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乐感的培养方法
演唱技巧
当“换气”的习惯建立之后,必需把训练重点放到张开两肋上去了,也就是在收腹发音的同时,有意识地“撑”开两肋,就如同手风琴的风箱那样拉开,这是呼吸训练中最难练的一个环节,两肋的骨框架比腹肌更有支撑力,光靠小腹支撑的能力时有限的。
完成气息控制的最后一步是鼓上腹,在做这个动作时,必需带动腰围四周的扩张,此时的横膈膜才真正起到了“水闸”的作用。
至于为什么不讲吸气?理由很简单,因为歌唱是在“呼气”状态下进行的,吸气是人的本能,不吸气人就会死亡。所以把太多的精力去研究核心吸气的话,结果往往弊多利少,许多错误的呼吸方法都来自于对“吸气”的强调,永远不必担心体内无气。任何歌唱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点----气不在“吸得多”而在“吸得深”。用小腹作为“力点”,两肋为“支点”不是已很“深”了么!小腹也就是丹田。
其实通俗一些就是拉长音对气息的作用,在气息训练方面,这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了。
二.声带训练
发“ s ”的状态不变,舌尖稍向后移,声带立即振动,发出一个近似国际音标“Z”(介于“ zi ”与“ ri ”之间的音),发音时,注意力集中在声带上,练习曲的每个音都不能脱离“声带”,并要配合已练习过的气息方法。
4、在通俗唱法中也有一句声乐术语----“声必须靠在声带上”。也是同样质。如果说声音的出发点在嘴巴,声音就无法靠在声带上了。也就是声带的张力----阻力不到位,所产生的声音效果要么奶声奶气的;要不声音就无法集中;日本歌坛目前就有这么一种唱法,据说是为了表现“清纯”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国的杨钰莹、何影在这方面就是比酒井法子、松田圣子要强。奶声奶气作为一种表演特色未尝不可,但完全脱离了声带的基本振动和气息的支持就成了“做作”了。“让声带歌唱”五个字同时可以具有三个内容:声音意识不要以“嘴”为出发点,而是应以声带为起点,这是一种意识,(因为声音实际上总是通过嘴巴出来的)始终应以声带为“起点”;第二种是从生理上说的,在让声带歌唱时,“软腭的两边必需放下来”,好像一直挂到脖子下面,这是在歌唱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为它是解决声带紧喉咙松的关键。腭弓松了,舌头就自由了,下巴也放松了,喉咙才可能打得开。反过来,腭弓一绷紧舌根立即下压,造成声道堵塞,一切全完了;第三种是指“声音靠在气上”(传统唱法有此要求,欧美流行唱法同样有此特点)因为歌唱方法的本质是气息----声门的阻抗,没有积极的声门张力----阻力又如何能和气息产生阻抗?声带的调节是一切科学唱法的核心,通俗唱法当然也不例外,也是欧美唱法的区别于港台、日本唱法的标志之一。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声音“质感”强,嗓音特色显著。值得我国歌坛借鉴。
解读歌唱的乐感
解读歌唱的乐感歌唱的乐感,是人在歌唱活动中对歌曲的感知、感觉和反映。
它是通过歌唱体现出来的。
乐感好坏的评价标准是:歌唱是否富于表情而且优美动听。
对歌曲的感知、感觉和反映包含着认识、运用和表现三个过程。
首先,是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即歌唱者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歌词引起歌唱者的情感共鸣;然后,歌唱者再把这些音乐感受和情感共鸣带人二度创作。
通过这样的循环作用,赋予声乐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
日常的演唱活动中,常听老师或指挥要求歌唱者“唱得乐感一些”,但“什么是乐感呢?“怎么个乐感法?”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得清楚的,它不是情感单方面的问题,还包含有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歌词的领悟、运用和表现。
美国19世纪著名歌唱家利瑟佩康潘纳利曾说过:“我们人可能生来有才能和对音乐的深深爱好,一个人可能生来有可以发展成一个美妙歌喉的身体条件,但歌唱家是某种比这些条件多得多的人物,有了一个好嗓子和对音乐的爱好,歌唱家的工作只是刚刚开始。
”“有一点是学生们应当首先设法获得的,这就是对音乐本身的透彻的基础训练,这事不能开始得太迟了”。
①康潘纳利这些话道出笔者的心声,那些“某种比这些条件多得多”的东西便是我们下面要谈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在歌唱中获得良好的乐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了解人声的特性,学会科学地运用;[2]很好地感受旋律,促进你的乐感;[3]充分理解歌词,准确地向听众表达;[4]用心灵去歌唱,做到声憎并茂。
一、了解人声的特性,学会科学地运用人声的发音体是声带,声带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音的高低、音量大小、音色的状况。
通常的情况下,声带长而宽厚与短而窄薄相比,在用相同气息冲击下,前者振动的次数比后者少,发音稍低;后者常被称为“唱高音的嗓子”。
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声部的划定并不能只听音高,还必须以音色作为参考条件。
歌唱者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唱出力所能及的音,即便是扩宽音域,也应循序渐进,一旦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便会造成嗓音嘶哑及声带病变,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唱歌
练习偷气的办法:
大家可能知道,有的时候,一句歌词很长,可能会唱的憋死,那么就需要适当的时间进行偷气,可是偷气又不能太明显,如果明显的话通过麦是可以传到别人的耳朵里的,那么就要学狗喘气~~~先别笑,偷气时是不用吸到上边说的那个位置的,吸到胸腔就可以,因为那里的气就足够用了,最好的练习办法就是经常的慢跑,在跑步当中练习是最好的时机,将兄隔膜练厚。。。。。。。。
掌握正确发声 防治嗓音疾病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慢性喉炎等声带嗓音病变,即使做了手术或者其它治疗后一度好转,但若发声习惯仍得不到正确的纠正,病变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对嗓音病人说,在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更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嗓音训练。嗓音专家提醒您:
1、不要用嗓过度。用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
1.唱歌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要做到全身放松,要理解你所唱的歌曲内容,我认为这是第一步。
2.然后就是先小声的跟着唱2~3遍,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让自己的心和歌曲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3.然后就开唱了,唱歌中我认为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气息(就是利用气与声完美的结合),想将他练好很难,我也是听别人对我说的有几种方法有助于气息的练习。
(1)就是要让气息稳的练习方法:大家知道,唱歌时吸气一定要吸足,吸到位,那么究竟应该吸到哪,人人都说用丹田,可是丹田在哪呢,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想找这种感觉并不难,肺部以下也就是倒数第3跟肋骨的下方可以感觉到。就是这个位置,吸到这里就可以了,但是怎么能让他均匀的呼出呢,就是练习他的厚度与灵敏度,也就是在肚子(上边说得那个位置)放上重物,注意,不要把自己压死,一开始以10秒为限,在10秒钟内5秒吸气,5秒呼气,注意,一定要吸到位!!!
