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唱科学发声的四个要素
歌唱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练声技巧
![歌唱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练声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c2e40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9.png)
歌唱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练声技巧一、引言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拥有一副美妙的歌喉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练声是提高歌唱水平的关键,掌握一些常用的练声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嗓音潜能。
本文将介绍歌唱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练声技巧,帮助大家在歌唱道路上更进一步。
二、歌唱中的基本练声技巧1.呼吸控制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够提高歌唱效果。
在歌唱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呼吸,避免气急败坏的现象。
通过腹式呼吸和胸腔呼吸相结合,为发声提供充足的支持。
2.发声部位发声部位是指声带在发声时的震动位置。
了解自己的发声部位有助于发挥嗓音特色。
可以通过模仿其他歌手的发声部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
3.音准与音色音准是歌唱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音高的把握,使歌曲更加和谐。
同时,音色是歌声的独特魅力所在,通过共鸣腔的运用,调整声带张力,使音色更加丰富。
4.语言表达歌唱不仅仅是声音的表现,还包括歌词的表达。
在歌唱过程中,要注意词语的语气、情感的传达,使歌声更具感染力。
三、具体练习方法1.呼吸练习呼吸练习可以帮助歌唱者保持稳定的呼吸。
可以通过深呼吸、慢呼吸、快呼吸等方法进行练习。
2.共鸣练习共鸣是指声音在共鸣腔内产生共振的现象。
通过共鸣练习,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使歌声更具感染力。
常见的共鸣练习有: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共鸣等。
3.音阶练习音阶练习是提高音准和音色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简单的音阶,如大调、小调等,进行上下行练习。
4.歌曲演练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演练,能够提高歌唱技巧。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歌曲的节奏、情感、音准等方面的把握。
四、日常保养与注意事项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有助于嗓音的健康。
2.保护嗓子避免过度用嗓、大声喊叫等损伤嗓子的行为,注意喉咙的保暖和湿润。
3.合理用嗓在使用嗓子时,要注意音量、音调的控制,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唱歌。
五、总结掌握歌唱中的基本练声技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能够提高歌唱水平。
四年级上册声音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声音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86f5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8.png)
四年级上册声音科学知识点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在说话、唱歌、打电话、听音乐等活动中都会听到各种声音。
了解声音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声音。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在空气、水、固体中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声音。
例如,在吹笛子的时候,气流通过笛子的吹口振动空气,产生音乐声;在敲打钢琴的时候,琴弦通过敲击振动,发出声音。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发声体:能够振动产生声音的物体称为发声体。
例如人的声带、乐器的弦、木琴等都是发声体。
2.振动:发声体振动时产生声音。
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音;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音。
3.声波: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
声波在传播时,会形成密厚的气压区和稀薄的气压区。
4.传播介质: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播,空气是常见的传播介质,水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性质也有一些特点,下面是几个重要的性质:1.响度:声音的响度是表示声音的强弱的物理量。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强度有关,强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我们一般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表示响度的大小。
2.频率:声音的频率是表示声音的高低的物理量。
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我们一般用赫兹(Hz)作为单位来表示频率。
3.音调:声音的音调是表示声音的高低的主观感受。
我们通常将音调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个范围。
4.回声:声音在遇到物体反射后,返回原来发声体的现象称为回声。
回声的产生需要有足够远的距离和光滑的物体来反射声波。
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电话、无线电、电视、录音机等都是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信息交流和娱乐。
此外,还有许多仪器和设备利用声音来检测和测量。
例如,超声波仪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距离和速度,心电图可以利用声音来检测人体的心脏活动。
在学习声音时,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误区。
例如,很多人认为声音是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实际上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论科学歌唱的三腔共鸣
