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蓝皮书

合集下载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随笔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随笔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读书记录目录一、总览 (1)1.1 蓝皮书概述 (2)1.2 报告内容简介 (3)二、国际城市发展概况 (4)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城市发展 (6)2.2 国际城市的主要特征与趋势 (8)三、重点城市案例分析 (9)四、国际城市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10)4.1 面临的挑战 (11)4.2 应对策略与建议 (12)五、展望与建议 (14)5.1 国际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 (15)5.2 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建议 (16)六、结语 (17)6.1 对国际城市蓝皮书的总结 (18)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0)一、总览《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是一本深入研究和探讨国际城市发展问题的权威著作。

本书通过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城市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当今国际城市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在总览部分,作者首先概述了国际城市的发展背景和意义,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等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城市作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中心地位日益凸显,国际城市的数量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作者对国际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情况和趋势。

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展示了国际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就。

作者还关注了国际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安全问题等,并从政策、制度、技术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国际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以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全面的视角,对国际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系统论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国际城市发展概览。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配套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配套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1.3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发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谐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选前十。

下表反映了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

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正接近极限,其环境人口容量首要的影响因素是()表(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B.科学技术水平C.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D.地区开放程度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为0.35%,2010年常住人口1961万,常住人口增加604万。

规划专家提出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约为2300万。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3000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平均寿命延长C.人口基数大D.大量外来人口迁入3.据专家分析,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2300万B.3000 万C.1961万D.604万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C.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5.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严重不足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观念的改变6.有人认为,当前人口政策的调整是考虑了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较30年前有所增加。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①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①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读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
B s es io 商业视窗 l ui s s n I n vi 焦点
纽约 、 伦敦 、 京、 京 , 东 北 四个 国 际化 的 大都 市 代 表着
0 家 ) 和 伦 敦 (5 ) 世 界 都 在 3 %左 右 ,而 北京 只 有 1家 ,
级跨 国公 司 在 北京 的 分部 数 但是, 报告遗憾 地指 出 : 41 .%。在金 融 产业 人 员和 文 化 创 意产 业 人 员方 面 ,北 京 与 三 大世 界城 市 相 比也 存 在
0 拥 有 国际 知名 大 型公 司 型 企业 。除 这 些 国 企之 外 , 纽 约和伦敦 均在 l% 以上 。 报 告 最 后 ,专 家 指 出 , o 总 部数 量 、 质量 的高 下 ,是 还 没 有 一 家 5O强 公 司 将 总
该 城市 经 济 活 力和 商业 地 位 部 设 在 北 京 。
四 个经 济 体 的不 同实 力。 哪 量也 超过 东京 。 个 城 市 拥 大 差距 ,特 别 是 金融 产 业 司 ,哪个 城 市 就将 拥 有 更 多 这 2 .2 业 ,都 是 中 国 自 己的 国 有 大 人 员, 北 京 只 占 2 3 %,而 的经济话 语权和城 市影响 力。
1 38 2 71 5 5 1 61 % 32 .%
1 9 6 2
9 81
2l 36 %
1 %
8 % 2
26 %
■ 赣 嗣■ 睑 喝, 雷 ■
(01 ( 1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城市竞争力指标一览 2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 0
科技
北京 上海 苏州 深圳 天津 成都
基础设施
上海 广州 北京 香港 天津 深圳
经济规模

