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服饰详细介绍
藏族谈谈服饰普通话3分钟
![藏族谈谈服饰普通话3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5294dcd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2.png)
藏族谈谈服饰普通话3分钟一、西藏服饰特点藏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过着游牧生活,服饰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服装即要有很强的防寒作用,又要有散热的方便,使臂膀伸缩自如,并适应露宿的生活,当成卧具,并随身可以携带生活用品。
服饰主要以袍状为主。
1、服饰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衫、长靴、编发、饰品。
2、基本特征表现为品类繁多,可分为袍、短衣、坎肩、腰带、帽、靴、邦典、发饰、首饰、佩饰等。
3、式样上分为:长袖袍、无袖袍。
4、质地上分为:锦花袍、绸缎袍、光板羊皮袍、氆氇袍、毛呢夹袍、素布袍等。
5、色彩特点表现为对比强烈,如红与绿、白与黑、黄与紫,并运用复色,金银线搭配使服饰色调明快而和谐。
6、纹样方面主要以递增和排比的规律。
7、装饰品的广泛运用,装饰材料主要以金银、珠宝、象牙、珊瑚、松石等为主。
8、面料:主要以棉布、氆氇、绸缎、光板羊皮、毛料、呢子等。
9、围裙:是藏族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表示婚否的作用,形状有短、有长、梯形。
10、腰带:腰带是藏族服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的以毛织物编制而成,有的则以金属等贵重的饰件作为装饰。
11、藏靴:藏靴是藏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靴子上的花纹也有一定的习俗和规范。
12、短衣:一般是穿在藏袍内的,其特点是长袖。
13、坎肩:一些地区有穿坎肩的习惯,其款式也有地区风格。
14、项链:式样由两正方形交叉重叠,材料主要以金银两种,上面镶有绿松石和宝石,链子由珍珠、珊瑚、天珠等串成。
二、藏族服饰的内涵1、面料:藏族服饰的面料厚重温暖、粗犷朴实,散发着一种原始的乡野情趣和自然的美感。
这一面料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藏民族生活的白然环境影响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物产资源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与热爱。
真实与自然不仅是他们信奉的处世原则,也是他们用来判断美丑、衡量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
2、色彩:藏族服饰强调对比色彩的运用,明快热烈、鲜艳醒目为其主要特色。
另外,藏族人民尚白,白色是藏族服饰的常用色调。
藏族服饰西藏的传统服饰与装饰品之旅
![藏族服饰西藏的传统服饰与装饰品之旅](https://img.taocdn.com/s3/m/87f82a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2.png)
藏族服饰西藏的传统服饰与装饰品之旅藏族服饰——西藏的传统服饰与装饰品之旅藏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藏族文化中,服饰和装饰品是体现族群特点和表达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西藏的传统服饰与装饰品之旅。
一、藏族男性服饰藏族男性的传统服饰主要包括“哇戴”、“哇宗”和“哇唐”三种。
其中,“哇戴”是藏族男性日常穿着的主要上衣。
它通常由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皮制成,抵御严寒的同时还具有优雅的风采。
在领口和袖口处,常常饰以精美的银饰,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追求。
而“哇宗”则是藏族男性的常服,也是西藏盛行的传统礼服。
它由多层厚重的羊毛织物制成,以保暖和抗寒为主要目的。
与“哇戴”相比,“哇宗”更加华丽,饰以各种金银线绣花以及色彩缤纷的刺绣,使得整体造型更加亮眼炫目。
另外,“哇唐”是藏族男性的日常裤装。
它采用了宽松的设计,方便行走和骑马等活动。
多用粗布织成,并常常饰以彩色的丝带,增添了一抹青春活力。
二、藏族女性服饰藏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同样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她们常常身穿“查帕”和“陈巴妹”两种服饰。
“查帕”是藏族女性的主要上衣。
它由柔软的丝绸或棉布制成,色彩鲜艳多样。
常见的图案有鲜花、动物和自然元素等,展现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另外,“查帕”还配有颇具装饰性的袖口和袖带,点缀着各式各样的亮片、珠子和金银线绣花,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丝妩媚动人的气息。
而“陈巴妹”则是藏族女性的传统下装。
它由大幅度的杏仁形丝绸或纯棉布料制成,穿在身上宛如一条长裙。
与“查帕”相配,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藏族女性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三、藏族装饰品除了服饰,藏族人民还有着丰富多样的装饰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藏银饰品和珠宝。
藏银饰品是藏族人民最常佩戴的一种饰物。
它以纯银为材料,经过精湛的银匠技艺制成。
常见的藏银饰品包括项链、手镯、耳环等。
这些饰品通常以刺绣、雕花和镶嵌等工艺进行装饰,形成独特的图案和花纹,彰显出藏族人民精湛的工艺技艺和美学追求。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cd686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4.png)
布达拉宫的藏族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布达拉宫是西藏的一座宗教建筑,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建筑之一。
作为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达拉宫承载着丰富的藏族传统服饰与民俗文化。
本文将以布达拉宫为切入点,介绍藏族传统服饰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
一、藏族传统服饰的种类和特点藏族传统服饰包括男女装两大类。
男装主要有“更巴”、“更纳”等,女装则有“唐装”、“左旗布”等。
不同的服饰在款式、颜色和图案上都有独特的特点。
1. 更巴更巴是藏族男士的传统上衣。
它由精湛的手工艺制作而成,通常是用羊毛或棉花为原料织成的。
更巴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颜色斑斓、图案精美。
常见的图案有藏传佛教中的八吉祥和纳木错船,这些图案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好运。
2. 更纳更纳是藏族男士的传统下装。
它通常是用绿色、蓝色或红色的羊毛制成。
更纳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纺、织、染等多道工序。
