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气虚血瘀理论(仅供借鉴)

合集下载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

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的诊疗体会标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中风中风病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致残率高,对人民群众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现就我院多年来收治本病中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为主的60例患者进行小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41例,女19例。

年龄40岁以下者2例,41~60岁者43例,60岁以上者15。

体力劳动者17例,非体力劳动者43例。

主要症状为半身不遂或肢体麻木,患肢肌力在0~4级,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数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3年13例,4~10年17例。

1.2治法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法为主。

基本方:黄芪50 g,党参15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丹参15 g,地龙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甘草6 g。

随证加减,头昏目眩者加勾藤、菊花、石决明;便秘者加生大黄;舌质紫暗瘀斑明显者重用化瘀药并加元胡;胸闷、恶心、苔厚腻者加苍术、菖蒲、胆南星、厚朴。

住院期间均在1周后开始针灸治疗。

一半病例用脉络宁注射液40 ml加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个疗程14 d,或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16 ml加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疗程10~14 d。

1.3疗效标准痊愈:偏瘫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肌力提高到3~4级以上。

显效:偏瘫明显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肌力提高2~3级,能自己行走,生活基本自理。

好转:偏瘫部分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肌力提高1~2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

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同或仅有轻微改善,肌力提高不足1级。

2结果本组6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 d,最短11 d,最长为59 d。

经治疗痊愈17例,占28.3 %;显效32例,占53.3 %;好转6例,占10%;无效5例,占8.3 %;总有效率91.7%。

3 典型病例3.1病例1患者,52岁,干部。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

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

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

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

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中医治疗中风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脑血管意外”,由于脑局部组织出血或缺血性坏死而导致,从而发生神经功能缺失,出现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脑栓塞、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为“中风”,不同之处在与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

其中主要表现为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

之所以会发生中风,可能是因为久病体虚或元气不足,从而导致筋脉不通。

本文主要针对中风发病机制以及中医治疗展开分析。

1.中风的发病机制中风是内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急症,发病机制诸多,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的主要发生因素,同时糖尿病、饮酒过度、抑郁、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吸烟、肥胖等都可能引起中风,同时脑血脉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等都是比较多见的致病因素,该病主要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根据发病类型不同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

而中医学者指出“气血并逆、肝阳化风、直冲犯脑”的理论,认为“血”“脑”是中风的基本因素。

1.中医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大部分发生中风的患者都是超过50岁的人群,所以身体各项机能均明显降低,所以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重要病理机制,因为年龄在>50岁以后气虚就不能推动血行,从而导致瘀血,而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化瘀、祛邪扶正之功效,对于中风、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补阳还五汤中是一种理血剂,疏通筋络、活血补气效果很好,主治中风气虚血瘀证,同时临床常应用于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中,其中包含赤芍、当归尾、黄芪、川芎、红花、去土、桃仁等药物,针对气虚严重的患者,可以加上太子参和党参;而上肢偏瘫的患者,加上桂枝;下肢无力瘫软的患者,加上牛膝、桑寄、杜仲、川断;喘息、心悸患者加炙甘草和桂枝;肢体麻木的患者加伸筋草和木瓜;血瘀严重的患者加鸡血藤、水蛭、鬼箭羽。

其中黄芪量最大,因为其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动物实验已经提出,黄芪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提高心肌收缩力的功效较强,同时黄芪中硒的含量较高,而人体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离不开硒,所以黄芪还能使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并将自由基清除。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

中风偏瘫中医辩证分肝阳暴张痰浊内阻气虚血瘀元气暴脱型康复治疗我们专注中风后遗症纯中医神经衰弱精确对症下药胃病男女科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喁斜等症状。

中医病因病机:通过现代医家的大量实践,已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体质因素:通过对中风病人体质调查显示,阴盛阳虚者多见;2.年龄因素:以5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风的重要诱因;4.时间气候因素:调查研究发现中风发病多见于春三月,且与气温气压关系密切,表明外风确能引动内风;5.饮食劳倦因素。

