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总结.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知识总结(21张幻灯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知识总结(21张幻灯片)

(2)《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生活中感受创新,了解创新的基本特征,认识创新的价值;
➢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 看: (1)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中国腾飞新奇迹;
➢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1)生活中感受创新,了解创新的基本特征,认识创新的 价值(空间维度)
创新是什么?
• 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 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九年级上册教材
富强与 创新
踏上强国 之路
创新驱动 发展
民主与 法治
追求民主 价值
建设法治 中国
文明与家 园
守望精神 家园
建设美丽 中国
和谐与梦 想
中华一家 亲
中国人 中 国梦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1.价值观释义:富强
➢ 强国富民是自古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 国人民的强烈期盼;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
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2)《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坚强持国人 富民民为是中自➢心古落,以共来实享,发尤科展其成是教果近,代兴推以动来国社中会国战建人设民略。的强,烈增期盼强;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 国家; 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语文三年级ppt课件

语文三年级ppt课件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追求科学、民主 和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化开 始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外国文化背景
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 源头,对哲学、文学、艺 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开始 摆脱中世纪的黑暗,追求 人文主义和自由思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详细描述
设计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题目,引导学 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同 时,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THANKS
感谢观看
词语理解与运用
01
02
总结词:词语理解与运 用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对于三年 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 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以及运用新学的词语 进行表达非常重要。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应该能够通过查阅 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了解 并理解新学的词语的含 义和用法,以及它们在 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 。
2. 词语搭配和造句:学 生应该能够掌握常见的 词语搭配和用法,如形 容词和名词的搭配、动 词和名词的搭配等,并 能够使用新学的词语进 行造句。
3. 近义词和反义词:学 生应该能够通过查阅词 典或其他工具书了解并 学习近义词和反义词, 并通过对比加深对词语 的理解和记忆。
标点符号的使用
总结词:标点符号是 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对于三年 级学生来说,能够正 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 号非常重要。
3. 偏旁部首的书写:学生应该了解并掌 握常见的偏旁部首,如三点水、草字头 、走之等,以及它们的正确书写方式。

【课件】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1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N*
N
Z
Q
R
什么是集合?什么是元素?
“对象”
集合中的“对象”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现实生活中
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触摸到的事物和抽象的符号
等等,都可以看做对象。比如数、点、图形、多项式、方
程、函数、人等等、
“总体”
集合是一个整体,已暗含“所有”“全部”“全体”
互异性
一个给定的集合当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不会重复
出现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没有顺序之分,只要某两个集合当中的元素相同,
那么它们就是相等的集合。{1,2,3}和{3,2,1}是同样的集合
集合和元素怎么表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般来说:
用大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集合
用小写拉丁字母, , …等表示元素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是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A;
如果是不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A;
比如,3∈自然数集;4∉奇数集
常用的数集比如自然数集怎么表示?
【自然数集】全体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包括0,1,2…等,记作N,也叫非负整数集
【正整数集】全体正整数组成的集合,记作N*或N+;
y 2 ≥ 0”
【3】全称量词命题中一般含有全称量词,但是有些全称量词命题中的全称
量词是省略的,理解时需要把它补充出来,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互相平分”应理解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都互相平分”
全称量词命题怎么判断真假?
要判断全称量词命题“∀x ∈ M, p x ”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中每一个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

