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

合集下载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标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中风中风病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致残率高,对人民群众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现就我院多年来收治本病中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为主的60例患者进行小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41例,女19例。

年龄40岁以下者2例,41~60岁者43例,60岁以上者15。

体力劳动者17例,非体力劳动者43例。

主要症状为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患肢肌力在0~4级,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数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3年13例,4~10年17例。

1.2治法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为主。

基本方:黄芪50 g,党参15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丹参15 g,地龙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甘草6 g。

随证加减,头昏目眩者加勾藤、菊花、石决明;便秘者加生大黄;舌质紫暗瘀斑明显者重用化瘀药并加元胡;胸闷、恶心、苔厚腻者加苍术、菖蒲、胆南星、厚朴。

住院期间均在1周后开始针灸治疗。

一半病例用脉络宁注射液40 ml加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个疗程14 d,或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16 ml加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疗程10~14 d。

1.3疗效标准痊愈:偏瘫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肌力提高到3~4级以上。

显效:偏瘫明显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肌力提高2~3级,能自己行走,生活基本自理。

好转:偏瘫部分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肌力提高1~2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

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同或仅有轻微改善,肌力提高不足1级。

2结果本组6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 d,最短11 d,最长为59 d。

经治疗痊愈17例,占28.3 %;显效32例,占53.3 %;好转6例,占10%;无效5例,占8.3 %;总有效率91.7%。

3 典型病例3.1病例1患者,52岁,干部。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

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

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

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

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溯源与发展及新安医家的贡献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溯源与发展及新安医家的贡献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溯源与发展及新安医家的贡献邵宁书1,杨文明2,3摘要中风作为四大顽症之一,在‘内经“首次提出后,便引起了历代医家的重视㊂以益气活血法为原则治疗中风,历来被认为是由清代医家王清任首次提出㊂但在近来研究中发现,益气活血法萌芽于‘内经“,并未广泛运用于中风治疗㊂隋唐时期有医家提出从气血论治中风,明清时期新安医家进一步认为气虚血瘀为中风成因,并选用益气活血药物治疗中风,其认识要早于清代医家王清任㊂益气活血法其后继续发展,并在当代治疗中风时广泛运用㊂关键词中风;新安医学;益气活血;溯源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4.04.001Trac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by Tonify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Xin'an DoctorsSHAO Ningshu,YANG Wenming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Anhui,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Wenming,E-mail:******************Abstract 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stubborn diseases,strok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throughout history since it was first proposed in"the Neijing".The treatment of strok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onify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has always been believed to have been first proposed by the Qing Dynasty physician Wang Qingren.However,recent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method of tonify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originated from"the Neijing"and has not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some medical experts proposed to treat strok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Qi and blood.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Xin'an medical experts further believed that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were the causes of stroke,and chose to treat stroke with tonify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drugs,which wa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Qing dynasty medical expert Wang Qingren.The method of tonify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is widely used in contemporary stroke treatment.Keywords stroke;Xin'an medicine;tonify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traceability中风即脑卒中,与心脏病㊁癌症并列为人类三大死因之一㊂我国每5例死亡的城乡居民中就有2例源于心脑血管病,其死因高居死亡构成之首,而脑卒中又在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疾病中居于首位,每年约有182万人死于脑血管疾病[1]㊂脑卒中居联合国192个成员国各种死因之首,所致伤残调整生命年约1.43亿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编号:发改办社会 2022 366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No.2019XZZX-NB001);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25)作者单位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31);2.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8);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合肥230012)通讯作者杨文明,E-mail:******************引用信息邵宁书,杨文明.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溯源与发展及新安医家的贡献[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4):577-581.人年[2]㊂脑卒中临床有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型,以前者最为多见,约占所有脑卒中病人的80%,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入院之后通常采用抗血小板聚集[3-5]㊁促进侧支循环建立[6-8]㊁改善脑循环[9-11]㊁清除氧自由基[12-14]㊁营养脑细胞[15-17]等药物治疗㊂在时间窗内应用阿替普酶或尿激酶静脉或动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治疗[18],可以降低脑卒中病人致残率,甚至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但是溶栓对于发病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大多数病人错过了有效时间窗,只有不足15%的脑卒中病人满足血管内治疗要求,错过有效时间窗者只得予以保守治疗㊂由于机械取栓方式㊁取栓次数㊁血栓性质㊁侧支循环状态等术中及术后因素会造成栓子逃逸或者开通血管再闭塞,加上血管内治疗对医疗条件及医师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这些都让血管内治疗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㊂汪燕亭‘聊复集“记载: 中风者,其人表虚 ㊂中风的本质多为本虚标实,首次发病后常有宿根,大多数病人会反复发作,死亡的可能性也逐次递增,而西药长期用药的肝肾毒性㊁依赖性和副作用限制了临床的使用[19]㊂与西医相比较,中医在治疗中风上可充分发挥其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的双重优势[20]㊂中医学从起源以来几千年间提出了诸多治疗中风的方法,直到从气血论治中风被大家所广泛采用并发展㊂从20世纪60年代起,医学界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治疗中风,至20世纪70年代,一些中药注射液,如丹参注射液㊁水蛭注射液㊁复方红金注射液等用于治疗中风,并取得一定疗效[21]㊂在中医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或中风变证方面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崔涛[22]试验组运用中风膏联合双侧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对照组仅用基础西药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㊁起效更快㊂郑文旭[23]使用疏肝活血解郁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对照组仅用西药氟西汀,治疗组加用疏肝活血解郁汤,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㊁同型半胱氨酸(Hcy)及5-羟色胺(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运用中医或中西药联合治疗中风或中风变证弥补了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不足㊂益气活血法普遍认为是由王清任首次提出,并应用于临床,是目前中医治疗中风的主流治疗方法之一㊂此治疗方法起源为何,特别是新安医学作为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综合性学术流派,有上下800多年历史㊁800多位医家㊁800多部医著,在中风的治疗的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否提出过类似的诊疗理论和方法,值得作一爬梳和比较研究㊂1萌芽于‘内经“唐宋之前,对中风病的认识多以 