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
《小数乘法》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与思考
《小数乘法》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与思考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人教版教材对于小数的四则运算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编排,分别为“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学段分别为四下和五上。
本单元共安排了9个例题和4节练习课,具体编排如下:1.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
前测中发现学生对于小数乘整数的基础较好,基本上都能通过已有的知识多元表征进行计算,但是对于小数乘小数具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思维困惑点在笔算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错误:一是学生受整数乘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负迁移,也习惯性的将小数乘法写成数位对齐,二是积的小数点点错。
在访谈中也发现即使是计算正确的学生对于算理还是不够明晰,对于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沟通和联系还比较模糊。
三、单元整体框架设计(一)整体框架基于学情,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适当地进行有机整合教学。
(二)整合说明:1. 小数乘法的整合: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都是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从学情来看,学生对于小数乘法具有一定的起点,对此,将二者进行整合教学,把小数乘法按照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境进行划分,第一课时重在沟通算理,第二跟进练习,在多种类型的算式中熟练算法。
2. 估算意识的深化:将积的近似数和估算都融合在解决问题中作为1课时教学,但估算意识的培养其实渗透在平时的每个课时中。
3. 解决问题的强化:加强算用结合,除教材安排的估算和分段计费的基础上再增设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解决。
四、关键课例设计——起始课《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 借助圆点图沟通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联系,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经历观察、对比、辨析等过程,感受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和小数乘法笔算的沟通与联系,感悟模型思想,体会转化数学思想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3. 培养迁移能力、运算能力,在探究与发现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法。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反思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反思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学法,它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并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语言氛围,从而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由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当今的英语教学中。
尽管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但其实施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其次,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有深厚的英语专业知识,能够更加熟练地开展教学,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最后,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特别强调同步性,有时容易让学习者产生枯燥无味的学习状态,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在实施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尽量检查学生的英语基础,并在课堂上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实际情况;其次,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第三,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动态表现,并对有创意的学生表现给予鼓励,让学生能够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最后,应该经常开展多媒体教学,以营造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反思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要让我们在实施教学时更加关注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进教学内容。
使用多媒体教学,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性,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 1 -。
大单元教学整合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以下是我对大单元教学整合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大单元教学整合的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
大单元教学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机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大单元教学强调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 优化教学资源。
大单元教学强调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高效、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大单元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确保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2. 整合教材内容。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单元。
同时,关注跨学科、跨领域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创设情境。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调整教学方法。
大单元教学强调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5. 强化实践活动。
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6. 注重评价。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大单元教学整合的实践体会1.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科素养。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将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机整合。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在教学设计当中,单元整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学习内容整合在一个单元当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并对此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首先,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之前,我进行了详细的教学需求分析。
通过仔细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确定了需要整合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
其次,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注重了学习目标的多样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我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任务和活动。
例如,我安排了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我还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样多样性的学习活动,我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发现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我会即时停下来进行解释,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知识。
此外,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评估的重要性。
通过定期的评估,我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评估,我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同时,评估也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我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通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我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和灵活的教学措施,我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评估的方式,我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反思和总结,我认识到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将继续在教学中应用这一教学方法。
九年级第二单元议文章整合教学反思
换一种教法,单元整合教学初体验——九上第二单元议文章材料整合教学反思单元整合是一个教改方向和必定趋势,它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让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力求让学生学有所得。
九上第二单元所选都是议论性文章,都鲜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依据其文体清楚且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笔者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力求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全面提升!首先:明确每一课课程内容与学习目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本文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开门见山,层次清楚,言语通俗,先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再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用“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对自己的观点做了总结。
