌泉穴等。
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是中医内科治疗中风病的重要依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辨证分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患者的辨证类型也可能存在变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中风
诊查要点 Key Points—诊断依据
头痛 呕吐 烦躁 抽搐 痰多 呃逆 二便失禁或不通。
兼症
诊查要点 Key Points—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神识昏蒙
中 经 络
偏身麻木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 四大主症
中 脏 腑
偏身麻木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 五大主症
诊查要点 Key Points—诊断依据
后世“真中”、“类 中”、“非风”、 “内中”等内容。
历史沿革
History
• 历代对中风的认识,从其病因学说的发展,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 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
外邪 外邪 外邪
内虚
内
风
历史沿革
History
《内经》 1. 中风一病,来源于《内经》。 2.原因是风邪入中脏腑。 3.中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是由气血逆 而不降所致。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1. 内伤积损、精气虚衰
年老体衰 肝肾阴虚
阳 亢
中风
阴虚血亏 阳盛火旺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2.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 气阴亏虚
阳亢 风动
中风
房事不节 耗伤肾水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3.饮食不节 酒
脾失健运 中风
Fat
化热生风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4.情志所伤
肝气不舒
化火
中风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
1、肝阳暴亢证: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为法。
饮食宜清淡甘寒为主,如绿豆、黄瓜、芹菜、冬瓜、菠菜、丝瓜、橘、梨等;避免助火之食品,忌大蒜,葱等辛香走窜之品。
忌羊、牛肉,狗肉、韭菜、辣椒等。
2、痰热腑实证:以通腑泄热,熄风化痰为法。
饮食宜清热,如萝卜、绿豆、芹菜、冬瓜、菠菜、丝瓜、梨、香蕉、芹菜等。
禁食羊肉、牛肉、鸡肉、虾、韭菜、辣椒、大蒜等。
3、气虚血瘀证:以益气养血,化痰通络为法。
饮食宜清淡,如山药、苡仁粥,黄芪粥,莲子粥,白菜,冬瓜,丝瓜,赤小豆等。
进食温度以温热为宜。
4、阴虚风动证: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法。
饮食以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苡仁粥,银耳汤,甲鱼汤,淡菜汤,面汤,黄瓜,芹菜,鲜藕汁等。
5、风火蔽窍证:以搜风化痰,行瘀通络为法。
饮食以的易消化的食物,可加白菜汤,绿豆汤,丝瓜汤,萝卜汤,西瓜汁等;忌油腻,厚味肥甘,生湿助火之品。
6、痰湿蒙窍证:以化痰熄风,宣郁开窍为法。
饮食宜偏温性食物,如石花菜,萝卜汤,小油菜,菠菜,南瓜,糯米粥等;少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以防助湿生痰。
7、痰火闭窍证: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为法。
如萝卜、绿豆、丝瓜、冬瓜、菠菜、芹菜梨、香蕉等。
8、元气衰败证:以回阳救阴,益气固脱为法。
神昏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流食,如混合奶、米汤、果汁、豆浆、菜汤、藕粉等。
王清任中风理论中东垣学术思想探微
其次,王氏对气虚血瘀中风作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出34种发病前的先兆症状,并提醒人们:这些先兆症状“皆是元气渐亏之症,因不痛不痒 ,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可见王氏治未病的远见较东垣更胜一筹。
有鉴于此,丁光迪氏认为:“益气祛瘀,治疗风中经络,实为李氏首创,富有特点,并为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打开门径”。张锡纯也曾分析:“补阳还五汤方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说明王清任治疗中风是受到东垣学术思想深刻影响的。
2 王清任对东垣学术思想的发展
王清任的学术体现着东垣的思想,但并不仅仅是在李氏原有水平上的重复,而是有创造性的发展。
李东垣对元气也是十分重视的,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这是李杲脾胃内伤学说中最基本的观点。正因为李氏认识到元气在病症发生中的关键作用,故特别强调元气与脾胃的关系。虽然王清任没有对脾胃内伤作太多的论述,但他强调元气的理论观点与李东垣是一致的。
(2)论中风病因病机:
然而,运用黄芪补气活血化瘀并非王清任首创。王肯堂就曾观察到中风多由真气亏损引致,在论方药治疗时说道:“黄芪必用之君药也”,甚至指出:不用黄芪为君,以致病人死亡是“医杀之也”。而王肯堂深受金元补土派的影响,应该说服膺于李东垣,化裁于薛立斋,扶正补虚是其一贯主张。可见王肯堂荐用黄芪治中风也是受到东垣影响的。同样,张景岳更把李氏名方补中益气汤,以及深受东垣学术思想影响的薛己化裁的归脾汤两方,置于其中风治方中,而这两首方子均重用黄芪为君药,臣以当归。
中风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故王清任以“半身不遂”作为中风的病名。自《内经》起,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众说纷纭。王清任认为历代医家关于“中风是由于风火痰湿之论”,以及真中、类中之分不甚合理,却赞同张景岳“中风非风论”,而以“半身不遂”为病名,大胆提出自己的中风病因病机理论。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中医护理中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疗效最佳的效果。
