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历年人口及三产业比重

合集下载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一、全市普查登记人口
全市按
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
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一座仍然年轻的城市
“深圳仍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效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市统计局人士说。
普查资料显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101.88万人,占
9.84%;15-64岁人口为
915.64万人,占
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8.28万人,占
1.76%。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84.34万人,占12.03%。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变化如下:
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467人上升为806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4人上升为2233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3528人上升为5217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1589人下降为12034人。
4、在户籍人口中,包括了户籍在本市,但已离开本市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
5、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常住人口1035.79万昨日从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深圳常住人口为
1035.79万。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深圳10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长

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0.3%;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5608个,增加931个,增长19.9%;私营企业39424个,增加20224个,增长105.3%;其他内资企业540个,增加319个,增长144.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8434个,增加1231个,增长17.1%(详见表2)。

2004年未,市中心区拥有产业活动单位数37356个,占全市的48.6%;特区外拥有产业活动单位数27881个,占全市的36.2%。

产业活动单位数最多的是福田区,产业活动单位数为23978个,占全市的31.2%;其次是龙岗区、罗湖区、宝安区和南山区,产业活动单位数都在1万个以上;盐田区单位数量相对较少,产业活动单位数为1360个,仅占全市的1.8%。

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目大小依次是:福田、宝安、龙岗、罗湖、南山和盐田。

个体经营户数目大小依次是:宝安、龙岗、福田、罗湖、南山和盐田(以上详见表3)。

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制造业的单位19575个,占25.4%;批发和零售业24878个,占32.3%;房地产业5717个,占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329个,占8.2%。

以上四个行业合计占73.5%(详见表4)。

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四个行业是:工业14503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5.1%;批发和零售业189076户,占66.3%;住宿和餐饮业29913户,占10.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953户,占13.7%(详见表5)。

二、就业人员2004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3]数为5609679人。

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3069655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539956人。

在就业人员中,单位就业人员4651326人,占82.9%;个体经营人员958353人,占17.1%。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2183975人,占47.0%。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2575308人,占55.4%;房地产业561263人,占12.1%;批发和零售业365514人,占7.9%;建筑业243543人,占5.2%(详见表6)。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2000年与2010年人口普查(深圳杯)

深圳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01-4-17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4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全市普查登记人口全市按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为700.84万人[注3](以普查登记人口为基础,结合第四季度我市人口变动情况,按1999年可比口径计算,200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年报的年末常住人口为432.94万人)。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21.48万人[注4],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64.3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57.10万人,增长88.69%。

平均每年增加5.53万人,年平均增长6.34%。

二、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全市人口在普查标准时间的地区间分布及人口密度如下:三、家庭户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1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11.31万人,占总人口的44.42%;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63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的3.50人下降了0.87人。

四、年龄构成全市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9.57万人,占8.50%;15——64岁的人口为633.47万人,占90.3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万人,占1.11%。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4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2000年11月1日0时,全市普查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为346.41万人,占49.43%;女性为354.43万人,占50.57%;全市人口性别比为97.74(女性=100),其中特区内为110.04,特区外为91.30。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深圳第六次人口普査数据:常住人口1035.79万昨日从深圳市20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新闻通报会上得悉,深圳常住人口为1035. 79万。

记者同时了解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査时相较,深圳1()年间增加常住人口335万人,年均人口增加3. 98%。

全市总人口1322万“深圳常住人口十年来年均增加3. 98%,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 6. 34%的增加,但仍快于全国((). 57%)、全省(1. 90%)的平均水平。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十年,深圳人口仍増加较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流入量较大。

十年来,深圳经济维持较高增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职位,吸引了大量市外人员到深圳工作和生活。

深圳常住人口中,约有798万人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二是户籍人口增加较快。

十年间,深圳采取多项办法,降低了入户门坎,加速了户籍人口增加步伐。

普査记录的户籍人口达251. ()3万人(未剔除流出市外半年以上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査的121. 48万人相较,1()年共增加了13()万人,増加1. 1倍,年平均増加13万人,年平均增加7. 53%。