学习目标:1.找出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3.明确文中的论证方法,并说说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一封信,同时也是说理文章的典范。
他在文中高度赞美东方文明,愤慨责备英法联军劫掠、消灭圆明园的罪行,运用反语和比喻等技法,表达了对法国政府强盗行为的愤慨以及对被侵略的中国的亲切同情,作者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表达了爱憎鲜亮的观点。
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根本观点,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2.找出本文极具特色的语句,〔铺陈、类比、反语等〕,概括其表达效果。
第八课:(论教养)本文虽然论述的是关乎为人处世的大话题,但说理方法却并非高谈阔论,而是从一般生活小事入手,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的表现的商量,深刻浅出地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习目标:1.结合旁批,明确真正的“教养〞含义;2.明确本文的论述思路,并说出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语文整合性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教材观的"示范性",也就是把教材看做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己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而使之适合学生需要,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做法,将语文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共同开发、运用教材的一种互动、共生的动态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单元整合是语文整合性教学的方法之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探险"为话题,由《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壁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四篇课文组成。
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主题明确,人物刻画鲜明。
但如何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通过整合设计完成本单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教学任务呢?一、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思路(一)适当取舍,凸显学法指导四篇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教学的要点也很多。
因此,在进行单元整合设计时,要善于取舍。
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要求学生首先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其次概述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最后动手写作,再现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
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另辟蹊径,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以求出奇制胜。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所以此次不再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而学会运用跳读法快速获取信息成为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这次的学法指导一一跳读法,属于快读法之一,着重培养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跳读法学习课文昵?学习这四篇课文该从什么角度切入呢?(二)主题切入,两条线索贯串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谁是真正的英雄"的问题。
单元设计心得体会6篇
单元设计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单元设计心得体会6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是通过实际经验和反思不断完善的,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学会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单元设计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的思考(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单元整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单元整合教学强调将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融合,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学习。
本文将从单元整合教学的特点、实践策略和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特点1. 跨学科性: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综合性:单元整合教学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 活动性:单元整合教学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体验、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创新性:单元整合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个性化:单元整合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
三、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策略1. 明确单元主题: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单元主题,确保单元整合教学有明确的方向。
2. 搜集整合资源:教师应广泛搜集相关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资源,为单元整合教学提供丰富素材。
3. 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和资源,设计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搭建合作平台: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注重评价反馈: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单元整合教学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创设情境体验:教师应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单元整合教学的反思1. 教师角色转变:单元整合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2. 教学内容调整: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和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3. 教学方法创新: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总结与反思
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总结与反思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一、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总结1.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知识体系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整合教学资源,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单元整体预习、整体学习、整体拓展等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2.强化学生主体,注重能力培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强调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反思与展望1.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功底、敏锐的教学洞察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以更好地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注重整体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单元教学实践运用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单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将知识内容组织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单元,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单元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单元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单元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1. 教学设计:在设计单元教学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将知识内容有机地组织成单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2. 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强化实践环节:结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4)注重评价反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3.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效果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通过单元教学,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2. 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单元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系,提高了综合素养。
3. 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4. 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在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得到了稳步提升。