幼儿园音乐教育教案:乐感培养计划
幼儿园音乐教育教案:乐感培养计划一、引言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乐感培养计划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音乐教育教案中的乐感培养计划,希望能为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乐感培养的意义和目标乐感培养是指在音乐教育中,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音乐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乐感培养,幼儿可以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修养,促进情感发展,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乐感培养的目标包括:1. 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能够用声音、动作和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对音乐的节奏、旋律、音高有辨别和感知;4.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音乐活动;5. 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合奏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三、乐感培养的实施方法1. 活动设计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来进行乐感培养。
比如利用游戏、歌曲、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各种音乐会、音乐节、音乐剧等活动,让幼儿有机会进行音乐表演和欣赏,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
2. 材料选择在音乐教育中,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应该选取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在欢乐中接触各种音乐元素,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3. 师生互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师生互动也是乐感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创造力。
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音乐教育中更加自信和积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音乐教育教案中的乐感培养计划,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通过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
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
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生而言,不再是学好数语外三大主科就可以,而是强调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共同发展,而音乐是美育的重要手段,由此便突显出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
教师要将结合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和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对于课堂设计加以深入研究,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培养乐感;鉴赏能力引言:乐感是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得同学能够更好的感知音乐并生成自己的理解,乐感并不是与生俱来就能拥有,而是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以及接受音乐熏陶慢慢形成的。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期间掌握的内容会对其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针对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
一、营造活跃课堂氛围,调动音乐学习兴趣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讲,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且羞于表达情感的阶段,对待音乐课多是以没有兴趣,或者不好意思在班级中唱歌为理由而产生抗拒心理。
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也是枯燥的进行歌曲欣赏,忽略了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久而久之导致原本应该轻松活跃的音乐课堂变得气氛低迷。
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授课方法,以提高大家积极性为目的展开教学,例如在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校园的早晨》,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并能较流畅的跟琴识读乐谱,以及要唱准切分音节奏、前半拍休止的节奏。
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该歌曲,让大家体会音乐中的情绪以及想要传达的情感,而后教师进行演唱,要求同学们听完后说出歌曲可划分为几个乐段。
答案是三个,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接着观察三个乐段的旋律与歌词的异同,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大家跟录音边挥拍边哼唱歌曲,把没有写过的音乐符号和难唱的句子找出来。
随后进行师生接龙唱歌环节,不同的乐段采用不同的伴奏类型来引导学生的歌唱情绪。
声乐知识整理
声乐知识整理》基础发声声乐分三个部分组成:一气息:1、吸气2、出气吸气的方式::1.抬肩膀。
2.胸部前抬。
3.腹腔由横膈膜往下压着吸气。
出气的方式;由横膈膜的力量推动肺,使肺部的气息发出。
二唱歌的通道;1.会厌(会厌是用来盖住气管)唱歌时不能盖住气管,所以舌根不能用力。
2.喉头:甲状软骨,声带在喉头里,当喉头往上吊,管道会弯曲,声带会受压,发出声音偏前偏下。
3.咽壁,咽壁在脖子后面,口腔上壁的前部是硬腭,其后部是软腭,在软腭的最后中央是悬雍垂(俗称小舌头),硬腭和软腭将口腔与鼻腔分隔开。
口腔的后面与咽部相连接,上通鼻腔,下通咽喉,是呼吸及吞咽的必经之路。
三腔体:腔体决定了音色。
.腔体由胸腔口腔喉室鼻咽腔,头腔构成。
腔体的比例由音高的变化决定的。
1.低音主要用胸腔。
2.有些歌可以鼻咽腔,胸腔,口腔联合运用。
3.唱高音主要运用头腔。
?温馨小贴士1.运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音色,理解好每首歌然后运用不同的腔体表达歌的感情。
2.没有高音的原因;a..气息支持不够.b.声带习惯性加力。
c.共鸣腔体没有用上3.如何找头声:a.用哼鸣的方法发heng~ (但要避免哼鸣时产生鼻音,哼鸣时嘴跟鼻不能同时出气) b.开口哼鸣转元音,舌头后部和软腭贴起来,开着口念嗯~啊~4.解决鼻音重的方式:1.打哈欠2.捏住鼻子5.唱歌时的出气息量是比较少的,而且气息量靠小腹控制一点点的释放。
6.可以用吹小纸条练气息,要求气息要长而去均匀。
7.解决唱歌漏气的方法:a.气泡音转真音b.连续出气后再声带闭合8.音准不好解决方式:1.多听.2.不断重复的唱多加练习9.嗓子紧的原因:气息支撑不够10.唱美声唱不了通俗的原因;1.不习惯在声带上给力量,2.不习惯在咽管上给力量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结合式呼吸腹式呼吸:横膈膜的上下移吸气横膈膜下移(深呼吸一般就是腹式呼吸)共鸣:包括胸腔共鸣.咽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名词解释:丹田的位置,肚脐下方三指的距离。