风邪侵表 立论,其源于‘内经“,‘素问“云: 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㊂ 认为疾病的发生多是从皮肤毛发开始的,病邪侵入皮毛,而卫气代表人体防御系统,正气不足则邪气入里,外风袭人则出现中风,所中之风均为外邪,故人体卫气充足对于中风的治疗至关重要㊂人体卫气充足时,肌肉饱满㊁皮肤紧致㊁毛发茂盛㊁腠理致密,即使遇到风邪外袭体表,有卫气抵御外邪,也入里不深或仅停留于表;如果人体气虚,则形体瘦弱㊁肌肉消减㊁皮肤松弛㊁腠理不固㊁毛发稀疏,遇到邪气时,由于卫气不足,正气虚衰,无以与邪气抗衡,则病邪入里较深㊂邪气旺盛,滞留不去,则进一步传入经络,伤及脏腑,这时病人往往出现突然昏仆或肢体无力㊁半身不遂等中经络㊁中脏腑表现,正所谓: 卫气去 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㊂脏腑位于人体的中央要位,所以说脏气盛衰可决定中风后病人的预后,脏气不足的病人往往症状较重,恢复也较慢,即如‘素问“所云: 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㊂ 总之,‘内经“时期认为中风主要是由于虚邪贼风入中,加之卫气本虚导致,持 外感所致内伤 的观点,还未提出血瘀也是导致中风发生的重要原因㊂直到‘金匮要略㊃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凡举 胸满 当汗出不出 烦满 等3种症状后,才明确提出 瘀血 一词,虽然并非用于中风病病因描述,但为后世确立益气活血法提供了思路[24]㊂2发轫于隋唐自隋唐开始,中风病的内因学说盛起,多数医家开始重视中风的气虚及血瘀病机㊂隋代巢元方提到 脾胃气弱,血气偏虚 为风邪所侵,故半身不遂也 ,即脾胃运化无力,则人体血气必然偏虚,容易受到风邪外侵,进而出现单侧肢体活动不能的表现,他指出气虚是病之本,是导致半身不遂的内在因素,病邪之所以能侵袭人体也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而不能与邪气抗争,为后世从气虚论治中风奠定了基础㊂唐朝王冰在‘玄珠经“中亦提到: 风病 五脏气绝也 由人元气素虚 ㊂中风病人出现张口不能闭合㊁双目紧闭㊁呼吸声如同打鼾㊁四肢瘫软㊁大小便失禁等 五脏气绝 的症状,是由于其元气素来不足㊂元气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有后天之气的培养,是人生存所需要的最根本㊁最重要的气,王冰认为中风病的病因就在于元气亏虚㊂金末元初时期李东垣云: 风邪直中血脉就会口歪眼斜 ,如果病人症状不止有口歪眼斜,还有风中六经之症,例如项背僵硬不适㊁头昏身重等,当予以小续命汤加减合疏风汤治疗,他还从病人的发病年龄出发,观察到中风的发生以本就体虚血滞的中高龄者居多, 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㊂其认为中风是以气病为根本原因,气不足时,或由于情志因素伤其气的,都会导致疾病发生㊂但也有体型肥胖之人发生中风, 是形盛气衰而如此 ㊂李东垣将 体虚 这一病机具体到了 气虚 方面,以益气法为主要治法,创制了治疗中风名方清阳汤㊂直到元朝的朱丹溪,才兼取众医家之长,将血瘀与气虚并列组合为两个引发中风的要素㊂朱丹溪认为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 ,如果出现在左侧肢体多为 死血 (又有一说作 少血 ),如果出现在右侧肢体多由于 痰有热,并气虚 所致㊂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㊁温煦和固摄作用㊂所谓死血,即病邪日久而入络之瘀血;所谓少血,即由于气虚所致的缺血㊂瘀血与缺血,互为因果关系㊂瘀血阻滞经脉,则远端脉络空虚;血液不足,血行不畅则必然出现血瘀之象㊂朱丹溪认为中风半身不遂大多是由于血瘀所致,血瘀则脉络不能充盈,故出现缺血之症状㊂在廓清瘀血与中风关系的基础上,开创了从气虚血瘀论治中风的先河㊂之后的新安医家也正是从隋唐以降诸医家的理论中发展传承,提出以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的理念㊂3形成于明清新安医学鼎盛于明清,众多的医家㊁宏富的医著必然将中风的各种治疗方法囊括其中,而益气活血法的完整提出和实践尤为重要㊂明代的新安医家汪机,以朱丹溪㊁李东垣为师并博采诸家之长,认为中风乃气虚为主,指出 脾胃不足,百病易生 ,脾胃乃后天之根本,脾土为万物之母,元气赖之以生,元气不足,气不生血,才是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所以在治疗中风之时,须考虑到正气的充盈是疾病治愈的关键,应当用益气之法;认为益气则活血,气道通畅则血脉通畅, 气运不利,血亦罕来 ㊂汪机观一六旬病人脉象云: 气血已衰,脉见浮洪弦虚 ,故予以人参㊁麦冬㊁白芍固护气阴,少量黄连㊁生姜等辛通苦降㊂此病案充分体现了益气之法,但对活血之法还着墨不多㊂完成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理论阐述和临床实践的,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明代新安医家江瓘㊁孙一奎㊂江瓘在‘名医类案“中提到治疗某 一身俱麻 中风病患,认为 麻由虚而气不行 ,是故以乌药顺气散为主方,加施人参㊁白术㊁麦冬㊁川芎㊁当归诸药服之而愈㊂方中人参㊁白术大补元气以益气,川芎㊁当归活血行气,麦冬养阴,可见在治疗中风时,考虑到了病人为气虚血瘀,治疗上选用益气活血之品㊂这标志着新安医家益气活血理论在实际诊疗中得到应用,并取得理想的疗效㊂另一位新安医家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提到: 元气素虚,腠理疏豁 一遇风邪,莫之能御 ,邪气之所以能得以聚集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都是源于正气的亏虚,认为中风多由于经脉瘀阻,气血不畅,故治疗中风的方法,初期应该益气,使得气旺调畅,若气虚猝倒,当用参芪汤补气,气不足则不能推动血行,血行不利,则会出现血瘀之症㊂故日久当活血,宜四物汤加桃仁㊁红花㊂如果纯用防风㊁天麻㊁羌活等祛风之类的外感祛风药物,很难治愈㊂若脉道通畅,气血得通,血随气行,周流不停,则病情可以好转向愈㊂明末清初的新安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提到以顺风匀气散治疗中风 邪不遂 ,认为中风系 气不匀 , 血脉不周 故半侧肢体活动不能㊂气虚与血瘀总是并见,血液运行于脉络之中,气虚且血液运行不畅会导致突然昏倒的症状㊂ 气匀则风顺 ,故该方以人参㊁白术㊁炙甘草补正气,全方共奏补气㊁行气㊁疏气之效,气匀则血脉也得以通畅㊂清初的新安医家程杏轩基本承袭了孙一奎的观点㊂久病气虚,致脏腑功能减退,故中风日久的病人会出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液不能上荣于面部,故病人常出现面色淡白㊂所以他在‘医述“中亦认为: 若不顺气遂用乌㊁附,若不活血遂用羌活㊁防风,未能见其能治也 ,治疗中风初期应当治气,久病则当活血㊂与此同时,清初的医家王清任指出了中风突然跌仆的病因,阐述了气虚血瘀导致中风的病机㊂王清任发展中风非风论,否定风火气痰之论及真中类中之分,针对有的医家论治中风的病因从风㊁火㊁气㊁痰立论,选方用药遵循理气化痰㊁疏风清热之法,他在‘医林改错㊃半身不遂论叙“中指出中风初发时,并未出现诸如发热恶寒㊁身痛头疼等外感表证㊂认为如果是 风火湿痰,无论由外中,由内发,必归经络 ,而 气血若为风火痰湿阻滞 ,经络不通,则病人必诉疼痛不适,有身体疼痛者即应诊断为痹症,而非以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中风㊂王清任认为中风半身不遂多因气虚血瘀导致,所谓 气亏得半身不遂,所以跌仆 ㊂情志失调㊁饮食不节㊁劳累过度㊁耗伤元气,导致元气不足,推动㊁温煦功能衰减,无力推动血行,气血运行不畅致血瘀于脑脉㊂王清任肯定了李东垣的观点,指出元气亏损才是中风发生的根本原因, 元气绝则死矣 ㊂人体元气有十分,元气虚衰则经络空虚,十分元气亏空至五成,必有一侧肢体亏空,元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血行不畅则出现血瘀,一侧经脉失去血液滋养则出现为萎废不能用,就会出现中风偏瘫之象㊂元气在身体的分布如同湖水,当元气虚衰时,侧卧或者侧坐元气则会偏向低侧,而另一侧则出现元气偏枯㊁肢体活动不利㊂据此病机,王清任提出了益气化瘀治法,创制了补阳还五汤㊂气血盛衰对人体各项机能影响十分重要㊂王清任综合了朱丹溪的观点并结合了自身的认识,认为 元气藏于气管内,分布周身 ㊂在治疗中风时十分重视气道是否充盈㊁血行是否顺畅,治法以活血化瘀为本,加以补气益气,气推动血行,则血瘀自除㊂认为气有虚实㊁血有亏瘀,进一步发展了‘内经“ 血实宜决㊁气虚宜掣引 的观点,认为如果只益气而不活血,那么瘀血难去,新血不生,如果只活血,而不益气,则血行过度反而会耗伤正气,气不固摄血液,反而会导致血液行于脉外,出现出血的症状,所以在使用活血的药物时,还需加入益气之药,瘀血除而不伤正气㊂现代临床经验表明,补阳还五汤甚至对除中风外的其他疾病,如肿瘤㊁神经和循环系统以及代谢类疾病等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24]㊂4鼎盛于当代新安王氏内科总结发扬了前医家的观点㊂王乐匋秉承孙一奎治疗中风病有关 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 的观点,宗新安医家之固本培元,认为气虚血瘀与中风的联系密不可分,益气活血是治疗中风的关键,脉络中气虚血运不畅,则会出现血脉瘀阻,瘀阻脑络则出现中风,病人常常表现为面色黝黑紫黯,舌下脉络瘀血,舌有瘀斑,脉涩,因此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不仅需要益气,气推动血行,更需要活血通络,使脉络通畅㊂王乐匋创立的邪正合治㊁益气活血的经验方 脑络欣通 ,常用的通络药物为活血化瘀和虫类搜剔㊂如用田三七,有瘀散瘀,有血止血,虚者能补;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予以创新,以蜈蚣代替地龙,取其既可通络又能息风之用㊂新安医家杨文明在治疗急性期气虚血瘀型中风时,认为应当既治标又治本,既益气又活血,疏通脑络以开窍,并拟脑络通方,全方由黄芪㊁赤芍㊁川芎㊁当归㊁地龙㊁熟大黄等组成㊂研究表明,脑络通方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脑卒中后炎症反应以及减轻氧化应激对脑组织的损伤[25-26]㊂由于急性期病人正处于外邪与正气相争的阶段,邪气过盛时则会出现正气不足,正气虚则可导致邪气入里,症状加重,瘀阻脑络,血液运行不畅,故急性期病人常常表现出半身不遂㊁活动不利㊁言语含糊甚至言语不能㊁单侧肢体麻木等㊂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元气旺盛则可推动血行,血行顺畅,血瘀得化,脑络得通;全当归能活一身之血,既收通络之功又不伤血;川芎㊁白芍助全当归发挥活血祛瘀之效;熟大黄通便而不耗伤正气,推陈致新,使体内停滞瘀血得以散行㊂‘千金翼方“谓: 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 ㊂认为可以采用针灸温通经脉,气血条畅则症状得以减轻㊂所以,杨文明教授主张中风早期辨证使用针灸疗法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临床除了可选用水沟㊁内关㊁百会㊁三阴交㊁委中等治疗中风的主要穴位,结合病人症状特点应加用足三里㊁气海等以益气活血,通过针灸激发健侧大脑代偿功能,恢复肢体活动能力[27]㊂其他医家在治疗中风时一般也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和方法,并研究出一系列医院制剂或自拟方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㊂如周志梅等[28]以消栓肠溶胶囊治疗中风病人,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病人的活动及语言能力明显改善㊂刘春柳[29]用益气活血补偏汤免煎颗粒(由黄芪㊁当归㊁桃仁㊁红花㊁地龙㊁川芎㊁赤芍㊁甘松㊁天花粉㊁天冬㊁生龙骨㊁煅牡蛎㊁山萸肉组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治疗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㊁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及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㊂王成[30]运用益气活血组方(由黄芪㊁白术㊁鸡血藤㊁太子参㊁赤芍㊁地龙㊁当归㊁川芎㊁桃仁㊁红花等组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比较可见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可见该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常规西药更有优势㊂鲁国志[31]研究发现,补气脉通汤(由人参㊁黄芪㊁桃仁㊁红花㊁当归㊁丹参㊁葛根㊁水蛭㊁全蝎㊁蜈蚣等药物组成)联合西药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病人,收效好于单纯施以西药,此方对于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㊂赵涛等[32]以益气活血㊁化瘀通络为治法,研制出脑心通胶囊,该药能补气活血㊁化瘀通络,从而使血脉通畅㊁脑络得通㊁髓海充养㊁气血调畅㊂由此可见,对于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病人,以益气活血法为代表的中药复方或成药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预后㊂5小结作为中医治疗中风的主流治法,在益气活血法萌芽于‘黄帝内经“时期,发轫于隋唐,元代提出了由益气或活血法治疗中风的治疗原则,认为中风成因多为气虚或者血瘀,明清时期新安医家将气虚和血瘀致病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完善,认为气虚血瘀同见于中风,而不是单独用补益元气或通调脉道的药物,在选方用药上补益元气与活血化瘀药物同施,并认为 精气内夺 则预后不良,而气不足不能运血则血液瘀阻,所以在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上益气活血必须共见㊂清代的王清任创立补阳还五汤,认识到了血瘀致病的广泛性,同样提出了气虚血瘀为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㊂明清时期的新安医家和王清任提出的益气活血法在当今仍被广泛运用,影响一系列医家临床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创新㊂表明位于江南的新安医家与北方的医家王清任,虽然处于不同时空地域,但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却有着完全相同的认识,并延习至今指导着当今医学的临床实践,说明古代医家在当时相对封闭㊁交通不便,罕有学术交流的环境下,在不同的时空区域内通过各自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风病相同的病因病机,同时也说明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得到古代许多医家认可和验证㊂缺血性脑卒中以病程长㊁病势缓为特点,故而病人正易耗散,邪易留滞,容易出现标本虚实交错杂乱的气虚血瘀症状㊂因此,在选方用药上,应当以调达气血㊁补泻结合为治疗原则,益气活血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㊂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用广泛,在益气活血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明显,且有较好应用前景,对提升脑卒中病人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㊂参考文献:[1]WU S,WU B,LIU M,et al.Stroke in China:advances andchallenges in 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J].Lancet Neurol,2019,18(4):394-405.[2]MA Q,LI R,LI R,et al.Temporal trend and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of stroke burden in China,1990-2019: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Burden of Disease Study2019[J].Lancet Public Health,2021,6(12):e897-e906.[3]DE STEFANO V,CAROBBIO A,DI LAZZARO V,et al.Benefit-riskprofile of cytoreductive drugs along with antiplatelet andantithrombotic therapy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ischemicstroke in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J].Blood Cancer Journal,2018,8(3):25.[4]RIVERA-CARAVACA J M,MARÍN F,ESTEVE-PASTOR M A,et al.Antiplatelet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enocoumarol in relation tomajor bleeding,ischaemic stroke and mortality[J].Int J ClinPract,2018,72(3):e13069.[5]NAKASE T,MOROI J,ISHIKAWA T.Anti-inflammatory andantiplatelet effects of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in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Clin T ransl Med,2018,7(1):2.[6]芦云,陈晓虹.早期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㊁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88-89.[7]邬刚,战丽萍,安明顺,等.脑梗死急性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卒中杂志,2018,13(9):938-943.[8]袁齐宏,孙维涛.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4):1616-1618.[9]杜洪彬.丁苯酞注射液对基底节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对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05-108.[10]崔艳丽.脑心通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2):83-84.[1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4):389-397. [12]李运鹏,张青松.谷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41-45.[13]王有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梗死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1):95-97.[14]YU Y J,XIONG W.Tirofiban combined with rt-PA intraarterialthrombolysis improves the recanalization rate of acute 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bbits[J].Eur Rev Med PharmacolSci,2018,22(9):2888-2895.[15]柳文科,张书艳,范雪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学,2018,38(7):93-95. [16]江乾.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127-129.[17]张雪杰,栾宁.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vWF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1):5294-5296.[18]WANG Y,JOHNSTON C,BATH P M,et al.Clopidogrel with aspirin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EventsⅡ(CHANCE-2):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multicentrerandomised trial[J].Stroke Vasc Neurol,2021,6(2):280-285. [19]ZERNA C,THOMALLA G,CAMPBELL B C V,et al.Currentpracti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diagnosis and acutetreatment of ischaemic stroke[J].Lancet,2018,392(10154):1247-1256.[20]王建超,王育勤.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19,18(3):67-69.[21]张伯礼.百年中医史:1912-2015[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54.[22]崔涛.中风膏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D].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2021.[23]郑文旭.疏肝活血解郁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及对HAMD-24㊁NIHSS㊁ADL评分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2,35(10):55-60.[24]任思思,宋丽娟,韩庆贤,等.从瘀血致病到益气活血之思想发展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6):71-74. [25]何望生,杨文明,汪瀚,等.脑络通颗粒改善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1):1045-1047.[26]何望生,杨文明,汪瀚,等.脑络通颗粒治疗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2):146-148. [27]张帅帅,杨文明.杨文明辨治脑梗死临证经验撷要[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5):899-905.[28]周志梅,买雷,李艳红.消栓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6):696-699. [29]刘春柳.益气活血补偏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30]王成.活血益气法对气虚血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218-220. [31]鲁国志.浅析中药汤剂干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之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J].智慧健康,2020,6(32):181-182.[32]赵涛,赵步长,贾力夫,等. 脑心同治 理论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7):8-10.(收稿日期:2023-12-08)(本文编辑邹丽)。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中风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脑血管意外”,由于脑局部组织出血或缺血性坏死而导致,从而发生神经功能缺失,出现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脑栓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为“中风”,不同之处在与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

