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学国文
(word完整版)《大学》全文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第一章明明德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第二章新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三章止于至善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四章本末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第五章格物致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大学国文范文
大学国文范文国文课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国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在大学国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还要学习现代文学作品,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国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比如《诗经》、《楚辞》、《史记》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韵味。
除了古代文学作品,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我们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这些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感受到现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在国文课上,我们不仅学习文学作品,还学习了一些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比如《文心雕龙》、《诗品》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了解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总之,大学国文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国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学习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希望大家在国文课上能够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国文水平,感受到国文的魅力和韵味。
(2024年)国学经典《大学》完整版(收藏)
培养全面素质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使其 成为具有广博学识和卓越才能的君子。
树立社会责任感
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使其能够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和发展。
2024/3/26
15
正心:端正心态,培养美德
积极向上
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
2024/3/26
心态平和
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轻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 。
培养美德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培养诸如诚实、善良、 宽容等美德。
16
《大学》中的教育理念及实践
04
方法
2024/3/26
17
教育目标:培养君子人格
塑造品德高尚的人格
28
《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推广来自《大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大学》中的管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企业管 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 育。
循循善诱
通过引导、启发、激励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寓教于乐
将教育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 现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学习和成长。
兄友弟恭
兄弟之间应和睦友爱,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家庭 团结。
大学国文两汉国文
• 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 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
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
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
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
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
• 公元前 203 年,刘邦出兵攻打 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
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
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 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 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 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 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 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 项羽所筑。
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史称休养生息,出现了文
景之治的景象。
•
汉武帝时期又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推恩令”、“中朝”制、盐铁官营等。首次确 立了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华帝国的主流思想。 对
外开疆拓土,首次开拓了北绝大漠、西愈葱岭、南至
大海、东并朝鲜的辽阔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
在征讨匈奴的同时还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拓展了对外交往。
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
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由于统治者姓赢, 又有赢秦之称。
秦攻灭六国图
秦王政十七年 (公元前230年), 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 军灭韩国,俘韩王安, 韩亡。所得韩地置颍 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 前228年),秦国大 将军王翦攻入赵国国 都邯郸,赵王迁被迫 降秦,赵破,置邯郸 郡、钜鹿郡、太原郡。 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 逃亡到代城。
• 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 300 米 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
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
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 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 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 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 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 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大学国文
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4、诗文革新运动:是对唐代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它以韩、柳文章相号召,以“复古”为旗帜,是配合政治改革形势的一次全面的文风、文体革新。
要求文学反映现实,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理论上较好地解决了文道关系,创作上撰写了大量堪称典范的文学作品,开创了平易流畅的一代文风,掀开了宋代文学辉煌的一页。
欧阳修是这次运动的领袖人物。
5、江西诗派:在黄庭坚影响下的一个诗学流派,因南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诗派以杜甫为宗,却未能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过分强调形式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
8、诚斋体:指杨万里的诗歌,因其号“诚斋”故名。
杨诗和江西诗派的主要不同是师法自然,直接从大自然中吸取诗材而不是从书本文字上寻找趣味。
其特点:构思精妙奇特,想象丰富新颖,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活脱。
风格浏亮轻快,意境亲切感人。
11.八股文: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1、“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完整word版)大学原文及翻译
大学【原文】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知止而后有定⑤,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⑥。
物有本末⑦,事有终始,知所先后⑧,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道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而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世上万物都有根柢和末梢,天下万事都有结局和发端,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能够接近这《大学》的原理了.【注】①、道:指道理、原理、原则、纲领,含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现。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即使……显明。
