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竹篮打水教案幼儿园
2024年中班体育教案竹子运水
2024年中班体育教案竹子运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第五章“趣味运球”,详细内容围绕“竹子运水”展开。
通过利用竹子作为运球工具,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涉及竹子的选择、运水技巧、团队配合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竹子运水的基本技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配合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竹子运水的平衡和团队配合。
重点:竹子运水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子、水桶、水、口哨、计时器。
学具:每组一根竹子、两个水桶、充足的水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形式,向学生介绍竹林中的小动物们需要运水救火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竹子运水活动。
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讲解竹子运水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一人负责运水,一人负责接水。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他们在运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竹子运水比赛。
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竹子运水的基本技巧2. 动作要领3. 团队配合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竹子运水挑战赛内容: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竹子运水,记录成绩,下周向同学分享。
答案:无固定答案,根据学生实际表现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动作技巧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结合其他运球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其他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技能讲解与示范的细节4. 分组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解析:竹子运水的平衡和团队配合是难点,因为运水过程中需要学生保持竹子的稳定,同时与队友进行有效配合。
竹篮打水教案
《竹篮打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竹篮打水》是一篇哲理小品,主要讲了爷爷为了解决孙子在阅读上的困惑,让孙子用竹篮打水,借此告诉我们读书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净化我们的心灵的这个道理。
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篇哲理小品所蕴含的哲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于是我从孙子三次打水后,爷爷的反应为切入点,并导出竹篮从“又黑又脏→洁净如新”的变化为教学线索展开这一课,使学生入情入境,真正的文本对话、人物对话。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体会文中爷爷说的话,理解竹篮打水和阅读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感受阅读在不知不觉间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爷爷说的话,理解竹篮打水和阅读之间的关系。
感受阅读在不知不觉间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你们平时喜欢读什么书?读书有什么收获?课文中的孙子爱读书吗?在文中找到答案。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阅读那些书籍”“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二、新课教学(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面对孙子的困惑,爷爷有什么反应?出示: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放有煤的竹篮,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
”爷爷早就知道孙子的困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这是位什么样的爷爷?指读、齐读。
爷爷给孙子的是什么样的篮子?(相机板书:又黑又脏)(二)、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请自由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
(提示: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融入自己的感情。
)读完后,小组之间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出示:1、爷爷让孙子打了次水。
第一次竹篮里的水,第二次结果,第三次篮子中。
2、孙子每次打完水,爷爷有什么反应?请用横线划出。
第一次打水:出示第一次打水后爷爷的反应:爷爷笑着说:“下次打水时,你必须跑得更快。
”(指读)难道孙子没打到水是因为他跑的不够快吗?如果是你,会去乖乖地打水吗?爷爷笑什么?指读,齐读。
幼儿园手工DIY:编织竹篮教学案例
幼儿园手工DIY:编织竹篮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手工DIY活动中,编织竹篮是一项非常有趣和教育意义的手工活动。
通过教学案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手工编织的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耐心和创造力。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组织一次成功的幼儿园编织竹篮教学活动,并共享一些实用的教学案例。
1. 教学准备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准备好编织竹篮所需的材料,如竹篾、剪刀、针线等。
为孩子们提供简单清晰的教学指导书,以便他们能够清晰明了地掌握编织的步骤。
另外,我们还需要提前安排好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并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整洁。
2. 教学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分步教导孩子们编织竹篮的技巧。
可以从简单的编织图案开始,如直线型编织,让孩子们熟悉基本的编织方法。
随后,逐步引导他们尝试编织复杂一些的图案,如菱形、十字等,让他们逐渐提升编织的难度和技巧。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手工DIY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益处。
通过参与手工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
而编织竹篮教学活动,则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耐心和细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自学能力。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探讨,我们不仅了解了如何组织一次成功的幼儿园编织竹篮教学活动,还深入理解了教学案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我们也意识到幼儿园手工DIY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手工艺术的培养,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帮助孩子们掌握编织竹篮的技巧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他们逐渐提升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让手工DIY活动成为他们快乐学习和自我实现的舞台吧!结语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您已经对幼儿园手工DIY编织竹篮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也期待您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幼儿园手工DIY活动中,编织竹篮是一项非常有趣和教育意义的手工活动。
