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教育背景和氛围不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
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一)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四)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五)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范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范文中西方由于各方面的不同,因此在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1:《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摘要: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进一步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我国教育也应吸取西方教育的精华,从而完善自身。
关键词:教育理念差异中西方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能力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存在质疑。
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有所长有所短,通过对比,找到对方的精华部分进行学习与改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明智之举。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析。
一、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
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得成功,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除了课堂气氛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外,中美两国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
中国老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知识。
我们对于老师的评定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和“学高为师”等等这样的字眼。
可见在中国教育中,知识本身的重要性。
但是美国老师希望教给学生的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知识本身。
基于不同的目的,教学的方法也截然不同。
中国的课堂,老师以教授知识为主,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然而,在美国课堂上,老师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是以学生或学习者为主导的课堂。
对比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
对比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中西方教育的比较,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中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种教育体系也各自有着优点和缺陷。
从教育的目标、方法、评价等多个角度来探究中西方教育的优缺点,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借鉴两种体系的优势。
下面就以这个角度来探讨中西方教育的优点和缺陷。
一、教育目标中西方教育的目标存在明显的区别。
西方教育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创新精神,而中国的教育则注重集体利益和家庭传统价值观。
西方教育追求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中国教育则更偏向于选拔优秀的学生并为其提供更优质的发展平台。
这种区别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以明显体现。
西方教育的好处在于鼓励人才的创新能力。
它重视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个人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想法,希望能够从中培养出具有开创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中国教育的优势则在于强调集体组织和纪律性。
这种集体观念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从而造就更多的人才。
然而,西方教育的缺陷在于过于注重个人特殊性。
这种个人化的教育模式有可能导致学生间竞争的加剧,形成不健康的社会氛围。
而中国教育的缺陷则在于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弱化了个体发展的特殊性。
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会压制孩子所有的天性和个性,从而导致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教育方法中西方教育方法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西方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的教育则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输入和灌输,要求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规范。
西方教育的优势在于鼓励学生自主、独立的探究和学习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多样化和自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消化学习内容,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而中国教育的优势在于知识的传承和灌输。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知识,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这种方法适合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当然,西方教育的缺陷也很明显,其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和目标性,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和挑战。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比较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比较文化是人类自我表达和自我认识的一种形式,它在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成为该社会或该地区的基本精神内涵。
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们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有所不同。
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文化,它们的不同点和相似点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
1. 社交礼仪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社交礼仪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比较注重个人空间的保护和个人权利的表达,因此在交往中会更加直接,讲究个人独立和自主的原则。
在会面时,他们通常是握手或者拥抱互致问候。
他们也喜欢喝酒和跳舞来增加气氛。
相反,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比较强调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注意他人的情感和感受。
在中国文化中,与人见面时应该先行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等,不要过于直接。
中餐时会互相推杯换盏,但不会喝酒过量或跳舞来增加气氛。
2. 文化内涵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文化内涵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方文化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强调个体权利和信仰自由,个人的品德成就和社交听闻比较重要。
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信仰是自由民主,市场经济和人权,强调个人选择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中国文化更侧重于道德性和人文性,强调社交关系和亲情友情,个人的学识和文化艺术水平比较重要。
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信仰是文化自信,尊重传统,团结和睦,强调国家的统一和生态环境保护。
