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化玻璃自爆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钢化玻璃自爆说明
钢化玻璃自爆是钢化玻璃在无直接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它可能发生在玻璃的钢化过程、储存过程以及安装后若干年使用过程,“自爆”是钢化玻璃本身具有的特性。
钢化玻璃“自爆”是由于原片玻璃含有硫化镍(NiS)的杂质所致。由于玻璃中硫化镍(NiS)杂质膨胀引起的,玻璃在钢化加热过软化程中硫化镍(NiS)晶体结构是以体立方结构存在,这种结构不稳定,在钢化急冷过程中硫化镍(NiS)再由体立方结构还圆面立方结构转化,其体积会变大。由于钢化急冷过程较快一部分硫化镍(NiS)还没转化完全玻璃就已经完全冷却变硬,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玻璃中的硫化镍(NiS)晶体在玻璃内部不断的还原,硫化镍(NiS)体积增加,当硫化镍(NiS)晶体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力超过玻璃极限强度时,必然引起了玻璃的爆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自爆。
在浮法玻璃国家标准《GB11614》中,浮法玻璃原片允许有长度在0.5mm 以下的缺陷(如气泡、夹杂物等)。通常目视可见的缺陷长度为0.4mm以上,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缺陷检测仪也只能可靠地检测出长度大于0.2mm的小缺陷,但浮法原片中所含的长度大于0.06mm的硫化镍杂质就会引起自爆。由于小硫化镍(NiS)结石无法被检测到,这样的玻璃在钢化后就有机率出现自爆现象。
一般来说,排除施工安装因素,玻璃自身因素造成的自爆在玻璃安装完成以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发生的机率相对较大,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爆发生的机率逐渐减小。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检测手段及标准中规定的玻璃原片所含的杂质指标,都还远不能避免钢化玻璃“自爆”,所以钢化自爆非人为所能控制。根据国内外的数据统计,一般情况每4吨玻璃就有一例“自爆”,转化成微具体的片数,就是行业内的3‰—5‰,我司对外承诺依照3‰为标准。
钢化玻璃“防自爆”措施主要是进行二次热处理即热浸(均质)处理,具体工艺过程为将钢化玻璃放到热浸炉中进行加热、保温和降温等过程,使有自爆缺陷的钢化玻璃提前引爆,从而大大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自爆率。当要求极低的自爆率时,建议可以做热浸处理,热浸后自爆率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并非绝对可避免。
选择超白玻璃也可以有效降低玻璃的自爆率。由于超白玻璃采用的是高品质
矿砂,同时超白玻璃在选矿过程中,为了除铁一般采用磁选矿,由于镍和铁一样具有顺磁性,因此在磁选矿除铁的过程中也降低了镍的含量。因此超白玻璃自爆率一般也较低。
此外,半钢化玻璃由于在热处理过程中,采用缓慢冷却(相对于钢化),给予一定的时间让硫化镍(NiS)结石从由体立方结构还圆面立方结构,因此半钢化玻璃可以避免钢化自爆现象。但由于半钢化玻璃破损一般呈现放射状,碎片有锋利棱角,因此半钢化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一般建议采用半钢化玻璃为基片作制夹层玻璃,这样即可以保证安全性又有效地避免玻璃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