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类赏析方法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一、古诗词从体裁上的分类:古代诗词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三类。
1.诗诗可以从音律的角度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指唐以前的诗和唐以后不合近体声律要求的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指唐以后的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二者区别:(1)在句法上,古体诗的每句话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都有,句数也不确定。
例如: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五言,十四句。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言,六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七言,十八句。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规定为四句话,律诗规定为八句话,多于八句的称为排律,也叫长律。
例如:五言绝句,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言绝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在用韵上,古体诗允许换韵,近体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
古体诗,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换韵:en\an。
近体诗,例如杜甫的《春望》,一个韵:en。
(3)在平仄上,古体诗不讲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这是最大的区别。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2.词词,是诗的别体,又称“诗余”、“长短句”,全盛于宋。
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

酒—多表达豪情、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寂。 月—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绪、寂寞思归之情。
名师点拨
强化训练
【江西】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甲]春尽
[乙]春尽
[唐]韩偃
[宋]郑解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四)研读诗词的注释
注释中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 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 作者,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仔细研读注释,利于理解 诗词的相关内容及情感。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五)体会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考点聚焦
考点三:两首古诗词的对比阅读 给出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首课外古诗词进行对比 阅读,考察的题型和单首诗词是相似的。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理解
(一)结合诗词的题材
根据题材,古诗词的主要分类有:
1.送别诗
2.边塞诗 3.写景抒情诗
4.托物言志诗 5.羁旅诗 6.闺怨诗
7.爱国诗
8.怀古诗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③沧海警:海 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一):咏物诗

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一):咏物诗咏物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一】特征感知首先,咏物诗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知识储备1、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如《画菊》《石灰吟》等;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等。
2、咏物诗典型表现手法: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等。
3、从《离骚》开始赋予美木香草以人的高洁品质,经后世传承发扬,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结,用所咏物的特征表达高洁情操或积极的理想追求的主旨。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翻译:几座山峦险峻肃杀,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
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
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古诗分类鉴赏

诗歌分类鉴赏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
所以,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
常识集锦:按古诗词题材的不同,能够将古诗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送别贬谪诗、爱情怨女诗、思乡怀人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准确把握这些类别的特点,对我们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赏要点:怀古咏史诗一般指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其中往往不但是叙古事,而且会融入作者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曲折的反映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正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代表作品有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此类诗的典范。
其思想内容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追慕评价古人,自伤身世,抒发胸怀抱负.如李商隐《贾生》全诗一方面为才华横溢的贾谊叫屈,怀才不遇.另一方面晚唐很多皇帝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深感悲叹.怜贾生实亦自怜. 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实行批评,或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仰慕古人成就,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3.在昔盛今衰(今非昔比)的对比中,抒发国家之悲,世事无常的感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
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姜夔《扬州慢》、杜牧《泊秦淮》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发表政治见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与传颂。
在七年级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作品。
本文将从古诗的分类入手,介绍不同类型的古诗,并对其中几首代表作进行赏析。
一、抒情古诗抒情古诗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诗体。
它注重情感的真挚、细腻与深沉,通过饱满的词藻和生动的意象抒写诗人的情感体验。
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以及对明月的抚慰和怀念之情。
二、山水田园古诗山水田园古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农田、山川和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
它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以此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文明。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将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色与人们对智慧与追求的向往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寻。
三、议论古诗议论古诗是诗人通过叙事手法或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考和思想。
议论古诗既可以展示诗人对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可以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传达丰富的哲理。
例如《静夜思》也可归类为议论古诗,通过对夜晚的思索,表达了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感伤古诗感伤古诗以表达悲伤、失落和忧伤的情感为特点。
作为人类情感体验的一部分,感伤古诗总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通过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忧伤情感。
五、咏史古诗咏史古诗是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的描绘,进行抒发情感和思考。
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类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古诗包括了抒情、山水田园、议论、感伤和咏史等不同类型。
每一种类型都借助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抒发诗人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欢迎大家分享。
一、古诗词赏析方法1、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2、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要害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语文校本课程教案古诗分类与鉴赏

语文校本课程教案古诗分类与鉴赏彭泽二中陈美珍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简单分类: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怀诗2、对五类古诗的鉴赏要领。
教学重、难点:对各类例诗的赏析。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我们将古诗简单分为五类: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怀诗。
一、写景诗(山水田园诗)的鉴赏首先,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这类诗的特点,也就是说,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其次,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再次,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从高考的角度看,选作鉴赏材料的古诗词,以山水田园小诗为最多。
以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具体加以说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写了一幅农村田园风俗画。
诗中写农村自然风光,有近景,有远景。
近景远景交融,田园风和日丽。
这和诗人的心境,完全和谐一致。
诗人把自己的仕途生涯,比喻为“误落尘网中”,把官场比作“樊笼”,把家园比作“旧林”、“故渊”,把自己喻为“羁鸟”、“池鱼”。
始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继申“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一再倾诉了对家园的热爱与想念;前谓“误落尘网”,后说“久在樊笼”,则一再倾诉了对官场的憎恨和厌倦。
而今“虚室余闲”、“复返自然”,正是如愿以偿,精神上获得最大安慰。
诗人说自己归园田是“守拙”,这是针对官场的投机取巧而言,其实是守本性。
田园景物的明净祥和、门庭居室的虚静安闲是因诗人有一颗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心才体会到的。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二):隐逸诗