1035. 79万的人口数字是不是偏少?统计局负责人表示,这一数字是以201()年11月1日零时为统计时点的常住人口数据,而这一时点的全市总人口为1322万,与我市相关部门此前发布的数字相当。

性别结构男多女少“深圳男少女多的人口性别结构在十年中已悄然改变,此刻与全国一样,也是男多女少。

”统计局人士介绍。

普査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61. 40万人,占54. 20%; 女性人口为474. 39万人,占45. 8()%。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18. 34,同2000年“五普”的97. 74对比,1()年间,我市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 6个百分点。

同期,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上升5. 2个百分点;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下降1. 5个百分点。

深圳市产业经济发展分析

深圳市产业经济发展分析

深圳市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深圳市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区域概况【罗家胜负责】(⼀)地理区位和交通1、概况深圳市,⼜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珠江三⾓洲东岸,处于⼴东省沿海,南邻⾹港的新界、北接东莞、东部和惠州隔着⼤亚湾、西部和珠海澳门隔着珠江⼝。

是中国第⼀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26⽇正式设⽴。

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个昔⽇的边陲⼩镇发展成为具有⼀定国际影响⼒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的“深圳速度”。

深圳与⾹港⼭⽔相连。

在短短的30年⾥,深圳从⼀个南疆边陲⼩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是中国⼝岸最多和惟⼀拥有海陆空⼝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有着强劲的经济⽀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位列内地城市第⼀。

⾄今。

深圳已经建设成为中国⾼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融中⼼、信息中⼼、商贸中⼼、运输中⼼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深圳经济发展很快,除了改⾰开放后被设为经济特区的政策原因外,其位置条件也是重要因素。

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在中国改⾰开放的进程中所起的作⽤愈加重要:窗户改⾰开放的“试验⽥”排头兵/doc/5ffeb110a2161479171128c7.html /programs/view/_Oh4H6m8W-M/——专家观点2、政策优势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

深圳具有特区和开放区的区域倾斜政策, 是我国⼤陆对外开放程度最⾼, 市场经济休制相对最发育的城市,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因优惠政策及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 深圳聚集了全国各地来的相当数量的⼈才群体。

深圳属移民城市, 居民的素质较⾼, 观念开放, 对外来⽂化的吸纳能⼒较强, 城市国际化的软环境条件在我国⼤陆名列前茅。

政策优势的变化随着我国改⾰开放⼒度的加⼤, 全⽅位开放及区域优惠政策趋同化将使深圳的政策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削弱。

