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导管的护理ppt演示
合集下载
ICU常见管道护理(共32张PPT)
❖ 2、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 3、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 4、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 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
❖ (二)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导管
❖ 1、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 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胸腔闭式引流管
❖ 3、当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时,应积极采取措 施,用手挤压引流管或空针抽气或轻轻左 右旋动引流管,使之通畅,如仍不通畅, 则报告医生并协助再行处理。
❖ 4、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 膜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导致感染;对 有气体逸出的病人,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 畅,绝不可随意夹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 挤压方法:(1)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 15cm,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 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 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 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频率 要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 管口,然后两只手松开,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 排出,反复操作。
固定牢固,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 ❖ (2)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教
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
有创、无创呼吸机管道
❖ 1、长期上机的病人每星期更换一次,如有污 染随时更换。
❖ 2、保持积水杯在最低位置,及时倾倒积水。
动脉导管、静脉导管
❖ 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尤 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导管插入、 护理等不当,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十分常见,部分病人因此而死亡。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 求和我院的具体实际,为有效预防CRBSI,特 订本措施。
❖ 3、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 4、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 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
❖ (二)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导管
❖ 1、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 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胸腔闭式引流管
❖ 3、当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时,应积极采取措 施,用手挤压引流管或空针抽气或轻轻左 右旋动引流管,使之通畅,如仍不通畅, 则报告医生并协助再行处理。
❖ 4、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 膜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导致感染;对 有气体逸出的病人,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 畅,绝不可随意夹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 挤压方法:(1)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 15cm,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 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 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 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频率 要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 管口,然后两只手松开,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 排出,反复操作。
固定牢固,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 ❖ (2)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教
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
有创、无创呼吸机管道
❖ 1、长期上机的病人每星期更换一次,如有污 染随时更换。
❖ 2、保持积水杯在最低位置,及时倾倒积水。
动脉导管、静脉导管
❖ 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尤 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导管插入、 护理等不当,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十分常见,部分病人因此而死亡。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 求和我院的具体实际,为有效预防CRBSI,特 订本措施。
《各类导管的护理》课件
导管护理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并为患者的 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常见导管的护理方法
呼吸道导管
定时吸痰、皮肤护理和翻 身以减少并发症。
静脉导管
注意穿刺部位清洁、血栓 预防和定期更换导管。
膀胱导管
保持通畅、定期更换尿袋 以防感染。
导管护理的安全措施
1 洗手
在接触导管之前和之后要彻底洗手。
2 无菌操作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培训和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导管护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
导管堵塞
尝试冲洗导管、使用溶解血栓的药物或更换导管。
2
感染
定期更换导管、保持导管通畅、注意个人卫生。
3