![论科学歌唱的三腔共鸣](https://img.taocdn.com/s3/m/32e72d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7.png)
论科学歌唱的三腔共鸣一、声音共鸣的物理原理声音共鸣是指当声波穿过某种物质时,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而被放大和反射的现象。
在人类的声音发声过程中,也存在着共鸣的物理原理。
人类的声音产生于声带振动,然后通过喉咙、口腔和鼻腔等腔道的共鸣作用,形成最终的声音。
三腔共鸣即指的是喉咙、口腔和鼻腔这三个地方对声音的共鸣作用。
喉咙是声带的振动器,它产生的声音首先进入到口腔中,接着通过口腔的共鸣作用进一步放大,并最终通过鼻腔的共鸣作用形成更加丰富和饱满的声音。
这种三腔共鸣的形式使得声音更加圆润、富有变化和表现力,是科学歌唱技巧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二、声音共鸣的形式在科学歌唱中,声音共鸣的形式对于声音的品质和表现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口腔和鼻腔的共鸣作用,决定了声音的色彩和音质,而喉咙的共鸣作用则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和力度。
在进行歌唱练习时,需要充分利用这三腔共鸣的作用,调整好口腔和鼻腔的空间,使声音得到合理的共鸣放大,同时通过喉咙的调控,掌握适当的发声力度和张力,使得声音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三、对歌唱技巧的影响三腔共鸣对科学歌唱技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了声音的音质、音色和音量,还直接关系到歌手歌唱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科学歌唱中,歌手需要通过科学的呼吸和声音调节,使得三腔共鸣的共鸣效果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喉咙的共鸣作用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和力度。
通过合理的发声技巧和声带的调节,歌手可以掌握好声音的力度和音质,实现高音和低音的自如切换,从而展现出更加丰富和饱满的音色。
口腔和鼻腔的共鸣作用则对声音的饱满和色彩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口型和舌位的调整,歌手可以使声音在口腔中得到适当的共鸣放大,表现出更加明亮和富有变化的音色;而通过鼻腔的共鸣作用,歌手可以使声音更加富有韵味和柔和,从而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三腔共鸣对于歌唱技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决定了歌手声音的品质和表现力,直接关系到歌唱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美声入门正确发声方法
![美声入门正确发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dbf7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2.png)
美声入门正确发声方法
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对于美声歌手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的发声方法不仅可以保护声带,还可以提高歌唱的质量和表现力。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美声入门的正确发声方法。
首先,正确的呼吸是美声歌唱的基础。
要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必须要有充足的气息。
因此,正确的呼吸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唱歌时,应该通过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腹部,然后缓慢地呼出,保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
其次,正确的发声姿势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姿势可以保证声音的自然流畅。
在唱歌时,应该保持挺胸、收腹、放松肩膀的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使声音能够自由地流畅发出。
另外,正确的发声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证声音的清晰和响亮,必须要通过正确的发声方式来实现。
在唱歌时,应该通过发声部位的调整来调整声音的高低、音色和音量,使声音更加清晰、响亮。
最后,正确的发声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
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发声水平。
可以通过唱一些简单的练习曲来锻炼自己的发声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发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发声能力。
总之,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对于美声歌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呼吸、姿势、发声方式和练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发声水平,使自己的歌唱更加出色。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美声歌手。
怎样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78c95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d.png)
怎样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有哪些现在有很多唱歌的人学习唱歌不知道用怎样的科学发声方法?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吧?下面是店铺!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有效的发声方法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练习科学发声的方法首先要从形体开始煅练:五句话,十个字:稍息、提肛、垂闾、收腹、挺胸。
成为自已的习惯动作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大约需要20天左右。
人用于发声共五个腔体,腹腔,力量的源泉。
胸腔、咽腔、口腔、头腔、共鸣腔。
可以调节的只有口腔和咽腔。
首先从口腔开始以下颌为基准向后仰头张咀使下颏骨充分打开下陷一个坑就到位了。
口腔内部打开:把舌头吐出然后卷起收回,舌尖放在下唇上面(要点),舌面下凹。
然后检查下颌的疙瘩肌由是否放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炼成为自已的习惯动作,这就是口腔打开的方法。
大约10一20天左右。
