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的七国之乱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代概括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代概括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沿革、分析历史经验教训的一门学问。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世政治的基础。

以下是对汉代政治得失的概括:1. 郡县与封国并存:汉代实行郡县制,同时又有封国制。

这种并存体制在初期确实起到了稳定政局、平衡各方势力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国势力坐大,对中央构成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

2. 内外朝制度: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即宰相领导外朝,负责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亲掌内朝,负责决策大政。

这种设计旨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朝权重,外朝形同虚设,反而削弱了皇权。

3. 察举与征辟:汉代实行察举与征辟制度,前者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向上推举;后者是中央或地方长官直接征聘人才。

这一制度为汉代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权贵世家掌握了察举与征辟的大权,形成了世族门阀,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4. 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一政策有利于统一思想文化、强化儒家道德伦理对社会的渗透与影响。

然而,也限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造成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衰退。

5. 监察制度:汉代设立刺史、督邮等官职,负责巡视地方、监督司法活动。

这一制度对维护地方治安、监督司法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这些官职的监察效果有限。

综上所述,汉代政治制度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在于维护了政局的稳定、选拔了优秀人才;不足之处在于未能有效解决封国问题、内外朝问题、世族门阀问题以及思想文化多元化衰退等问题。

这些得失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分裂国家的人的例子

中国古代分裂国家的人的例子

中国古代分裂国家的人的例子1.西周“三监之乱”:周武王灭商后,将纣王之子武庚分封为殷,负责管辖商朝遗民。

又将其他王畿地区分封了卫、鄘、邶三个诸侯,分别分封给了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让他们监视武庚,并称“三监”。

在殷商王畿范围之外,又分封了燕、齐、鲁等国,以镇守东方。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三监”对此不满,于是联合武庚和奄、蒲姑、徐夷、淮夷等势力发动了大乱,企图夺取王位。

叛乱发生后,周公联合燕、齐、鲁发动了东征,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平定了叛乱。

此后,周公继承了周武王的遗愿,在洛阳建设洛邑、成周二城,作为周朝的东都,驻扎强盛的“殷八师”以镇守东方。

从此,中国历史上就形成了长安、洛阳二都的格局。

2.西汉“七国之乱”西汉初期:刘邦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诸侯,后来刘邦又通过战争废除了异姓诸侯,分封刘氏为王,以图拱卫帝室。

然而,这些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羽翼丰满,开始威胁中央集权,小规模的叛变也时而发生。

汉景帝时期,试图通过“削藩”来加强集权,然而却引发了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

经过周亚夫、刘武、郦寄、栾布、窦婴等将领的配合,西汉很快就平定了内乱,实现了削藩。

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势力大减,朝廷得以抽出手来对付匈奴,为后来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奠定了基础。

3.东汉“董卓之乱”:公元184年,东汉爆发了黄巾起义。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军阀势力崛起,东汉的集权体系瓦解。

189年,外戚何进让西北的董卓入京配合诛杀宦官,结果事情败露,何进被处死。

随后,董卓带领军队杀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控制了朝政,东汉名存实亡。

此后,董卓无恶不作,还强制迁都长安,焚烧了洛阳二百里的宫殿和民居,民不聊生。

随后,关东的诸侯组建为了联军,开始了讨伐董卓的行动,从此中国再次进入了大分裂的时代。

名词解释-(2)

名词解释-(2)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的治世。

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文景二帝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政治上,加强集权、无为而治、减少刑罚;军事上,维护统一,安定边疆;经济上,厉行节俭、重视农业、抑制豪强。

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帝国时代君主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的叛乱。

诸侯王在封国内征收赋税,掌握了极大的权力。

为此文景两帝采用贾谊、晁错的建议,逐渐削弱王国封地,打击诸侯王势力。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景帝派周亚夫率军镇压,不足三月就平定叛乱。

景帝趁此机会将王国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使诸侯国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

酎金夺爵:汉制,诸侯贡金以助祭宗庙称酎金.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道都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酎金之制即由此产生.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如发现黄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则要受罚,诸侯王削县,列侯免国.这种有关酎金的法令称为“酎金律”.它是当时削弱和打击诸侯王及列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法律.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中外朝制度: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

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武帝时。

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

(经典题)河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经典题)河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经典题)河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问题1描述: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秦统一六国的过程。

答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分封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文字、法律、货币等制度,并进行了治理土地和农业改革。

此过程中,秦国先后征服了韩、魏、楚、燕、赵和齐六国,并最终取得了统一中国的胜利。

问题2描述:请简要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经”是指什么。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经”是指《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

这些经典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是关于易经卦爻的理论体系,用来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化;《书经》包含了封建时代的历史文书;《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礼记》讲述了封建时代的礼仪制度;《春秋》是一部详细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志书。

问题3描述: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商业贸易路线,连接了东方和西方。

它起源于汉代,由中国商人和游牧民族共同开辟。

丝绸之路沿途经过中亚、西亚和欧洲,不仅传播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还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经济和技术的交流。

丝绸之路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问题4描述:请简要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为书写和传播知识提供了方便;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书籍的产量和传播速度;火药的发明在军事和烟花爆竹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的发明使航海和探索更加便捷。

这四项发明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问题5描述: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始于唐代,兴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西汉七国之乱有何影响?七国是哪七国?