五、反思与改进1. 优化教学设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使单元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2. 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将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单元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将知识点、技能和方法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视。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现将自己的实践反思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我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针对这一现状,我决定尝试单元整体教学,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实践过程1. 确定单元主题首先,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单元主题。
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夏夜多美》这一单元时,我选择了“夏夜”这一主题,将与之相关的课文、诗词、故事等纳入单元内容。
2. 设计单元目标在确定单元主题后,我结合课程标准,设计了单元目标。
例如,在《夏夜多美》这一单元中,我设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夏夜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想象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整合教学内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知识点、技能和方法有机结合。
例如,在《夏夜多美》这一单元中,我将课文、诗词、故事等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4. 创设情境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创设了丰富的情境。
例如,在教授《夏夜多美》这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夏夜的美丽,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反思1.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提高。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课堂氛围变得活跃。
2.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观察、想象、表达等综合素质。
单元整合式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单元整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通过将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单元整合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我对单元整合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单元整合式教学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科之间往往存在割裂的现象,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单元整合式教学的理念。
单元整合式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意义(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单元整合式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单元整合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提高教学效果。
单元整合式教学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单元整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 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主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确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主题。
(2)选择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学科知识点,进行整合。
(3)设计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
2. 教学实施(1)导入环节。
通过引入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主体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指导。
(3)总结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单元整合式教学的反思与改进1. 反思(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单元整合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
(2)优化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3)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单元整合式教学的需求。
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在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带来的诸多益处,同时也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以下是我对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的一些反思。
二、教学实践回顾1. 教学设计在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关注的是教学设计。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语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材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3)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关注学生情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注重评价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三、实践反思1. 教学设计方面(1)教学目标设定不够具体: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发现教学目标设定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今后,我将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细化,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紧密结合。
(2)教学内容整合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教学内容之间存在重复,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
今后,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2. 教学实施方面(1)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大单元设计反思总结
大单元设计反思总结
在大单元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的反思总结:
一、设计理念的理解与贯彻
大单元设计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在课程设计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理解并贯彻大单元设计的理念,才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大单元设计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进行选择和整合。
在实践中,我意识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是关键,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大单元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不断尝试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教学评价的完善与改进
大单元设计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在实践中,我尝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作品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评价的完善和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
综上所述,大单元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不断探索。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理解和贯彻大单元设计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通过整合和重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程,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四、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理解,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
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组,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
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优势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研究效果。
此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教材内容,展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然而,目前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却局限于单课时的内容,缺乏整体上的把握,对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也缺乏灵活性。
因此,“单元教学”与传统的单课时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系统教学,而后者则是分散教学后总结的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提升的多个侧面。
因此,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都应该体现这三个目标,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突出不同的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以我最近一次参与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为例,对此次实践进行反思,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二、实践背景本次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一课为例。
该课选自人教版教材,讲述了小鸟和树之间的友谊故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采用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将课文与其他相关课文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教学单元。