更纳的特点是它的材质柔软舒适、颜色鲜艳,同时还有很好的保暖性能。
3. 唐装唐装是藏族女士的传统服饰。
它通常由丝绸或棉麻制成,颜色以红色、蓝色、绿色等明亮的色彩为主。
唐装的特点是其宽松舒适、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在唐装的领口、袖口、下摆等部位通常还会装饰着各种金银丝绣花,增加了服饰的华丽感。
4. 左旗布左旗布又称贡嘎布,是藏族女士的传统各类服饰的主要原料之一。
它是以麻为原料织成的一种布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后,使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左旗布的特点是其纹路整齐、手感柔软、耐磨耐用。
在制作服饰时,藏族妇女通常会将左旗布与丝绸、羊毛等材料进行组合使用,以增加服饰的层次感和质感。
二、布达拉宫的民俗文化布达拉宫是西藏文化的重要象征,是藏族民众心中的圣地。
在布达拉宫周边,有着许多与藏族传统服饰和民俗文化相关的活动和习俗。
1. 藏族传统舞蹈藏族传统舞蹈是藏族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布达拉宫附近的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藏族男女士身穿传统服饰,跳着欢快的舞蹈。
舞蹈中的动作柔和而有力,富有神秘色彩,常常表达着对自然和宗教信仰的敬仰与崇拜。
关于藏族服饰介绍
![关于藏族服饰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b66f1cfce2f0066f5332279.png)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高原的群山之中.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体肥毛长的牦牛,不仅耐寒,还能驮很重的东西远行,是高原上重要的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
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他们一般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妇女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美丽的围裙.藏族人爱喝酥油茶和奶茶,喜欢吃用青稞粉制成的糌粑和牛羊肉。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产、生活方式对眼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
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丰富多采的藏族服装、眼饰,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眼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
据史书记载,九世赞普布带贡甲时,已能够纺牛毛线用来织帐篷、纺羊毛线织氆氇做衣裳。
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眼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从远古传承下来的眼装、服饰来看,在总体结构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仍比较完整地保持着藏族传统文化特征。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眼饰类型。
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
藏族的服饰名字
![藏族的服饰名字](https://img.taocdn.com/s3/m/bf9e95c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4.png)
1、男性服饰:
(1)藏族男士常穿着深色、宽大的衣裳,这种衣裳叫做“羌服”,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常常有藏文的古诗或者藏族特有的样式,上身搭配传统藏族帽子,叫做“藏帽”,是藏族男士服饰的标志性装饰。
(2)藏族男士还经常穿着一种特有的裤子,叫做“藏裤”,它们是由两层布料制成,外层是棉布,里层是黑色棉绒,裤腿部分绣有花纹,穿着它们的男士们更显得有气势。
(3)藏族男士还经常穿着一种特有的鞋子,叫做“藏鞋”,它们是由羊皮和毛线制成,上面装饰有花纹,穿着它们的男士们显得更加绅士大方。
2、女性服饰:
(1)藏族女士常穿着深色、宽大的衣裳,这种衣裳叫做“羌裙”,它们是由棉布和丝绸制成,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常常有藏文的古诗或者藏族特有的样式,穿着它们的女士们显得时尚大方。
(2)藏族女士还会穿着一种特有的外衣,叫做“藏衫”,它们是由两层布料制成,外层是棉布,里层是黑色棉绒,衣服上面绣有各种花纹,穿着它们的女士们显得更加优雅柔美。
(3)藏族女士还会穿一种特有的鞋子,叫做“藏鞋”,它们是由羊皮和毛线制成,上面装饰有花纹,穿着它们的女士们显得更加精致优雅。
藏族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7f82e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d.png)
藏族服饰文化藏族服饰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藏族服饰不仅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一、历史沿革藏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的建立,标志着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在吐蕃王朝时期,藏族服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包括服装款式、饰品搭配、色彩运用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推移,藏族服饰文化不断发展,吸收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的款式和风格。
二、服装款式藏族服装的主要款式是长袍,分为男式和女式两种。
男式长袍一般比较宽松,长度及膝,袖口较窄,领子较高,颜色以深色为主,如黑色、蓝色、灰色等。
女式长袍则相对较为紧身,长度及踝,袖口较宽,领子较低,颜色则较为鲜艳,如红色、绿色、黄色等。
此外,男女长袍上都绣有各种图案和花纹,如龙、凤、鸟、鱼、花、草等,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幸福。
三、饰品搭配藏族服饰文化中,饰品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藏族人民善于用各种饰品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如银饰、珊瑚、玛瑙、玉器等。
其中,银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饰品,包括银耳环、银手镯、银项链等。
这些银饰往往雕刻有各种图案和花纹,如龙、凤、花、草等,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幸福。