中国历史故事-西汉七国之乱有何影响?七国是哪七国?

中国历史故事-西汉七国之乱有何影响?七国是哪七国?自秦始皇驾崩以来,直到西汉建立的初期,整个大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势力盘综错节,权力的争夺也愈演愈烈,战争几乎是没有停止过的。

秦二世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登上了皇位,杀死了公子扶苏以及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还大肆杀害朝臣,使得百姓人人自危,最终不得不掀起了反抗秦二世统治的起义。

从这个时候起,天下就是乱的,各种战国时期的诸侯势力纷纷抬头,你争我抢丝毫不让。

即使汉高祖结束了秦朝的统治,更是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最后还开国建立了西汉这个朝代,但是还是避免不了无止境的权力争夺。

西汉是统一了,但是并不稳固,所以才会发生“七国之乱”。

要说“七国之乱”,就要从汉高祖刘邦甚至是秦始皇时期说起,这是政治上留下的弊端,商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下的各诸侯王虽然听命于天子,但是却拥有自己的小国的所有的治理权力,而且大的诸侯国甚至还可以吞并小的诸侯国,只要你不背叛天子,怎么浪怎么来都没有关系。

就是因为分封制下的这种弊端的出现,各诸侯国之间年年战争不断,周天子对各诸侯王的统治也越来越小,周天子控制不了这些势力庞大的诸侯王,被他们牵制、妥协。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分封制弊端的最好的体现,各国之间战争不断,最终形成了秦楚燕韩赵魏齐这七个大国,其余的小诸侯国都被这七个国家给吞并了。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后的这几个大国不可能这样相安无事下去,最后果然还是被秦国给统一了。

秦始皇统一了七个国家之后,听取了丞相李斯的建议,不再奉行分封,而是实行郡县制,将中央集权最大化,国家的政治体系先进化。

不得不说李斯和秦始皇这两位人物的思想真的很超前,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这种有远见的思想,为后世几千年直至现在的政治体系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模型。

郡县制下,民反而官不反,各官级管理自己的事情,不能插手其他官员的工作,就这样社会开始渐渐稳定。

好景不长,秦始皇为了千秋大业,劳累过度,早早的在东巡途中病死了,被寄予厚望的长子扶苏没能继承皇位,反而是年幼无知的幼子胡亥继承了大业。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的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

当时以被封为吴王的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所以兴兵引起之内乱,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

七王为: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赵王刘遂简史当时,由于天子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使刘姓宗室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于是骄纵起来,处处与朝廷对抗。

汉文帝时,获得大夫贾谊的建议,已感到同姓藩国的威胁,便开始了削弱诸侯势力的行动。

汉景帝初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加强中央权力,实行削藩政策,景帝听从,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尤其是吴王刘濞。

因为汉景帝还是皇太子时,因细故纷争用棋盘击死了吴王的世子。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国藩王叛变,。

七国是指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

他们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欲夺景帝帝位,景帝在众臣的压迫下被迫腰斩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王还自立为皇帝。

景帝无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军镇压,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七国之乱。

而且汉景帝又借机削落诸侯国领土和把诸侯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回,自此,诸侯名义上是封君,但已失去政权了。

经过远因:奕棋事件汉文帝时,吴国世子刘贤入宫朝见皇上,并得到许可去见皇太子刘启(日后汉景帝)。

与皇太子启喝酒、下六博棋时,吴世子在棋桌上争胜,态度不恭,皇太子启愤而拿起棋盘重砸吴世子头颅,当场将他砸死。

汉文帝敕命尸体送回去埋葬,到了吴国,吴王刘濞大怒,说道:「天下都是刘家的,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送回吴国埋葬!」遂又把尸体送回长安埋葬。

儿子被太子刘启误杀后,吴王从此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

朝廷知道他是因儿子被杀才如此,就拘押了吴国使者。

吴王惶恐不安,开始起了反叛之心。

后来,吴王派使者代他秋季朝觐,皇帝又问起吴王,使者回答说:「吴王实际上并没有生病,只是因为朝廷禁锢了好几个吴国使者,吴王害怕,所以才假装生病。

七国之乱名词解释

七国之乱名词解释

七国之乱名词解释七国之乱,又称战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涉及到许多与政治、军事、地理等相关的名词,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一个时期,得名于《春秋》一书。

这个时期,是从西周末年开始到战国初年,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纷争、政治权力多次更迭的时期,也是战国时期的前身。