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清明的、光明的之意。
③、亲民:亲民,亲,当作“新”,为动词,即使……革新。
④、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⑤、知止: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
指上文所说的“止于至善"。
⑥、得:获得(至善)。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⑦、本末:指树的根本与树梢。
⑧、知所先后:意指能够知道和把握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③;致知在格物④。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的人,一定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必先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注】①、先齐其家:齐,有治理之意。
大学国文
一、老子无为思想:1、宇宙观:“道”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法。
2、价值观:“无”、“道”、“德”。
3、价值观:无为而治。
二、墨子兼爱思想:“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学说的核心,意为爱无差别,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真心相爱。
三、《战国策》的相关情况及《冯谖客孟尝君》的艺术特色:《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等。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
主要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散文集。
他富于文采,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多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
本文写法上运用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出冯谖的策士形象开头欲扬先抑,后用曲折的情节,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出冯谖的政治远见和长于计谋的才能。
此外本文还采用对比手法,表现出有关人物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四、《诗经》的相关情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或“诗三百”。
按音乐不同分为“风”、“雅”、“颂”,按艺术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品。
五、白居易及《长恨歌》的艺术特色: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与元稹一起积极倡导了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晚年与刘禹锡齐名,世称“刘白”作品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有《白氏长庆集》存世。
该诗最大的特点是成功的心理描写,全诗写情缠绵悱恻,抒情袅袅无穷。
叙事有理有序,张弛自如;章法上下贯通,前呼后应;文字哀婉动人,悠扬缠绵;对偶、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娴熟完美。
六、李商隐及无题诗的相关情况: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他擅长七律,善用比兴、象征、暗示、典故等手法,有作品《李义山诗集》,尤以无题诗著名。
此诗以梦醒时的长叹起,凌空而来;以幻觉消失后的怅恨结,迤逦而去,首尾呼应,情理一片。
大学国文
可是,幸福的外表已经预示了灾难的开始,终于,马嵬坡下,玉环还是成了冤魂,她的死在最初就已成为了一种必然。虽然,她的三郎还是对她有着深深的思恋,那又怎么样呢?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只是他们对爱的向往,事实还是阴阳相隔。
பைடு நூலகம்
这整篇诗歌,早就奠定了悲剧的基调,万千的宠爱,幸福甜蜜的生活只是显示着结局的悲凉,因为自己的不知节制,放任的追求片面的幸福,致使朝纲紊乱,政治腐败,弃天下苍生于不顾,百姓生活于水生火热之中,安史之乱成为了你们爱情的坟墓,如果杨玉环够聪明,她就该明白,一个依附于君王生存的女人,当君王倒下,那也就意味着她自己依附的大树的崩塌,失去了大树,自己如何去生存呢?当这棵树自己都保不了自己的时候,他如何还有多余的精力去保护一个在男权社会里,被男人视为衣服的女人呢?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word版,《大学》全文及解释[1]
《大学》全文及解说【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主旨在于弘扬光明磊落的道德,在于令人弃旧图新,在于令人达到最完美的境地。
知道应达到的境地才能够理想坚定;理想坚定才能够冷静不躁;冷静不躁才能够问心无愧;问心无愧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理解了这本末一直的道理,就靠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原文】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家齐,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磊落道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涵养自己的品性;要想涵养自己的品性,先要正直自己的心思;要想正直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挚,先要使自己获取悉识;获取悉识的门路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经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取悉识;获取悉识后意念才能真挚;意念真挚后心思才能正直;心思正直后才能涵养品性;品性涵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上自国家君王,下至老百姓百姓,人人都要以涵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搅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以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舍本逐末却想做好事情,这也相同是不可以能的!【原文】《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
大学国文八、九单元
的 最 高 道 德 标 难 , 而 且 还 以 此 为 基 础 讨 论 了 一 系 列
儒中庸 》 的 确 是 内 容 丰 富 , 不 仅 提 出 了 “ 中 庸 ” 作 为
终 身 受 用 不 尽 。 程 颐 的 说 法 也 许 有 些 过 头 , 但
是 实 用 的 学 问 。 善 于 阅 读 的 人 只 要 仔 细 玩 味 , 便 可
于 这 方 面 的 著 作 相 沿 不 绝 。 但 受 影 响 最 大 的 还 是 朱
艺 文 志 》 载 录 有 《 中 庸 说 》 二 篇 , 以 后 各 代 都 有
在 西 汉 时 代 就 有 专 门 解 释 《 中 庸 》 的 著 作 , 《 汉
中庸章句
• 成语:中庸之道 •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 意思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
• 慎独自修
•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
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 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 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 至诚尽性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中庸之道 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
诚身、明善等原则。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原文】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 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 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 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 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 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 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 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完整word版)1《大学》全文及注释
《大学》全文及翻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
人的根本败坏了,末节反倒能调理好,这是不可能的。
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未曾有过。
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国学经典《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史上最全
国学经典《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史上最全《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从孔子的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的文献真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的见解更是说不尽,道不完。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的认识也会大不相同。
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的影响。
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
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下面,就本栏目的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
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
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
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大学国文
道德与知识是否能统一?
认为道德与知识不能统一起来,但二者有一定的联系,应该说是递进关系。大学中主张“致知在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道德修养,是从小至大,先知原理,取得知识,诚其意,在修其身。要先学好知识,有了文化才会注重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那几句最精彩,为什么?
