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化学之化学用语(教师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中考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化学之化学用语(教师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8题)
评卷人得分
1.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A.H2 B.H C.D.2H 【答案】【解析】本题的立意是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从学生易混淆的四种化学用语切入,让学生辨析每种符号所具有宏观(表示一种物质或一种元素)意义、微观(表示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意义。
答案:D 。
【易错点点睛】对于四种化学用语易混淆,特别是辨析每一种符号的宏观(表示一种物质或一种元素)意义、微观(表示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意义。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
2.2009年,“神七”载着三名宇航员在太空来去自如,表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运送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12、H——1、N——14}
A. 偏二甲肼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 偏二甲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
D. 偏二甲肼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答案】【解析】由偏二甲肼的化学式可知,其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偏二甲肼含氮元素,其中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不含氮气,故B错。
偏二甲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2+1×8+14×2=60,故C错。
偏二甲肼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8):( 14×2)=6:2:7,故D错。
答案:A。
【易错点点睛】物质从宏观分析由元素组成;从微观分析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比时,一定要注意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3.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FeO
B、Fe2O3
C、Fe3O4
D、FeS
【答案】【解析】此题常规解决繁琐,若我们稍加留意会发现,硫原子的相对质量为氧原子相对质量的2倍,因此可用2O代替S,即FeS变为FeO2,再将四种物质化学式变形为FeO、FeO3 /2 、 FeO4/3,显然,氧原子的个数越大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D。
【易错点点睛】本题为策略性开放性试题,应注重解题方法的优化选择,此题可以采用上述变式同异法快速求解。
中考的考点设置虽没有一定规律性,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从考点知识类型、不同层次及前后知识间联系出发,定能找出解决这一类考点问题的规律。
并在解题中灵活运用,力争起到“由例及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难度:偏难知识点:元素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解析】本题取材于新科技知识,以新信息“稻草变黄金”为背景进行命题,起点高,落点低,灵活多变地考查了基本概念及其运用,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根据题意,结合选项,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所以A不正确。
【易错点点睛】信息给予题情景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且分量越来越大,成为中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般具有如下框架: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
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有的辅以图示和数据等信息,内容既可以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高中、甚至大学的知识,也可以是当今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覆盖了化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题干往往具有隐蔽性、启发性和迁移性。
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予的信息展开。
学生能否解答问题,除了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关外,更重要的取决于他能够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以及获得的信息能否快速地迁移到解答的问题中来。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5.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记清这些数字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B。
【易错点点睛】认真仔细读懂每一个选项、弄清各个数字的含义才能正确解题。
审题不仔细易误选C;只注意化合价的位置而忽略了化合价的数值误选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6.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发射成功。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答案】【解析】He-3质子数为2,点子数应该等于质子数也为2,其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为3,原子结构示意图D项中书写正确。
答案:D。
【易错点点睛】本题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为背景,以月壤中富含的He-3能源为载体,考查了原子内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的关系,以及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
起点很高,但落点仍在我们所学的知识范围之内。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7.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Fe+ZnCl2=FeCl2+Zn
C.Fe+CuCl2=Cu+FeCl2
D.Fe+2AgCl=2Ag+FeCl2
【答案】【解析】本题是一道很好的综合题,从表面上看是辨析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但其辨析的实质是考查学生: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②铁与无氧化性的酸溶液、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的都是亚铁盐的规律.③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答案:C。
【易错点点睛】Fe反应后的化合价是易错点,比如A中2Fe+6HCl=2FeCl3+3H2↑看似方程式配平没有问题,实质上不符合反应事实,Fe应显+2价。
D项不容易辨别,忽略了AgCl的溶解性。
难度:中等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8.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忌偏食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跨学科综合题(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结合).通过给出维生素的有关信息,考查学生对氧化物概念、物质组成的叙述、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种跨学科综合题是当前中考命题中的一种重要思路.答案:A、B。
【易错点点睛】此题为双选,在做题的时注意看全选项,不能看到第一项正确就终止了本题,造成漏选的错误。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二、填空题(共7题)
1.2003年初,进行合理的药物消毒预防“非典”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试填写下列空白:
(1)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过氧乙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2.某Na2SO3和Na2SO4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此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答案】
难度:偏难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3.小华用下图中甲、乙两套装置做“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
甲装置的水槽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水槽里盛有等量的清水。
