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与反思
1小学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实录+反思
教学过程:《心脏和血液循环》课堂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9册第4单元《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过程:一、活动1:导入师:同学们,把手放在胸口,感觉到什么了?说说你们的感觉。
生:我感觉到这儿一动一动的。
师:这就是心脏在跳动,今天我们学习“心脏的跳动”。
(板书课题:心脏的跳动)二、活动2:认识心脏。
师:心脏在身体的什么的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这些问题过去你们思考过吗?生:听说心脏像桃子。
其他的不知道。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心脏模型一起来认识心脏。
(出示心脏模型,)师:心脏的形状近似一颗桃子,这颗桃子的尖端称做心尖,指向左前下,底朝右后上方。
如把手掌放在左侧乳头附近,可以清楚地触到心尖的搏动。
心脏重约300克,约占人体重量的0.5%,其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
师: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生:就是心脏跳一下。
师:看来同学们对心跳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但这还不够。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心跳。
师:(演示并讲解:一只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皮球,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请大家像我这样做一做,请你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组实验、交流。
师: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
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三、活动3:认识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
师:我们的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的状态,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可是心脏为什么要不分日夜地跳动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一起来做个实验。
师:在水中反复挤压塑料瓶,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边示范边讲解)(事先在塑料瓶中滴几滴红墨水,这样现象会更明显。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师:谁知道心脏把血液运输到哪里去了?通过什么来运输的?生:血液被心脏运送到血管里去了师:对,血液能被运输到全身,因为全身分布了很多血管。
师:(出示挂图组织学生认识人体的血管情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心脏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
心脏和血液循环1教学目标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2、认识心脏跳动的意义和血液循环3、能准确的测定自己的脉搏。
4、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
2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38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浓厚。
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难点:认识心脏跳动的意义和血液循环。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心脏和血液循环师:上好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用心,更要用我们的眼睛看,用耳朵听,上课前,我们先来锻炼一下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吧!PPT播放心脏跳动的声音(请大家安静下来,闭上眼睛,仔细听听这个声音,听听它是由谁发出来的?)学生汇报2、小游戏找一找:在身体上找出一处有血管的地方。
(耳朵得到了锻炼,下面我们再来练练我们的眼睛吧!)教师讲解: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血管里装满了血液,那么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学生答问: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呢?(学生猜测是心脏)导入新课同时板书活动2【讲授】心脏和血液循环二:认识心脏和心跳师: 心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它长在我们的身体内部,我们摸不到它,又看不到它,对于这颗神奇的心脏同学们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生:大胆质疑,提问师:谁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或大胆的猜测一下刚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生汇报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图片等具体的介绍心脏教师小结: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
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请你握紧拳头,你的心脏大概这么大。
教师提问: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动,知道了心脏的位置,现在安静下来,用手找到心脏的位置,认真感受自己的心跳,谁能把你的感觉描述给大家听?(生汇报)师:什么是心跳呢?为了直观的认识心跳,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请看实验要求:实验:有节奏的反复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人为什么有心跳呢?心脏的跳动跟血液循环又有什么关系呢?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探究心脏的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援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身的生理现象,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课的学习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1、认识心脏和了解心脏的跳动。
2、认识心脏的功能。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4、对学生进行爱护心脏的教育。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和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材中局部知识比拟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2、能精确测定自己的脉搏。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
2、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
科学知识1、了解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2、认识血液循环及其作用。
3、能精确的测定自己的脉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难点: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常识解答,导入新课1、感受心脏的跳动教师:同学们,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并将感受到的现象在交流中分享。
〕2、教师引入本节内容,并板书课题:心脏和血液循环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一〕认识心脏1、教师提问: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这些问题你们思考过吗?〔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试着答复〕下面,我们利用心脏模型一起来认识心脏。
〔出示心脏模型,请学生认真观察〕提问:现在,你能说说心脏的形状像什么?〔鼓舞学生积极答复,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心脏的形状近似一颗桃子,这颗桃子的尖端称作心尖,如把手掌放在左侧乳头附近,可以清楚地触到心脏的搏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3.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1