幼儿园中班制作竹编小篮子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制作竹编小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竹编手工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让幼儿学会尊重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1.新手工艺品竹篮的制作方法。
2.让幼儿明白:竹编小篮子是劳动的成果,要持之以恒,珍惜劳动成果。
三、教学难点1.让幼儿掌握竹篮的编织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竹条、剪子、细绳、彩带等材料。
2.教师准备好范例小篮子。
3.备好教室,并将竹条、剪子、细绳等材料准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竹篮的用途和制作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师示范竹篮的编织方法,并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编织图案,让幼儿明白竹编的基本原理。
3.指导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幼儿进行竹篮的编织,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让幼儿逐渐掌握竹篮的制作技巧。
4.鼓励教师在幼儿制作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5.展示让幼儿将制作好的竹篮进行展示,让幼儿欣赏彼此的成果,培养幼儿的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
六、教学提示1.竹篮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动手能力,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2.在幼儿作品展示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评价他人的作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幼儿的竹篮制作活动中,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的竹篮制作活动,幼儿们学会了竹篮的基本编织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耐心。
也让幼儿们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对劳动成果充满尊重和珍惜。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开展类似的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手工制作竹篮,达到了教学目标,并且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需要更多的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给予更多的个性化指导。
综上,幼儿园中班制作竹编小篮子教案是一次锻炼幼儿手工能力和创造力的宝贵机会,也是培养幼儿对劳动成果尊重和珍惜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类似手工活动时,要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和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
幼儿园竹篮子玩法教案
幼儿园竹篮子玩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竹篮子的材质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认识竹篮子。
2. 引导幼儿发挥竹篮子的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学会将竹篮子用于游戏和手工制作。
四、教学准备。
1. 竹篮子。
2. 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 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幼儿展示竹篮子,让幼儿观察和摸索,了解竹篮子的材质和用途。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竹篮子的制作工艺和用途,让幼儿对竹篮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游戏环节。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个竹篮子,然后进行游戏。
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传球游戏,将竹篮子当作传球的工具,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竹篮子的灵活性和有趣性。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幼儿利用竹篮子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手工制作。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用竹篮子制作的手工品,比如花篮、果篮等,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竹篮子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游戏表演。
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手工制作的作品进行游戏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竹篮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了解了竹篮子的材质和用途,还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幼儿园手工课的教案用竹片编织小小篮子
关于幼儿园手工课的教案用竹片编织小小篮子一、教案概述在幼儿园手工课上,编织小小篮子是一个既有趣又具有创造性的手工活动。
通过使用竹片编织,幼儿不仅可以培养动手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幼儿学习竹片编织小小篮子的基本技巧,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4.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竹片:准备一些细长的竹片,保证质量和安全。
2. 剪刀:备好一把适合幼儿使用的剪刀。
3. 包装带:备好适用于固定竹片的包装带。
4. 彩色丝线和珠子:为篮子增加装饰元素。
5. 教具箱:收纳教学素材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材料和工具(10分钟)1. 与幼儿集体一起坐在指定的地方。
2. 引导幼儿观察竹片、剪刀、包装带、彩色丝线和珠子等材料,并解释它们的用途。
3. 引导幼儿多角度地触摸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和质感。
步骤二:示范编织方法(15分钟)1. 在黑板或白板上演示编织小篮子的基本方法,并解释步骤。
2. 逐步演示竹片之间的编织动作,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3. 请幼儿模仿你的动作,并纠正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的尝试。
步骤三:幼儿操作实践(30分钟)1.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分发材料和工具给每个小组,让幼儿在桌面上进行编织练习。
3. 助教老师要走动,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互相交流经验,提高合作意识。
步骤四:装饰小篮子(10分钟)1. 提供彩色丝线和珠子等装饰材料给幼儿。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彩色丝线和珠子装饰小篮子。
3.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篮子。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编织好的小篮子。
2.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和鼓励。
3. 老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竹篮打水教案
竹篮打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的易读错的生字词。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气喘吁吁”“打量”等词语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简要的复述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牵引指点,学生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体会爷爷的语言。