然后训炼咽腔打开,在口腔打开的基准础上口鼻同时深深吸气,敝住把喉位下拉,每天45分钟,一个课时,分三份,早、中、晚各15分钟能达到一口气一分钟以上最好,经过长期训练,大约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喉位就可稳定的站在索骨窝的上方了,记住舌尖一定放在下唇上方,以舌尖为圆心,舌根向下画圆!这样咽腔就成简状,完全打开了,与胸腔贯通。
胸腔、咽腔、口腔打开后,进行头腔打开的训练。
轻轻的发出”疑“阿”的声音去训练高位置,记住一定是轻轻的,不可加力,一加力喉位就会上移随着喉位的稳定性加强了,逐渐的放开音量,这样训练就能达到四个腔体同时打开!科学发声法就炼成了。
您可以唱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格,流行的歌曲!可独唱可合唱,可唱低、中音,可唱高音的任何歌曲,只要您喜欢。
到那时您就是优秀的歌唱家了!我的电话:135****6330不信我可以给大家演示。
(ps喜欢唱歌的小伙伴可以去骚扰骚扰热心滴老续哟) 最后还有一点要提示,在演唱歌曲时一定要把阴平和阳平的字(韵头、韵腹、韵尾)在韵尾时收在”上(尚)声或”去”声上,就能字正腔圆了。
此是声乐发声基本功训炼法,简单明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程序化,按步就班,只要一步步走下来,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谁都可以炼成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训炼法!这种训炼方法,适用于所有人,教师、公交售票员,播音员学了它声音会非常好听,不会司哑。
科学练声的小技巧
![科学练声的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6b27ef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c.png)
科学练声的小技巧科学练声的小技巧一、每个字,每个元音始终要保持高位置,共鸣焦点始终集中。
这样观众才会感到你唱得不费力。
关键在于喉头稳定不动,而不是张大嘴去转换不同的元音。
喉头位置不变,可以随意唱出亮音或暗一些的声音,声音的共鸣点总是集中在一点上。
二、舌头别凸起,舌头动,声音也会变。
舌放平使嘴里的空间更大。
三、声音的位置要放在面罩里,就能有共鸣,不要憋在喉咙里,要放出来。
有两点要始终做到:第一,喉结放下;第二,横隔膜肌肉有力,支持住声音的稳定。
四、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唱,声音的位置不能变,一定要用连音唱,直到最后的音。
横隔膜始终有力的支持着,特别要注意与喉咙都不许动。
五、唱歌时胸部始终是扩胸的,嘴要象说话时一样自然。
唱弱音、唱强音位置一致,饱满、明亮。
当面带微笑唱时,声音位置就高,入了面罩共鸣腔。
声音要宽、要圆、要明亮,但不是口腔里做出来的,而是里面打开了喉咙。
六、牙关处要打开,声音才能深,就在大牙处嚼着每一个字,这样可以不张大嘴,用里面打开了咬字,声音圆润,各个元音的位置也容易统一。
七、你要记住做两件事:打开喉咙、保持声音位置。
在低声区,别使劲,象说话一样。
唱高音时不要一到高音嘴一张大就没有了位置。
八、嘴不要上下打开太多,别太过分,不要上下的O(竖椭圆嘴形很容易捏紧喉咙!)。
主要是里面打开,里面咬字位置高。
九、美声学派要求声音唱得非常连贯,每个元音都要在一条线上,线条很纯,呼吸位置也一致。
十、打开喉咙,声音进入面罩共鸣处,横隔膜有力量,控制住气息的供应。
这三者必须联系起来,共同配合好。
唱高音时,一方面声音位置往上,达到面罩共鸣焦点,而另一方面,又要有人体往下坐的感觉,感觉到一种力量向下往胸腔,一直到横隔膜处。
十一、练习气息的连贯性,用“1 2 3 4 5”唱a,e,i,o,u.不到万般无奈不换气; 快速唱 1234 5432 1234 5671 2176 54321这条练习,既能联系高低音的声音统一,又能练气。
学唱歌必备的发声要领口诀
![学唱歌必备的发声要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9cb7be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6.png)
学唱歌必备的发声要领口诀在无数的演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几个口诀概括了唱歌发声技巧的所有内容,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学唱歌必备的发声要领口诀相关资料。
学唱歌必备的发声要领口诀一、歌唱姿势要领口诀头正、颈直、看前方,“脊梁插着擀面杖”。
自然挺胸双肩垂,张嘴下巴“懒洋洋”。
双腿站立前后分,重心放在前脚上。
手势自然形体美,“松而不懈”“紧不僵”。
收腹提臀两胯开,积极、松弛全身唱。
二、歌唱呼吸要领口诀鼓腹吸气沉“丹田”,贴着咽壁“吸着唱”。
胸口松开向下“叹”,气沉胸底腰扩张。
“又吸又呼”声流动,气向下“铺”音向上。
腰一缓劲儿就换气,被动换气不用想。
“关闭”高音气倒灌,腔体松开“一米长”。
“气行于背”“吹瓶口”,“吹”响头腔点明亮。
后背控制上、下“吸”,全身舒展气流畅。
呼吸稳定最省力,轻松愉快把歌唱。
三、歌唱发音要领口诀胸口发音不能憋,“声音落底”气通畅。
“声门适度”“三不准”①,腔体上下要“虚张”。
张嘴“内视”往下“看”,喉结下沉底宽敞。
“忘掉喉头”没感觉,“听着、看着”咽腔响。
胸口往下找气柱,音色纯净又明亮。
“高音气大嗓眼儿小”,声带不躲要敢唱。
气混声儿来声混气,贴边儿向后进咽腔。
四、歌唱共鸣要领口诀共鸣位置在咽壁,共鸣音响灌咽腔。
共鸣反射找“焦点”,前“哈”后“哼”气通畅②。
音域升高变母音,腔体“打开”要舒张。
“关闭”拢住共鸣点,声音胀满鼻咽腔。
抬起软腭“打哈欠”,“打开喉咙”气通畅。
五、歌唱语言要领口诀“贴着咽壁吸着念”,咬字吐词在咽腔。
“挂住字头”往后送,胸口换字不能忘。
被动念字最轻松,语音清晰声音棒。
“挂住前面往后兜”,高音“说”、唱在头腔。
言语生动情感深,音色、力度巧变样。
传情达意需准确,语气“喷口”要恰当。
“字正腔圆”真功夫,表现内容有分量。
“声情并茂”才感人,歌唱艺术魅力强。
① 声带上“不准挂音,不准用劲儿,不准通气儿”是感觉上的三不准。
② 前“哈”后“哼”的意思为:声音向前反射时,有哈气的感觉,声音向后哼唱时,有往后*的感觉,所以是气向前声儿向后的感觉。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5a3363f111f18582d05a32.png)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科学发声训练的方法一:基本训练影响音质的要素有以下几点:呼吸、横隔膜、声音共鸣、口腔各部位灵活性。
人类的发音器官一般分为三个部位—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和鼻腔人类的声音是有呼吸的气流造成的,气流是声音的原动力,正常的呼吸是语言流畅的基本条件。
1、呼吸器官主要是由肺、胸腔、横隔膜三部分来分担责任的。
肺:人的声音就是靠肺排出的气流。
经由支气管、气管达到喉头,冲击声带、咽头,擢用与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形成的。
2、咽头与声带:声带藏在咽头里面。
两条声带可以左右,也可以闭拢,中间的通道叫"声门"。
从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是,就引起了声带的震动,发出声音。
3、咽腔、口腔和鼻腔:是声音要的共鸣器官,声波从声带所发出的微弱而单纯的声音,经过这些共鸣器官的调节作用,不仅音量加大了,而且音色也丰富了科学发声训练的方法二:用气训练和发声练习(一)用气训练:(15分钟)目的(1)提高音质。
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气不足,声音暗淡无光。
用气过猛,又损坏声带。
如果使用得当,不仅音色优美,音量也会大的惊人(2)学会调整呼吸,缓解紧张,放松心态。