中风病机则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

痰: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无度,湿滞酿痰,或因劳倦、忧思,脾失健运,津液内停,聚湿成痰,痰阻经络而发为半身不遂。

风:素体阴虚,阳亢化风,或因七情过极,极而生风,内风旋转,气血随之上冲,可夹痰夹水,络破血溢,致成中风危候。

火:多为内生之火,或因将息失宜,或因喜怒过度,以致心火亢盛,肝阳暴张,气血上逆,心神昏冒,卒发昏仆。

虚:或因年迈力衰,肾元不固,或形体肥胖,气虚于中,或思虑烦劳,气血亏损。

虚损不足,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原因,以气虚、阴虚最常见。

气虚可生痰,又可因气虚运行无力,而血行阻滞;阴虚则可使肝风动越,心火亢盛,而发生中风之病。

瘀:或因气血上逆于脑,络破血出,瘀积不散,或系气滞血不畅行,气虚运血无力,瘀阻经络、清窍,致肢体器官失养而出现半身不遂,失语诸症。

痰、风、火、虚、瘀,筏疾病演变过程中,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

临床上常见痰火互结,风火相煽,瘀痰阻滞等。

中风的中医辨证,各家意见不一,有按病位,有据症候,而从多数临床文献看,以后者多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如舌象调查发现,舌质以瘀者多见,舌苔以黄腻、白腻据多,表明本病多为瘀血、痰热。

从补阳还五汤说太后中风

从补阳还五汤说太后中风

文/ 胡献国(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的气虚血瘀理论,认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

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

其中,补阳还五汤就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著名方剂,目前在临床上仍广泛使用。

补阳还五汤的由来补阳还五汤方名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清代嘉庆年间,军机大臣卢荫溥中风后半身不遂、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小便失禁。

清帝派太医几经诊治,仍毫无起色。

此时,有人推荐了在北京菜市口一带行医的王清任。

王清任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胸有成竹地准备处方。

这时,卢荫溥问道:“依你之见,以前服用的药方恰当否?”王清任看了太医的药方后说:“当归通经活络,赤芍和川芎利血活血,红花和桃仁活血祛瘀,地龙化瘀通络,诸药合用,的确是活血通络的好方。

”家人忙问:“那为何服药后没有效果?”王清任不慌不忙地回道:“人体五脏依赖气血文/ 郑桂桂(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脑病、老年病、康复科) 景国栋(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卫生院)肠梗阻是最常多因腹部手术后,或因肠道、腹部的病变,或是全身疾患、瘫痪等影响,使肠体麻痹、气机不通所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有些患者因阻塞时间短或梗塞不完全,在早期腹平片检查中难以见到阶梯状气液平面,这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正因为肠梗阻的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质、酸碱平衡失调,年龄较大的患者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西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等。

在中医方面,染等基础治疗;中医辨证为热结腑实证,予以大承气汤保留灌肠(2次/日)配合治疗。

入院第2天,患者诉已有排气。

大黄15g,芒硝10g,姜厚治热结腑实之肠梗阻。

中风的辩证论治.

中风的辩证论治.

3.肝肾亏虚 证候:半身不遂,患侧肢体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 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或淡红,脉细数或沉细。
审证要点:半身不遂,患侧肢体僵硬拘急变形或软瘫而肌肉 日渐萎缩伴阴虚征象
证候分析: 病机:阴液亏虚,风阳内动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加减:A.若阴虚内热,舌红,脉细数——宜去巴戟天、肉苁 蓉、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
中 风