三、实践过程1. 确定教学目标本次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谊的可贵,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
2. 整合教学内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将《去年的树》与其他相关课文进行整合,形成以下教学单元:(1)课文:《去年的树》、《小柳树和小枣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课外阅读:《小鸟的羽毛》、《爱心树》。
3. 设计教学活动(1)课前预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课外书籍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和人物关系。
(2)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制作手抄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4.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四、实践反思1. 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本次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以我所在学校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为例,总结了我校在单元整体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教育界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1. 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
2. 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负担。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单元整体教学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实践过程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确定单元主题: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确定单元主题,确保单元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2)分析单元内容: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梳理知识点,明确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单元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
(4)制定教学评价方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2. 单元整体教学实施(1)教师备课:教师根据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备课,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课堂实施:教师按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教师根据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单元整体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
(2)学生反思:学生参与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教学效率: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单元整合设计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单元整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单元整合教学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有机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更好地推进单元整合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特此开展单元整合设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单元整合教学的认识,明确单元整合教学的理念和目标。
2. 培养教师设计单元整合教学的能力,掌握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单元整合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单元整合教学理念与目标解读(1)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单元整合教学的理念和目标。
(2)组织教师观看优秀单元整合教学案例,分析其特点与优势。
2.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方法与技巧(1)开展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培训,讲解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组织教师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实践,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提升设计能力。
3. 单元整合教学案例分析(1)邀请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单元整合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2)组织教师对案例进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
4. 单元整合教学实践与反思(1)组织教师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一次活动,每次活动2小时。
2.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或教师办公室。
3. 活动形式:讲座、培训、研讨、实践、反思等。
五、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2. 明确活动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邀请专家、优秀教师参与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4.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六、预期效果1. 教师对单元整合教学的认识得到提高,能够熟练运用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方法。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反思文本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反思文本一、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反思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深入的反思,以期找到问题的根源,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要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将多个相关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我们要确保每个知识点都与整体目标紧密相连,避免出现知识点之间的割裂现象。
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注重大单元教学的过程设计。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为此,我们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要加强大单元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在大单元教学中,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更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我们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团队协作等方面。
我们要及时向学生反馈教学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二、大单元教学实践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实际的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之间的割裂现象。
由于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未能充分考虑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活动单一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多地依赖传统的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兴趣。
3.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的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获奖课例——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幸福的歌》单元设计及反思
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获奖课例——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幸福的歌》单元设计及反思《幸福的歌》单元设计概论【单元内容综述】一、教材内作品1.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围绕“幸福的歌”人文主题进行编写。
以“幸福的歌”为情感主线,选取了彝族《快乐的啰嗦》、《彝家娃娃真幸福》与土家族《乃哟乃》两个民族比较经典的作品。
通过聆听、演唱初步了解彝族、土家族音乐文化、积累音乐经验,为学生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
以《阳光下的孩子》为总结,表达我国各民族团结、融合,幸福生活的场面,建立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2.延续音高概念认知线路,在一年级建立唱名模唱音高概念基础上,本单元透过《乃哟乃》一课开始新一轮的唱名模唱练习,帮助学生建立“sol、mi、do”三个音的音程关系,巩固音高概念。
3.演唱形式认知线路上,在学生以往知识经验中本单元第一次提出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概念,通过欣赏《阳光下的孩子》,引导学生听辨领唱与合唱这一演唱形式,感知单声部与多声部的色彩变化,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二、拓展作品1.咚咚喹儿歌《咚咚喹》,是咚咚喹儿歌曲牌之一。
其旋律仅围绕“do、re、mi”三个音进行,节奏较规整。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衬词“咚咚喹”均以“ 11 32 ”的旋律来演唱,其余歌词均以土家族人民平时娱乐生活为内容,全曲短小易记,朗朗上口。
2.合唱作品《咚咚喹》是根据土家族儿歌《乃哟乃》改编的童声合唱作品,全曲围绕着《乃哟乃》主旋律进行变奏。
曲风轻快活泼,独具土家特色。
【单元学习评价】一、评价内容及其标准二、评价运用及其意义以定性述评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网络测评与课堂述价相辅助,意在从集体到个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观测,以促进学生自我的调节,教师教学策略的更新改进。