位置:A:舒适地做在椅子里,闭上眼睛,均匀地呼吸,全身放松不动。
头部放松、面部肩部、后背、腰部、大臂小臂、手指、大腿小腿。
脚趾,全身没有任何紧张。
听一段音乐,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妙的音乐上。
B寻找呼吸支点。
继续闭眼,全身放松不动,去感觉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地方在活动,请把手放在那位置上。
C方法:在椅子上做直,背部伸直,肩部放松,下额微收,双手掌心向上防在膝上,双目自然禁闭,先将体内的气呼出,然后慢慢地、均速的呼入,吸气时,腹部凸起,腰部同时张掌开。
不是向上挺胸,而是向上掌开,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控制片刻后,在慢慢的呼出,呼气时,切忌一下把气放出,而是要控制住腰部,慢慢的呼出气来,呼气的感觉好象是慢慢的叹气。
歌唱的发声技巧范文
![歌唱的发声技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5746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3.png)
歌唱的发声技巧范文歌唱的发声技巧是指通过正确的呼吸、声音的控制和调节,有效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感受的方法和技巧。
在歌唱的过程中,发声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歌手获得更加出色的演唱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歌唱发声技巧。
一、呼吸技巧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基本功,也是其他发声技巧的前提。
要想获得强有力的声音和稳定的音质,必须通过腹式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气息。
腹式呼吸是指通过膈肌的收缩将气息吸入到腹部,然后再通过控制呼气的速度和力度来控制声音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共鸣技巧共鸣是指声音在身体内腔的反射和放大。
通过正确的共鸣技巧,可以使声音更加丰满、饱满和有穿透力。
常用的共鸣技巧包括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通过正确的嘴形和舌位来产生共鸣,鼻腔共鸣是通过正确的鼻腔开放度和气流量来产生共鸣,头腔共鸣是通过正确的颈部放松和驱动声音来产生共鸣。
三、音调控制技巧音调控制是指通过对声音高低和强弱的调节来达到表现歌曲情感的目的。
音调的高低是通过喉咙的张合程度和发声筋的收紧程度来调节,强弱则是通过气流量的大小和声带的松紧程度来实现。
在进行音调控制时,要注意避免夸张和刻意的做作,保持自然和舒适。
四、音色调节技巧音色是指声音的质感和特色,通过对声带振动的调节和共鸣的选择,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
常见的音色调节技巧包括调整嘴形和舌位来改变共鸣的位置和形状,调整发声筋的张力和气流量来影响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幅度。
五、发音技巧发音是指歌词所用语言的正确发音。
要想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感受,歌手必须准确地发音。
发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听众对歌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发音时,要注意清晰准确地发出每个音节,同时也要根据歌曲的风格和表达要求进行合适的发音调节。
六、音乐表达技巧音乐表达是指通过音乐技巧和个人情感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感受。
要想更好地表达歌曲,除了掌握歌唱的技巧外,还需要通过个人的理解和感悟来注入自己的情感。
可以通过音乐装饰、音乐延长、情感转换等手法来实现。
歌唱技巧精品文档
![歌唱技巧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98dac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a.png)
歌唱技巧一、概述歌唱是一门艺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技巧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歌唱技巧,帮助歌手在演唱时更加出色。
二、呼吸控制呼吸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呼吸可以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使歌唱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下面介绍几种呼吸控制的技巧:1.深腹式呼吸:通过放松腹肌,通过鼻子深吸气,使气息填充到腹部,然后缓慢用口吐气。
这样可以保持气息的稳定,让声音更加有力量。
2.避免肩膀抬高:在呼吸时,不要让肩膀抬高,应该保持放松的状态,让胸腔得到充分扩张,增加气息容量。
三、咬字和发音良好的发音可以使歌曲更加清晰,并传达出正确的情感。
以下是一些提高发音清晰度的技巧:1.清晰发音:在歌唱中,要特别注意每个音节的发音,尤其是辅音和元音的准确发音。
要注意舌头的位置和音符的长度。
2.语气表达:要根据歌曲的情感来表达正确的语气,如悲伤、愤怒、喜悦等。
通过在歌唱中加入一些细微的音色、弯音或颤音等技巧,可以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四、音准和音色音准是指歌手在演唱时能够准确地把握音高,保持与伴奏的和谐。
以下是一些提高音准的技巧:1.训练耳朵:通过听音乐、进行听力训练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更准确地听出音高和音程的变化。
2.声音放置:合理地将声音放置在口腔的不同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音色。
要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氛围来调整声音的放置,使之更符合歌曲的要求。
五、表演技巧除了歌唱技巧,良好的表演也是一位歌手必备的素质。
以下是一些提高表演水平的技巧:1.舞台表现:通过适当的动作、姿势和舞台表演,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要注重动作的协调性和舞台的利用,使歌唱更具视觉冲击力。
2.情感表达:要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观众建立情感的共鸣。
结论歌唱技巧是歌唱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掌握呼吸控制、咬字和发音、音准和音色以及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技巧,歌手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更加出色地展示自己。
唱歌发声技巧_科学练声方法
![唱歌发声技巧_科学练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c1b2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b.png)
唱歌发声技巧_科学练声方法1.正确的身体姿势: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对于发声至关重要。