小华把两套装置安装好后,密封,并立即把它们放到阳光下。
两小时后,经检验发现两套装置里的叶片内都含有淀粉,因而实验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请你分析:(1)为什么甲装置里的叶片也含有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光合作用的概念与过程:CO2+H2O 淀粉+O2。
由此看出,光合作用是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原料)是CO2和H2O,反应条件是光和叶绿素,产物是贮存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和O2。
这是绿色植物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另外,
绿色植物生理活动中还有一个呼吸作用过程:淀粉+O2 CO2+H2O。
这是一个与光合作用无论在物质转化、能量转化比较,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有了上述知识,不难发现实验不成功在于比较性探究实验中变量控制不当。
甲中的NaOH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吸收瓶中的CO2,在光照条件下,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再有植物体内含有的淀粉在白天呼吸作用弱的情况下,也没有耗尽,因为无光条件下呼吸作用增强。
答案:(1)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未运走耗尽。
实验初期,甲装置内还含有CO2,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2)光照前,将两套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易错点点睛】这是一道利用生物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设计的实验探究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生物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植物新陈代谢的生理过程,再应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综合比较分析,对该实验设计作出评价和修改。
难度:中等知识点:碳单元测试
4.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NaOH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请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消石灰为原料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解析】本题以高中化学氯气的知识为信息进行命题,初中学生自然感到很陌生。
我们可以运用题中所给予的信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信息迁移(因为NaOH和消石
灰同属碱类),模仿题干中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再兼顾Ca和Na的化合价的差别就不难解决了。
答案: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易错点点睛】1.阅读理解,发现信息。
认真阅读题干,能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景中的新知识。
2.提炼信息,发现规律。
结合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
3.运用规律,联想迁移。
充分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的旧知识牵线搭桥,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4.类比推理,解答问题。
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5.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1)
(2)
化学符号
H
P2O5
Al3+
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
2个铁原子
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臭氧分子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的意义及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的写法等知识。
答案:(1)H表示氢元素(或1个氢原子);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这种物质(或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Al3+表示铝离子(2)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臭氧分子为O3;一氧化碳中碳
元素显+2价为:(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易错题点睛】常见错误是对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混淆造成错解。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6.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的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1)一氧化氮是工业制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X+5O24NO +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尾气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NH3
(2)2NO+2CO2CO2+N2
【易错题点睛】本题为“信息题”,向学生传递一氧化氮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文字的叙述或暗示,提供解题的知识、条件,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解答提出的化学问题.本题意在传递新信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应用.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7.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作“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故此类食品不宜多吃、常吃。
如在食物的煎炸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丙烯醛(化学式为C3H4O)。
试回答:
(1)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丙烯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丙烯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4)112 g丙烯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解析】本题可分别依据以下公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即: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4+16×1=56。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即:丙烯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56×100%=28.6%。
(3)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即:丙烯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1)=9∶1∶4。
(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即:112 g丙烯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112 g×36/56×100%=72 g。
答案:(1)56(2)28.6%(3)9∶1∶4(4)72 g
【易错点点睛】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时,一定要将元素的排列顺序与后面的数值比例相对应,因为顺序不同,所得比值也不同。
对于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的计算题来说,在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公式(或代数式)后一定要有“×100%”。
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三、综合题(共1题)
1.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下表。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1.8g;4.4g(2)6∶1(3)不能(4)因为忽略了氧气的质量(5)不能;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也能被装置Ⅱ、装置Ⅲ吸收。
【易错题点睛】在得出水很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后,进一步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出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的计算是本题的易错点。
难度:偏难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