辨 证 论 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 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病情轻,表现为不经昏仆而卒然发生口眼 口呙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 中脏腑病情重,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神志昏糊、迷蒙,而 伴见口眼■斜,半身不遂等。
2.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 闭证为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 肢体强痉,多属实证;
• 脱证为正气外脱,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 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五脏正气衰弱欲绝表现,属虚 证,多为中风危候。
• 3.闭证当辨阳闭与阴闭 – 阳闭与阴闭主要根据热象的有无来区别。
–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 如锯,便秘溲黄,舌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 加减 :
– 腑气通泄后,治宜请热化痰络为主——可加胆南星、天 竺黄、竹沥、川贝母、僵蚕、地龙、丹参、赤芍等化痰 通络;
– 热象明显者——加山栀、黄芩;
– 若舌暗有瘀点——可加入丹参、赤芍通络。
5.气虚血瘀 证候:突发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 木,面白无华,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 舌质暗淡,或有瘀班、瘀点,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弱、细缓 或细涩。 审证要点:半身不遂及气虚血瘀证为治法: 证候分析: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病机: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 本方还适用于中风恢复期 和后遗症期的治疗。但黄芪甘温, 故肝肾不足兼有痰热或风阳痰火者忌用。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气虚血瘀与补气活血法的探讨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气虚血瘀与补气活血法的探讨
外周阻力 , 改善血液成分 , 抗血小板凝聚, 促
本人综合古今 医家 对缺 血性 中风 病
急性期的病因病机 的基础上认为 : 气虚血 瘀为缺血性 中风病急 性期 的 主要病理 基 础, 以气虚为本 ( 因中风急性 期 为虚 中之 重) 。年老体衰 , 肾不 足 , 腑 、 肝 脏 经络 功 能虚损 , 气血 不 足 , 虚血 瘀 。由于气 血 气 不足 , 则脑 中血海 因此供养不足 , 故血脉 、
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 , 造成 脑组 织缺血缺 氧 , 出现 一 系列 的 急性 临床 症
状。以辨证论 治 为核心 的综合 治 疗方 案
贴近临床 实际 , 中风病有积极 的综合 治 对 疗作 用 , 具有独 特优 势 ; 各种评 价 量表 在
《 医学衰 中参 西录》 云 : 三 七, 有 “ 诸
缺 血 性 中风 急性 期 的气 虚 血瘀 与 补气 活 血 法 的探 讨
气虚血瘀证提供 了依据 。因此 , 本人认 为 王志辉 ‘ 邓 琢。 郝 云 气虚血瘀 为缺 血性 中风急性 期 的 1个 主 要病理基础 , 虚血瘀 则脑 脉 闭阻 , 为 气 发 中风。这一病理 基础 为 临床治 疗提 供 了 16 0 3 20吉林省辽源市 中医院 兼顾肝 肾亦 是必 须 的。现 代 中医学 认 为
促 进神经功 能的恢 复 , 提高 生活 质量 , 降 低 致残率 。 补气活血法 在治疗 缺血 性 中风 病急 性期 的确立 : 气虚 血瘀 的产生 , 主要 由气 虚所 引起 , 血瘀 又 可 加 重气 虚 , 张 而 如《 氏医通 ・ 血 门》 云 “ 气 与血 , 诸 有 盖 两相
维附, 气不得血 , 则散 而无 统 , 血不 得 气 ,
则凝而 不流 ” 。而 王 清 任 对 气血 理 论 有

中风病的辩证要点

中风病的辩证要点

中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具体如下。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
可有半身不遂、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等症状。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
可有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等症状。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
可有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等症状。

4、气虚血瘀型:
可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等症状。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

中医治中风医案摘要:一、中医治中风的概念与原理二、中医治中风的诊断方法三、中医治中风的治疗方法与案例四、中医治中风的预防与调养五、结论正文:中医治中风医案中医治中风,是运用传统中医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中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中风,是中医学上的一种疾病,通常指由于脑血管意外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

中医治中风,旨在通过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等方法,使中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一、中医治中风的概念与原理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进而引发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疾病。

中医治中风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和气血: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失调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治疗中风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2.疏通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治疗中风,需要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治疗中风的目的。

3.滋养脑髓:脑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中医认为,中风会导致脑髓受损。

因此,中医治疗中风还需要滋养脑髓,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二、中医治中风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中风,主要依据中医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闻诊患者的气味,问诊患者的病史,以及切诊患者的脉象,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中风。