考,2014年13考,2013年13考)
知识梳理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可加 能直接 热仪 加热仪 器器
试管
蒸发皿 燃烧匙
分类
仪器及名称
可加 隔石棉 热仪 网加热 器
烧杯
锥形瓶
存放仪器
⑥_广__口_瓶___⑦ _细_口__瓶__⑧_集__气_瓶_ ⑨_滴__瓶___
分类 加热仪器
计量仪器
仪器及名称
酒精灯 托盘天平 量筒
性质类型 概念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在①____化___学_中变表现化出来的性质 物质②_不___需__要_ _来发___生___化___学__就变能化表现出
判断依据 举例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易变质、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颜色、状态(物态变化)、 气味、味道、密度、熔点、 沸点、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
【答案】D
4. (2012湘潭2题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解析】
A
√ 铜制成雕像只是铜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B
×
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C
× 大理石雕像腐蚀是大理石与酸雨等反应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
D
×
铜丝能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置换出来,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
命题点 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2016年7考,2015年11考,
实验操作 固体溶解
稀释浓硫酸
测定溶液 的pH
过滤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 搅拌
蘸取少量溶液
引流
目的 加速溶解 加快散热,防止液体 沸腾外溅
防止液体外溅、冲破滤 纸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23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23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标题:首个大湾区功夫电影盛会在佛山举行
方法点拨:
1、人物+中心事件
2、标点:句末不加句号 3、 时间做主语或者宾语,就要概括进去;如果时间作状语,就 不概括 (1)五月一日被定位劳动节;(2)人大将五月一日定为劳动节; (3)五月一日,国家举行庆祝劳动节活动。
4、新闻标题的理由: 概括新闻:概括主要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题目新颖,吸 引读者(结合修辞手法分析(引用、设问、比喻、夸张……));
本次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取得圆满成功,大大提升了顺德文化 的影响。
顺德区举办大型文旅推介活动
顺德网顺德11月12日电 11月12日上午,我区在顺德中心广场隆重举 行“晒文化•晒美食”的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导语:事件,时间,地点】 本次参展的摊位近200家,涉及美食、美景、民俗以及顺德历史等,全方 面展现了顺德文化历史。【内容一:参展单位】人头攒攒,本次活动吸引 了大批市民前来参展,美食游人,历史动人,美景醉人……本次活动得到 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内容二:游客点评】无数顺德人对本次活动历史展 览赞赏有加,陈旧的老照片回顾了顺德曾经的沧桑历史,这次照片展让更 多年轻人了解了顺德,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今日的顺德人更要加倍努力。 【内容三:突出背景意义】
新闻概括和拟写新闻
一句话新闻(概括内容) 主体+事件,在字数要求范围内尽量加信息:时间、 地点、如何做的、为什么做、结果是什么(注意结 果是事件不是空泛的意义);意义、介绍、详细描 写、补充说明不用概括* 新闻导语 一句话新闻+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材料的内容。(不超过 40 字)(4 分) 本报电 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研究组
本次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取得圆满成功,大大提升了顺德文化 的影响。【结语:最好另起一段】

【部编版】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ppt课件(34页,含答案)

【部编版】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ppt课件(34页,含答案)

递!【最后一句话表明作者的感悟,画龙点睛。 】
意见客 秋叶灿灿,任凭季节轮回,物候更替,千娇百媚 终无悔。小作者抓住秋季的特点,将视角聚焦在白桦 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情景,表现了对秋的观察和思考。 详略得当,选材和视角都很新颖。另外,或引用,或
化用诗句,优美隽永,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二、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
名句默写 ①(2016· 重庆中考A卷)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
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②(2016· 浙江杭州中考)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2016· 山东青岛中考)________________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
感悟,写自己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的成长,对初中生活的认
识。这样,文章的中心就确立下来了,为后文的选材打下 基础。
2.选材巧妙见真功。 刚刚升入初中,大部分同学都会写升入初中的见闻、 军训的辛苦、学习的不适应等苦恼,这些都是普通的选材, 而有的同学独辟蹊径,写升入初中后通过军训场地上同学
相互矫正姿势,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相互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
易错字音
嗡 (wēng) ng hè ) 应和(yì
o) 嘹亮 (liá 风筝 (zheng) 镶上 (xiāng) 髻 (jì ) 宽敞 (chǎng) 伦敦 (dūn)
n) 朗润 (rù
(yù n nià ng) 酝酿
喉咙(hó (wǎn) u· ló ng) 宛转 黄晕 (yù n) 响晴 (xiǎng) 烘托 (hōng) 地毯(tǎn) 澄清 (ché ng) 水藻 (zǎo) 肌肤 (jī)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ppt课件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ppt课件ppt