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二):隐逸诗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写下了大量极富隐逸闲趣的诗歌。
【一】特征感知首先,这些诗多有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诗中的表现多为悠闲、详和。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其次,这些诗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乡村四月宋代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三,在艺术风格上,这些诗大多具有质朴清新的特点。
清平乐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知识储备常见主题有:(1)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
(2)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三】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这首诗作于诗人54岁罢官东归途中。
陆游(1125-1210)在50岁-63岁之间: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
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课件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课件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古诗的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
以下是本课程的课件内容。
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平仄、押韵为特点。
它通常以四言或七言为句,形式简练,语言优美。
古诗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达,展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二、古诗的分类1. 风格分类:古诗可以分为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两大类。
五言古诗以五个字为一句,七言古诗以七个字为一句。
2. 内容分类:古诗的内容涵盖了山水田园、爱情离别、哀思忧愁等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根据古诗的主题将其分类。
3. 诗人分类:根据古诗的作者背景和风格,可以将古诗分为唐诗、宋诗、元曲等不同类型。
三、古诗鉴赏的方法1. 韵律格律:古诗的韵律格律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古诗的平仄、押韵,来欣赏和理解古诗的美妙之处。
2. 词句解读:古诗常常采用典故、修饰词句等手法,可以通过解读其中的词句意义,深入理解古诗的含义。
3. 情感体验: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情绪,我们可以通过体验其中的愁思、悲喜等情感,获得心灵的感悟和启发。
四、经典古诗赏析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名篇,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表达壮志豪情,表达了作者追求进步的决心。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李白的作品,通过描绘安静的夜晚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之意。
3.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唐代杜甫的名篇,通过描绘秋天的壮丽景色和对时局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的美,还能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还将更多地了解古诗的背景和风格,继续品味古诗的魅力。
2023届高考语文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

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一、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陶渊明的诗歌等,还包括唐及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比如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这些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特点: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
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
二、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归纳起来,近体诗的特点有四个:①句数固定;②押韵固定;③讲究平仄;④讲究对仗。
这四点也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古体诗大多出现在唐朝以前,绝句与律诗是从唐朝才开始出现的。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绝句一般为四句,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押韵。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i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考试必备)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考试必备)【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按内容分类:1.怀古诗: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内容特点: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
2.咏物诗形式特点:物象为题、“咏”写作特点:托物言志、托物抒情3.山水田园诗形式特点:景物描写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内容特点;1)热爱自然美景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3)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4.战争诗形式特点:“塞”、“征”、“军”、行文中有“胡”字写法特点:典故使用内容特点: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5.行旅诗形式特点:特殊意象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内容特点: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2)思乡怀人6.闺怨诗1)妇女队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2)盼归3)希望丈夫建功立业4)对战争的厌恶7.送别诗形式特点:“赠”、“送”、“别”写法特点: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想象内容特点:1)依依不舍2)慰勉或告白3)想象别后4)祝愿答题方法一、鉴赏人物形象型提问方式: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本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性格特征+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9.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
古诗词赏析类型

古诗词赏析类型
古诗词赏析的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题材和主题:根据诗词所涉及的题材和主题,可以将古诗词分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等类型。
2. 风格和特点:根据诗词的风格和特点,可以将古诗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清新自然派、华丽浓艳派等类型。
3. 作者和时代:根据诗词的作者和创作时代,可以将古诗词分为唐代诗、宋代词、元代散曲等类型。
4. 表达方式和技巧:根据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可以将古诗词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讽刺诗、哲理诗等类型。
5. 读者和社会背景:根据诗词的读者和社会背景,可以将古诗词分为民间文学、文人文学、宫廷文学等类型。
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方式,赏析古诗词都需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以便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考点梳理
感知内容
教学目的
知道考试范围
明确考点
熟悉常考题型
掌握答题技巧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例一: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2、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古诗词学习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初中古诗文学习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一、古诗分类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3) 哲理诗: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 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 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 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析意象,品情感
(1)东风:春天 美好 (2)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游子思归 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3)春风:旷达 欢愉希望 (4)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5)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6)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7)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8)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9)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 (10)天晴:欢愉光明 (11)天阴:压抑 愁苦寂寞
赏析古代诗歌名句的方法及句子的作用