其中主要表现为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

之所以会发生中风,可能是因为久病体虚或元气不足,从而导致筋脉不通。

本文主要针对中风发病机制以及中医治疗展开分析。

1.中风的发病机制中风是内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急症,发病机制诸多,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的主要发生因素,同时糖尿病、饮酒过度、抑郁、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吸烟、肥胖等都可能引起中风,同时脑血脉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都是比较多见的致病因素,该病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根据发病类型不同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而中医学者指出“气血并逆、肝阳化风、直冲犯脑”的理论,认为“血”“脑”是中风的基本因素。

1.中医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大部分发生中风的患者都是超过50岁的人群,所以身体各项机能均明显降低,所以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重要病理机制,因为年龄在>50岁以后气虚就不能推动血行,从而导致瘀血,而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扶正之功效,对于中风、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补阳还五汤中是一种理血剂,疏通筋络、活血补气效果很好,主治中风气虚血瘀证,同时临床常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中,其中包含赤芍、当归尾、黄芪、川芎、红花、去土、桃仁等药物,针对气虚严重的患者,可以加上太子参和党参;而上肢偏瘫的患者,加上桂枝;下肢无力瘫软的患者,加上牛膝、桑寄、杜仲、川断;喘息、心悸患者加炙甘草和桂枝;肢体麻木的患者加伸筋草和木瓜;血瘀严重的患者加鸡血藤、水蛭、鬼箭羽。