唱歌练声的一些方法-学唱歌怎样练声
唱歌练声的一些方法:学唱歌怎样练声很多初学者会感到练声时自己的声音有明显的进步.可是一到唱歌时就什么都用不上了,那么唱歌练声有哪些好的方法?下面是!让我来跟你们分享一下唱歌的时候练声有哪些好的方法吧?希望能对你有用哦!唱歌练声的技巧(1)呼吸技巧。
想象一下练声时我们所要求的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动作可以辅助我们进行正确的呼吸.比如向下蹲.抬东西时的动作等。
(2)发声时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我们进行简单的练声时,不会涉及太多的字,但在演唱歌曲时.则会有层出不穷的字跳出来困扰我们的歌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用能力。
(3)在歌唱发声时。
还应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
我们在练声时,旋律的走向往往都是简单而重复的,但到了具体歌唱时,则需要连贯、抑扬顿挫、强弱对比明显的歌唱发声技巧,因而在我们平时歌曲演唱时.应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
(4)培养好的乐感。
当我们一开始练声时,就要把每一条练声曲当歌曲来进行训练.从开始练声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从最基础的地方入手培养良好的乐感。
(5)注重情感的培养。
在演唱歌曲时,一定要投入.有了良好的情感支撑,歌唱技巧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上了。
唱歌练声打开嗓子的方法下面还有一种方法跟大家介绍:其实唱歌到达一定阶段,可以说,逐渐的少用嗓子。
有些人唱歌时,用手压着嗓子,不让嗓子向上,其实是有原因的。
但这并不是正确的唱歌方法,因为嗓子如果压低,不向上去的话,就不会唱到开叉,但是若是用手去压,就对嗓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也起不到实质的效果,而并非是你真正的会唱歌。
但并非所有歌都要一定压住嗓子唱,如:同一首歌,女声细调版,就要将嗓子提起才会唱的那么细。
会唱歌的人都知道唱歌是要用气唱,而如何用气就是唱歌好坏的关键。
而气又是从哪来的呢?如何练气呢?其实气是从丹田而发,而提气上冲,嗓子只是过声,并不是用嗓子用力喊,所以嗓子的使用率要比不会唱歌的人少。
而从嗓子过气后,冲入脑门,脑门与后脑,以及鼻发生共振,从而达到真正的唱歌。
唱歌不好听怎么练
唱歌不好听怎么练唱歌不好听怎么练首先,纵观歌星们,并不是每个人的声音都是清亮浑厚,只要是经过很多的练习和科学的教育,都能够到达一个不错的高度。
第二,要有自信,唱的时候敞开喉咙来唱。
如果不自信,声音小,唱出来的歌反而更加难听。
第三,自我学习研究。
唱歌最基本的音准和节奏这个要做好。
具体方法能够尝试一下跟着伴奏或者是原唱练习,这样也能够增强乐感。
第四,声音的圆润度。
通常,气息越饱满,声音的圆润度越好。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过程当中要加强自我对气息的锻炼和掌握。
第五,歌路的问题。
我觉得最初的时候能够从模仿开始,能够试着找一个音色跟自我音色差不多的歌手开始,然后慢慢跟着原唱练习,模仿的道路本来就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道路。
第六,唱歌当中的小技巧。
在唱歌的过程当中,能够适当的加入一些转音或者颤音,以此来修饰自我的音色,提高歌曲的魅力。
第七,气息的控制。
很多人之所以感觉唱歌难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气息没有控制好,唱歌的过程当中声音不平稳。
个人提议尽量做到气沉丹田,慢慢练习气息的收放自如,这个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会看到成果。
唱歌不好听,该从什么歌练起这个问题,应当也是大多数唱歌普通的人所面临的问题,我觉得相当具有代表性。
我们先分析一下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原因。
感觉会有这种的问题原因主要在于:1.唱歌不够好听。
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别人听起来却不尽然。
2.和朋友去KTV的时候,只能一旁听歌,很尴尬。
3.想要练习却不明白哪些歌自我能够驾驭,哪些歌适合新手,哪些歌能提高水平。
作为一个经常去KTV的业余爱好者,有些场合是唱歌表现下的,可是想唱好,必须要学习,毕竟唱歌这种东西,自学起来比较抽象,自我摸索起来有些困难。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说是真的想要练好唱歌,练系统,练专业,那自然是要找一个专业的声乐教师。
可我们是业余爱好者,可能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
那么,如何开始起步呢我觉得依次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如果一味研究练对应的歌,可是方法不正确,会走很多弯路。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歌唱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歌唱教育一、前言歌唱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既可以帮助幼儿在听觉、发音和语言方面得到锻炼,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品格陶冶。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歌唱教育,是一项必修的技能。
本文将从歌唱教育重要性、歌唱教育对象、歌唱教育目的、歌唱教育方法、歌唱教育教学流程、歌唱教育实践策略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歌唱教育。
二、歌唱教育重要性1.对语言发展的促进。
歌唱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可以提高幼儿的语音发音和语音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歌唱中悉悉读准,声音娓娓动听,准确表达语言。
2.对情感教育的陶冶。
歌唱教育可以通过欣赏歌曲、创作歌曲、演唱歌曲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激发幼儿的情感表达,培育幼儿的品德情操,让他们吸收优秀音乐文化的熏陶。
3.对语言文化的丰富。
歌唱教育可以拓展幼儿的语言文化视野,让幼儿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等,让幼儿在乐曲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三、歌唱教育对象歌唱教育对象是广泛的,包括所有的幼儿,特别是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
小班幼儿从音乐歌唱中感受音乐的欢快和节奏,了解各种音色和音高,不断探寻声音的颜色和效果。
中班幼儿通过音乐歌唱,将学习和生活中乐感的培养不断获得提高,通过歌唱练习,他们将提高句子的顺畅度和语调表示能力,使语言表达更为准确。
大班幼儿通过对歌唱的进一步练习,不断增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加强对旋律和节奏的理解。
四、歌唱教育目的1.培养幼儿的良好与道德情操。
通过歌唱教育,引导幼儿陶冶情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歌唱中感悟人生,激发幼儿的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2.发挥歌唱教育对幼儿语言交流方面的积极影响。
歌唱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听力、语音、语调、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儿童之间营造亲切愉快的氛围,让幼儿更好地交流和表达。
3.鼓励幼儿参与音乐创作。
歌唱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鼓励幼儿通过学习和创作音乐,表达自我,体会音乐美感,培养创造性思维。
中职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及鉴赏课教学浅析