站立时,双脚保持与肩同宽,身体保持挺直,放松肩膀和颈部。
站立时可以轻微弯腰,但不要弯曲过度。
在坐着练声时,保持腰背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2.深呼吸练习:深呼吸是发声的基础。
练习深呼吸可以帮助扩展肺部容量,提高气息控制力。
可以练习利用鼻子吸气,使腹部膨胀,并逐渐吐气。
在吐气时,注意保持稳定的气流,不要突然中断或破音。
3.热身练习:在唱歌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练习可以预防声带受伤,并帮助均匀分配气息。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头部转动、肩膀转动、颈部伸展等,以放松肌肉。
同时,可以利用音阶或嘴唇发声来热身。
4.音阶练习:练习音阶可以帮助提高音域、音准和声音弹性。
可以从低音区开始,逐渐向高音区展开练习。
注意每个音符要准确、清晰地发出,并保持稳定的气流。
可以选择不同的音阶模式进行练习,如上行音阶、下行音阶、半音阶等。
5.发声位置与共鸣:发声位置和共鸣对于歌唱表现起着重要作用。
发声位置是指声音产生的部位,可以尝试从喉咙、喉结、胸腔、头部等部位发声,并观察声音的质量和共鸣感。
共鸣是指声音在身体中产生的共同共鸣效果,可以通过扩张胸腔、控制喉咙和颌骨来增加共鸣感。
6.演唱技巧:除了声音技巧,演唱技巧也是歌手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
可以学习正确的发音和发音技巧,以及如何表达情感和塑造角色。
可以通过模仿一些优秀的歌手和演唱家,学习他们的技巧和风格,并逐渐发展自己的独特之处。
7.保护声带:声带是歌手最重要的乐器,必须进行适当的保护。
避免过度用力唱歌或嗓子干燥,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量饮酒、吸烟和暴露于刺激性气体中。
定期休息和保持良好的声乐训练习惯也是保护声带的重要措施。
发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需要综合考虑呼吸、音准、共鸣、演唱技巧等方面。
科学的练声方法可以帮助歌手提高发声技巧,并减少声带受伤的风险。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个体差异也需要考虑,每个歌手都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练习。
正确的歌唱方法
![正确的歌唱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b3a9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8.png)
正确的歌唱方法
首先,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良好的呼吸控制可以使声音
更加稳定和持久。
在唱歌时,要通过深呼吸来充分吸入空气,然后
利用腹部肌肉控制呼气,让声音更加饱满和有力。
同时,要避免用
胸部呼吸,这样会使声音变得浅薄和无力。
其次,正确的发声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唱出动听的声音,必须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在唱歌时,要注意用深腔发声,即声音
要从腹部产生,而不是从喉咙。
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加圆润和富有穿
透力。
同时,要注意发音清晰,避免模糊不清或含糊不清的发音。
此外,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也是歌唱的关键。
音准是指唱准音高,不走音,不偏离音准。
唱歌时要注意练习准确的音高,避免走
音或唱偏音。
同时,要有良好的节奏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做到有条不紊地唱出每一个音符。
最后,正确的演绎和表达也是歌唱的重要部分。
唱歌不仅仅是
技术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用心去演绎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要想
唱出动人的歌声,必须要理解歌词的含义,用心去诠释每一个音符,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歌曲中真挚的情感。
总之,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歌唱成功的基础。
要想唱得好,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然后要注意发声技巧,保持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最后要用心去演绎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好这些歌唱技巧,唱出动人的歌声。
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
![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daea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2.png)
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唱歌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训练的艺术,而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唱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歌手,都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在演唱时达到最佳效果。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
首先,正确的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
要想唱出浑厚、饱满的声音,必须掌握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指在吸气时,腹部应该向外膨胀,而不是胸部。
这样可以使得气流更加充足,声音更加稳定。
其次,正确的发声姿势也是至关重要的。
唱歌时应该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这样可以使得呼吸更加顺畅,声音也更加清晰。
同时,保持身体的放松也是很重要的,紧张的身体会导致声音的不稳定。
另外,发声时要注意发声部位。
声音应该来自腹部而不是喉咙,这样可以避免对声带的损伤。
同时,要注意发声的位置,不同的歌曲可能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发声,要根据歌曲的特点来调整发声的位置。
此外,发声时要注意音准和音色的控制。
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度,要想唱出好听的声音,必须保持良好的音准。
而音色则是指声音的质地和特点,不同的歌曲可能需要不同的音色,要根据歌曲的特点来调整音色。
最后,要不断地进行训练和练习。
唱歌是一项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的技能,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可以通过唱练习曲来提高音准和音色的控制,也可以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歌曲来提高发声的技巧。