其中黄芪量最大,因为其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动物实验已经提出,黄芪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提高心肌收缩力的功效较强,同时黄芪中硒的含量较高,而人体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离不开硒,所以黄芪还能使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并将自由基清除。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中风病长期以来由于在病因学上有着不同的理论,从而导致在治疗上的不一致。

《内经》对本病虽有记述,但较分散而不系统,名称又不统一,以致后世理解不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治疗方法也各异,有主张以祛风为法,有推崇活血为主,又有力主清热泻火或化痰等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和分治方法,所以冉雪峰先生在《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一书中提出:“中风病在中医学理上,实为一大疑问,只缘名义乖错,遂令事实混淆,举凡昏瞀卒仆,斜不遂等证,统谓之中风。

”现在我们试图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脑的论述和中风病理论的不同认识看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发展的一些变化。

1 中医有关脑的认识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解剖方面《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

”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更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此外《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上交。

”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更加明确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

”生理功能方面1.2.1 有统领诸神之用《内经》首先提出了脑总统诸神,其所谓“头者精明之府”,意指脑为精髓和神明汇聚,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1.2.2 主十二官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

《内经》云:“心主十二官。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我们专注中风后遗症纯中医神经衰弱精确对症下药胃病男女科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喁斜等症状。

中医病因病机:通过现代医家的大量实践,已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体质因素:通过对中风病人体质调查显示,阴盛阳虚者多见;2.年龄因素: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风的重要诱因;4.时间气候因素:调查研究发现中风发病多见于春三月,且与气温气压关系密切,表明外风确能引动内风;5.饮食劳倦因素。

中风病机则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

痰: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湿滞酿痰,或因劳倦、忧思,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痰阻经络而发为半身不遂。

风:素体阴虚,阳亢化风,或因七情过极,极而生风,内风旋转,气血随之上冲,可夹痰夹水,络破血溢,致成中风危候。

火:多为内生之火,或因将息失宜,或因喜怒过度,以致心火亢盛,肝阳暴张,气血上逆,心神昏冒,卒发昏仆。

虚:或因年迈力衰,肾元不固,或形体肥胖,气虚于中,或思虑烦劳,气血亏损。

虚损不足,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原因,以气虚、阴虚最常见。

气虚可生痰,又可因气虚运行无力,而血行阻滞;阴虚则可使肝风动越,心火亢盛,而发生中风之病。

瘀:或因气血上逆于脑,络破血出,瘀积不散,或系气滞血不畅行,气虚运血无力,瘀阻经络、清窍,致肢体器官失养而出现半身不遂,失语诸症。

痰、风、火、虚、瘀,筏疾病演变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

临床上常见痰火互结,风火相煽,瘀痰阻滞等。

中风的中医辨证,各家意见不一,有按病位,有据症候,而从多数临床文献看,以后者多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如舌象调查发现,舌质以瘀者多见,舌苔以黄腻、白腻据多,表明本病多为瘀血、痰热。

中风的中医内科名词解释

中风的中医内科名词解释

中风的中医内科名词解释中医内科,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其中,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在中医内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中医内科的角度出发,对中风进行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首先,我们来解释中风的中医学名词解释。

一、中风中风,即中医内科所称的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脑功能局部或全面损害的一类疾病。

中风可分为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其中,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管破裂,血液外溢到脑组织,引起脑组织损害的情况。

而缺血性中风则是因脑血管堵塞,导致相关脑区缺血而发生的疾病。

二、中风的病机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紊乱、痰浊内蕴、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在中医内科理论中,将中风归为“痰瘀血病”,即病因主要是由于体内痰湿内积和血液停滞所致。

内因多为情志不畅,饮食失宜,过度劳累,外因多为风寒、湿重等。

三、中风的症状和辨证施治在中医内科学中,中风的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分类和治疗。

一般来说,中风的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下垂等。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中医内科将中风的辨证分为寒中风、热中风、瘀血中风等不同类型。

对于中风患者,中医内科主要通过扶正固脱、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辨证施治。

四、中医内科药物的运用中医内科药物在中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中医内科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药、化痰散结药等。

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等可通过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流动,改善脑血液循环,减轻中风引起的脑部损伤。

而化痰散结药如半夏、枳实等则可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痰湿,改善脑供血不良引起的症状。

总结起来,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在中医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中风的中医学名词解释,我们了解到中风的发病与痰湿内积、血液停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并且,在诊断和治疗中,中医内科通过辨证施治和药物运用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为单选题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为单选题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中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的中风类型包括气虚血瘀型。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一、气虚血瘀型中风的病理生理机制气虚血瘀型中风是中医学中对中风的一种分类,它主要是由于气虚和血瘀两个因素导致的。

气虚指的是机体气血不足,气机运行失常,而血瘀则是指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凝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或血块。

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中风。

二、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主要体现在舌苔和脉象上。

1.舌苔表现: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舌苔一般为淡白或微黄色,质薄而干燥。

舌苔的厚度较薄,没有明显的湿滑感。

舌苔的形态较薄,常常呈现舌苔薄而裂纹状。

这种舌苔表现反映了气虚血瘀的病理特点,即气血不足和血液循环不畅。

2.脉象表现: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脉象主要表现为脉细弱或脉沉细。

脉细弱指的是脉搏的强度较弱,感觉不明显。

脉沉细则是指脉搏的触感较细,如细如发丝。

这种脉象表现反映了气虚血瘀的病理特点,即气血不足和血液循环不畅。

三、气虚血瘀型中风的治疗方法针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中医药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1.补气活血法:针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病理特点,可以采用补气活血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当归等,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的效果。

2.祛瘀通络法:针对血瘀的病理特点,可以采用祛瘀通络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三七等,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

3.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太冲等,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病情。

4.药食同源治疗:在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苔脉表现时,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活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枸杞、红枣等,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辅助治疗。

中风内风学说研究

中风内风学说研究

中风内风学说研究中风内风学说是指中风病的内因,主要是由于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使机体内阴阳失调造成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内风学说认为中风的病因包括“风、火、痰、瘀、气虚、阴虚”六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

本文主要分析中风内风学说的发展和研究进展,旨在寻找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以更好地把握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丰富中风病的治疗方法,改善中风病患者预后。

标签:中风;内风;发展;研究进展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病,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

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多与“风”有关,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逐渐考虑内在因素,明清时期,“内风学说”逐渐成熟和完善[1-3]。

