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全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段:市场准入、监管、罚款、税收惩罚、 工资及劳动条件标准、环保标准等。 (2)维护公平:收入再分配 1)累进的所得税 2)转移支付(社会福利与保障支出)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 利改革(“社会资本主义”) 发达国家:目前财政收入(支出)/GDP:1/3~1/2
(3)保持稳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积极干预(调控):反周期的,逆市场风向。 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 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政策→抑制需求
1982
1986
1990
实际GDP(基年=1978)
1994
1998
实际GDP趋势
2002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1970
美国的GDP (单位:10亿美元)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10,000
9,000
曼昆宏观经济学全部课件
导论 一、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背景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四、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五、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一、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家庭和企业的 市场决策
– 假设条件: • 资源短缺、自利、理性
– 最优化目标: • 家庭:效用最大化 • 企业:利润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有利、有害还是中性?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如何确定的?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什么 样的关系? 是否应该实行价格管制?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国际收支 – 国际贸易是否对所有国家都有利? – 贸易顺差越大越好吗? – 对汇率是否应该管制或者固定? – 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防范?
( 1 ) 商 ( 产 ) 品 市 场 (1)商品市场:总供给(=2总)需劳求动,力 市 场
( 3 ) 国 内 金 融 市 场 ( 4 ) 国 际 金 融 市 场
P
AS AD
P
AS E PE
AD
0
YE
Y
当AS>AD时,P↓(衰退) 当AS<AD时,P↑(通胀)
决定均衡总产出(GDP)
AS+AD (2)劳动力市场:
3)理性预期学派 1970’s后期兴起,1980’s和1990’s流行,领袖:卢卡斯(R.Lucas)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假定→市场结清(Market Clearing)→政府干预无效论 反对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主张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即:财政平衡+货币(物价)稳定 1990’s后,以上三大流派归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名下。
(W:工资)
L
=W
s
L
d
W
失业
LE:均衡就业量(充分就业量E) WE
就业不足
0 LE
Ls
Ld L
(3)国内金融市场:资金总供给=资金总需求 (储蓄) (投资)
r
1)资本市场: S=I,r :利率
(长期资金市场)
∴国内金融2市)货场均币衡市:S场+M:s= I+M d M
s
r
=Md,
(4) 国际金融市场 : (短期资金市场) •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3)1990’s美国的“新经济”(New Economy)和2008年爆发的金融大危机 新经济的现象:高增长(4~5%)+低失业(4~5%)+低通胀 (2~3%),美国经济在90年代持续扩张
10年之久。 新经济产生的原因:信息技术(IT)革命的带动+全球产业大转移 理论解释:AS冲击论,运用AS-AD模型。 金融大危机的原因: 1)技术创新的衰减,2000-2001网络股泡沫破灭。 2)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了房地产的繁荣和泡沫。 3)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和金融监管的缺失。 4)2002-2007年全球经济大扩张,带来世界结构性通胀
宏观经济学是对经济总体的研究,包括: • 收入增长 • 一般价格水平变动 • 失业率 • 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学家试图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并设 计宏观经济政策来改进宏观经济运行。
一、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研究总体经济,必须以微观经济为基础 – 家庭支出决定总体消费与储蓄 – 企业投资决定总体投资 – 很多宏观经济事件和表现产生于许多微观经济的交易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家运用 了许多微观经济学的工具。
b. 负外部性:社会收益<私人收益,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如环境污染、黄赌毒等(损人利己)
(2)不平等性 竞争的必然结果:贫富的两极分化。 导致: 1) 绝大多数人(劳动者阶层)的激励机制失去,无劳 动积极性 2) 消费不足:社会的购买力下降
(3)不稳定性:经济周期性波动 市场机制很难解决:总供给=总需求(AS=AD) 生产过多→过剩→衰退→失业↑ 生产不足→扩张→通货膨胀
• 国民产出水平 – 国民产出水平是如何确定的? – 什么力量导致增长率的上升与下降? – 能否用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稳定适当的增长速度?