此外,藏族人民还喜欢用各种宝石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如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等。
四、色彩运用藏族服饰文化中,色彩运用也是非常独特的。
藏族人民喜欢运用鲜艳的色彩来装饰自己的服饰,如红色、黄色、绿色等。
同时,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着热情、活力和吉祥;黄色象征着高贵、神圣和权威;绿色象征着生命、希望和和平。
此外,藏族人民还喜欢在服饰上绣上白色的花纹和图案,寓意着纯洁、美好和吉祥。
五、文化意义藏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
首先,藏族服饰是藏族人民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反映,体现了藏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
其次,藏族服饰上的各种图案和花纹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幸福,是藏族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藏族服饰简介
![藏族服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2f0a45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a.png)
藏族服饰简介藏族服装简介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差异并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藏族服饰的特点、外貌和介绍藏北高原气温低,风沙大,又是辽阔的草原、天然的牧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要选择便于起居、行旅、保暖御寒的服装。
牧区藏族穿着以皮袍为主,它结构肥大,袖口宽畅,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衣而眠。
牧民的皮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一束,怀里形成大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
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绵羊皮缝制的,既经久耐用又抵风御寒。
普通皮袍,男式的宽腰、大襟、肥大,襟、袖和下摆用10至15厘米宽的黑绒镶边,但也有不做装饰边的。
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摆先用宽10至20厘米的黑平绒镶边,再用红、蓝、绿三色平绒(各宽5至10厘米)镶边。
青海果洛地区新婚女子要穿大油大褂,在袖边上镶一圈红彩式氆氇并着华丽的背心,还有在背上挂汗巾的习惯。
下摆讲究用水獭皮镶边,衣领用金钱豹皮装贴。
牧民的节日盛装质地高级、做工精致,这种皮袍以羊羔皮缝制,面子用獐皮(去毛铲净,手工鞣制使其柔软后刷白凉干) ... ,袖口、襟领、下摆用红、蓝、绿纹呢子装饰,用水獭皮或豹皮镶边,显得格外漂亮。
青海海南藏族有一种用羔皮缝制的加面藏袍,轻巧美观,是节日和走亲访友的礼眼。
羔皮有毛短而卷曲的,有毛长而适中呈稳状的。
用各种羔皮缝制的藏袍,多用各色条绒、缎子、平绒、毛呢挂面,用锦缎或花氆氇、水獭皮镶边,用狐皮或豹皮做领。
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的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都主要以黑氆氇为原料,款式仍属大襟眼装,右腋下钉一个钮扣。
男式袍子用绿色或蓝色绸布做两条宽5厘米、长20厘米的飘带。
一般男式白氆氇藏袍的领口镶上6厘米宽的加洛(一种间隔有十字图案的花氆氇)。
藏族服饰知识点总结
![藏族服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6270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b.png)
藏族服饰知识点总结一、藏族服饰的特点1. 颜色丰富多彩在藏族服饰中,颜色是其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
藏族服饰的颜色丰富多彩,富有鲜艳的民族特色。
通常使用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色、蓝色等,这些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刺绣工艺精湛刺绣是藏族服饰中的重要装饰手法,它在藏族服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藏族服饰中的刺绣工艺精湛,通常使用的有唐卡刺绣、鱼尾刺绣等,不仅在服装上体现出独特的美感,而且还表现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3. 材质讲究藏族服饰的材质讲究,大都使用天然的棉、麻、羊毛等材料制成。
这些材质天然环保,穿着舒适,适合高原气候的特点,符合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4. 发型和头饰藏族服饰中的发型和头饰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女性头戴饰物多为银质或白铜制成的发簪、发夹、发箍等,上面还常挂有宝石、珠宝等装饰物。
男性头戴的多为红色、蓝色、绿色带有毛线、丝线编织的小方巾,有的还绣上藏族特有的花纹和图案,这些头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5. 袍服造型独特藏族服饰的袍服造型也是其独特之处。
男性通常穿着藏式袍子,女性通常穿着藏袍。
藏族袍服有着独特的款式和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还表现出藏族服饰的神秘和浪漫。
二、藏族服饰的种类1. 男女装藏族服饰中的男女装有明显的区别。
男性通常穿着藏袍和长裤,头戴藏帽或头巾;女性则通常穿着藏袍和长裙,头戴装饰饰物丰富的发饰。
男女装的款式和图案都有着独特的特色,展现出藏族服饰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
2. 婚服藏族婚礼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藏族婚服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藏族婚服多为红色系列,色彩鲜艳,富有喜庆和祝福的意义。
婚服款式繁复,刺绣工艺精湛,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的心情。
3. 节日服藏族的节日服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在藏族的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着节日服装,进行舞蹈、庆祝等活动。
节日服装通常色彩艳丽,图案繁复,体现出藏族人民对于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4. 朝圣服藏族的朝圣服是其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服饰类型
![藏族服饰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b25e3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3.png)
藏族服饰类型