2. 七国七国是指春秋时期的七个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分别是齐、楚、燕、赵、韩、魏、秦。

这七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征伐、争夺领土、互相攻伐的关系,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

3. 大国和小国在七国中,有着地理和实力的差距,被认为是大国的有齐、楚、燕、秦,而被认为是小国的有赵、韩、魏。

大国之间的争斗较为激烈,而小国往往被大国牵制。

4. 争霸七国之乱的核心目标是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地位。

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资源以及政治利益,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战争和政治斗争。

5. 虎痴、枭獍、乌鸡国策这些是七国之乱中一些典型的政治策略。

虎痴策指的是以慷慨悲壮的情绪鼓舞士气;枭獍策指的是以暗中威胁和打压方式牵制他国;乌鸡国策则是指采取低调,暗中囤积实力的做法。

6. 南方联盟、北方联盟在七国之乱中,军事联盟的形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南方联盟是齐、楚、燕三国结成的联盟,以抵御北方联盟的进攻;北方联盟是赵、韩、魏三国组成的联盟,旨在对抗南方联盟。

7. 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七国之乱中,他提出了很多有关政治和社会治理的思想,对于七国之乱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8. 纵横家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提倡以利益为目的,实用主义的政治策略。

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他们在七国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国提供了各种政治策略。

9.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派。

在七国之乱中,各个国家都借鉴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策略,这些思想和策略对于战争的发展和政治的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影响。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

B.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汉景帝C.八王之乱:苻坚、谢玄D.安史之乱:郭子仪、史思明【解析】3.选非题。

A项正确:康熙帝平三藩,灭吴三桂。

B项正确:汉景帝代表中央政府,诸侯以吴王刘濞为首。

C项错误:苻坚谢玄对战的是淝水之战。

D项正确:郭子仪、李光弼是政府军,史思明是叛军。

【选C】【思维导图】【梳理】1.涿鹿之战:(1)炎黄二帝斗蚩尤。

(2)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皇有争议,一般不考)。

(3)符号:风伯雨师。

(4)阪泉之战:该战争属于内斗,发生在涿鹿之战后。

(5)人物:仓颉造字,嫘祖养蚕。

2.鸣条之战:(1)人物:商汤灭夏、伊尹。

(2)伊尹调和五味治天下,老子发展成“治大国如烹小鲜”。

3.牧野之战:(1)人物:武王伐纣。

(2)典故:阵前倒戈、抚梁易柱、倒曳九牛。

(3)以少胜多。

(4)建筑:鹿台(纣王自焚)。

4.武庚之乱和国人暴动考查不多。

5.长勺之战:典故: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城濮之战:(1)人物:晋国和楚国。

(2)典故:退避三舍(1舍=30里),诱敌深入。

7.桂陵之战:(1)人物:齐国孙膑和魏国庞涓。

(2)典故:围魏救赵。

8.马陵之战:(1)人物:孙膑和庞涓。

(2)典故:减灶诱敌。

9.长平之战:常考典故:纸上谈兵。

10.巨鹿之战:(1)人物:项羽攻打章邯、王离。

(2)典故:破釜沉舟。

(3)以少胜多。

11.垓下之战:(1)典故: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2)楚河汉界源自于鸿沟合议。

(3)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白登之围:(1)时间:西汉初年。

(2)人物:高祖刘邦。

(3)结果:陈平出奇计救刘邦。

13.七国之乱:(1)人物:汉景帝对战吴王刘濞等。

(2)口号:诛晁错清君侧。

14.汉武帝反击匈奴:(1)时间: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

(2)典故:霍去病封狼居胥。

15.昆阳之战:刘秀一战成名,以少胜多。

16.官渡之战:(1)时间:汉末。

(2)人物:曹操攻打袁绍。

(3)典故:火烧乌巢,该战争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秦朝与吴楚七国之乱秦始皇统一后的动荡时期

秦朝与吴楚七国之乱秦始皇统一后的动荡时期

秦朝与吴楚七国之乱秦始皇统一后的动荡时期秦朝与吴楚七国之乱:秦始皇统一后的动荡时期秦朝自始皇统一天下后,尽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梦想,但在其统一后的动荡时期,面临了种种挑战和乱局。

特别是与吴楚七国之乱,成为了秦朝统一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文将探讨秦朝与吴楚七国之乱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一、吴楚七国之乱的原因1. 吴国与楚国的复仇心理:秦朝统一前,吴楚两国一直是强大的敌对势力。

秦统一后,吴楚两国对于失去独立王朝的愤怒和复仇心理逐渐积累,成为了吴楚七国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地理因素与文化差异:吴楚地理位置独特,位于江南地区,与秦朝的核心地带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