33000 30000 27000 24000 21000 18000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
1978
中国的GDP (单位:亿元) 经济持续增长
3.政府失效论 (1)政府生产→国企低效和亏损 政府管制→企业的负担太重,成本太高 (2)收入再分配:高税收(率)→激励下降 过多福利→福利病 (3)信息不完全和利益关系的干扰→错误调控→加大市场 波动,并造成大量财政赤字和国债
·结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应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适度 结合
4.宏观经济学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演变 近百年来世界经济的三大现象: (1)1930’s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凯恩斯革命 →现代“宏”产生 大萧条的特征:严重的生产过剩和失业—生产倒退 20~30年,失业率高达30%以上; 低增长或负增长+高失业+低物价 (通缩) 原因:J.M.Keynes的有效需求不足论 对策:赤字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凯恩斯主义的成功之处:二战后长达25年的繁荣 (凯恩斯时代)
(粮价和油价大涨),不得不提高利率,刺破了房地产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大危机。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 总:一国的总产出(总生产能力)的变动规律
Total Output
平均趋势(长期问题) 波动(短期问题)
y
1.两大主题: • 目标: 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的增长
趋势 波动
t
( 1 ) 长 期 增 长 ( E c o n o m icG ro w th ) : 增 长 理 论 ( 2 ) 短 期 波 动 ( B u sin e ss C y c le ) : 经 济 周 期 理 论
1)现代货币主义 1960’s末兴起,1970’s盛行,领袖:弗里德曼(M.Frildman) 高通胀的原因:过度扩张AD→财政赤字过大,M过多→物价↑ 对策:紧缩货币,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
2)供给学派(Supply School) 1970’s兴起,1980’s流行,代表:拉弗曲线 经济停滞的原因:政府管制太多→高税负(收)→对生产的 激励↓→增长放慢 对策:减管+减税
8,000
7,000
经济衰退
6,000
5,000
4,000
3,000 1970
1975
美国的GDP (单位:10亿美元) 为期最长的经济增长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失业率 – 劳动市场是否总是均衡的,哪些因素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 – 市场经济能否自发地保持充分就业? – 失业率是否越低越好?
S-I=Md-Ms
收:外汇收入=
出口(X)
+
外资流入
支:外汇支出=
进口(Fra Baidu bibliotek)
+
资金流出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贸易项目)
当 外 汇 收 入 ( Es)> 外 汇 支 出 ( Ed) 则 , 国 际 收 支 顺 差外 汇 储 备本 币 升 值汇 率 当 外 汇 收 入 ( Es)< 外 汇 支 出 ( Ed) 则 , 国 际 收 支 逆 差外 汇 储 备本 币 贬 值汇 率
(2)1970’s的滞胀(Stagflation) 1960’s:过度的需求扩张政策→通货膨胀率上升 1970’s:两次中东战争→石油价格上升近10倍→企业大 量亏损倒闭→衰退和失业 滞胀:高失业率(10%以上)+高通胀率(10%以上) +低增长率(1~2%) 造成凯恩斯主义总需求(AD)理论失灵
2.三大变量: 3.四大市场:
( 1 ) 生 产 方 面 : 总 产 出 、 总 收 入 , G D P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增 长 率 ( 2 ) 就 业 方 面 : 总 就 业 量 、 失 业 人 数 失 业 率 ( 3 ) 物 价 方 面 : 一 般 价 格 水 平 , 用 C P I(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 通 胀 率
Es= eEd(e:汇 率 )
4.四大目标(指标)(四率):
(1)经济增长(GDP增长率):高速、持续、稳定 (2)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低失业率
(3)物价稳定(通胀率):低通胀率,如低于2~3% (4)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用顺差、逆差
及外汇储备来衡量
( 1 ) 政与 府偏( 好2 (1) )+属 (2),于 央实 行偏际 好指 (3)标 +(4, ) 反 映 实 体 经 济 运 行 ( 3 ) 痛与 苦指( 数4 =) 失属 业率于 + 货 通胀币 率指 标 , 反 映 货 币 购 买 力 ( 对 内 , 对 外 )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背景
1.假设前提: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微观经济学: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完全竞争最有效。市场机制的三大缺陷: (1)非有效性
1)竞争的必然结果:垄断→限产保价→损害效率 2)外部性(Externality)
a. 正外部性:社会收益>私人收益,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如国防、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 业(损己利人)
1.最终变量:四大指标(“四率”)
2.中间变量:AS和AD
如AS>AD:库存↑,生产过剩→价格↓→利润↓,亏损↑→企业削减生产和投资或退出→解雇工人, 失业率↑,增长率↓→进口↓,顺差↑,汇率↓,本币升值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宏观经济政策 – 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是有利还是有害?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当如何配合使用? – 我国最近几年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有效还是无效?