3. 教育观念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教育观念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学习和成就,更注重实际操作和技能。
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创新的能力,推崇“内行不如己行,外行多多益善”的原则。
而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和国家的教育,强调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推崇“行行出状元”的原则。
中国学生在学校中更多的修炼课外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例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4. 消费观念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消费观念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
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求学之路,踽踽独行我先从我的经受说起。
从小父母就着重培育我生活,自主学习的力量和习惯。
5岁就开头寄宿学校的生活,我习惯一个人去面对选择,自己做选择。
这一点,我还是特别感谢父母的教育方式。
所以还在高中的时候,我自己选择了去美国留学这条路。
当时还没有那么多的网上询问平台来帮助分析留学的利弊,也没有那么多“专家”来解答小留同学和家长的怀疑。
我也没有想好所谓留学的意义,或将来的进展方向。
几乎就是脑子一热,就来了美国,在洛杉矶四周一个叫Claremont的地方开头了我的高校生活。
我就读的是一所文理学院,是美国核心教育理念--“博雅教育”最发扬光大的地方,其宗旨的“把人培育成一个人”,而不是如今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对于一个从只认考试成果和名校名字的中国来的留同学来说,我当时的思想境界只能告知我,考试考好大于一切。
文化的差异和天生性格的内向,让我在一开头并不能很好的融入高校的环境,大部分课程要求同学每节课都要发言,80%的成果也并非是来自考试分数,而是期末作品演示。
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压力不能说不小。
在美国,一所文理学院一般一共只有1000名左右同学,中国同学加起来不超过8人,这也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特别的孤独。
但机会好像还是会留给有预备的人,我机缘巧合地跟伴侣一起报了一门Public Speaking的课程,由于这是美国全部高校都会开设的课程。
这门课开启了我探寻美国教育和美国文化精髓的窗口,让我了解到美国同学崇尚张扬和标榜独特的风格,以及公众演讲和辩论力量对于在美国高校获得胜利的作用。
这门课于我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让我开头有一个契机来有意识的熬炼这方面力量了。
我开头竞选同学会的留同学代表,为留同学争取到更多款项来做活动;开头为Admission Office招生办工作,为美国的家长和高中生介绍学校并带团参观,也参加面试高中生;开头做RA,就是宿舍楼长,开头管理同学,监督同学在校是否有抽大嘛和酗酒的行为;也开头发挥特长,开头做TA,教美国同学基础经济学和合气道课程。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对比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对比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对比研究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领域。
由于文化、历史、价值观、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对比。
一、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1.中国:中国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多采用讲授法,强调学生的纪律和服从。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采用更加灵活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2.日本:日本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此外,日本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和道德素养。
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1.美国: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多采用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此外,美国教育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会安排大量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
2.欧洲:欧洲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欧洲教育还注重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三、跨文化教育方法的对比与启示1.教学方法的差异: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对教育的理解和期待的不同。
2.教育理念的共融: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存在差异,但也存在共融的趋势。
例如,越来越多的东方国家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西方国家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这反映了全球教育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四、结论与展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关键是如何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育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背景影响的研究
教育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背景影响的研究一、引言教育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背景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教育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教育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背景产生的影响。
二、教育的文化背景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都不同。
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比如,中国的文化强调孝道、忠诚、道德、尊敬长辈等,这些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孔子一直被视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美国的文化理念更注重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
在美国教育中,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
此外,美国教育强调实用性,注重掌握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三、不同文化对学生背景的影响1.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会对学生背景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中国,人们一直强调孝道、忠诚、信义等传统美德,这些价值观对学生的个性养成、道德教育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较为突出,这些价值观在教育中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2.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差异,这些模式的发展也对学生背景的形成产生明显影响。
比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注重“笃师尊道”,因此,中国教育中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少年儿童要向师长和长辈表达敬意、对话。
而在西方教育中,教育模式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环境的差异对学生的背景形成影响也非常重要。
在中国,家属之间关系较为密切,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而在西方,传统的家庭结构并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西方的家庭也越来越注重对孩子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