东莞城市升级的目标:建设最幸福的城市

东莞城市升级的目标:建设最幸福的城市
本 社会需 求 。人 与社 会 和谐 相 处 是 幸 福感 的重 要
内容 。人是 具 有 自然 和 社 会 双 重 属性 的 主体 ,而 社 会属性 则 是人 区别 于 其 他 主体 的本 质 属 性 。在
模型与寿命指数理论等 ,对快乐可测量性 的研究 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 了很大的增加 。 j 尽管研究者对幸福感 的含义理解存在着较大 的差 异 ,在 日常 生活 中 ,人 们 对 “ 福 ” 的感 知 幸
型 。在测 量方 法方 面 ,17 9 0年 ,不 丹 国王 旺楚 克 提 出了 “ 民幸福 总 值 ” 的概 念 ,从 此 幸福 感 成 国
的增值潜力 。因为作 为 “ 活资本 ” 的人力 资本 ,
具有 创新 性 、创 造 性 ,具 有 有 效 配 置 资 源 、调 整 企业 发展 战 略等 市 场 应 变 能 力 。同 时 对人 力 资 本
德 等人对 幸 福 内涵 的原 始 定 义 ,近有 中 国古 代 儒
家 、道 家 、佛家 思 想 对 幸 福 追求 的综 合 阐 释 。随
着 时 间的推 移 ,幸 福 问题 的讨 论 至今 已经 产 生 了
先天遗传获得或后天投资所形成的稀缺基本能力 ,
它包括个体 良好 的思维 、身体素质 、精神状况 和 其 个人 相关 的工作 技 能 ,其体 现 的 主要 方 式 是 现
查, 0 6 个国家的 57万名成人参加 ,结果 ,世界 . 各地的人都认为 ,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比其他任 何 东西 都更 为宝 贵 J 。近些 年 来 ,幸福 感 已成 为
经 济学 等多个 学科 研究 的热 点 。 在人 类社 会 经 济 发展 进 程 中 ,城 市 化 几 乎 成
福感应该越来越强 ,因为人们可能享受到的优质 资源越来越多 。但是 ,在城市 的发展过程 中,人

中国城市排名,中国宜居幸福感竞争力城市排名

中国城市排名,中国宜居幸福感竞争力城市排名

中国城市排名,中国宜居幸福感竞争⼒城市排名 每⼀年都有关于中国城市的各类排⾏榜出来,我们都关注着⾃⼰所在的城市是否⼊榜了,和⾃⼰所感觉到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国城市排名,欢迎阅读。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排名】 城市综合竞争⼒指⼀个城市在⼀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的集中体现。

竞争⼒的概念具有多⾓度、多层次的含义,竞争⼒内涵在本质上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要求⽽不断发展、修正、完善的过程。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排名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每年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蓝⽪书》为依据,⼀般在5⽉中旬公布。

《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书:中国城市竞争⼒报告》于2015年5⽉15⽇公布,根据近年《中国城市竞争⼒蓝⽪书报告》显⽰,近年城市可持续竞争⼒排名前⼗如下表: 2015年公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书:中国城市竞争⼒报告》中数据显⽰,2014年综合经济竞争⼒指数排名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港、上海、台北、⼴州、天津、苏州、北京、澳门、⽆锡,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长三⾓、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

⼴⼤中西部地区⽆⼀城市进⼊综合经济竞争⼒⼗强之列,中西部城市中排名最前的是武汉,位列第12位。

与2013年相⽐,变化最⼤的莫过于深圳取代⾹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榜⾸。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研究中⼼主任倪鹏飞表⽰,深圳的地均GDP全国最⾼,万元GDP综合能耗全国最低,这个排名说明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在深圳实现了重⼤突破。

此外,⽆锡取代佛⼭进⼊综合经济竞争⼒⼗强。

【中国宜居城市排名】 中国⼗佳宜居城市的评判标准主要以《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包括⽣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活便利指数、⽣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度、社会⽂明指数、城市美誉度在内的7项⼀级指标和48项⼆级指标。

8⽉20⽇,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研究中⼼发布了《2014年宜居城市竞争⼒前200名城市》,宜居城市是指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

赴深圳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深圳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禄劝中信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自启11月初,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有幸与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前往深圳进行为期10余天的学习。

根据安排,我们在深圳集中学习了深圳快速发展的经验对中西部地区的启示、组织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更新与经济发展等有关的内容,并参观考察了深圳很多企业和工厂。