三、中医治中风的治疗方法与案例中医治中风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以下是一个中医治中风的案例:患者,男,56 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3 小时就诊。

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

治疗方法为:给予中药汤剂,包括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草药;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取百会、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康复效果良好。

四、中医治中风的预防与调养中医认为,预防中风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膳食: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中风病(中风后遗症)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病(中风后遗症)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病(中风后遗症)因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为主症.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临床表现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

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1)、心肾阳虚型表现为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

(2)、肝阳上亢型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3)、气虚血瘀型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晕心悸,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

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

2、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急性期要求在发病2周以内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

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保护。

3 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

4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

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5 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智、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

2 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临症施护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可遵医嘱针刺大椎穴或耳尖放血.2元气衰败者,可按摩腹部,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关元、百会、涌泉穴等救治。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1、气虚血瘀型表现:半生不
遂,肢软无力
中医调理中风的五种辩证方法
1、气虚血瘀型
表现:半生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面色少华,语言晦涩
调理方向:益气活血
中成药:消栓颗粒、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
2、肝阳上亢型
表现:半生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兼见头痛头晕,脉弦或弦涩
调理方向: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中成药:心脑静片、脑血栓片
3、风痰阻络型
症状:肢体麻木,舌强语滞,或伴胸闷多痰,舌苔腻,脉弦滑
调理方向:祛风涤痰
中成药:醒脑再造胶囊、半夏天麻丸
4、肾米青亏损型
表现: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耳鸣,腰膝酸软,舌红或淡
调理方向:滋肾利窍
方剂:地黄饮子汤加减
5,风挟痰火型
表现:其挛急偏枯,口舌强,大便不爽,小便不顺调理方向:养血顺气,消痰清火
方剂:秦艽汤,愈风汤。

中风病人中医治疗方案

中风病人中医治疗方案

一、前言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气血瘀阻、痰浊内阻、肝阳上亢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中风具有独特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风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中风病因病机1. 气血瘀阻:中风患者常因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络瘀阻,脑窍不通,从而出现中风症状。

2. 痰浊内阻:痰浊是中风的主要病理产物,痰浊内阻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中风。

3.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可导致气血逆乱,上扰脑窍,引发中风。

4. 肾精不足:肾精不足可导致脑窍失养,脉络瘀阻,引发中风。

三、中风中医治疗方案1. 辨证论治(1)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组成: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

(2)痰湿瘀阻证治法:化痰祛湿,活血通络。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白术、泽泻、桂枝、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

(3)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丹参、赤芍。

(4)肾精不足证治法:补肾填精,活血通络。

方药: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丹参、赤芍。

2.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选用上述方剂加减。

煎药方法:将药材洗净,加水浸泡30分钟,煮沸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3.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位,每次选取5-6个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2)耳针:选取脑点、皮质下、神门、心、肝、肾等穴位,每次选取3-4个穴位,采用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

4. 推拿按摩(1)头部按摩:采用指揉法、梳头法等手法,按摩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等,每次按摩5-10分钟。