中职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及鉴赏课教学浅析摘要:音乐学科是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和提高音乐鉴赏课的质量,则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综合研究,调查了中职音乐教学现状,研究了培养学生乐感的措施以及提高鉴赏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现将研究成果进行说明,以期为中职音乐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乐感培养;鉴赏课教学;对策引言:中职音乐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夯实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同时多元智能驱动,或展开趣味游戏,多途径培养学生的乐感。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鉴赏课的质量,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采用情境教学方法,让音乐鉴赏课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教学质量也自然会进一步提升。
一、中职音乐教学现状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基础课、欣赏课与学唱课三大模式。
基础课教导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如音符、音阶等;欣赏课则带领学生欣赏歌曲中的艺术成分,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学唱课是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学唱,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音乐教学现状大体良好,但是也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学生的乐理基础不够牢固,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乐理知识的教育,学生的乐感没有得到培养,在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进行欣赏课与学唱课,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其次,在欣赏课中应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未能充分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未能打造优质的教学情境,这导致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氛围不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与融入度不足,欣赏课的质量也无法保障。
二、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对策(一)夯实乐理基础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必须要夯实学生的乐理基础,其重点在于音阶音准、节奏等方面。
教师应当先从教导学生识谱开始,再进行欣赏和学唱,欣赏和学唱的时候对照音谱,让学生每个音都要认识并学唱,节奏关键点要标注出来,有升降记号的地方尤为注意,把升降号也唱出来,在经过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对音谱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上一层楼;学生发生跑调、音准不对、节奏错乱等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最简单的唱歌技巧与方法有哪些
最简单的唱歌技巧与方法有哪些1、五音不全音乐是不分人的,如果有人说自己五音不全,那针对于这种五音不全的人来说,其实根本不是你五音不全,是你对音乐没有一种独特的接受能力,就是人家常说的,没有音乐细胞,所以,需要开发这一方面的脑细胞,通常对于这种朋友,一来是平时听得少,二来开口少,三来没投入心思.2、要学会先听听歌曲很重要,一是旋律,二是感情,三是气息,四是感觉!很多人光听听就过了,这对于一个要学唱歌的人来说没什么,但是如果你真想唱好歌,那至少你的用心.3、要学会练不管是什么歌曲,就算您是天才,您都要练,练指是练气息,练嗓子,练情感,练肺活量,练歌曲.这些东西你必须要练.当然这是指那些专业学习音乐,以及想学学好唱歌的人来说的.4、运动练习一般喜欢唱歌的人,如果想让自己的发声清脆悠扬,少不了平时的气息去运动练习,这是基本的身体要求.有了运动,平时吸气吐气才不会那么那么深沉,而且不至于发生气息不长的情况.5、起音控制开唱时,就要对这首歌有一点了解,比如它是什么旋律的,应该用什么声段,像比如安静的就用比较柔的声音,比如激昂的就用比较沉与哄亮的声音,以便歌曲高潮部分好掌控发音,不然一会起音错了,一会会把嗓子喊坏.6、歌曲掌握有时候不是光念歌词就可以的,也要跟着学会去唱,唱出优美的旋律是这对音乐的认识度,看你是否能掌握这首歌,拍子的停息,以及拉长的音,这些都要控制好.7、旋律练习不管您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爱好者又或者是五音不全的人,如果您想哼唱,那完全可以是开口就唱,如果唱着跑调,那就尽量跟着歌曲练习,把握住旋律.跟着节拍走.不然永远都唱不了,当您掌握了旋律了,那时唱歌的感情也带动了,这时唱出来的特别有感觉,声音也会收放自如.简单的唱歌方法多听节奏,掌握tempo,大多数唱歌不好五音不全的人都是因为节奏的原因。
需要掌握鼓点、间奏这些关键的tempo。
投入很重要。
好的歌者都是闭着眼睛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
只要全身心投入到一首歌的情境中,相信没有唱不好的歌曲。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培养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培养在声乐演唱中,乐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乐感可以使歌唱家更加准确地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但是,很多歌唱家在乐感方面的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声乐演唱中如何培养乐感呢?一、听音乐听音乐是培养乐感的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反复听乐曲、歌曲,可以让自己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听音乐也可以培养歌唱家的音乐感知能力,让自己更敏感地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二、唱歌练乐感唱歌是培养乐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唱歌,可以让歌唱家更好地体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从而更好地掌握乐感。
在唱歌练习中,歌唱家可以选择一些旋律简单、节奏明显的歌曲进行练习,不断反复唱,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三、练习节奏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节奏感。
没有稳定的节奏感,就无法准确地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因此,练习节奏感是培养乐感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打节奏、跟着节奏走或者在节奏器上练习,不断加强自己的节奏感。
四、跳舞或打乐器跳舞和打乐器也可以帮助歌唱家培养乐感。
跳舞可以让身体更好地感受节奏,打乐器可以让手指更好地掌握节奏。
通过跳舞和打乐器,歌唱家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从而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五、真实的情感表达在演唱的时候,歌唱家需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唱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音乐产生共鸣,更好地发挥乐感。