1. 辨证施护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与气血运行障碍有关。
常见的辨证分为风证、痰瘀证、气血虚证三种类型。
例如,中风病变较轻者多为风痰证;病变较重者多为气血虚证。
2. 风证的中医护理方法:风证主要为突发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明、口眼歪斜等。
治疗时可采用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3. 痰瘀证的中医护理方法:痰瘀证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舌苔厚腻、言语不清等。
治疗时可采用祛痰化瘀、行气活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温针灸、拔罐、刮痧等。
4. 气血虚证的中医护理方法:气血虚证主要表现为精神疲乏、肢体无力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气养血、温阳活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功、按摩等。
5. 配合物理治疗的中医护理方法:中风患者常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需要进行物理治疗。
可以采用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促进神经恢复、肌肉活动。
6. 辨证施护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坚持传统中医理疗方法,如中药调理、食疗等。
总结起来,中风的中医护理方法主要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特点进行治疗。
不同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包括针灸、推拿、艾灸、气功、按摩等。
同时,配合物理治疗,促进神经恢复、肌肉活动。
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患者应注意休息和坚持传统中医理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1.1病名沿革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
《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
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
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1)中风病病位在脑《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
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
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于舌而为味。
”这些都说明气血是脑神功能的物质基础,脑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若气血失其偏颇,则脑病生焉,正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清·王清任[14]云“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3)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的形成中风病“内虚邪中”说始于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谓:“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提示气虚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思想,并强调正虚邪盛是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半身不遂候》说:“中风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
”指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是中风病发病的根本。
上述文献虽没明确提出“气虚血瘀”的中风病机,但均认为机体本身的功能低下是中风病发生的前提,为“气虚血瘀”奠定了理论基础。
金·刘完素虽认为“心火暴甚”是中风的根本原因,但究其因是由于将息失宜,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引起,同时也认为“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
元·朱丹溪创中风“痰湿生热”说,仍强调气血在发病中的作用,“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属虚,挟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
”又云: “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至理”。
此期间对于中风病机多以“内风”立论,虽然各有所重,但都不离气血,并提出气虚、脉道不通病机及顺气、活血治法。
明·王伦《明医杂著》中提出:“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症,以血虚、死血、痰饮为源,是论其致病之根源。
”张景岳创“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指出“非风一证,……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王清任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清末张锡纯认为《内经》所载“上气不足”的中风与西医“脑贫血”相似,把“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助血上升”归为中风病病机。
至此,中风发病的气虚血瘀学说基本形成。
1.2.2 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内涵气虚不能推动血行,因虚致瘀,痹塞脑络,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
(1)气虚为中风病发病之本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
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