其间,我又到深圳格力电器集团、华为集团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与考察,我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些体会或者感受: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实现了由一个边陲小镇向现代化都市的跨越。

1980—2007年,深圳gdp年均增长26.9%,1979年,深圳经济总量为香港的1/8,现在为1/2。

2007年,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6765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人均gdp全国率先过一万美元。

出口总额1684亿余美元,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4大支柱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娱乐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中称,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深圳经验主要集中体现在改革创新的胆略、高效科学的 - 1 - 环境和统筹发展的城乡格局这三个方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把这三方面的经验借鉴到我们内地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来,感到有三点启示。

启示一:破除“小富即安”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臶,致力于尽快实现“国际化”,成为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龙头城市。

与深圳相比,英山农民人均收入在3000—5000元之间,相差27—30倍;在工业上,英山自主创新能力有限,经济增长具有粗放型特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限制,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

在地域上,农村与城市,山区与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作为英山与深圳的差距而言,表面看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要坚决破除官本位、等靠要的陈腐思想,坚决破除小富即安、稍进即满的小农经济意识,坚决破除不敢创新、甘居落后的惰性思维,坚决破除害怕竞争、嫉贤妒能的狭隘心态,真正做到以全民创业促全民思想解放。

2017--2018初二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2017--2018初二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历史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分。

1.右图是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大旗招展全球》,1949年10月3日原载《解放日报》,根据漫画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幅漫画描写的主题是A.庆祝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庆祝西藏和平解放D.庆祝抗美援朝胜利2.右图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邮票。

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B.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0周年纪念日,朝鲜在首都平壤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一道登上观礼台,共同观看阅兵式。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纪念活动发生在A.2003年B.2010年C.2012年D.2013年4.右图是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C.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地主不能得到土地D.土地改革完成后,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5.2013年10月31日上午,墨脱公路通车仪式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至墨脱县80公里处举行,宣告中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正式通车。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下列不属于...修到“世界屋脊”的公路是A.川藏公路B.川滇公路C.青藏公路D.新藏公路6.很多同学喜欢上网查资料。

如果你在百度网上搜索《上甘岭》,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到A .黄继光的事迹B .焦裕禄的事迹C .王进喜的事迹D .袁隆平的事迹 7.右图漫画上写着:“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

”请你判断这是哪一时期的漫画?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D.改革开放8.右图是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中国最宜居城市排名

中国最宜居城市排名

中国最宜居城市排名1.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

2.《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

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

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

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距离。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

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

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报告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社科院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社科院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今年城市竞争力报告第一张榜单,这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50名城市。

第一名深圳、第二名香港、第三名上海、第四名台北、第五名广州、第六名天津、第七名苏州、第八名北京、第九名澳门、第十名无锡。

这是前十名的城中部地区市。

第十一名佛山、第十二名武汉、第十三名南京、第十四明东莞、第十五名成都、第十六名青岛、第十七名厦门、第十八名大连、第十九名郑州、第二十名长沙、第二十一名宁波、第二十二名杭州、第二十三名沈阳、第二十四名重庆、第二十五名常州,第二十六名台湾新北,第二十七名中山、二十八名南通、第二十九名唐山、第三十名济南、第三十一名烟台、第三十二名泉州、第三十三名西安、第三十四名淄博、第三十五名合肥、第三十六名徐州、第三十七名嘉兴,第三十八名镇江,第三十九名福州、第四十名长春、第四十一名扬州、第四十二名石家庄、第四十三名绍兴、第四十四名南昌、第四十五名泰州、第四十六名潍坊、第四十七名东营,第四十八名济宁、第四十九名大庆,第五十名温州。

这是中国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前五十名城市。

回忆一下刚刚公布的前五十名城市当中的前十强,从区域分布来看港澳台地区占了三席,长三占了三席,珠三角占了两席,环渤海地区是两席,广阔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城市进入综合竞争力十强之列。

在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武汉市是列在第12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成都市列在第15位,东北地区大连是在第18位,西北地区西安列在第33位。

这是我们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全国的一个分布的示意图。

从这个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来主要的经济竞争力比拟强的区域还是在沿海地区,从区域来看,港澳台地区和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这三个地区的整体程度是高于全国的均值程度的。

第二张榜单,是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比拟,这里面我们也给出了前五十名的城市的名单。

第一名香港,第二名上海,第三名北京,第四名澳门,第五名深圳,第六名广州,第七名杭州,第八名苏州,第九名南京,第十名厦门。

5家农商行扎堆上市 “苏南”何以成集中地?