总之,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是唱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够唱出好听的声音。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更加动听的歌声。
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
![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05d6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2.png)
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
唱歌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正确的发声方法对
于唱歌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唱歌发声的基础。
我们知道,声音是
由呼吸产生的,因此唱歌时要保持深而稳定的呼吸。
在唱歌之前,
可以进行一些呼吸训练,比如深呼吸和吐气练习,以增强肺活量和
呼吸控制能力。
其次,正确的姿势也对唱歌发声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的姿势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呼吸,让声音更加自然和流畅。
在唱歌时,
我们应该保持站立或坐姿的正确姿势,挺胸抬头,放松肩膀和颈部,不要过度用力或者低头。
另外,发声时要注重嘴唇、舌头和喉咙的放松。
唱歌时,嘴唇
要放松微微张开,舌头要平放在下颚,喉咙要放松不要紧张。
这样
可以让声音更加清晰、圆润,也更加自然。
此外,正确的发声方法还需要注意音调的控制和转换。
唱歌时
要注意音调的准确性,尤其是在高音和低音之间的转换。
可以通过练习音阶和半音阶来提高音调的准确性和转换的灵活性。
最后,要注意保护声带,避免唱歌时用力过度或者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声带。
唱歌时要注重声音的放松和自然,避免过度尖锐或者刺耳的声音,以免对声带造成损伤。
总之,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包括呼吸、姿势、嘴唇舌头和喉咙的放松,音调的控制和转换,以及声带的保护。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唱歌发声方法,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
祝你唱歌愉快!。
声乐发声技巧有哪些
![声乐发声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d7019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b.png)
声乐发声技巧有哪些1.呼吸控制:良好的呼吸控制是声乐发声的基础。
学会通过腹部呼吸来获取充足的空气,并注意用稳定的气流来产生声音。
2.声音放松:声乐发声时,肌肉要放松,并尽量避免张紧颈部和喉咙的动作。
这样可以减少声音的压力,使声音更加顺畅。
3.喉咙位置:正确的喉咙位置是喉咙放松下沉,嘴唇微微向外突出,腭帆上翘。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声线发力过大,同时保持良好的共鸣。
4.音高掌握:要掌握正确的音高,可以通过练习音阶以及各种音程的练习来加强。
5.共鸣控制:声波在体内反弹产生共鸣,产生更富韵味的声音。
歌手需要学会控制共鸣的位置,以获得更好的音量和音质。
6.声音支撑:学习正确的声音支撑可以帮助歌手保持稳定的声音。
通过腹肌的运用来支撑声音,避免声音过度压力。
7.发音准确:清晰准确的发音对于歌手来说至关重要。
要注意咬字清晰,发音准确,并注重口形的正确。
8.表情和情感投入:唱歌不仅仅是技巧的呈现,更是情感的传达。
要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唱中,使表演更有感染力。
9.预热和休息:在唱歌前进行一定的声乐预热练习可以帮助松开声带,并保护喉咙的健康。
并且在唱歌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声带。
10.获得专业指导:如果你想要更快地提高唱歌技巧,最好能够找到合适的声乐老师进行指导。
专业的指导可以帮助你发现并纠正唱歌中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总结起来,声乐发声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声音放松、喉咙位置、音高掌握、共鸣控制、声音支撑、发音准确、表情和情感投入、预热和休息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专业的指导,你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
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与嗓音的保健
![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与嗓音的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1ba07d2d58fb770bf78a55fd.png)
闭 合 ,适 度 的 气 息 冲 击 ,喉 部 及 咽 部 肌 肉 积 极 运
动 ,正 确 的 舌 位 、 松 弛 的 下 巴和 口型 。 自然 而 美 好 的歌 唱 , 状 态 等 因 素综 合 协 调 一 致 。 t l 理 二 错误 的发 声 方 法对 嗓音 造 成 的 危 害 声 带 上 出 现 的 毛 病 大 部 分 是 由 于 呼 吸 错 误 导
子 的最 好保 护
一
掌 握科 学 歌 唱 方 法 的重 要 性
嗓 音 专 家 冯 葆 富 曾 说 : “ 学 正 确 的 发 声 状 科
态 .应 当是 运 用 最 节 省发 声 能 量 .发 挥发 声 器 官 最 大 声 学 作 用 ,达 到 最 佳 艺 术 效 果 。 人 声 歌 唱 的 基 ” 本 要 素包 括 呼 吸 、发 声 、共 鸣 和 语 言 四个 部 分 。 呼 吸 是动 力 ,气 息 冲击 声 带 发 出声 音 ,声 音 经 过共 鸣 腔体 把 它 加 以美 化 ,而 形 成 动 听 的歌 声 。 在 歌 唱 中 进 行 ,决不 能搞 疲 劳 战 术 。 初 学者 练 唱 宜 用 中 等音 量 ,多 练 自然声 区 ( 中 声 区) ,待 自然 声 区 相 对 巩 固 后 再 逐 步 扩 展 音 域 。 应遵 循 “ 时 多 次 ” 的 原则 ,一 次 不 可练 习 的时 间 少
剧 烈 运 动 后 ,咽喉 部 血 管 扩 张 ,血 液 循 环 旺盛 ,如 在 此 时 喝 冷饮 ,容 易 引 起声 嘶或 失 声 。如 嗓音 出现
异 常 ,应 及 时 就 医 治疗 。
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
![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4131c1866fb84ae55c8d0e.png)
声乐理论与声乐基本功训练及方法一、歌唱的气息基本功训练及其方法:没有深气息的歌唱,就没有正确的歌唱,深气息是歌唱重要基础,歌唱的声、字、情时刻不能离开气息,气息是声源,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所以说科学的正确的深气息呼吸法就是满腹联合的呼吸法。