乘法与除法
总结词:进阶运算
详细描述:乘法与除法是在加法与减法基础上的进阶运算,要求学生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 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四则混合运算
总结词:综合运用
详细描述:四则混合运算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掌握运算的优先级,理解 运算的顺序,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小数点后的数字为小数部分。
性质
小数具有连续性,即小数点后的数 字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小数还具 有可加性,即小数可以相加或相减 。
分类
小数可以分为正小数、负小数和零 。正小数大于零,负小数小于零,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分数
定义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通常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且分母不
提高练习题
总结词
提升解题能力
详细描述
提高练习题是在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进行提升,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 学思维和解题技巧。这些题目通常涉及到一些数学方法和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
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综合练习题
总结词:综合运用
详细描述:综合练习题是将数学第一单元的 知识点进行整合,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这些题目通常比较复杂,需要 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综合 运用能力。通过完成综合练习题,学生能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第一单元的核心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单元概述 • 知识点一:数的认识 • 知识点二:数的运算 • 知识点三:解决问题 • 单元练习与巩固 • 学习反馈与总结
01
单元概述
单元目标
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 和性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知识点归纳及练习.pptx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知识点归纳及练习.pptx
A 一定是圆的半径 B 一定是圆的直径 C 无法确定 3.圆的 直径有( )条。
A1B2 C无数
4.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 圆 心 B 圆 外 C 圆 上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
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线B线段 C射线
二、 判断题 1、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 100 条直径 ( ) 2、 所 有 的 圆 的 直 径 都 相 等 ( ) 3、 等 圆 的 半 径 都 相 等 ( ) 4、 两 端 都 在 圆 上 的 线 段 叫 做 直 径 ( ) 5、 直径都是半径的 2 倍。 ( ) 6、 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 ( ) 7、 在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 ) 8、 水桶是圆形的。( ) 9、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10、 两个圆的直径相等,它们的半径也一定相等。( )
目标知识点二例题 例 3. 饭店的大厅内挂着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 48 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
少厘米?
例 4. 砂子堆在地面上占地正好是圆形,量出它一周的长度是 15.7 米,那么砂子堆的直径是多少 米?
例 5. 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 70 厘米,如果每分转 120 周,一小时能行多少千米?(保留整 千米数)
r=4
4
学海无 涯 四、解决问题。
1、一块圆形桌布,半径是 6 分米,给它的周围缝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这块桌布用料多少平方 分米?
2、通过一座桥,直径是 1.2 米的车轮需转 500 圈,这座桥长多少米?
3、一根铁丝长 28 厘米,正好在一个圆形线圈上绕了 10 圈,这个圆形线圈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厘米。( )
A.3.14 B.4.14 C.5.14
()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复习课件.ppt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复习课件.ppt

巩固提升(选择题)
8.在点火发射前,长三乙火箭需要补加两次推进剂,这样的流程在 中国航天领域已经沿用了近30年。朱平平却成功地将两次补加合二 为一,打破了这一传统,改变了这项30年不变的流程。这就是北斗 背后的90后朱平平的事迹。朱平平打破传统的做法体现的创新精神
B 是( )
A. 敢为人先、敢于承担错误的勇气和自信 B.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C.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D.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重难点9: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1)国家: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 引领驱动。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 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 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 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巩固提升(选择题)
4.“东数西算”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西电东输”“西气东输
”。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数据处理能力)资源更充分地
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既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也给西部开
B 辟一条发展新路。该工程的实施( )
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②消除东西部的发展差距
③推动东西部高质量发展
九上第一单元关键金句:
1.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7.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8.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战略) 9.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0.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根本途径。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文言知识复习(共25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文言知识复习(共25张ppt)

“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指弯腰行礼,另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
4.刑于寡妻 5.盖亦反其本矣 6.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7.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8.是罔民也 9.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盖”同盍,何不
“反”同返,回到
“涂”同途,道路
“采”同彩
“罔”同网,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颁”同斑
二、通假字
《庖丁解牛》
1.砉然向然 “向”同响 2.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二、通假字
《烛之武退秦师》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第一单元文言知识复习
一、文化知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千乘之国]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 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 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2.[宗庙之事] 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 宗牌位的处所。祭祀在古代是大事。 3.[端章甫]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 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4.[相] 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5.[舞雩] 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曲阜南。雩,求雨的祭 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也”,表判断)
是诚不能也 (“……也”,表判断)
一、文化知识
说明


《汉书》《后汉书》



一、文化知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核心知识梳理PPT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核心知识梳理PPT
来形容。(句中引用古诗句,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成就
之大,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呼风唤雨的世纪》




1.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通过描写五粒豌豆的经历来赞叹生活的
美妙,其中一粒钻进“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它的经历最值得称
赞,因为它生根、发芽、开花,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战胜疾
2.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
密。(这句话交代了科学家研究的结果,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对于
自然界的种种奇特现象,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善于发现问
题,并反复研究,努力解决问题。“反复”“终于”表现了科学家
是经过不断验证才得出结论的。) ——《夜间飞行的秘密》




3.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稻谷颗粒饱满、沉
甸甸的景象以及稻田的美丽,让我们“看”到了稻田丰收在望的美
景。)——《走月亮》4.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反复出现,抒发了“我”和阿
妈走月亮时的欣喜之情,在结构上也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走月亮》
字形
舒:右边是“予”,不是“矛”。 僵:右边中间的横不能丢。即:右边是“卩”。 驶:右边不能写成“吏”。纪:右边是“己”,不是“已”。 奥:上面的不封口。亿:右边是“乙”,不是“己”。 核:右边两个撇画平行。








