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C
10.D
【解析】
【分析】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这里以四周是高大的山地,中间是盆地,周围地势陡峭,交通不便,中间是肥沃的农业区。
9.诗句中“蜀”地是指四川省,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成都,另外四川省也简称“川”,故选C。
10.蜀道公路呈“之”字形(如上图)主要是为了减缓公路的坡度,这样可以更省力,并不是为了视觉的美观,故选D。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成渝地区位于第二阶梯的四川盆地,位于巫山以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这里常常会受到地震、泥石流、干旱等灾害的影响,离海洋远,受台风的影响小,故选C。
2.B
3.A
4.A
【解析】
2.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在我国季风气候区,足迹地跨秦岭一淮河南北两大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故选B。
14.“三区三州”即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是我国目前深度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读图,回答问题。
(1)“三区三州”所在区域主要位于(双选)______。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南疆四地州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
10.蜀道公路呈“之”字形(如上图)主要是为了
A.考虑居民点分布B.降低公路造价
C.视觉上的美观D.减缓公路坡度
11.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井盐基地,重要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有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的是
A.自贡B.乐山C.绵阳D.雅安
二、解答题
12.读材料一、二、三,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8年9月1日是江津区各中小学正式行课的时间,由于气温较高,故从9月3日至9月5日放高温假,9月6日正式上课。请各家长注意孩子假期各种安全,严禁下塘下河洗澡。
材料二:江津某中学老师于2018年9月3日在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到四面山一游,远离烧烤,惬意!”
材料三:下左图为“江津地形分布图”,右图为“江津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①三面环水 ②北面靠山 ③矿产丰富 ④地势平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据图分析,对阆中古城区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干旱B.洪涝C.台风D.地震
8.某同学去重庆旅游,午餐时发现餐桌上基本上都是辣味的食品。这种饮食文化特征与当地何种自然环境特征关系密切
A.资源丰富,人称“天府之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3.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4.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该题考查我国三区三洲的位置、自然特征。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点睛】
本题考查川藏铁路有关知识,要知道沿线经过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遇到的困难。
14.CD干旱A②
【答案空5】③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知,三区三洲中西藏自治区、四川藏区、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位于青藏地区,南疆四地州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故选CD。
(2)南疆四地州位于新疆南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所以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1)我们江津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这里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江津的降水主要集中分布在月。
(2)江津的许多居民会选择到本地著名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填名称)避暑,这里主要受因素影响,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3)我们江津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素有“山城”之称,这里位于第级阶梯。
(4)江津地处盆地边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简要分析江津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有利影响: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解析】
【详解】
(1)江津所在的省区是重庆市,该省区简称“渝”,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江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
(2)江津地区有著名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四面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这是由于该景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势高、气温低导致的。
B.光照少,气候潮湿、可用辛辣事物切除体内的湿气
C.四川盆地的紫色富含磷、钾
D.山地气候显著,变化多端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 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据此完成9~10题。
9.诗句中“蜀”地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贵阳B.西安C.成都D.长沙
1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径康定、林芝,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个小时左右。图10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中段穿越____________山脉,横跨怒江、金沙江等大江大河。
(3)江津所在的省级行政区-重庆素有“山城”之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
(4)江津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这样的地形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和交通事业;但可以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点睛】
本题考查江津所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3.横断海拔高河谷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政府鼓励藏民在青藏高原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使藏民能吃上反季节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大大改善了西藏蔬菜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单选)______。
A.气候寒冷热量不足
B.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C.地处高原光照充足
D.河湖稀少水源不足
(4)小明向朋友介绍“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各段景观特点,其中,“雪山绵延、冰川广布、世界屋脊”指图中旅游环线(填序号),“山高谷深、山河相间、三江并流”指图中旅游环线____________(填序号)。
(3)西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青藏高原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可以保温保湿,所以选A。
(4)“雪山绵延、冰川广布、世界屋脊”是对我国青藏高原特征的描述,②线位于青藏高原上,“山高谷深、山河相间、三江并流”是对横断山区的描述,根据位置可知,是图中的③。
【点睛】
11.A
【解析】
【详解】
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井盐基地,重要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有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的是四川省的自贡县,故选A。
12.(1)渝、水稻、5—9月(5、6、7、8、9月)
(2)四面山、地形
(3)二
(4)四川
江津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不利影响: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内容引进选择城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读图,完成5~7题。
5.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柴达木盆地
6.从传统风水学来看,阆中古城是一个风水宝地。据图分析,阆中古城城址选择的有利条件包括
6.由图可以看出,阆中古城选址的有利条件是该地三面环水,北面是山且地势平缓,有着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与矿产资源无关,故选C。
7.由图可知,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沿岸,地势低缓,河流经过古城时,河道弯曲,加上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洪涝,故选B。
8.B
【解析】
【详解】
某同学去重庆旅游,午餐时发现餐桌上基本上都是辣味的食品,这是由于重庆地处四川盆地,这里气候潮湿、光照少,可用辛辣事物切除体内的湿气,故选B。
3.通过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得出此诗句描绘的地区为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故选A。
4.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阅读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知,“蜀” 是四川省的简称,故选A。
5.A
6.C
7.B
【解析】
5.由题目知,阆中古城位于四川境内,由嘉陵江穿过,所属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故选A。
(2)拉萨市因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但夏无酷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青藏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种植业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带。
(3)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除气候因素外,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知识点:四川盆地列自然灾害不属于成渝地区的是
A.地震B.泥石流C.台风D.干旱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下图,完成2~4题。
2.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得,川藏铁路中段穿越横断山脉,横跨怒江、金沙江等大江大河。
(2)拉萨市因日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但夏无酷暑,原因是海拔高。青藏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3)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其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雨热同期,除气候因素外,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