通过对中风内风学说的研究,临床上能够更好地把握中风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理论指导[4-5]。

本文通过温习古今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中风内风学说进行如下综述。

1 中风与“风”邪的关系中风是中国四大难证之首,发病骤急,病情复杂,变化较快,因而称之为“中风”。

古代医家命名为“中风”,很明显可以看出其与风邪存在密切关系:(1)《素问·风论》所言:“风者,善变而数变”,可以看出以风邪为主导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病迅速、变幻无常、传变较快等特点,中风的疾病骤急、变化迅速和症见多端等特点与其基本一致[6-7]。

(2)《素问·骨空论》记载:“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记载:“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风邪为他邪致病的先导,热、寒、湿、燥等均依附于风而进一步侵袭人体。

中风病机复杂,绝不限于“风邪”一种,还涵盖其它诸病邪,但是以风邪为先导[8-9]。

(3)头部位于人体的上部,诸阳之会,因而风邪侵袭,容易伤于头。

《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素问·调经论》记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均说明中风病变部位在于头。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气虚血瘀与补气活血法的探讨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气虚血瘀与补气活血法的探讨
外周阻力 , 改善血液成分 , 抗血小板凝聚, 促
本人综合古今 医家 对缺 血性 中风 病
急性期的病因病机 的基础上认为 : 气虚血 瘀为缺血性 中风病急 性期 的 主要病理 基 础, 以气虚为本 ( 因中风急性 期 为虚 中之 重) 。年老体衰 , 肾不 足 , 腑 、 肝 脏 经络 功 能虚损 , 气血 不 足 , 虚血 瘀 。由于气 血 气 不足 , 则脑 中血海 因此供养不足 , 故血脉 、
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 , 造成 脑组 织缺血缺 氧 , 出现 一 系列 的 急性 临床 症
状。以辨证论 治 为核心 的综合 治 疗方 案
贴近临床 实际 , 中风病有积极 的综合 治 对 疗作 用 , 具有独 特优 势 ; 各种评 价 量表 在
《 医学衰 中参 西录》 云 : 三 七, 有 “ 诸
缺 血 性 中风 急性 期 的气 虚 血瘀 与 补气 活 血 法 的探 讨
气虚血瘀证提供 了依据 。因此 , 本人认 为 王志辉 ‘ 邓 琢。 郝 云 气虚血瘀 为缺 血性 中风急性 期 的 1个 主 要病理基础 , 虚血瘀 则脑 脉 闭阻 , 为 气 发 中风。这一病理 基础 为 临床治 疗提 供 了 16 0 3 20吉林省辽源市 中医院 兼顾肝 肾亦 是必 须 的。现 代 中医学 认 为
促 进神经功 能的恢 复 , 提高 生活 质量 , 降 低 致残率 。 补气活血法 在治疗 缺血 性 中风 病急 性期 的确立 : 气虚 血瘀 的产生 , 主要 由气 虚所 引起 , 血瘀 又 可 加 重气 虚 , 张 而 如《 氏医通 ・ 血 门》 云 “ 气 与血 , 诸 有 盖 两相
维附, 气不得血 , 则散 而无 统 , 血不 得 气 ,
则凝而 不流 ” 。而 王 清 任 对 气血 理 论 有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刍议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摘要] 中风病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极为重视,论载颇丰,但所论不一,本文对历代重要医籍中中风病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为今后中风病的研究方向和临床治疗开创新思路。

[关键词] 中风病;黄帝内经[中图分类号] r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c)-0191-02中风病,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语言謇涩或失语,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疾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1]。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极为重视,论载颇丰,但所论不一。

因此,对历代重要医籍中中风病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为今后中风病的研究方向和临床治疗开创新思路。

1 中风病病名的演变中风病名称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该时期中风病的名称的特点或以症状命名,或以病因命名。

以病因命名的如薄厥、煎厥、大厥等。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证,即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以疾病的症状命名的如击仆、偏枯、偏风、喑等。

“偏枯”即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所谓“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偏枯”[2]。

“喑”即语言謇涩或失语。

所谓“人中为暗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2]。

以上病名所论及的病证基本与我们今之中风病的概念相同。

“中风”一词虽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入房汗出中风……新沐中风……”[2]。

此处虽首提“中风”之名,但该“中风”所指的均是外感病,与今之中风病名同实异,皆然不同。

汉代,“中风”的概念发生改变,“中风”一词的涵义扩大,不仅用来指外感病,还包括今之中风病。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亦对中风一证有所论述,但含义有别。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3]此处所论中风当认为今之中风病,首创中风病病名。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
1、肝阳暴亢证: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为法。

饮食宜清淡甘寒为主,如绿豆、黄瓜、芹菜、冬瓜、菠菜、丝瓜、橘、梨等;避免助火之食品,忌大蒜,葱等辛香走窜之品。

忌羊、牛肉,狗肉、韭菜、辣椒等。

2、痰热腑实证:以通腑泄热,熄风化痰为法。

饮食宜清热,如萝卜、绿豆、芹菜、冬瓜、菠菜、丝瓜、梨、香蕉、芹菜等。

禁食羊肉、牛肉、鸡肉、虾、韭菜、辣椒、大蒜等。

3、气虚血瘀证:以益气养血,化痰通络为法。

饮食宜清淡,如山药、苡仁粥,黄芪粥,莲子粥,白菜,冬瓜,丝瓜,赤小豆等。

进食温度以温热为宜。

4、阴虚风动证: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法。

饮食以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苡仁粥,银耳汤,甲鱼汤,淡菜汤,面汤,黄瓜,芹菜,鲜藕汁等。

5、风火蔽窍证:以搜风化痰,行瘀通络为法。

饮食以的易消化的食物,可加白菜汤,绿豆汤,丝瓜汤,萝卜汤,西瓜汁等;忌油腻,厚味肥甘,生湿助火之品。

6、痰湿蒙窍证:以化痰熄风,宣郁开窍为法。

饮食宜偏温性食物,如石花菜,萝卜汤,小油菜,菠菜,南瓜,糯米粥等;少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以防助湿生痰。