2、抓住人物的对话,感受爷爷的做法,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正真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爷爷的想法和做法,树立读好书的信念,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教师引导,了解读好书的真正意义。
难点:抓住人物的对话,感受爷爷的做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教学课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师出示篮子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如果用它来打水怎么样?(出示图片)(有同学如果在笑,问一问原因)老师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个用竹篮打水的小故事。
(板书课题:竹篮打水)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学生简要复述这个小故事)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籍.、煤.、漏.、气喘吁吁...、打量.、脏兮兮..。
再和正确的读音比对一下,看看自己答对了..、黑乎乎多少。
3.齐读这些字或词语,并留意有些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边看边做标记,同桌两两互相讨论: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竹篮打水的这个故事的开始的,那几个自然段是写孙子用竹篮去打水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故事的结尾的。
2.全班交流:故事的开端(第1-2自然段):因为孙子认为读书没有用,所以引发了竹篮打水的故事。
故事的发展(第3-5自然段):写孙子用竹篮打水的经过。
故事的结局 (第6自然段):通过竹篮打水告诉我们读书有用的道理。
四、精读短文,品味文中人物语言对话描写。
(一)、阅读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幼儿园竹篮打水教案
幼儿园竹篮打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竹篮打水故事,增强幼儿的文化素养。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提高幼儿对于自然现象的感知和理解。
4.培养幼儿对于分享的意识和实践。
教学内容及方法
1.竹篮打水故事的讲解
老师首先将《竹篮打水》传统故事讲解给幼儿听。
在讲解时,需要注意幼儿的
语言能力和理解力,故事的讲解要简明、生动。
2.情景还原体验
在讲解完故事后,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情景还原体验。
在户外环境下,设置“打水井”的场景,并将竹篮、塑料桶等材料准备好。
让幼儿们一起体验竹篮打水的
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印象深刻的实验
老师在场地上准备一些水和容器,让幼儿们用竹筷汲取水分别倒入厚纸杯中。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深度体验到了曾经需要毛巾捏水分的场景,这样一来幼儿便会更加深刻的记忆这个过程。
4.分享环节
完成实验后,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时间让幼儿分享他们的体验。
在分享时,学生
需要彼此倾听和尊重,这也是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实践的过程。
5.教学资源
除了故事本身,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应的文化物品、自制材料等辅助教学资源。
比如小型假山、约三米见方的小池塘、手工制作的捞取水的竹筷及竹篮、高清晰度的故事图片等。
总结
以上便是我们的幼儿园竹篮打水教案的相关内容和方法。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教
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让幼儿们在实践中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于分享的意识和实践,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幼儿园教案竹篮打水
幼儿园教案竹篮打水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
3.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竹篮打水传统节目介绍。
2.竹篮打水基本动作演示。
3.竹篮打水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
1.调动兴趣
引导孩子们回想自己曾经看过的传统节目,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介绍竹篮打水传统节目
讲解竹篮打水的历史由来,介绍传统节目的意义,引导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
3.演示基本动作
教师对竹篮打水的基本动作进行演示,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使孩子们明白动作规范。
4.实践操作
组织孩子们进行竹篮打水的实践操作,鼓励他们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和发现。
四、教学要点
1.学习竹篮打水传统节目,在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同时,也能够
了解传统文化。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指导,关注孩子们的安全。
3.在实践操作中,要鼓励孩子们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效果评估
1.观察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动作。
2.组织小组合作,评选最佳表现,并进行表扬。
3.向家长介绍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后记
这次竹篮打水的教学,孩子们非常喜欢,不仅学习到了传统文化,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他们通过实践操作,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娱乐中快乐地学习了。
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积极性,拥有更加快乐和美好的成长。
幼儿园竹篮打水教案
幼儿园竹篮打水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竹篮打水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竹篮打水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准备:1. 竹篮2. 水桶3. 水源4. 幼儿园室外场地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竹篮,并与他们讨论竹篮的特点和用途。
2. 提问:“你们知道竹篮可以用来做什么吗?”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实践操作:1. 将水桶放在场地的一端,水源放在另一端,确保距离适中。
2. 将竹篮递给第一个幼儿,并告诉他们任务是用竹篮打水。
3. 依次让每个幼儿尝试用竹篮打水,其他幼儿可以给予鼓励和帮助。
4. 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幼儿讨论竹篮打水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总结活动的目标和收获,强调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给幼儿提供其他材料,例如纸杯、塑料瓶等,让他们自由选择用什么容器打水,并观察不同容器的特点和效果。
2. 引导幼儿设计一个更复杂的竹篮打水的游戏,可以增加障碍物或规定时间限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2. 与幼儿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反思:1. 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2.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大班竹篮打水案例分析教案
大班竹篮打水案例分析教案教案标题:大班竹篮打水案例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活动"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故事背景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参与竹篮打水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竹篮、水桶、水源等道具。
2. 竹篮打水案例分析PPT。