《3.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心脏。
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模型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心脏的知识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心脏和心跳1、谈话: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比赛,比赛就叫“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
2、教师讲解: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这个长度是1路车从姚家跑到火车站4800多趟的距离!血管里装满了血液。
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3、提问: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4、学生猜测,汇报。
5、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
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6、学生回答。
7、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8、提问: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
9、学生找后汇报。
10、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的?11、根据学生回答再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1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件并小结: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
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
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二、认识心跳的作用1、心脏不停的跳动和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对照课件试着说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教师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心脏和血液循环|苏教版 (12)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2、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2、能准确的测定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2、意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以及坚持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组织学生围绕认识心脏展开研讨活动。
难点:指导学生探究心脏的功能三、教学对象分析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身体器官之一,它的有规律的跳动是一个健康生命的重要特征,可以说心跳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或许是太自然了,以至于很少有学生去关注心跳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知识。
孩子们对心脏也并非是一无所知,本课通过搭建介绍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多媒体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富有条理性的知识体系,让视频、图片等资料帮助孩子们将零散的点滴知识加以梳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媒体包括:1、新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片《心脏和血液循环》相关片段:将身体内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3、相关图片:使心脏等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4、文字资料:具有一定条理性的资料使学生零散的知识得到梳理,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微信新闻图片,引出了本课的主题,也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1、出示图片2、看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3、学生讨论、交流4、看来心脏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心脏的知识。
二、认识心脏1、你知道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2、请同学们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心脏的位置。
让老师看一下,别动哦!(出示图片)3、教师小结:其实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你找对了吗?4、那么心脏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你觉得它长的像什么?(出示模型)5、我们的心脏有多大呢?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握紧,你的心脏差不多就有这么大。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心脏和血液循环 苏教版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了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心脏。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为什么要参加体育锻炼。
2.意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功能。
难点:知道心脏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教学准备:空矿泉水瓶、气球。
医院的输液管(小瓶两端各保留适当长度的管子)、水槽、水、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播放心跳声)师:这是什么声音?生:心跳声2、师:你知道心跳声是谁发出来的吗?(生:心脏)板书:心脏二、认识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1.(PPT展示)那么有谁知道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吗?2.学生交流汇报。
3.(ppt)展示: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4.找一找、摸一摸同学们来找一找自己的心脏在身体中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找准?也可以相互找找、听听。
(适时表扬)三、认识心脏的跳动并做模拟实验1.心脏的位置找到了,你知道它是怎样跳动的吗?(PPt)2.学生自由描述3.师总结引导:在我们四年级学到《肌肉》一课时,讲到当我们在休息时,还有哪些肌肉仍在工作?(心肌、呼吸肌等),心脏由肌肉构成,心肌指的就是心脏。
再回忆一下,肌肉是如何工作的?(心跳:心脏肌肉在收缩、舒张, 1次)那么心跳就是心脏在不停地做什么?)4.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动态的心脏跳动情况吧。
(PPT展示心脏的跳动。
)5.利用矿泉水瓶和气球模拟心脏跳动。
师:你们能利用空的矿泉水瓶和气球模拟心脏的跳动吗?学生动脑模拟指明演示、评价。
四、认识心脏的功能1.师:那么心脏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生讨论并回答2.指导分析:A、观察心脏。
来让我们看一看心脏(PPT)师:这就是心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有几种血管?:红色的动脉,蓝色的静脉),你认为血液是怎样流进流出?B、(师小结:心脏在收缩的过程中推动血液的)3.在你们的桌子上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水和输液管,我们把水看做是血液,那么你们能不能选用这些材料模拟心脏把血液给推出去?A:学生思考。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心脏和血液循环|苏教版
课题:心脏和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利用模型和模拟实验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科学知识1. 知道心脏的形态。
2. 知道心脏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到利用模型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