5家农商行扎堆上市 “苏南”何以成集中地?

上半年,江苏省银行业总资产达15.17万亿元,比年初增 长11.16%,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7.89%;其中,江苏省农 村中小金融机构总资产2.24万亿元,占全国农村金融机构 总资产的7.1
4%。事实上,江苏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也是走在全国首 列的。2000年,国家开展对信用社企业组织形式改革的 试点,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试点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 行、合作银行。2000年8月,江苏
响,以纺织业和制造业为主的苏南地区无法幸免,受到 重创。江苏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省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率为2.36%,以此来看,这5家 农商行的不良率低于江苏省内同业平均
水平。除此之外,拨备覆盖率和流动性比率等指标上, 该5家农商行表现出“维持较低水平、逐年接近监管红线” 的特征。以常熟农商行为例,2013年、2014年、2015年 其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42
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2001年底,张家 港、江阴、常熟3家农村商业银行挂牌成立,拉开了我国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幕。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内62家 农合机构全部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
行,标志着江苏省农信社产权改革顺利完成。“江苏省 农商行不管在经营特色还是资产规模上,都处于全国领 先水平,上市和拟上市农商行走在同行前列。”上述农 商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在此过
化程度较高,农民、农村、农业更多的以市民、城镇、 民营中小企业的形式体现,所以苏南地区农商行普遍以 乡镇中小型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三农”为最主要的 目标客户。比如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
,无锡农商行中小企业贷款客户4675户,占全行公司类 贷款客户的99.53%。截至去年末,江阴农商行涉农贷款 占比99.50%(不含贴现),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84.35%。 “苏南模式”让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

2015《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呈现六大阶段性转折【核心观点】中国社会呈现六大阶段性转折:第一,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转折。

近两年来,我国逆城镇化的种种迹象越来越明显,预示着一种新趋势到来。

逆城镇化并非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升。

第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转折。

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和劳动力人口总量都已开始下降,未来我国可能会出现比较突出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第三,收入分配变化的阶段转折。

收入差距态势2008年达到顶点,基尼系数为0.491,此后至2013年的5年,基尼系数开始缓慢回落。

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为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量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

第四,职业结构变动的阶段转折。

由于服务业的就业弹性高于工业,更高于农业,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会深刻地反映到职业结构的变动上。

第五,居民生活消费的阶段转折。

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强劲。

第六,社会发展质量的阶段转折。

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清洁、满意度、幸福感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社会蓝皮书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为主题,认为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从以往较多注重数量增长转向较多注重质量提升。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现在都进入了更加注重质量的时代。

注重发展质量导向的形成,首先需要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政策——制度体系的相应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调结构、稳增长、提质量的“新常态”发展目标。

调结构,不仅指调经济结构,而且包括调社会结构,如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稳增长,不仅要稳定经济增长,而且要稳定就业增长、社会建设发展投入增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和待遇水平提升(尤其是农民工社保覆盖面和待遇水平)、社会治理结构完善等。

这些结构性的变化,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必需,也是进一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而凝聚人心的必需。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国内外研究显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互动发展关系,如何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不仅体现教育主动面向社会建设主战场,主动为社会发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东莞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如何呢?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东莞地区的高校进行调查了解,就上述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东莞地方高校更好地为东莞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服务。

一、地方高校服务东莞经济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新常态,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联合发展越来越紧密,互动性双赢发展占经济发展的比重逐渐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东莞升列第14名。