3. 竹篮打水案例分析工作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播放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竹篮打水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个活动的了解和想法。
2. 介绍:通过PPT或故事讲解,向学生介绍竹篮打水的故事背景和内涵,解释其中的道理和寓意。
3. 案例分析: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竹篮打水案例分析工作表。
让学生观察案例中的情境,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和决策,讨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导致结果的原因。
4.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让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和不同观点,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案例分析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经验教训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6.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竹篮和水桶进行竹篮打水活动。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他们刚才总结的经验教训,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反思: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提出改进的建议。
8.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竹篮打水的故事和寓意,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竹篮打水的故事,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其他传统文化活动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认知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教案竹篮打水
幼儿园教案竹篮打水教案标题:幼儿园教案竹篮打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童谣《竹篮打水一场空》,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准备:1. 童谣《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音频或视频材料。
2. 竹篮、水桶、水杯等道具。
3. 幼儿喜欢的奖励小礼品。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通过播放童谣《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音频或视频,引发幼儿对这首童谣的兴趣,让幼儿了解竹篮打水的故事背景。
2. 学习童谣(10分钟):跟着音频或视频一起学唱童谣,老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跟读,然后逐句教唱,最后全班一起唱。
3. 观察实践(15分钟):准备竹篮、水桶和水杯等道具,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人拿竹篮,其他人分别拿水桶和水杯。
老师先示范,将水倒入竹篮,再倒入水桶,最后倒入水杯,强调竹篮打水的特点。
然后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实践,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
4. 分享讨论(10分钟):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竹篮打水一场空。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可以逐个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让幼儿自由交流。
5. 总结回顾(5分钟):通过讨论,总结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原因,并再次唱一遍童谣。
强调竹篮打水的含义,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即使有时会失败也要坚持。
6. 拓展延伸(15分钟):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竹篮打水的理解,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让幼儿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地将水从竹篮倒入水桶中。
7. 结束活动(5分钟):表扬幼儿的参与和努力,并给予他们喜欢的奖励小礼品,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了解传统童谣《竹篮打水一场空》,并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竹篮打水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讨论,幼儿能够理解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原因,并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让他们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中班竹篮打水教案
中班竹篮打水教案教案标题:中班竹篮打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竹篮打水的故事情节。
2. 语言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描述竹篮打水的故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竹篮打水的故事情节。
2. 运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描述故事。
三、教学准备:1. 竹篮、水桶、水龙头等道具。
2. 竹篮打水的故事图片或绘本。
3. 竹篮打水的故事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绘本展示竹篮打水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竹篮打水的故事。
2. 讲解故事(10分钟):-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讲解竹篮打水的故事情节。
- 引导学生跟随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心情变化。
3. 分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竹篮和水桶。
- 给每个小组发放竹篮打水的故事卡片,让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顺序排列卡片。
- 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动作,用竹篮接水并倒入水桶中。
4. 表演展示(10分钟):- 邀请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竹篮打水的表演展示。
- 其他学生观看并鼓励表演者。
5. 小结(5分钟):- 回顾竹篮打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重要内容。
- 提醒学生竹篮打水需要团队合作和努力。
六、教学延伸:1. 绘本阅读:让学生阅读竹篮打水的故事绘本,并进行相关的绘本活动。
2. 制作手工:引导学生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竹篮和水桶,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表现。
2.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按照故事情节的顺序排列卡片。
3.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描述竹篮打水的故事。
八、教学反思:根据观察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大班游戏竹篮打水教案反思
大班游戏竹篮打水教案反思
教案标题:大班游戏竹篮打水教案反思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大班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手眼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通过竹篮打水游戏,学生将学会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案反思:
在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