四、结论:综上所述,教育的文化背景对学生背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由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所引发的思考
由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所引发的思考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了解和探讨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对于我们理解彼此的教育系统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育体制并改进我们的教育方式,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其他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教育目标和价值观上。
中西方教育在追求教育目标上有所不同。
中西方教育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重点和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西方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强调个人发展和实践经验。
而中方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重视纪律和集体精神。
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教学方法和环境上。
在西方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更像是指导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出问题。
而在中国教育中,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接受,以讲授为主导。
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而中国教育则注重纪律和规范,强调班级集体和学校荣誉感。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还体现在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上。
在西方教育中,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评价。
学生成绩只是评价的一部分,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同样重要。
而在中国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被严格看待,成绩被认为是评价学生能力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对于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的思考,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并取其精华。
学习西方教育中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问题。
也应该保持中国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如集体主义和对知识的重视。
我们要在借鉴西方教育经验的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我们还应该加强中西方教育交流和了解,促进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互惠互补。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项目,可以增进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学术研究和教育合作,可以共同探索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浅析中西方教育之差异
46
《理论学习》2007 年第 8 期
借鉴
同的教育体制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成年后的中国学生大多表 现出基础扎实、思想依附, 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缺乏创新精神的 普遍现象; 美国的学生大都表现为敢想、敢干、富于竞争。众所周 知, 几千年来中国教育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注重基础, 重 视基础教育。但遗憾的是, 过分地强调了“基础”,“把那些不是对 每 一 个 人 都 需 要 的 基 础 都 当 作 是 人 人 需 要 的 基 础 加 以 学 习 ”。中 国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教育的创造力培养严重脱节。中国教育 采取的是初级教育打基础, 高级阶段才做学问。初级阶段, 很注 重基础知识, 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 强调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掌 握, 而长期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悟” 性。到了大学开始学做研究。而此时, 由于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没 有从小得到培养, 创造力匮乏, 难怪“悟得少”。而美国教育重视 创 造 意 识 、创 新 能 力 的 一 贯 培 养 而 忽 视 基 础 知 识 的 传 授 。根 基 不 牢,“学得少”, 但美国注意对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 重视 非 智 力 因 素 或 个 性 的 培 养 ,“ 悟 得 多 ”。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 孩
子要自己劳作, 自己生活, 从劳作中得到快乐, 从动手中获得各
种知识, 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 就让他自己做, 这是对
孩子的尊重。西方 家 长“ 鼓 励 创 新 ”, 相 信 孩 子 具 有 同 成 人 一 样
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 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
惩罚性损害赔偿, 也称为示范性的赔偿或报复性的赔偿, 一 般认为, 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做出的赔偿数额超出了实际 的损害数额的赔偿, 它具有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惩罚和遏制 不法行为等多重功能。在美国, 对故意隐瞒产品缺陷问题的企业 的惩罚性罚款可以高达上亿美元。根据 2000 年 10 月美国国会 两院最新通过的新交通安全法规, 凡厂家隐瞒严重的质量缺陷 以及相关事实真 相 , 有 关 负 责 人 将 被 重 判 15 年 徒 刑 , 而 厂 家 亦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一、引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二、教育目标1. 中方家庭教育的目标中方家庭教育注重学业成绩的优秀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中国父母普遍认为,只有优秀的学业成绩才能帮助孩子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2. 西方家庭教育的目标西方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西方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领导力和社交能力,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三、教育方式1. 中方家庭教育的方式中方家庭教育注重纪律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中国父母倾向于采用严格的教育方式,强调孩子顺从家长的决定,并且常常按照传统习俗和家庭规矩教育孩子。
2. 西方家庭教育的方式西方家庭教育倾向于注重孩子的思考和自由发展。
西方父母更倾向于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他们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并鼓励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四、价值观念1. 中方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念中方家庭教育注重家庭和谐、尊重长辈和传统道德价值观。
中国父母更倾向于教育孩子具备节俭和努力的品质,同时强调家庭和平与整体利益。
2. 西方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念西方家庭教育倾向于注重个体的价值和自由。
西方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特个人性格,鼓励他们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并尊重个体权利。
五、结论虽然中西方家庭教育在目标、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异同,但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中方家庭教育注重学业成绩和社会地位,能够培养孩子的纪律和积极心态。