豌豆 按照 舒适 黑暗 恐怕 僵硬 丰满 等待 强壮虚弱 耐心 愉快 兴奋 曾经 水沟 洋溢 感激 蚊子即使 灵巧 绳子 苍蝇 证明 研究 雷达 显示 世纪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幻想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哲学 任何 创造 改善 暖洋洋 科学家 驾驶员 原子核横七竖八 呼风唤雨 腾云驾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PPT
14
二、选择题
三、计算题 1.计算:25.3+(-7.3)+(-13.7)+7.3 2.计算:-4.27+3.8-0.73+1.2
减第 二 章 整 式 的 加
1.整式的概念: (1)单项式: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①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②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的指数和 ※注意 ①圆周率π是常数; ②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 省略不写,如x2,-a2b等; ③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如23a6的次数为6 ④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⑤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⑥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非零常数 的次数是0。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a/c=b/c 此外等式还有其它性质: 若a=b,则b=a.
若a=b,b=c,则a=c.
说明:①等式两边不可能同时除以为零的数或式子 ②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22
3: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中 一定含有未知数,而且必须是等式,二者缺一不可. 说明:代数式不含等号,方程是用等号把代数式连接而成 的式子,且其中一定要含有未知数.
(2)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
2、两数相除,同号得
把绝对值相

,异号得
,并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
12
1.5有理数的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1)乘方的幂意义:a n 表示n个a相乘,如34表示4个3相乘,
乘法运算律: 1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课件(共20张PPT)

__速__度___。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m__/s___,常用的单 位还有___k_m_/_h__。
速度单位两者的关系是:1_m__/s_=_3_.6_k_m__/h_。 3、我们把_物__体_沿_着_直__线_且_速_度__不_变_的运动,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Leabharlann 产生和传播直线表示光线传播的_径__迹____,箭头表 示光线传播的_方__向___。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光遇到其他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__射_。 2、在反射现象中,入_射_光_线_、反__射_光_线_、法__线_
都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别位于法线_两__侧___;_反__射__角_等于_入__射__角_。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_可__逆__。 4、反射现象分为__镜__面_反__射_和_漫__反__射_。 5、所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__反__射_定__律___。 6、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
1、声音可以传播__信_息___和_能__量____。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环保的角度讲一切影响人身心健 康,工作,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2、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由于物 体__无__规_则__的__运_动___时产生的。
3、人们以__分__贝__符号_d_B___为单位来 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证工作和 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7_0__dB;为了保证 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5_0__dB。
1、声音是由于物体_振__动___产生的。声 音是以__声_波___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可以 在_固__体__、_液__体_、__气__体__传播。声音不 能再__真_空__中___传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分别有:_音__调__、_响__度__、 __音__色____。 2、音调与__频__率___有关,_频__率__越大 __音__调__越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期中复习知识梳理 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期中复习知识梳理  课件
• 以白鹤、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比较,充分表现了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
• 2.文章是怎样描写白鹭的美的?
• 文章第五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白鹭的精巧、和谐、匀称 之美,几笔紧扣特征的粗线条勾勒,充分写出了白鹭的静态美;第 六、七、八自然段则把白鹭置于画面之中,通过水田钓鱼、闲立枝 头、黄昏低飞三幅画面写出白鹭的动态美。动静结合,让我们感受 到了白鹭由表及里的悠然之美、和谐之美。
• 七、词语搭配 • 修饰语搭配: • (舒适又温暖)的巢 (深幽)的丛林 (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蓬松)的球儿 • (细腻)的绒毛 (美好)的境界 (神气十足)地站 (不动声色)地写 • 八、词语积累 • 和鸟有关的词语:莺歌燕舞 一鸣惊人 鸟语花香 鸟尽弓藏
• 九、重点句品析 • 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
五年级•上册(R)
2 落花生
• 一、易错字音 • 空地(kòn√ɡ kōnɡ) 榨油(zhà√zhá) • 二、易错字形 • 播:右上部不是“采”。 • 浇: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 • 慕:下边不是“小”,要多写一点。
• 三、多音辨析
• 四、形近辨析
• 五、生词听写 • 播种 浇水 吩咐 榨油 爱慕 体面 深夜 • 六、近义词 • 开辟——开拓 爱慕——喜爱 分辨——辨别 便宜——低廉 • 七、反义词 • 便宜——昂贵 爱慕——嫌弃 喜欢——讨厌 体面——寒酸
• 十一、重点句品析 •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
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 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品析: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虽然没有桃子 、石榴、苹果外在的美丽,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 闻,不计名利。