移位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固定导管以减少移位的风险。
Hale Waihona Puke 导管护理的培训与规范导管护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护理的安全和质量。
总结
《各类导管的护理》PPT 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导管护理的重要性、常见护理方法、安全措施、问题与解决 方法以及培训与规范,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导管护理知识。
导管护理的目的
导管护理旨在确保导管的安全使用和维持患者的健康。通过正确的护理,可 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导管护理的重要性
导管在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护理可以保障导管的畅通和功能。 良好的导管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常见导管的护理方法
呼吸道导管
定时吸痰、皮肤护理和翻 身以减少并发症。
静脉导管
注意穿刺部位清洁、血栓 预防和定期更换导管。
膀胱导管
保持通畅、定期更换尿袋 以防感染。
导管护理的安全措施
1 洗手
在接触导管之前和之后要彻底洗手。
2 无菌操作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培训和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导管护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
导管堵塞
尝试冲洗导管、使用溶解血栓的药物或更换导管。
2
感染
定期更换导管、保持导管通畅、注意个人卫生。
3
移位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固定导管以减少移位的风险。
Hale Waihona Puke 导管护理的培训与规范导管护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护理的安全和质量。
总结
《各类导管的护理》PPT 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导管护理的重要性、常见护理方法、安全措施、问题与解决 方法以及培训与规范,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导管护理知识。
导管护理的目的
导管护理旨在确保导管的安全使用和维持患者的健康。通过正确的护理,可 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导管护理的重要性
导管在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护理可以保障导管的畅通和功能。 良好的导管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各类导管的护理》课件
04 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的种类与用途
普通引流管
用于引流体腔内积液、积脓等,促进 伤口愈合。
胸腔闭式引流管
用于治疗气胸、血胸等,维持胸腔内 压力稳定。
T型引流管
用于胆道引流,降低胆道压力,促进 胆汁排出。
脑室引流管
用于引流脑室内积液,降低颅内压。
引流管的固定与观察
01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 滑脱和移位。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冲洗导管等措施,预防导
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胃管的放置与维护
放置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插入 深度一般为45-55cm,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于鼻梁及脸颊部。
维护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或移位。每日清洗鼻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 更换胃管,防止感染。
胃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3 胃管护理
胃管的种类与用途
硅胶胃管
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耐腐蚀 性,可用于留置数周至数月。适 用于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
及食管静脉曲张等患者。
聚氨酯胃管
具有柔软、易弯曲、不易打折、透 明度高、弹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长 期卧床、吞咽困难的患者。
复尔凯胃管
材质柔软、舒适度高、耐腐蚀性好 ,且侧孔多,不易堵塞。适用于昏 迷、吞咽困难、食管狭窄等患者。
恶心、呕吐
由于胃管刺激咽部,导致恶心、呕吐 。应尽量减少胃管在咽部的刺激,如 将胃管固定于脸颊部,减少对咽部的 刺激。
咽喉疼痛
肺部感染
长期留置胃管可引起肺部感染。应定 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预防肺部感染。
ICU 各管道的护理 PPT课件
胃管的护理(鼻肠管、小肠营养管)
留置胃管的目的: 1、进行胃肠减压。 2、鼻饲留置肠内营养。 3、通过了解胃液的量、性质及颜色和胃肠胀气的程度,
帮助诊断疾病。 4、当进食毒物时作洗胃用。
胃管的护理
• 1 .妥善安置胃管。 检查胃管位置:①抽吸胃液②听气过水声③将胃 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治疗碗中看是否有气泡出现。
整体护理对策
(1)固定牢靠 (2)保持通畅 (3)标志分明 (4)准确留置 (5)保持清洁
(1)固定牢靠
严防脱出或误拔,病人翻身、排便、下 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防止污染。
(2)保持通畅
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 脱落、受压。
(3)标志分明
• 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 淆。
• 2、保持固定和通畅,保持充足的液体入量。怀疑不 通畅时,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 3、训练膀管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 闭导尿管,每3-4h开放一次,使膀胱充盈和排空,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 4、一般1-2周更换一次尿管。 • 5、使用精密储尿仪记录每小时尿量,有异常情况得
以及时处理。
各种引流管
• 动脉置管作用:动脉直接测压持续观察血压波动 情况,即使在听诊器听取血压不清楚时,仍可反 映平均动脉压的情况。可反复采取血标本进行血 气分析和其他生化检查。
• 直接测压方法:测量时应注意每次测压前要调试 监测仪零点,即先将换能器充满液体,排净空气, 然后再通过三通使换能器与大气相通,当监测仪 数字显示“0”的时候,即可转动三通,使之与大 气隔绝而与病人动脉插管相通,此时监测仪就可 测量。
3 有效地防治各种留置导管可能引起的不良 反应与并发症,并积极预防与处理。
4 严格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输液输血滴数 要控制,从而保持输入量和引出量平衡。
各种导管的护理PPT课件
• 经鼻插管相应小2~3号,且不带套囊 • 儿童根据年龄可酌情选择
气管插管---用物的准备
• 喉镜 • 开口器 • 气管插管 • 管芯 • 牙垫 • 5ml注射器 • 长胶布2条 • 无菌手套、纱布 • 固定带(寸带) • 听诊器
• 负压吸引器、吸痰管、生 理盐水
• 氧气、简易呼吸器及面罩
• 呼吸机、监护仪、抢救药 物
防止口腔、消化道分泌物误吸
向气囊 注入8~10ml的气体