《春江花月夜》中,月是全篇的诗眼,是全诗的灵魂所在。那么最精彩的句子当然也离不开“月”这个意象。《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我认为“江畔何人初见明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几句最为精彩。诗人张若虚是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中,提出了这个永无答案的问题。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他描绘出了世界的美丽,感慨着生命可贵,诗句有怅惘和感伤之情,但同时也令人警醒,这是大唐时代精神的反映
《大观楼长联》: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诗经》可谓“中国诗歌之鼻祖”;赋、比、兴、风、雅、颂合称《诗经》“六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妙在何处?
“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旋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雪,消愁无计,此时3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含蕴丰富。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做环境气氛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千古传诵
大学国文
大学国文(上)01诗经楚辞一、诗经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
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2.关于《诗经》的编集:孔子编纂说采诗说孔子编撰说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
”(《汉书·艺文志》)采诗说《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3.组成部分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4.艺术表现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5.集评《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昔仲尼所删诗三百篇,初传卜商,后之学者,以师道相高,故有齐、鲁(韩、毛)四家之目。
〔唐〕皎然《诗式》“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6.卫风。
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兮》一诗以一位在家独居的妻子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从军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其内容、意境及表现手法对后世闺怨诗的创作有深远影响。
【最新推荐】尔雅《大学国文》下课后习题答案-精选word文档 (12页)
B、教师水平
C、制度化的支持
D、教育场所
我的答案:C
7
大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A、公元前12世纪左右
B、公元12世纪左右
C、公元前2世纪左右
D、公元2世纪左右
我的答案:B
8
现代大学以哪一个大学为开端
A、1810年的柏林大学
B、1200年的巴黎大学
C、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
D、1088年的波隆纳大学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学生行会
D、教师行会
我的答案:A
2
下面那一项不是七艺的内容
A、文法
B、天文
C、地理
D、算术
我的答案:C
3
文艺复兴时期,什么精神开始进入大学。
A、经验哲学精神
B、科学精神
C、神学精神
D、人文主义精神
我的答案:D
4
对中世纪欧洲大学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十字军东征
B、经济改革
C、宗教改革
篇二:201X年尔雅大学 语文 课后题(上)满分答案
尔雅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201X(上)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已完成
1
王蒙的()这部作品给使他被错划为右派。 ?
?
?
? A、 B、 C、 D、
我的答案:A
2
大学语文主要培养的是()。
?
?
?
?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是王蒙的一篇演讲词。
欧阳修?C、柳永?D、苏轼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出自《和子由渑池怀旧》的成语“雪泥鸿爪”比喻的是()。 (1.0 分)1.0 分?A、鲜明的对比?B、人生的不确定?C、时光的流逝?D、往事遗留的痕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下列关于现代新诗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
尔雅大学国文(32课时)答案全WORD版
尔雅大学国文(32课时)答案全WORD版. 大学国文(32课时)总论1“大学语文”课程的前身是“大一国文”课程。
(√)2“双超理论”是指教材内容要适当超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难度超过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1《诗经》是由孔子编订的,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B)A、《汉书》B、《史记》C、《左传》D、《论语》2对孔子“删诗说”提出质疑的人不包括(D)。
A、孔颖达B、朱熹C、钱玄同D、欧阳修3《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广泛流传和应用。
(√). 采诗说1“经”的本义是(C )。
A、儒家经典B、对经典的解释C、织物的纵线D、贤者著述2“六笙诗”是在《诗经》的(A)。
A、《小雅》B、《国风》C、《大雅》D、《周颂》3《诗经》的“六义”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伯兮》赏析1被当作中国闺怨思妇诗的滥觞之作的是(C)。
A、《卫风·氓》B、《卫风·硕人》C、《卫风·伯兮》D、《卫风·河广》“《伯兮》,刺时也。
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出自《毛诗序》。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1《湘夫人》中被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是(C)。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C、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D、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2《湘夫人》中没有提到的香草是(D)。
A、荪B、杜衡C、杜若D、紫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中“张”的解释应该是(A)。
A、张挂B、施展C、放纵D、分开“朝弛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中“澨”的意思是河水。
(×)5《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西木叶下”句被称为千古“秋兴”之祖。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1古代散文中不包括(D)。
A、散体文B、骈体文C、赋文D、韵文2先秦散文包括两大类,一是历史散文,一是诸子散文。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1《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把我国历史的基本国情概括为:“超_百万__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 年的文明起步,___五千年 年的古国, 两千年 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
2、 北京猿人距今约 50 万年。