东莞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东莞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东莞现有本科院校5家,专职院校5家,医科、理工科、独立学院等,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通过与社会接轨,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实现更好的校企对接。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1992年成立,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第一批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校8成的毕业生留莞发展创业,为东莞发展输送人才;实施加强产教融合、服务东莞产业的发展思路,先后向企业派出41名科技特派员入住企业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校地合作,选派青年优秀教师到镇街、局办进行挂职锻炼,协同创新对接镇街、局办。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国内外研究显示,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互动发展关系,如何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不仅体现教育主动面向社会建设主战场,主动为社会发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东莞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如何呢?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东莞地区的高校进行调查了解,就上述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东莞地方高校更好地为东莞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服务。

一、地方高校服务东莞经济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新常态,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联合发展越来越紧密,互动性双赢发展占经济发展的比重逐渐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东莞升列第14名。

东莞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东莞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东莞现有本科院校5家,专职院校5家,医科、理工科、独立学院等,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理念,通过与社会接轨,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实现更好的校企对接。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1992年成立,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第一批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校8成的毕业生留莞发展创业,为东莞发展输送人才;实施加强产教融合、服务东莞产业的发展思路,先后向企业派出41名科技特派员入住企业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校地合作,选派青年优秀教师到镇街、局办进行挂职锻炼,协同创新对接镇街、局办。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月21号,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

根据蓝皮书统计排名,北京城市竞争力居内地城市首位。

跟往年排名对比,北京综合竞争力首次超过上海。

数说报告北京竞争力排名第3蓝皮书指出,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

北京位居香港、台北之后。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城市竞争力PK中,北京首次超越上海,紧随台北之后,位居第3。

上海退居第4位,青岛取代大连的位置跻身前10。

东部沿海城市占七成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位格局中,东部沿海占据七成,三成多为地级城市。

佛山、苏州和无锡居地级市前3名。

2011年相比2010年,前50名中部城市数量增加,地级城市提升较快。

副省级城市中2011年相比2010年提升位次最多的是成都,上升了8位。

省会城市中,南昌提升位次最多,为10位;地级市中,南通提升位次最多,为7位。

城市人口10年增2亿多2011年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中,东部城市整体强,西部城市个别强。

东南地区城市整体竞争力排名较高,多集中在前100强,城市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次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第10次,报告发现,过去10年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和增速异常迅猛。

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亿人,2010年增加到了6.6557亿人,10年城市人口总量增加2亿多。

此外,城市用地规模和增速更为迅猛,城市体系和空间分布急剧变化。

报告特别指出,过去10年城市化的模式不可持续。

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按照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达50%,但城市户籍人口仅仅达到33%;二是土地过度的城市化,10年城市人口增长0.5倍,建成区面积相应增加了接近1倍;三是城市体系的偏颇,大量人口向行政级别高的中心城市聚集,中等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小城镇功能不完善、比较分散。