因此,歌唱家需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六、与他人合唱与他人合唱也是培养乐感的重要方法。
与他人合唱可以让歌唱家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同时也可以让歌唱家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演唱技巧和经验。
七、多参加演出参加演出可以让歌唱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演唱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歌唱家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在演出中,歌唱家需要认真地演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能力和乐感。
总之,乐感是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需要不断去培养和加强的。
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乐感的培养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还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和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两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鉴赏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更是连接人类情感和文化的纽带,在初中音乐教育中,乐感的培养和音乐鉴赏的教学显得尤为关键,它们不仅能够开启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品位和批判思维。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策略1.多感官体验,激发音乐情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创设多感官体验的场景是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巧妙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元素,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营造出令人沉浸的音乐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进行音乐会场景的再现时,教师可以通过灯光效果和布置来模拟音乐会的氛围,学生们坐在一个仿佛是音乐厅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音乐家们演奏时的庄重和激情。
同时,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学生们可以在视觉上与音乐的旋律、情感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感知,通过这样的多感官体验,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仿佛置身于音乐的世界中。
1.活动参与,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歌唱、合奏和舞蹈,教师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学生的音乐表达潜力。
以歌唱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通过合唱,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声乐技能,还能体验到合声和谐的美感,培养对音乐表达的敏感性。
同时,通过参与合奏活动,学生能够学习协同演奏,领悟音乐作品中各个声部的相互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另外,舞蹈活动也是培养音乐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舞蹈与音乐进行互动,将身体的动态表达与音乐的旋律融为一体。
小学音乐唱歌课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路径
小学音乐唱歌课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路径朱卿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程,重视和培养小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可以为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音乐教学的氛围,通过多种方法和技巧培养小学生的音准,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在音准和节奏感的训练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操,让高质量的唱歌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智育”的培养职责,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平都是通过唱歌课实现的。
而音准和节奏感则是唱歌课的基础和灵魂,这不仅是音乐课教学的关键,也是小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提升的保障。
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制约和影响小学生音准和节奏感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演唱者的自身条件等都阻碍了唱歌课的教学效果。
1 唱歌课影响音准和节奏感的因素1.1 内部因素1.1.1 身体原因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声带或身体等因素,唱歌时会引发身体上的疼痛,就会直接影响音准和节奏感的发挥。
如果经常出错,又引不起教师及时有效的纠正,音乐学习的效果就无法保障。
1.1.2 心理素质差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认知水平低,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唱歌教学中会出现吐字不清,音准不稳,音乐的节奏感跟不上等情况,在唱歌中经常会出现跑调、唱错的现象,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甚至会变得胆小和自卑,对音乐课提不起学习兴趣。
1.2 外部因素1.2.1 环境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经常受到环境的干扰,就会导致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会出现音调不准的情况。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无法专注地投入于一件事情。
如果学习的环境过分嘈杂,就会影响个人的发挥,使其丧失音乐学习的信心。
1.2.2 教学方法不当音乐教学是一种行为学习,是一种模仿训练。
教师良好的专业基本功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反之,教学方法不当,教师能力欠缺,就会使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减弱,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无法获得快乐,无法放松去学习。
歌唱中乐感的培养方法
乐感二字全称为“音乐感染力”。
人类对乐感的感觉起源于本身对大自然某些现象的一种自我的体会。
在后来有了交流后,就产生了传播及影响,天长日久慢慢地形成了一习惯。
乐感即音乐感觉,音乐感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也是“个体感受音乐特点的反映过程”。