藏族服饰类型
1、珠子衣服:珠子衣服素来以其多彩、疏密鲜明、立体流畅着称,由
数十万个小珠子穿插组成,颜色有白色、黄色及绿色等,形状则有球
形和柱状等。
在它的花纹上,可以体现出牧民的自然景观、民俗礼乐等,是藏族生活文化的象征。
2、藏式大衣:又叫“Secchu”,是藏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常见的有马
蹄形的袖口、U形的领口及有装饰褶的衣长服装。
它的材料以羊毛、
绵羊毛及丝绸为主,颜色有白色、蓝色、灰色、棕色、黑色等,多采
用混纺金丝、织金丝或染色技术,丝光细滑,洋溢着浓郁的海拔意蕴。
3、藏式纱罩:即常说的“Ma”,一般指藏民服装或者日常头饰。
它的本
质是一种头纱,一般面料全部用丝绸,颜色绚丽多彩,一般有白色、
蓝色、黑色、红色及其他各种颜色携手在一起,数目也多有二三十多色,绘画内容多以猛犸象、冰山、植物、鹿及几何图案等为主。
4、藏式裹腿:即藏族特有的“Kasaya”,是裹住裤脚口而到膝盖点的服装,它以面料细腻,修饰得十分考究,类似西装裤,一般用棉料缝制,是藏族传统服装的一种,也由本地民间艺人创作而成的装饰品。
5、藏式法帽:藏族法帽是遵循藏传佛教的服饰,其传统的手工制作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使得它在各地有着极其重要的代表性,大概有200多种不同的装饰,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很多服装上都用红色砂布作为背景,以绣花、锦线、花沙拉、刺绣、金丝及珠子等装饰,更显神圣与庄严。
藏族服饰名称
![藏族服饰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a2f6d81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b.png)
藏族服饰名称藏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惊人的民族之一。
藏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习俗,他们在服饰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穿着风格。
本文将介绍藏族服饰名称,让我们一起探究藏族的服饰文化。
藏族的主要服饰名称包括藏服、穆鲁服、班服、巴塔服等。
藏服也称藏族传统服装,是藏族特有的服装。
藏服采用藏族特有的面料,以山羊毛和羊绒为原料,装饰以刺绣、流苏等,常见的有古饰袍、开衫袍、连衣袍等。
穆鲁服是以穆鲁族的服装为主,它的特点是衣服的长度一般较长,采用泡泡纱绣花,流苏和剪纸装饰。
班服是藏族服饰中最古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古雅典雅、繁复刺绣,色彩亮丽、形式多样,衣服的面料采用羊毛和棉花等天然纤维制成,装饰以刺绣、流苏、绣花等,服装上有精美的图案。
巴塔服也称藏家巴塔服,它的特点是衣服紧贴身,背面有一条条亮丽的剪纸,有花边、流苏、绣花、刺绣等,衣服上绣有藏族特有的服饰图案,服装精美而精致。
藏族服装文化不仅体现在服饰名称上,也体现在服装的选择上。
对于藏族男子而言,一般会选择穆鲁服和藏服,这两种服装分别代表男性的威严和活泼,色彩浓重,装饰精美,象征男子的力量和高贵。
而对于藏族女性而言,一般会选择班服或巴塔服,色彩柔和,装饰华丽,象征女性的柔美和优雅。
在藏族服装文化中,遵守传统服装习俗,是藏族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藏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
藏族服饰文化是千百年古老文明的象征,从藏族服饰可以得知藏族漫长历史浓郁的文化底蕴,也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藏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赞颂,更是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介绍了藏族服饰名称,并对藏族服饰文化及其重要性作了介绍。
藏族服饰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多年来,藏族服饰文化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尊重,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期盼它能够流传下去,传承下来。
藏族服饰简单介绍
![藏族服饰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86c823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0.png)
藏族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
藏族的衣着服饰多姿多彩,并有着地区差异。
一整套藏族服饰由帽、衬衫、袍、裤、靴、腰带等组成。
除腰带外,均分冬装、夏装、春秋装三类。
冬装用料为皮毛,夏装多用绵绸缎布,春秋装为氆氇或毛毯挂面等。
藏袍都特别长,穿时须于腰际提起,用带束与腰间。
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出右臂或双臂,需时再穿上。
夜晚睡时,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方便实用。
藏袍的袖子都比较长,平日一有聚会娱乐,长袖挥扬,五色眩目,正所谓长袖善舞。
刚察藏族服饰的种类繁多,主要种类有:“佐华”、“热拉”、“抽拉”、“察日”。
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藏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藏族男女都很喜爱和讲究装饰,有的还讲究佩戴,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特性,节日或喜庆时,妇女佩戴珊瑚、玛瑙、松耳石、翡翠等串成的项链,腰带精制的银奶钩。
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
男斜长领,一般袖长齐膝,衣长过体。
男女均系红、绿、蓝长腰带。
男装上方前后有囊装褶皱,可揣随身物品中。
劳作时袒露右臂,右袖空垂于后。
皮袄分加面和白板两种,加面羔皮袄称“查日”,是喜庆节日的礼服。
面料为条绒,绸缎、至料等。
衣襟、袖口一般用氆氇、锦缎等镶边,用水獭皮镶边的为上等。
男衣领多用狐皮、貂皮。
女衣领多用白羔皮。
白板皮袄、藏语称“子花”,用黑条、氆氇、羔皮等镶边,被兼用。
放牧,遮雨用毡袄、褐衫。
褐衫用紫色氆氇做成,外出赴亲时穿用,男女穿高腰底牛皮鞋或长筒靴,夏季戴呢制礼帽或锦边毡帽,冬季戴狐皮帽等。
男女都佩戴银制或布做成,内装经文,佛像的“高科”,既是装饰又是护身符。
成年男性喜偑腰带。
女性长发为美,分辫成108条辫,披在身后,辫梢分别装入两个辨套内,辨套面缀有花纹图案的银牌。
青年男女喜带金银环戒指如手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不断交往,藏族服饰逐步改革传统式样,向新颖、美观、实用、方便、高档方面发展。
藏族服饰介绍藏族服饰特点
![藏族服饰介绍藏族服饰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4b931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e.png)
藏族服饰介绍藏族服饰特点导语:雪山巍峨,茫茫草原,藏族居住在“雪域高原”青藏高原上。
这里的景色青山绿水间有波澜壮阔的美,身着靓丽服饰的藏族人民也是这雪域高原中独有的美景。
藏族的服饰有哪些呢?藏族的服饰有哪些特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感受下藏族风俗中的服饰习俗。