环太湖体育圈内苏州市景观体育布局的研究

环太湖体育圈内苏州市景观体育布局的研究
普及 , 近几年这个概念流行到我 国, 但是对于正在设计 和开发 过
表1 中的数据可 以清楚的看出环太湖体育圈 中,苏州市在
各项排名均在前 面。 表 1 0 5年环太湖体育圈三市经济情况综合 比较 2 0
程 中的苏州市环太湖体育圈 ,景 观体育应作为城市体育 发展 的 个新课题 、 一个系统工程来加以谋划 、 探索和发展 。正 确处理 好环太湖体育圈建设与景 观体 育区的项 目 配置这两者关 系 , 可
中图分类 号 : 8 — 5 G 0 0
1 前 言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4 5 4 ( 0 0 0 —0 8 —0 1 0 - 6 3 2 1 )6 0 7 3
实力 城市” 在非直辖市 的城 市软实力总排名 中, , 苏州 市位居全 国第 三。此外 , 苏州市入 围 2 0 C T “ 04 C V 中国十大最具 经济活力 城市 ” 并获年度大奖。(0 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 (0 2 中国城 市竞 争力报告》 调查显示 :4 8 8 8 平方公里的苏州市排名第七。
面对苏州市环太湖体育 圈全面的启动 和建设 ,以苏州段太
湖区域地貌为主的研究对象 , 中含有历史遗址 、 其 园林、 建筑 、 民 居、 城市风貌 、 文化风貌 、 地质条件 、 地理位置 、 自然风光等 内容 , 并结合环太湖体育圈中的湖州市 、 无锡市进行 综合 比较研究 。 研
究的时间为 20 0 8年 1 2月至 2 1 3月。 0 0年
活动上的人均消费为 71 元 ,0 4年同期仅为 1 8 。 20 .9 2 0 . 元 从 02 9 年单列开始 以来 , 这项数据逐年递增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 两个率先 ” 展顺 利 , 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 进 在《 中, 已有 1 指标 提前达 到 目标值要来 , 5项 提前达标 变为 6 % 。 0

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全文

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全文

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全文201 年《1城市竞力蓝皮争》书布及研讨发会在京举行报告指出——国中市城竞力整争迅体提升速国城市居民总体中较比幸福国的过度中倾斜平坦而值关注得国中分城市已部患上经市城病国社会科学中讯网记(者王旭)芳012 1年5 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院学城市与争力竞研究心中主任鹏飞倪博士头牵两岸,地四市城争竞力专家同携共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计统部门地和科研方所近院百专家历时半名多年时间合完联,成科文社出版献出版社的《0112年中城国竞市力争皮书:蓝国中城市争竞报力》在告京北发,并将于布 5 月9在日港香发布。

“ 210 中1城市国竞争力蓝书皮发布(北京)及促中进城市化健国康进推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会社学院城科市竞争力研与究中、财政与贸易心经研究所济与社科会学文出版社献共举办。

同议会社由科会学献文出版社长社谢光寿主,持国中社科会院副学长学部委员院扬发表李讲,话政财与贸易济经究所研所长部学委高员培勇致辞国务。

院参事、国中学科院研员牛文究、国元务院究室司研长陈文玲国、院发展务究中研研心员究李善、社科同城院发展市与环境究研潘所家华所、福长省省建府政展研究发心中主李闽任榕社、院荣科誉部委学陈员生、国栋家发委国土开改发与地经区研究济副所长肖金所成、中社国科会学数量院济经与技经济研究所副术所长雪李、松中社国会学杂志社副总科辑编王民利中国人、民大区学与域市城济研究所经长孙久文所出席议会并作精彩讲,演报告编、中主国科会社科学院城市与竞力争研中究主任心鹏倪飞绍介究研果;报告副成编、南开主大组学合数研究中心教授学侯虎介庆城市绍竞与争指力数数库情据。

况告首报对中先国市化进城程行进年度顾回。

指出:球全融金机给中危国市城带来所前有未的挑,战也来带前所未了有机的遇2。

00-20901 年在中国,经一济枝秀的背景独下,国中市发城更是展群争芳艳20。

0-9020 1,年中央党国务院有应对全球关金危机冲融的一击揽政子和措策施加,了城快市的化进,也程使市化成为经济增城长主的律旋全。

讲练测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科技创新民族复兴(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讲练测中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科技创新民族复兴(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科技创新民族复兴一练基础——基础掌握1.“蓝领专家”孔祥瑞在生产一线工作的30多年里,通过勤奋学习、不断钻研,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近百项科技成果,他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和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

这表明A.只有遭遇挫折的人才有创新的潜能B.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C.挫折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前提D.创新是科学家、发明家拥有的专利【答案】B考点:对创新的认识2.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因为教育是:()①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③第一生产力④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育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运用。

题文中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表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排除③,正确答案选B考点:教育的重要性3.2014年6月9日,总书记在中国院士大会上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这是因为()①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②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石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创新的竞争④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②说法错误,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说法错误,当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排除这两项,应选C。