从狭义的理解,乐感是与生理条件关系密切的音高感、音色感、节奏感、和声感等。
从音乐心理学范畴来看,广义的乐感泛指音乐欣赏、理解、表现各个环节中的创造性特性,所以广义的乐感还包括生理和心理综合的音乐要素,如音乐记忆力、想象力、音乐形式感及音乐审美感等。
平常我们听到的声情并茂中的“情”字,“韵味”、“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等字眼都可属于“乐感”的范畴。
歌唱中乐感的培养方法乐感是歌唱的生命。
在歌唱艺术当中,乐感应该比音色、技巧更重要。
但不是光有乐感,其它的都不要了。
声乐应该是这三种有机的结合。
技巧之高,可以另人钦佩;音色之美,另人感到动听;唯有乐感之生客才能令听众动“情”。
乐感是歌唱中的润色剂。
古人将有良好的乐感的音乐总结为“乐有正声”,即纯正乐音、正音(也可以指合乎音律的乐音)。
例如荀况《乐论》中的“正声感人而顺器应之”的观点,就是对良好乐感的音乐的肯定。
沈括《梦溪笔谈》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不得正声,不足为器”。
良好的乐感对歌唱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歌曲的二度创造,把歌曲表现得有滋有味,能使歌声更优美。
一、何为乐感1、乐感的概念与结论什么是乐感?有人习惯于把乐感的产生归诸于歌者对歌词的理解力即声情并茂的演唱;也有的说成是歌者自我投入所产生的表演结果。
这些说法都存在片面性,都是从主观方面来解释乐感的来源。
有许多歌唱者在歌唱时,“投入”已达到自我陶醉的地步,可听众却无动于衷,丝毫没有“投入”。
有的声乐教师为使学生“投入”,叫学生反复朗诵歌词,往往收效甚微。
反过来有些孩子,却能把一首爱情歌曲表达得非常“感人”。
现在的孩子喜欢唱爱情歌曲但她们既没有爱情的亲身感受,也不懂得所唱的内容是什么,所以不存在“投入”与否的事。
如何培养和提高声乐学生的乐感
如何培养和提高声乐学生的乐感作者:辛咏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5期【摘要】乐感是声乐学习者技能和素质的重要体现。
乐感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中至关重要,是声乐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加强技巧训练、审美能力培养、激情与理智统一运用于舞台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乐感在舞台上挥洒自如,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乐感;训练手段;提高乐感即音乐感觉、音乐感,“是个体感受音乐特点的反映过程”,是声乐学习者技能和素质的重要体现。
由于声乐是一门技巧性高的艺术门类,所以声乐教师一般认为乐感就是指与生理条件关系密切的音高感、音色感、节奏感、和声感等,但这只是一种狭义的理解。
其实,从音乐心理学范畴来看,广义的乐感泛指音乐欣赏、理解、表现各个环节中的创造性特性,所以广义的乐感还应包括乐理与心理综合的音乐要素,如音乐记忆力、音乐想象力、音乐形式感及音乐审美感等。
本文试结合声乐教学实践,从以下儿方面谈谈培养与提高学生乐感的途径。
1 声音美概念的确立——乐感培养的基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主要培养专业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对音乐人才乐感方面的高要求毋庸多说。
近年来对于课程设计的理念特别强调“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构建各有侧重、互相关联、相互贯穿的课程体系”。
声乐属音乐表现类技巧,声乐实践对于专业音乐学习者既是审美的过程,也是立美的过程。
贯彻“以音乐审美为统领”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歌声。
而立美的实践源于审美意识的指导,所以对于人声美的认识即树立正确的声音美观念,是声乐教学中应该首先培养的乐感。
声乐学生接触的声音信息很多,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在分析所接收的声音形态信息时产生偏差和错误。
有的学生缺乏对自己声音条件的了解,盲目选择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中国作品或外国作品。
还有的学生认为金属般的声音来自于宏大的音量,在自己的歌唱器官尚不能队调运作时追求过大的音量,结果使声音于涩僵硬,没有美感。
唱歌的技巧与诀窍_快速提高声乐水平的几个诀窍
唱歌的技巧与诀窍_快速提高声乐水平的几个诀窍很多人认为嗓子的好坏是天生的,乐感更是天生的,觉得自己的嗓子条件不好,声音不好听等等。
其实唱歌是有技巧的,学会唱歌的技巧和发生诀窍就有机会唱好歌。
唱歌的技巧与诀窍有哪些?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唱歌的技巧与诀窍,希望对你有用!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和要求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
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唱歌的最好方法
唱歌的最好方法声音要好听,除了天生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相当一部分男人天生就会混声,会关闭,他们唱高音都毫不费力,但是他们的低音区却一塌糊涂,就像张信哲,熊天平,张雨生,等人那样,他们都不能算得上是全能歌手.因此你大可不必羡慕那些有天赋的人,唱歌这东西讲的最主要是技巧和方法而不是天赋.因此你要练好唱工必须要,1.练好乐感,就是音准,和节奏感,多听歌手的歌,听时要注意他唱的调,然后你跟着唱时,看看有没有降了或者升了,多模仿,不要害怕模仿了别人自己的风格就没有,其实当你模仿到一定程度后,你可以用你模仿下来的声音作基础,建立你自己的风格.2你要明白什么是真音,什么是假音,这很简单也很重要,是基础里的基础3.练习混声,练好混声你照样可以唱到张信哲,林俊杰,陶喆等人的歌了,混声就是真音与假音的混合体,对男生来说这个比较难,因此更需要坚持练习,3练关闭唱法,为什么有的人说话那么响亮,富有穿透力?那就是他用了关闭,一旦运用到唱法来,可以使你的声音响亮,富有穿透力并且不费力,一旦练好了以上的东西,你应该可以自我调节自己的嗓音了,甚至你还可以模仿出几个人的嗓音了.对我有帮助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是下意识的,气吸得少而浅,呼气也不用控制,一次呼吸只要三秒钟左右,不能用于歌唱。
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既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
一次呼吸往往长达十几秒钟,歌唱的高低强弱,茚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吸肌肉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
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声靠气传”。
⒈吸气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深深地闻了一下鲜花的异香----好,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气得才深。
吸气要用鼻和口同时自然的进行,尽力作到平稳轻巧,柔和,不可用强制力量,不能僵,气要吸得深,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窝处。
吸气以后要有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商丘工学院
第一章测试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可以分解为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______和活动目标四个不同层次()。
A:情感与态度目标B:认知目标C:单元目标D:操作技能目标答案:C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体现在()。
A:形式上B:方法上C:内容上D:过程中答案:ABC3.教育者要想制定出相对更为合理的教育目标,就必须不断努力深入全面地了解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和规律,使教育目标的_、_、____等活动,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