而西方家庭教育注重个体发展和创造力,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中西方家庭教育可以相互借鉴,结合各自的优势,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成长环境。
西方社会与东方社会的文化差异
西方社会与东方社会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各种社会之间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在现代社会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东西方社会文化差异,探究其根源、表现和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历史背景的差异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来自于其不同的历史进程。
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开始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具有科学、人文、个性化的特征。
而东方文化则继承了古代文明的传统,强调家族、宗教、国家等凝聚力较强的群体意识,相对地,个体主义情感不如西方文化突出。
价值观的差异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东方文化注重“和谐”,福祉,礼仪等等形式化的要素,注重面子文化,以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获得信任和社会地位。
而西方文化强调“自由”,个人权利,自我实现等,鼓励创造性思考、认真地施行,以此确保个人的本质需求得到满足和进步。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体现在对人际关系、家庭、工作等方面。
比如,在东方文化中,强调宗教信仰、尊敬长辈,注重传统礼仪和面子。
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重视独立自主,个人自由、责任,口头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东方文化一样追求表面做作的表现。
教育文化的差异教育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
在东方文化中,强调的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孩子们注重尊重老师、听从家长的教诲、塑造健康家庭氛围等等。
而在西方文化中,则相对重视个人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他们对于教育视野和采取不同的手段,推崇实践经验与互动学习。
网络文化的差异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社交媒体,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在网络上得到了体现。
在东方国家中,网络文化往往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其强调的是群体感受与共情。
而在西方社会中,互联网往往在传播自我价值,追求个体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论总之,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明显,不仅是历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区别,也包括在东西方社会人们生活、思想和价值说法上的差异。
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哪种文化模式更好,因为各有千秋。
浅谈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
但是,不可否认,国与国之间也存在对立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造成的。
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其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莲发藕生,必定有根。
加强对这些差异及其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为此,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寻求弥补差异的有效办法,尽可能地避免各类冲突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差异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广泛地关注。
众所周知,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当中,并影响着人的具体行为。
价值观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差异容易激发矛盾,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甚至是剑拨弩张的状态。
这种现状,严重背离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缓和国与国之间的紧张态势,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中国与西方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作了详细地阐述。
1.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在现实中,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本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作了如下概括:1.1行为模式差异众所周知,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思维模式不同,行为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提倡“三思而后行”,做事谨慎小心,考虑问题细心周到,对人要以诚相待。
而且,中国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不可取的行为。
第一讲:什么是教育(1)
教育包括什么?--教育要素
学习者、教育者、教育中介
(一) 学习者(受教育者) 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和接受教 育的责任,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育 的责任。(?) 1、人有学习的必要性(教育人类学的理论 阐释)。 2、人有学习的可能性。 在当今时代,学习者的范围包括了所有人, 身份也越来越模糊。
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本质
王世伟 中山大学教科所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毕业 meditation99@
一、教育的定义
二、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 三、定义教育的不同语言与方式—— 教育学的语言
一、教育的定义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关于教育的定义, 基于大家的所写评出不同的奖项: 最佳辨证思维奖 最佳批判思维奖 最佳发散思维奖(想出的概念多) 最佳怪异思维奖 最佳学术思维奖 最佳文采奖(煽情) …………
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 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心灵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 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 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 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 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雅斯贝尔斯:《什 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教育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是灵魂的眼睛 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 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教 育就是生成,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这 是一个人秉承自持的重要过程。
合自愿性(voluntariness)教育过程必须尊 重学习者的自由意志(施教者与学习者之间 达成共识) 。
强逼儿童学钢琴、背诵唐诗三百首 (反教育)。
第四个标准:合成效性
“教育”是一项工作,涉及到一系列的 任务,它意味着各种尝试。 教育意味着“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得以传 递或促进” ,我们说某人受到良好的教 育,是指某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收到了 积极的成效。 教育是一种“工作一成效”概念。