2. 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心脏推动血液的过程,学会用模拟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方式。
难点:了解心脏如何推动血液单向流动。
三、教学准备演示材料:课件、脚踩式打气筒、水槽分组材料:脚踩式打气筒、水槽、气球、矿泉水瓶、吹风球模拟实验材料:心脏头饰、血液头饰、血管头饰四、课时安排:共 2课时第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听心跳,了解心脏的跳动。
(二)利用材料,设计实验,模拟心跳。
1. 先用手比,模拟心跳。
2. 利用材料,模拟心跳。
3. 学生观察实验,小结汇报心跳的方式。
(板书:收缩与舒张)(三)设计实验探究心脏跳动的秘密。
1. 学生质疑心脏跳动的原因,教师汇总问题,得出本课研究重点:心脏跳动在做什么?2. 利用之前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心跳的作用。
3. 学生汇报,小结心跳的作用在于推动血液流动。
(板书:推动血液流动)4. 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小结心脏推动的血液是同一个口进出血液,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引导认识心脏的结构。
5. 出示茶水球,让学生再次设计实验探究心脏的结构。
6. 出示打气筒,帮助学生认识心脏的结构,引导学生小结心脏收缩舒张推动血液流动,方向是单向的。
(板书:单向)7. 出示心脏结构图,再次认识心脏的结构,巩固新知。
(四)拓展活动,角色扮演,模拟心跳推动血液流动。
(五)拓展延伸1. 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流动?血液流动有什么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来研究。
2. 总结:本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心脏)六、板书设计心脏心跳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流动单向心脏怎么跳动——手比模拟心脏跳动——塑料瓶、气球、吹气球——组合模拟跳动,强调观察捏一下压下去松开后,变大变小,涨大缩小(板书),汇总汇报归纳心跳的方式——总结收缩变小舒张变大心脏跳动在做什么(提问差不多就够了,归结到一点都是在问心脏跳动在做什么?)——推动血液流动——塑料瓶、气球、吹气球、水槽心脏跳动怎样推动血液流动——小结之前实验,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血液都是从一个口出去一个口进来,板书一口一进一出,引导看图还是用质疑的,让学生思考当只有一个口进出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引导学生推测心脏有两个口,再出示茶水球,师说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有两个口的茶水球,你们会做吗?——第一次捏会同时进出,让学生质疑对吗?合理吗?怎么改,第二次堵住一边让水进入,师强调堵住一边水进去了,那如果……让学生说堵住另一边后再松开让水从另一边出去——第三次追问,如果不用手来堵住水管,你能做到单向的推动血液流动吗?——出示脚踩打气筒,示范操作——第四次追问血液是不是被心脏推动流出去了,那血液去了哪里呢?最后又会到哪里去了呢?(留着下节课再研究)——茶水球、脚踩打气筒、水槽、托盘(一)听心跳,了解心脏的跳动。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的关系。
3、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点:认识心脏。
教学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播放课件(心跳的声音)2、谈话: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心跳的声音)3、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与心脏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二、认识心脏1、谈话:同学们,你觉得心跳是怎么跳动的?学生讨论2、老师手里有气球是能把气球当作心脏来演示心是怎么跳动的?学生演示师板书:鼓起来变大舒张挤压变小收缩心脏没收缩、舒张一次就是心跳一次。
三、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的吗?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2、是讲解心脏四、你知道心脏为什么跳个不停?1、学生猜测2、师:同学们,心脏不停的跳动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3、学生摸摸自己的心跳,再找一找在身体的什么位置能够摸到脉搏。
4、师:为什么1分钟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相同?出示图片讲解心脏的作用及脉搏的概念。
五、血液为什么不停地流动?1、学生讨论2、师出示图片讲解。
六、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与心跳同时加快?1、学生讨论2、师出示图片讲解。
七、心脏的作用这么大,我们该如何保护心脏?1、如果心脏不运动了,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2、有心脏病的人犯病会是什么样子?3、师讲解:保护心脏应该这样做:a、合理饮食b、坚持体育运动c、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学反思:学生小组合作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求知。
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最后一课,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心脏的情况、血液循环的路线等新知识点,还需要联系肺与呼吸的相关知识,才能解开在第一课学习中的困惑:运动后,呼吸与心跳为什么都变快了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心脏的作用以及血液循环的意义,实现科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双赢。
为此,我补充了两个知识点:心脏的构成、血液循环的两条路线,回避了动脉血、静脉血的知识点,以防止学生在学习两条循环路线时将血液类型与血管混为一谈,从而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不受干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心脏和血液循环》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人体健康模块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篇章。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图表和实验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3.掌握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组成和功能;4.建立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综合认识。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2.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探究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关心健康、学习科学的意识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组成和功能;2.掌握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2.建立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综合认识。
四、教学策略1.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探究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探究和创新能力。
2. 情景式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情境模拟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合作式教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课文《心脏和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情景体验(15分钟)让学生参加一个情境模拟,如扮演血液和血管,在教室中模拟血液循环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了解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3. 观察实验(20分钟)教师将一只小动物心脏和血管的模型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对心脏和血管的认识和理解。