1、藏族服饰的历史传承藏族服饰历史悠久。
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给西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和中原的各种服饰面料,在布达拉宫藏王洞中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身上,都可见证当时的绸缎长袍盛装,塑像丝巾裹头,着半月花缎披风。
元代,藏族服装开始有了库伦装,恰珠恰堆短装。
明代,西藏的氆氇已成为北京朝贡的主要物品之一。
时至清代,皇帝给西藏贵族官员颁赐花翎顶戴,后来,这也就成为了西藏地方政府服饰中最为显要的一种,而且,服饰的等级也十分明显。
由于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藏族服饰中的等级界限已然消失。
现在的拉萨藏族服饰既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又有了许多现代色彩。
2、藏族服饰的介绍藏族服饰的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眼饰类型。
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
西藏传统的达官贵人眼饰,质地高档,做工精致,花样繁多,特别讲究衣着与身份、地位相称。
3、藏族服饰特点(1)藏族服饰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
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
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
(2)男女皆爱饰物。
各地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饰品的质地较多,有银、金、珍珠、玛瑙、玉、松石、丝、翡翠、珊瑚、琥珀等。
运用广泛,有头饰、发饰、鬓饰、耳环、项链、胸饰、腰饰、戒指等。
造型美观,多为自然形状。
妇女都喜欢戴珊瑚、玛瑙、项链和银质佛盒;男子普遍佩戴各种腰刀、火镰等饰物、也有戴耳环、戒指和手镯的。
藏族的服饰名称
![藏族的服饰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04b376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8.png)
1、藏族男性服饰分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三种。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勒规也随之变化,春夏季上身普遍穿棉布或白茧绸镶锦缎齐腰短衬衫,左襟大,右襟小,再穿棉、毛料缝制的圆领宽袖长袍,藏语叫楚巴,脚穿短统藏鞋,头戴毡礼帽。
秋冬季衣裤均为牛羊皮革制品,或用人造裁绒逢制的,楚巴亦为毛料或羊皮,头戴有护耳的皮帽,脚穿长统皮鞋或皮底绒帮的自制藏鞋。
2、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礼时的服饰变化较大,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装富丽、盛重。
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岁要佩挂"马尔顿"(发套)它用布或绸缎制成,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
果洛藏族新婚女子要穿大袖大褂和华丽的背心,大褂袖口镶有一圈彩虹式贴边。
有些成年服饰还保留有古风,如阿坝州松藩农区藏族妇女成婚后,头上要盘镶有琥珀的小管粗布袋,这类头饰据说是西藏阿里地区古代妇女才有的头饰。
藏族服饰的特征: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
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
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西藏服饰文化
![西藏服饰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b4367c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7.png)
藏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服 饰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服装即要有很强的防寒作用;又要 有散热的方便;使臂膀伸缩自如;并适应露宿的生活;当成卧 具;并随身可以携带生活用品 服饰主要以袍状为主
总结
1 服饰基本结构是肥腰 长袖 大襟右衫 长靴 编发 饰品
2 基本特征表现为品类繁多;可分为袍 短衣 坎肩 腰带 帽 靴 邦典 发饰; 首 饰 佩饰等;
藏 族 服 饰 文 化
概述
藏族服饰特点 配饰介绍 图片欣赏
概述
藏族服饰;是一种物质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服饰具有性别表象;年 龄表象;季节表象节日表象;西藏地区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不同; 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为适应自然环境;生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地区;必然 穿着也不同;各地区都具有鲜明特色的服饰区域性;并共同构成了丰富多 彩的西藏服饰艺术 西藏各地区服饰虽具有共同的特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服饰式样 色 彩 材料 制作 穿戴 佩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服饰都具 有丰富的造型和绚丽多彩的色彩以及独具匠心的装饰成为西藏文化宝 库中的璀璨瑰宝;并为世人感叹不已
每逢藏历新年或各种庆典时;穿长袖藏袍;里子为羊皮毛;外罩纯毛面料; 藏语称为巴扎;戴织锦缎皮帽;藏语称为次仁金锅帽 妇女盛装则是内穿 丝绸衬衣;外套无袖绸缎藏袍;腰系彩色绸缎或虹纹邦典;背披一条彩色 氆氇的小方单;头发梳成翅膀式样戴三角形珠冠;藏语叫巴珠或姆弟巴 珠;耳朵两旁佩戴埃果;胸饰为噶乌;男子穿毛料或织锦缎料长袍;夏季 内穿藏式高领衬衣;头戴礼帽;藏语称为;甲噶夏莫;脚穿牛皮靴子;喜戴 戒指 手链 藏历新年 冬季穿巴扎;戴金花皮帽;藏语称为甲色夏莫
三 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不同部位画纹图案大 小可根据需要随意改变
藏服的总结
![藏服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ec5f0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f.png)
藏服的总结简介藏服,即藏传佛教的传统服饰,是西藏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着装。
在西藏,服饰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宗教和文化的象征。
藏服的设计和制作各具特色,反映了西藏独特的历史和地域文化。
藏服的种类藏服主要分为男式和女式两类。
男式藏服通常由长袍、腰带和长裤组成,而女式藏服则包括长裙、上衣和腰带等。
男式藏服男式藏服的特点是宽松、舒适,并且注重重叠和层次感。
长袍是男式藏服的核心部分,一般由厚重的羊毛制成,保暖性较好。
腰带则起到收腰和装饰的功能,常常用亮丽的颜色和织锦的图案来点缀。