中西文化差异的背景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的背景分析1. 中西文化差异的概念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价值观方面,中西方文化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谐共生、道德伦理等观念,而西方现代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竞争激励、自由选择等价值观。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在思维方式上,中西方文化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以道为本”的辩证思维,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对立统一;而西方现代文化则倾向于分析性思维,注重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
在行为规范和社会制度方面,中西方文化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仪、孝道、忠诚等美德,而西方现代文化则更注重法治、人权、民主等价值。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和方式。
中西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现象,涉及到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
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2. 中西方历史背景的差异分析在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时,历史背景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各自独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中国自古注重家族、宗族观念,历经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注重礼仪、和谐与长期关系。
农业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一种崇尚自然、顺应时令的文化特色。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强调的是整体性、统一性和连续性。
例如中国的哲学体系儒释道交融贯穿中国历史,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历史上所诞生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历史背景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文化面貌。
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
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导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对于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总结,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社会习俗、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希望能够增进中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一、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价值观念上。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而在中国文化中,家庭观念和集体主义占据了重要地位,强调个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例如在家庭中,中国人更注重长辈的权威和家族的连续性,而西方家庭则更注重个人的选择和发展。
二、社会习俗的差异中西方的社会习俗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表达和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
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更加重要,社交活动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亲密和互助。
例如,在庆祝节日时,中国人更强调与家人团聚,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与朋友的交流和欢乐。
三、教育体制的差异中西方在教育体制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
在西方,教育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个性。
而在中国,教育更注重纪律和秩序,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功利性。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到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也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塑造。
四、时间观念的差异时间观念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看作一种有限的资源,强调高效率和时间管理。
因此,西方人对准时和时间的把握更为严格。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时间的认知更加弹性,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灵活的安排。
这种差异在工作和商务活动中尤为明显,会造成中西方之间的误解和不适应。
结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从价值观、社会习俗、教育体制到时间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是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的重要前提。
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特点,并更加包容地与其他文化相处。
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中西教育差异_高田田
西方教育源于古希腊和罗马 时期,然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 育却始于近代的文艺复兴时期。 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是自由 主 义 (Liberalism)、 共 和 主 义 (Re- publicanism)、 社 群 主 义 (Commu- nitarianism)的和多元文化论(Mul- ticulturalism),西方教育旨在培养 有个性、独立意识具备自由、民 主、创新精神的个体,教育功能 是启发 (或指引) 学习者产生兴 趣、探索未知、不断创新的过 程。西方教育目的旨在“为我所 用 ”, 其 “ 己 所 不 欲 故 施 于 人 ” 的个人本位思想是一种以自我为 中心的富有侵略性的文化理念, 以同样教授历史为例,西方的教
关键词:中西文化 教育 差异 改革
乘着我国30余年改革开放政 策的春风,教育作为改革的重要 部分,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 步贡献了大量人才。在邓小平同 志提出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 苦不能苦孩子”和“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纲领的指引下,通过数十年的积 极探索与改革,我国现阶段教育 已初具规模。然而随着经济水平 进一步提升、科技的发展、社会 结构的调整,社会对教育也提出 更高的要求,需要国家培养出更 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复合型人 才,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所以创建新教育模式已成首 要之义。同时相比时下国外的现 行教育,不管是教育质量、教育 成果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对 比中外教育文化差异,找出我们 现阶段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瓶 颈,并积极着手改革,是我们这 代教育人的使命。
学 受 教 育 人 数 为 : 农 村 500 万 , 城市300万,入学率分 别 是 50% 和98%。为什么在义务教育阶段 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根本原因是 社会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投资不 均,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出台的 关于义务教育投入的规定,以及 统分结合的农村教育改革起到了 一定作用,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 决实际问题,由于只注重眼前利 益文化理念的影响,使资源不愿 投入到教育中去,教育成果没有 10 年 、 20 年 是 不 会 见 到 效 果 的 , 而GDP 的增长却是政府每年考核 的主要因素,有限的资源只能向 眼前利益倾斜,科教兴国的战略 目标暂时只能让位,另一方面由 于注重眼前利益和农村资源的匮 乏使从农村出来的学生也不愿回 去建设家乡,形成一种功利的恶 性循环。
中西方教育文化比较
中西方教育文化比较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后,一种重要的事业应运而生――教育。