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决定一国的国际地位 • 实践证明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 • 宏观经济政策是竞选或执政纲领的要点 • 宏观经济学是参政、议政和评价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必备知识 •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是微观经济决策的依据 •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普遍懂得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 宏观经济学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 – 宏观经济模型中,对个体最优化行为的考虑是隐含的、同一化的 –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认为对于部分来说有利的事情,对于整体来说也一定是 有利的。 • 农产品丰收 • 货币增加 • 储蓄增加(节约悖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
AD管理政策失效:刺激与紧缩的两难选择
因此,1980’s后,凯恩斯主义衰落,而新古典主义复兴。 宏观经济学出现“二次革命”——新古典“革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高 高 ics)失 通业 胀: :包因 因 括A A 三D D 大不 过 流派足 度 :矛盾
矛盾:
① 通 常 , 当 增 长 率 失 业 率 ( ( 1) 与 ( 2) 一 致 ) 但 通 胀 率 ( ( 1) 与 ( 3) 相 反 )
宏观经济学三 类② 变量国 :内 增 长 率 四、基 本进 思路口 和 方 法:国 A际 S-收 AD分支 析逆 差 ( 1) 与 ( 4) 相 反 )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针对(2)和(3) · 传统的三大理论支柱:公有制(全民所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
2.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 (1)保证效率(微观经济政策)
1)反垄断,保护公平竞争 2)a. 针对外部正效应:政府生产、补贴或税收优惠
(国企) b. 针对外部负效应:政府管制(Regulation)
(3)保持稳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积极干预(调控):反周期的,逆市场风向。 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 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政策→抑制需求
1982
1986
1990
实际GDP(基年=1978)
1994
1998
实际GDP趋势
2002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1970
美国的GDP (单位:10亿美元)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10,000
9,000
曼昆宏观经济学全部课件
导论 一、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背景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四、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五、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一、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家庭和企业的 市场决策
– 假设条件: • 资源短缺、自利、理性
– 最优化目标: • 家庭:效用最大化 • 企业:利润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有利、有害还是中性?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如何确定的?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什么 样的关系? 是否应该实行价格管制?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国际收支 – 国际贸易是否对所有国家都有利? – 贸易顺差越大越好吗? – 对汇率是否应该管制或者固定? – 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防范?