(2)肢体按摩:采用捏脊法、拿法、揉法等手法,按摩肢体穴位,如肩井、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次按摩5-10分钟。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word版本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word版本
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病历
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西医:脑梗塞恢复期"于2013年02月24日14:05:00时轮椅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男性,?岁,因"左侧肢体乏力?天"入院。既往?
2、入院时症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饮食稍呛咳,左侧肢体乏力,偏身麻木,无法站立行走,无恶心呕吐或四肢抽搐,胃纳可,二便调,睡眠欠佳,无寒热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辩证依据:
患者年老体弱,体内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上扰清窍,故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正气不足,经络不畅,肢体失养,故见肢体乏力。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属"气虚血瘀"之证。
本病病因为年老体弱,气虚血瘀;病机为正气不足,血行不畅,瘀滞脑脉,阻滞经络;病位在脑,病性属虚;因起病以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故病位浅,经治疗预后尚可,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③口僻:口僻以口眼歪斜为主症,主要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患者发病前可有同侧耳后疼痛,但不伴胡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部分中风病患者也可出现口眼歪斜,但多伴有眩晕、偏身麻木或肢体力弱等症状。
④痿病:痿病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多发病缓慢,渐进加重;少数患者亦可急性起病,但多表现为双侧肢体无力,与中风病之半身不遂不同
5、对症处理: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控制血脂,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抗凝;予吡拉西坦片口服营养脑细胞;
6、中医治拟"虚者补之"为则,以益气活血为法。予针刺醒脑开窍;予芥仙膏穴位贴敷治疗、磁珠压耳穴等"疏通经络、调补肝脾肾";予偏瘫肢体功能训练、有氧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手功能以改善肢体功能、促进康复;予高压氧治疗加强脑细胞供氧;中性脑血管意外须与其它颅内占位病变相鉴别,患者急性起病,有中枢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结合病史,可初步鉴别;影像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概述
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
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 仅见口眼喁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中风发病突然,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风“善行而数变 ”的特征相似,故名,又称“卒中”。本病发病率、病死 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
(二)治则治法
中风急性期,当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息风、清 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等治法。中脏腑者,当以醒神开 窍为治则。闭证宜清热开窍或化痰开窍,.脱证则回阳固脱。 如内闭外脱并存,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兼用。在恢复期及后 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息风、益气 活血等法。
3.厥证 昏仆、不省人事时间一般较短,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 ,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4.痉证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或见昏迷,但 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
5.痿证一般起病缓慢,多表现为双下肢痿蹙不用,或四肢肌肉萎缩, 痿软无力,与中风之半身不遂不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
木,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 2.急性起病,发展迅速,与自然界的“风”的特点相似。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 4.多发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 MRl、CT、脑脊液、眼底检查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临床上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指发病
(2)风痰入络
症状:突然偏身麻木,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 利,甚则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或不语,头晕,目眩。 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中风病,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是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之一。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中风病恢复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

本文旨在探讨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等指标,评估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的临床疗效。

三、研究结果1. 临床疗效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0%二、研究结果(续)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

通过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如NIHSS评分)的评估,实验组患者的评分在治疗后有显著下降,表明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3. 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接受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后得到了显著提高。

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如SF-36健康调查表)显示,实验组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4. 不良反应在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以轻微胃肠道不适、轻度头痛等为主,且均未影响研究药物的继续使用。

三、讨论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在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该方剂通过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机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的加入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在中医理论中,气虚血瘀是中风病恢复期的重要病理机制,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正是针对这一机制进行调理。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的辩证施膳
中风:
1、肝阳暴亢证: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为法。

饮食宜清淡甘寒为主,如绿豆、黄瓜、芹菜、冬瓜、菠菜、丝瓜、橘、梨等;避免助火之食品,忌大蒜,葱等辛香走窜之品。

忌羊、牛肉,狗肉、韭菜、辣椒等。

2、痰热腑实证:以通腑泄热,熄风化痰为法。

饮食宜清热,如萝卜、绿豆、芹菜、冬瓜、菠菜、丝瓜、梨、香蕉、芹菜等。

禁食羊肉、牛肉、鸡肉、虾、韭菜、辣椒、大蒜等。

3、气虚血瘀证:以益气养血,化痰通络为法。

饮食宜清淡,如山药、苡仁粥,黄芪粥,莲子粥,白菜,冬瓜,丝瓜,赤小豆等。

进食温度以温热为宜。

4、阴虚风动证: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法。

饮食以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苡仁粥,银耳汤,甲鱼汤,淡菜汤,面汤,黄瓜,芹菜,鲜藕汁等。

5、风火蔽窍证:以搜风化痰,行瘀通络为法。

饮食以的易消化的食物,可加白菜汤,绿豆汤,丝瓜汤,萝卜汤,西瓜汁等;忌油腻,厚味肥甘,生湿助火之品。

6、痰湿蒙窍证:以化痰熄风,宣郁开窍为法。

饮食宜偏温性食物,如石花菜,萝卜汤,小油菜,菠菜,南瓜,糯米粥等;少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以防助湿生痰。