4-3教学反思:《心脏和血液》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心脏和血液》教学反思(1)在教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案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实施,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反思。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反思与总结: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跳动规律以及心脏跳动对维持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建模与推理能力,提升他们关注心脏、血管健康的意识。
通过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环节的教学,我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心脏和血液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了测量心跳和脉搏的方法。
特别是在探索环节,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心脏跳动对血液循环的作用,这对于理解心脏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提问、视频展示、模拟实验和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特别是模拟实验环节,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建模与推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小组讨论也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观点的平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反应与课堂互动在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积极,参与度较高。
特别是在模拟实验环节,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能够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外,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环节,学生们也能够积极发言,相互补充,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尽管本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模拟实验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没有充分体验到实验过程,导致他们对实验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延长实验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实验中来。
此外,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环节,我也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案
教学内容:《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 知道人体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的作用。
2. 知道心脏是一种肌肉,能够在身体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知道血液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作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时的内容,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体需要心脏和血液循环?
3. 演示实验:老师展示心脏和人体循环的图像,让学生观看并回答一些问题,如:心脏可以跳动多久?血液循环的路径是什么?
4.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用自己的简单话语阐述心脏和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
5. 配合动画:与小组讨论后,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动画来表现他们的理解。
6. 展示、讨论: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动画并进行讨论,让每个小组反思其他小组设计的动画,并且从中学习。
7. 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提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结合展示、讨论和动画来进行教学,更加生动,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但是,在教学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在课堂中有一些学生不仅仅是被引导着,
而是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探究。
我们教师需要适度地在教学中做指导,并且与学
生进行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课堂学习的安排,使每一份资料可以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教案中分组讨论和配合动画的时间分配略微过短,下次可以考虑更为具体地掌握时间分配问题。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3、心脏和血液循环设计理念:本课与前一课在结构上很相似。
人为什么有心跳呢?我们的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解答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深入到人体内部去寻找答案。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生理现象,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本课,无论是认识心脏还是认识心脏的功能,都始终是围绕心脏的跳动问题展开的。
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心脏。
2、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认识心脏和心跳。
1、谈话: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吗?2、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大小。
3、提问:它大致在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来找一找。
4、小结:心脏位于人胸部偏左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人自己的拳头接近。
5、提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6、学生手握皮球,反复挤压松开,体会手上的感觉。
7、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二、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
1、提问:心跳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让学生进行猜测,可以把他们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2、谈话:心脏不停地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3、指导学生利用挤压塑料瓶的实验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4、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在身体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
5、测量:和同学合作,同时测出脉搏和心跳两个数值。
同学们帮助测脉搏,自己测心跳。
(教师控制时间,然后学生轮换测量)6、讨论:为什么一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7、出示人体血管的分布图,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中。
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
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地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提问: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呢?2、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心脏和血液循环》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个教学内容。