( 1 ) 商 ( 产 ) 品 市 场 (1)商品市场:总供给(=2总)需劳求动,力 市 场
( 3 ) 国 内 金 融 市 场 ( 4 ) 国 际 金 融 市 场
P
AS AD
P
AS E PE
AD
0
YE
Y
当AS>AD时,P↓(衰退) 当AS<AD时,P↑(通胀)
决定均衡总产出(GDP)
AS+AD (2)劳动力市场:
3)理性预期学派 1970’s后期兴起,1980’s和1990’s流行,领袖:卢卡斯(R.Lucas)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假定→市场结清(Market Clearing)→政府干预无效论 反对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主张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即:财政平衡+货币(物价)稳定 1990’s后,以上三大流派归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名下。
(W:工资)
L
=W
s
L
d
W
失业
LE:均衡就业量(充分就业量E) WE
就业不足
0 LE
Ls
Ld L
(3)国内金融市场:资金总供给=资金总需求 (储蓄) (投资)
r
1)资本市场: S=I,r :利率
(长期资金市场)
∴国内金融2市)货场均币衡市:S场+M:s= I+M d M
s
r
=Md,
(4) 国际金融市场 : (短期资金市场) •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3)1990’s美国的“新经济”(New Economy)和2008年爆发的金融大危机 新经济的现象:高增长(4~5%)+低失业(4~5%)+低通胀 (2~3%),美国经济在90年代持续扩张
10年之久。 新经济产生的原因:信息技术(IT)革命的带动+全球产业大转移 理论解释:AS冲击论,运用AS-AD模型。 金融大危机的原因: 1)技术创新的衰减,2000-2001网络股泡沫破灭。 2)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了房地产的繁荣和泡沫。 3)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和金融监管的缺失。 4)2002-2007年全球经济大扩张,带来世界结构性通胀
宏观经济学是对经济总体的研究,包括: • 收入增长 • 一般价格水平变动 • 失业率 • 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学家试图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并设 计宏观经济政策来改进宏观经济运行。
一、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经济研究总体经济,必须以微观经济为基础 – 家庭支出决定总体消费与储蓄 – 企业投资决定总体投资 – 很多宏观经济事件和表现产生于许多微观经济的交易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家运用 了许多微观经济学的工具。
b. 负外部性:社会收益<私人收益,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如环境污染、黄赌毒等(损人利己)
(2)不平等性 竞争的必然结果:贫富的两极分化。 导致: 1) 绝大多数人(劳动者阶层)的激励机制失去,无劳 动积极性 2) 消费不足:社会的购买力下降
(3)不稳定性:经济周期性波动 市场机制很难解决:总供给=总需求(AS=AD) 生产过多→过剩→衰退→失业↑ 生产不足→扩张→通货膨胀
• 国民产出水平 – 国民产出水平是如何确定的? – 什么力量导致增长率的上升与下降? – 能否用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稳定适当的增长速度?
33000 30000 27000 24000 21000 18000 15000 12000
9000 6000 3000
1978
中国的GDP (单位:亿元) 经济持续增长
3.政府失效论 (1)政府生产→国企低效和亏损 政府管制→企业的负担太重,成本太高 (2)收入再分配:高税收(率)→激励下降 过多福利→福利病 (3)信息不完全和利益关系的干扰→错误调控→加大市场 波动,并造成大量财政赤字和国债
·结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应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适度 结合
4.宏观经济学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演变 近百年来世界经济的三大现象: (1)1930’s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凯恩斯革命 →现代“宏”产生 大萧条的特征:严重的生产过剩和失业—生产倒退 20~30年,失业率高达30%以上; 低增长或负增长+高失业+低物价 (通缩) 原因:J.M.Keynes的有效需求不足论 对策:赤字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凯恩斯主义的成功之处:二战后长达25年的繁荣 (凯恩斯时代)
(粮价和油价大涨),不得不提高利率,刺破了房地产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大危机。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 总:一国的总产出(总生产能力)的变动规律
Total Output
平均趋势(长期问题) 波动(短期问题)
y
1.两大主题: • 目标: 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的增长
趋势 波动
t
( 1 ) 长 期 增 长 ( E c o n o m icG ro w th ) : 增 长 理 论 ( 2 ) 短 期 波 动 ( B u sin e ss C y c le ) : 经 济 周 期 理 论
1)现代货币主义 1960’s末兴起,1970’s盛行,领袖:弗里德曼(M.Frildman) 高通胀的原因:过度扩张AD→财政赤字过大,M过多→物价↑ 对策:紧缩货币,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
2)供给学派(Supply School) 1970’s兴起,1980’s流行,代表:拉弗曲线 经济停滞的原因:政府管制太多→高税负(收)→对生产的 激励↓→增长放慢 对策:减管+减税
8,000
7,000
经济衰退
6,000
5,000
4,000
3,000 1970
1975
美国的GDP (单位:10亿美元) 为期最长的经济增长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失业率 – 劳动市场是否总是均衡的,哪些因素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 – 市场经济能否自发地保持充分就业? – 失业率是否越低越好?