同时,吴楚文化与秦朝中原地区的文化也有较大差异。

这些地理因素与文化差异,导致吴楚地区人民与秦朝政权产生了一定隔阂与矛盾。

二、吴楚七国之乱的过程1. 吴楚七国联盟的形成:吴楚七国之乱是吴国、楚国以及其他五个附庸国家的联盟行动。

这一联盟在七国之间建立了相互的关系,共同对抗秦朝的统治。

2. 赵胜与义帝的领导:吴楚七国之乱中,赵胜和义帝成为了联盟的领导者。

赵胜威望高,经验丰富,得到了其他吴楚七国的认可和支持。

而义帝则以其勇敢和决心,成为了整个运动的象征。

3. 反秦起义的发动:赵胜和义帝带领吴楚七国军队,发动了反秦起义。

起义期间,吴楚七国联军相继攻占了一些重要城市,并与秦朝军队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4. 吴楚七国之乱的失败与结束:尽管吴楚七国联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秦朝运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反秦起义镇压下来,吴楚七国联军遭受了致命打击,七国联盟最终解体。

三、吴楚七国之乱的影响1. 对秦朝统治的冲击:吴楚七国之乱对秦朝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使得秦朝不得不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来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 地方政权的重建:在吴楚七国之乱结束后,秦朝为了更好地管理地方,重建了一些地方政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

3.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吴楚七国之乱暴露了秦朝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名词解释1宣政院元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西藏)地区军事民政的中央机构。

至元初年(约1264年)设立,原名总制院。

至元25年(1288年)改名宣政院。

宣政院设院使二人,其中一人以吐蕃上层喇嘛国师充任。

其下设官分职,僧俗并用。

吐蕃喇嘛教主八思巴被任命为国师,兼宣政院的第一任长官。

遇地方有事,则临时在当地设立分院处理。

凡重大军事,由宣政院会同枢密院议处。

元代崇信喇嘛教,所以宣政院权力很大。

奴儿干都司明朝管辖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机构。

明成祖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1409年,在奴儿干城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下辖几百个卫、所,管辖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南濒日本海、北抵外兴安岭的辽阔地区。

明政府常年驻军,并派遣官吏巡视,奴儿干城永宁寺碑对这件事有详细的记载。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证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是明朝管辖的地区。

厂卫制度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

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

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

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实行的新税法。

“鞭”就是“编”,也叫“条编法”。

公元1581年,明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征税,叫作“一条鞭法”。

这就使赋税制度头绪不繁,征收和交纳的手续大为简便。

由于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是,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在氏族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军政合一制度。

努尔哈赤将所辖的军民编成八旗(初设有四旗,分别以黄、红、蓝、白四个颜色的旗帜作为标志。

七国之乱是哪七国

七国之乱是哪七国

七国之乱是哪七国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反映了当时社会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

那么七国之乱是哪七国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七国之乱详情,希望对你有用!七国之乱是哪七国叛乱的诸侯国分别是吴国、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那么为什么这六个诸侯国会叛乱呢?七国之乱详情诛晁错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

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

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

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

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

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晁错已死,七国联军并未因此撤兵,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

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败吴楚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

梁王刘武向朝廷告急,周亚夫认为吴楚联军势大,正面决战难以取胜,献策用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伺机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

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

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屯兵于梁国以北的昌邑(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

关于七国之乱的史料

关于七国之乱的史料

关于七国之乱的史料七国之乱,又称春秋七国之乱或春秋战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末年至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初年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本文将通过整理历史资料,回顾七国之乱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起因:内忧外患据史书记载,七国之乱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晋国内部的政治纷争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外患。

晋国是当时华夏文化圈的重要国家,然而,晋国内部自公元前7世纪末以来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裂局面。

太康之乱是该战乱的拉开序幕,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索。

过程:各国争霸七国之乱的过程可以被分为数个阶段。

首先是太康时期,晋文公死后,晋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内乱和分裂,周边的七国开始利用这个机会来争夺统治权。

接着是隐公与出猎之地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得楚、齐等国势力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然而,不稳定的情况使得各国火力重新集中,随着新势力的崛起,战争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其中,郑国曾多次颠覆了国内政权,并试图通过对抗其他七国来获得更多的地盘。

但在持续的战乱中,各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未实现明显的优势。

影响:文化繁荣与国力削弱七国之乱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七国之间的战争导致了各国统治机构的不断转换,政治的动荡给当时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

另一方面,战乱也催生了哲学思想的繁荣,众多思想家纷纷建立学派,如孔子、老子、庄子等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此外,七国战争还导致了重要经济中心的流动和重新分配,为后来的战国时期奠定了基础。

结语七国之乱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不仅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信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对于七国之乱的认识将更加准确和全面。

名词解释七国之乱的原因

名词解释七国之乱的原因

名词解释七国之乱的原因七国之乱,是指中国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之间的激烈争斗和社会动荡。

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

下面将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解释七国之乱的原因。

一、分封制度的瓦解中国战国时期,分封制度是国家掌握权力的核心机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制度逐渐瓦解,导致七国之间权力的争夺加剧。