在教案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对于竹篮打水游戏,知识目标可以是了解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技能目标可以是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情感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互助精神。
2. 教学步骤:
在教学步骤中,需要详细描述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指导。
例如,首先介绍游戏规则和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指导学生如何协作打水,最后进行游戏总结和讨论。
3. 教学资源:
在教案中,需要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竹篮、水桶、水源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避免资源不足的问题。
4. 教学评估:
在教案中,需要考虑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游戏表现。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游戏过程、听取学生的总结和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5. 教学延伸:
在教案中,可以提供一些教学延伸的活动或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游戏,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团队合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总结:
撰写教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详细描述教学步骤、列出所需资源、考虑评估方式和提供教学延伸活动。
通过合理设计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中班竹篮打水的故事教案反思
中班竹篮打水的故事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中班竹篮打水的故事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故事《竹篮打水的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教学准备:1. 《竹篮打水的故事》的故事书或故事片。
2. 每位学生一只竹篮。
3. 水桶或水池。
教学过程:引入:1. 创设情境: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故事《竹篮打水的故事》,并简要讲述其内容。
2. 提问: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故事,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主体:1. 故事讲解:教师通过阅读故事书或播放故事片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竹篮打水的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教师可以适当使用图片、动作和声音效果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讨论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的寓意。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主人公为什么要用竹篮打水?- 为什么水会漏出来?- 你觉得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活动:1. 竹篮打水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只竹篮和一个水桶或水池。
教师示范如何用竹篮打水,然后让学生轮流尝试。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将水打满。
2. 学生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编排并表演《竹篮打水的故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创造力。
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教学过程,问学生以下问题:-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 你们在游戏和表演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 教师总结教学效果,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和学习任务。
教学延伸:1. 绘画活动:让学生用彩色纸和颜料绘制《竹篮打水的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
2.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竹篮打水的故事》的内容,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游戏和表演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竹篮打水的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幼儿探究篮子打水教案
幼儿探究篮子打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篮子的作用和用途,了解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篮子打水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运动规律和篮子打水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工具,篮子、水桶、水。
2. 教学材料,图片、实物篮子、水桶。
3. 教学环境,教室或操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图片,让幼儿猜测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引导幼儿讨论篮子的作用和用途。
然后向幼儿介绍篮子的作用和用途,引导幼儿思考篮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2. 实验操作(30分钟)。
(1)观察水的运动规律。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桶水,让幼儿观察水的运动规律,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如何运动的,水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2)篮子打水实验。
教师向幼儿展示篮子,并告诉幼儿篮子可以用来打水。
然后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一把篮子和一桶水,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用篮子打水。
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引导幼儿思考篮子打水的原理和方法。
3. 实验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篮子打水的方法和原理,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体会。
4. 拓展活动(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篮子的其他用途,引导幼儿思考篮子还可以用来做什么,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拓展活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篮子的作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水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培养了观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竹篮打水》教案
《竹篮打水》教案11 合同主体甲方(授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学习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 合同标的本教案旨在为乙方提供关于“竹篮打水”这一主题的教学内容和指导,帮助乙方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112 教学目标使乙方能够:1、理解“竹篮打水”这一成语的含义和寓意。
2、认识到竹篮打水这种行为在实际中的徒劳和不合理性。
3、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在不同情境中正确运用和理解这一成语。
12 权利义务12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权利:1、按照教案的设计和安排进行教学活动。