S-I=Md-Ms
收:外汇收入=
出口(X)
+
外资流入
支:外汇支出=
进口(Fra Baidu bibliotek)
+
资金流出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贸易项目)
当 外 汇 收 入 ( Es)> 外 汇 支 出 ( Ed) 则 , 国 际 收 支 顺 差外 汇 储 备本 币 升 值汇 率 当 外 汇 收 入 ( Es)< 外 汇 支 出 ( Ed) 则 , 国 际 收 支 逆 差外 汇 储 备本 币 贬 值汇 率
(2)1970’s的滞胀(Stagflation) 1960’s:过度的需求扩张政策→通货膨胀率上升 1970’s:两次中东战争→石油价格上升近10倍→企业大 量亏损倒闭→衰退和失业 滞胀:高失业率(10%以上)+高通胀率(10%以上) +低增长率(1~2%) 造成凯恩斯主义总需求(AD)理论失灵
2.三大变量: 3.四大市场:
( 1 ) 生 产 方 面 : 总 产 出 、 总 收 入 , G D P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增 长 率 ( 2 ) 就 业 方 面 : 总 就 业 量 、 失 业 人 数 失 业 率 ( 3 ) 物 价 方 面 : 一 般 价 格 水 平 , 用 C P I(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 通 胀 率
Es= eEd(e:汇 率 )
4.四大目标(指标)(四率):
(1)经济增长(GDP增长率):高速、持续、稳定 (2)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低失业率
(3)物价稳定(通胀率):低通胀率,如低于2~3% (4)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用顺差、逆差
及外汇储备来衡量
( 1 ) 政与 府偏( 好2 (1) )+属 (2),于 央实 行偏际 好指 (3)标 +(4, ) 反 映 实 体 经 济 运 行 ( 3 ) 痛与 苦指( 数4 =) 失属 业率于 + 货 通胀币 率指 标 , 反 映 货 币 购 买 力 ( 对 内 , 对 外 )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背景
1.假设前提: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微观经济学:论证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完全竞争最有效。市场机制的三大缺陷: (1)非有效性
1)竞争的必然结果:垄断→限产保价→损害效率 2)外部性(Externality)
a. 正外部性:社会收益>私人收益,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如国防、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 业(损己利人)
1.最终变量:四大指标(“四率”)
2.中间变量:AS和AD
如AS>AD:库存↑,生产过剩→价格↓→利润↓,亏损↑→企业削减生产和投资或退出→解雇工人, 失业率↑,增长率↓→进口↓,顺差↑,汇率↓,本币升值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宏观经济政策 – 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是有利还是有害?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当如何配合使用? – 我国最近几年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有效还是无效?
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决定一国的国际地位 • 实践证明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 • 宏观经济政策是竞选或执政纲领的要点 • 宏观经济学是参政、议政和评价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必备知识 •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是微观经济决策的依据 •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普遍懂得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宏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 宏观经济学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 – 宏观经济模型中,对个体最优化行为的考虑是隐含的、同一化的 –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认为对于部分来说有利的事情,对于整体来说也一定是 有利的。 • 农产品丰收 • 货币增加 • 储蓄增加(节约悖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
AD管理政策失效:刺激与紧缩的两难选择
因此,1980’s后,凯恩斯主义衰落,而新古典主义复兴。 宏观经济学出现“二次革命”——新古典“革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高 高 ics)失 通业 胀: :包因 因 括A A 三D D 大不 过 流派足 度 :矛盾
矛盾:
① 通 常 , 当 增 长 率 失 业 率 ( ( 1) 与 ( 2) 一 致 ) 但 通 胀 率 ( ( 1) 与 ( 3) 相 反 )
宏观经济学三 类② 变量国 :内 增 长 率 四、基 本进 思路口 和 方 法:国 A际 S-收 AD分支 析逆 差 ( 1) 与 ( 4) 相 反 )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针对(2)和(3) · 传统的三大理论支柱:公有制(全民所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
2.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 (1)保证效率(微观经济政策)
1)反垄断,保护公平竞争 2)a. 针对外部正效应:政府生产、补贴或税收优惠
(国企) b. 针对外部负效应:政府管制(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