它是在研究了《测量呼吸和心跳》及《肺和呼吸》之后展开的教学,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学起来容易掌握。
一、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心脏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教学准备塑料瓶、水槽、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秒表教学过程(一)、认识以及和心跳1、谈话:以及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它的开关是什么样子的吗?2、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大小。
3、提问:它大致在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来找一找。
4、小结:心脏位于从胸部偏左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人自己的拳头接近。
5、提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6、学生手握皮球,反复挤压松开,体会手上的感觉。
7、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二)、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
1、提问:心脏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2、谈话:心脏不停地跳动空间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
3、指导学生利用挤压塑料瓶的实验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4、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在身体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
5、测量:和同伴合作,同时测出脉搏和心跳两个数值。
同学帮助测脉搏,自己测心跳。
6、讨论:为什么一分钟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7、出示人体血管分布图,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中。
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
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地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1、提问: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呢?2、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
3、教师讲述: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将肺部吸进的氧气和从小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又把从全身各自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4、小组讨论: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5、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播放资料,综述血液循环的作用:保证正常的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五年级科学上册公开课《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公开课(心脏和血液循环)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讲的心脏与血液循环属于生命世界这一领域。
本单元前两课已经研究了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关联关系,呼吸和肺之间的关系,本课重点研究血液循环系统,援助学生理解血液在全身不停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带给身体各局部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明白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了解其循环不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有规则的搏动,进而认识到爱护心脏的重要性和心脏保健的常识。
学情分析课前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血液循环系统,了解心脏的形态和功能,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
五年级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还不是很好,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路径对学生来说有肯定难度。
局部潜能生对科学知识无学习兴趣,不情愿探究,探究能力差,也缺少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缺少。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时机,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援助他们。
教学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了解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了解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了解坚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测量心跳与脉搏并发觉两者之间的关联,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了解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路径。
教学反思因为本课概念多,知识点密集,认识的对象在人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生生动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我采纳从体验心跳、测心跳和脉搏感知、观察图片、视频、讲解等带着学生探讨人体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神秘。
动手实验与知识讲授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动手动脑的时机,根本到达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目的。
一是课前积极打算,丰富课堂内容。
心脏、血液循环对于城市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预设必要的动手操作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制作了PPT感觉,到达预期效果。
五年级科学上册《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苏教版
《3.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功能。
2.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4.意识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保护好心脏。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难点: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认识心脏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大家紧张吗?摸摸自己的心跳,快不快?心脏在哪儿呀?它有多大?握紧拳头,看看,你的心脏有多大?2.心脏怎么能够跳动的呢?这其实与心脏的组成有关。
看,心脏是由什么组成的?回忆一下,肌肉是怎么工作的?现在你知道,心脏怎么能跳动了吗?3.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跳几次?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谁能用它来模拟一次心跳?二、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呢?心脏的跳动会停止吗?它不断跳动是在干什么?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把心脏模型的这一端放入红色的血液中后,模拟心脏跳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收缩的时候,血液从心脏流出去。
舒张的时候,血液又流进心脏里来了。
那么,如果心脏在不断地跳动,血液就会怎么样?三、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血液循环)那血液在人体中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1.实验让我们继续模拟实验。