考点: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4.近年来,某某市巴南中学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同学们踊跃参赛,齐赞这一活动好。

巴南中学对创新活动的开展①提高了青少年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技能②展示了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③能迅速将作品投入生产,产生经济效益④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答案】D考点:搭起创新的桥梁5.近几年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科技创新成果斐然,探月工程、卫星导航、空间交会对接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这还是我认识的苏州吗?为如此棒的“大苏州”点ZAN

这还是我认识的苏州吗?为如此棒的“大苏州”点ZAN

这还是我认识的苏州吗?为如此棒的“大苏州”点ZAN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5(000)016
【摘要】上个月,《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在北京
发布。

2014年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苏州、北京、澳门、无锡。

咱苏州排在第七位,苏州的城市竞争力首次超越了北京!
【总页数】2页(P12-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
【相关文献】
1.今年大苏州将全面爆发!2018你一定不想离开
2.西交大苏州附中:融创课程剪影
3.让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苏州金龙蝉联“2020大苏州最佳雇主”
4.西交大苏州附中: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5.苏州市政府加大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建设推进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书发布责任声明(一)本新闻稿经本皮书主编授权发布。

(二)本新闻稿仅代表皮书报告作者(或课题组)的观点,不代表作者(或课题组)所在单位立场,也不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立场。

(三)任何媒体、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发布皮书新闻稿。

(四)任何媒体(包括网络)、个人对于皮书新闻稿的片面解读、歪曲报道,皮书作者(或课题组)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保留一切诉诸法律的权利。

注:本声明面向媒体,在皮书新闻稿发布时使用。

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新闻稿News Release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现如今,中国经济在大国城市化、大国工业化、城市转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历史机遇之下,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然而,在传统的四大区域发展格局下,中国出现了东部过度聚集、西部过度分散、东北持续下滑的困境。

在长期的研究基础上,蓝皮书提出要重新调整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城市体系。

报告以“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为主题,分别从市场、产业、要素、交通一体化角度论证了东中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蓝皮书建议:中国经济分区应该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区(东中)-政策扶持区(西部和东北)二分区。

同时,蓝皮书还构想了“一团五带”的中国城市体系新格局。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深圳首超香港获第一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数据显示,2014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苏州、北京、澳门、无锡,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之列。

其中,与2013年相比,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深圳取代香港跃居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无锡取代佛山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

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中,天津的综合增量竞争力最高,而澳门的综合效率竞争力优势明显。

从个体城市来看,北海市成为近三年来综合经济竞争力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在综合经济竞争力20强城市中,天津、厦门、郑州、长沙分别在过去三年中提升了3个位次,深圳从过去两年的第2位上升至榜首位置,上海、台北、广州在近三年来一直稳居3~5位。

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方面,香港高居第二位,首次被深圳超越。

综合竞争力分项表现稍有差异:从综合增量竞争力分项指数来看,香港整体很好,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的城市发展局面始终没有改变,香港过于看重贸易、金融、航运、旅游、专业服务这五大产业,而对不少规模较小、新兴但极有潜力的产业关注不足,从长远看缺乏新型产业业态的支撑和引领。

(参见《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p23、29、34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可持续竞争力强,将继续担当中国转型发展的火车头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4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澳门、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南京、厦门。

虽然香港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赶超,但是相对于内地城市而言,香港的可持续竞争力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在知识城市、和谐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全域城市和信息城市等六大分项竞争力方面,香港的等级排名均较为靠前。

杭州、南京、厦门等三个未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的城市,在可持续竞争力上却具有很大优势。

与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分布较为相似,可持续竞争力十强仍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表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上述三大城市群将继续担当中国转型发展的火车头。

从个体城市来看,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十堰市成为近三年来可持续竞争力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在可持续竞争力20强城市中,大连在过去三年中提升了11个位次,而香港、上海、北京、澳门、深圳、广州、杭州在近三年来则一直稳居前7位,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优势比较明显。