长裤是男式藏服的搭配,可以保护腿部。
长裤一般采用松紧带或系带的设计,灵活性较好。
有时候,男子还会穿上传统的藏靴,使整体造型更加完整。
女式藏服女式藏服相对男式藏服来说更为精致,注重细节和装饰。
长裙是女式藏服的主要特征,通常是由锦缎、丝绸等材质制成,透露出高雅和华贵的气息。
上衣也是女式藏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比男式的长袍更短,用以显露出女性的腰部线条。
腰带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常常用金银线织成复杂的图案,并配以各种饰品。
藏服的装饰元素藏服的装饰元素主要体现在图案和配饰上。
图案通常由线绣和织锦完成,常见的图案包括龙、云、日月、天鹅等。
这些图案不仅仅是装饰,还具有宗教和文化的意义。
配饰方面,藏服通常配有各式各样的首饰,如耳环、项链、手镯等。
藏服的传承和发展藏服的传承和发展是藏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因为西方文化和时尚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年轻人逐渐在穿着上有了新的选择。
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藏服仍然在正式场合和特殊节日里得到广泛的应用。
同时,藏服也成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为了传承和保护藏服的独特文化价值,一些机构和学校还开设藏服制作和设计的专业课程,培养藏族青年的设计和手工技能。
这有助于藏族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结论藏服作为西藏地区重要的传统服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具有宗教和仪式的意义。
藏族服饰的特点、外貌和介绍
![藏族服饰的特点、外貌和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b503c7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0.png)
藏族服饰的特点、外貌和介绍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作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族服饰外貌和介绍:
藏族服饰藏族服饰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1、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用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
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
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2、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装饰品、帮典颜色相组合,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3、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
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4、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
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1c0cbd365901020207409ce1.png)
藏族 服饰
基藏 形 其 服 由 靴 长 藏 础族 制 基 饰 于 、 袖 族 上人 与 调 发 长 编 、 服 形民 质 变 展 期 发 大 饰 成所 地 化 的 的 、 襟 的 的处 较 亦 纵 封 金 、 最 生生 大 小 向 闭 银 右 基 产态 程 。 差 性 珠 衽 本 、环 度 藏 异 生 玉 、 特 生境 地 族 并 存 饰 长 征 活和 取 服 不 , 品 裙 是 方在 决 饰 大 藏 等 、 肥 式此 于 的 , 族 。 长 腰 。 、
六、妇女婚否的服装差别
妇女服饰在节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仪 礼时的服饰变化上。节日服饰都较平时着 装富丽、盛重。这一点众所周知,而成人 仪礼和结婚前后妇女的服饰有较大差别却 是藏族服饰制度的一大特色。青海农区藏 族姑娘到十五、十七岁时,要把童年型的 辫套改为成年型辫套。并要选择吉日进行, 称“戴天头”(即姑娘成人礼),要请僧 侣先举行宗教仪式,再由成年妇女为姑娘 更新装,拜佛、祖先和父母,这时女眷们 唱《跪拜天· 祖歌》。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 岁要佩挂“马尔顿”(发套)它用布或绸 缎制成,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果洛 藏族新婚女子要穿大袖大褂和华丽的背心, 大褂袖口镶有一圈彩虹式贴边。同样,天 祝藏族未婚女子的发套比已婚妇女发套短 得多,而阿坝州藏族女子十六岁后才开始 蓄发结辫。甘肃卓尼未婚少女把三根辫梳 编起来,已婚妇女则中间编着,两边不编, 但从腰以下又都编串起来。
藏羌文化-服饰
![藏羌文化-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e3b325d7240c844769eaeedf.png)
藏装,藏语称为“曲巴”,虽有地区差异.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
藏装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
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暧、实用、一衣多用。
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
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面折皱要有序。
腰带扎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垂悬于腰部,形成一个自然的宽大的囊袋,可以随身携物乃至放婴孩。
穿好袍后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则将双袖横扎于腰际,裸其双臂,露出高领衬衣。
接着再穿靴戴帽,佩挂各种饰物。
康巴服饰:康巴服饰农区和牧区有所区别,主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
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哔叽的;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
此外,农牧区藏装部有镶边的习惯,通常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许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水獭皮、虎、豹皮等动物皮毛。
镶边大约宽10至15厘米,也有宽达30多厘米的。
康区妇女喜欢围“帮典”。
这是被看作藏族妇女象征的花条围裙,由红、黄、蓝、绿、白等十余种彩色布料组成。
高级的围裙藏语称“斜玛”,其色条多而细密;一般围裙称“布鲁”,其色条少而宽疏。
康巴藏族无论男女,都喜爱穿藏靴。
藏靴有多种,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