生活中的自然呼吸,与歌唱的深呼吸有联系又有区别,歌唱的呼吸力度和浓度是有控制的运行,吸入得越加深入,呼出得越加充实,气息充足,才能产生穿透的动力;气沉入底(丹田)声才能贯于顶(头声),“气乃声之帅也”,怎样训练胸腹联合呼吸法即深气息呼吸法呢?可采用下列四种呼吸方法来体验。
方法之一:可闭口用鼻深深的闻花香来体验深吸气。
方法之二:可试验在举重物、推重物、抬重物之前的吸气体验深吸气的感觉(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抬钢琴吸气,边发声来体验深气息,对歌声的支撑力)。
方法之三:可将仰卧起坐之前的吸气,深入小腹(丹田),在半坐起的姿态中体验横隔膜的推气,支撑歌声的作用。
方法之四:可试验仰面躺身(深吸气之后,在小腹部放一块木板,在上面站立一人或两人,然后发声,体验深气息的支撑力)。
以上四种呼吸方法,均形成身体的五部位扩张。
1、胸部扩张;2、两肋扩张;3、腰围扩张;4、横隔膜向下扩张;5、小腹扩张。
(丹田位于脐下三指约一寸三分之处),在深吸气的运行中,形成了坚韧的歌唱的气柱,这个歌唱气柱的根部在丹田(小腹)这个歌唱气柱的柱体是从腹腔的腰围横隔膜到胸腔的两肋伸展到咽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及口腔前峰到硬口盖,气息通过丹田及横隔膜腰围两肋支撑穿透硬口盖向鼻腔及额窦、蝶窦头腔的穿透引起泛音共鸣,这就是深气息高位置安放的歌唱方法。
体验深呼吸之后,如闻花香,吸一口气之后连续不断发声计算声时,如能连续发出40秒或一分钟,就验证了深气息的基本功底较深了。
练习呼吸,可用四种方式。
方式之一:慢吸慢呼,如《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方式之二:慢吸快呼,如:《黄河怨》,黄河啊,你不要呜咽;方式之三:快吸快呼,如《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方式之四:快吸慢呼,如:《黄河颂》啊!黄河等。
唱歌正确的发声方法
![唱歌正确的发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911c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a.png)
唱歌正确的发声方法唱歌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歌声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给人带来愉悦和感动。
然而,要想唱得好,除了有天赋和热情之外,正确的发声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
首先,正确的呼吸是唱歌的基础。
唱歌时要通过深呼吸来获得足够的气息支撑,这样才能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
正确的呼吸方式是通过腹部呼吸,即用腹部肌肉来控制呼吸,而不是通过胸部呼吸。
当我们深吸气时,腹部应该向外膨胀,当呼气时,腹部则应该收缩。
这样的呼吸方式可以让声音更加稳定而且持久。
其次,正确的发声要求我们要注重声音的共鸣。
共鸣是指声音在口腔、喉咙和鼻腔中的反射和共振,这样可以让声音更加丰满、圆润。
要想获得良好的共鸣,我们需要保持舌头放平,嘴巴稍微张开,以便让声音在口腔中得到更好的反射。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喉咙的放松,不要用力挤压喉咙发声,这样容易伤害声带。
另外,正确的发声也需要我们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发音准确可以让歌曲的表达更加清晰,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歌曲的意境。
所以在唱歌时,要注意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尤其是辅音和元音的发音要清晰准确,不要含糊不清。
在练习发音时,可以多加练习一些唱词,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发音的准确性。
最后,正确的发声也需要我们要注意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唱歌不仅仅是发出声音,更需要掌握好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唱歌时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控制呼吸和发声,同时要注意音准的把握,不要唱跑调。
可以通过练习唱准音阶和跟着音乐节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和音准。
总的来说,唱歌的正确发声方法包括正确的呼吸、良好的共鸣、准确的发音以及掌握好节奏和音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唱出动人的歌声,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掌握好这些发声方法,唱出更加动人的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歌唱科学发声的四个要素
国家大剧院李欣桐
歌唱中最重要的技巧在于气息控制。
连贯圆滑的旋律线条是建立在稳定连贯的气息的基础上。
声带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只能通过气息来间接的控制。
气息要少而稳定。
每个人每天都在不间断地呼吸,在人们日常说话的时候,也很少会顾及到呼吸的存在,这是因为的大脑和身体已经习惯和适应了自身活动所需要的气息量,从而可以自发的作出调整。
唱歌的终极目标也是如此,意大利有一句流行语就是:谁懂得很好的呼吸和吐字,谁就懂得了很好的歌唱。
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勤奋的练习,从而是自己的肌肉适应个体本身在歌唱时所需要的气息状态,而达到下意识的调整。
学习歌唱最常用的呼吸练习是颤音练习。
颤音练习也分唇部颤音和舌尖颤音两种。
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产生相对稳定的气流来通过舌尖或唇部,从而产生持续的稳定的颤音。
初学者最好每天至少半小时的气息练习,保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持续的气息训练可以使歌者腹部的肌肉慢慢变得协调而有力,从而为进一步的歌唱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气息的另一个很好的练习是跳音练习。
通过快速的腹部运动挤压气体通过喉头,从而大大增加歌者腹部肌肉的灵活性,从而适应快速的音程变化,这个练习对于罗西尼男高音、罗西尼女高音、女中音尤为重要。
跳音听起来是变化多端充满跳跃的,而气息本身是非常稳定
的保持在身体下腹部的。
音准节奏的准确其实就是气息控制的准确。
特别是17 世纪末,盛行即兴演唱高难度的花腔华彩乐段,演唱这些技巧性极高的花腔需要很好的音准听觉节奏,说到底还是气息的运用。
还有一种训练方法就是长吐气。
为了演唱缓慢优美的乐句,歌者也需要这一方法的练习,就是尽可能使自己的吐气越缓慢、越均匀越好。
吐气的同时,保持住下腹部内部的压强。
这需要下腹部肌肉和横膈膜协作用力。
这个练习是非常有用的一个练习,要养成一口气唱完一个乐句的习惯。
刚开始练习时也许会感觉很困难,长时间练习后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同时,气息量的控制也需要注意,气吸的过满会觉得很憋气,影响声音的流动和连贯;气吸的不充分不足够,就难以完成连贯句子的优美表达。
单音呼吸练习之后就是音程的练习,可以从大二度开始,慢慢延伸到三度四度以及一些大小七度的练习。
音程的练习是让歌者体会高音是在低音的基础上气息的一个微妙运动,通过气息保持喉部稳定,声区统一和声音连贯,但又不许滑音。