评价方式如下:1.定性评述: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小组内学生音乐实践参与度、感受感知、表现等能力的养成集体性进行观测,以量表的形式登记于小组积分板上,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来源:作者:匿名语文整合性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教材观的"示范性",也就是把教材看做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己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而使之适合学生需要,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做法,将语文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共同开发、运用教材的一种互动、共生的动态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单元整合是语文整合性教学的方法之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探险"为话题,由《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壁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四篇课文组成。
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主题明确,人物刻画鲜明。
但如何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通过整合设计完成本单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教学任务呢?一、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思路(一)适当取舍,凸显学法指导四篇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教学的要点也很多。
因此,在进行单元整合设计时,要善于取舍。
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要求学生首先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其次概述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最后动手写作,再现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
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另辟蹊径,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以求出奇制胜。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所以此次不再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而学会运用跳读法快速获取信息成为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这次的学法指导一一跳读法,属于快读法之一,着重培养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跳读法学习课文昵?学习这四篇课文该从什么角度切入呢?(二)主题切入,两条线索贯串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谁是真正的英雄"的问题。
这个主题内容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就可掌握,所以选择从这个角度切入。
这是单元整合的第一条线索:主题的整合。
四篇文章篇幅都比较长,内容容量大,信息繁多,如何在短短的两节课内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无疑,运用跳读法阅读课文是比较恰当的方法,这就构成了单元整合的另一条线索:跳读方法的指导。
至此,整合的思路已经清晰,两条线索贯串始终。
一条线索是主题内容:谁是真正的英雄。
教学分为三个环节:1.初读课文,认识英雄;2.细读课文,品味英雄;3.回顾课文,记住英雄。
另一条线索是读法写法指导:跳读课文,抓住关键语段,概括内容一跳读主要人物,抓住关键词语,概括主要事件一跳读演讲文段,品味叙述语言,仿写英雄事迹。
那么,问题出现了:这两条线索是否有主次之分呢?我们进行如下分析:四篇文章内容丰富、容易理解,但篇幅较长,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迅速获取有效信息成为教学难点之一。
采用跳读的阅读方法,正是要培养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以跳读的方法指导为主线,以主题内容的梳理为辅线,把四篇课文整合为一体,两条线索贯串始终,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在阅读中运用跳读的方法,首先抓住关键语段,迅速梳理故事情节;然后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以阅读促进写作;在写作中细读文本,再现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写作深化阅读,整堂课阅读写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三)以读促写,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第二环节是以前两个环节中提取的主要信息为写作素材进行仿写练习。
这一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中所学习的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概括和加工,并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环节的教学有以下三个预设目标:一是学习运用排比段落,在表达上增强语言的气势,内容上加深对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二是运用前两个环节所提取的主要信息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恼人问题;三是进行写作训练,再次回顾文本,概括文本要点,理清主要内容,同时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教材不仅是阅读教学的示范文本,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示范文本。
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不辞辛苦地从课外寻找例文,却忘记了教材所选文章大都文质兼美。
有效地发掘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整合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做法之一。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一次有效尝试,为大家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资探讨的范例。
我过去写过一篇《语文老师可以向唱歌老师学习教法》主要讲阅读教学,发表于1993年1月《小学教学》。
时隔14年我又来写一篇《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图画老师学习》,是专门谈作文的。
“作文”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广阔的。
从低到高,可以有许多层次.婴幼儿呀呀学语,学词汇,学说话是作文的准备(口语表达);认字后写留言条,写日记,写信,写笔记,……是书面表达,是作文;写报告,写合同,写广告,是作文;写短文,写小说,写剧本是作文;写学术报告、博士论文也是作文;写《红楼梦》、《史纪》更是作文。
那么我们小学生作文是什么样的作文呢?这个问题搞不清,作文教学就会打乱仗。
现在我国小学生作文教学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是什么?是小学生作文的性质问题,如何界定的问题。
正确的界定:小学生作文是习作。
可以有几个参照:叶圣陶先生的话:“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
至于修词之工,谋篇之巧,初非必要之需求。
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
”(《叶圣陶论小学作文教学》第3页)“习作一课,我谓宜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
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己。
……果臻文理通顺,习作课即为成功。
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
”(同上,第4页)“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
”(同书,第9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中关于习作要求写着:“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以上可以看出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练习,是训练,是练笔;不是成人的写作、著作、文学创作、科学论著。
是最初步、最浅近的文字表达。
它必然是幼稚的,初级的,甚至是错误百出的。
它是一个过程,由不通到通、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而且是缓慢的过程(一般如此,个别有天才的例外)——达六年之久。
最后基本达到标的,达到及格,就可毕业。
拿错别字来说,根据我数十年实验,错别字全班达到%是我所见最高的水平。
即使这样的“凤毛麟角”,也还有错别字。
更不要说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了。
以后还有初中、高中……的练习,再去提高。
说清楚这一点为什么重要呢?因为“打乱仗”会干扰基础训练,会模糊目标,减低效率。
“教之道,贵以专”嘛!因为这样过于拔高,是拔苗助长,增加难度,使学生为难,以致害怕,丧失兴趣和信心,自然影响学习效果。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哪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不会走就要人家跑呢?现在是普遍弄不清楚这一点。
试看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小学生作文的文章有多少是说到点子上的?无限拔高有之,引用创作理论有之,优秀作文越来越奇并作为目标有之;却很少讲怎样指导学生写通文章的,避免病句的,减少错别字的,学会格式的……那些“高深”文章作者的意图是好的,可惜早了一点,高了一点。
须知我们教的是七八岁的娃娃!怎样教小学生作文,我觉得可以学一学图画老师。
图画老师让一二年级学生画画,先要教坐姿、执笔姿势,怎样运笔,怎样用色,怎样构图……从最基本的入手。
教作文也该先让学生认字,认词,用词造句说话,知道怎样才是一个句子,标点是干什么用的,怎样用……总之,要从最基础抓起,抓好。
图画老师要教小学生画自己熟悉的、认识的实物,一般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想像画宜靠后)。
写作文就要写学生熟悉的人、物、事。
图画老师要根据年级、年龄、各人的基础来定训练项目、目标,不提过高的要求。
作文也该随年级、年龄来安排训练目标,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图画老师要让学生动笔前先观察,先构思。
作文也要让学生先观察实物(如果写观察作文),先调查了解,看清楚了,想清楚了再动笔,不可逾越准备阶段。
图画老师要让学生先构草图,改草图,再逐步画出图画。
作文也要先让学生写提纲,认真构思,不要急于动笔。
如果能让老师看一看改一改提纲再动笔,更好。
图画老师对学生的画总是鼓励,说有进步,并提出不足,帮助改图,改色。
作文也要鼓励学生敢写,有进步,并帮助修改。
图画老师常从临摹开始,但逐步要求达到自己创作,有个性,不赞成只会临摹,依样画葫芦。
作文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词句,但逐步要求达到有个性,有特色,不许抄袭。
最后,图画老师都会画画,都能示范。
教作文的老师自己也必须会作文,会示范,会鉴赏,会批改。
说了那么多,其实是一个意思:作文是一种技能训练,技能是要靠学习者自己下功夫,循序训练,反复训练,自我领悟,自我体会,逐步掌握的。
而且各人不同。
教作文好比教人画画,教人骑自行车,教人游泳,心急不得,弄得学习者很为难,甚至不想学,不想写了,那不进了死胡同?想一想儿童是怎样学会说话的?要经过多少年!用嘴说话难,用笔用汉字说话更难,要体谅学生,用心去帮他。
这里关键是两个字,一个是“懂”,懂得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一个是“爱”,要爱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爱护小苗顺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