你觉得要做成这个模拟实验,还缺什么?血液是在血管里流动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乳胶管,把它当作血管,血管a和血管b 还有一个用来连接血管和心脏的金属接口。
应该怎么做这个实验呢?认真看步骤。
看懂了吗?有疑问可以提出来,或者你有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说一说。
(1)先将这个金属端口连接上。
(2)将血管a和金属端连接,血管b与蓝色端连接。
(3)再拔出金属端,吸入部分血液,再重新安装上。
(4)请注意,为了防止大家用力过猛导致蓝色端飞出去,我们可以稍稍用力,像这样,抵住它。
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了心脏的跳动,所以,待会儿大家模拟心脏跳动的时候,既要让它收缩,又要让它舒张,慢慢地用力。
否则蓝色端容易飞出去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教学重点: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教学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认识心脏和心跳1、谈话: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动,你知道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大小。
2、教师提问,它大致在人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来找一找。
学生找一找心脏在人体的位置。
3、教师小结:心脏位于人胸部偏左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人自己的拳头接近,请大家自己把自己的拳头握起来,你的心脏大概就有你的拳头这么大。
4、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吗?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握住皮球,有节奏的反复挤压与松开,或反复的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 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连续做20 次模拟心脏跳动的动作。
5、教师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心跳。
二,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1、我们的心脏时时刻刻都在不停的跳动。
那么心脏不断的跳动,究竟是在干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可以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2、教师谈话:心脏不停的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指导学生利用挤压塑料瓶的实验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3、请同学们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个地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然后再测量一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发现心跳次数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4、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和我们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呢?5、出示人体血管的分布图,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回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上下不停的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1、提问: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2、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教师讲述:可以说,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五年级科学上册《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苏教版
《3.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功能。
2.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4.意识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保护好心脏。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难点: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认识心脏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大家紧张吗?摸摸自己的心跳,快不快?心脏在哪儿呀?它有多大?握紧拳头,看看,你的心脏有多大?2.心脏怎么能够跳动的呢?这其实与心脏的组成有关。
看,心脏是由什么组成的?回忆一下,肌肉是怎么工作的?现在你知道,心脏怎么能跳动了吗?3.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跳几次?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谁能用它来模拟一次心跳?二、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呢?心脏的跳动会停止吗?它不断跳动是在干什么?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把心脏模型的这一端放入红色的血液中后,模拟心脏跳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收缩的时候,血液从心脏流出去。
舒张的时候,血液又流进心脏里来了。
那么,如果心脏在不断地跳动,血液就会怎么样?三、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血液循环)那血液在人体中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1.实验让我们继续模拟实验。
你觉得要做成这个模拟实验,还缺什么?血液是在血管里流动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乳胶管,把它当作血管,血管a和血管b 还有一个用来连接血管和心脏的金属接口。
应该怎么做这个实验呢?认真看步骤。
看懂了吗?有疑问可以提出来,或者你有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说一说。
(1)先将这个金属端口连接上。
(2)将血管a和金属端连接,血管b与蓝色端连接。
(3)再拔出金属端,吸入部分血液,再重新安装上。
(4)请注意,为了防止大家用力过猛导致蓝色端飞出去,我们可以稍稍用力,像这样,抵住它。
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了心脏的跳动,所以,待会儿大家模拟心脏跳动的时候,既要让它收缩,又要让它舒张,慢慢地用力。
否则蓝色端容易飞出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心脏和血液循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图片来研究心脏的功能,能准确的测定自己的脉搏。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3.体会到利用图片和实验研究问题的乐趣,并认识到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4.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
【教学重点】
测量心跳与脉搏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瓶子、水槽、水、血液循环图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心脏和血液循环》一课(教师贴板书)。
上节课,我们一起见识了心脏的外形、内部构造和特有的运动方式(贴出板书),请你说出它内部四个空腔的名称。
2.根据学生发言贴板书: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二、小组预测富含氧气的血液到达某处肌肉的循环路线(材料:预测学习单)
1.教师出示白色预测学习单:介绍白色预测学习单,这是心脏、肺,这是腿部的一块肌肉。
2.提出任务:首先人人思考——在肺部,血液获得了丰富的氧气后将如何到达腿部这块肌肉,到达腿部后又将流向哪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白色记录单上画出你们小组认可的流动路线和方向。
3.巡视问题:遇到什么困难?血液流动时是否有固定的方向?沿途经过哪些地方?收两个有代表性的小组预测,通过投影,请学生介绍,然后调查相似预测的小组。
4.汇总各种可能的情况,开放的与封闭的;循环与不循环(有方向和无方向的);单循环和双循环。
三、认识血液是在封闭的管道内流动的(材:演示)
1.谈话:先来认识要不要封闭。
询问封闭的小组。
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2.演示:这里有一个不封闭的装置,瓶子就相当于心脏。
打开阀门后,仔细观察模拟血液流到哪里去了?能否流回瓶子?