当世袭制度变得松散,各个诸侯国开始采取自己的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产生了兼并和分裂的现象。

这种权力的不稳定性成为七国之乱的根源之一。

二、人口增长和农业危机战国时期,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高,导致土地资源的不足。

农业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农民生活的困苦加剧。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的征税和征兵政策,更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农业危机加剧了社会不稳定性,使得各国间的争斗升级。

三、内外因素交织七国之乱的爆发不仅仅是内部因素的结果,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来入侵者的不断侵略,如燕国、赵国等向中原地区扩张的企图,进一步加剧了七国之间的斗争。

外国的干涉和利益的纠结,使得七国的争夺更加复杂,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四、政治权谋与权力争夺七国之乱的诸多原因中,政治权谋与权力争夺的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各国之间采取各种手段,如谋杀、阴谋、背叛等,以获取更多的领土和权力。

王室内部的争斗和政治派系的形成,加剧了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动荡。

这种权力争夺的恶性循环,导致了七国之间的不断冲突和战争。

五、文化、思想的碰撞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

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思想流派如儒、法、墨、道等以及各种学派的兴起,使得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思想多元化。

然而,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也成为助推七国之乱的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对于思想的追求、价值观的差异,引发了社会的分化和争斗。

综上所述,七国之乱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封制度的瓦解、人口增长和农业危机、内外因素交织、政治权谋与权力争夺、文化思想的碰撞等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七国之乱的发生。

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七国之乱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七国之乱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七国之乱的故事 七国之乱即西汉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称作七王之乱,是指公元前154年1⽉17⽇,即是西汉初期汉景帝3年发⽣的⼀次叛乱。

叛乱原因是以吴王刘濞为中⼼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

下⾯⼩编给⼤家讲⼀讲中华五千年战争故事-七国之乱的故事。

七国之乱 七王之乱主要是地⽅王国势⼒和中央集权的⽭盾。

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王国的势⼒奠定了好的基础。

概况 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王国势⼒的⽭盾⽇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错所上《削藩策》,下诏削赵王遂常⼭郡,胶西王昂六县,楚王戊东海郡;景帝三年,⼜削吴王濞会稽等郡。

削藩之举激起了诸王的强烈反对。

吴王濞⾸先与齐王肥诸⼦中最强⼤的胶西王昂联络,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治之。

胶西王昂⼜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

吴王濞还与楚、赵、淮南诸国通谋。

削藩诏传到吴国,吴王濞⽴即谋杀吴国境内汉所置⼆千⽯以下官吏,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分别起兵。

原来参与策划的诸王中,齐王将闾临时背约城守,济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为国内亲汉势⼒所阻,未得起兵。

吴王濞年六⼗⼆,是宗室元⽼,也是晁错所议削藩的主要对象。

他致书诸侯王,声称起兵⽬的是诛晁错,恢复王国故地,安刘⽒社稷。

在他的影响和策划下爆发的这次叛乱,遍及整个关东地区,形成东⽅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震动很⼤。

吴国始受封于⾼帝⼗⼆年(前195年),那时在江淮之间叛乱的淮南王英布败⾛吴越,⾼祖认为东南之地与汉廷悬隔,⾮壮王⽆以镇之,⽽⾼祖亲⼦均年少,乃封兄⼦刘濞为吴王。

吴国是五⼗余城的⼤国。

吴国的彰郡(辖今苏西南、皖南、浙北之地)产铜,滨海地区产盐,吴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开⼭铸钱、煮海为盐,所铸钱流通于整个西汉境内。

吴国以船运载,⼀船相当于北⽅数⼗辆车,有较⾼的运输能⼒。

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引起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反映了当时社会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七国之乱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朝汉景帝时期,时间是公元前154年。

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联合发起的叛乱。

最终被汉廷和梁国联手平定。

七国之乱爆发的原因汉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陈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景帝三年(前154年)冬,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

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

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

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

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如何评价七国之乱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之间矛盾的爆发。

七国之乱平定以后,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了。

七国之乱刘邦夺取天下

七国之乱刘邦夺取天下

七国之乱刘邦夺取天下刘邦,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是汉朝的创始人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战略策略和政治手段,成功地夺取了当时七国之乱的统治权。

本文将从刘邦的背景介绍、其夺取天下的策略和政治手段以及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刘邦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一直以来都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七国之乱爆发时,刘邦选择了加入其中,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逐渐崭露头角。

刘邦深谙众多战略战术,善于利用各方势力建立联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

他获得了冯於、陈平、吕后等重要人物的支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合作网络。

刘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手腕。

他充分利用各国国君之间的矛盾,蓄意制造并加剧矛盾,使得各国间互相纷争不休。

同时,他也通过给予一些国君以权势和特权来吸引他们的支持,并最终将他们融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刘邦还善于运用宽纵和严峻的手法来处理内部政治问题,保持了自己的统治稳定。