7、痰火闭窍证: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为法。

如萝卜、绿豆、丝瓜、冬瓜、菠菜、芹菜梨、香蕉等。

8、元气衰败证:以回阳救阴,益气固脱为法。

神昏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流食,如混合奶、米汤、果汁、豆浆、菜汤、藕粉等。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
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
1、气虚血瘀型
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晦涩
调理方向:益气活血
中成药:消栓颗粒、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
2、肝阳上亢型
表现:半生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脉弦或弦涩
调理方向: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中成药:心脑静片、脑血栓片
3、风痰阻络型
症状:肢体麻木,舌强语滞,或伴胸闷多痰,舌苔腻,脉弦滑
调理方向:祛风涤痰
中成药:醒脑再造胶囊、半夏天麻丸
4、肾米青亏损型
表现: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耳鸣,腰膝酸软,舌红或淡
调理方向:滋肾利窍
方剂:地黄饮子汤加减
5,风挟痰火型
表现:其挛急偏枯,口舌强,大便不爽,小便不顺调理方向:养血顺气,消痰清火
方剂:秦艽汤,愈风汤。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内科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中医内科对中风病的辨证分型非常重要。

中医辨证分型是根据中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特点,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指导治疗和药物选择。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一、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概述中医内科认为中风病主要由于脑血管瘤破裂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其辨证分型包括气虚血瘀型、痰湿阻络型、热毒内蕴型和肝肾阴亏型等。

每种类型的中风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辨证特点,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是中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人,常见症状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象细弱等。

辨证特点是气虚血瘀,需要通过补气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川芎等,同时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如扎血络、刺血等。

三、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是中风病的另一种常见类型。

患者多为体质肥胖、湿重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口苦、痰多、舌苔厚腻等。

辨证特点是痰湿阻络,需要通过化痰祛湿、通络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半夏、陈皮、赤芍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捏脊、揉腰等。

四、热毒内蕴型热毒内蕴型是中风病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类型。

患者多为年轻人,常见症状有口渴、烦躁、舌红、脉象数等。

辨证特点是热毒内蕴,需要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连翘、金银花、丹参等,同时可以配合艾灸疗法,如艾炷、艾条等。

五、肝肾阴亏型肝肾阴亏型是中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患者多为久病体弱、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辨证特点是肝肾阴亏,需要通过滋阴养血、益肾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首乌藤、熟地、酸枣仁等,同时可以配合推拿疗法,如按揉太冲穴、涌泉穴等。

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是中医内科治疗中风病的重要依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辨证分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患者的辨证类型也可能存在变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中风

中风

诊查要点 Key Points—诊断依据
头痛 呕吐 烦躁 抽搐 痰多 呃逆 二便失禁或不通。
兼症
诊查要点 Key Points—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神识昏蒙
中 经 络
偏身麻木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 四大主症
中 脏 腑
偏身麻木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
半身不遂 五大主症
诊查要点 Key Points—诊断依据
后世“真中”、“类 中”、“非风”、 “内中”等内容。
历史沿革
History
• 历代对中风的认识,从其病因学说的发展,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 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
外邪 外邪 外邪
内虚


历史沿革
History
《内经》 1. 中风一病,来源于《内经》。 2.原因是风邪入中脏腑。 3.中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是由气血逆 而不降所致。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1. 内伤积损、精气虚衰
年老体衰 肝肾阴虚
阳 亢
中风
阴虚血亏 阳盛火旺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2.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 气阴亏虚
阳亢 风动
中风
房事不节 耗伤肾水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3.饮食不节 酒
脾失健运 中风
Fat
化热生风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4.情志所伤
肝气不舒
化火
中风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王清任中风理论中东垣学术思想探微

王清任中风理论中东垣学术思想探微
首先,王清任较李东垣更加重视元气在中风发病中的决定作用,并把气虚血瘀这一病机提高到最重要的位置。
其次,王氏对气虚血瘀中风作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出34种发病前的先兆症状,并提醒人们:这些先兆症状“皆是元气渐亏之症,因不痛不痒 ,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可见王氏治未病的远见较东垣更胜一筹。
有鉴于此,丁光迪氏认为:“益气祛瘀,治疗风中经络,实为李氏首创,富有特点,并为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打开门径”。张锡纯也曾分析:“补阳还五汤方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说明王清任治疗中风是受到东垣学术思想深刻影响的。
2 王清任对东垣学术思想的发展
王清任的学术体现着东垣的思想,但并不仅仅是在李氏原有水平上的重复,而是有创造性的发展。
李东垣对元气也是十分重视的,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这是李杲脾胃内伤学说中最基本的观点。正因为李氏认识到元气在病症发生中的关键作用,故特别强调元气与脾胃的关系。虽然王清任没有对脾胃内伤作太多的论述,但他强调元气的理论观点与李东垣是一致的。
(2)论中风病因病机:
然而,运用黄芪补气活血化瘀并非王清任首创。王肯堂就曾观察到中风多由真气亏损引致,在论方药治疗时说道:“黄芪必用之君药也”,甚至指出:不用黄芪为君,以致病人死亡是“医杀之也”。而王肯堂深受金元补土派的影响,应该说服膺于李东垣,化裁于薛立斋,扶正补虚是其一贯主张。可见王肯堂荐用黄芪治中风也是受到东垣影响的。同样,张景岳更把李氏名方补中益气汤,以及深受东垣学术思想影响的薛己化裁的归脾汤两方,置于其中风治方中,而这两首方子均重用黄芪为君药,臣以当归。
中风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故王清任以“半身不遂”作为中风的病名。自《内经》起,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众说纷纭。王清任认为历代医家关于“中风是由于风火痰湿之论”,以及真中、类中之分不甚合理,却赞同张景岳“中风非风论”,而以“半身不遂”为病名,大胆提出自己的中风病因病机理论。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

中风的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方法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中医护理中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疗效最佳的效果。

1. 辨证施护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与气血运行障碍有关。

常见的辨证分为风证、痰瘀证、气血虚证三种类型。

例如,中风病变较轻者多为风痰证;病变较重者多为气血虚证。

2. 风证的中医护理方法:风证主要为突发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明、口眼歪斜等。

治疗时可采用疏风祛湿、活血化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3. 痰瘀证的中医护理方法:痰瘀证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舌苔厚腻、言语不清等。

治疗时可采用祛痰化瘀、行气活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温针灸、拔罐、刮痧等。

4. 气血虚证的中医护理方法:气血虚证主要表现为精神疲乏、肢体无力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气养血、温阳活血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功、按摩等。

5. 配合物理治疗的中医护理方法:中风患者常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需要进行物理治疗。

可以采用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促进神经恢复、肌肉活动。

6. 辨证施护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同时坚持传统中医理疗方法,如中药调理、食疗等。