2、对乙方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义务:1、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确保教案的质量和有效性。
2、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解答乙方的疑问。
3、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4、尊重乙方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2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权利:1、获得甲方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2、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义务:1、按时参加教学活动,积极配合甲方的教学安排。
2、认真完成甲方布置的学习任务和作业。
3、遵守教学纪律,尊重甲方的教学劳动成果。
13 违约责任131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教学义务,如教学内容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等,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重新提供教学服务、减免部分教学费用等。
132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学习义务,如经常缺勤、不完成作业等,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能包括接受额外的学习任务、限制参加后续的相关学习活动等。
133 若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该方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相关证明。
14 争议解决方式141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
14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5 其他条款151 本教案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大班竹篮打水案例教案反思
大班竹篮打水案例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竹篮打水案例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幼儿了解传统童谣《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竹篮2. 水桶3. 水源4. 班级幼儿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童谣《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内容。
- 与幼儿讨论竹篮打水的困难和挑战。
2. 实践操作(15分钟):- 将班级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只竹篮和一个水桶。
- 将水桶放在远离幼儿的地方,让他们通过传递竹篮的方式,将水桶装满水。
- 观察幼儿的合作过程,记录他们的合作方式和困难。
3. 反思讨论(10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询问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
- 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改进合作方式,使得竹篮打水更加顺利。
4. 总结(5分钟):- 引导幼儿总结竹篮打水案例教学的收获和反思。
- 鼓励幼儿思考如何将这种合作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案反思:- 教案设计充分利用了竹篮打水这一传统童谣的教育意义,帮助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 实践操作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竹篮打水的困难,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 反思讨论环节引导幼儿思考合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
- 教案的总结部分激发了幼儿将合作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意识。
改进建议:- 在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加入更多的挑战元素,如增加竹篮的数量或增加水桶的距离,以增加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挑战能力。
- 在反思讨论环节,可以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在下次活动中实践。
- 教案中可以增加一些扩展活动,如让幼儿设计自己的竹篮打水游戏规则,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通过这个案例教案,幼儿不仅能够了解传统童谣的内容和意义,还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案设计合理,能够引导幼儿思考和反思,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竹筐类游戏教案
幼儿园竹筐类游戏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竹筐类游戏的乐趣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竹筐类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竹筐类游戏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 向幼儿介绍竹筐类游戏的基本概念,如捡球、投球等。
活动一:竹筐捡球游戏1. 准备数个竹筐和一些小球。
2. 将竹筐放在教室或操场上,让幼儿站在一定距离外,用小球尝试将球投进竹筐里。
3.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投球方式,如直接投、滚动投等。
4. 观察并记录幼儿的投球成绩,比较不同幼儿的表现。
活动二:竹筐传球游戏1. 准备数个竹筐和一个柔软的球。
2.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第一个幼儿手持竹筐,将球放在竹筐上。
3. 第一个幼儿将球传给第二个幼儿,第二个幼儿再传给第三个幼儿,依次传递。
4.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传球方式,如用手传、用头传等。
5. 观察并记录每个小组的传球时间,比较不同小组的表现。
活动三:自由创作竹筐游戏1. 提供一些竹筐和其他可用材料,如彩带、绳子等。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利用竹筐和其他材料创造自己的游戏。
3. 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创作过程和成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游戏想法。
总结: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幼儿思考竹筐类游戏的好处,如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等。
3. 鼓励幼儿继续参与竹筐类游戏,并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玩。
教案扩展:1. 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竹筐类游戏,并在班级或家庭中与他人分享。
2. 组织竹筐类游戏比赛,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技巧和创造力。
3. 邀请家长参与竹筐类游戏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和家庭亲子互动。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鼓励幼儿尊重他人,遵守游戏规则。
3.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游戏难度和规则。
希望以上教案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祝您教学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竹篮打水教案幼儿园
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一个汉语成语,又作竹篮打水,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竹篮打水教案幼儿园,供大家参考。
#竹篮打水教案幼儿园1#
活动目标:
1、识字:竹篮打水一场空;
2、明白“遇事要多动脑筋”的道理。
3、丰富词汇“满头大汗、跑来跑去”发挥想象,讲演故事、改编故事。
活动准备:
磁带幻灯片板书活动挂图竹篮水盆
活动过程:
1、英文问好“Good morning child! ---Good morning teacher !”