指示气囊感觉法
人工气道的管理
• 吸痰法是用吸痰 装置经口腔、鼻 腔、人工气道将 呼吸道的分泌物 吸出,以保持呼 吸道通畅的方法 。
吸痰法
吸痰的原则
• 按需吸痰
• 适时吸痰
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 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 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
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吸痰目的
• 保持气道通畅 •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 获得化验标本
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气管插管内径--吸痰管 7mm--10FR 7.5mm--12FR 8mm--14FR 8.5mm--14FR 9mm--16FR
吸痰管的外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二分之一 或三分之二
吸痰的负压
1. 立即通知医生。 2. 备好抢救物品:抢救车、开胸包、止血药
(止血敏、止血芳酸、立止血、林格液)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备好呼吸机。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应急处置
• 水封瓶破裂或接头滑脱时的应急处置: 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引流管
• 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的应急处置: 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 皮肤(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 通知医生处理。
管路侧的约束带 一般性约束带
放置包衬较硬的海绵
脑室、硬膜下、硬膜外引流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用物的准备
• 喉镜 • 开口器 • 气管插管 • 管芯 • 牙垫 • 5ml注射器 • 长胶布2条 • 无菌手套、纱布 • 固定带(寸带) • 听诊器
• 负压吸引器、吸痰管、生 理盐水
• 氧气、简易呼吸器及面罩
• 呼吸机、监护仪、抢救药 物
防止口腔、消化道分泌物误吸
向气囊 注入8~10ml的气体
指示气囊感觉法
人工气道的管理
• 吸痰法是用吸痰 装置经口腔、鼻 腔、人工气道将 呼吸道的分泌物 吸出,以保持呼 吸道通畅的方法 。
吸痰法
吸痰的原则
• 按需吸痰
• 适时吸痰
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 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 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
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吸痰目的
• 保持气道通畅 •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 获得化验标本
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气管插管内径--吸痰管 7mm--10FR 7.5mm--12FR 8mm--14FR 8.5mm--14FR 9mm--16FR
吸痰管的外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二分之一 或三分之二
吸痰的负压
1. 立即通知医生。 2. 备好抢救物品:抢救车、开胸包、止血药
(止血敏、止血芳酸、立止血、林格液)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备好呼吸机。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应急处置
• 水封瓶破裂或接头滑脱时的应急处置: 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引流管
• 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的应急处置: 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 皮肤(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 通知医生处理。
管路侧的约束带 一般性约束带
放置包衬较硬的海绵
脑室、硬膜下、硬膜外引流管的护理
各类导管的护理ppt课件
(二)预防感染
1. 每日用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导尿管与尿道口相 接处的10-15公分,预防感染 2. 尿袋须保持低于膀胱部位,以防尿液引流不顺, 造成逆流感染 3. 尿袋出口处应随时关闭,以保持密闭,尿袋也 不可以放在地上,防止受污染
(二)预防感染
4. 宜多喝水(也可由汤、果汁等取代),无心脏 及肾脏疾病者每天2500ml~3000ml,以使每天的 尿量维持在至少1500ml,可预防泌尿道感染 5. 为保持小便呈酸性,可服用维他命C或酸性食 物,可减少尿液沉淀物及感染
(四)其它
1.更换胃肠减压器或倾倒引流液时应先用血管钳夹 闭或完全折叠胃管,以免气体逸入胃肠道致患者 腹胀
2.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与湿润,可经常予 温水漱口
3.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并定期从鼻部滴入石蜡油以 保护消化道黏膜,减轻鼻咽部刺激症状
气管插管的护理
(一)预防管路滑脱
将“T”型胶布横粘于唇部上端
,可用少量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反复多次冲洗并 及时回抽,必要时告知医师
(三)有效性
2.持续有效的负压: 1)应用时负压不宜过大,一般在5 kPa 左右,可将
胃肠减压器压下2/3 2)胃肠减压器一般低于引流口20~30cm 3)在引流过程中,应待减压器完全膨胀后,方可再
次压下使其产生负压,避免损伤胃黏膜
2.气管切开内套管若为金属,则定时消毒, 常规4小时消毒1次;若为一次性,则每 月更换1次
深静脉穿刺管的护理
(一)预防管路滑脱
消毒后待皮肤干燥贴紧3M贴 膜,赶尽贴膜内的气泡 贴膜过敏者或有渗液时用消 毒棉球压在针眼的下方,覆盖 无菌纱布
固定牢靠 注明更换敷料的时间 如穿刺处敷料污染时及时更换
(一)预防管路滑脱
医学各种常见导管医疗护理ppt课件
27
护理措施
• ④拔管困难 • 常见原因 • a 导尿前未认真检查尿管气囊的注、排气情况。 • b 昏迷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尿垢积在膀胱、橡
胶老化造成气囊腔的阻塞或尿道黏膜炎症刺激。 • c 气囊内注入了生理盐水等晶体溶液,留置时间较
长时可析出结晶导致排空的气囊凹凸不平,造成拔 管时气囊内液体抽不出、气囊回缩不良、体积增大 而形成拔管困难。 •
1胃管的分型 2插入胃管的长度 3胃管的留置时间 4胃管的护理小技巧 5健康教育
•
上一页 34
胃管的分型
• 1 .橡胶胃管:临床上基本不用。 • 2 .一次性硅胶胃管:临床上鼻饲多采
用硅胶胃管留置。
•
35
插入胃管的长度
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 突距离,成人约45~55 cm。
36
胃管的留置时间
9
(三)导管风险评估与监控
• 有脱/拔管史 • 意识:谵妄、烦躁、氧合障碍昏迷 • 不配合且说服无效 • 其它:幼儿、不配合 • 护理措施:
①双固定, 保持引流通畅有效 ②定时巡视,做好交接班 ③使用保护具、约束带 ④各导管标识鲜明 ⑤患者、陪护安全教育告知 ⑥患者导管保护重要性 • 护士长跟踪检查 :导管固定、在位情况措施落实情 况
• 4 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 经常予离心方向挤捏, 按引流目的,位置予不 同体位,保持引流通畅有效,负压引流者,要保 持适宜负压.