同步课件ppt

同步课件ppt
鉴赏能力。
第2课《找春天》知识点精讲
了解春天的气候、植 物、动物等特征,掌 握描述春天的词汇和 表达方式。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培养语言运 用和表达能力。
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段 落大意,理解作者对 春天的感受和描述方 法。
第3课《荷叶圆圆》知识点精讲
了解荷叶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掌握描述荷叶的词汇和表达方 式。
01
总结词:归纳第一单元的近义 词、反义词和多音字,并进行
辨析。
02
详细描述
03
04
1. 列出第一单元的近义词和 反义词,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
相似性和差异性。
2. 对多音字进行辨析,给出 不同的读音、含义和用法,以
便学生掌握。
形近字辨析及组词
总结词:区别第一单元的形近字,并组成新的词语。
1. 列出第一单元的形近字,帮助学生识别它们的形状和 结构。
造句练习
给出词汇或短语,让学生 自行造句,加深对词汇和 短语的掌握和理解。
看图写话与写作指导
看图写话指导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 片内容,并尝试编写短文或故事

写作技巧指导
介绍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 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
范文解析与点评
通过分析范文,让学生了解优秀作 文的特点和标准,并进行点评和指 导。
试题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语境和词汇提示,答案为B选 项,即“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
试题答案及解析
01
阅读理解题答案及解析
02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语境和词汇提示,答案为C选项,即“他喜
03
欢听音乐”。
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梳理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梳理PPT





1.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作者是郭沫若,课文生动地
描绘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
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许地山,课文记叙了作者
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
统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核心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字音
镜匣.(xiá) 吩.咐(fēn) 榨.汁(zhà) 陪.伴(péi) 眸.子
(móu)
字形
框:右边的“王”没有点。 浇:右上角不能加点。慕:下面是“小”加一点。 箩:“⺮”不能写成“艹”。缠:右上的小点不能丢。 茶:“ ”只有一横。



宜(适宜) — 谊(友谊) 嫌(嫌弃) — 谦(谦虚)框(门框) — 眶(眼眶) 匣(匣子) — 区(地区)哨(放哨) — 梢(树梢) 恩(恩惠) — 思(思考)亩(一亩) — 宙(宇宙) 浇(浇水) — 饶(富饶)吩(吩咐) — 纷(纷纷) 慕(爱慕) — 幕(夜幕)箩(箩筐) — 萝(萝卜) 饼(月饼) — 拼(拼命)浸(浸泡) — 侵(侵略) 捡(捡起) — 俭(俭朴)茶(茶叶) — 荼(如火如荼)
忽则……黛之一忽则……”这样的句式,写出了白鹭的色素配合和
身段大小都很适宜,突出了白鹭的外形之美。) ——《白鹭》




2.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
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整理 (共26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整理  (共26张PPT)

思 维 导 图 分 类
习作——家乡的风俗
一、明确顺序
藏戏
起源 面具 舞台形式 演出方式
端午节 吃粽子
吃粽子 来历
如何 包粽子
品味 粽子
四:真情实感
习作——家乡的风俗
场景一:八儿盼粥快点熬好
《腊八粥》沈从文
等粥
场景二:八儿说如何分粥 场景三:八儿猜粥熬成什么样子
喝粥
场景四:八儿终于看到锅里的粥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店铺 通宵 间断 光景 分外 糊涂 粉碎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万不得已 零七八碎 哄堂大笑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难读的
两字/四字
重点 词语
难懂的
难写的
泉悦读——课外阅读推荐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儒林外史》 《流浪的地球》
《红楼梦》重要人物关系图
《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
任务二:用思维导的方法复习生字
第一单元 生字复习
腻、盈、缸、燃
平舌音:素、脏、擦、醋 翘舌音:匙、粥、眨、稠
易错字
匙、脉、咽
第一单元 生字复习
戚、腻、灌、褐
上下结构:宵、栗、 筷、盈···
左右结构:醋、搅、 摊、腻···
半包围结构:戚、匙
提手旁:拌、擦、摊、搅 月字旁:腊、腻、脏、脉
重点词语复习
第一单元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语文要素: 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
要部分的; 习作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北京的春节》
《腊八粥》
《藏戏》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初源于英国,又 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 灵感触发图等。思维导图是有效 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 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 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