教育,千百年来,俨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先进文明的程度,还决定着国家的发展。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
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
中国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我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
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说是: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
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概括地说,西方教育的优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它的弊端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性格放任,纪律涣散。
最近,我看了一部音乐剧《歌舞青春》,它代表着我们年轻一代的个性与活力。
它由迪士尼公司于2021年出品了第一部,2021年出品了第二部,2021年出品了第三部。
堪称迪士尼频道史上最为成功的原创电影,一度刷新台湾迪士尼频道原创电影的首播记录。
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各种各样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都对当地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以加深我们对全球教育的了解。
一、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1.1 中国教育体系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孝道、尊师重道和纪律观念。
在中国,学生们通常需要遵循严格的考试和评价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竞争意识和功利主义。
此外,中国的教育着重于记忆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通常以被动听讲和死记硬背为主。
1.2 韩国教育体系在韩国,教育被看作是个人的上进和家庭的荣耀。
因此,韩国的教育系统非常严格,尤其是在高中和大学入学考试方面。
韩国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相当长,通常会参加额外的学术补习班以增加竞争力。
此外,韩国教育着重于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如传统音乐和舞蹈等。
1.3 日本教育体系日本的教育系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习规范和纪律,注重班级合作和集体意识。
此外,日本的教育也重视美育和体育教育,鼓励学生综合发展。
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2.1 美国教育体系美国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发展。
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此外,美国的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英国教育体系英国的教育系统注重学术传统和素质教育的结合。
英国的学生通常在小学和中学期间接受广泛的学科教育,而在高中阶段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专业的学习。
英国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注重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教育。
2.3 德国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德国的学生在学校里会接受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教育路径。
德国的教育强调实践和实习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对比与启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反映了各国对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不同重视点。
中西方校园文化
摘要: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各具特色,中华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是多元的。
中华文化崇尚推已及人的恕道,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
中西方校园文化也存在本质的差异:各自体现的时代精神不同;价值特征不同;理论基础不同。
面对这种冲突,我们应该坚持扬弃、发展与创新、立足实际等原则,批判地吸收借鉴西方校园文化,建设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中西文化;校园文化;文化冲突.两千多年来,中国在自己独立生长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然而,到了19世纪中叶,清王朝江河日下,经济凋敝,导致了中国文化的窒息。
而此时,西方科学文化却迅速发展起来,并开始向古老的中国文化挑战。
于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中华民族被迫走上了文化反省和比较选择的道路。
此后,中国的文化一直是在新旧、中西之间奔突,久久处于困窘的矛盾状态。
一方面叹服西方科学文明,渴望新知,另一方面又因曾受到列强的侵略而排外;一方面看到中国科学文化的落后,另一方面又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陶醉;一方面在物质上想创新,另一方面在观念上却想守旧;一方面民族自卑,另一方面民族自大??。
而这种文化的困窘,关键就在于对传统文化不能进行彻底的自省,对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不能大胆地借鉴和吸收。
一、西方文化的特点及中西文化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它因素的不同,各民族都有其特性,而东西方的文化也各有其特点。
(一)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以英美文化为代表,包括英国文化、美国文化、法国文化等,主要有以下特征:1.个人自由发展和独立精神。
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自由的氛围。
个人自由在美国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成为美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之一。
与个人自由相辅相成的,就是自力更生。
他们认为,人不能过多地依赖家庭和政府的支持。
2.竞争和机会均等。
西方人的竞争压力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
直到他退休为止。
这种竞争在行为取向上,就表现为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效率和注重实用性;在时间取向上,表现为不满足现状,注重未来,格外珍惜时间。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及表现.
中西方教育差异原因及表现.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其在教育方面的表现。
一、历史和文化差异: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和文化差异。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注重孝道、礼仪、道德教育等价值观的培养。
而西方教育则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重视个人的独立思考、创新和科学精神。
在教育中的表现:1. 教育目标不同:中国教育追求知识的掌握和传承,强调文化传统和社会责任;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式不同:中国教育注重师生关系的尊重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西方教育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式教学。
3. 评价方式不同:中国教育注重考试和分数的评价;西方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多元评价。
二、社会背景差异: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中国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迅速发展,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竞争激烈。
而西方国家教育体制更加成熟,教育资源相对充足。
在教育中的表现:1. 教育资源差异: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