• 5 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观察及记录引流液的 量,色,性质,流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患者 的生命征.判断有无并发症(感染,出血,吻合口 瘘等)发生,有无引流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紊乱的表现,引流效果等.
24
护理措施
② 拔管后尿潴留 常见原因 a 留置尿管持续引流 b 尿潴留不及时处理 预防要点 a早期采取护理措施,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b留置尿管期间使用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 胱的贮尿功能和排尿反射. c掌握拔管时机:一般主张行膀胱冲洗后或膀胱充盈 尿道口有漏尿时拔除尿管。
护理措施
• ④拔管困难 • 常见原因 • a 导尿前未认真检查尿管气囊的注、排气情况。 • b 昏迷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尿垢积在膀胱、橡
胶老化造成气囊腔的阻塞或尿道黏膜炎症刺激。 • c 气囊内注入了生理盐水等晶体溶液,留置时间较
长时可析出结晶导致排空的气囊凹凸不平,造成拔 管时气囊内液体抽不出、气囊回缩不良、体积增大 而形成拔管困难。 •
1胃管的分型 2插入胃管的长度 3胃管的留置时间 4胃管的护理小技巧 5健康教育
•
上一页 34
胃管的分型
• 1 .橡胶胃管:临床上基本不用。 • 2 .一次性硅胶胃管:临床上鼻饲多采
用硅胶胃管留置。
•
35
插入胃管的长度
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 突距离,成人约45~55 cm。
36
胃管的留置时间
9
(三)导管风险评估与监控
• 有脱/拔管史 • 意识:谵妄、烦躁、氧合障碍昏迷 • 不配合且说服无效 • 其它:幼儿、不配合 • 护理措施:
①双固定, 保持引流通畅有效 ②定时巡视,做好交接班 ③使用保护具、约束带 ④各导管标识鲜明 ⑤患者、陪护安全教育告知 ⑥患者导管保护重要性 • 护士长跟踪检查 :导管固定、在位情况措施落实情 况
• 4 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 经常予离心方向挤捏, 按引流目的,位置予不 同体位,保持引流通畅有效,负压引流者,要保 持适宜负压.
• 5 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观察及记录引流液的 量,色,性质,流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患者 的生命征.判断有无并发症(感染,出血,吻合口 瘘等)发生,有无引流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紊乱的表现,引流效果等.