深圳投资环境分析

深圳投资环境分析

目录1. 城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背景分析与评价 (3)1.1 城市概况及特征 (3)1.2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3)1.3 城市规划与建设 (6)1.4 宏观政策 (8)2 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 (10)2.1 土地市场 (10)2.2 房地产总体市场 (11)2.3 住宅市场 (14)2.4 写字楼市场 (18)2.5 商业营业用房市场 (22)2.6 二手房市场 (25)2.7 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6)3 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分析 (28)3.1 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8)3.2 城市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8)3.3 典型企业及典型项目 (29)图表目录图1 -1:2000-2004年深圳市GDP (3)图1-2:2000-2004年深圳市人均GDP (4)图1-3:2000-2004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 (4)图1-4:2000-2004年深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图1-5:2000-2004年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5)图2-1:2004-2005年深圳市土地交易价格指数 (10)图2-2:2000-2004年深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1)图2-3: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建设情况 (12)图2-4: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供求比 (12)图2-5: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13)图2-6:2000-2004年深圳市商品房销售价格 (14)图2-7: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开发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4)图2-8: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建设情况 (15)图2-9: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供求比 (16)图2-10: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16)图2-11:2005年前三季度深圳市住宅各区销售面积比例 (17)图2-12:2000-2004年深圳市住宅销售价格 (17)图2-13: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开发投资额 (18)图2-14: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建设情况 (19)图2-15: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供求比 (20)图2-16: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20)图2-17:2000-2004年深圳市写字楼销售价格 (21)图2-18:2004-2005年深圳市写字楼租金 (21)图2-19: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 (22)图2-20: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建设情况 (23)图2-21: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供求比 (23)图2-22: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 (24)图2-23:2000-2004年深圳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价格 (24)图2-24:2000-2004年深圳市二手房成交面积 (25)图2-25:2005年前三季度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的区域分布 (25)表1-1:重点政策列表 (9)表2-1:2005年1-9月深圳全市及各区域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18)表2-2:深圳市住宅市场需求量预测 (26)表3-1:2004年深圳市住宅住宅销售面积前15名 (29)表3-2:2004年全市住宅销售金额前15名 (29)表3-3:招商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 (30)表3-4:万科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 (30)表3-5:航空城(东部)实业开发典型项目情况 (30)表3-6:华侨城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 (31)表3-7:闽泰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 (31)表3-8:华侨城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 (32)表3-9:佳兆业地产开发典型项目情况 (32)1.城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背景分析与评价1.1城市概况及特征⏹区位优势明显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前沿,南接香港新界,东临大亚湾,西抵珠江口,北临东莞市和惠州市,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共有12个口岸,是中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也是内地与香港唯一接壤的城市。

深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深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深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经济学院会计系会计学专业 庾建华学号:**********【摘要】本文将回顾深圳自从改革开放后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增长状况,以及通过深圳与上海两个城市的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对比,分析深圳其特殊的人口增长特征,说明深圳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深圳人口状况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作阐述,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人口;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历史;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文化素质;人口产业结构;负面影响【教师点评】本文对深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论述,对论及问题能作全面深入的探讨。

文章强调,能否处理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要确保人口增长符合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文章还针对人口增长存在问题提出改革的合理建议。

文章观点明确,分析正确,材料充实,论证有力,能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紧密结合,尤其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深圳人口增长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作较深入的相关性分析。

文章叙述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构架严谨,层次分明。

(点评教师:褚可邑教授)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来就是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秩序的急剧变化,能否处理好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拟对深圳改革开放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上海市的对比,分析深圳自身特有的人口增长特征。

一、深圳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历史深圳市自从改革开放成立特区以来,只有区区二十余年的历史,但是深圳市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一个落后偏僻、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一跃而成为一个现代化程度相当高的城市,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深圳市人口增长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深圳市人口增长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深圳市人口增长轨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深圳的人口增长速度是惊人的,30年时间人口增加了约27倍。

在人口快速增长背后,主要推动力是非户籍人口的高速增长,本文重点分析深圳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对非户籍人口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希望对其它城市在人口的增长与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论文关键词:关健词:深圳,人口增长,非户籍人口(一)深圳人口增长概况深圳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外贸出口、海洋运输等多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人口数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速增长,1979年至1990年末,常住人口以每年约12.7万的平均速度增长。

1991年至2000年期间的常住人口,以每年约53.3万人口平均速度增长。

2001年至2008年末,常住人口则以每年约22万的人口平均速度增长。

常住人口在30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9.3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其总体呈先缓后快再缓的人口增长格局。

从其增长过程来看,户籍人口增长相对平稳,而非户籍人口却飞速增长。

1979年至1990年的户籍人口基本上以每年约3.3万的人口平均速度增长,1991年至2000年的户籍人口基本上以每年约5.6万人口的平均速度增长,2001年至2008年的户籍人口则以每年约12.9万人口的平均速度增长,这三个时间段户籍人口增长区间差别相对较小,且深圳的户籍人口主要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相对平稳,其速度是呈稳步上升态势。

而非户籍人口则增长迅猛,人口增长区间较大,1979 年至1990年以每年约8.9万人口平均速度增长。

1991年至2000年则突飞猛进,以每年约47.7万人口的平均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户籍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2001年至2008年非户籍人口速度增长有所放缓,以每年约9.1万人口的平均速度增长。