A:实践B:调整C:检验D:实施答案:BCD4.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育者首先要对“未知目标”进行筛选。
()A:对B:错答案:B5.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掌管音乐、图形感知、面孔识别、空间知觉、距离判断以及综合性思维活动等。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学前儿童歌唱活动中的体验与艺术表现力通过歌唱活动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______和活动目标四个不同层次()。
A:单元目标B:操作技能目标C:认知目标D:情感与态度目标答案:A2.学前儿童歌唱活动中音乐感的培养有______()。
A:节奏感B:曲式结构感C:音色感D:音准感答案:ABCD3.学前儿童歌唱活动年龄阶段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A:中班阶段目标B:小班阶段目标C:学前阶段目标D:大班阶段目标答案:ABD4.学前儿童歌曲内容的选择应易于记忆和理解,并富于爱、富于想象、富于教益。
()A:错B:对答案:B5.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导入中教师可以将歌词改编成有趣的小故事或者选择与歌曲相关的故事讲述给幼儿听。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幼儿舞蹈动作的学习通过____习得()。
A:练习B:自学C:模仿D:上课答案:C2.下列选项中,________不属于学前儿童韵律活动的教学模式()。
A:示范——模仿——练习B:模仿——创造性发展C:引导——模仿——创编D:引导——探索——创编答案:C3.下列韵律组合形式中,________组合只适合大班儿童()。
培养学生在歌唱中的乐感
止 不 住 又 说 出 真 情 一 一 夜 半 来 天 明 去 既非花 .又非 雾 说 明确有人来 。
理解 审美感 受 和爱憎 情感
通 过 歌
唱形 式全 部 呈现给 听众 才能使 听 众 从 中得到 美感 和享 受 。培养 学生 的 感
1
、
智能 由语 言 数 学逻 辑 律
视 觉空 间 肢 体运 动 音 乐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际 和内 省共七 种 智能构 成。 1 语 言智能 指语 言理
解厦 表达 能力 。2 数 学逻 辑智 能是运 用 逻辑和 科学 的方 式思 考的 能力 。3、视 觉空 间智 能是能 准确 地看 到周 围形
田
量 声 YL O I Ra H OG21年1 珂之 EL W R, FTESN-01 期 、 E
i l 最 鑫 采 中 具 力 者主 国
人 们所 感 的对 象
变化
正 因 为言 语信 息能
与
心 物结 台
听觉一
觉 艺
歌 唱艺术 其
灵 魂的体 现 。怎 样更 好的 表现 出美的 形 象 是音 乐感 受 表现 力 的 崇高 境界 。 美 的形 象是教 化 人的 .形 象可能 是壮
审 美 感 受 和 审 美 体 验 中 。 歌 唱 艺
美 的.可能 是优美 的 可能是 柔美 的
千 姿百 态 争 妍 斗艳 的形 象美 。学生
术 以 它 独 有 的 魅 力 从 审 美 创 造 到 精 神 愉悦 在 广 阔无 垠的 音 响空 间里 回 荡 着 激 情 昂 扬 细 腻 深 情 诉 如 泣 如
年 1 0月
感 染 力 。 富 于 乐 感 的 演 唱 不 仅 善 于 抒 发 和 表 达 音 乐 的 情 感 内 涵 + 而 且 还 能 够 激 发 欣 赏 者 的 情 感 能 够 通 过 生 动 感 人 的 音 乐 使 人 得 到 愉 悦 和 精 神 的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感二字全称为“音乐感染力”。
人类对乐感的感觉起源于本身对大自然某些现象的一种自我的体会。
在后来有了交流后,就产生了传播及影响,天长日久慢慢地形成了一习惯。
乐感即音乐感觉,音乐感是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对音乐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也是“个体感受音乐特点的反映过程”。
从狭义的理解,乐感是与生理条件关系密切的音高感、音色感、节奏感、和声感等。
从音乐心理学范畴来看,广义的乐感泛指音乐欣赏、理解、表现各个环节中的创造性特性,所以广义的乐感还包括生理和心理综合的音乐要素,如音乐记忆力、想象力、音乐形式感及音乐审美感等。
平常我们听到的声情并茂中的“情”字,“韵味”、“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等字眼都可属于“乐感”的范畴。
歌唱中乐感的培养方法乐感是歌唱的生命。
在歌唱艺术当中,乐感应该比音色、技巧更重要。
但不是光有乐感,其它的都不要了。
声乐应该是这三种有机的结合。
技巧之高,可以另人钦佩;音色之美,另人感到动听;唯有乐感之生客才能令听众动“情”。
乐感是歌唱中的润色剂。
古人将有良好的乐感的音乐总结为“乐有正声”,即纯正乐音、正音(也可以指合乎音律的乐音)。
例如荀况《乐论》中的“正声感人而顺器应之”的观点,就是对良好乐感的音乐的肯定。
沈括《梦溪笔谈》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不得正声,不足为器”。
良好的乐感对歌唱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歌曲的二度创造,把歌曲表现得有滋有味,能使歌声更优美。
一、何为乐感1、乐感的概念与结论什么是乐感?有人习惯于把乐感的产生归诸于歌者对歌词的理解力即声情并茂的演唱;也有的说成是歌者自我投入所产生的表演结果。
这些说法都存在片面性,都是从主观方面来解释乐感的来源。
有许多歌唱者在歌唱时,“投入”已达到自我陶醉的地步,可听众却无动于衷,丝毫没有“投入”。
有的声乐教师为使学生“投入”,叫学生反复朗诵歌词,往往收效甚微。
反过来有些孩子,却能把一首爱情歌曲表达得非常“感人”。
现在的孩子喜欢唱爱情歌曲但她们既没有爱情的亲身感受,也不懂得所唱的内容是什么,所以不存在“投入”与否的事。
可见,乐感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解释:即“感染力”主要应是对听众的感染力,是令听众“投入”的精神力量。
从主观上说,唱者之所以能产生感染力,在一般情况下是对“曲”的理解先于对“词”的理解。
对“曲”的理解完全是“直觉”的。
绝大多数歌迷喜欢上一首歌的第一原因总是曲调“好听”,“好听”引你入门。
单单对歌词产生兴趣而喜欢某首歌的情况也有,但毕竟是少数。
曲与词是紧密相连的艺术整体。
从音乐这方面看,曲调是第一位;从文学的角度看,歌词是第一位的。
不存在轻重之分。
乐感和技巧一样,是有等级可分的。
一流乐感的人具有强烈的“创造欲”,而且大多是自发的。
能“动人肺腑”甚而达到令人终身难忘的程度;二流乐感的歌声,往往只能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三流的事实上已无“感”可言,只能把一首歌比较完整地唱下来,令听者不厌烦而已。
乐感的体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就像戏剧演员中有悲剧演员、喜剧演员或两方面都擅长的演员,都可成为一流表演艺术家。
乐感的体现也是多制式的,有的善于把缠绵悱恻之情唱得催人泪下;有的善于把轻松诙谐之情唱得令人喜而忘忧;有的善于表现恬静、深情,能把你领入梦幻般的意境;有的善于表现激情,令听众荡气回肠,甚至“疯狂”……。
有志于歌唱的歌手,如果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不断地提高演唱技巧和音乐素养,自然会不断开拓“歌路”,使风格向多元化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刘欢就是一个例子。
二流乐感的歌手是否能通过像歌唱方法达到一流的水准?应该说一流的乐感是学不会的,因“创造欲”是无法效仿的。
但是二流乐感的歌唱者可以成为一流,那就要靠技巧。
乐感虽属后天因素,但经过有意识去学习也能获得。
嗓音也是天赋的,但如果有缺陷,可以通过后天的方法加以训练,在整容与美容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嗓音的整容术和美容术的发展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一个声乐研究宽广的空间,值得声乐研究者们引起重视。
2、乐感的重要性在人类长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乐感”的概念已经被确立,并得到广泛使用。
这无疑是建立在充分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概括的升华。