7、痰火闭窍证:以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为法。

如萝卜、绿豆、丝瓜、冬瓜、菠菜、芹菜梨、香蕉等。

8、元气衰败证:以回阳救阴,益气固脱为法。

神昏者可采用鼻饲法给流食,如混合奶、米汤、果汁、豆浆、菜汤、藕粉等。

《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较高,且其恢复期常伴有气虚血瘀证的症状。

针对这一病症,中医常采用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进行辨证施治。

本文旨在观察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进行治疗,具体药物组成及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进行调整。

治疗周期为4周,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

3. 评价指标采用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果1. 临床疗效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分也有所提高。

总体有效率达到XX%,说明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治疗效果显著。

2.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说明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

四、讨论1. 药理作用分析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而中风汤则具有祛风通络、化痰开窍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两者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2. 临床应用价值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

同时,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好,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合中风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

同时,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好,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1.1病名沿革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

《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的记载较多,如“仆击”、“大厥”、“薄厥”、“偏风”、“偏枯”等。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首创“中风”病名,明确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则首用“卒中”之名,清·张锡纯将中风病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

但对于中风病名的规范化认识,则源于近年,1986年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学组统一本病的名称为“中风病”,又名“卒中”,1992年全国脑病急症会议上又统一以“中风病”作为病证名,CCD编码中西医名称一致。

通常按其有无出血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

1.2关于“气虚血瘀”是脑梗死主要病机之一的理论探讨1.2.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的理论依据(1)中风病病位在脑《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言“血之与气,并而走上,则为大厥”。

王冰注云:“厥为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明确指出中风部位在脑。

张山雷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有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的部位在脑[13]。

(2)脑与气血关系密切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血之间相互对立与统一,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但又互根互用。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指人体脏腑、经络、五官九窍的生理功能,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中风病位在脑,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脑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气血津液的充养,《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通达经络朝会于此。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走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于舌而为味。

”这些都说明气血是脑神功能的物质基础,脑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若气血失其偏颇,则脑病生焉,正如《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清·王清任[14]云“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3)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的形成中风病“内虚邪中”说始于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谓:“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提示气虚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思想,并强调正虚邪盛是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半身不遂候》说:“中风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

”指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是中风病发病的根本。

上述文献虽没明确提出“气虚血瘀”的中风病机,但均认为机体本身的功能低下是中风病发生的前提,为“气虚血瘀”奠定了理论基础。

金·刘完素虽认为“心火暴甚”是中风的根本原因,但究其因是由于将息失宜,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引起,同时也认为“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

元·朱丹溪创中风“痰湿生热”说,仍强调气血在发病中的作用,“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或属虚,挟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

”又云: “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至理”。

此期间对于中风病机多以“内风”立论,虽然各有所重,但都不离气血,并提出气虚、脉道不通病机及顺气、活血治法。

明·王伦《明医杂著》中提出:“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症,以血虚、死血、痰饮为源,是论其致病之根源。

”张景岳创“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指出“非风一证,……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王清任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清末张锡纯认为《内经》所载“上气不足”的中风与西医“脑贫血”相似,把“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助血上升”归为中风病病机。

至此,中风发病的气虚血瘀学说基本形成。

1.2.2 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内涵气虚不能推动血行,因虚致瘀,痹塞脑络,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

(1)气虚为中风病发病之本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

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

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阴平阳秘,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若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则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外易感受六淫之邪,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疾病发生,亦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篇亦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中年之后人体一身之气逐渐亏虚,《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观今世之人,食则膏粱厚味,出则车马代行,加之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多已罹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机体常常处于疲劳未复之状态,疾虽未成,然已有气虚不足之象。

究其因:从发病年龄来看,年高气虚精亏为其一,诚如《内经》所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患者多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此类疾病起病隐袭,病程长,久之,气为之耗,阴为之损,长年久病,耗伤气阴为其二;长期精神紧张,多思善虑,则伤心、动肝、碍脾,暗耗阴津气血,此其三。