在军事方面,刘邦采取了多种策略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他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并通过训练和提拔有才干的将领,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刘邦还巧妙地使用军事行动来削弱敌对势力,争取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他善于选择战斗地点和时间,并灵活运用兵种的优势和战术的转换,使得敌军难以应对。

刘邦夺取天下的成功不仅仅是他自身的英勇和智谋,还与当时社会的背景和人民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刘邦成功地获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拥护,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百姓的政策,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这种得民心、用民心的政策为刘邦夺取天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后,他建立了汉朝并成为了第一个皇帝。

他不仅巩固了自己的权力,更尽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生的幸福。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发展了经济、加强了军队,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

刘邦还提倡儒家思想,注重教育和文化建设,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国之乱汉朝的分裂与内战

七国之乱汉朝的分裂与内战

七国之乱汉朝的分裂与内战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然而,汉朝晚期的七国之乱却是一个极其动荡和混乱的时期,其中包括了汉朝的分裂和内战。

本文将探讨七国之乱的原因、影响,并思考对历史的启示。

一、七国之乱的原因1.1 皇权削弱:汉朝晚期,皇权开始逐渐削弱。

朝政腐败,朝廷贪污作奸,漢武帝之后,汉朝皇帝开始遥控权力,导致地方势力日益强大。

1.2 地方豪强的兴起:地方豪强在七国之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地方豪强控制着大片土地和农民,逐渐形成军事势力,并垄断了经济资源。

1.3 社会经济危机:汉朝晚期的社会经济面临很多问题,如天灾、人口失业、农民负担加重等。

这些因素导致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为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

二、七国之乱的影响2.1 国力衰退:七国之乱使得汉朝各地域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断裂,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国力渐渐丧失,使得中央政府难以有效管控局势。

2.2 社会动荡:七国之乱带来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状况。

战争残酷,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秩序彻底崩溃。

2.3 文化发展受阻:七国之乱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诸子百家的学说衰落,士人多投身于权谋之中,思想自由受到限制。

三、七国之乱对历史的启示3.1 稳定政权的重要性:七国之乱使得人们认识到维护稳定政权的重要性。

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能够有效统一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3.2 重视民生:七国之乱中,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是主要原因。

因此,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民生,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3.3 强化法治:七国之乱再次证明了法治的重要性。

合理的法律制度能够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遏制豪强势力的膨胀。

结语:七国之乱是汉朝晚期的一个重要事件,代表了汉朝分裂和内战的阶段。

该事件对汉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重视政权的稳定、民生问题和法治建设,以期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

七国之乱晋朝的动荡时期

七国之乱晋朝的动荡时期

七国之乱晋朝的动荡时期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然而其晚期却饱受着七国之乱的困扰,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七国之乱对晋朝带来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一乱局的原因。

一、七国之乱的背景七国之乱发生在晋朝东晋时期,这是因为晋朝迁都建康后,政权的控制力量变得薄弱,使得地方势力日益壮大,形成了七个相对独立的势力,分别是成汉、前赵、前燕、后燕、后秦、西晋和东晋。

这七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导致了晋朝的动荡和衰落。

二、七国之乱的影响1. 政治动荡:七国之乱使得晋朝政权无法有效统治全国,各个地方国家频繁交战,导致统治者的地位不稳定,政局动荡不安。

2. 经济萧条:战争无疑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七国之乱也不例外。

战争导致了晋朝的经济衰退,农田荒芜,商业停滞,致使社会经济陷入困境。

3. 社会动荡:七国之乱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频繁的战争使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贫困,社会秩序逐渐崩溃。

4. 文化倒退:七国之乱重创了晋朝的文化繁荣。

很多文化名流纷纷辗转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受阻,学术水平下降。

三、引发七国之乱的原因1. 中央政权衰落:晋朝政权自从迁都建康后,对地方的控制力明显减弱。

中央政权对地方国家的管控不力,导致了地方势力的膨胀与兴起。

2. 地方权贵的崛起:晋朝末年,一些地方豪强逐渐崛起,掌握了一定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这些地方权贵们利用自己的势力来追求个人利益,对中央政权形成了威胁。

3. 经济衰退:晋朝末年,由于长期的战乱,国家经济严重受损。

税赋加重,百姓生活困苦,许多地方豪族趁机剥削百姓财产,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4. 内外交困:晋朝的周边国家也没有闲着,不断侵略和入侵,加剧了晋朝内忧外患的程度。

这些外患加上内乱,使得晋朝无力应对,进一步加速了七国之乱的爆发。

四、七国之乱的结束七国之乱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重新统一了南方,北方逐渐形成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七国之乱的结束标志着晋朝的灭亡,开启了南北朝时期。

东晋的七国之乱与政权更迭

东晋的七国之乱与政权更迭

东晋的七国之乱与政权更迭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东晋是一段较为动荡的时期,而七国之乱则成为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本文将从七国之乱的起因、背景以及影响等方面探讨东晋政权更迭的相关问题。