3、 禹制订刑律,划分九州,定都阳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名 夏 ,时间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
4、 《诗经》距今大约 两千五六百 年,共 305 篇,分为_风 ﹑ 雅 、 颂 三个部分。
5、 先秦儒家经典的六经分别是《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汉代以后称为”五经”的包括《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等五部著作。
6、《论语》﹑《孟子》两部经典的文体被称为 语录 体。
7、《左传》是一部 编年 体的史书,它又名《 左氏春秋 》或《 春秋左氏传 》。
8、西周时期,我国已有不同等级的教育和学校。
礼、乐、射、御、书、数被统称为 六艺 。
9、战国时代 齐、楚、燕、韩、赵、魏、秦 等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
10、《 春秋 》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1、在括号中写出所列卦名的符号。
乾qi án
(≡) 兑du ì( 阴阳阳 ) 离l í( 阳阴阳 ) 震zh èn (阴阴阳 ) 巽x ùn ( 阳阳阴 ) 坎k ǎn ( 阴阳阴) 艮ɡěn ( 阳阴阴 ) 坤k ūn
( 阴阴阴 )
(注:阴表示 - - ,阳表示 —)
12、成语“多行 不义 必自毙”,出自《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
13、子曰: 老者 安之, 朋友 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14、学而不思则 罔 , 思而不学则 殆 。
《论语·为政》
1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 。
《论语·雍也》
16、 路 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左传 • 离骚》
17、生于 忧患 ,死于 安乐 。
《孟子·告子·下》
18、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
19、《劝学》中有:“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1、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2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诗经、秦风•蒹葭》
2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5、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
《墨子•非攻》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p195)》
27、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28、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2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30、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p195)》
31、儒家提倡“立德”“立言”“立功”。
《左传》
判断
1、《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
(√)
2、《诗经》一共有350篇。
(×)
3、《邶风•凯风》中“凯风”的意思是南风。
(√)
4、《诗经.生民》中“瓜瓞唪唪”的意思是“瓜果茂盛的样子”。
(√)
5、《大雅·生民》是周人的史诗。
(√)
6、长达五千余言的先秦道家著作是《礼记》。
(×)
7、《礼记/礼运篇》中说,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8、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是《学记》。
(√)
9、中国传统的纪念屈原的节日是清明节。
(×)
10、《易经》是卜筮用的专用书。
(√)
11、《报任安书》的作者是司马迁。
(√)
12、《舜发于畎亩之中》的作者是韩非子。
(×)孟子
13、“小国寡民”语出《道德经》。
(√)
14、提出“节葬”主张的是墨家。
(√)
15、提出“兼爱”说的是孟子。
(×)
16、颜斶提出“士贵王不贵”。
(√)
17、“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荀子《劝学》第十六章。
(×)老子道德经
18、《生民》一诗记叙了周人始祖后稷隆重的灵异故事。
(√)
19、列子能御风而行,但庄子认为他还不算完全自由。
(√)
20、大同世界的中心是“天下为公”。
(√)
21、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最终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传说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这一时期。
(√)
22、韩非子“狗猛酒酸”的说法是用以比喻君王身边的奸臣弄权舞弊,壅塞正当的国家政治。
(√)
2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的是君子生来与众不同。
(×)
24、新时期广东精神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
2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26、中国传统的纪念屈原的节日是清明节。
(×)
27、不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齐国。
(×)
28、《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
29、墨子宣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用类比的方法,阐明学习的重要。
(√)
31、庄子认为列子完全获得了自由,甚至能不依靠外力而飞行。
(×)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1、《诗经》是一部( C )
A、散文集
B、文艺专论
C、诗歌总集
D、教育专著
2、不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B )
A、齐
B、郑
C、秦
D、楚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C )
A、国语
B、左传
C、春秋
D、汉书
4、我国最早提倡职业教育的是( B )
A、曾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5、《劝学》一文出自( D )
A、《老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6、“小国寡民”出自( B )
A、《大戴礼记》
B、《道德经》
C、《南华经》
D、《小戴礼记》
7、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D )
A、《孟子》
B、《墨子》
C、《离骚》
D、《史记》
8、提出“节葬”主张的是( D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9、( B )是我国最早的史书
A、《史记》
B、《尚书》
C、《荀子》
D、《韩非子》
10、下列诗篇中歌颂母亲的是( C )
A、《蒹葭》
B、《国殇》
C、《凯风》
D、《关雎》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孟子所说的“四端”是指( ABCD )
A、恻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辞让之心
D、是非之心
E、贪婪之心
2、《诗经》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 )
A、风
B、雅
C、颂
D、歌
E、舞
3、下列作品属于“四书五经”的有( ABCD )
A、诗
B、书
C、春秋
D、易
E、汉书
4、下列作品,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有( ABC )
A、《春秋》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E、《论语》
5、以下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D )
A、李聃
B、孔丘
C、孟轲
D、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