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阴平阳秘,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若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则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外易感受六淫之邪,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疾病发生,亦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篇亦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中年之后人体一身之气逐渐亏虚,《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观今世之人,食则膏粱厚味,出则车马代行,加之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多已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机体常常处于疲劳未复之状态,疾虽未成,然已有气虚不足之象。
究其因:从发病年龄来看,年高气虚精亏为其一,诚如《内经》所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患者多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此类疾病起病隐袭,病程长,久之,气为之耗,阴为之损,长年久病,耗伤气阴为其二;长期精神紧张,多思善虑,则伤心、动肝、碍脾,暗耗阴津气血,此其三。
另外,素体气虚亦可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
由此而奠定了中风发病的根本基础。
气虚一旦形成,即成为潜在的病理因素。
气虚,则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和气化功能减退,气为血之帅,气盛则血行滑疾,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流迟缓,运行涩滞,形成瘀血,瘀阻脉络。
气虚除直接导致血瘀外,也可生变异,导致血瘀。
《成方便读》指出:“夫人之所以赖以生存,血与气耳……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即血虚血瘀;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阳虚而生内寒,血凝滞成瘀血。
气虚则不能行津化液,而聚生痰饮,《景岳全书·非风》指出:“凡非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
”痰浊一旦深入血分,一则阻滞脑之脉络气机,气机受阻,则血必瘀滞;二则痰浊与瘀血相结,形成痰瘀互结,阻塞脑之脉络发为中风。
对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有精辟论述:“中风,风乘虚而为病也,向来惟东垣主虚,而河间则主火,丹溪则主痰,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故无根之火发焉,惟虚也,故逆上之痰生焉。
特东垣举其本,河间,丹溪各举其标,未有痰与火之发,不由于虚者也……亦可知曰火曰痰,总由于虚,虚固为中风之根也,惟中风之病由于虚”。
可见中风的发病必然以气虚的存在为根本前提,在气虚日久的基础上,因将息失宜外邪乘隙而入,或忧思恼怒,七情内伤,终至脑脉痹塞,元神失养而突发中风。
(2)瘀血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血液之所以环流不止,主要依赖气的推动,《血证论》:“运血者,气也”。
气虚日久,直接或间接导致血行缓慢,流行不畅,滞于脉络而成血瘀。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在中风发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曰:“清浊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后世医家也有明确的论述,朱丹溪谓中风半身不遂“在左属死血少血”,《血证论》说:“化其瘀滞则偏枯萎废自愈也。
”《医学纲目》谓:“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
”瘀血可促进痰的产生,因为瘀为体内血液停滞而成,痰乃津液停聚而生,津血同源,津血在生理上是相互转化的,病理状态下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津液清稀,血液稠厚,血行脉中,津行脉外,若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迟涩不畅,壅滞气机,则影响津液的流动而导致痰的生成。
诚如《锦囊秘录》云“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气血浊,则津液不行,熏蒸成聚,而变为痰。
”瘀血日久可化热升毒[15],瘀血、痰浊壅积留滞,郁而化热生火,痰瘀火热,蕴积不除,毒邪乃生。
毒邪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所以其一旦生成,必然会给脑髓造成巨大损害,使病情迅速加重。
瘀血可壅塞气道,阻碍气机,而气滞又进一步加重血瘀。
瘀血日久可生内风[16],瘀血加重,阻塞经络,筋脉失养,影响筋脉的功能,即可出现手足拘挛、屈伸不利等风气内动之象。
瘀血日久必然影响气、血、津、精之化生,进一步加重气虚,气愈虚则血更易停留而为瘀,成为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为中风病发病之标。
(3)因虚致瘀,痹塞脑络为其关键病理核心单纯的气虚,一般不会导致中风,只有气虚日久,气病及血,因虚致瘀,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脑脉痹塞,脑络失养,发为中风。
脑为元神之腑,凡五脏精化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脑之脉络为其运行通路,既有传达脑神之用,又具濡养脏腑、清窍、肢节之功。
脑内脉络纵横交错,网络如织,微细致微,一旦脑内脉络痹塞,气血不能上呈以充养脑髓,则其功能迅疾受损,不能发挥其统感官、司运动、主明辨等作用,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症。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多是由气虚、血瘀、脑脉痹塞所引起,气虚是中风发病之本,因虚致瘀、脉络痹塞是中风病的病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