据图1-1可见,深圳常住人口的较上年增长轨迹与非户籍人口的较上年增长轨迹大致相稳合,由此可推知,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非户籍人口快速增长的积极拉动,非户籍人口在整个深圳常住人口中占的比重较大,在深圳人口的快速增长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增长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深圳常住人口的增长幅度。

2013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深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努力创造科学发展的"深圳质量",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完成了全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本地生产总值145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5亿元,下降19.8%;第二产业增加值6296.84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8198.14亿元,增长11.7%。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1%;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4%和56.6%。

人均生产总值136947元/人,增长9.6%,按2013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2112美元。

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549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162.87亿元,增长12.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370.67亿元,增长12.3%。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4.09亿元,增长9.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65.43亿元,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69.77亿元,增长2.5%;房地产业增加值1334.42亿元,增长10.8%。

民营经济增加值5620.82亿元,增长11.2%。

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200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物流业增加值1445.62亿元,增长11.4%;文化产业增加值1085.94亿元,增长14.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652.00亿元,增长12.4%。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增加值2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互联网产业增加值590.59亿元,增长28.2%;新能源产业增加值335.97亿元,增长14.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2180.30亿元,增长23.6%;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10.36亿元,增长11.9%;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357.00亿元,增长18.0%。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日期】2024.04.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24年4月28日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落实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安排,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深圳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4606.40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5.3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66.38亿元,增长5.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3%。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5230.17元,比上年增长5.6%。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2 2019-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44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9%。

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7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数字与时尚产业增加值4099.01亿元,增长18.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571.20亿元,增长6.2%;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2213.58亿元,增长16.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52.57亿元,增长15.2%;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752.99亿元,下降0.3%;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783.20亿元,下降0.2%。

广东省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占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同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指标分析 (7)一、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占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比重统计分析.7四、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同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指标分析 (11)一、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占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比重统计分析11四、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同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指标分析 (15)一、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 (15)三、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占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比重统计 (15)四、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同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按三次产业)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占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深圳市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同全省就业人员年末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占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深圳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同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占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比重统计表..11 表21: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深圳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同全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占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同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深圳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同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末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

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市统计局(2006年2月23日)2006-03-23来源:深圳市统计局根据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单位数和就业人员2004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741个,就业人员[注1]116629人;个体交通运输经营户2002户,就业人员6407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注2]占87.5%,仓储业占9.0%,邮政业占3.5%;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88.8%,仓储业占6.1%,邮政业占5.1%(详见表1)。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4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12713443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3.0%,仓储业占5.5%,邮政业占1.5%;负债合计4863789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1.9%,仓储业占7.0%,邮政业占1.1%;所有者权益合计7849654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3.7%,仓储业占4.6%,邮政业占1.7%(详见表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38.3%。

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业为35.7%,仓储业为48.4%,邮政业为28.8%。

(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200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4020799万元。

其中,交通运输业占87.5%,仓储业占9.6%,邮政业占2.9%。

交通运输个体户营业收入60499万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1083472万元。

其中,交通运输业占95.1%,仓储业占1.9%,邮政业占3.0%,(详见表3)。

二、房地产业(一)单位数和就业人员2004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219个,就业人员560711人(详见表4);房地产业个体经营户178户, 就业人员566人。

深圳发展史

深圳发展史

深圳发展史深圳,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历经20多年改革开放的栉风沐雨,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向世人展示着新世纪的活力和希望,展示着五百余万深圳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其人口随着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不断增加。

在80年代,深圳第二产业,尤其是“三来一补”工业迅猛发展,吸纳了全国各地大量的从业者,人口急剧增加,全市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1.41万人增加到1989年的191.60万人,10年间增加了160.19万人,年均增长19.8%。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有关人口政策的实施,人口总量增速降低,这一时期人口年均增长率为7.9%。

200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04.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9.44万人(特区内87.58万人,特区外51.86万人),暂住人口364.80万人(特区内144.62万人,特区外220.18万人)。