一、七国之乱的背景七国之乱是指公元十六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东晋政权陷入严重动荡,导致中国分裂成七个相互对立的国家。

七国之乱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政治腐败。

东晋的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很多弊端,加上朝政腐败,导致底层民众的不满情绪逐渐升级。

其次,外族侵扰。

当时北方鲜卑族、南方蛮族等外族受到政权的削弱,频繁侵扰边境,加剧了社会的混乱。

再次,军队割据。

东晋政府统治的军队开始出现割据现象,许多将领不服从中央指挥,各自为政,加剧了内乱的程度。

二、七国之乱的进程七国之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看。

首先是起义的阶段。

公元十六世纪五十年代,一些英勇的将领率领部分军队举起义旗,对东晋政权进行反抗。

其次是分裂的阶段。

起义逐渐发酵,东晋的统治力量开始割裂,不断出现各种对立的政权。

然后是争夺的阶段。

在分裂的局面下,各地的政权开始相互争夺领土和资源,形成七个相对独立的国家。

最后是统一的阶段。

在七个国家相互争夺的过程中,形成了年久的争斗疲倦,于是一些聪明的统治者看到了机会,开始争取各国的归附,最终实现了政权的重新统一。

三、七国之乱的影响七国之乱对东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政权经历了剧烈的变动,整个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

东晋政权更迭后,新的政治体制开始逐渐形成。

在实行分封制度的同时,一些改革者还尝试进行了一些政治和军事的改革,以巩固政权。

其次,社会风气转变。

七国之乱导致社会秩序的彻底崩溃,社会风气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人们逐渐对传统的忠诚感产生怀疑,开始强调实用主义和顺应时代的思维。

再次,文化交流加强。

七国之乱让各国政权互相较量,为了稳固统治,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活跃。

这种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最后,军事技术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朝和梁国联手平定,七大功臣为:汉朝方面周亚夫、窦婴、栾布、郦寄,梁国方面刘武、张羽、韩安国。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

背景郡国并行高祖时期[1]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王。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郡,诸侯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并位于经济发达地区。

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在封国内独揽大权。

诸侯国拥有强大的武装,由诸侯王随意调遣。

此外,还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王国,最终成为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汉初共有异姓王七人,刘邦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因此,他一面消灭异姓诸侯王,一面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同姓九王),并与群臣共立非刘姓不王的誓约。

汉初的同姓诸侯国,土地辽阔,户口众多,但由于同姓诸王与高祖血统亲近,效忠汉朝,起着拱卫中央的作用,所以干弱枝强的问题这时并不突出。

吕后时期高祖死后,当权的吕后违背誓约,立诸吕为王。

吕后对于受封为王的高祖诸子,控制很严。

齐王刘肥是高祖长子,地位尊贵,吕后对他早有猜疑,刘肥主动调整同吕后的关系,得以相安无事。

吕后专权以及分封诸吕为王,激起了刘姓诸王的强烈反对。

吕后死,诸吕聚兵,准备发动政变。

齐王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暗约野心勃勃的兄长齐哀王刘襄领兵入关,共灭诸吕,由刘襄继承帝位。

刘襄应约起兵,杀死了反对他起兵的齐相召平,诈夺琅琊王刘泽兵,兼并琅琊国壮大实力,又进攻故济南郡(时为济川国)。

长安方面派遣大将军灌婴屯兵于荥阳防备,待机共伐诸吕。

此时,刘章在长安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协力消灭了诸吕势力。

群臣为防止类似外戚事件发生,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刘襄失去起兵的口实,在汉朝安抚下只好退兵。

文帝时期文帝以高祖庶子继统,地位本来不很巩固,而汉初所封诸侯王,已经历了两三代的更迭,与文帝的血统关系逐渐疏远,政治上已不那么可靠,因而一再发生叛乱。

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虽有反吕之功,但他们曾有拥戴齐王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对他们没有以大国作为封赏,只是让他们各自分割齐国一郡,受封为城阳王和济北王。

城阳王刘章不久死去。

济北王刘兴居于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亲自击匈奴的机会,发兵叛乱,欲袭荥阳,事败自杀,济北国被除。

文帝六年(前174年),淮南王刘长谋反,事发被贬至蜀地,死于道中。

这些事件预示着王国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乱的先兆。

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其一是使列侯前往封地,功臣如绛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控制首都局势,避免掣肘。

其二是封诸皇子为王,皇子刘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为代王,于梁王刘揖死后徒封梁王。

梁国是拥有四十余城的大国,地理上居于牵制东方诸国、屏蔽朝廷的关键位置。

其三是采用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大国析为几个小国,例如析齐国为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国,以已故的齐王刘肥的诸子为王。