总结起来,中风的中医护理方法主要注重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特点进行治疗。

不同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包括针灸、推拿、艾灸、气功、按摩等。

同时,配合物理治疗,促进神经恢复、肌肉活动。

在进行中医护理时,需要有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患者应注意休息和坚持传统中医理疗方法。

中风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中风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中风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马丽虹;李可建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
【年(卷),期】2014(35)5
【摘要】目的:明确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

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

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通心络胶囊及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

结论: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证候类型,气虚血瘀生风作为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总页数】4页(P411-414)
【作者】马丽虹;李可建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R2-03
【相关文献】
1.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J], 马丽虹;赵广;李可建
2.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J], 马丽虹;李可建
3.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J], 马丽虹;李可建
4.中风热毒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J], 马丽虹;李可建
5.中风阴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 [J], 马丽虹;李可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1.1病名沿革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

《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

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

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1)中风病病位在脑《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

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

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于舌而为味。

”这些都说明气血是脑神功能的物质基础,脑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若气血失其偏颇,则脑病生焉,正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清·王清任[14]云“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3)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的形成中风病“内虚邪中”说始于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谓:“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提示气虚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思想,并强调正虚邪盛是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半身不遂候》说:“中风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

”指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是中风病发病的根本。

上述文献虽没明确提出“气虚血瘀”的中风病机,但均认为机体本身的功能低下是中风病发生的前提,为“气虚血瘀”奠定了理论基础。

金·刘完素虽认为“心火暴甚”是中风的根本原因,但究其因是由于将息失宜,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引起,同时也认为“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

元·朱丹溪创中风“痰湿生热”说,仍强调气血在发病中的作用,“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属虚,挟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

”又云: “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至理”。

此期间对于中风病机多以“内风”立论,虽然各有所重,但都不离气血,并提出气虚、脉道不通病机及顺气、活血治法。

明·王伦《明医杂著》中提出:“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症,以血虚、死血、痰饮为源,是论其致病之根源。

”张景岳创“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指出“非风一证,……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王清任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清末张锡纯认为《内经》所载“上气不足”的中风与西医“脑贫血”相似,把“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助血上升”归为中风病病机。

至此,中风发病的气虚血瘀学说基本形成。

1.2.2 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内涵气虚不能推动血行,因虚致瘀,痹塞脑络,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

(1)气虚为中风病发病之本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

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

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阴平阳秘,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若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则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外易感受六淫之邪,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疾病发生,亦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篇亦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中年之后人体一身之气逐渐亏虚,《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观今世之人,食则膏粱厚味,出则车马代行,加之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多已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机体常常处于疲劳未复之状态,疾虽未成,然已有气虚不足之象。

究其因:从发病年龄来看,年高气虚精亏为其一,诚如《内经》所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患者多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此类疾病起病隐袭,病程长,久之,气为之耗,阴为之损,长年久病,耗伤气阴为其二;长期精神紧张,多思善虑,则伤心、动肝、碍脾,暗耗阴津气血,此其三。

另外,素体气虚亦可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

由此而奠定了中风发病的根本基础。

气虚一旦形成,即成为潜在的病理因素。

气虚,则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和气化功能减退,气为血之帅,气盛则血行滑疾,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流迟缓,运行涩滞,形成瘀血,瘀阻脉络。

气虚除直接导致血瘀外,也可生变异,导致血瘀。

《成方便读》指出:“夫人之所以赖以生存,血与气耳……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即血虚血瘀;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阳虚而生内寒,血凝滞成瘀血。

气虚则不能行津化液,而聚生痰饮,《景岳全书·非风》指出:“凡非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

”痰浊一旦深入血分,一则阻滞脑之脉络气机,气机受阻,则血必瘀滞;二则痰浊与瘀血相结,形成痰瘀互结,阻塞脑之脉络发为中风。

对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有精辟论述:“中风,风乘虚而为病也,向来惟东垣主虚,而河间则主火,丹溪则主痰,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故无根之火发焉,惟虚也,故逆上之痰生焉。

特东垣举其本,河间,丹溪各举其标,未有痰与火之发,不由于虚者也……亦可知曰火曰痰,总由于虚,虚固为中风之根也,惟中风之病由于虚”。

可见中风的发病必然以气虚的存在为根本前提,在气虚日久的基础上,因将息失宜外邪乘隙而入,或忧思恼怒,七情内伤,终至脑脉痹塞,元神失养而突发中风。

(2)瘀血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血液之所以环流不止,主要依赖气的推动,《血证论》:“运血者,气也”。

气虚日久,直接或间接导致血行缓慢,流行不畅,滞于脉络而成血瘀。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在中风发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曰:“清浊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后世医家也有明确的论述,朱丹溪谓中风半身不遂“在左属死血少血”,《血证论》说:“化其瘀滞则偏枯萎废自愈也。

”《医学纲目》谓:“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

”瘀血可促进痰的产生,因为瘀为体内血液停滞而成,痰乃津液停聚而生,津血同源,津血在生理上是相互转化的,病理状态下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津液清稀,血液稠厚,血行脉中,津行脉外,若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迟涩不畅,壅滞气机,则影响津液的流动而导致痰的生成。

诚如《锦囊秘录》云“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气血浊,则津液不行,熏蒸成聚,而变为痰。

”瘀血日久可化热升毒[15],瘀血、痰浊壅积留滞,郁而化热生火,痰瘀火热,蕴积不除,毒邪乃生。

毒邪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所以其一旦生成,必然会给脑髓造成巨大损害,使病情迅速加重。

瘀血可壅塞气道,阻碍气机,而气滞又进一步加重血瘀。

瘀血日久可生内风[16],瘀血加重,阻塞经络,筋脉失养,影响筋脉的功能,即可出现手足拘挛、屈伸不利等风气内动之象。

瘀血日久必然影响气、血、津、精之化生,进一步加重气虚,气愈虚则血更易停留而为瘀,成为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为中风病发病之标。

(3)因虚致瘀,痹塞脑络为其关键病理核心单纯的气虚,一般不会导致中风,只有气虚日久,气病及血,因虚致瘀,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脑脉痹塞,脑络失养,发为中风。

脑为元神之腑,凡五脏精化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脑之脉络为其运行通路,既有传达脑神之用,又具濡养脏腑、清窍、肢节之功。

脑内脉络纵横交错,网络如织,微细致微,一旦脑内脉络痹塞,气血不能上呈以充养脑髓,则其功能迅疾受损,不能发挥其统感官、司运动、主明辨等作用,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症。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多是由气虚、血瘀、脑脉痹塞所引起,气虚是中风发病之本,因虚致瘀、脉络痹塞是中风病的病机关键。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