(参见《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p25、2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高铁时代的到来,城市间“马太效应”或进一步加剧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分异状况逐渐凸显,并呈现“俱乐部趋同”的阶段特征。

2014年,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城市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均要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城市,大量生产要素和资源仍然出现“孔雀东南飞”的态势。

在2012~2014年间,虽然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差距呈现收敛迹象,但是可持续竞争力的变异系数在过去三年内持续扩大,这与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有关。

东部一些城市密集带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市发展潜力有待挖掘;部分特大城市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而大量中小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等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由于资源集聚能力较强,其竞争力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地级城市。

高铁时代的到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竞争力的这种“马太效应”。

(参见《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p3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造城运动和土地财政破产,传统城市发展建设弊端开始凸显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4年,许多主张大拆大建、大兴土木的地方主政官员相继落马,宣告了以造城运动和土地财政为核心的传统城市发展建设模式的破产。

许多地方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成为地方腐败滋生的温床和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

摊大饼式的造城运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而且引发了巨大的环境问题。

根据住建部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浪费4600亿元,每年由于建筑过早拆除带来的建筑垃圾增量约4亿吨,约占我国垃圾总量的40%。

如果考虑建筑再建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以及拆除时的碳排放量,建筑过早拆除将致中国每年新增碳排放量10%。

而这种造城运动的后果极有可能是建设了一批缺乏凝聚力和发展后劲的空壳城市。

(参见《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p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高铁构建“一团五线”城市中国新版图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1999年以来,中国开始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逐步形成了由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构成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由此形成支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四大战略区域。

然而,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交通网络在中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全面覆盖,交通网络化不仅缩短了东、中区域之间的时间距离,更重要的作用是大大提升了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和便利程度。

网络化的交通体系让东部发达省(市)尤其是上海、北京、广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外溢的辐射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中部地区以其天然的区位优势成为东部地区经济腹地的条件。

无论以上海还是北京为中心,以城市为载体的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均显示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空间紧密压缩,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东中15个省(市)空间距离发生明显收缩。

而时间距离地图反映出东北、西北、西南目前仍然是群带状的城市体系或点线状的城市体系,城市沿一条主线展开,能够连接的城市节点比较少,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区域合作范围均受限。

综合来看,快速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加快了东、中合为一体的脚步,共同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区的趋势逐步增强,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在高铁时代将面临边缘化的压力,成为未来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

未来我国城市空间体系将逐步呈现从东中部中心地区到东北和西部外围地区的“一团五线”发展格局:东中部是中心区域,北至京呼线、东南临海、西抵东经110°山区绵延带的群网状城市体系聚合成“一团”,形成“巨掌”,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汇聚于全国性中心城市,犹如经脉交汇于掌心;东北和西部是外围区域,群带状城市体系延伸出“五线”,京哈线、陇海-兰新线、长江下游延伸线、沪昆线和南海沿线形成五根“手指”;京广线作为纵贯南北的大动脉,构成手掌和手指之间的关节线,向东对接东中部的网络体系,向西发散出西部的群带体系,使指掌间收放自如、行动统一;包昆线作为外围的南北大通道,实现西部群带体系的互联互通,构成手指中部的关节线,使指间行动彼此兼顾,纵横联动。

根据经济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我国区域发展的客观趋势,在中心外围效应、交通效应和断裂效应的叠加作用下,“一团五线”的空间结构体系将得以巩固并不断强化。

(参见《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p4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指出——东北近年来经济下滑、人口流失严重,未来有可能沦为外围地带2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发布会在京举行。

进入2012年,“大数据”犹如一场暴雨铺天盖地迎面而来,根据夜景卫星图、春节人口迁徙轨迹、网民地域分布以及微信在线用户分布图,不约而同地与共同表达出中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已经连成一片,西北、东北、西南等广大区域城市以点、线格局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