3.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4.小结并进一步质疑:你们的意是要有一个环形装置,血液能出能进,是不是?这个装置行不行,哪个部分类似心脏?怎么个行法?(轻轻挤压囊时,血液会怎样流动)5.学生分组实验并分享观察结果,轻轻挤压封闭的点滴装置,能否使模拟血液沿固定方向循环流动?血液出去又回来了1不能到另一侧。
(收小组实验材料)
6.质疑:有什么办法让“血液”不回流吗?如果学生没有建议的话,教师再推出单向阀,它能让血液从一端出另一端进吗?
四、认识血液流动固定的方向,体验心脏瓣膜与血液流动方向的关系(材料:循环封闭装置和不循环封闭装置)
1.出示循环封闭装置:这个装置和前面置虽然材料不同,最大不同在于有三个绿色的单向阀,它能让血液一头进一头出,出去就回不来了。
轻轻挤压它,和之前的实验材料对比,观察能否让模拟血液顺着环形管道循环流动起来。
2.小组操作实验装置,并用手势表现第二个装置血液流动方向。
3.教师提问:人体中血液也要有固定的方向才能循环流动起来,心脏和血管中有没有这样的单向阀呢?
4.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播放anbody之心脏和血液循环模动画,能让你们仔细观察到血液在心脏内部的进出路线和方向。
红色记录单——学习成果整理记录单(红色起点放在肺部),以红色为起点,使用铅笔把富含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出发到达腿部肌肉,再次变成富含氧气的血液的过程用箭头和线表示出来。
3.分组学习,教师巡视中还可演示并做小型讲解辅导。
从腔静脉看起,点击出泡泡,血液流入右心房,右心房收缩,进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血液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富含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回到左心房,收缩左心房,血液进入左心室,收缩左心室,血液进入体动脉,接着再流向全身,在毛细血管网完成营养和气体交换,进入静脉,再汇集到右心房,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坚持一生。
多亏心脏有四个空腔。
4.各组汇报学习成果。
5.个人谈感受提问题: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全部的血液要经过肺部?
6.小结:血液要通过肺部毛细血管把二氧化碳排放到肺泡中,把氧气吸收到血液中,为血液补充氧气,减少二氧化碳。
7.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出此一条循环中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和二氧化碳更多的静脉血,学生在小组记录单上完成标识。
8.小结: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六、进一步发现全身血液循环的路径(材料:app、文字资料;教师机视频)
1.质疑:数一数,这个装置上有几根血管?是不是我们全身只有这几根血管呢?(全身可不止腿部这一块肌肉需要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那全身有多少根血管呢?
2.补充:据说,连毛细血管共有几百亿根血管,能绕地球赤道2圈还不止。
毛细血管与身体组织接触的面积达到600平方米,比一个标准篮球场大,相当于12间我们班教室大。
血液又如何在全身循环的呢?
3.播放图片和视频,你有何发现?学生可能的发现:血管有粗有细,靠近心脏的粗,靠近身体末端的细;血管会逐级分叉,由粗的分成更多细的;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有毛细血管网相连,毛细血管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粗;心脏向身体各处输送血液是同时进行的,输送血液和回收血液也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交换也在有条不紊进行的。
七、认识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材料:问题;视频)
1.质疑: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血管、血液,能否缺少?
2.学生分享个人观点。
3.介绍:心脏和动静脉血管、毛细血管都会受损生病,血液也会受到感染或流失。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3亿人!保持心血管健康就是心脏要强壮,血管要年轻。
4.观看2014世界心脏日宣传片:人生最后10年,你想如何渡过?是跑在路上还是躺在床上?是骑着单车还是坐着轮椅?是亲人的欢笑还是愁容?爱护你的心脏,改变你的未来吧。
爱护环境,保持心血管功能。
5.介绍护心秘诀: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长期酗酒或吸烟,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体育锻炼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护心秘诀有四个要点:
让身体动起来——每天快走10~20分钟;早上起床做拉伸。
多选择有氧运动。
把饮食管起来——早餐来点果汁,吃点坚果和膳食纤维,来杯绿茶。
让心情好起来——多和人打交道。
向亲友吐苦水。
沉思冥想解压力,让家人也开心。
让生活变起来——换个睡觉姿势,开始关心牙齿,放慢生活节奏。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