24
护理措施
② 拔管后尿潴留 常见原因 a 留置尿管持续引流 b 尿潴留不及时处理 预防要点 a早期采取护理措施,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b留置尿管期间使用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 胱的贮尿功能和排尿反射. c掌握拔管时机:一般主张行膀胱冲洗后或膀胱充盈 尿道口有漏尿时拔除尿管。
各类导管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20
导管阻塞
预防 尽量减少穿刺时静脉的损伤
采用正确的封管技术 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输注脂肪乳时应定时冲管
处理方法 用尿激酶溶栓
负压注射技术 拔管
ppt课件
21
注意事项
置管后注意观察穿刺点是 否出血,若出血量较多, 应加压包扎止血,出血停 止后换药,在针眼上面放 一块纱布以吸收渗血 ,更 换敷料时,将贴膜向穿刺 点上方撕下,以防导管脱 出
ppt课件
13
处理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避免剧烈运动 在肿胀部位给以湿热敷 肿胀部位使用如意金黄散,消肿效果好 选择其他一些消肿软膏,如扶他林、喜疗妥 若三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ppt课件
14
导管相关性感染
提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症状有如下特点:
1. 没有其它明确的感染灶。 2. 正在使用血管内留置器材。 3. 穿刺点局部炎性表现甚至化脓。 4. 细菌培养为葛兰氏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肠球菌,假丝酵母等。 5. 冲洗导管后立即发生发热或寒战。 6. 常规抗菌素较难控制感染。 7.一旦拔除导管,症状显著改善。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ICC
概述 PICC(外周静
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是指通过外周静脉血 管,置入一根由硅胶 材料制成的细长、柔 软可弯曲的导管,到 达心脏附近的大血管, 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 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 法。
ppt课件
5
PICC术后护理-评估
每次给药和输液前确定导管是 否通畅,使用注射器回抽,避免 反复抽吸,见回血后方可使用 导管。
ppt课件
22
注意事项
有效地清除汗毛孔周围的 细菌,每周更换肝素帽1 次。保持局部干燥,若穿 刺点敷料潮湿立即换药
各种常见导管护理ppt
导尿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
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打折、弯曲或受压。同时,定期进行膀胱冲洗,预防结石 形成。
处理方法
如导尿管堵塞,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更换导尿管。
导尿管漏尿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型号和材质,减少摩擦和漏尿的发生。同 时,定期检查导尿管的固定情况,防止脱落。
03
导尿管相关护理
导尿管的更换频率
更换频率
导尿管一般应每周更换一次,但在尿液出现异常、导尿管损 坏或患者感到明显不适时,需立即更换。
特殊情况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更换频率可缩短为3-7天一次。
导尿管的清洁方法
清洁方法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导尿管,保持尿道口周围及导尿管的清洁干燥。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肥皂、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消毒剂。
3
插入导管
按照导管类型和操作规范进行插入,确保导管 位置正确。
检查及固定
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检查导管是否弯曲、打折或受压,确保通畅。
固定导管
使用无菌敷料和胶带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防止脱落。
记录及报告
记录导管信息
记录导管的类型、插入深度、固定情况等。
上报异常情况
如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及时上报给医生。
清洁方法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水进行皮肤清洁,然 后用无菌棉球或纱布擦干。避免使用酒 精等刺激性清洁剂。
清洁频率
建议每天对中心静脉导管周围皮肤进行 清洁,并更换敷料。
注意事项
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避免 接触污染物和化学物质。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感染预防及处理总结
预防措施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包括保持导 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合理 使用抗生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装置要无菌
,引流口敷料要干燥,引流瓶应低于引流口平面 60—100CM
6.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扭 曲、受压
7.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促进肺不张
8.观察和记录 观察水柱波动,观察引流液的量、 性质、颜色并记录
9.引流瓶必须挂在床沿,避免倾倒或踢破
9.穿刺点有出血情况可垫棉球沙袋加压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1. 通过护患交流让患者了解置管的目的和作 用
2. 防止引流管移位或滑落:预留适当的长度, 给予翻身或活动的空间
3. 各种引流管都需要有导管标识,并标明导 管名称
4. 更换引流袋是要注意无菌操作
5. 保持引流通畅 ,定时挤压 6. 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
各类导管的护理
主要内容
• 导管的种类 • 导管的固定方法 • 导管的安全护理
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
• 高危导管 • 中危导管 • 低危导管
鼻胃管 目的:灌食 位置:鼻孔
静脉注射管(点滴) 目的:给予输液 位置:手部
导尿管 目的:引流尿液
位置:泌尿道
气管插管 目的:维持呼吸道畅通 位置:经由口腔或鼻腔
8.及时拔除导尿管 9.尿漏如何处理?