这样,齐国旧地虽仍在齐王肥诸子之手,但是每个王国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缩小,而且难于一致行动。

奕棋事件吴国始受封于高帝十二年(前195年)。

吴王刘濞是高祖刘邦的兄长刘仲之子,在淮南王英布反叛之时,高祖刘邦亲自率军。

沛侯刘濞当时年仅二十,以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在蕲县之西一举击破英布的军队。

英布逃掉了,但荆王刘贾被英布所杀,没有继承人。

高祖认为东南之地与汉廷悬隔,非猛壮的藩王难以统治,而此时刘邦自己的儿子还都年幼,承担不起这个重任,于是就立刘濞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

在惠帝、高后时期,天下初定,郡国的诸侯各自安抚辖区内的老百姓。

吴地豫章郡产铜,这吴王刘濞利用手握资源,招致天下众多的亡命之徒,盗铸铜钱。

同时,吴地滨海地区产盐,吴王又煮海水为盐,贩卖到全国各地,获利颇丰。

吴国所铸钱流通于整个西汉境内。

吴国由于经济富足,实力和资本日渐强大,境内不征赋钱,卒践更者一律给予佣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

汉文帝时,吴王的太子刘贤入宫朝见皇上,由此得以陪伴皇太子刘启(日后汉景帝)饮酒玩乐。

吴王太子在和皇太子玩博戏的时候,吴王太子在棋桌上争胜,态度不恭,太子刘启愤而拿起棋盘重砸吴世子头颅,当场将他砸死。

汉文帝敕命尸体送回去埋葬,到了吴国,吴王刘濞大怒,说道:"天下都是刘家的,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送回吴国埋葬!"遂又把尸体送回长安埋葬。

儿子被太子刘启误杀后,吴王从此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

朝廷以为他是因为失去儿子的缘故,但经过查实,确证吴王并没有什么病,就拘押了吴国使者。

吴王惶恐不安,开始起了反叛之心。

后来,吴王派使者代他秋季朝觐,皇帝又问起吴王,使者回答说:"吴王实际上并没有生病,只是因为朝廷禁锢了好几个吴国使者,吴王害怕,所以才假装生病。

请陛下捐弃前嫌,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于是汉文帝就赦免了吴国使者,又赐给吴王几案和手杖,体谅他年老,可以不再朝觐,朝廷的软弱让吴王愈发骄横了。

起因汉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上疏《削藩策》。

景帝三年(前154年)冬,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自出使胶西,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

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

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

不久,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

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国的诸侯王公开反叛。

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经过诛晁错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向西渡过淮河,与楚兵会合,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

吴楚联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

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刘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

由于刘濞早有预谋,所以七国军队在叛乱之初进展顺利。

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

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景帝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晁错已死,七国联军并未因此撤兵,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于是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袁盎。

景帝这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

灭吴楚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

梁王刘武向朝廷告急,周亚夫认为吴楚联军势大,正面决战难以取胜,献策用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伺机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

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

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屯兵于梁国以北的昌邑(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

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

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梁王于是任命韩安国与张羽为将军,拼死抵御,与吴楚联军僵持。

梁国城池防守严密,吴兵无法西进,转而奔向周亚夫的军队。

周亚夫坚守壁垒,不肯与战,私下却趁机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断绝了叛军的粮道。

吴军断粮,士兵饥饿,几次挑战未果,于是夜里袭击周亚夫军营,佯攻东南面,周亚夫命令于西北面守备。

吴兵果然从西北强攻,未能攻破,吴兵大败,士兵多半饿死或投降走散,周亚夫率军追击,大破吴、楚联军。

吴王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乘夜逃走,渡过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苏镇江),退守东越,并派人招集残兵。

汉廷派人以利引诱东越,东越骗吴王出去慰劳军队,用矛戟刺死吴王,献其头于汉朝。

吴王死后,吴军溃散,楚王刘戊自杀而死。

七国之乱的主力吴楚联军被平定后统计数据,汉朝与梁国所杀伤和掳掠的敌军、物资大约相等。

由于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首功,梁孝王在七国之乱后实力反而更加壮大,直接威胁了汉朝,埋下了梁孝王谋夺储君之位,刺杀袁盎等多位朝廷大臣的后患。

平叛乱在齐地,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临淄,三月不下。

汉将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

胶西王回国后,其子刘德建议袭击汉军,不成则逃到海上,胶西王不听。

到汉营请罪,韩颓当斥责他阴谋叛乱,宣读诏书,胶西王自杀而死。

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被诛。

在赵地,郦寄领兵进攻赵国,赵王刘遂坚守邯郸,郦寄久攻不下。

匈奴得知吴楚兵败,也不肯入出兵相助。

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会师,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

济北王刘志被胁迫参与叛乱,后坚守不发兵,所以赦而未杀。

齐王刘将闾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

结果叛乱从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国(除楚国外)被废除。

影响吴楚七国之乱表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