2、做实验:把水倒进篮子里,问“会有什么现象?”请幼儿判断。
结果:水漏出来。
讨论原因。
3、请幼儿听磁带,然后回答问题:
(1)猴妈妈买了什么东西?
(2)小猴用这件东西干什么去了?
(3)结果怎么样?识字“竹篮打水一场空
4、请幼儿再一次听磁带,检测刚才回答结果是否正确,进一步地熟悉故事内容。
如果全对,教师会奖励幼儿做游戏《小猪呼噜噜》。
5、出示活动挂图,教师讲故事。
请幼儿鼓励教师“淅沥沥沥沥,哗啦啦啦啦,学前A班王老师顶呱呱”
6、丰富词汇:
(1)满头大汗: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把黑板上的小人(三毛、五毛)变成满头大汗的样子。
用“满头大汗”说一句完整的话。
将幼儿分组比赛,胜者画汗珠,看谁得的多。
(2)请幼儿表演“跑来跑去”( 照样子说一说:“飞来飞去、爬来爬去、走来走去……”)
连句:小鸟在天空飞来飞去。
小兔在地上跳来跳去。
小乌龟在地上爬来爬
去……
7、游戏:唱反调、接上下句来和教师学故事。
胜者画汗珠。
从获胜组中选今日的值日班长。
8、游戏:“找错误”,教师讲故事,请幼儿挑教师所讲的故事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猴妈妈买来一个盆,放在地上,家里发水了……)
9、说一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师讲寓意“做事情要动脑筋,不能蛮干,否则会徒劳无功。
”
10、看课件“竹篮打水一场空”(识字、拼音拼读练习)
11、讨论:小猴应用什么去打水?“应用水桶、水盆、瓶子、碗、水杯、水壶等器具来盛水……”
12、改编故事:如:“……小猴拿起了一个水桶去河边打水。
最后火被扑灭了”。
活动延伸
回家续编故事,明天讲给小朋友听。
#竹篮打水教案幼儿园2#
活动目标
1.学习侧面钻的动作,掌握侧面钻的动作要领。
(重点)
2.能侧面钻过不同的.障碍物(难点),综合练习、侧面钻和投掷的动作,增强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身体素质。
3.体验侧面钻的乐趣和“打妖精”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橡皮筋拉成的“水帘洞”,3组不同高度呼啦圈制成的“盘丝洞”,充气“蜘蛛精”玩具,沙袋若干,电视剧《西游记》音乐。
2.空间准备:
活动过程
以“小猴子来操练”导入,进行热身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扮“齐天大圣”,拔一根毫毛,把幼儿变成“小猴子”,进入游戏情境。
2.随《西游记》音乐做热身活动,主要活动头颈部、上肢、胸部、腰部和腿部,并重点练习伸腿,为侧面钻做铺垫。
通过“小猴子学本领”,引导幼儿学习侧面钻的动作,掌握侧面钻的要领(利用场地一)
3.重点前置——练习“缩身术”,为学习侧面钻做准备。
幼儿自主探究、尝试,提问:看谁的身体能缩到最小?