赏析古代诗词名句的方法及句子的作用知识导向:杜甫有言“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话说明诗歌语言在诗歌意境营造,诗歌主题表现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只有精妙的诗歌语言才能准确的表达诗歌的内涵与主题。
对诗歌语言的赏析是高中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赏析诗歌中的名句实则是赏析句子的含义及其句子中的手法以及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或者诗句与诗歌主题、情感的关系)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辨析诗词中重点句子的类型及作用2、归纳出相应的答题思路与技巧一、诗词中赏析的重点句子分类(一)景物描写句子的赏析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问题: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诗中的作用。
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含节令,描绘出南国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说说“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残”紧扣暮春时节景物特点,渲染离别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之感。
小结:古诗词中的描写环境的句子的作用(赏析)的答题步骤:①点明时令②渲染了……氛围③烘托了作者……感情。
(二)修辞手法句子赏析法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征,诗人把满腔的悲愁和深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思想感情。
如: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词如何鉴赏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词如何鉴赏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诗歌鉴赏诗词如何鉴赏的方法如下:1、看到诗后先看题目和作者诗词如何鉴赏,因为题目往往有作者的写作意图。
2、看注释,看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迹。
3、看诗句翻译,一般的诗歌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通过翻译诗词如何鉴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诗歌特点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如何赏析古诗词如何赏析古诗词如何赏析古诗词诗词如何鉴赏,方法如下:1、赏析诗词诗词如何鉴赏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2、赏析诗词的语言:常用术语,“诗眼”,“炼句”。
3、赏析诗词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4、评价作品的诗词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古诗的鉴赏方法有哪些古诗的鉴赏方法有哪些古诗词鉴赏方法: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古诗词知识点及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知识点及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古诗阅读知识点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
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
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
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2)从题材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
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感怀诗等。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写景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咏物诗: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 何情。 (2)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 (4)品味语言。 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 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 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 “丝”谐“思”等。
按题材的不同,古诗词分为: 咏史怀古诗 惜别送别诗 爱情怨女诗 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
• • • • • •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恬静优美 恬静安谧 恬淡闲适 孤寂冷清 萧瑟凄凉 雄浑壮阔 雄奇优美 瑰丽雄壮 繁华热闹 肃杀荒寒 凄寒萧条 幽清静谧 虚幻飘渺 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
• 渡汉江 • 宋之问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 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 答: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 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 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 “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多情自古伤离别
惜别送别诗
• 内容: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 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 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 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 方面兼而有之。
• 艺术: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 象、联想塑造形象。
别董大
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 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 无光。
•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 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 答: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 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 后两句情调相谐。
4、反映征人思念故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 和安宁生活的思想感情。如“碛(qì )里征人三 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5、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 的郁闷之情。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 衰鬓已先斑。”,“自许封侯在万里,有 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征人怨 • 柳中庸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 “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 答:“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 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 君的急切心情。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 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 (30字左右)
• 答: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 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 水,一草一木。
•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 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 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 意识的画面。 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总结第二种类型(景、事):
怀古伤今
特点归纳:
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 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
活时,常 、 来表 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 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 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借写古迹 古事
怀古 伤今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李白的《越中览古》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越王勾践灭吴归,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作者身置其中, 发一己感慨; 至今只有鹧鸪飞。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刘禹锡的《石头城》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感情二:表达谷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 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感情三: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多为宫怨诗)
感情四:被冷落抛弃之后的哀怨或借 此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 映:时隐时现。
表现手法
答题方法
越中览古
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 1、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 答: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 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 和骄傲(1分)。
• 2、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 的怀古诗之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 诗作简单赏析。(2分) • 答: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 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 无常的主旨(1分)。
•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 说明。 •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 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 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 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 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 塞风光的奇特,它表现的乐观积极的生活 态度。
2、表现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 进取的思想内容。如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 甲,不破楼兰誓不回!”
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
3、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 “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 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边塞征戍诗
自南朝以来,边塞征戍题材就引起诗 人们的关注,到盛唐时期,发展成为一个 诗歌流派。这类诗多以边塞战争、边塞生 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题材。 对边塞征戍诗的阅读鉴赏就是要结合 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其感 情基调,理解其思想内容,评价其观点 态度。
咏物抒怀诗的类型
• 咏物抒怀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描摹情态类 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 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 二、托物言志类 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 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 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 负。
• 三、咏物抒怀类 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 俯拾即是。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 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 “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 系更密切。 • 四、以物喻人类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 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 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 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 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 有着共同的特点 •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被贬)
伤己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举例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 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 写自己的同产的遭遇,抒发并 强化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 答: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 镇繁荣,民风淳朴。
• 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 的妙味。 • 答:“火”字代表灯光,既可使人想象夜 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 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诗歌情感之 爱情怨女诗
情感一: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 颂真挚的爱情。
理性 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 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 点,启迪世人。
二、怀古诗内容归纳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人事) 怀古伤今(景,古迹) 理性反思(客观表述看法)
思想感情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 桑;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用典 找准连接点 (主旨)
• 表达情感的术语:忧愁、惆怅、孤独、寂 寞、伤感、沉痛、悲愤、哀伤、烦闷、惜 别、怀念、思乡、愉快、欢快、激动、赞 美之情、
咏 史 怀 古 诗 鉴 赏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
怀人伤己
特点归纳: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
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
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 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 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怀人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 答: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 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 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 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紫蝶黄蜂俱有情 ——咏物抒怀
何谓咏物抒怀诗?
所谓咏物抒怀诗,以客观事物为 描写对象,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 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发思想感 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