而西方国家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大多数地区都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2. 教育经费差异:中国教育部分公立学校的经费短缺,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不完善;西方国家对教育的投资相对充足,学校有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
3. 教育体制差异:中国的教育体制相对封闭,学校教育形式相对传统和保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更加开放,学校教育更具灵活性。
三、个人发展观念差异: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是个人发展观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家庭和社会对个人发展有较大的压力和期望,往往注重稳定的职业、安稳的生活。
而在西方国家,个人的自由选择和实现个人梦想更受到重视。
在教育中的表现:1. 专业选择差异:中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偏向选择经济、医学等稳定收入的专业;西方学生更注重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个人发展的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文化教育背景和氛围不同,中西方家长、老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华人家长大多关注名校排行,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给孩子安排大量课外补习和技能培训。
但是在西人看来,这样很容易造成机械化教育模式,剥夺孩子的天真和创造力。
作者介绍:Bryan Ide,加拿大资深入学招生专家。
毕业于St.George中学、康奈尔大学本科及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曾任St.George中学入学及奖学金面试官,前BC省康奈尔校友招生委员会主席。
误区之一:过于关注学校名气
当很多家长和孩子在谈及自己为什么要上某所学校时,大多会说因为“这是最好的”或是“第一名的”。
这些名校也确实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形象和名气。
但是正如我一直强调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最好的学校”,只有对自己孩子而言“最好的学校”,也就是说,最合适自己孩子的学校。
但是,关注学校名气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好的”学校能够增加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赚更多的钱,成为人生赢家。
这些都没有错,但并不是真相的全部。
能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学校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名校也不会为成功打下包票。
我们教育咨询中心的一位共同创始人的故事就是一个好例子。
他拥有令无数人羡慕的哈佛本科学位和牛津硕士学位,但是他却告诉我,自己的很多哈佛同学如今依旧待业,或是在咖啡店打工。
并且,他在牛津读MBA的大部分同学来自“非著名”大学。
我要说的事实就是,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我见过许多来自公立学校的优异学生,他们肯定会在人生中获得成功。
所以说,最好的学校其实是最适合您孩子的学校,是最能令他快乐,并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学校。
所以,与其过分关注学校的排名,不如全面去考察这所学校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确保这所学校提供足够的学术、体育、艺术和课外项目来满足成长中的孩子的大量好奇心和需求。
误区之二:过于关注学业成绩
不少家长们常说,成绩、分数对于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
他们相信这是衡量学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但这令我想起自己高中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是由拿B+的学生在运转的。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商界或政界名人,都不是A+型人才,而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能够灵活运用人际关系。
在这个竞争激烈和发展迅速的时代,一个人需要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拥有强大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也就是说,情商(EQ)比智商(IQ)更重要。
有些孩子非常会读书,但缺少社交能力,就很难在当今社会大展身手。
一个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的人,再有智慧也很难受欢迎。
无论是雇主,还是高等院校,都希望招收多方面发展的、有想法、有趣的孩子。
我在担任康奈尔大学BC省校友招生委员会的主席时,曾面试过许多分高而无趣的孩子,除
了单方面发展的学术成绩以外,没有其他地方吸引面试官。
希望同学们,尤其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业上的同学们明白,在大学中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应该只有30-40%,其余60-70%的时间用来发现自己是谁,开发潜能和兴趣,做一份兼职,并体验赚钱的不易,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多创造与该领域人士见面交流的机会,为自己搭建未来的人脉。
这一切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学术不重要,更不是说学生可以不努力学习。
而是说,孩子应该在学术和其他活动之间维持平衡。
学会团队合作也非常重要,因为当孩子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时靠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还要理解和顾及其他团队合作者及老板的需求。
误区之三:全权掌控孩子的时间
有些孩子的时间安排其实比大人还要紧张。
很多华人家长都知道,要让孩子在未来的报考名校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在文艺或体育方面有特长,于是往往从小给孩子安排很多课外活动,体育、绘画、音乐、演讲辩论、学习第二甚至第三门语言等等。
过早给孩子安排过多的课外活动,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孩子缺乏游戏玩耍的时间,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孩子需要做回真正的孩子,对他们来说,闲暇和玩耍的时光和课程学习一样重要。
家长对子女的过度掌控,不仅体现在小孩子身上,更体现在高中生,尤其是要报考名牌大学的孩子身上,他们往往需要学至少一样乐器、学画画,参加体育活动、社区服务、俱乐部,在某些团队中担任领导职位,上AP课、准备SAT。
少数孩子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并获得成功,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往往会有两种结果:1.精疲力尽;2.失去独立的个性和热情,成为学习机器人。
这些都只会伤害到孩子。
举例来说,在面试过程中,我曾遇到一位申请康奈尔大学的学生。
当我问他生活中有什么兴趣时,这个孩子带着一脸疑惑,要求我重复刚才的问题,并表示自己的生活中没有别的兴趣,因为父母要求他专注于申请大学。
读者可想而知我是如何将这次面试内容反馈给康奈尔大学的。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充分参加课外活动很重要,但父母需要保证孩子的生活平衡,有足够的时间享受生活。
我曾与一些顶尖私校和名牌大学的面试官讨论过,什么样的孩子是真实、有趣、有热情的。
他们都不希望招收过于程序化、压力太大的孩子。
所以,让孩子获得生活的快乐,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也至关重要。
误区之四:全方位护航
全方位护航型父母,指的是那种一直盘旋在子女头顶,一旦发现子女遇到麻烦,立刻冲下来救助的家长。
换句话说,就是保护过度。
在某些人才就业市场,甚至能看到父母陪伴孩子去面试。
当然,我们从未听说这样的孩子被录取的例子。
一些家长很怕看到孩子失败,因此愿意做任何事情去避免孩子受伤。
我在自己工作过的私立
学校,曾亲眼看见家长背着孩子的书包送他们来学校,或是在午休时送来坐在那里看着孩子吃完,然后带走空饭盒。
走出象牙塔后,现实生活并非如此温和。
这些家长并未给孩子铺设成功之路,反而是用溺爱造就了一个不现实的世界,结果只会害了孩子。
误区之五:将人生期盼投射在孩子身上
长期在父母深切期望之下生活的孩子,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他们的人生职业道路似乎已经被安排好了:成为一名医生、律师或银行投资家。
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是好事,但是到了最后,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
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热情和兴趣。
在家长的指导下,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他希望我成为一个银行投资家或理财顾问。
我的母亲是一个小学老师,除了鼓励我去顺应内心的热情之外,不对我做其他的要求。
而我现在做的就是我最爱的事情,帮助家庭和学生做他们最重要的决定,并规划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