另外,素体气虚亦可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

由此而奠定了中风发病的根本基础。

气虚一旦形成,即成为潜在的病理因素。

气虚,则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和气化功能减退,气为血之帅,气盛则血行滑疾,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流迟缓,运行涩滞,形成瘀血,瘀阻脉络。

气虚除直接导致血瘀外,也可生变异,导致血瘀。

《成方便读》指出:“夫人之所以赖以生存,血与气耳……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即血虚血瘀;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阳虚而生内寒,血凝滞成瘀血。

气虚则不能行津化液,而聚生痰饮,《景岳全书·非风》指出:“凡非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

”痰浊一旦深入血分,一则阻滞脑之脉络气机,气机受阻,则血必瘀滞;二则痰浊与瘀血相结,形成痰瘀互结,阻塞脑之脉络发为中风。

对此,《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有精辟论述:“中风,风乘虚而为病也,向来惟东垣主虚,而河间则主火,丹溪则主痰,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故无根之火发焉,惟虚也,故逆上之痰生焉。

特东垣举其本,河间,丹溪各举其标,未有痰与火之发,不由于虚者也……亦可知曰火曰痰,总由于虚,虚固为中风之根也,惟中风之病由于虚”。

可见中风的发病必然以气虚的存在为根本前提,在气虚日久的基础上,因将息失宜外邪乘隙而入,或忧思恼怒,七情内伤,终至脑脉痹塞,元神失养而突发中风。

(2)瘀血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血液之所以环流不止,主要依赖气的推动,《血证论》:“运血者,气也”。

气虚日久,直接或间接导致血行缓慢,流行不畅,滞于脉络而成血瘀。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瘀血在中风发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曰:“清浊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后世医家也有明确的论述,朱丹溪谓中风半身不遂“在左属死血少血”,《血证论》说:“化其瘀滞则偏枯萎废自愈也。

”《医学纲目》谓:“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

”瘀血可促进痰的产生,因为瘀为体内血液停滞而成,痰乃津液停聚而生,津血同源,津血在生理上是相互转化的,病理状态下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津液清稀,血液稠厚,血行脉中,津行脉外,若血液不能正常运行,迟涩不畅,壅滞气机,则影响津液的流动而导致痰的生成。

诚如《锦囊秘录》云“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气血浊,则津液不行,熏蒸成聚,而变为痰。

”瘀血日久可化热升毒[15],瘀血、痰浊壅积留滞,郁而化热生火,痰瘀火热,蕴积不除,毒邪乃生。

毒邪最易败坏形体,攻伐脏腑,扰神闭窍,所以其一旦生成,必然会给脑髓造成巨大损害,使病情迅速加重。

瘀血可壅塞气道,阻碍气机,而气滞又进一步加重血瘀。

瘀血日久可生内风[16],瘀血加重,阻塞经络,筋脉失养,影响筋脉的功能,即可出现手足拘挛、屈伸不利等风气内动之象。

瘀血日久必然影响气、血、津、精之化生,进一步加重气虚,气愈虚则血更易停留而为瘀,成为中风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为中风病发病之标。

(3)因虚致瘀,痹塞脑络为其关键病理核心单纯的气虚,一般不会导致中风,只有气虚日久,气病及血,因虚致瘀,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脑脉痹塞,脑络失养,发为中风。

脑为元神之腑,凡五脏精化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脑之脉络为其运行通路,既有传达脑神之用,又具濡养脏腑、清窍、肢节之功。

脑内脉络纵横交错,网络如织,微细致微,一旦脑内脉络痹塞,气血不能上呈以充养脑髓,则其功能迅疾受损,不能发挥其统感官、司运动、主明辨等作用,就会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症。

综上所述,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多是由气虚、血瘀、脑脉痹塞所引起,气虚是中风发病之本,因虚致瘀、脉络痹塞是中风病的病机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