小结:低头——弯腰——缩身,身体变小。
4.自主探究过“水帘洞”,幼儿个别练习侧面钻。
要求:从水帘洞下钻过,身体不碰到水帘子,手不能扶地。
幼儿分享钻的经验,并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出侧面钻的动作要领:伸腿、低头弯腰钻过去、收腿。
活动结束
巩固练习侧面钻,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示范动作。
幼儿自主练习动作。
组织游戏“小猴子打妖精”,幼儿综平衡、侧面钻、投掷等动作,体验打妖精的成功感。
#竹篮打水教案幼儿园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猴子》,使幼儿能在感受动物形象中演唱。
2、让幼儿参与音乐实践,使幼儿能主动地、轻松地表现歌曲。
用其他艺术手段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3、通过学习《小猴子》使幼儿更加喜欢小猴子,更加热爱我们的小动物。
二、教学重点:
能在感受动物形象的同时演唱歌曲《小猴子》。
三、教学难点:
小朋友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幻灯片2)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我们知道,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
咦!森林里好热闹!小鸟在枝头欢
乐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森林里发幼了什么事?
老师讲故事:猴子捞月亮(出示幻灯片3)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猴子们在井里看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4)
幼:回答。
二、教授儿歌:
导入:森林中渐渐恢复了平静,一只小猴子百无聊赖的靠在大树上嘴里姑姑叨叨,我们走进一听,哦,念儿歌啊,我们也会!小猴子听了很不服气,我的儿歌念的最好了,你们哪能和我比!我们小朋友服不服气?(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子念的是什么儿歌呀?(出示幻灯片5)
1、老师讲解念儿歌的注意点
2、老师示范念儿歌
3、小朋友们分句学念儿歌
4、小朋友们一起完整的念儿歌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学的真快!这首儿歌将小猴子的特点全都展现出来了!小猴子爱吃什么?小猴子翻跟斗是不是很厉害?
三、歌曲新授:
导入:师:小猴子听了说,虽然念的很好,可还不是和我学的!哼!
师:听了小猴子的话,老师为大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为这首儿歌配上优美的旋律,把它唱出来看你服不服气!大家说好不好?
幼:好!
(出示幻灯片6)
1、老师讲解歌曲注意点:
1)、歌曲的间奏
2)、歌曲反复记号及演唱方法
2、欣赏歌曲《小猴子》并回答问题:这首歌曲给你的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3、(出示幻灯片7)讲解学唱的要求
4、老师范唱全曲
5、幼儿分句学唱歌曲并加动作演唱歌曲
6、完整演唱
师:老师觉得小朋友们学的真好!真快!小猴子这下终于服气了!而且还很佩服小朋友们!他赶忙跑去向他们的猴子大王报告,猴子大王是哪个啊?(幼儿自由回答)猴子大王听了很高兴,他说,小朋友们居然为他的猴子后孙创编了一首这么好听的歌曲!
四、音乐活动。
1、师:他为了感谢小朋友孙悟空也想给我们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
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大王孙悟空的'表演!同时同学很注意看看孙悟空的本领(播放幻灯片8)
师:猴子大王悟空的本领是很高强的!他还为歌曲配上了很多动作,在我们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
那我们也来为我们的《小猴子》配上自己的动作吧!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的很有想象力,大家的表演也十分的精彩,老师仿佛真的看见花果山脚下一群小猴子在欢乐的玩耍!当我们今天也玩的十分尽兴了,孙悟空派了一个猴子叔叔送我们出大森林,临走的时候,猴子叔叔对小朋友说:小朋友再见!那我们小朋友也对猴子说一声再见吧!(听着《小猴子》的歌曲声欢乐的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