递进关系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矢量图标可替换
01
点击输入标题
03
点击输入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点击输入标题
04
管者,胶带要及时更换,动作要轻柔 4.输注肠内营养需挂鼻饲标识,并单独挂钩 5.鼻饲或持续输注肠内营养者需抬高床头30—45°
,以防误吸
规范的卧位
如何预防返流
胃内容
膈 横
返流
食道
横膈
胃内容
返流 食道
6.对躁动患者,必要时予肢体约束,防止自行拔管
7.保持有效引流,经常挤压胃管,防止堵塞
8.倾倒引流液时应先用血管钳夹闭或完全折叠胃管 ,以免气体逸入胃肠道致患者腹胀
直径大于等于10cm 2)穿刺点局部皮服发红、有渗出、潮湿及时更换贴
膜,如病人发热,寒战需及时告知医生 3)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造成逆行
感染
6.一般置管时间15—30天,最长不超过3个月
7.定期做穿刺点培养,如有感染及时拔除
8.使用前应先抽回血确定是否在静脉内,使用血制 品前后须用生理盐水冲管
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
胸腔导管的护理
• 目的: • 1)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 • 2)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
置
• 3)促进肺的膨胀
• 适应征: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 、脓胸手术后的引流等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 胸管属于高危导管需要高危导管标识。 2. 引流管长度要适当(约180cm),以利病患姿势
1. 妥善固定鼻胃管 1) 鼻翼至下颌部分的导管避免牵拉过紧,防 止
变换体位时胃管牵拉加重对咽部的刺激或脱出 ,避免受压、扭曲 2) 使用一次性胃肠减压器时要妥善放置,适当 固定,防止因重力作用使引流管脱出,胃肠减 压器一般低于引流口20~30cm
胃管固定方法
2.通过护患交流让患者了解置管的目的和作用 3.胃管要有胃管标识,标明置管时间、深度、及置
点击输入标题
递进关系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矢量图标可替换
1 2 3
导尿管的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每日二次消毒导尿管,预防感染
2. 尿袋须保持低于膀胱部位,以防尿液引流不顺, 造成逆流感染
3. 尿袋出口处应随时关闭,以保持密闭,尿袋也 不可以放在地上,防止受污染
4.宜多喝水,每天至少1500ML 5.尿袋内的尿液超过1/2-1/3时应及时倾倒尿液
6.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压,以防阻塞,也不可拉 扯,以防出血或损伤尿道黏膜 7. 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记录
改变,并预防牵扯胸管 3. 翻身时教会病人用手扶住引流管,避免牵拉、
受压、脱落 4. 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保持管道的密闭性
胸管固定
①术中预留缝线固定于胸壁
②将胶带黏贴于引流口上端,胶布两端 胶带分别黏贴于敷料或皮肤上,中间胶 带置于导管上,对导管进行缠绕式包裹 固定
③如需加强固定,可按相反方 向使用相同胶带、相同方法进 行加固固定
气管套管 目的:维持呼吸道畅通
位置:颈部
中心静脉导管 目的:给予输液 位置:颈部或鼠蹊部
胸腔引流管 目的:引流胸腔的液体或气体
位置:胸腔
1
鼻胃管
2 气管插管、气切套管 3 深静脉穿刺管 4 伤口引流管
5 胸腔导管
6
导尿管
胃管安全护理
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营养支 持和胃肠减压,是促进患者恢复 的主要方法,促进伤口愈合,改 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 功能恢复,术前留置胃管能减少 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
• 适应征: • 中心静脉压测定 • 大量快速扩容 • 2周—1个月内输液治疗 • 药物治疗(输入刺激性药物、高渗或粘稠
的液体、PH值与人体相差大的药物、血管 活性药等)
•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介入治疗通路
• 导管类型:单腔、双腔、三腔、四腔
• 置管途径: • 颈内静脉 一般置管长度14—18CM • 锁骨下静脉 一般置管长度12—15CM • 股静脉 一般置管长度20—25CM
9.鼻饲药或输注肠内营养前需确定胃管是否在胃 内
10.鼻饲后或肠内营养输注结束后均要生理盐水或 温开水冲管
11.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与湿润,可经常 予温水漱口
深静脉穿刺管的护理 CVC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 是将导管经皮肤穿刺进入中心静脉,主要经颈内 、锁骨下、股静脉将导管插入到上、下腔静脉并 保留,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便利的静脉通路, 同时也可以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
CVC导管的护理
1. 让患者了解置管的目的和作用 2. 妥善固定: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导管牵拉过
紧,防止变换体位时牵拉脱出,避免受压、 扭曲 3. 固定方法:U字型固定,二道交叉加强固定
4.导管标识:穿刺时间、部位、穿刺者、置管深度 ,每4小时评估
5.预防感染: 1)置管处3M 贴膜更换时消毒要严格无菌操作,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