户籍人口出生率16.60‰,死亡率1.46‰,自然增长率15.14‰。

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12.04万人,农业人口27.40万人。

男性人口73.59万人,女性人口65.85万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87人。

20多年来,深圳国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

先后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四个五年计划。

“八五”期间,深圳经济由以往的打基础全面进入经济增长和经济质量同步提高的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九五”时期,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2002年,世界经济发展遭遇近20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而明显放缓。

面对不利的外部因素,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增长态势,为完成“十五”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 2008-4-102007年,深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改善,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2007年本地生产总值676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23亿元,下降17.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3444.74亿元,增长14.5%;第三次产业增加值3314.44亿元,增长15.0%。

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1%、50.9%和49.0%。

表1 初步核算本地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根据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79221元,比上年增长12.4%,按国家外管局公布的供计划统计用的人民币对美元折算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0628美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0.38万元/人,增长7.7%。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4%。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622.60亿元,增长36.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7.96亿元,增长27.4%。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25.78亿元,增长0.7%;科教文体卫生支出168.89亿元,增长29.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9.73亿元,增长11.1%。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4%。

统计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见表2。

表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2.9%;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8.4%。

全年房地产销售价格平均上涨16.3%。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55.5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

深圳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现状研究

深圳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现状研究

O 结 0 9 人 口作 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最 基 础 要 素 , 福 田 区 经 济 户 的 1 进 行 长 表 抽 样 调 查 , 果 显 示 从 业 人 口 共 8 7 1 对 主 O个 行 业 内 , 中 从 业 人 口 最 其 社 会 转 型 有 着 不 可 估 量 的 影 响 , 析 福 田 人 口 的 规 模 、 构 人 , 要 从 事 的 行 业 分 布 在 2 分 结 制 居 和发展趋 势 , 有利 于监 测 经济 社会 发 展 的进 程 , 据“ 将 根 六 多 的 三 个 行 业 为 住 宿 餐 饮 批 发 零 售 业 、 造 业 、 民 和 其 他 普 ” 据 , 田区 人 口 主要 特 征 如 下 。 数 福

3 5 —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 第 8期 02
的 类 别 是 初 中 以 下 人 口 ,六 普 ” 算 的 人 均 受 教 育 年 限 为 大 社 会 参 与 和社 会 自治 , 挥 社 会 的 力 量 , 流 动 人 口 进 行 “ 计 发 对 1 . 9年 , 五 普 ” 高 了 1 0 0 2 比“ 提 . 2年 。 由此 可 见 经 过 十 年 的 就 业 技 能 培 训 , 高人 口素 质 , 化 人 口结 构 。 提 优 发 展 , 田区 人 口受 教 育 程 度 和 人 口 素 质 显 著 提 高 。 高 素 2 3 人 口 密 度 较 大 , 动 生 活 成 本 高 企 祸 . 推 质 人 口 是促 进 文 化 、 育 、 技 等 方 面 发 展 的 基 石 , 动 经 教 科 推 济 社 会 和谐 发 展 , 得 社 会 自治 能 力 提 高 , 理 成 本 下 降 。 使 管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分析报告(终稿)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分析报告(终稿)

深圳产业情况分析分析报告(终稿)深圳产业情况分析报告(终稿)————————————————————————————————作者:————————————————————————————————日期:深圳产业情况分析一、深圳经济概况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下同)增长12.0%。

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00亿元,下降14.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4523.36亿元,增长14.1%;第三次产业增加值4981.55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比重为0.1:47.5:5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4.70亿元,增长13.8%。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26.29亿元,增长17.5%。

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76亿元,增长17.2%。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6.82亿元,增长2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65.27亿元,增长26.4%。

二、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一)产业概述2010年,深圳市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99%,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53.4%,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支撑力明显增强,占GDP比重超过60%。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发展战略在我国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为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的大背景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大环境下,深圳提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

树立发展新理念,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完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