松巴鞋底为牛皮,用粗毛线缝钉3至5厘米厚;鞋帮用红、蓝、绿等颜色的丝线绣彩边;鞋面为氆氇或黑色布料;鞋筒高至腿肚部,后边开一条约15厘米长的口子。
嘎洛鞋用牛皮作底,鞋帮用三层氆氇粘缝而成;鞋尖如船端上翘,跟和尖都用黑皮包缝;鞋面用黑牛皮条和丝线镶边;鞋筒用条格氆氇拼缝,花纹竖立,后腿肚开口处加染色羊皮加固,深受藏民喜爱。
康巴藏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运用金银珠宝装饰,其饰品遍及头、发、颈、胸、腰、背、腕、指等处。
康巴藏族十分讲究头饰,特别是妇女.从发式上看,一般扎一独辫者表示未婚,双辫者表示已婚;无数小辫中若有两大主辫者表示已婚,一主辫者表示未婚;有的中老年妇女剪成光头,表示丧夫不嫁;有的在发辫中加绿色丝线或取掉有色丝线,表示家有丧事。
藏族服饰的穿法
![藏族服饰的穿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5f9a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6.png)
藏族服饰的穿法一、概述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
藏族服饰包括男女不同的款式和穿着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穿着透露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性别。
本文将介绍藏族男女的传统服饰以及如何正确穿戴。
二、男性服饰1. 上衣藏族男性常常穿戴长袍作为上衣。
长袍通常由羊毛或者牦牛毛制成,因为这些材料能够保暖并抵御高原寒冷的天气。
长袍有不同款式,包括宽松和紧身两种。
在正式场合,男性会选择颜色较为庄重且经典的黑色或蓝色长袍。
2. 裤子藏族男性常常穿戴宽松的裤子。
这些裤子通常由棉布制成,舒适而且方便活动。
裤子通常是宽松设计,以适应高原地区较为恶劣的天气条件。
3. 鞋子在日常生活中,藏族男性通常会穿着靴子。
这些靴子由牛皮制成,耐磨且能够保护脚部免受寒冷天气的侵袭。
在特殊场合,男性可能会穿着传统的藏鞋,这种鞋子有着独特的手工绣花和装饰。
4. 饰品藏族男性常常佩戴各种饰品来展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例如,他们会佩戴银质的项链、手镯和戒指。
这些饰品通常都非常精致,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艺术和工艺品的热爱。
三、女性服饰1. 上衣藏族女性通常穿戴一种称为“扎西拉姆”的传统上衣。
这种上衣有着宽松的袖子和精美的刺绣,通常由丝绸或者羊毛制成。
女性可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颜色和款式的扎西拉姆。
2. 裙子藏族女性经常穿戴长裙作为下装。
长裙通常由丝绸制成,并配有各种花纹和刺绣。
裙摆宽松且长及脚踝,展现出女性的优雅和高贵。
3. 头饰藏族女性喜欢佩戴各种头饰来装饰自己的发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扎尼玛”和“扎尼拉”。
扎尼玛是一种由各种珠子、宝石和金属制成的发饰,常常被用于婚礼等正式场合。
而扎尼拉则是一种细长的丝带,用来束起头发。
4. 鞋子藏族女性通常会穿着高跟鞋或者绣花鞋。
这些鞋子通常由丝绸和皮革制成,非常漂亮而且舒适。
四、注意事项1. 尊重文化在穿戴藏族服饰时,我们应该尊重其文化背景,并避免将其视为一种时尚潮流或者玩具。
穿戴藏族服饰应该是出于对其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藏族服饰简介
![藏族服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103b8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c.png)
藏族服饰简介
藏族服饰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藏族服饰主要包括男女不同的款式和风格,以下是对藏族服饰的简要介绍:
1. 男式藏族服饰:男性的传统服饰主要包括长袍、内衣、鞋袜等。
其中,长袍是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一般以红色为主色调,采用丝绸和羊毛制作而成,上衣闭领开襟,下摆贴地,常常配有丰富的装饰,如彩边、蝴蝶结等。
男性还佩戴蓝色、红色或绿色的藏式帽子,常常附有珠子和银饰物。
鞋袜方面,一般穿着长筒靴子和腰间束带。
2. 女式藏族服饰:女性的传统服饰以精致、华丽为特点。
上装通常是长袍,上身紧身,下摆宽松,一般选用丝绸和高质量的工艺纱线制作。
藏族女性还会穿戴藏式外衣,外衣前后均有开口,常常用红、蓝、绿等鲜艳的颜色,上面镶有金银线和珠子等装饰。
下装一般是裙子,藏族女性非常喜欢褶皱裙,通常选择鲜艳的颜色,并在腰部、下摆等处加以装饰。
此外,藏族女性还会戴着精美的首饰,如耳环、项链、手镯等。
需要注意的是,藏族服饰的款式和风格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场合中会有所差异,部分现代化的服饰也已经融入了传统的元素。
不过,无论是男式还是女式的藏族服饰,都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巴人的服饰和佩饰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他们所处地域较广,大多都在积雪终年不融的雪山脚下,居住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这个民族拥有同一文字同一信仰,但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不同的装束。
俗言道“佛需金鎏,人需饰修”,大凡有生命的动物,都无不有爱美和展美之心。
藏族地区的服饰是颇具独特民族色彩的,而就康巴服饰言,更是以其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对美的追求而衍变发展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服饰。
寒暑不易的袍康巴传统藏族服装予人以雍容华贵之美,藏东康巴服饰大气而粗犷,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实用,又富有装饰效果,整套装束豪气凛然,尽显康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
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就是凭借这种藏袍,人们抵御了藏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
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
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
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
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极富民族特色。
拉萨地区气候宜人,长期以来是西藏地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
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
拉萨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
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