在练习音程的时候,最好不要伴奏而自己体会音准以及气息量的控制。
在美声唱法建立的最初,人们并不追求宏大的音量,更多的是追求优美抒情的音质。
甚至在18 世纪的时候,人们更多的追求复杂的花腔技巧和繁复的旋律所以要求声音灵巧而充满弹性,这种风格一直保持到贝里尼时代。
所以演唱那个时代的作品更多的是要求歌者气息的灵活。
到了19 世纪后半叶,歌剧向着越来越戏剧性的方向发展,乐队伴奏配器编制日益庞大和交响化,使得歌者必须发展出强大的音量从而配合戏剧性的发展。
这样的
声音势必会损失掉一部分灵活性。
而17、18世纪的美学是歌者更注重声音的灵活性及花腔技巧的训练,从声乐技巧的发展来说,我认为是十分可取的。
因为这样歌唱有利于巩固头声,使声音松弛,解除喉头的压力,锻炼了气息的控制,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早期美声注重美好的音质而非音量,这样势必需要声带良好的闭合,适度的气息冲击,适度的喉头位置,适度的软腭抬起,积极又不僵硬得喉头;正确的舌位和松弛的下巴口型;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西方音乐学院的本科学生只唱早期的声乐作品的原因,因为早期的作品是非常爱护年轻的歌者的。
只有研究生以上的学生才会慢慢的接触一些早期的浪漫主义作品。
而有些学生大一就开始唱普契尼,这对一个年轻的歌者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歌唱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拔苗助长得不偿失。
气息练习是一个艰难而苦涩的过程,即使老师可以告诉你所有的方法,而自身内部的肌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积累功力。
这是一个非常缓慢而枯燥的过程,但也是整个歌唱的基础,所以气息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气息练习虽然是放在第一部分说,但实际练习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割裂的独立的部分。
气息和喉头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又互为因果。
我们再来说说喉头。
喉头问题通常是歌者的老大难问题。
在唱高音的时候,有些年轻的歌者会出现喉头上提的问题。
这涉及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横膈膜和下腹部肌肉不能够持续提供一个稳定的压强,从而强迫喉部肌肉群在大脑发出高音指令的时候本能的参与到发声的活动中来。
产生的结果就是音高虽然上去了,但声音的品质却很不理
想,有时甚至可以用刺耳来形容。
舌头的后部是控制气息和音高的舵,它可以引导气息达到所需音高的共鸣腔壁气息进入喉头后兵分两路,一路打响硬腭,一路进入头腔。
当气息比较深的时候,喉头会有一个细微的下放的过程,这个下放的动作是极其微小又是至关重要的。
但凡事有个度,过分的强调喉头下放,声门会开的过大,从而是音色很暗沉,失去了明亮的色彩。
喉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气息的问题,但也需要歌者在学习之初就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声音概念,从而在日常练习中就很注意放松喉头的问题。
喉头是气息的通道和桥梁,要尽量做到放松。
我们说声音是气流通过声带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个震动只是一个声音的源头,就像钢琴的琴弦一样,是声音源。
在声音源产生之后,我们需要一个共鸣腔来扩大这个声音源,使声音得道最大化的发挥。
那么钢琴的共鸣体是琴板所组成的整个琴体,声音的共鸣体就是以头腔为主的整个身体。
在我们的头部鼻腔后面,有一个位置叫做鼻窦,舌头的上方柔软的部分是软腭,以及软腭向牙齿方向延伸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硬腭。
这三个部分组成头腔共鸣的腔体。
为了最大化的发挥音质源,歌者需要尽量扩大共鸣的腔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软腭要努力的向上抬起,喉头尽量稳定的放在下方,而声音走向是冲向硬腭。
我们常说唱歌的时候要保持吸气的状态。
这句话咋一听仿佛是自相矛盾的,一个人在唱歌的时候明明是吐气的过程,怎么能吸气呢?这种稀奇的状态实际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唱歌的时候保持吸气时腹腔充满气体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压强或者支持;另一方面就是保持
吸气时口腔喉头打开放松的感觉。
人体能够精确反射音源的位置很小,所以需要歌者刻苦的正确的练习,从而最后稳定的找到正确的共鸣点,做到百发百中。
对于所有声部来说,头腔共鸣都意味着年轻。
头声是歌唱家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头腔共鸣,声音就失去了最闪亮的光彩和穿透力。
只有把头腔共鸣的声音带入其他音区,才能是歌者保持声音的年轻和活力。
头腔的共鸣仿佛是旋转的气流,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金属的光彩。
这就是我为什么特别强调头腔共鸣的重要性。
最后,就是语言的流畅以及音乐风格的正确把握。
歌剧大部分使用意大利语,也有德语俄语法语的歌剧,但数量都不能与意大利语歌剧相比。
这是因为意大利语是最简单发音的语言,只有五个纯粹的元音,这非常利于人体的歌唱。
所以我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意大利语,做到听说流利。
美声唱法追求圆润明亮的音色以及丰富饱满的共鸣,所以十分忌讳浅白的声音。
而五个元音每一个有效共鸣的地方都不一样,所以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以及学生的刻苦练习。
唱歌首先要理解歌词的意思,真正知道你在表达什么,这非常重要。
因为说到底,声音还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存在的。
如果只注重技术或者音量音高,而忽略了音乐最根本的情绪表达的诉求,那可以说这个歌者是失败的。
所以我认为在歌唱中,歌词的表达是最重要的,节奏音准的准确在其次。
现在很多人只顾音量音高,在我看来这是本末倒置。
以上歌唱的四个部分虽然是独立说明的,但在实际操作运用中是互相协作,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孤立的只注重其中单个方面。
任何一个因素的不足或过分强调都会破坏这种复杂的平衡。
例如声带闭合不
良则会产生嘶哑,暗淡的声音;喉部肌肉紧张或挤卡喉头,就会发出不舒服不通畅刺耳的声音。
而且嗓子也容易疲劳。
如果气息冲击过猛,音量虽然大了,但音质粗糙,声音难以驾驭,容易导致声带充血。
如果气息量不够,支撑不足,则音质偏弱,没有表现力。
喉头下放过度会产生喉音,而喉头位置过高的话,声音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明亮,但音色不会是圆润优美的,而且后头高容易影响气息的通畅。
舌根不积极容易声音发闷,舌尖不积极吐字不清,音质不饱满等等。
总之,任何难听的声音必然有其生理上的原因,也就是错误的生理动作所造成。
这就是为什么美声唱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前提是歌者的老师有着正确的声音理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凡是良好饿音质,必定是由消耗少的肌肉张力和气息压力来构成的。
因此低消耗,高效率是美声唱法最迷人的地方也是高品质声音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