因此,对乐感进行一些具体的探讨,不论是对于了解和掌握音乐规律,还是帮助提高我们的音乐学习,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认为乐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过程,它是客观的音乐音响通过听觉感受后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通常所说的乐感不是对单一音乐要素的感知觉(如音高、音长、音量、音色),也不是对某一音乐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等)的听觉鉴别和判断,而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总和的概念性表述。
当然,音乐是多种音响要素的有机组合,任何一项“指标”的缺失,都会影响到乐感的完美构成。
由此可见,乐感是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从技术层面来看,它包容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音准感、节拍感、节奏感、调性感、和声感等构成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的感知能力,这说明了良好的音乐技能技巧是获得乐感的基础。
但是这种感知能力的内涵决不是单纯技术层面的,而是建立在良好音乐技能技巧基础上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例如音乐进行的通顺感、乐句乐段的完整感、音乐语言的自然流畅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音乐情感表达等,都是乐感所包容的范畴。
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说,乐感就是美感,而人类的音乐审美活动就是围绕乐感所展开的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活动。
由于音乐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运转网络,因此,乐感的内涵就不仅仅是感知音乐能力的显现,它必然包容了在表现音乐过程中所传递和表达出来的乐感。
二、乐感的培养1、乐感培养的基础声音美意识的构建不仅属于歌唱能力范畴,同时也属于审美能力范畴。
在声乐教学当中,技巧训练不仅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而且应该融技巧于审美当中,视技巧与声音美意识的形成为双向的互动环节,将歌唱艺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训练。
对于学习声乐的人来说,接触的声音信息很多,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容易使我们在分析所接手的声音形态信息时产生偏差和错位。
比如不少人由于崇拜某位歌唱家,听他的盒带、唱碟,看有关的VCD、DVD,继而按照听来、看来的主观反映进行模仿,模仿时又一味追求名家风范,不顾自己的音乐技能水平与声音局限,结果造成声音扭变型适得其反。
因为通过现代传媒播放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受音响信号、设置的影响,以及在制作中可能经过了技术处理甚至修整,与原生态的歌唱声音相比多多少少产生失真,这种声音很容易使我们产生误导。
歌唱学习中必须学会认识人的声音色彩的差异性;善于寻求自己的最佳音色;并要求从每一个音、每一个字到每一句、每段的歌唱都以声音概念为统领,塑造符合自身特性的通常、自如、柔和的声音,做到不贪大、不贪高,唯求美。
2、乐感培养的途径声乐是用人声表现曲调与歌词的有机统一,语言是歌唱的基础。
记得在高中刚学声乐的时候,声乐老师就强调过这一点。
很多人往往盲目追求声音色彩与高难度的技巧训练,而对语言的训练不够重视,在唱西洋美声作品表现尤为突出。
其次,语感与乐感是相通的。
良好的语感与乐感要求气息相通,位置统一,发音自然,而前者又是后者形成的重要基础,二者协调一致的最高境界是歌唱时“声中无字,字中有声”。
这在我们平时练声是体会更加深刻。
对于方言较重的学习者,可以在规范语言的基础上,加强以说代唱的练习。
具体的方法有:第一,抽出作品有难度的句子,先放慢节奏,高位置(“哼鸣”位置)练习,象传统戏剧的训练中的喊嗓,有针对性地校正发音。
第二,做到“心足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持藻”。
即强调在把握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后,再配上音调演唱。
起初当我拿到作品后非常急于开谱,对歌曲内容不求甚解,以至于出现歌唱中忘词和表现力差的现象。
发现毛病之后,我渐渐养成了先理解作品内容,然后有感情地朗诵,最后再进行歌唱的良好习惯。
第三,在我们延长中遇到因音高、音色或节奏不够到位影响了作品的表现力时,可以暂缓歌唱,先高位置地有感情地练习“说”,然后再按“说”的状态体会正确歌唱的方法。
另外,延长外国作品时,由于其非母语的特性,也应专门练习“说”的能力,尤其要注重字的清浊、重音、连断等问题,在“说”得清楚,“说”得到位后再演唱。
3、乐感培养的实践当我们学会了歌谱,能够正确地演唱演奏时,必须及时转化到音乐表现的要求上来,我们不仅要唱“对”,而且要唱“好”。
这个“好”不仅是唱得连贯、通畅、自然,而且要将音乐的内在情感从内心表达出来。
由于音乐的情感是审美情感,它比生活中的情感更强烈、更集中,也更富有感染力,自然对乐感的培养极其有利。
即使是视唱等技能训练也必须要求在掌握了音高、节奏等音乐要素之后,将音乐的“味道”唱出来,避免单纯追求技术要求,而忽略了音乐的整体完美感。
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可以从发声训练,音程节奏训练,和语言感觉三方面来培养我们的乐感。
发声训练方面:我认为发声训练也要像练习歌曲一样,既要强调演唱技巧,同时又要要求对没有歌词的发声练习曲对其赋予它一定的情绪来演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我们的心理要素,发挥其音乐想象力,培养了有感情的演唱习惯从而培养和提高了我们的乐感。
音程节奏训练方面:一首乐曲由很多音高不同的音阶组成,音程准就是要我们注意乐句,乐段和音阶之间的音准。
节奏稳是说在演唱中必须注重乐曲的强弱拍和音符时值的稳定与准确。
在声乐演唱实践中常常会出现音高不准,节奏不稳的现象。
这看来细小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歌曲的表达效果。
就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做发声训练时音级跳进较大的练声曲,并用唱名代替母音的方法来做发声训练这样就可以既做了发声练习又纠正音准了。
由于歌唱方法的不稳定,如气息控制不稳等,也会影响音准节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多练习,增强肌肉的记忆力控制好呼吸,使音准节奏得到改善;另外在演唱前我们一定要有心理音高和心理节奏的相对心理定式。
这一点对于控制音准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感觉方面:声乐演唱是人声与歌词的完美统一语感与乐感是相通的。
中国作品以中国语言为基础,所以,在演唱歌曲之前,一定要了解相对应的语言特点,才能更好的体现歌曲的艺术风格。
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先理解作品内容,然后在歌唱状态上有感情的“说”,最后再按“说”的感觉体会唱的感觉的习惯。
这样音乐感觉就会随着语言感觉的提高而提高。
三、歌唱中的音乐表现1、表演的声腔之美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结合于脑力、体力、想象力、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声乐表演艺术与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都服从于一定的审美意识,讲求美学原理。
那么,就必须建立起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能让我们去衡量、判断某个作品的美或不美。
在声乐表演艺术与美学之间找出他们科学和哲理上的依据,运用哲学的思辩对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规律进行逻辑的论证,从而使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规律上升为科学的高度,达到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原理的认识,同时也可丰富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