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
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至于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
拉萨地区的贵夫人,装扮珠光宝气,饰物细腻而小巧。
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
贵族服装从样式看,与普通藏袍没有大的区别,但质地和花纹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
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黄色及红色僧服。
藏族的长袖袍款式大方,实用,日遮体夜御寒,有男女之分,也有冬夏之别,还有农区牧区之差。
袍,康巴语称为“葛热”,均以三幅两襟开摆式,平肩宽袖大衣襟,右襟窄,宽大的左襟盖右襟,右腋下有扣,多以银、珠、铜为扣,有的男装以彩带扎结系住。
袖长超手尖约5寸。
春夏装袍料是以细呢、灯心绒、毛料、贡缎、氆氇(藏区自纺的羊毛织品)为主,冬装多是羊羔皮做里、复衣料为面的皮袍,康语称“察日扎巴”、“谷巾扎巴”。
皮袍以约5寸到一尺左右宽的豹皮、獭皮镶领襟、袖口、下摆,一则增加厚度保暖,二则显豪华,示人以该袍的价值。
女式长袍分长袖和短袖两种。
上层贵族或城市妇女的袍长度以盖至足背为限,农区、劳动妇女其袍长则到踝关节以上,以便于行走、劳动。
男式袍与女式袍式样大同小异。
男士穿袍是将袍下缘提到膝盖部位,大襟盖小襟,扎带束腰,前平后打褶。
贵族、绅士、博学者袍长以膝下2-3寸为宜;普通人、年轻人则最长以膝为准。
上身可穿两袖,但一般露右臂将袖垂于背后;也可不穿袖,将两袖系在腰上,显得精神,潇洒自如。
如何穿,可根据气候温差以及行动方便与否而定,没有严格的规定。
牧区的袍称为“扎巴”,夏袍为羔羊皮做的,冬袍为较厚的老羊皮,为适应牧区高寒气候,此袍一般不挂面子。
着衣为冬长夏短,不易换洗,故人曰:“一朝着身,寒暑不移”。
男式袍以豹皮、虎皮镶边,加墨色襟边为饰;女式袍以红、蓝、黑三色布镶边。
这种以皮或布镶边的习俗历史悠久。
传说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军队四处征战,军队规定对有功英雄记功,奖赏是将名贵的水獭皮、虎皮、豹皮割为条状带,授时将皮条像哈达一样挂在脖子上,三种不同的兽皮表示三种不同等级的功勋,随后为表其立过功而将此皮缝合在衣领上作为标志。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这三种兽皮镶边已不再是功绩的等级区别,而成为习俗,是财富多少的标志了。
它既美化了单调的皮袍,又显示了各自的经济实力。
康衣别致康巴妇女的衣有衬衣、短袖外褂两种。
衬衣以各种颜色的绸、丝、绉、印度棉绸为料,但不包括桔黄、浅黄两色,因此二色只有僧人、贵族男性、头人才能用。
款式有两种:一种领柱为单扣、双扣和三排扣,嵌黑色压条为饰,主要流行于康定、乾宁、道孚一带;而巴塘、甘孜、昌都一带是宽边圆形翻领(现代称青果领)。
男衣则有衬衣和短褂两种。
坎肩多以羊皮、狐皮、狗皮制成,左襟盖右襟,长度齐腰臀间不一。
短褂用金丝缎镶边,一般用毛料、呢子、灯心绒等为面料,有单夹棉皮之分。
古有文字记载:“康人衣别致,缀罗之珍,绸缎之美,库金为缘,紫铜着扣,袭多用绢、绉……”可见康区服饰早已被先人所评述。
繁多的帽帕康区藏族讲究戴帽子、包头帕。
用时区别于地区、气候,人的身份、地位等。
如僧人与俗人,过去贵族与平民……都有差异。
早在敦煌出土的《吐蕃赞普传》中及明代的戏剧家汤显祖的剧作里都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可见藏族此习俗历史悠久。
帽大致可分为金毡帽、狐皮帽、大盘帽、遮阳帽。
金毡帽康方言称“郎西夏莫”,意为四耳帽,过去用印度进口的黑色毡呢做,帽环5-6寸宽,圆筒形,下缘有对称的两大两小耳翼,翼以黑呢为面,里料为黑色皮毛,筒以金丝缎面,缠枝纹、卷叶纹、水波纹为饰。
男帽纹饰素,筒高,戴时四耳外翻,看去华贵、高雅。
这种帽只流行于城市和农区。
狐皮帽有两种,一种是用整张皮为一顶,戴时包缠头部,其头尾相系于后脑部或尾垂于肩,颇有活狐盘于头之感;也可作围脖,美而威,令人不觉畏惧三分;另一种是将一张狐皮做两顶帽子,面料一般也是金丝缎,筒式开叉,叉口于后。
该帽男女皆宜,只是男式叉口是飘带。
毡笠式帽,白色毛呢为料,帽为圆锥形,防水御寒,主要流行于与安多相邻的半农半牧区。
遮阳帽也称博士帽,用于春夏季,为各地藏族所喜爱。
打箭炉和木雅地区有一种女式帽,款式独特,戴着雅观。
该帽以黑色布料为帽筒,即先做成圆台筒形状,1.5尺左右为帽襄,帽的尖端为褶封口,有红黄绿三色环形装饰圈,帽的底端开叉口,贴有6-7寸宽的羊羔皮做里,面上以红绿黄三色条镶边,最边缘为1寸宽的獭皮帽沿。
皮端覆前额头顶,整个帽襄后垂于背,发辫盘于头上以固定帽子。
昌都、德格、甘孜、道孚、丹巴、巴塘等地的妇女多顶头帕,特别是昌都一带的男性普遍包赤色、紫色头帕,有“红帽绅士”之称。
颇有特色的靴脚穿的鞋,对于藏民族而言过去主要穿靴,靴必有筒,故有长筒短筒之分。
康巴一带以马靴为主,筒长至膝,多是皮革做成,款式多样,男女有别。
长筒靴一则在雪地行走不湿,保暖,二则适于骑马,不易掉,上下马方便。
俗称的藏靴有两种,一种是以彩色皮革、呢子制成。
红色皮革白呢子两色的软靴为僧靴,黑红皮革、红呢子制成的靴为普通靴,底部厚1寸多,帮似船形,靴尖圆形,顶向上翘,类似犬鼻,靴筒以软呢料制作,筒长至膝盖,有专用靴带束之。
靴带宽1寸左右,有毛织品、丝织品、棉织品,许多种纹饰图案,颜色、图案随编织者意。
一种是极为普遍的自制原色皮革做成,靴底为一张厚皮,靴中垫有牛羊毛或软草,靴帮也是船形。
这种靴多流行于农牧区。
还有一种叫云南迪庆靴,船形帮,靴底厚约1寸,且钉满了圆钉,靴帮为黑色呢子、平绒或灯心绒,有男女式之分,是云南迪庆的特产之一,多流行于城市。
腰带围腰藏民族的男女老幼、僧俗人等,无不束腰带。
腰带有毛织、丝织、线织品,宽窄不一,质量价值也不同,一般长约1-1.7米,有单层和双层之分。
围腰,藏语称帮典,是由棉、毛、丝织成的、有多彩条纹的纺织品,它确实是藏族的一种特殊标志。
在康区,大部份妇女系的帮典是用有暗花的黑色布、黑贡缎、黑丝绸为料,大致1.5×2平方尺左右。
这种仅流行于康定、道孚、丹巴、乾宁等地。
巴塘、昌都、德格一带的已婚妇女系多色彩条围腰。
城市妇女的围腰小巧而精致,颜色搭配淡雅,上端两角有花纹或贴花;农村妇女围腰宽而长,色彩艳丽,彩条相对宽些。
佩饰工艺品藏族民间工艺品是他们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反映,它集中体现了藏族古老文化的多姿多彩和鲜明的民族特性,特别是手工艺品、金属制品和毛纺织品。
如钣金成形、雕镂花纹、浮雕暗印、拉丝盘纹、鎏金技艺、嵌技等技术。
明清两代已有将藏族工艺品作为礼品赠送王宫王室和与邻国交往中的馈赠品的记载。
藏族佩饰的选择与佩戴是随年龄、身份、地位、爱好、衣着不同而不同的。
佩饰大体可分为头饰、首饰、腰饰等。
头饰有发饰、头顶饰,如珊瑚树、琥珀做成的顶在头上的各种装饰品,也有用金、银、九眼珠等做的。
首饰可分为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
藏族过去戴的耳环多是金银包珠,而不是环状耳饰;戒指不仅是装饰品,又称驱环,有避邪之意,其更主要的意义在于是爱情婚姻的信物,表示婚姻状况;项链的主要组成有九眼珠、珊瑚珠、绿松石、黄琥珀等,有的价值几万元;领花(领扣),有金包石或银包珠的,非常独特。
还有一些特有的配饰。
嘎乌曾是护身符,经百年衍变,现在也是佩饰之一了,其质地差别极大,金银、铜铁做的都有。
腰佩,由金银嵌珠、镂空花纹嵌各种珠宝,宽带形系于腰间,也有长条形垂于腰下,还有单股或多股银链,一端系于腰带上,另一端吊着钥匙、铃当、挖耳勺、牙签等,既为装饰又很实用。
腰刀是藏族男女随身佩戴最普遍的,男式刀宽而长,横插腰间,女式刀窄而短,5寸以内,竖挂于腰侧,刀鞘与刀柄均为银嵌珠,浮雕纹饰,十分精巧。
它不仅是使用、防身工具,也做为一种装饰品。
炉霍县男装。
康巴人的服饰和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